理性与自由的启蒙6

合集下载

《理性与自由的启蒙》文字素材1(人民版必修3)

《理性与自由的启蒙》文字素材1(人民版必修3)

《理性与自由的启蒙》文献资料1.原始资料没有一个人从自然得到了支配别人的权利。

自由是天赐的东西,每一个同类的个体,只要享有理性,就有享受自由的权利。

如果说自然树立了某种权威,那就是父权;可是父权有它的限度,在自然状态中,只要儿女一能自立,父权即行结束。

其他任何权威,全都来自一种异于自然的来源。

只要仔细考察,总归会给任何一种权威追溯到两个来源之一:或是出于垄断权威的人的实力和暴力,或者是由于服从权威的人们根据他们与被他们授予权威的人之间所订立或假定的一种契约,表示同意。

──狄德罗《百科全书》“政治权威”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

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

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

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

那时,如黑格尔所说的,是世界用头立地的时代,最初,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的头脑以及通过它的思维发现的原理,要求成为一切人类活动和社会结合的基础;后来这句话又有了更广泛的含义:和这些原理矛盾的现实,实际上被上下颠倒了。

以往的一切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被当做不合理的东西扔到垃圾堆里去了;到现在为止,世界所遵循的只是一些成见;过去的一切只值得怜悯和鄙视。

只是现在阳光才照射出来,理性的王国才开始出现。

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现在我们知道,这个理性的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理想化的王国;永恒的正义在资产阶级的司法中得到实现;平等归结为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的平等;被宣布为最主要的人权之一的是资产阶级的所有权;而理性的国家、卢梭的社会契约在实践中表现为而且也只能表现为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

十八世纪的伟大思想家们,也和他们的一切先驱者一样,没有能够超出他们自己的时代所给予他们的限制。

理性与启蒙:论康德的教育思想体系建构

理性与启蒙:论康德的教育思想体系建构

. 理性与启蒙:论康德的教育思想体系建构理性与启蒙:论康德的教育思想体系建构林 凌(华东师范大学 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上海 200062)摘 要:该文重点探讨在教育思想中康德如何从人性论(善恶共居)过渡到人的本质规定(道德),以及如何通过教育的途径(自然性的教育和实践性的教育)将之实现。

该文试图探索康德贯穿在教育思想中的隐微支柱:理性(理性的彻底性,一方面使人的自由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也使得教育必定要寻求自身的终极目标,也即完备性与普世性)与启蒙(使人具有使用自身理智的勇气和决心),整体地呈现出康德关于“自由行动者”的培养何以可能的设想与规划。

关键词:理性;启蒙;康德;教育思想体系中图分类号:G40-0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5-2232.2015.01.001收稿日期:2014-11-10作者简介:林凌,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E-mail:**************①1774年,哥尼斯堡大学根据普鲁士政府的专门命令,开设了教育学公开讲座,规定由哲学教授主讲,每周两个小时。

1776-1777冬季学期是康德首次主讲(八位教授轮流讲授结束后则开启下一轮,当某教授去世时便有后任教授接替主讲;此外,也有暂停授课的情况),前后共四次。

康德采用巴泽多(Basedow, 1723~1790)的《献给各家庭之父母及民众之父母的教育方法手册》为教材,1780夏季讲授时则改用博克(F. S. Bock, 1716~1785)的《耶稣教徒的父母和年轻教师使用的教育艺术教科书》,但“教科书不仅是用来做复述的蓝本,也不仅是用来使材料系统化的依据,而且还是争论的对象”,康德的授课都是超越固定教材的。

[详见:[苏]古留加.康德传[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90.] 之后,接替康德主讲的是赫尔巴特(Herbart, 1776~1841),他将轮流讲课改成了由一人主讲。

启蒙运动的文学特征

启蒙运动的文学特征

启蒙运动是17世纪末至18世纪中叶欧洲兴起的一场思想运动,主张理性、科学、人权和对抗专制。

在文学上,启蒙运动体现了一系列独特的特征:1.理性主义:启蒙运动文学倡导理性和科学,主张通过理性思考来认识世界。

这一特征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强调逻辑、推理和理性解决问题的方式。

2.启蒙主义小说:启蒙运动时期涌现了一大批启蒙主义小说,其中最著名的可能是让·雅克·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和《爱慕罗斯的忏悔》。

这些小说强调理性、个体的权利和对抗不公正的社会结构。

3.对教育的关注:启蒙运动强调教育对于社会的重要性,文学作品中常常体现对教育制度的批评和对公共教育的倡导。

4.讽刺和批判:启蒙运动的文学作品经常通过讽刺和批判来揭示社会不公、专制和愚昧。

许多作家通过描绘荒谬的社会结构和角色,以嘲笑并提醒读者思考。

5.人文主义:启蒙运动文学对人文主义价值观的继承和发展,注重个体的权利、人类尊严以及自由平等的理念。

6.启蒙期刊和杂志:启蒙运动时期涌现了许多期刊和杂志,成为启蒙思想传播的平台。

这些期刊通过文学作品、评论和论文传递启蒙理念,推动社会进步。

7.对人权的强调:启蒙运动的文学作品强调个体的自由和平等权利,反对专制和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这在一些政治讽刺作品和社会小说中得到了体现。

8.社会改革的呼声:启蒙运动文学呼吁社会变革,提出建设更加公正、平等、理性的社会。

这一特征在一些启蒙运动作家的政治论著和小说中得以体现。

总体而言,启蒙运动的文学特征反映了对理性、教育、人权和社会改革的强烈关注,为后来的现代思想奠定了基础。

【精品】信仰_自由与理性_英法启蒙运动的比较_郭继兰

【精品】信仰_自由与理性_英法启蒙运动的比较_郭继兰

2009.4□郭继兰信仰、自由与理性启蒙运动有广义和狭义之说。

广义的启蒙运动最早产生于英国,而后发展到法国、德国,波及荷兰、意大利、比利时、奥地利等国。

启蒙运动以18世纪的法国声势最大,成就最高,影响最深,是欧洲启蒙运动的高潮和中心,故狭义的启蒙运动指的是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

在本文中,采纳的是广义的启蒙运动之含义。

英国和法国作为启蒙运动的两大战场,就总体来说,尽管英法启蒙运动所体现出的思想文化内涵有一种相似性,但由于两国不同的历史传统,两国的启蒙运动也呈现出各自的思想文化品格和特点。

正是由于这种思想文化品格的独特性,才使整个启蒙运动的精神更为丰富和完整,使整个欧洲启蒙运动呈现出既有丰富性又有独特性的生机勃勃的局面。

两国启蒙运动中所孕育的思想文化更对后来的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尝试把英国和法国作为个案,用比较的方法来分析两国启蒙运动的特点和启蒙思想中的重大方面的不同之处,以及这种不同所产生的原因。

一、英法启蒙思想家对宗教的态度之不同启蒙运动的灵魂与核心是理性精神,宗教批判是启蒙运动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其显著的特点之一。

在宗教问题上,英国启蒙运动的最大特点是宗教宽容和信仰自由。

在英国启蒙思想家看来,启蒙运动的最大敌人不是宗教,而是教条主义和不宽容。

于是,他们提倡宗教宽容、信仰自由,认为这样就能使宗教真理从谬误和偏见中脱颖而出。

英国启蒙思想家对待宗教的态度比较温和,产生了自然神论;而法国启蒙运动则表现出了一种激越的批判精神,法国启蒙思想家在理性的名义下,对宗教和教会极力批判乃至谴责。

法国启蒙思想家对待宗教的态度相当激烈,从自然神论走向了彻底否认宗教信仰的无神论。

作为启蒙运动发源地的英国,启蒙思想典型地表现在自然神论的思想观点之中。

在17~18世纪的英国,自然神论是启蒙运动的一种最初的表现形式,是一种宗教哲学思潮。

自然神论提倡以自然理性为基础的“自然宗教”,而反对以神的启示为基础的传统基督教。

自然神论认为,上帝按照理性法则创造了世界后就不再插手世界的事务,让世界按照自然规律(即理性法则)来运行,上帝是一个“不在家的主人”。

法国启蒙运动:理性、自由与思想的进步

法国启蒙运动:理性、自由与思想的进步

法国启蒙运动:理性、自由与思想的进步法国启蒙运动(French Enlightenment)是17世纪末至18世纪末法国发生的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

这场运动以理性、自由和思想的进步为核心,对整个欧洲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法国启蒙运动的背景、主要思想以及影响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一历史事件的重要性。

一、法国启蒙运动的背景法国启蒙运动的发生,与当时法国社会和政治的特殊背景密不可分。

17世纪的法国,绝对君主制度盛行,社会阶级固化,民众负担繁重,思想受到了严格的限制。

然而,启蒙运动的到来,为人们提供了思考和表达的自由空间。

启蒙思想家们开始质疑封建专制的合理性,呼吁理性和科学思维的兴起,这为启蒙运动的开展提供了土壤和条件。

二、法国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1. 理性至上法国启蒙运动强调理性的重要性,认为通过理性思考可以解决各种问题。

启蒙思想家们以牛顿的自然科学原理为模板,试图运用理性思维改革整个社会和政治体系。

他们推崇科学和逻辑的思考方式,主张依靠理性追求真理和改进人类社会。

其中以笛卡尔、伏尔泰等人的思想最为代表。

2. 自由意志法国启蒙思想家们反对专制统治,认为人民应该享有基本的自由权利。

他们主张言论自由、宗教自由和个人财产权,批评封建制度对人民的压迫。

启蒙思想家们相信,人民应该能够以自己的意愿行使权力,拥有自由表达和选择的权利。

例如孟德斯鸠和卢梭等人的思想思想对后世政治自由的理念深远影响。

3. 思想的进步法国启蒙运动倡导思想的进步,主张摒弃迷信和偏见,推崇科学和教育的普及。

启蒙思想家们强调知识的重要性,倡导普及教育,鼓励人们独立思考。

他们认为只有解放思想,摧毁旧有的迷信观念,才能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例如狄德罗和孟德斯鸠等人的思想为现代科学和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法国启蒙运动对整个欧洲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主义和科学思维成为欧洲18世纪思潮的主旋律,推动了现代科学的发展。

西方德育原则与德育方法的历史演变

西方德育原则与德育方法的历史演变

西方德育原则与德育方法的历史演变德育是指通过教育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过程。

西方德育原则与德育方法的历史演变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传统到现代的过程。

本文将以时代为线索,概述西方德育原则与德育方法的演变。

1.古希腊时期:自由与智慧古希腊时期的德育以培养公民的德性为核心,重视自由与智慧。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追求真理和美德。

德育方法主要包括师生对话、启发式教学和体育锻炼。

2.罗马帝国时期:实用与功利罗马帝国时期的德育注重培养实用能力和功利品质。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合格的政府官员和军事将领。

德育方法主要包括模仿、实践和战争教育。

3.中世纪:信仰与道德中世纪的德育以信仰和道德教育为中心,宗教对教育的影响非常大。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虔诚的基督徒,并遵循教会的规则和教义。

德育方法主要包括宗教仪式、祷告和讲道。

4.文艺复兴时期:人本与人文文艺复兴时期的德育强调人的自主和个体发展。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注重人文知识和人格塑造。

德育方法主要包括人文科学研究、对话和人文教育。

5.启蒙时期:理性与自治启蒙时期的德育追求理性和自由的发展。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理性的公民,注重推理能力和人权意识。

德育方法主要包括启蒙思想的普及、优秀作品的阅读和辩论训练。

6.工业革命时期:实用与技能工业革命时期的德育强调实用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

教育的目标是为工业社会提供合格的劳动力,注重实践能力和技术训练。

德育方法主要包括实训、工学结合和职业教育。

7.现代社会:自我实现与多元发展现代社会的德育注重个体的自我实现和多元发展。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注重个人兴趣和多样性。

德育方法主要包括个性培养、社会经历和实践教育。

总结起来,西方德育原则与德育方法的历史演变经历了自由与智慧、实用与功利、信仰与道德、人本与人文、理性与自治、实用与技能以及自我实现与多元发展等阶段。

这些演变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变迁。

在当代社会,德育不仅要注重道德教育,还需要关注个体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塑造,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造力,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自由主义的发展历程

自由主义的发展历程

自由主义的发展历程自由主义是一种政治思想和理论体系,强调个人自由、民主制度、市场经济和法治等核心价值观。

它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启蒙时代,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展壮大,并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将详细介绍自由主义的发展历程。

1. 启蒙时代:自由主义的雏形启蒙时代是自由主义思想的孕育期。

18世纪欧洲的思想家们开始质疑封建主义和教权主义的统治,提倡人的理性和自由。

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如洛克、孟德斯鸠等,强调个人的自由权利和政府的合法性来源于人民的授权。

2. 美国独立战争:自由主义的实践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是自由主义思想的重要实践。

美国的殖民地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主张个人自由和民主制度。

美国独立宣言中明确提到了人民的自由权利和平等原则,成为自由主义的重要里程碑。

3. 法国大革命:自由主义的全盛时期法国大革命(1789-1799)是自由主义思想的高峰期。

法国人民推翻了君主制度,建立了自由、平等、博爱的法兰西共和国。

大革命期间,颁布了《人权与公民权宣言》,确立了个人权利和民主原则,为自由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 工业革命:自由主义经济的兴起19世纪的工业革命为自由主义经济的兴起提供了条件。

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成为主导,强调私有财产权和自由贸易。

亚当·斯密等经济学家提出了自由放任经济的理论,认为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够实现最大化的效益。

5. 自由贸易:自由主义的国际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贸易成为自由主义的重要内容。

英国经济学家大卫·里卡多的比较优势理论提出了自由贸易的基本原则,主张国家间的贸易应当无障碍,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经济的发展。

6. 福利国家:自由主义的调整20世纪,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自由主义开始面临挑战。

社会问题的出现使得人们对市场经济的不公和不平等感到担忧。

为了解决社会问题,一些国家开始实行福利制度,提供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以平衡市场经济的利益和社会公平。

2013麒麟高中高二历史学案:6-3《理性与自由的启蒙》学案(有解析) (人民版必修3)

2013麒麟高中高二历史学案:6-3《理性与自由的启蒙》学案(有解析) (人民版必修3)

理性与自由的启蒙课标要求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目标分解1. 理解掌握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表现、性质2. 把握启蒙运动的主要人物及其思想3. 了解浪漫主义出现的背景、表现及其意义17、18世纪,继文艺复兴之后,启蒙运动兴起。

启蒙思想家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把欧洲的封建制度比作漫长的黑夜,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

其中启蒙运动最重大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卢梭等人提出的对人本身的解放。

启蒙运动是如何兴起的?启蒙的真谛究竟是什么?主要代表有哪些?其思想观点有哪些?浪漫主义对于人文主义发展的主要贡献是什么?建议本课采取接受性学习的方式,以教师讲解为主。

在讲解中教师应注意几个问题:一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欧洲启蒙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性质、思想体系和历史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联想能力和整体历史观。

了解卢梭和康德的思想主张及其所体现的人文内涵。

并对比这一时期的思想主张和希腊的智者运动、文艺复兴有何不同之处,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比较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是帮助学生了解18、19世纪欧洲的浪漫主义的创始人,及其中所包含的人文精神;让学生深入理解浪漫主义对西方人文精神的贡献和影响;并对二者进行比较。

三是在学生深入理解启蒙运动的基础上,思考这一运动对欧洲的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有何指导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推演能力。

一、呼唤光明的时代1.启蒙运动兴起:(1)背景:①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发展;②近代科学的兴起;③新航路的开辟;④英法等中央集权民族国家的形成。

(2)兴起:①性质: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②思想体系:人文主义、进步的社会思想和历史观等;③主张:以人类的共性为前提,人类社会应满足人类对自由和平等的要求。

从对人的崇拜发展到对理性的崇拜,认为人类凭借理性就能完美地了解整个世界;反对宗教迷信,提倡科学。

(3)发展:从英、法两国开始,然后扩展到德国和荷兰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推动政治革命: 推动政治革命:
为推翻封建专制的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和舆论的准备; 为推翻封建专制的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和舆论的准备;
3、留下了充满个性的浪漫主义 留下了充满个性的浪漫主义 个性的 含义;积极意义; 含义;积极意义;消极影响
比较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
1、文艺复兴提出的人文主义思想,追求的是现世幸福,其矛头 文艺复兴提出的人文主义思想,追求的是现世幸福, 主要是针对宗教的神本主义。 主要是针对宗教的神本主义。 启蒙运动其主流思想是提出了以人的理性和社会必然由低级向 高级发展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体系, 高级发展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体系,追求的是人的全面自 由与平等。其矛头直指整个封建专制制度及其宗教思想体系。 由与平等。其矛头直指整个封建专制制度及其宗教思想体系。 2、所以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之后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所以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之后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实质是人文主义的延续和发展,而并非是文艺复兴的简单再现, 实质是人文主义的延续和发展,而并非是文艺复兴的简单再现, 后者的批判色彩和理论深度要远远超过文艺复兴运动, 后者的批判色彩和理论深度要远远超过文艺复兴运动,是文艺复 兴开启的反封建反教会斗争发展的新高潮和新阶段。 兴开启的反封建反教会斗争发展的新高潮和新阶段。为后来的资 产阶级政治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理论和舆论上的准备。 产阶级政治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理论和舆论上的准备。 3、这主要是由启蒙运动兴起的社会经济根源所决定的。16世 这主要是由启蒙运动兴起的社会经济根源所决定的。16世 纪资本主义的萌芽是文艺复兴产生的先决条件。到了18世纪, 18世纪 纪资本主义的萌芽是文艺复兴产生的先决条件。到了18世纪,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确立,因此,18世纪启蒙运动的基础比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确立,因此,18世纪启蒙运动的基础比 16世纪的文艺复兴更为巩固 正是这种新的基础和背景, 世纪的文艺复兴更为巩固。 16世纪的文艺复兴更为巩固。正是这种新的基础和背景,赋予 了启蒙运动更为鲜明的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特征。 了启蒙运动更为鲜明的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特征。
理性主义
理性即人对周围客观世界的思考和判断。 理性即人对周围客观世界的思考和判断。它强调凡事都要 以人的思维去判断,而不依赖天意和神的旨意。 以人的思维去判断,而不依赖天意和神的旨意。 依赖天意和神的旨意 实质: 实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三、启蒙运动的历史意义 启蒙运动的历史意义
1、促进人本身的一种彻底解放: 促进人本身的一种彻底解放: ①人身的解放 ②思想的解放
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二、启蒙运动的发展历程
从英法开始,扩展到德国和荷兰等其它国家。 从英法开始,扩展到德国和荷兰等其它国家。 兴起:英国、 高潮:法国、 扩展: 1、兴起:英国、2、高潮:法国、3、扩展:德国
三、启蒙运动宣传的主要内容及实质
主要内容:理性、民主、平等、 主要内容:理性、民主、平等、科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启蒙运动发生的原因 (1)资本主义的发展及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提供了物质和阶级基础(根本原因) 提供了物质和阶级基础(根本原因)
(2)封建制度与资本主义发展矛盾尖锐
推翻封建制度,必须制造舆论, 推翻封建制度,必须制造舆论,为自己的政治夺权 做充分的理论准备
(3)自然科学的发展 (4)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影响
卢梭:人民主权、 卢梭:人民主权、社会契约 康德:启蒙的真谛在于运用自己的理智, 康德:启蒙的真谛在于运用自己的理智,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 思想和言论 把人们从宗教神学和封建主义的迷雾中唤醒,使他们能够挣脱宗 把人们从宗教神学和封建主义的迷雾中唤醒, 教神学的精神枷锁,从黑暗的“旧制度” 教神学的精神枷锁,从黑暗的“旧制度”下解放出来 。开辟了一 个非宗教的理性时代。 个非宗教的理性时代。
理性与自由的启蒙
什么是“启蒙” enlighten) 什么是“启蒙” (enlighten)?
就是开启智慧,通过教育和宣传,把人们从愚昧、 就是开启智慧,通过教育和宣传,把人们从愚昧、落 黑暗的封建社会中解放出来, 后、黑暗的封建社会中解放出来,使人们摆脱教会散布的 迷信和偏见,从而为争取自由和平等去斗争。 迷信和偏见,从而为争取自由和平等去斗争。 启蒙运动(enlightenment)是发生在17、18世纪欧洲 启蒙运动(enlightenment)是发生在17、18世纪欧洲 ment 17 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革命运动, 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革命运动,它为资产阶 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 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