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小读者》题目

合集下载

自学考试《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模考试卷和答案

自学考试《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模考试卷和答案

自学考试《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模考试卷和答案第Ⅰ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属于现代派诗人的是()。

A.闻一多B.徐志摩C.辛笛D.戴望舒2.《灵魂的呼号》采用的叙述人称是()。

A.第一人称B.第二人称C.第三人称D.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交替3.小说《九十九度中》是哪位作家的代表作()。

A.林徽因B.萧红C.张爱玲D.丁玲4.在小说《断魂枪》中,自称是神枪沙子龙的徒弟的人物是()。

A.孙老者B.王三胜C.沙子龙D.鬼冬哥5.《莎菲女士的日记》的思想内容是()。

A.表现生活贫困的青年女性备受煎熬的人生历程B.表现追求爱情的青年女性辛酸而痛苦的心理C.表现革命斗争中受到挫折的青年女性的不屈斗争D.表现身患重病的青年女性与疾病抗争的顽强意志6.短篇小说集《人·兽·鬼》的作者是()。

A.张爱玲B.丁玲C.钱钟书D.许地山7.郁达夫是下列哪个文学社团的成员()。

A.南国社《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模考试卷和答案B.创造社C.文学研究会D.“七月”派8.被闻一多誉为“擂鼓诗人”的是()。

A.艾青B.田间C.辛笛D.光未然9.《春末闲谈》在文体上属于()。

A.杂文B.散文诗C.谈话记录D.寓言故事10.下列作品中,收入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的是()。

A.《铸剑》B.《死火》C.《阿Q正传》D.《春末闲谈》11.“我是独自走上了被炸毁的楼,/而发见我自己死在那儿/僵硬的,满脸上是欢笑,眼泪,和叹息。

”这一诗句的作者是()。

A.田间B.穆旦C.艾青D.戴望舒12.《子夜》中的人物活动的舞台是()。

A.广州B.北京C.南京D.上海13.病孩王阿毛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A.《桃园》B.《送报夫》C.《拜堂》D.《子夜》14.“你一丛白茸茸的小草/不曾辜负了一个名称”中的“小草”是指()。

语文:5.24《散文诗两首》达标题(人教版七年级上)

语文:5.24《散文诗两首》达标题(人教版七年级上)

语文学科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两首»达标题A卷一、积累运用1.给下面的形似字注音并组词。

2.给下面的多音字注音。

3.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有关诗句。

(1)“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________”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2)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________4.填空。

《金色花》这首诗表现了孩子对母亲的挚爱,孩子幻想自己变成一朵________,把________袭向母亲,又幻想自己的________投在妈妈的书页上,同妈妈________。

5.任何两个词语都可以经过四五个递进的联想,建立起联系。

如“木质”和“皮球”是两个意义相距很远的词语,但是只要经过四步中间联想(每个联想都是很自然的),就可以从“木质”联想到“皮球”:木质—树林,树林—田野,田野—足球场,足球场—皮球。

请你试一试,完成由“房子”和“茶”,“月亮”和“花”的联想。

房子→(),()→(),()→(),()→茶月亮→(),()→(),()→(),()→花6.仿照示例,发挥你的联想和想像,完成下边的练习。

例:音乐像一股晶莹而又甘美的泉水,流进人们的心里,洗去心灵中的尘垢。

(1)冬天像________(2)老师的话像________(3)淋成落汤鸡的我,感觉好像________二、阅读理解(一)纸船我从来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7.诗人为什么要写自己一只一只地叠纸船?她真正相信母亲能见到这小小的纸船吗?8.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情,赋予纸船特别的含义。

请谈谈纸船的象征意义。

B卷一、根据拼音写汉字。

1.dǎo()告 2.罗摩yǎn()那3.wàng()记 4.pāo()下二、填空。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外阅读《寄小读者》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外阅读《寄小读者》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寄小读者》阅读答案检测试卷一、填空题1.《寄小读者》是一本____体散文集,是冰心1923年至1926年旅居美国时写的。

2.以《寄小读者》为代表的散文创作,具有独特的风格,显示了冰心的艺术造诣,为她获得了“_____”的美誉。

3.冰心原名_____,笔名冰心是取“_______”之意。

4.《寄小读者》中,作者写道:“‘闲’赋予我写作的自由,想提笔就提笔,想搁笔就搁笔。

”这种行云流水的写作态度,只有在__才能经历。

5.作者离开家乡离开母亲长达____年之久。

6.作者将苏子瞻的诗“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送给____。

7.作者看到“北京的蔚蓝透彻的天”,想起了异国他乡也曾两次看到过这种“云影天光”,是在____和____。

8.(通讯二十四)中,作者在新汉寿白岭之巅,与几位教授长者,过起了____而忏悔。

9.(通讯十)主要歌颂了____。

10.“我”写到:“当你寻见了世界上有一个人,认识你,知道你,爱你,都千百倍的胜过你自己的时候,你怎能不感激,不流泪,不死心塌地的爱她,而且死心塌地的容她爱你?”句中的这个“她”指的是____。

二、选择题1.《寄小读者》中“我”每逢佳节,就到幽静的地方去。

是因为“我”( )A.希望自己珍惜光阴 B.素来不喜欢热闹C.不敢触及离别的伤感 D.需要给小朋友回信2.通讯一中“我”的弟弟知道我要出远门,想我时他想了什么办法见我?( )A.看我的照片 B.写信 C.打视频电话D.拿长竹竿子,从自己的院子里直穿到“我”的院子里,在空穴里看我。

3.作者离家时经过山东,见到了五岳中的哪座山?( )A.华山B.衡山C.嵩山D.泰山4.作者远行时乘坐的油轮名称叫什么?( )A.玛丽号 B.哥伦比亚号 C.约克逊号 D.诺曼底号5. “我”在波士顿读了一首诗,题目是《我在不认识的人中间旅行》,这首诗是( )写的。

A.泰戈尔 B.普希金C.华兹华斯D.歌德6. “通讯二”中的小鼠( )A.被小狗虎儿吞食了B.被“我”的书压死了C.逃回了洞里D.被弟弟抢走了7.“通讯六”中作者说祖国是( )A.荷叶形的 B.梅花形的 C.海棠叶形的 D.枫叶形的8.日本的小山多是圆扁的,大家说笑,便道是( )A.“馒头山” B.“苹果山” C.“南瓜山” D.“西瓜山”9.因为生病,“我”在青山沙穰疗养院度过了什么节日?( )A.圣诞节 B.中秋节C.感恩节D.春节10.作者用“是处人家,绿深门户”来形容哪里的居民房?( )A.苏州B.神户C.美国乡村D.北京11.《寄小读者》中,作者多次写到“沙穰”这个地名,“穰”的读音是:()A. rǎngB. rángC. xiāngD. xiàng12.作者由什么事物受到启发,感悟到“世上一物有一物的长处,一人有一人的价值”?( )A.菊花B.桂花C.玫瑰D.蒲公英13.冰心给儿童写通讯,是因为()A.她的通讯只有儿童要看。

课外阅读《寄小读者》推荐

课外阅读《寄小读者》推荐

课外阅读推荐《寄小读者》图书信息书名:《寄小读者》作者:冰心出版社:中国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年1月第一版内容简介1923年,冰心于燕京大学毕业,准备前往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留学。

此时《晨报》副刊开设了由她倡议的“儿童世界”专栏,于是她撰写了《给儿童世界的小读者》,刊登在7月29日的“儿童世界”上。

此后至1926年留学回国,冰心共撰写了29篇通讯以及《山中杂记》10则。

1926年5月,这些通讯结集成《寄小读者》由北新书局出版。

冰心用通讯的形式,采取和小朋友谈天的亲切口气,赞美自然、祖国、母爱,文笔清丽、优雅,童心稚趣跃然纸上,是中国较早的现代儿童文学作品。

冰心的“爱的哲学”,在《寄小读者》中得到充分表现,影响了一代代少年儿童。

作者简介冰心(1900—1999),作家,诗人。

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1918年入北平协和女子大学(后并入燕京大学)。

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创作提倡“爱的哲学”。

1923年燕京大学毕业后,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留学。

1926年回国,先后在燕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校任教。

1949年任教于东京大学。

1951年回国,先后担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等职。

著有小说集《超人》,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等,译著有《吉檀迦利》《泰戈尔抒情诗选》《先知》等。

冰心的散文,以广博的爱心,温馨的柔情,深厚的意蕴,流利的语言,建构了富有个性的独特的艺术风格,赢得成千上万的读者群众的喜爱。

沈从文曾经说过,冰心的作品“因文字的美丽与亲切”,“生着翅膀飞到各个青年男女的心上去,成为无数欢乐的恩物”。

早在三十年代,作家阿英就非常推崇冰心的散文,“在青年的读者之中,是曾经有过极大的魔力”,“她抓住了读者的心”。

当代女作家张洁写道:“我最早读到的散文是《寄小读者》。

我母亲读过她的书,我读过她的书,我女儿读过她的书,我相信我女儿的女儿的女儿还会读她的书。

我叫她‘娘’。

”这生动地说明,冰心的作品哺育了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和作家,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社会影响,令人难忘。

寄小读者全部题目

寄小读者全部题目

寄小读者全部题目————————————————————————————————作者: ————————————————————————————————日期:寄小读者一、选择题:1、菡萏指什么?(荷花)p:5荷花B、桃花 C、海棠花2、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家庭中添了(三个姊妹)。

(P:5)A、三个男孩B、三个姊妹3、我有三个弟弟,最小的(十三岁)了。

(P:8)A、四岁B、十三岁4、父亲带你到他的兵舰上去,大家匆匆替你换了衣服,你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把一只(小木鹿),放在靴子里。

A、小木马 B、小木鹿(p:22)5、当我发觉了这神圣的秘密的时候,我竟欢喜感动的伏案痛哭。

,这个秘密是什么?(母爱)A、父爱B、母爱(P:27)6、我俯身摘下握在手里——真不知道这平凡的草卉,竟与梅菊一样的耐寒。

这个草卉是(蒲公英)。

A、蒲公英B、太阳花(P:31)7、不知为何,我只爱看(戚叩落亚)。

A、华盛顿B、麦迭生C、戚叩落亚(P:35)8、我是从哪本书知道戚叩落亚的来历的(《白岭》)(P:35)A、《白岭》B、《白头山》9、元宵,(舞龙灯)更是小孩子最狂热最活泼的游戏。

(P:43)A、野餐B、舞龙灯10、这天又是龙舟节,出去泛舟。

这一天是:(五月五)(P:43)A、三月三 B、五月五11、二十七日的黄昏,三年前携我远游的(约克逊)号,徐徐的驶进吴淞口,我抱柱而立。

(P:48)A、约克逊 B、约翰逊12、我在华京街头买的零食是什么?(花生栗子)(P:55)A、瓜子糖果B、花生栗子13、“宛若游龙,翩若惊鸿”写的是(海鸥)。

(P:64)A、蓝雀红襟 B、海鸥14、那个生病的母亲,可爱的小女孩家年夜饭吃的是(红薯稀饭)(P:69)A、饺子B、红薯稀饭15一寸法师的刀插在(麦秆鞘里)(P:73)A:皮套B、麦秆鞘里16、一寸法师是用(针刀)刺死妖魔的。

(P:74)A、钢刀B、针刀17、是什么让一寸法师的身高增高的(魔槌)(P:76)A、魔槌B、魔杖18、一寸法师刺中了妖魔的(脏腑)让其死亡的。

三寄小读者练习题

三寄小读者练习题

三寄小读者练习题尊敬的三寄小读者们,大家好!今天我将给大家提供一些练习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巩固所学知识,提升阅读和思考能力。

以下是三道题目,每道题目都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希望大家认真思考,并尽量给出自己的观点。

第一道题目是关于人生和追求的。

请你回答以下问题:什么是人生的意义?人们通过什么途径来寻找、实现人生的意义?你又是如何理解和追求自己的人生意义的?在回答题目的过程中,你可以考虑以下方面:个人成长与自我实现、社会责任与奉献、人际关系与情感体验等等。

第二道题目是关于书籍和阅读的。

请你回答以下问题:阅读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何益处?分享你最喜爱的一本书,它对你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读书可以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塑造个性,启迪思维。

同时,每个人对书籍的喜好和收获也是独特的。

在回答题目的过程中,你可以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比如对书中的情节、角色、主题的理解和感受。

第三道题目是关于未来和梦想的。

请你回答以下问题:你的未来梦想是什么?为什么你会有这样的梦想?你又打算通过什么方式来实现这个梦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而实现梦想需要坚持、努力和智慧。

在回答题目的过程中,你可以描述自己对未来的展望,并分享你为实现梦想所做的努力以及所面临的挑战。

通过思考和回答以上问题,我相信你们会发现自己对于这些话题有更深入的思考和理解。

同时,在写作和表达能力上也会得到一定的提升。

通过这些练习,我们可以探寻自己的内心世界,拓宽视野,增强对于人生、阅读和梦想的认识。

在思考和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不要局限于受过限制和影响。

尝试去想象,去表达真实的内心感受,无论它是否与别人相同或者周围环境相符。

这是一次展示自我的机会,也是勇敢面对自己的时刻。

最后,希望大家用心写作,展示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期待你们的回答!祝好,三寄小读者编辑部。

四上必读《寄小读者》 难34题

四上必读《寄小读者》 难34题

四上必读《寄小读者》难(共34题)《寄小读者》描写的是()。

(A)A.冰心早年离开家乡、远渡重洋,在异国他乡的生活。

B.不同国家的地理、历史与人文的知识。

C.在国内的见闻和感受。

D.歌颂祖国、人民、新生活。

在(通讯七)中,“我”和海亲近在童年,和湖亲近是现在。

这是为何(A)A.海好像我的母亲,湖是我的朋友。

B.“我”童年住海边,现在住湖边。

C.海广阔无边,湖红叶绿枝。

D.随年纪兴趣喜好也就改变。

《寄小读者》中,作者在信中告诉弟弟,在国外想念家人的时候,感觉自己缺少一种生活,“就是我们每日一两小时傻顽痴笑的生活!”这句话的意思是:(C)A.觉得自己小时候傻顽得可爱。

B.自己现在缺少娱乐放松的生活。

C. 怀念和家人说笑、嬉戏的日子。

D.希望有人也能和她一起傻顽痴笑。

沙穰给予我哪几种从未有的经验?(A)A.弱、冷、闲、爱与同情B.弱、冷、闲、无聊C.弱、冷、闲、欢乐D.弱、冷、闲、寂寞《寄小读者》中,作者用“是处人家,绿深门户”来形容哪里的居民房?(C)A.苏州B.神户C.美国乡村D.北京《寄小读者》中,作者回国时,轮船是在哪里上岸的?(C)A.天津B.海南C.上海D.香港《寄小读者》中,“我”在波士顿读了一首诗,题目是《我在不认识的人中间旅行》,这首诗是谁写的?(C)A.泰戈尔B.普希金C.华兹华斯D.歌德在《寄小读者》中,冰心认为,世界上没有两件事物,是完全相同的,同在你头上的两根丝发,也不能一般长短。

那么,她认为什么才是一般的长阔高深,分毫不差呢?(B)A.朋友之间的友谊B.母爱C.父爱D.兄弟姐妹的爱通讯十五中,“我”向小朋友们介绍了五个病中的女孩,写这些最重要的是想告诉大家(C)A.这些是“我”的见闻。

B.幼弱病苦让我心生怜悯之心。

C.病患和离别,只是带着酸汁的快乐之果。

D.“我”比她们强多了,有快乐美满得家庭。

“我”认为东方谚语:“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不能适用于西方天象,因为(A)A.去年“我”在青山沙穰的中秋不曾见月,只有阴历十四夜,月光灿然。

寄小读者练习题

寄小读者练习题

《寄小读者》练习题1.《寄小读者》中,作者多次写到“沙穰”这个地名,这个地方在()。

A.美国B.日本C.中国D.英国2.《寄小读者》中,“我”乘船来到的“神户”是哪个国家的()。

A.日本B.意大利C.英国D.美国3.《寄小读者》中,作者将苏子瞻的诗“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送给()。

A.夫人B.女士C.教授D.冰季4.《寄小读者》中,“我”在波士顿读了一首诗,题目是《我在不认识的人中间旅行》,这首诗是()写的。

A.泰戈尔B.普希金C.华兹华斯D.歌德5.《寄小读者》中一共有二十九篇,其中二十一篇是作者在()所写。

A.日本B.美国C.苏州D.北京6.在《寄小读者》中,作者将苏子瞻的诗“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送给()A.冰季B.左辅C.郁达夫7.《寄小读者》是冰心1923年至1926年()写的。

A.赴美留学前夕和旅美期间。

B.赴日留学前夕和旅日期间。

C.在中国8.冰季是冰心的()A.老公B.弟弟C.堂哥9.作者爱自己的三个弟弟,并且把三个弟弟比喻成三颗()A.明亮的星星B.可爱的苹果C.甜甜的红枣10.在《寄小读者》中,“我”乘船来到的“神户”是()的城市。

A.日本B.美国C.印度尼西亚11.冰心的笔名取自()之意。

A.心形的冰块。

B.一片冰心在玉壶。

C.冰川之心12.通讯十主要歌颂了伟大的()A.父爱B.祖国C.母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寄小读者》阅读测试题
一、填空题。

1. .《寄小读者》的作者(),原名()。

2.《寄小读者》中,作者写道:“‘闲’赋予我写作的自由,想提笔就提笔,想搁笔就搁笔。

”这种行云流水的写作态度,只有在()才能经历。

3.《寄小读者》(通讯十)主要歌颂了( ).
4.《寄小读者》中,“我”写到:“当你寻见了世界上有一个人,认识你,知道你,爱你,都千百倍的胜过你自己的时候,你怎能不感激,不流泪,不死心塌地的爱她,而且死心塌地的容她爱你?”句中的这个“她”指的是()。

5.《寄小读者》中,作者看到“北京的蔚蓝透彻的天”,想起了异国他乡也曾两次看到过这种“云影天光”,是在()和()。

6.《寄小读者》中,作者离开家乡离开母亲长达()年之久。

7.《寄小读者》中,作者将苏子瞻的诗“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送给( ) 。

8.《寄小读者》中,因为生病,“我”在青山沙穰疗养院度过了( ) 节。

9.《寄小读者》(通讯二十四)中,作者在新汉寿白岭之巅,与几位教授长者,过起了( ).
10《寄小读者》中,“我”为自己害了()而忏悔。

二、选择题。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寄小读者》是作者冰心( )
A.赴美留学前夕和旅美期间,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散文。

B.赴美留学前夕和旅美期间,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小说C.归国后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散文。

D.归国后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小说。

2.《寄小读者》所采用的文体形式是( )
A.日记体 B.游记体 C.寓言体 D.书信体
3.《寄小读者》中,“我”乘船来到的“神户”是哪个国家的()。

A. 日本
B. 意大利
C. 英国
D. 美国
4.《寄小读者》中,作者多次写到“沙穰”这个地名,“穰”的读音是:()
A. rǎng
B. ráng
C. xiāng
D. xiàng(普学网)
5.《寄小读者》描写的是()。

A.冰心早年离开家乡、远渡重洋,在异国他乡的生活。

B.不同国家的地理、历史与人文的知识。

C.在国内的见闻和感受.D.歌颂祖国、人民、新生活。

6. 冰心给儿童写通讯,是因为()
A.她的通讯只有儿童要看。

B.她爱小孩子。

C.她为了排解在异国他乡的寂寞。

D.她不会写别的体裁。

7.《寄小读者》中,作者第一次远渡重洋,乘()到日本。

A.约克逊号邮船B.海轮C.飞机D.火车
8.《寄小读者》中,作者多次写到“沙穰”这个地名,这个地方在( )。

A.美国B.日本C.中国D.英国
9.《寄小读者》中,冰心为了说明“世上一物有一物的长处,一人有一人的价值”,她以()为例子。

A.玫瑰B.菊花C.桂花D.蒲公英
10.在(通讯七)中,,“我”和海亲近在童年,和湖亲近是现在。

这是为何()
A.海好像我的母亲,湖是我的朋友。

B.“我”童年住海边,现在住湖边。

C.海广阔无边,湖红叶绿枝。

D.随年纪兴趣喜好也就改变。

三、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 冰心有四个弟弟,最小的13岁。

()
2.《寄小读者》中,作者在“沙穰”疗养院时,当收到家里的来信时,病友爱尔兰女孩很羡慕,是因为她得不到父爱。

()
3. 冰季是冰心的弟弟。

()
4.《寄小读者》中,“我”把自己在医院看到的很多同龄人的不幸写在通讯中,是因为“我”认为:自己太寂寞了。

()
5.冰心的《寄小读者》(通讯七)选自其散文集《樱花赞》。

()
6.《寄小读者》中,“我”每逢佳节,就到幽静的地方去。

这是因为“我”素来不喜欢热闹。

()
7.作者在威尔斯利的圣卜生疗养院有一段时间“心酸肠断”,是因为她不适应那里的生活。

()
8.《寄小读者》中,“我”去江南旅行,特意自己定一间房子,为的要自由一些,安静一些,好写些通讯。

()
9.《寄小读者》中,作者忆起左辅的《浪淘沙》词“乡梦不曾休,惹甚闲愁”,是因为她当时在慰冰湖畔,临水起了诗兴. ( )
10.《寄小读者》中,作者在信中告诉弟弟,在国外想念家人的时候,感觉自己缺少一种生活,“就是我们每日一两小时傻顽痴笑的生活!”这句话的意思是:怀念和家人说笑、嬉戏的日子。

()
附:
《寄小读者》阅读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冰心谢婉莹
2. 沙穰
3. 伟大的母爱
4.母亲
5. 白岭和华京
6. 3
7.冰季
8. 圣诞
9.瓜果节 10. 一只小鼠
二、选择题。

1. A
2. D
3. A
4. B
5. A
6. B 7 .A 8. A 9. D 10. A
三、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 ×
2.√
3. √
4.×
5. ×
6.√
7.×
8.√
9.×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