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化中词语颜色的差异

合集下载

从颜色看中英文化差异

从颜色看中英文化差异

1.红色“红色”在汉语中总是同嫁娶相联系,新娘子要穿红衣,戴红盖头,坐红轿子,新郎也要披红;新房则更是红色的海洋:红喜字、红被子、亲友送的礼金要用红纸封好,称为“红包”;连媒人都被叫做“红娘”。

生小孩儿或过生日时有的地方要吃红鸡蛋。

春节要挂红灯笼,贴的春联也是红色的,鞭炮外皮通常是红纸。

到了本命年,为了辟邪,要穿红袜子,系红腰带。

“红色”还可以使人联想到革命,如“红军”、“红旗”、“红色政权”等。

“红粉佳人”之谓,又将“红闺”、“红楼”指称富贵人家女儿的闺房。

戏剧中“红脸”代表的是忠心耿耿、义薄云天的关二爷式的英雄好汉。

“走红运”是说走好运,“事业红火”指事业兴旺,某人事业发达,就说他“红起来了”,称为“大红人”,现在的歌星、影星受到欢迎,知名度高就可以说他(她)“走红”、“红了”。

文学作品中把容颜姣好,举止端庄的女子称为“红颜”或“红粉”,遂有“红颜知己”,总之,在中国,红色通常是喜庆、吉祥、胜利、好运、受欢迎的象征,是褒义词。

英语中的red也可以表示神圣,如天主教中的“红衣大主教”,但西方文化对“红”的好感远不如中国文化。

西方人从斗牛文化中联想到红色(流血)为不祥之兆,所派生的意义大都不佳,如:危险、警告、恐怖、流血、愤怒、困境等等。

用red组成的短语也往往含有贬义:in the red(亏损), red alert(紧急警报),, red-light district(妓女出没的红灯区), red tape(官僚作风), red rag/flag(令人愤怒、仇恨的事), see red(勃然大怒), red-handed(残忍的), red ruin(战祸), red revenge(血腥复仇)。

2.黄色中国人是地道的“黄种人”并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皇帝穿的是绣有金龙的黄袍,并有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的典故;住的是金碧辉煌的皇宫,升坐“金銮宝殿”;发的是“黄榜”;出行要选“黄道吉日”。

中西方颜色词象征意义差异的原因

中西方颜色词象征意义差异的原因

中西方颜色词象征意义差异的原因【篇一:中西方颜色词象征意义差异的原因】英汉颜色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英汉民族所处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所拥有的风俗习惯、民族心理和思维方式存在着很大差异.西方从文明一开始,就比较注重科学理性的教育和科学方法的发现,对客观世界和客观认识采取现实的科学态度.因此,西方文化中颜色的象征意义往往比较直接,一般是用客观事物的具体颜色来象征某些抽象的文化含义,所以更易追溯其语义理据和逻辑理据.例如:西方文化中的红色(red)主要指鲜血(blood)颜色,而blood在西方人心目中是奔腾在人体内的生命之液.一旦鲜血流淌下来,生命之花也就凋谢.所以red使西方人联想到暴力和危险产生了一种颜色禁忌.美国学者阿思海姆在他的《色彩论》中说:色彩能有力的表达情感.……红色被认为是令人激动的,因为它能使我们想到火、血和革命的含义.著名汉学家霍克斯在翻译红楼梦时,由于意识到red可能使现代英语读者联想到“暴力、流血,所以采用小说原来曾使用的书名《石头记》,译为the story of the stone.但是由于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以及教育和科技的相对落后,在中国文化中,颜色的生成具有强烈的神秘色彩,它的发展受到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较大影响.在先秦,颜色词就已经和古人的世界观、哲学思想联系在一起,后来又和政治挂钩.所以中国文化中的颜色内涵和象征意义十分丰富,而且颜色词的象征意义是多元的.2、白色在中国文化中,白色和红色相反,是一个基本禁忌词,体现了中国人在物质和精神上的摈弃和厌恶.在中国古代的五方说中,西方为白虎,西方是刑天杀神,主萧杀之秋,古代常在秋季征伐不义、处死犯人.所以白色是枯竭而无血色、无生命的表现,象征死亡、凶兆.如自古以来亲人死后家属要披麻戴孝(穿白色孝服)办白事,要设白色灵堂,出殡时要打白幡;旧时还把白虎视为凶神,所以现在称带给男人厄运的女人为白虎星.白色的心理功能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政治功能的影响,又象征腐朽、反动、落后,如视为白专道路;它也象征失败、愚蠢、无利可得,如在战争中失败的一方总是打着“白旗” 表示投降,称智力低下的人为白痴,把出力而得不到好处或没有效果叫做白忙、白费力、白干等,它还象征奸邪、阴险,如唱白脸、白脸奸雄;最后,它还象征知识浅薄、没有功名,如称平民百姓为白丁、白衣、白身,把缺乏锻炼、阅历不深的文人称作白面书生等.西方文化中的白色象征意义主要着眼于其本身色彩,如新下的雪、新鲜牛奶及百合花的颜色.西方人认为白色高雅纯洁,所以它是西方文化中的崇尚色.它象征纯真无邪,如(1)a white soul纯洁的心灵,(2)wh ite wedding新娘穿白礼服的婚礼;它又象征正直、诚实,如(1)a white spirit正直的精神, (2)whitem en高尚、有教养的人,(3)white hand廉洁、诚实;它也象征幸运、吉利,如(1)one ofthe white days o f sbs life 某人生活中的吉日之一,(2)whitemagic有天使相助的法术;它还有合法、无恶意的意思,如( 1) whitemarket合法市场,(2)white list经过批准的合法明单,(3)awhite lie 无害的谎言.【篇二:中西方颜色词象征意义差异的原因】逻辑的同一无法掩盖文化的差异。

中英文化差异——颜色

中英文化差异——颜色

Black 黑色
在英汉文化中黑色都被看作悲哀、不幸 或恐怖神秘的颜色,它象征“死亡、神秘、 恐怖、狠毒”等贬义。汉语有“黑帮”、“黑 道”,英语有blacklist(黑名单),blackletter day(倒霉的一天),black-hearted (黑心的)等。此外,black还有“邪恶、 阴郁、怒气冲冲”的含义。如black art(妖 术),black sheep(害群之马),look black at sb(怒视某人),be in a black mood(情绪低落),not so black as one is painted(不像传闻中那么坏)。同时, 黑色也都可用于丧葬场合。在英美国家, 人们参加葬礼时一般都是穿黑色的衣服, 而中国人则会戴黑色袖章,表示对死者的 哀悼。
White 白色
• 在中国古代的五方说中,西方为白虎,是刑杀天神,所以 白色在汉语中是枯竭而无血色、无生命力的象征。办丧事 时,死者亲属要穿白色的孝服,设白色的灵堂,出殡时还 要打白幡。由于历史原因和政治因素的影响,白色被赋予 了消极的意义。如白色恐怖、白区,此外还有如:白痴、 白忙、瞎子点灯白费蜡等。而在英语中,white则有积极 意义,如white hope(被寄予厚望的人或事物)、white magic(善意的法术、行为,如为祈雨、祈病愈等而作的 法术)、white meat(指鸡肉、小牛肉、猪肉最好吃的部 分等)、white lie(善意的谎言)、white man(善良的 人)、white-handed(正直的、廉洁的)white moments of life(人生得意时)等等。所以西方人对汉 语中的“红白喜事”(weddings and funerals)中的 “白”颇感不解,因为西方人举行婚礼时,新娘总穿白色 服装,给人一种圣洁高雅的美感。可见,有时同一颜色的 服饰在汉英民族中所寄托或表达的感情是不一样的。

中英文的不同文化

中英文的不同文化

2.正当旳、正当旳、公平、公开
• 人们常把正当收入、正当渠道、正当市场 分别称为“白色收入”,“白道”,和 “白市”,在这里,白就是正当,正当旳 意思。White又引申为公平、公开,如: They treated us white.(他们公平旳看待 我们)white light (白光)比喻公正无私 地判断。put on a white sheet字面意思是 “穿白袍”,实指“忏悔,认错”。
4.在中英文化中人们也会用“白” 来作为他们旳姓氏,如白氏 \Mr .white (怀特先生)
(四)“白色”旳中英文化旳内涵
差别
• 中国老式文化中白色也象征不祥,令人恐惊,如丧礼上旳 白衣,白帽,白花,丧事称为“白事”,其消费称为“白 色消费”。旧时,迷信旳人把给人带来灾祸旳人称为“白 虎星” ;把出力而得不到好处或没有效果旳叫做“白忙”, “白费力”或“白干”。它还象征知识肤浅,没有功名。 如称平民百姓为“白丁”、“白衣”;把缺乏锻炼,阅历 不深旳文人称为“白面书生”。 “白”在当代政治概念 上被当做“红”旳对立面,象征反动,反革命,如“白 区”、“白军”、“白色恐怖”等等;20世纪60年代旳 “白专道路”也具有贬义,指单纯追求业务技术,不突出 政治路线。另外,中国老式戏曲中旳“白脸”,象征奸诈、 阴险,生活中“唱白脸”比喻装出严厉旳样子,意为做恶 人。汉语中用“白眼”“白痴”表达对别人旳厌恶。
2.死亡、悲痛、不幸、愤怒、沮丧
• 在我国古代,黑色是一种尊重和庄重旳颜色。在 当代汉语中,黑色更多旳是贬义,象征死亡,苦 难,和悲痛。这一点与英语中black联想意义大致 相同。例如,英美人在葬礼上装黑色服装,中国 人在葬礼上戴黑纱。在英汉两种文化中,黑色常 视为“死亡之色”。所以黑色也有了悲痛、不幸 之意。A black day指晦气旳一天;a black dog 指忧郁不开心旳人;汉语中一样有”黑色心情“” 今日很黑仔“等说法。英语里,black despair; in a black mood;black comedy和black humor均表悲哀、沮丧或绝望。汉语中旳”黑色 旳旧社会“,”黑色旳心情“,”黑色旳高考 “、”黑色星期二“等都有相同之意。

浅析中英文中颜色词的文化差异

浅析中英文中颜色词的文化差异

浅析中英文中颜色词的文化差异1000字颜色作为人类感知世界的最基本元素之一,不仅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也在人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不同的文化对于颜色的理解和运用方式存在显著的差异。

中英文中颜色词的文化差异不仅存在于颜色名称本身,还表现为颜色在语言和文化中所象征的意义、文学和艺术创作中所使用的意象和主题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颜色名称、意象和文化象征等方面探讨中英文中颜色词的文化差异。

一、颜色名称1. 颜色的计数方式辛亥革命期间,许多粤籍人士曾因所习惯的数目计数方式不同而产生误解。

中文中“十一”指的是11,而英文中“eleven”只是10+1。

中文中的计数方式采用了类似于满2进1的计数原理,即每到10就进1。

而英语则采用逢10进位的方法。

由于颜色分类中的主要基准之一为10个基本颜色,因此,东西方的分类标准就存在一定差异。

在英语中,颜色的基本单元是primary colors(三原色)和secondary colors(三原色的混合色),还有white(白)和black(黑)两种非色彩语义。

而在中文中,由于采用了进位计数,因此加上gray(灰)和pink(粉红)等中间色之后,常常会得到13种基本颜色,即“红、黄、蓝、绿、黑、白、灰、橙、紫、青、棕、粉、金”等。

不过在具体使用中,中文中也常常只使用八九种基本颜色来描述事物。

2. 颜色的名称差异由于中英文发音习惯和语言形式的不同,同一种颜色在两种语言中的名称往往会存在差异。

比如,英文中“red”和“read”在口音上稍有差异,而“read”既可以表示红色又可以表示读的过去分词。

而中文中红色只有一个表达方式,“红”。

此外,中英文中颜色名称的使用范围也存在差异。

例如,在英语中,“surprising pink”指的是粉红色的一种较亮的变种;而在中文中,“惊艳粉”这个名称并不常用,还没有一个确定的颜色指向。

二、颜色意象1. 黑色的象征黑色在中英文中的象征意义存在一定的差异。

英汉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差异

英汉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差异

三、黑色
在汉语中,黑色通常与神秘、庄重、沉稳等意义相关联。例如,我们用“黑 马”来形容出乎意料的成功者,用“黑心肠”来形容心狠手辣的人。此外,黑色 还象征着死亡和不幸,如“黑发人送白发人”意味着老年人为年轻人送终。
而在英语中,黑色通常与消极意义相关联。例如,“blacklist”表示黑名 单,意味着被禁止或被谴责的名单;“black sheep”指的是害群之马,形容不 受欢迎的人。此外,黑色也被视为代表黑暗、邪恶和灾难的颜色,如“black magic”意为黑魔法。
1、历史和文化背景
英汉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内涵深受各自语言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影响。例如,在 英语中,“红色”常常被视为代表权威和地位的颜色,这与其历史和文化背景有 关。而在汉语中,“红色”则被赋予了喜庆、吉祥的文化内涵,这与中国传统文 化中对红色的崇敬密切相关。
2、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对英汉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内涵也有重要影响。例如,在基督教中, “白色”被视为纯洁无暇的象征,这使得“白色”在英语中具有了纯洁、无辜的 文化内涵。而在佛教中,“黄色”被视为神圣的颜色,这使得“黄色”在汉语中 具有了神圣、庄严的文化内涵。
五、黄色
在汉语中,黄色通常与尊贵、荣耀、权威等意义相关联。例如,“黄袍加身” 意味着登上皇位,“黄马褂”象征着皇帝的恩宠和特权。此外,黄色还被视为代 表中心和重要”为号码簿的 象征。
而在英语中,黄色通常与病态、胆怯、背叛等意义相关联。例如,“yellow fever”指的是黄热病,“yellow-bellied”形容胆怯的或懦弱的人。“yellow journalism”则代表不择手段的新闻报道和恶意竞争。
在英语中,“red”常常与危险、愤怒、革命等意义相关联。例如,“red flag”用来表示危险信号,而“red alert”则表示紧急警报。在汉语中,“红” 则常常被赋予喜庆、吉祥、成功的意义。例如,婚礼上新娘穿着红色的礼服,代 表喜庆和幸福。 “blue”在英语中常常代表忧郁、沮丧的情绪,如“in a blue mood”表示情绪低落。而在汉语中,“蓝”多与平静、淡泊等相关联,如“蓝图” 比喻未来的规划。

浅谈中英翻译中颜色词差异

浅谈中英翻译中颜色词差异
• 另外,汉语中有愈多含义有“白”的词语根本不表示颜色,翻译成英语时与“white毫不相干, 而只是与其他字一起构成词组表示事物名称,如:“白痴”(idiot)。
• 英语中也有类似的现象,“white”并不表示”白”的意思,如:white elephant,昂贵又无用 之物白费事”(all in vain, a waste of time energy)。
颜 色 词 的 异 同
浅 谈 中 英 翻 译 中
摘要
我们生活在多姿多彩的颜色世界中,颜 色赋予生活丰富的文化涵义和延伸意义。 在不同的文化中同一种颜色会让人产生 不同的联想和不一样的感情,我们应该 充分考虑其中的文化差异。英汉语言习 惯不同,风俗各异,表示各种颜色的词 在人类生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英 汉颜色的用法和方法也不仅相同,就是 对同一种颜色的理解和使用也有差异, 接下来我们就以英汉两种语言中的一些 色彩词的差异列举例子给予分析。
5
黄色
• 在汉语文化中,黄色与红色相近,是红色的一种发展变异,如旧时人们把宜于办大事、喜事的日 子称为“黄道吉日”,意为“吉祥如意”,黄色又代表“权势、威严”,这是因为在古代的五方、 五行、五色中,中央为黄色,象征中央政权、国土之义。因此,黄色为历代封建帝王所专有,平 民百姓不敢擅用,如“黄袍”,专指天子的“龙袍”;专指天子的仪仗;“黄榜”,专指天子的 诏书;“黄马褂”,专指清朝皇帝钦赐文武重臣的官服语中黄色有时象征低级趣味、色情庸俗的意思,如黄色 电影、黄色书刊、黄色光碟等。这些名称中的“黄”与英语中的“yellow”无关。能够表示汉语 中这些意思的词汇应该是:vulgar(庸俗下流的)、obscene(猥亵的)等。然而,英语中。
• 然而,如果中国英语学习者看到含有“red”的英语短语时,就产生对应联想,想当然地以为是褒义词,如 在一段英文语篇中把“a red battle”(血腥的战斗)简单地理解为“正义之战,革命之战”或把 “a red flag”(危险信号旗)仅仅理解为“一面红旗”,那就不得其解了。因为在英语文化中,“red” 主要指鲜血“blood”(鲜血)的颜色,而“blood”在西方人眼中是奔腾的“生命之液”,一旦鲜血流淌 不止,生命之花也就凋谢。所以,“red”使西方人联想到的反而是“暴力”和“危险”,是一个贬意相当 强的词汇。“red”首先象征“残暴、流血”,如“red rules of tooth and claw”(残杀和暴力统治), “red revenge”(血腥复仇);其次象征“危险、紧张”,如“red alert”(空袭报警), “a red adventure story”(一个令人紧张的冒险故事);当然“red”还有“放荡、淫秽”之象征意义, 如“a red waste of his youth”(他因放荡而浪费的青春)。

中西方文化差异之颜色篇

中西方文化差异之颜色篇

而在英文里,红色代表“暴力,血腥,或者危险”。如
red ruin 火灾
red battle 血战
red sky 彩霞
red ink 赤字
red tape 官僚主义
red handed 抓个正着
thank you
Yellow
在中国黄色是皇家的专用颜色,所以有皇族的象征,“黄袍加 身”。同时黄色是黄金的颜色,所以黄色还有财富的意思。在 中国的五行说中,黄色是土的象征。另外黄色也有色情,如黄 色杂志,黄色电影。
而在英文里,黄色表示“胆小,卑怯,卑鄙”。如:
a yellow dog 胆小的人
a yellow livered 胆小鬼
黑心-evil mind
black sheep 害群之马
黑市-black market
black Maria 囚车
黑幕-the evil inside of something black leg 破坏罢工的工贼
black在英文里还有“愤怒、气愤”的意思。例如:
black in the face 脸色铁青
He is too yellow to stand up and fight
英语中还用黄色来作为事物的特定颜色。例如:
美国有些城市的出租车上写有“yellow”的字样,而不是“taxi", 因为这里的出租车是黄颜色的。
yellow page 黄页
yellow book 黄皮书
yellow boy 金币(俗)
to look black at someone 对人怒目而视
而在中文里,黑色除了表示邪恶外同时还有其正面的的象征。 在京剧脸谱里,黑色脸既表现性格严肃,不苟言笑,如“包公 戏”里的包拯;又象征威武有力、粗鲁豪爽,如:“三国戏”里 的张飞,“水浒戏”里的李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英文化中词语颜色的差异
文化差异又是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个主要障碍,所以了解这些文化差异,对语言学习者而言十分重要。

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差异表现
·历史传统的差异
在英国人心目中,白色是上帝、天使、幸福、纯洁的象征。

“西方人举行婚礼时,新娘要穿白色的婚纱,这源自于英国国家的宗教故事,magi和draids在基督复活时穿着白色的衣服。

因此,白色在西方国家被广泛地用在婚礼上。

而白色在中国则是丧色。

自古以来亲人死后家属要穿白色孝服,办“白事”,胸襟上别着白色的小花,以此表达对死去亲人的哀悼和敬意。

红色在中华民族的传统中是一种喜庆色,象征着吉祥、如意,使人联想到幸福与健康。

过新年时贴上红对联,举行婚礼时新娘都要穿上红色喜服,墙上、门上、窗上都贴上红喜字,客人送的礼金或长辈给的红包,都要用红纸包着,结婚后生了孩子,有些地方还要向亲朋好友送红鸡蛋,以示喜庆。

但在以英语为母语的英美民族中,红色则意味着流血、恐怖和危险,甚至会使人联想到淫荡、低级趣味。

如:现代西方城市有很多red light district(红灯区),英语中的scarlet有“鲜红的、淫荡的、罪名昭彰”之意。

由此可见,因历史传统的不同,英汉两民族对待颜色的态度也大相径庭,中国文化尚红轻白,而英美文化则重白轻红。

·民族心理的差异
民族心理就像一条幽暗的地下长流,涌动在一个民族意识的岩层里,流贯在该民族的血脉中。

中西方人们的心理因素及看待问题的方式,往往存在着种种差异。

英汉民族中,不同的颜色词可能用于描述同一种物质的客观表象。

英语说black tea,汉语说“红茶”。

为什么同样的一种茶被描述成了不同的颜色?英国人着眼于茶叶
的颜色,称其为“黑”,而中国人则着眼于茶水的颜色,称其为“红”,这是由于两民族之间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看似矛盾的东西,其实并不矛盾。

再如,yellow(黄色)一词,黄色在中国封建社会里是法定的尊色,象征着皇权、辉煌和崇高。

黄色乃是“帝王之色”——古老中国的象征。

具有这种文化心理的人便很难想象,在英语文化里,黄色往往有忧郁、病态、令人讨厌、胆小的涵义。

如:yellow-bellied(胆怯的),a yellow streak(生性怯懦),yellow card(足球等运动中的黄牌,由裁判员出示,用以向运动员提出警告),the yellow press(低级报刊,故作耸人听闻的报道以哗众取宠的报纸)等。

·宗教信仰的差异
英语中有些颜色的象征意义,受宗教影响颇深,颜色被赋予不同的宗教内涵与寓意。

在中世纪,教会指定艺术家在绘画时使用某些颜色。

如圣母玛利亚的长袍要画成蓝色,在准备式期间,基督的衣服要画成蓝色;在无知受到诱惑时,画成黑色;复活时画成红色或白色。

为什么要如此变换色彩呢?这与他们的宗教想象分不开,蓝色代表他们来自天堂,黑色则代表来自基督与黑暗使者的遭遇,红色
与白色代表上帝的本性:智慧与爱。

在中国,黄色是佛教的经典,和尚、喇嘛的袈裟即为黄色,但犹大(《圣经》人物,传为出卖耶稣的人,是其门徒之一)穿黄色衣服则是叛逆、嫉妒、懦弱的标志。

由于英汉两民族在宗教信仰上的差异,造成对同一颜色词的看法形成巨大的反差。

·生活习俗的差异
在西方,人们崇尚purple(紫色),古希腊、古罗马皇帝、执政官及将军都身着紫色,紫色象征着显贵和尊严,象征着王位和王权,紫袍加身意味着上升到显赫的地位。

而中国代表显赫地位者所穿的是黄袍,是帝王君主的象征。

同时习俗也是影响服饰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一般常识是热天穿白色或淡色服装以反射阳光,冷天穿深色吸收热量。

各国人穿衣有各自的喜好与习俗,如在中国夏天一般穿白色或淡色的衣服,黑色很少有人穿;在英国约克市的女子穿不同颜色的紧身衣向求婚男子示意:黄色表示有一半希望,绿色表示同意,红色表示不同意。

又如,中国人习惯用“米色”来描写淡黄色,皆因米是我们的主食,而英国人则以cream(奶油色)和
butter-yellow(黄油色)表示。

这是由于汉英民族饮食习惯与生活习惯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情感色彩的差异
语言有一定的感情色彩,人们的感情色彩分为褒义、中性义和贬义。

在各种语言中,一词包含不同的感情色彩并不鲜见,颜色词也不例外。

比如blue(蓝色)一词,汉民族对其颇有好感:蔚蓝色的天空,
常能激发人们对未来的憧憬,蓝色的海洋常能勾起人们无限的遐想。

而这种情感色彩用在西方,如颇为流行的名曲“love is blue”误解为“爱情是蓝色的”,却不知此处的蓝色非但不能引发英美人的憧憬和遐想,反而会让人感到忧郁、沮丧。

在英语中,blue通常表示不快,如in the blues(闷闷不乐), blue monday(抑郁的星期一)。

由此可见,不论英语还是汉语,颜色词的情感色彩是多样的,有时对同一颜色词的理解也有天壤之别,只有正确理解它们的情感色彩,才能领略英汉两种语言各具特色的文化内涵。

各种所蕴含的寓意伴随着英汉民族在视觉和心理上所引发的联想
象征意义而不尽相同。

可以说英汉颜色词体现了英汉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迥异的文化心理,通过对颜色词的深入研究,可以从一个角度透视英汉两种语言及两种文化的根本差异。

所以了解并掌握颜色词在英汉语言中的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和英汉双语翻译研究意义深远。

(作者单位:荆州职业技术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