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艺术的历史使命
插画的发展史

插画的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讲,绘画艺术成了基础学科,插画成了应用学科。
纵观插画发展的历史,其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
特别是在信息高速发达的今天,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满了各式各样地商业信息,插画设计已成为现实社会不可替代的艺术形式。
因此,如何对现代插画的诸多知识加以深入的学习、思考和研究,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是我们此次学习的目的所在。
1.1插画的历史演变插画艺术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
对你我看似平凡简单的插画,却是有很大的内涵。
从世界最古老的插画洞窟壁画到日本江户时代的民间版画浮世绘,无一不演示着插画的发展。
插画最先是在十九世纪初随着报刊、图书的变迁发展起来的。
而它真正的黄金时代则是本世纪五六十年代首先从美国开始的,当时刚从美术作品中分离出来的插图明显带有绘画色彩,而从事插图的作者也多半是职业画家,以后又受到抽象表现主义画派的影响,从具象转变为抽象。
直到70年代,插画又重新回到了写实风格。
中国最早的插画是以版画形式出现的,是随佛教文化的传入,为宣传教义而在经书中用“变相”图解经文。
目前史料记载我国最早的版画作品,唐肃宗时刊行的《陀罗尼经咒图》。
刊记确切年代的则是唐懿宗咸通九年(868年)的《金刚般若经》中的扉页画。
到了宋、金、元时期书籍插画有了长足的进步。
应用范围扩大到医药书、历史地理书、考古图录书、日用百科书等书籍中,并出现了彩色套印插画。
明清时期,可以说古代插画艺术大发展时期,全国各地都有刻书行业。
不同的地域形成了不同的风格。
插画的形式大体有以下几种:卷首附图、文中插图、上图下文或下图上文、内封面或扉页画和牌记等。
我国古代插画的历史演变,可以看作是版画的发展历史。
同时,也是民间年画史。
只不过民间年画更早地独立成为一种商品,它是商业插画的前身。
欧洲的插画历史与我国相似,最早也是运用于宗教读物之中。
后来,插画被广泛运用于自然科学书籍、文法书籍和经典作家文集等出版物之中。
社会发展到今天,插画被广泛地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
6.3初心与使命时代的美术担当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美术人美版必修美术鉴赏

初心与使命——时代的美术担当导入:上课,哎,同学们好,请坐。
上课之前呢,老师给大家播放一段音乐《光荣啊,中国共青团》,它是一首什么类型的歌呀?嗯,是一首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歌。
这是表达的‘五四运动’的历史事件,然而不仅仅有歌曲,还有绘画也画出了五四运动的事件。
看比如说这幅绘画,你们觉得,它能够代表一个时代的特征吗?能,那么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初心与使命——时代的美术担当》是什么样子的。
新授:环节一:首先呢,我们要先了解到,什么是美术担当,或者说,你觉得什么样的美术作品能够代表时代,担起时代发展的一个反射或者投射呢?来第三排左边的那位男生,你来说一说你的看法。
哦他觉得,一幅作品,要能够反映历史的事件,通过画面,我们可以解读到当时时期所发生的事情,表达出这个时期的思想或者生活状态。
很好啊,同学们觉得他说的有没有道理啊?嗯,优秀的美术作品都是在画家笔下加以自己的情感,对这个社会所体现的态度和文化理想,是一种追求美的创造,在创作中,都离不开社会大背景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美的影响(板书)环节二:既然说美术具有一定的担当,那我们来看一看以前学过的两幅作品。
《步辇图》阎立本,《开国大典》董希文,,你们来小组讨论一下,他们身上有时代的担当吗?又是从哪里观察到的,哪些因素反映出来的?请你们找出来。
新气象(板书)巡回指导,“你们小组看的哪幅图?嗯,还记得是哪个朝代的吗?画中,对,想一想,历史背景,结合起来看看。
”“嗯,这幅我们上节课说过,是不是更加容易看出来啊?它距离我们也算比较近么,对,前年是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好,时间差不多了。
我们先请第三小组说一说诺你们的发现。
哦,他们组看的是《步辇图》,觉得能代表时代,这个事件是唐太宗接见藏族使者的一个场景,这是汉藏两族联婚这么个事.通过这画,可以知道当时的一个礼仪制度,以及唐代社会的背景。
不错,我们看右边,众多仕女抬着唐太宗,就给人一种非常享受的感觉,而且仕女的服饰体态也可以表现出唐朝国力昌盛,丝绸的料子,身体轻松丰腴,华丽而不落俗。
红色文化设计什么理念

红色文化设计什么理念红色文化设计理念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所孕育出的独特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意义。
红色文化设计的理念是以红色文化为基础,以人民为中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通过艺术表达、文化传播等形式,传承红色文化,发扬红色精神,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和家国情怀,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
首先,红色文化设计的理念是立足于历史传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红色文化的源头是革命文化和实践文化,是中国革命精神和红色基因的集中体现。
通过对红色历史和红色经典的研究、挖掘和创作,红色文化设计能够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英勇斗争和伟大成就,弘扬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奉献精神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其次,红色文化设计的理念是注重人民性。
人民是历史的主要创造者和发展的主要动力,红色文化设计要始终以人民为中心,贴近人民需求,关注人民生活,传递人民情感。
通过文艺作品、文化活动等形式,让人民参与其中,感受到自己对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感受到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决定作用,从而激发其自觉维护社会主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再次,红色文化设计的理念是与时俱进,以创新引领发展。
时代在变,社会在进步,红色文化设计不能固守传统,应当紧跟时代潮流,以创新的姿态推陈出新。
通过融入现代科技、新媒体等手段,将红色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使其更好地走进人们的生活,增强传承红色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同时,红色文化设计也要关注当代社会问题,积极回应人民的追求,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传递积极向上的信息。
最后,红色文化设计的理念是通过艺术表达传播文化价值。
艺术是红色文化设计的重要载体,艺术形式的多样性让人们能够更好地领略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
通过文学、音乐、绘画、舞蹈等艺术形式的创作和演绎,红色文化设计可以更加直观地呈现出红色历史的丰富内涵,深入人心。
同时,红色文化设计还应结合广泛传播渠道,利用互联网、电视、电影等媒体,将红色文化推向全社会,形成强大的文化引领和文化共享效应。
建筑与文化传承

建筑与文化传承一、引言建筑作为一种载体,承载着国家、地区甚至个人的文化历史与传承。
它们不仅是一种空间形态,更是承载和展示着当地独特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探讨建筑与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以期深入了解建筑如何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建筑与文化传承的紧密联系建筑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不同的地域和历史背景下,呈现出多样化的风格和特色。
这些风格和特色往往被深深地植根于当地的文化传统中,成为了文化的象征与代表。
例如,中国的古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工艺,成为了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元素之一。
通过古建筑的保护和修复,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并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三、建筑的历史性与文化传承建筑不仅仅是对当下环境和需求的回应,更是对历史的延续和传承。
一座建筑的历史性可以通过其建造年代、风格和用途等方面得以体现。
例如,欧洲的中世纪教堂经历了数百年的兴衰,承载着当地历史的沧桑和变迁。
这些建筑物的保护和修复,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文化传承的一种努力。
四、建筑的创新与文化传承尽管建筑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注重对历史的延续和保护,但在当代社会中,建筑也需要与时俱进,与现代社会的需求相结合。
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可以融入当地的文化元素,既满足当代需求,又能保留文化传承的精髓。
例如,日本的传统宅邸与现代的住宅设计相结合,通过利用传统建筑材料和技术,保留了独特的日本文化特色。
五、建筑与文化传承的挑战与机遇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建筑与文化传承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全球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加速了建筑风格的同质化,让传统建筑和文化面临着边缘化的风险。
另一方面,全球化也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提供了机遇。
建筑可以成为不同文化交流和传承的桥梁,通过融合多种文化元素,创造出独特而丰富的建筑风格。
六、建筑与文化传承的责任与使命作为建筑师和设计师,我们有责任将文化传承融入到建筑设计中,保护和传承当地的文化遗产。
通过深入研究和了解当地的历史和文化,我们可以创造出与当地环境和社会相契合的建筑作品,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并为后代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关于室内设计中式风格研究及意义毕业论文

关于室内设计中式风格研究及意义摘要:中式风格是以宫廷建筑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建筑的室内装饰设计艺术风格,气势恢弘、壮丽华贵、高空间、大进深、雕梁画栋、金碧辉煌,造型讲究对称,色彩讲究对比装饰材料以木材为主,图案多龙、凤、龟、狮等,精雕细琢、瑰丽奇巧。
但中式风格的装修造价较高,且缺乏现代气息,只能在家居中点缀使用。
现今的中式装修一般是指明清以来逐步形成的中国传统风格的装修,这种风格最能体现中式的家居风仪与传统文化的审美意蕴。
但如何使古典风格融入现代生活,正是中式装修需要考虑的,目前在数以万计的家装工程中,中式风格的装修仍属凤毛麟角。
目录一、前言二、中是风格研究的目的及意义三、中式风格在室内设计中的类型及其分析四、中式风格设计的要点五、中是风格设计的未来趋势六、总结七、致谢八、参考文献九、附录十、有关图纸前言:中式风格的室内设计古朴典雅,能反映出强烈的民族文化特征,让人一看就容易理解其文化内涵,分外是对中国人,更是有一种亲和力。
所以现在很多室内设计师都很喜欢采用这种风格。
但是,在室内设计中采用中式设计时,要注意融入现代元素,一味的照搬古代设计范例,往往得不到好的效果,毕竟室内设计分歧于古玩保藏,照搬照抄只会使设计看上去繁琐重叠,老气横秋,了无生趣。
在新一代中式设计上,要取其传统的精华,传统的设计中哪些应该留下来,哪些应该换新,这里面大有文章,分歧的人有分歧的理解和做法,分歧的理解就可以设计出分歧的作品来,各有特点。
但是必然要追求神韵。
只是形似是不足的,在反映中国传统的时候,同时反映这个时代,重要的是追求神似。
在制作技术上也要跟上时代,古代中式主要材料是木、石材料,现代技术产生了很多的材料,很多都可以用到中式设计中,可以说如何将现代材料和现代元素融于中式装修,是目前设计中式是否成功的符号。
1.、中式风格研究的目的及意义1.1.1、中式风格研究的目的按照史籍记载,中国的建筑历史是有据可查的,在四、五千年的漫长岁月中,不管时空如何交替,生活型态如何改变,中国的建筑环境,始终以“人”为中心。
故宫的建筑力与历史意义

故宫的建筑力与历史意义故宫是中国古代皇宫之一,位于北京中心,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故宫以其独特的建筑力和重要的历史意义在世界范围内闻名。
本文将从故宫的建筑风格、设计理念、历史背景以及文化传承等方面,探讨故宫的建筑力和历史意义。
一、建筑风格和设计理念故宫的建筑力体现在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设计理念上。
故宫的建筑风格主要采用了中国古典宫殿建筑的传统风格,结合了中国古代文化和哲学思想的精髓。
它的建筑群由一系列庄严、宏伟的建筑物组成,如宫殿、殿堂、花园等,体现了中国古代帝王的权力和尊严。
故宫的建筑设计理念注重对称、平衡和谐,追求建筑和自然的融合。
故宫内外的建筑物布局严谨有序,每一个角度都经过精心考虑,以达到整体和谐美的效果。
例如,建筑物的立面、屋顶、门窗等都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色,使得故宫在建筑形式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独特的美学价值。
二、历史背景和文化传承故宫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承赋予了它深远的历史意义。
故宫于明代建造,历经数百年的发展,见证了中国历史上许多重要事件和政治变迁。
作为中国皇帝的宫殿,故宫是帝国权力的象征,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体制和宫廷文化的集中体现。
故宫保存了大量的文物和艺术品,如雕刻、绘画、陶瓷等,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故宫的文化传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它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王朝的政治、社会和文化面貌。
因此,故宫不仅仅是一座博物馆,更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
三、故宫的社会影响和国际地位故宫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社会影响和国际地位。
每年,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涌向故宫,探寻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
故宫的壮丽建筑和丰富的历史背景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理由。
同时,通过展览、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等活动,故宫推广了中国传统文化,提升了中国在世界上的文化影响力。
故宫的国际地位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作为世界遗产之一,故宫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故宫陈列设计理念

故宫陈列设计理念故宫是一座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底蕴的宫殿建筑,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它承载了中国数百年的帝王统治和文化传承。
故宫陈列设计理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保护原貌、突出历史、展示艺术和提供教育。
首先,保护原貌是故宫陈列设计的首要原则。
故宫作为一个古代建筑群,其主要建筑、布局和装饰都是历史的产物,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设计师在陈列时应尽量保持原始的空间结构和建筑风格,避免对故宫结构和外观进行大规模改动。
同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保护文物不受光线、温度和湿度等外界环境的损害。
其次,突出历史是故宫陈列设计的核心。
故宫是中国最重要的历史遗迹之一,每个建筑和每件文物都蕴含着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陈列设计师应通过合理的布局和展示手法,让观众了解故宫的历史演变、帝王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等重要信息。
通过展示不同时期的文物,让观众感受到历史的流转和变迁。
第三,展示艺术是故宫陈列设计的重要内容。
故宫作为一个皇家宫殿,其建筑和装饰都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
陈列设计师应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品,通过精心的布展和灯光设计,突出其美学特点和艺术价值。
同时,注重陈列的艺术效果和观赏性,增加观众的审美享受。
最后,提供教育是故宫陈列设计的重要任务。
故宫作为一个国家级博物馆,承载着教育和宣传的使命。
陈列设计应通过合理的解说、多媒体展示和互动体验,向观众传递更多的历史知识和文化价值。
通过多样化的展示方式,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达到知识普及和文化传承的目的。
综上所述,故宫陈列设计的理念包括保护原貌、突出历史、展示艺术和提供教育。
通过这些理念的指导,可以更好地展示故宫的历史和文化魅力,提高观众的参观体验和文化素养。
世界现代设计史9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设计

世界现代设计史
小结:后现代主义并非一种特定的风格,而是旨在超越现 代主义所进行的一系列尝试。在某种情境中,这意味着复 活那被现代主义摈弃的艺术风格,而在另一种情境中,它 又意味着反对客体艺术或包括你自己在内的东西。
工业时代:是以特定时空条件下的大规模生产(和标准化) 为特征的。
A History of Modern Design Worldwide
世界现代设计史
后现代设计产生背景
设计是: 1.与艺术有关(与美感或审美经验有关或追求造型) 2.与生产及生产技术有关(追求经济性) 3.与解決问题有关(追求实效,追求经济性) 4.与创造力有关(追求新的观点及新的形式) 5.与消费者的接受程度有关(追求说服力) 6.与市场有关(追求说服力)。
A History of Modern Design Worldwide
世界现代设计史
后现代主义设计相关名词
2.文脉:所谓文脉,在语言学中指文学中的 “上下文”。就是使用语言的此情此景与前言 后语。设计中译作“文脉”,更多的应理解为 文化上的脉络,文化的承启关系。
A History of Modern Design Worldwide
世界现代设计史
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3)斯特林· 詹姆斯 (James Stirling)[英]
《后现代建筑语言》
现代主义的 结构、古典 主义的装饰、 波普风格的 细节
A History of Modern Design Worldwide
世界现代设计史
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4)尼迈耶尔(Oscar Niemeyer 1907-)[巴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才艺,使物质的创造和精神的创造融合在一起,形
看到此物(已是用青铜制造),并且用水作了试验,
成了一条巨大的历史长河。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
N^J一舌奎Ts—NT—UTE
果然是“虚则敲(倾斜),中则正,满则覆”。孔子
部分,表现出中华民族的高度文明。
看到这种情况,喟然而叹日:“吁!恶有满而不覆 者哉!”(《苟子.宥坐》)就像做人处世,哪有高傲 自满而不倒台的呢?
的享乐腐化,固然有积极的一面,但在后来为了保
为多种美德的象征。
证民生和防止腐败,以致反对手工艺的所谓。奇技
石头本无情,但人们可以赋予它感情,这就是
淫巧”,对于统治者来说,不过是治标不治本,不
艺术设计的功能。管子认为玉有“九德”,他说:。夫
可能解决根本的问题,但对于工艺美术却是受到了
一美术与设计版FI鬲ARTs牵吊价一窆201/o-
学技术史》巨著,他得出一个结论,在中国明代后 期之前,全人类的重要发明,几乎都是由中国人领 先的。那么,为什么从明代后期起,中国开始落后 了呢?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包括社会制度及其意 识形态,其中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人的思维方式, 由创造的。经验型”向“实验型”转化。在此思维 下,西方人的创造走在了中国的前头。随着蒸汽机
动,可见对艺术的态度。他们懂得了“它山之石,
生产力的发展,重农抑商和限制手工业,只能是在
可以攻玉”,将坚硬的玉石磨制成各种工艺品,由
原地徘徊,不可能大踏步地前进。《尚书》中所提
此形成传统。中国古人为什么要强调“君子必佩玉”
出的“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原是针对奴隶主贵族
呢?是因为赋予了人文精神,所谓“以玉比德”,成
的,又是各自独立的,性质也不相同。第一种属于 科学技术,第三种属于经济管理,只有第二种是属 于艺术,所以称作“艺术设计”。
当“艺术”作为主语的时候,设计是限定词,以 区别于其它艺术。当。设计”作为主语的时候,艺
须用冠词加以限定。如“艺术设计”,是限定于艺
术是限定词,以区别于非艺术的设计。由此看来,
术的设计,而非其它设计。
两个词的变换使用是有道理的,不必强求一致。
理
一.艺术设计与设计艺术
二.历史的长河
论 与
我国高等学校大学本科的专业目录中有。艺术
我们在此不去泛论设计,而是专谈我国的艺术
批 评
设计”,但在国家学位的学科目录中则是“设计艺
设计,它不但历史悠久,并且灿烂辉煌。像是一条
术”,这是为什么呢?
历史长河,一直奔流不息。
猴”与“时候”谐音,而时候又带有。时运”之意, 如说时候到了,意思是说时来运转,好运气到来了。
艺术,很多设计对生产具有依附性。过去称图案学
聪明的砚石铺人用他们的艺术创造,在春节快要到
和工艺美术为“羁绊艺术”,就像缰绳,不能信马 由缰,更不能野马无缰。设计艺术是不能随心所欲
来时为人祝福,也解决了自身的生活困难。谁不想 遇到好时运呢?
泽,仁也;栗而理(文理),知也。坚刚而不屈,义
的发明和电的被利用,导致了进入现代的“工业革
也;廉而不刿(伤),行也;折而不挠,勇也;瑕适并
命”。机械化,自动化,电子化,数码化,科技的进
见,情也;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其止辍然,辞 也。故虽有珉之雕雕(雕饰文采),不若玉之章章(素
步改变了生产,也改变着生活。当我们在窑洞中看 皮影戏的时候,人家已放起了电影,当我们烧蜂窝
设计艺术的历史使命
张道一(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江苏苏州21 51 2 5)
[摘 要]本文以“实现民族复兴”这一中国设计艺术的历史使命为基点.阐述了。设计艺术”与。艺术设计”互为限定词所
表达的设计艺术的专业属性,从中国设计艺术历史发展的角度重申中国传统造物与农耕文化相适应.与国计民生直接关联.
是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结合体;从中国工业化发展进程中设计与制造的关系方面.提出设计与制造的分工及中国设计时
远远地超越了现代所说的“功能主义”。2 5 0 0多年前
的器物,系钮偏下,倾斜易覆,便于灌水而又不致
的一部《考工记》。汇聚了3 0个重要的工种,是人类
南京艺术学院报Lo_艺AL
太满,非常方便;提回后放在瓶座上,比平底瓶还
最早的一部科技与设计的经典,在造物活动中无不
oF
要安稳。后来的人从井中汲水,普遍使用了秸槔和
三是营销设计(电视机的价格、包装、运输以及投 入市场的机制等)。这样三种设计,既是相互配合
事,不是都要事先想好,然后行动吗。所谓。眉头 一皱,计上心来”,诸葛亮的“空城计”和“草船借 箭”,都是巧妙的设计,只是非艺术的设计而已。换 句话说,“设计”是个通用词,各行各业都可以用, 不是专门属于哪个行业或部门。因此.在使用时必
怎么办呢?
评
年。他们的思想和政治主张并不相同,但对于以玉
这是一种冲击,或者说是鞭策。对于一个国家
比德的观念则是一致的。 在矿物学中,“玉”不过是一种饰石,其硬度除
翡翠外还没有达到半宝石的程度,并没有看得如此
和民族来说,物质生产直接关系着国计民生。因为 落后就要受穷,不但个人吃苦,连国家都要受到外人 欺负。“不进则退”的成语是很能说明这一关系的。
都是近2 0多年来开办与发展的。我曾向不少大学生
定。我曾说“朝三暮四与暮四朝三又相去几何呢?”
提出这个问题,他们只知道自己所学的专业,诸如
由两个名词构成一个词组,为的是相互限定,不论
“视觉传达”、“纤维艺术”、“陶艺”、“环艺”、“工业 设计”之类,都不能宏观地、综合地、概括地解释 “设计”,甚至有人说设计就是“DESIGN”,是从西方 引进来的,以前中国没有设计。我听了感到吃惊, 不是等于说5000年的中华文明空无一物,什么都没 有吗?然而,在神州大地上青山环绕,碧树通向天
收稿日期:2009-11-16 作者简介:张道一(1 9 3 2一)。男.山东齐东人,苏州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着名艺术学家.民艺学家。
万方数据
早在7000多年之前的新石器时代,文明的曙光 重要。中国人的慧眼主要是看到了它的温润、纯洁
已在神州大地上升起。我们的祖先不但定居于此,
等品质,用以比喻人间的美德,成为一种思想物化
什么是“设计”,“设计”是什么?提出这个问题
曾有人对此论是非,否定“设计艺术”,说“艺
可能有人会笑我,说我连这个都不懂。当前我国高
术怎么能设计呢?”也有人主张专业和学科目录统
NAJ—NG》RT价一NsT|1JTE
等学校中,有关设计的艺术院系多达一千余家,大
一起来,但是对于肯定哪个,否定哪个,又举棋不
新中国的建立即将迎来一个甲子,中华民族走 上了复兴之路。如果说前三十年是巩固政权,为社 会主义建设铺平道路;那么,改革开放的后三十年, 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进步,经济发
三.关乎国计民生 中国的传统工艺也称手工艺,因为它产生于手
原始人的生活并不富裕,一切日用还处在初创
工业时代,是与农耕文化相适应的,直接关系到国
阶段。有一种现象值得现代人思考,就是在生活艰
计民生。这种文化的特点虽具有田园诗般的一面,
苦的情况下,竟然用很大的精力和时间从事装饰活
但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封建社会的国家体制束缚了
NA芒一舌ARTs—NST—uTE
的,虽有风格之分,但也不能强调个人的“表现自
这时运就是现在所说的“机遇”。机遇不可失,
我”和“肯定自我”之类。要知道,他所设计的“作
要善于抓住机遇。设计艺术大发展的时刻到来了。
品”即是未来的“产品”和。商品”,不但要适应各 种需要,还要满足于各种人的喜爱和需求。民间谚 语中有所谓“麻油拌白菜,各人心里爱”和“百货 中百客”的话,虽俗却很准确,要做到这一点是很
质明显)。《诗》日: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此之谓
煤炉时,人家已用起了煤气灶和微波炉。物质的创
理
也。”(((苟子·法行》)
造走在了精神享受的前头。在现代生活中,有许多
论
管子和孔子都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和政治家。
艺术的载体产生了,面对新的现实,设计艺术应该
与 批
管子在春秋初期,孔子在春秋末期,两人相距9 0多
从事农业活动,并且设计和制造各种工具和用品。 的形式。在所有造物的活动中,可说这是一种通用
彩陶上的抽象纹饰,繁杂多变,气势之大,令现代 的思维模式。也就是说,不但要做到物以致用,物
派艺术家琢磨不透,望尘莫及;设计的功能机制和
尽其用,并且在“用”的同时,同精神联系起来,已
人文内涵更是充分。有一种尖底瓶本是到河边打水
南京艺术学院报oL重A
代的到来,重点针对目前国内的设计教育、设计现象、设计与商业的关系、设计师的综合素质等问题提出了五点担忧,对
0F
从事设计艺术事业者在理念、精神,道德、学养、技巧五方面提出五点要求。
[关键词]设计艺术,历史使命,民族复兴
【中图分类号】J50—02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 008—9675(201 0)01—0047—05
玉之所贵者,九德出焉:夫玉温润以泽,仁也;邻以
很大的限制。
理者,知也t坚而不蹙(屈),义也,廉而不刿(伤),行
英国学者李约瑟用平生精力写了一部《中国科
也;鲜而不垢,洁也,折而不挠,勇也;瑕适皆见,精 也,茂华光泽,并通而不相陵,容也;叩之,其音清 抟彻远,纯而不杀,辞也。”(《管子·水地》)
孔子说玉有“七德”。“子贡问于孔子日:‘君子 之所以贵玉而贱珉者,何也?为夫玉之少而珉之多 邪?’孔子日:‘恶(不)!赐!是何言也!夫君子岂多而 贱之,少而贵之哉?夫玉者,君子比德焉。温润而
ESIGN”的体系,又概括了我国的历史经
几千年的手工业生产给我们铸造了一个固定的 思维模式,就像农村妇女所炫耀的那样,纺纱织布
验。在学科的建设上,相互之间只能对应,难于等 同。有人用“接轨”的提法,是不恰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