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RT1的生理作用及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_王晓凯

合集下载

SIRT1在老年性耳聋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SIRT1在老年性耳聋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SIRT1在老年性耳聋中的作用研究进展黄孟思 刘颖 肖玉丽HUANG Meng-si, LIU Ying, XIAO Yu-li【摘要】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相关酶1(silent mating type information regulation 2 homdog 1,SIRT 1)是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依赖的去乙酰化酶,其进化过程高度保守,通过乙酰化和去乙酰化多种组蛋白和非组蛋白以及调控多种转录因子,从而参与不同的信号途径,调控细胞的应激、凋亡和衰老。

SIRT1与衰老调控机制密切相关,其在耳蜗的内毛细胞、外毛细胞、支持细胞、血管纹细胞等都有表达。

SIRT1介导的抗衰老机制或许在AHL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针对SIRT1在AHL中的作用研究作综述及展望。

【关键词】 SIRT1;衰老;氧化应激;老年性耳聋【Abstract 】 SIRT1 (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y Factor-Related Enzyme 1) is a nicotinamideadenine dinucleotide (NAD +)-dependent deacetylase. Its evolutionary process is highly conserved. Through its acetylation and deacetylation, it regulates multiple transcription factors, thereby participating in different signaling pathways, regulating cell stress, apoptosis and aging. Age-related hearing loss (AHL) is the third most common chronic disease in the world after arthritis and hypertension, which seriously harms the physical, mental health and quality of life of the elderly even lead to senile dementia. In recent year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SIRT1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regulation of aging mechanism, and SIRT1 is expressed in the inner hair cells, outer hair cells, support cells, and vascular striatal cells of the cochlea. SIRT1-mediated anti-aging mechanisms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AHL process.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research of the role of SIRI1 in AHL and looks it ahead .【Key words 】 SIRT1; Aging; Oxidative stress; Senile deafness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Role of SIRT1 in Age -Related Hearing Loss作者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哈尔滨 150000作者简介:黄孟思 硕士研究生 住院医师;研究方向:SIRT1在老年性聋中的作用相关研究通讯作者:肖玉丽,E-mail:**************老年性耳聋(age-related hearing loss,AHL)是由于衰老而引起的听觉障碍,当老化过程累及听觉系统,出现听力减退,言语分辨失真时即表现AHL,因此AHL也是全身组织器官衰老表现之一。

SIRT1的生理作用及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_王晓凯

SIRT1的生理作用及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_王晓凯

·综述·SIRT1的生理作用及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王晓凯张志成孙天胜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2,Sir2)相关酶类,是一种高度保守的NAD+依赖的蛋白去乙酰化酶类。

Sir2在基因沉默、基因组稳定性、细胞寿命以及代谢调节上具有必不可少的作用。

Ivy等率先从酵母中分离并鉴定出Sir2基因[1]。

随后在研究线虫和果蝇时也发现Sir2基因家族参与调节细胞寿命过程[2]。

2000年从哺乳动物方面鉴定与Sir2同源的一个蛋白质家族,统一称为Sirtuin(SIRT)[3],又称抗衰老酶。

哺乳动物有7个Sir2同源基因[4]。

Sirtuin进化得比较保守,在人类中有个不同的Sirtuin蛋白,分别命名为SIRT1 7[5]。

以人类为例,与Sir2同源的人cDNA序列:SIRT1、SIRT2、SIRT3、SIRT4、SIRT5、SIRT6、SIRT7,它们分别定位于第10、19、11、12、6、19、17号染色体上,无论在结构和功能上都与Sir2保持着较高的同源性,其中SIRT1与酵母菌Sir2同源性最高[6]。

SIRT1与多种信号传导通路(Wnt、Notch等)中的头蛋白盒转录因子(forkhead-box transcription factors,FOXO)1/3/4、c-myc、NF-κB、IGFBP1、p300、p53等蛋白相互作用,参与神经保护、细胞衰老凋亡、糖脂类代谢、炎症氧化应激反应等过程,发挥其对基因的调控功能。

鉴于SIRT1的上述功能,引起各学科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

本文对SIRT1的近期研究结果作一综述。

一、分布1.基因水平:SIRT1首先于1999年在人体内被发现,该基因定位于人类染色体10q21.3,基因组序列长度(在69644427 69678147)约为33.72kb,无剪接变异,具有高度保守性。

cDNA序列包含长约2.4kb的ORF(open reading frame),有9个外显子,编码747个氨基酸,翻译后蛋白质相对分子量约81.7kDa[7]。

SIRT1在雌性配子发生中的作用及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SIRT1在雌性配子发生中的作用及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第41卷 第1期 生 态 科 学 41(1): 243–2482022年1月 Ecological Science Jan. 2022收稿日期: 2020-06-03; 修订日期: 2020-07-12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72412); 广东省教育厅科技项目(2016KQNCX062)作者简介: 温恬(1998—), 女, 江西石城人, 硕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为动物生理生化,E-mail:******************吴秋鑫(1998—), 男, 广东大埔人, 本科生, 主要研究方向为动物遗传育种,E-mail:*************通信作者: 吴江, 男, 博士, 讲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动物生殖生理与干细胞,E-mail:******************温恬, 吴秋鑫, 吴江. SIRT1在雌性配子发生中的作用及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J]. 生态科学, 2022, 41(1): 243–248.WEN Tian, WU Qiuxin, WU Jiang.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roles of SIRT1 in female gametogenesis and related diseases[J]. Ecological Science, 2022, 41(1): 243–248.SIRT1在雌性配子发生中的作用及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温恬1,2, 吴秋鑫1, 吴江1,*1.广东海洋大学滨海农业学院, 湛江5240882.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南京210095【摘要】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uin (silent mating type information regulation 2 homolog) 1,Sirt1]是依赖于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可与FOX 转录因子家族中的O 亚家族(FOXOs)、P53等多种转录因子结合。

SIRT1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SIRT1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SIRT1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研究进展摘要】目前对于神经退行性疾病尚无完善的治疗措施,其发生主要包括炎症反应、局部组织微循环缺血性缺氧、神经元凋亡坏死、过氧化物和自由基大量产生等。

SIRT1当前在许多生命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首先概述了SIRT1的生物结构学分析与功能,分析了SIRT1表达和活性的调节方式,并从帕金森病(PD)、阿尔兹海默症(AD)、脑卒中等三个方面阐述了SIRT1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SIRT1;神经退行性疾病;帕金森病;阿尔兹海默症;脑卒中【中图分类号】R1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5-0007-02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性疾病,致死率与致残率高,给患者身心造成多重打击[1]。

当前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包括帕金森病(PD)、阿尔兹海默症(AD)、脑卒中等。

引起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主要机制包括DNA损伤、谷氨酸兴奋性毒性、促凋亡因子的调节、氧化应激的产生等[2]。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2,Sir2)是一种依赖于NAD+的去乙酰化酶,能够推迟哺乳动物年龄相关的疾病,也包括神经退行性疾病。

在哺乳动物基因组中,目前证实存在7种Sir2同系物(SIRTs 1-7),其中SIRT1是Sir2最同源的同系物。

SIRT1在脑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他器官,其能调控许多不同的生理过程,也在许多神经代谢性疾病中发挥神经保护作用[3]。

本文综述了SIRT1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研究进展,现报告如下。

1.SIRT1的生物结构学分析与功能1.1 SIRT1的生物结构学分析当前Sir2在基因沉默、代谢调节、基因组稳定性、细胞寿命中具有重要作用,人类有7个Sir2同源基因,其中SIRT1与酵母菌Sir2同源性最高[4]。

通过生物结构学分析,SIRT1基因位于人染色体的10q21.3,长度约为33.72kb,cDNA序列可编码氨基酸大约747个,翻译后的SIRT1蛋白质相对分子量大约81kda。

sirt1与肝脏疾病综述PPT

sirt1与肝脏疾病综述PPT

林超[8]等研究也 发现大鼠能量摄 入限制后胰岛细 胞SIRT1表达量 上调
SIRT1在胰岛细胞中的高表达会改善胰岛素分 泌,增强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2.SIRT1与肝糖代谢
SIRT1+PGC-1 α+肝细胞核因子4 α (HNF4 α) 蛋白复合物
NAD
调控糖异生 相关基因的 转录
激活HNF4α
• Lagouge 等通过给予大鼠SIRT1的激动
剂白藜芦醇,可使大鼠避免由饮食引起
的肥胖和葡萄糖不耐受。
• 黑龙江佳木斯大学费洪新等发现白藜芦 醇能够引起肝癌细胞的阻滞,也能显著 抑制癌细胞端粒酶活性。
问题与展望
1.目前对SIRT1在肝脏中的作用虽有一定 的了解,但其具体生理生化功能及机制有 待进一步更深入研究。

SIRT1在肿瘤形成与发展中的双 重作用
促 进
① SIRT1通过改变E2F1、FOXO1、 FOXO3、P53与GATA5的功能抑制了 细胞的凋亡。 ②SIRT1通过修饰E2F1、P53、 FOXO1/3/4、Rb和P16抑制细胞衰老 与分化。 ③SIRT1通过促进肿瘤血管发生促进 肿瘤生长. SIRT1去乙酰化FOXO1, 抑制了细胞衰老, 进而促进内皮细胞 增殖与血管发生。
SIRT1与肝脏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指导老师:杨晓明
马斌 李天石
内 容 提 要
概 述 SIRT1的生理作用
SIRT1与肝脏疾病
SIRT1激动剂的应用 小结 与 展 望
概述
SIRT1 (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 SIRT1) ,是一种组蛋白脱乙酰酶 ,它能感受细胞中的能量水平,具有 延缓细胞衰老、帮助细胞抵御外界应 激和改善代谢的功能。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SIRT1)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SIRT1)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2019年第11期广东化工第46卷总第397期·107·组蛋白去乙酰化酶(SIRT1)抑制剂的研究进展杨利生,舒志豪,张齐玉,王德传*(中国药科大学理学院,江苏南京211198)[摘要]SIRT1是一种依赖NAD+辅酶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通过对组蛋白进行去乙酰化修饰,调控基因的的表达。

SIRT1与代谢,炎症和肿瘤等多种疾病有关,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本文对近些年SIRT1抑制剂的发展,以及它们存在的问题作了概述,并对SIRT1抑制剂的未来进行展望,将为以后SIRT1抑制剂的开发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SIRT1;组蛋白去乙酰化酶;SIRT1抑制剂[中图分类号]TQ[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865(2019)11-0107-02Advances in Research of 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sYang Lisheng,Shu Zhihao,Zhang Qiyu,Wang Dechuan*(College of Science,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Nanjing211198,China)Abstract:SIRT1are coenzyme NAD+-dependent histone deacetylases.It regulates gene expression by deacetylating histone.SIRT1is associated with many diseases,such as metabolism,inflammation and cancer,and is expected to become a new target for cancer treatment.In this paper,the development of SIRT1 inhibitors in recent years and their problems are summarized,which will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SIRT1inhibitors Keywords:SIRT1;Histone deacetylases;SIRT1inhibitorsSirtuin蛋白是酵母菌中的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Sir2)的同系物[1],在人类中一共有七种sirtuin蛋白,它们广泛分布于细胞的不同亚结构中[2]。

SIRT1基因调控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研究进展

SIRT1基因调控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研究进展

SIRT1基因调控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研究进展【关键词】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SIRT1;信号传导胰岛素抵抗和持续高胰岛素血症成为2型糖尿病(T2DM)的显著标志,糖类和脂类代谢途径的异常调节将改变细胞内环境和系统代谢水平,使细胞对激素和营养信号的依赖性加强。

慢性炎症和慢性氧化应激导致的自由基产物额外增加了这些疾病的复杂病理过程。

去乙酰化酶参与糖代谢和胰岛素分泌过程,SIRT1基因沉默或蛋白抑制导致SIRT1下调可以诱导IR,增加SIR T1的表达尤其是在IR的情况下,可以促进胰岛素的敏感性,白藜芦醇作为SI RT1的激活剂可以在体外条件下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和在整体条件下减少喂饲高脂肪引起的IR,寻找SIRT1改善IR的路径是解决IR和T2DM的关键〔1〕,肝脏SIRT1基因敲除或应用SI RT1的抑制剂破坏SIRT1活性,增加环腺苷酸反应元件结合蛋白活性调节转导子2活性,葡萄糖输出增加,而暴露在SIRT1促进剂时,则可以减少葡萄糖输出〔2〕。

最近的假设提出,增加细胞间的脂质水平和降低脂肪酸在组织如肝脏和骨骼肌细胞的线粒体呼吸链β氧化可能诱导IR和T2DM,这个代谢缺陷可以导致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

当前胃蛋白酶原C 1α/SIRT1在脂质和葡萄糖代谢的双重效果比较,难以预测两者在糖尿病中的药理活性究竟如何,在正常胰岛素敏感状态,激素能够有效抑制PGC 1α葡萄糖异生基因的活性,导致小鼠应用白藜芦醇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和保持小鼠体内正常血糖水平相一致,可以使小鼠在几种组织中线粒体功能供应以及与增长寿命相关基因的其他代谢发生改变〔3〕。

在SIRT1基因敲除和能量限制时,SIRT1转基因后也可以直接增高胰岛素的敏感性〔4〕,在下丘脑,SI RT1与PGC 1α可能与控制饮食有着直接关系,但目前机理尚不可知。

在β细胞系通过siRNA作用减少SIRT1的表达,提高了解耦联蛋白2水平使胰岛素分泌水平下降。

葡萄糖刺激后,UC P2上调与细胞无法增加ATP水平有关。

综述

综述

SIRT1与肝脏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马斌李天石综述指导老师:杨晓明摘要: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 SIRT1)作为NAD+依赖的蛋白去乙酰化酶,可使多种蛋白质的赖氨酸残基发生去乙酰化,细胞增殖、炎症反应、新陈代谢等生物学反应。

近年研究表明,SIRT1与肝脏疾病关系密切,参与了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和肝癌的发生,在调节胰岛素分泌、肝脏糖脂代谢、及肝细胞炎症损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就SIRT1的生理作用及其在肝脏疾病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字:SIRT1;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癌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 SIRT1) 是sirtuin家族中组蛋白去乙酰基化酶. sirtuin蛋白广泛分布于细胞内外, 对诸多生理学过程起到调节作用. 如细胞增殖、炎症反应、新陈代谢等。

目前对SIRT1的研究较为深入,SIRT1的功能较为复杂,参与了细胞衰与凋亡、糖脂类代谢、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等过程。

本文就SIRT1与肝脏疾病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1.SIRT1的生理作用1.1在调控细胞周期方面在抗氧化应激过程中,SIRT1通过调控FOXO基因的表达改变细胞周期停留或阻滞;在各种应激条件下造成DNA 损伤时,细胞周期G1 /S 检查点能够阻止DNA 复制过程的启动。

而p53 在此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p53被磷酸化乙酰化,被乙酰化后p53 能被SIRT1 去乙酰化,其活性发生改变。

进而改变了细胞周期在G1 /S 检查点的停留,已损伤的DNA 复制继续进行,对细胞结构及功能造成损伤。

1.2 在抑制炎症方面细胞在受到刺激( 感染、水肿、氧化和抗原等) 后,IKB 即可发生磷酸化,其蛋白酶体发生降解,NF-κ B 被激活,进入细胞核,与炎症靶基因结合,产生炎症因子。

Kang等[1]发现被基因敲除ikkb( ikk、IKB 激酶) 的大鼠,在脊髓创伤后,由NF-κB 通路介导的体内炎症反应明显减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述·SIRT1的生理作用及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王晓凯张志成孙天胜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2,Sir2)相关酶类,是一种高度保守的NAD+依赖的蛋白去乙酰化酶类。

Sir2在基因沉默、基因组稳定性、细胞寿命以及代谢调节上具有必不可少的作用。

Ivy等率先从酵母中分离并鉴定出Sir2基因[1]。

随后在研究线虫和果蝇时也发现Sir2基因家族参与调节细胞寿命过程[2]。

2000年从哺乳动物方面鉴定与Sir2同源的一个蛋白质家族,统一称为Sirtuin(SIRT)[3],又称抗衰老酶。

哺乳动物有7个Sir2同源基因[4]。

Sirtuin进化得比较保守,在人类中有个不同的Sirtuin蛋白,分别命名为SIRT1 7[5]。

以人类为例,与Sir2同源的人cDNA序列:SIRT1、SIRT2、SIRT3、SIRT4、SIRT5、SIRT6、SIRT7,它们分别定位于第10、19、11、12、6、19、17号染色体上,无论在结构和功能上都与Sir2保持着较高的同源性,其中SIRT1与酵母菌Sir2同源性最高[6]。

SIRT1与多种信号传导通路(Wnt、Notch等)中的头蛋白盒转录因子(forkhead-box transcription factors,FOXO)1/3/4、c-myc、NF-κB、IGFBP1、p300、p53等蛋白相互作用,参与神经保护、细胞衰老凋亡、糖脂类代谢、炎症氧化应激反应等过程,发挥其对基因的调控功能。

鉴于SIRT1的上述功能,引起各学科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

本文对SIRT1的近期研究结果作一综述。

一、分布1.基因水平:SIRT1首先于1999年在人体内被发现,该基因定位于人类染色体10q21.3,基因组序列长度(在69644427 69678147)约为33.72kb,无剪接变异,具有高度保守性。

cDNA序列包含长约2.4kb的ORF(open reading frame),有9个外显子,编码747个氨基酸,翻译后蛋白质相对分子量约81.7kDa[7]。

2.细胞水平:早期研究认为在哺乳动物机体内,SIRT1、SIRT6、SIRT7主要位于细胞核中,SIRT6和SIRT7位于异染色质区和核仁;SIRT3、SIRT4、SIRT5主要位于线粒体;SIRT2定位于细胞质。

Michishita等[4]在研究人类SIRT蛋白的功能和定位时发现,SIRT1除广泛存在于机体成熟组织中,在胚胎早期组织和生殖细胞中含量也比较丰富。

其中在胎儿脑组织和成人脑组织、精巢、骨骼肌、肾脏、心脏表达较高。

由于生物机体内细胞存在差异性,其SIRT1定位也不同,有的仅在细胞核内,有的仅在胞质中,有的两者皆有表达。

此外,在成熟程度不同的组织和细胞内SIRT1定位也存在差异。

在神经元亚细胞结构中SIRT1主要表达在细胞质中,但是在室管膜细胞的胞质和核中都有表达,精母细胞仅在细胞核中表达,在12.5d鼠胚胎的心血管细胞的核中广泛表达,在成年鼠心脏细胞的胞质和核中都表达。

Tanno等[8]发现肌原细胞核中表达SIRT1,但是在细胞分化后SIRT1又定位于细胞质中。

在异核体的检测中发现SIRT1有胞核和胞质的穿梭现象,这个过程可被来普霉素B(染色体区维持蛋白1介导的出核转运的抑制剂)抑制。

Hisahara等[9]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和电穿孔观察胚胎鼠脑组织SIRT1的分布时,发现SIRT1主要定位于大鼠胚胎的脑室和侧脑室管膜下层的前体神经细胞质中,仅在小部分细胞核中发现了SIRT1。

离体实验时神经元细胞受到分化刺激条件后,胞质中的SIRT1迅即转位于细胞核中,并且持续几小时后,会再次返回到胞质中。

在此过程中,如果通过药理学抑制剂、siRNA及负向调控来干预SIRT1的表达,神经球细胞产生Tuj1型神经元的作用明显降低,并且神经元细胞的迁移能力也随之减低。

说明SIRT1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存在相互转移的机制,并能影响神经细胞的分化或迁移能力。

二、功能Sir2在维持基因组的稳定性、修复DNA损伤、调控有丝分裂、抗氧化应激、抗炎症反应、抗凋亡等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由于人类SIRT基因与Sir2基因具有同源性,所以在生物学功能上两者存在一致性。

目前关于哺乳动物7个SIRT基因中SIRT1的研究报道最多,它属于Ⅲ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即NAD+依赖的蛋白去乙酰化酶类家族。

相关作用底物有:去乙酰化作用底物主要有FOXO1/3/4、c-myc、NF-κB、SUV39H1、p300、p53、PGC-1b、H1、H3、H4、B-Catenin、CRTC2、PARP1等;转录作用底物包括UCP2/3,IGFBP1等;结合物主要有NCOR、PPARa、HIC1、TLE1、CLOCK、DBC1等[10]。

此外还有组蛋白[11-12]、p53肿瘤抑制因子[13-14]、转录因子FOXO[15-16]、BRCA1[17]、Ku70[18]和PGC-1a[19]等。

SIRT1与不同的底物相互作用,发挥不同的生物学功能。

1.细胞周期控制:转录因子FOXO家族成员是基因的重要调控者。

其调控的基因主要参与调节氧化应激、细胞周期阻滞、细胞存活等生理生化过程[20]。

在抗氧化应激过程中SIRT1通过加强FOXO目的基因的表达,改变细胞周期停留或阻滞,可抑制细胞死亡诱导机制,促进细胞存活。

在各种应激条件下造成DNA损伤时,细胞周期G1/S检查点能够阻止DNA复制过程的启动。

而p53在此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它能够让细胞周期停留在G1/S检查点。

p53发挥这一作用的基础是被磷酸DOI:10.3877/cma.j.issn.1674-0785.2011.24.027作者单位:100700北京军区总医院全军创伤骨科研究所通讯作者:孙天胜,Email:suntiansheng-@163.com化乙酰化,被乙酰化后p53能被SIRT1去乙酰化,其活性发生改变。

进而改变了细胞周期在G1/S检查点的停留,已损伤的DNA复制继续进行,对细胞结构及功能造成损伤。

无论是SIRT1直接或间接通过p53对细胞周期的调节,都说明了SIRT1参与了细胞发育周期过程,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2.抑制细胞凋亡和神经保护:SIRT1作为一种去乙酰化酶,可与多种蛋白相互作用,其在应激条件下参与调节细胞的凋亡和衰老的过程,能够增强细胞活性及自我修复和存活的能力[21]。

并且SIRT1可抑制环氧化酶(COX)的活性的通路,减少炎症反应,对神经损伤起到一定保护作用[22]。

SIRT1可通过作用于一些非组蛋白(主要是转录因子),间接地调节一系列细胞的存活过程,也包括有丝分裂后的神经元细胞。

首先被鉴定为SIRT1的非组蛋白作用底物是p53[23-24]。

被乙酰化的p53可以激活下游基因的转录活性,促进氧化应激诱导的凋亡和DNA损伤。

在组织损伤和DNA损伤时,SIRT1可以通过作用于p53,将其蛋白的第382位赖氨酸残基去乙酰化[24]。

去乙酰化的p53蛋白与DNA顺式元件的结合能力降低,SIRT1间接实现了保护神经退行性改变的作用,并减少依赖p53的细胞凋亡。

实验证实90%的乙酰化p53可被SIRT1去乙酰化,它是SIRT1在体内主要的作用底物。

但未见有数据表明其他同源物(SIRT2 7)对p53有明显作用[4]。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SIRT1可改变细胞的凋亡过程,对神经细胞有保护作用。

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SIRT1的神经保护作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延长细胞寿命和促进神经细胞存活的的功能。

Yu等[25]研究认为在机械性、遗传性损伤条件下,Wld(S)(能反映NAD合成活力的一种融合蛋白)能保护神经元轴突和突触,免于损伤导致的细胞凋亡,并证实SIRT1和NAD参与调节此过程。

3.抑制炎症反应:NF-κB是一种异二聚体蛋白,一般由两个功能亚单位(即P65和P50)所组成,同时和其天然性的抑制因子IKB-a/b结合在一起,而后者能阻止NF-κB进入细胞核调控相关的靶基因。

在细胞受到刺激(感染、水肿、氧化和抗原等)后,IKB即可发生磷酸化,其蛋白酶体发生降解,NF-κB被激活,进入细胞核,与炎症靶基因结合,产生炎症因子。

Kang 等[26]发现被基因敲除ikkb(ikk、IKB激酶)的大鼠,在脊髓创伤后,由NF-κB通路介导的体内炎症反应明显减轻。

这是从胞外途径阻断NF-κB通路,减少创伤后炎症反应。

SIRT1可以通过去乙酰化作用于NF-κB的亚单位RelA/p65,使参与调整NF-κB 活性的基因表达缺失,可减少NF-κB与核内炎症基因结合,进而减少了TNF-α、IL-1β等炎症因子的产生。

有研究认为这种抑制NF-κB活力的保护机制不是细胞的自发行为。

在小神经胶质细胞中NF-κB信号通路对淀粉样β蛋白诱导的神经死亡过程起重要作用。

通过高表达SIRT1和白藜芦醇都可显著降低淀粉样β蛋白诱导的NF-κB信号通路,减少炎症因子的产生,并抑制炎症反应对原皮质神经元的损伤作用[22]。

依赖SIRT1转录沉默COX-2,可抑制COX的活性的通路,进而减少炎症反应,对神经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27]。

4.抗氧化应激:氧化应激在脊髓和脑部损伤后神经退行性变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主要是由组织内大量的活性氧(reactive oxyzen species,ROS)的产生而引起。

机体受到损伤应激后,会产生大量ROS,主要包括iNOS(inducing-NO synthase)和COX-2。

前者会产生超氧化合物和氮族化合物如NO,这些产物最终通过DNA损伤和酪氨酸硝基化作用导致细胞死亡[28-31],后者COX-2是氧化应激过程的主要成员之一。

Wang等[32]建立了过氧化氢(ROS之一)诱导的大鼠神经元细胞氧化应激模型并证实在氧和能量缺失的情况下,淫羊藿甙(icariin中药成分)可通过上调依赖SIRT1的抗氧化物酶的表达,减弱了ROS产生的氧化应激作用。

说明SIRT1可作用于抗氧化物酶,实现抗氧化应激作用。

Chae等[33]发现,在SIRT1缺乏的情况下能够明显阻碍氧化应激诱导的小鼠胚胎干细胞的凋亡,这一过程是SIRT1通过下调PTEN/JNK/FOXO1通路实现抗氧化作用的。

FOXO家族是转录调节因子,人类有4个FOXO同源基因,分别为FOXO1、FOXO2、FOXO03和FOXO4。

其调节的靶基因多与细胞周期、细胞凋亡、衰老及代谢有关。

Yang等[34]发现SIRT1蛋白可以结合并去乙酰化FOXO1,当FHL2(four and a half LIM2)与FOXO1蛋白复合物结合后,可以显著增强SIRT1对FOXO1的抑制效应,进而抑制氧化应激过程,减少细胞损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