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云南省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语文试题
2012年云南省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文科综合试题及答案word版

云南省2012年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淸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是我国某地(24°N,106°E)附近等高线图及拍摄照片.据此回答1-3题。
1.图示地貌在该区域分布较集中,该地貌及其成因是A.天坑流水溶蚀塌陷形成B.火山口火山活动形成C.断块山岩层断裂错动形成D.陨石坑陨石撞击形成2.某极限运动俱乐部在A处从崖顶到崖底开展绳降比赛,运动员准备的绳长最适宜的是A.45 米B.55 米C.105 米D.125 米3.能全程拍摄并拍到图示照片的摄影机位是A.甲B.乙C.丙D.丁某城镇根据摄像头和计算机统计分析资料,得到下面两幅不同时间城镇道路人流量图,图中道路附近的灰色区城越宽表示人流量越大.据此回答4~6题4.制作此图的工作,一定要使用的技术是A.航空摄影技术B.遥感技术C.地理信息系统D.全球定位系统5.下列关于人流量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图2中中央大道拥挤的原因是铁路运输影响B.图3中的人流量每周一最大C.由于人们上下班导致两图中中央大道拥挤D.两图中不同时间人流量的方向不同6.关于该城镇的说法,正确的是A.若图中工业区布局合理,则该城镇可能位于印度B.该城镇空间形态主要受交通因素影响C.可修建一条与中央大道垂直的道路缓解交通拥堵D.该城镇空间结构为多核心模式2011年12月1日《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发布.图4为我国贫困地区分布图,据此回答7~8题。
云南省昆明市2012届高三下学期复习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云南省昆明市2012届高三下学期复习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叼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现实丑与艺术美的审美关系陈云路如果艺术的功用在于模仿自然,自然美一定产生艺术美。
自然丑也一定产生艺术丑,但是,事实不是如此,自然丑也要以化为艺术美。
从人类审美活动的表现形态来看,一般把崇高和优美称为价值或正价值。
把丑和卑下称为消极的价值或负价值。
无论是正价值还是负价值都是美的表现形态。
罗丹的雕塑《欧米哀尔》雕刻了一个干瘪丑陋的老形象。
葛赛尔却称赞罗丹的雕塑“丑得如此精美”。
这句赞美之辞便能说明丑是美的一种高级审美形态。
无庸置疑,艺术对丑的接纳是艺术传达本身的需要,更是人类自身的需求。
人类的生命活动一旦需要他们对抗于恐怖、邪恶、疯狂、蛆虫、病态、毒疮等感性存在时,对现实丑的虚拟性洞察和对抗便成了需要。
中世纪人们从“上帝一切皆美”的神谕里洞察自身时,发现整个社会都是丑,一切都是“上帝的儿子”;文艺复兴时期,人类在洞察到自身虚假时发觉“人是天神,人是自己的上帝”;当代人在洞察自身时却说:“人是自己的地狱”。
由此可以说,人们对丑的接纳是人类发展自我的必然。
从而现实丑也必然成为创造艺术美的源泉。
接纳后的丑何以消解成为现实美,这需要艺术家对现实丑的内容和形式进行重新建构。
就形式建构而言,艺术美多消解自然丑。
如生活中犬吠猪叫常遭人嫌弃,而艺术舞台上这类嫌弃声却讨人掌声。
自然界中一般所谓“丑”,在艺术中能变成“美”,这都是主观对现实丑消解的努力;就内容建构而言,艺术美多消解社会丑。
鲁迅《阿Q正传》中的“啊Q”可谓社会丑,但这部作品却闪耀着典型人物的社会思想价值之光环。
2012年云南省曲靖市第二次市统测语文试卷分析

2012年云南省曲靖市第二次省统测语文试卷分析会泽县茚旺高级中学高三语文组司正权一、考生各部分得分情况(一)概况这次省统测语文科平均得分文理分别为109.23/109.16,最高分分,最低分分,130分以上人,120分以上人,100分以下人,90分以下人。
试卷总体难度系数为0.73,难度偏低,部分题型难度过低(如论述类文本阅读、语言文字应用),区分度不高。
(二)各大题得分分析翻译、名句默写答得不太理想。
二、考生答题失误情况分析(一)现代文阅读1—3题:选择题。
阅读材料容易理解,试题难度较低,失分原因主要是对文中内容理解不全面,或做题不细心。
(二)古代诗文阅读4-6题:选择题。
第4题主要考查的是古今异义和一词多义,C项试题稍有瑕疵,“容”未加点,给出的解释干扰较大,语感弱的同学不易排除。
第6题较易,但四个选项中部分词语理解稍有瑕疵,未完全忠实原文。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此题考生的失误表现在: 1.关键词翻译不准确,如“因”只有极少数学生翻译成“因为”。
“于公”大多数学生不知道就是前文提到的于谦,或者译为“对于大众。
“诬不可不白”中“白”译成“清楚、明白”2.翻译中错别字较多。
3.翻译不全,不懂用双音节词语来翻译。
4.部分学生投机取巧,直接照抄第6题的选项。
8 颔联有哪些修辞方法?请简要分析此题题干明确,总体答题情况较好。
但部分学生答题时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只会照搬术语,答题模式僵化,缺少针对性。
考生答得不好的情况有:1. 不扣题答题,重点不突出。
比如,有学生把所能想到的修辞都写上,乱蒙一气,缺少针对性。
2. 错别字频繁,书写潦草,模糊难辨,影响阅卷。
3.表述不规范,生造词语概括感情,或似是而非.9 这首诗表现出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请简要分析考生不足表现在:没认真审题,乱答一气,不靠边,离题万里;没能利用注释答题,或对注释理解错误,感情理解错位,概括不全面,既然是“复杂情感”,感情就不止是一种。
云南省2012年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总结统一检测语文质量分析报告

2012年云南省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语文学科质量分析报告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2012年云南省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语文所采用的试卷(以下简称统测卷)参照模式是2011年全国高考课标卷,统测卷在结构板块、内容要求、水平层次和考点分布等方面,均以课标卷的标准作为基本要求。
考试之后,各方反应情况表明,该套试卷在评价考生能力和水平方面与课标卷基本达到一致,可以视作考生语文应试水平的真实反映,对教师在最后阶段的复习应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文中所呈现的统计数据,均由云南省教科院信息中心提供。
本报告由云南省教科院、昆明市教科院、云师大附中、昆八中、昆明市外国语学校的教研员和高三教师共同撰写。
第一部分语文学科得分基本情况全省各州市上报数据汇总统计表科目150-140139-130129-120119-110109-10099-90 89-80 79-70 69-60 59-5049分以下实考人数缺考人数总参考人数最高分实考最低分实考平均分实考及格率(%)文科语文 1 21 992 9260 27412 28638 12769 4029 875 291 262 84550 811 85361144 0 96.8578.44理科语文 2 30 1117 12036 33969 32866 12829 3371 821 304 186 97531 659 98190140 0 97.2982.051 / 40从上表来看,考生得分主要集中在80-119期间,其中尤以90-109者为多(122885人),占总参考人数的67%;加上120以上和79以下的数据,说明统测卷难度适中,且有很好的区分度。
与第一次统测数据相比,平均分和及格率都有所提高,主要是低分段人数减少了,说明近段时间广大师生的学习成效。
不过,高分段人数也明显减少了,说明语文尖子生的语文学习有所松懈,应引起广大师生注意。
第二部分抽样阅卷统计数据1、全卷基本情况样本数满分值平均分难度标准差及格人数及格率% 最高分最低分1758 150 101.02 0.67 9.97 1573 89.48 128 15写作题分数段0~9 10~19 20~29 30~39 40~49 50~60 人数8 0 10 103 1367 270全卷分数段49分以下50~59 60~69 70~79 80~89 90~99 100~109 110~119 120~129 130~139 140~150 人数 4 2 6 19 154 519 745 274 35 0 02 / 403 / 40语文分数段分布表10020030040050060070080049分以下50~5960~6970~7980~8990~99100~109110~119120~129130~139140~150分数段学生数从抽样卷的统计数据来看,总体情况和各州市上报汇总情况基本一致。
2024届云南省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语文试题

秘密★启用前 【考试时间:4月18日9:00—11:30】2024年云南省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学校、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及填涂准考证号。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医成为国粹,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中科院外籍院士李约瑟认为,中医是疾病记载方面几乎唯一拥有连续性著述传统的医学,在古代的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占有先进的地位。
新文化运动后,许多激进的知识分子认为中医与科学精神背道而驰,是落后腐朽的东西。
晚清文学家教育家吴汝纶说,与西医相比,中医典籍都可以烧掉。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也曾质疑过中医的议论和方药。
尤其是国民政府肇建之初,激进派视中医为中国现代化的绊脚石,不惜以“规划现代化的卫生工作”为名,提出《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该法案被国民政府通过,开辟了五四以来以政治法权解决文化论争的先例。
面对自身岌岌可危的生存态势,中医界有识之士拼力抗争。
从此,论战、抗争以及探寻中医出路,便构成了中国近代社会中医变迁史的双重基调....。
作为一门关涉国计民生的应用技艺,医学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它既是关爱生命、促进健康、治疗疾病的科学、艺术和实践,又包含着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深层的文化要素。
诚如熊月之先生所言:“西医最得西方古典科学重具体、讲实证的精神,中医最得中国传统文化重整体、讲联系的神韵。
如果在各种学科中,举出最能体现中西文化特征的一种,我以为医学最为合适。
2012年全国统一考试汉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汉语文第I卷一、基础知识: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刹.那(shà)哽咽.(yè)刚愎.自用(bì)B.档.案(dāng)模.样(mó)面面相觑.(qù)C.颤.栗(chàn)坎坷.(kě)既往不咎.(jiū)D.憎.恶(zēng)勾.当(gòu)情不自禁.(jīn)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她忽然领悟到生命的壮丽与永恒其实是无声的。
B.赵州桥的每个柱头上都凋刻着不同姿态的石狮子。
C.人们期待并启求一夜之间冰化雪融,花繁叶茂。
D.艺术虚构是不会防碍一部电影成为传世佳作的。
3.下列用横线连接的词,全是反义词的一项是()A.步履蹒跚——健步如飞如饥似渴——迫不及待B.拖泥带水——干净利落天衣无缝——破绽百出C.提心吊胆——泰然自若推心置腹——肝胆相照D.束手无策——无计可施肆无忌惮——为所欲为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全是褒义的一项是()A.闭门造车....行不通,集思广益....才能出精品。
B.人要有眼力,要高瞻远瞩....、明察秋毫....。
C.他是那么不切实际....,甚至有些好高骛远....。
D.语言要与时俱进....,但绝不是亦步亦趋....。
5.下列括号内对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A.巴结(奉承讨好)吝啬(过分爱惜)B.从容(沉着镇静)斟酌(反复思考)C.阔绰(开阔通畅)贫瘠(贫穷困苦)D.安逸(安闲舒适)博览(广泛阅读)6.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句子的横线处,排序恰当的一项是()①迂回曲折②平淡无奇③幽深险峻④雄美壮观⑤平坦开阔生活有如的画廊,一下是的峡谷,一下是的原野,谁知当有人埋怨兰州的黄河时候,就在离兰州不远的地方,黄河想我显示了的景色,这就是刘家峡。
2012年云南省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

2012年云南省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理科综合化学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6页,第II卷6至16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科目,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 32 Cl:35.5 Fe:56 Cu:64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 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5mol C02分子中所含共用电子对的数目为2N AB. 常温常压下,22.4L02含有的分子数为N AC. 某核素可表示为.,则a g X原子所含的质子数约为(a-b) N AD. 7.8g过氧化钠固体中阴、阳离子总数为0.4N A8.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异丁烷的一氯代物有2种B. 甲烷的二氯代物只有一种,说明甲烷分子是正四面体结构C. 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在一条直线上D.乙烯、乙炔、甲苯分子中,所有原子均在同一个平面上9. 卜列对仃机物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乙烯、乙醇、苯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葡萄糖、蔗糖、淀粉均诚于糖类,它们互称为同系物c.水解反应、酯化反应,皂化反应均属于取代反应D.乙烯、聚乙烯、苯均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10. 室温时,将O.1mol.L-1氨水和O.1mol.L-1盐酸等体积混合(忽略体积的变化),对所得溶液的说法不年碼的是A. 溶液呈酸性,且B. 溶液中存在:C. 加水不断稀释,始终保持减小D. 若NH r H2O的电离常数为K b NH4Cl的水解常数为K h水的离子积常数为K ww,则:11. 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
2012年云南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新课标卷)

云南2012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新课标卷)2012年6月7日新课标卷(适用省:河南山西新疆宁夏吉林黑龙江云南河北内蒙古) (适用省:云南河南山西新疆宁夏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河北) (适用省:云南河南山西新疆宁夏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河北)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试题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11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黑箱,是控制论中的概念,意为在认识上主体对其内部情况全然不知的对象.“科技黑箱”的含义与此有所不同,它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使用者如同面对黑箱,不必打开,也不必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知识,只需按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果.例如电脑、手机、摄像机、芯片,以及药品等,可以说,几乎技术的全部中间和最终成果都是科技黑箱.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科学知识是通泌出,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识进行选择。
除此以外,科技黑箱中还整合了大童人文的、社会的知识,并且或多或少渗透了企业文化和理念。
这样,在电脑或手机中就集成了物理学、计葬机科学、管理学、经济学、美学,以及对市场的调研和政府的相关政策等知识.科技黑箱是特殊的传播与共享知识的媒体,具有三大特点。
首先,它使得每一个使用者—不仅牛顿,都能直接“站在巨人的肩上”继续前进.试想,如果要全世界的电脑使用者都透彻掌握电脑的工作原理,掌握芯片上的电子理论,那需要多少时间?知识正是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而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
如今,计葬机天才、黑客的年龄越来越小,神童不断出现,他们未必理解计算机的制作过程就能编写软件、破译密码。
每一代新科技黑箱的出现,就为相对“无知识”的年轻一代的崛起与赶超提供了机会。
其次.处在相付低端的科技黑箱往往与语境和主体无关,而处于高端的科技黑箱则需满足特定主体在特定场合乃至心理的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云南省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语文试题新高考新题目2012-05-15 0912云南省2012年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照《时代周刊所说,得到博士学位的人早已不足看作是知识分子。
即令是大学教授也不一定是知识分子。
至于科学家,只在有限的条件之下才算是知识分子。
该刊在两个假定条件下来替知识分子下定义第一,一个知识分子不只是一个读书多的人。
一个知识分子的心灵必须有独立精神和原创能力。
他必须追求为观念而追求观念。
如霍夫斯泰德所说,一个知识分子是为追求观念而生活。
勒希说知识分子乃是以思想为生活的人。
第二,知识分子必须是他所在的社会之批评者,也是现有价值的反对者。
批评他所在的社会而且反对现有的价值,乃是苏格拉底式的任务。
一个人不对流行的意见,现有的风俗习惯,和大家在无意之间认定的价值发生怀疑并且提出批评,那末,这个人即令读书很多,也不过是一个活书柜而已。
一个“人云亦云”的读书人,至少在心灵方面没有活。
如果依照上列时代周刊所举的两个条件来界定知识分子,那末不仅中国的知识分子很少,即令在西方世界也是寥寥可数。
在现代西方,罗素是十足合于这两个条件的。
在中国,就我所知,明朝李卓吾勉强可作代表。
自清末严又陵以降的读书人堪称知识分子的似乎不易造一清册。
而且,即令有少数读书人在他们的少壮时代合于这两个条件,到了晚年又回头走童年的路,因此不算知识分子。
这样看来,作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是要付出代价的,有时得付出生命的代价。
苏格拉底就是一个典型。
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必须“只问是非,不管一切”。
他只对他的思想和见解负责。
他根本不考虑一个时候流行的意见,当然更不考虑时尚的口头禅;不考虑别人对他的思想言论的好恶情绪反应;必要时也不考虑他的思想言论所引起的结果是否对他有利。
一个知识分子为了真理而与整个时代背离不算希奇。
旁人对他的恭维,他不当作“精神食粮”。
旁人对他的诽谤,也不足以动摇他的见解。
世间的荣华富贵,不足以夺去他对真理追求的热爱。
世间对他的侮辱迫害,他知道这是人间难免的事。
海耶克说,知识分子既不是一个有原创力的思想家,又不是思想之某一特别部门的专家。
典型的知识分子不一定必须有专门的知识,也不一定必须特别有聪明才智来传播观念。
一个人之所以够资格叫做知识分子,是因他博学多闻,能说能写,而且他对新观念的接受比一般人来得快。
海耶克的说法没有时代周刊的时代论文那么严格。
我对这两种说法都采用。
依照海耶克的说法,中国文化里的知识分子倒是不少。
《时代周刊》所界定的知识分子是知识分子的精粹。
海耶克所说的知识分子是知识分子的主干。
前者是一个社会文化的创建的前锋;后者是社会文化创建的主力。
(摘自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1.下列属于《时代周刊》所定义的“知识分子”的一项是A.一个科学家,如果能对流行的意见,现有的风俗习惯和社会公认的价值做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那么他也算是一个知识分子。
B.具有独立精神和原创能力,真正做到“只问是非,不管一切”,并且能够为自己的思想和见解负责的读书人。
C.是他所在的社会的批评者,也是现有价值的反对者。
必要时不考虑他的思想言论引起的结果,经得起任何名利诱惑和考验。
D.一个读书人即便读书不多,不是博士或教授,但他具有独立精神、原创能力,并始终不放弃对社会现象和价值的质疑与批评,他就是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
2.下列理解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时代周刊》所界定的知识分子的标准过于严格,古今中外,符合这个标准的知识分子在数量上并不是很多。
B.知识分子既是创建一个社会文化的前锋,也是社会文化创建的主力,在这两者之间,前者的价值要远远大于后者。
C.一个为思想而活的读书人,虽遭周围人讨厌,但他心灵中具有追求真理的品质和能力,又始终批判现实社会,质疑当下价值,可算是苏格拉底一类的知识分子。
D.在海耶克看来,一个读书人只要博学多闻,能说能写,对新观念的接受比一般人来得快,他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知识分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个知识分子,只需见闻广博,知识丰富,善于接受和传播新观念,不必把具有独立人格、创造能力和对社会现象、社会价值的质疑与批判作为自己的理想追求。
B.一个社会不仅要有像苏格拉底、罗素、李贽和严又陵那样的知识分子精英,更需要一大批有知识文化并积极参与社会文化建设的读书人。
C.按照《时代周刊》所定标准,凡属说话务求迎合流俗、立言存心哗众取宠、因耐不住寂寞而不能抱真理到底的读书人,都不能算作知识分子。
D.按照海耶克对知识分子的定义,参与中国社会文化建设的知识分子要远远超过被《时代周刊》所定义的知识分子的数量。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邱濬①,字仲深,琼山人。
幼孤,母李氏教之读书,过目成诵。
家贫无书,尝走数百里借书,必得乃已。
举乡试第一,景泰五年进士。
改庶吉士,授编修。
濬既官翰林,见闻益广,尤熟国家典故,以经济自负。
成化元年,两广用兵,濬奏记大学士李贤,指陈形势,纚纚②数千言。
贤善其计,闻之帝,命录示总兵官赵辅、巡抚都御史韩雍。
雍等破贼,虽不尽用其策,而濬以此名重公卿间。
秩满,进侍讲。
与修《英宗实录》,进侍讲学士。
迁国子祭酒。
时经生文尚险怪,濬主南畿乡试,分考会试皆痛抑之。
及是,课国学生尤谆切告诫,返文体于正。
寻进礼部右侍郎,掌祭酒事。
特进礼部尚书,掌詹事事。
修《宪宗实录》,充副总裁。
弘治四年,书成,加太子太保,寻命兼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务。
尚书入内阁者自濬始,时年七十一矣。
明年,濬上言“臣见成化时彗星三见,遍扫三垣,地五六百震。
迩者彗星见天津,地震天鸣无虚日,异鸟三鸣于禁中。
《春秋》二百四十年,书彗孛者三,地震者五,飞禽者二。
今乃屡见于二十年之间,甚可畏也。
愿陛下体上天之仁爱,念祖宗之艰难,正身清心以立本而应务。
谨好尚不惑于异端,节财用不至于耗国,公任使不失于偏听。
禁私谒,明义理,慎俭德,勤政务,则承风希宠、左道乱政之徒自不敢肆其奸,而天灾弭矣。
”因列时弊二十二事。
帝纳之。
六年以目疾免朝参。
濬在位,尝以宽大启上心,忠厚变士习。
顾性褊隘,尝与刘健议事不合,至投冠于地。
言官建白不当意,辄面折之。
与王恕不相得,至不交一言。
人以是大不直濬。
给事中毛珵,御史宋德、周津等交章劾濬不可居相位,帝不问。
逾年,加少保。
八年卒,年七十六。
赠太傅,谥文庄。
濬廉介,所居邸第极湫③隘,四十年不易。
性嗜学,既老,右目失明,犹披览不辍。
议论好矫激,闻者骇愕。
至修《英宗实录》,有言于谦之死当以不轨书者。
濬曰“己巳之变,微于公社稷危矣。
事久论定,诬不可不白。
”其持正又如此。
正德中,以巡按御史言赐祠于乡。
曰“景贤”。
(节选自《明史》卷一百八十一列传第六十九)【注】①濬jùn,同“浚”。
② 纚纚lílí,文章或言谈连绵不尽。
③湫jiǎo,低洼。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尤熟国家典故典故典制和成例B.以经济自负经济经世济民C.今乃屡见于二十年之间见看见D.人以是大不直濬直以之为直,认为……正直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邱濬“性嗜学”的一组是(3分)①尝走数百里借书,必得乃已②尤熟国家典故③指陈形势,纚纚数千言④禁私谒,明义理⑤与修《英宗实录》⑥右目失明,犹披览不辍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③④⑥D.②④⑤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成化初年,两广战事,邱濬献计,虽然没有完全被采纳,邱濬却因此在公卿中声名显赫。
B.邱濬用天象异常及自然灾害来警告劝诫皇上,希望皇帝正道直行,节省财用,不惑于异端,通晓义理,勤于政务。
C.邱濬性格较为复杂,曾劝导皇上要宽大,要求士人要忠厚;但他却性情狭隘,与很多同僚都不能友好相处。
D.邱濬清廉耿介,居所低下狭小,几十年不变。
又持守公正,把说错话的巡按御史削职返乡。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时经生文尚险怪,濬主南畿乡试,分考会试皆痛抑之。
(2)己巳之变,微于公社稷危矣。
事久论定,诬不可不白。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点绛唇王禹偁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
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
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1]【注释】此为中进士后任长州知县时所作。
⑴ 如缀排列成行很整齐,如连缀在一起。
⑵ 睇斜视。
8.请对上阕中景与情的关系作简要分析。
(5分)9.为什么想到了自己的“平生事”?词中的“凭栏意”指什么?(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1),人不寐,。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2)轮台东门送君去,,,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选做的第一大题所做题目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沙那罕名琴(美)保罗·琼斯我最早的记忆是在麦克舅舅第一次让我亲睹小提琴的时候。
他掀开破旧的黑盒子,那把提琴躺在华丽耀眼的绿色天鹅绒里。
“现在,你可以说真正看过一把名琴了。
”他严肃地说,并且让我从提琴两侧“f”形的洞中看到里面已经褪色的标记——“格里摩那安东纽斯·沙那罕名琴”。
“这是一把顶尖的乐器。
”他说,一面把提琴放在颊下,演奏了一小段,然后又把它放回琴盒里。
饭厅里有一个放瓷器的小橱子,上面正是那把小提琴的安身之处。
有件事一直困扰着我母亲,那就是她老是担忧着我那非常优秀、刻苦勤奋的父亲通过孜孜不倦地工作已经拥有了一家面包店后,还想去实现他那些远大的创业计划。
在她的眼中,向别人借一毛钱不但是一种耻辱,甚至是一种可怕的危险。
父亲最大的冒险是在亚撒斯街开店的那一次。
房子前半部分被规划成别致的面包店,后半部分将装潢上镜子、大理石台桌和大型吊扇辟为冰淇淋店。
描述这个计划的时候,我父亲口沫横飞,兴致勃勃。
但是一看到母亲那张愈拉愈长的脸,他的热情就冷却了一半。
“我跟你说,玛丽,根本没有什么风险,”父亲说,“只不过是在贷款契约上签个字而已!”“要贷款多少?”“三千块。
两年之内我可以还清。
我跟你说,那个地方真是一座金矿啊!”“但是,万一房子被抵押了,”母亲哭丧着脸说,“我们会流落街头,变成乞丐啊!查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