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资料

合集下载

高二语文试卷试题及答案

高二语文试卷试题及答案

高二语文试卷试题及答案高二语文试卷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

(25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庇护(bigrave;) 蹩进(biē) 哺育(bǔ) 通衢大道(quacute;)B.觇视(chān) 多舛(chuǎn) 罡风 (ɡānɡ) 一蹴而就(cugrave;)C.菁华(jīnɡ) 墓碣(jieacute;) 缄默(jiān) 悄无声息(qiǎo)D.跛脚 (bǒ) 恫吓(hegrave;) 吮血 (shǔn) 扪心自问(meacute;n)2.下列各项,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沉缅于希望的幻觉是人的天性。

我们有闭目不愿正视痛苦现实的倾向,有倾听女海妖惑人歌声的倾向,可那是能将人化为禽兽的惑人歌声。

B.你钦羡的目光久久停留在我的书桌上,停留在那几株刚刚开始吐苞的腊梅上。

你在惊异:那些看上去瘦削干枯的枝头,何以竟结满密匝匝的花骨朵儿?C.天使是那种长着翅膀的小飞人,魔鬼是青面獠牙要下油锅炸的那种吗?他脑子中的印象,可能有些中西合壁,天使是外籍的,魔鬼却好像是国产。

D.当流浪的乞丐在衿底找到藏珠,当迷惘的人们在氨基酸之外得悉不朽的灵魂,我们才算知道自己正确的身份,我们的诗和我们的哲学才开始有其内含。

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东阳横店的秦王宫气势磅礴,景象壮观,放眼望去,众多宫殿飞檐上翘,如同鸟儿般跃起,真有腾蛟起凤的气势啊!B.千岛湖水今日一见终生难忘,它不是那种若有若无的淡绿,也不是那种一眼望见的浅绿,甚至是有深度而耐读的一湖凝碧。

C.6月23日下午,中国足球协会新闻发言人董华表示,足协领导在西安赛区被球迷围堵的新闻不实,完全是杯弓蛇影,无中生有。

D.也许,乔布斯的传奇人生让我们难以望其项背,但我们还是希望,能够在本土企业家身上看到乔布斯的影子,见证属于我们自己的“苹果”。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目前,市场上转基因食品如大豆油、油菜籽油及调和油等均已作了标志,今后,农业部门将借鉴国外标志管理经验,进一步完善转基因产品标志管理。

高二语文试题及答案文言文

高二语文试题及答案文言文

高二语文试题及答案文言文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之”字的,其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 之乎者也B. 之子于归C. 之乎者也,助词也D. 之乎者也,文言虚词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中庸》3.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诗经》中的哪一首诗?A. 《关雎》B. 《蒹葭》C. 《子衿》D. 《鹿鸣》4.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句话的意思是:A. 水太清了,鱼就无法生存B. 人太挑剔了,就没有朋友C. 水太清了,就看不到鱼D. 人太聪明了,就无法与他人相处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而”字的,其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 学而时习之B. 温故而知新C. 而翁长髯D. 而立之年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_________,_________。

”是《岳阳楼记》中的名句,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7. 《左传》是_________时期的一部史书,主要记载了_________到_________年间的历史。

8. “_________,_________。

”是《滕王阁序》中的名句,用以形容滕王阁的壮丽景色。

9. “_________,_________。

”是《出师表》中的名句,表达了诸葛亮对国家的忠诚。

10. “_________,_________。

”是《醉翁亭记》中的名句,描绘了作者在亭中饮酒作乐的情景。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请简述《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的生平及其创作《史记》的背景。

12. 《桃花源记》中,作者陶渊明是如何描绘理想中的世外桃源的?四、翻译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将下列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4. 将下列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考试试题卷及参考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考试试题卷及参考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考试试题卷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历史的进程中,我们同样需要守望者。

守望是一种角度。

当我这样说时,我已经承认对待历史进程还可以有其他的角度,它们也都有存在的理由。

譬如说,你不妨做一个战士,甚至做一个将军,在时代的战场上_________,发号施令。

你不妨投身到任何一种潮流中去,去经商,去从政,去称霸学术,统率文化,叱咤风云,_________,去充当各种名目的当代英雄。

(_________)。

守望者是这样一种人,他们并不直接投身于时代的潮流,毋宁说往往与一切潮流保持着一个距离,但他们也不是旁观者,相反,对于潮流的来路和去向始终怀着深深的关切。

他们关心物质价值甚于关心精神价值,在他们看来,无论个人或者人类,物质再繁荣,生活再舒适,如果精神流于空虚,灵魂变得平庸,就绝无幸福可言。

所以,他们虔诚地守护着他们心灵中那一块精神的园地,其中珍藏着他们所看重的人生最基本的精神价值,同时警惕地瞭望着人类前方的地平线,注视着人类精神生活的基本走向。

在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仰望天空,守卫土地,他们守的是人类_________的生命之土,望的是人类_________的精神之天。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赴汤蹈火/指点江山/安居乐业/超世绝伦B.赴汤蹈火/高谈阔论/安身立命/超世绝伦C.冲锋陷阵/高谈阔论/安居乐业/超凡脱俗D.冲锋陷阵/指点江山/安身立命/超凡脱俗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所以,在所有这些显赫活跃的身影之外,还应该有守望者的寂寞的身影。

B.但是,在守望者的寂寞的身影之外,我们更需要这些显赫活跃的身影。

C.但是,在所有这些显赫活跃的身影之外,还应该有守望者的寂寞的身影。

D.所以,在守望者的寂寞的身影之外,我们更需要这些显赫活跃的身影。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他们关心物质价值甚于关心精神价值,在他们看来,无论个人还是人类,物质再繁荣,生活再舒适,如果精神流于空虚,灵魂变得平庸,就绝无幸福可言。

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版

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蕴含沉浸纷至沓来B. 惴惴不安沮丧不寒而栗C. 沥尽心血靡靡之音蹉跎岁月D. 惊愕呆滞蹑手蹑脚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学校决定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

B.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

C. 他的演讲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听众,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D. 这种做法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也违背了教育公平的原则。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桑梓之地”中的“桑梓”指的是家乡。

B. “画龙点睛”中的“点睛”指的是画龙的眼睛。

C. “风马牛不相及”中的“风马牛”指的是相隔甚远的马和牛。

D. “杯水车薪”中的“杯水”指的是一杯水。

4.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B.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

C.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

D.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

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大地上。

B. 这条河宛如一条绿色的飘带,蜿蜒在山间。

C. 他的笑容如阳光般灿烂,温暖了整个房间。

D. 这座城市的发展速度如同火箭般快速。

6. 下列诗句中,意境最为优美的一项是:A.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B.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C.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D.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7. 下列对联中,上联与下联对仗工整的一项是:A. 上联:绿树阴浓夏日长,下联:清风徐来夏日短B. 上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下联:高山流水遇知音C. 上联:千里共婵娟,下联:万里送行舟D. 上联:春风又绿江南岸,下联:明月何时照我还8.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来到这个世界,却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也不知道自己要到哪里去。

高二语文期末考试卷带答案

高二语文期末考试卷带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翩翩起舞(piān piān qǐ wǔ)B. 轰轰烈烈(hōng hōng liè liè)C. 悲欢离合(bēi huān lí suō)D. 奋不顾身(fèn bù gù shē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参观,我对我国的航天事业有了更深的了解。

B.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C. 他的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是老师和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D. 她把孩子的成绩提高了很多,使她的儿子成为了全班的优秀生。

3. 下列诗句中,不属于唐诗的是:A.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B.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C.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D.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4. 下列成语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水滴石穿:形容坚持不懈,终能成功。

B. 畏首畏尾:形容做事犹豫不决。

C. 雪中送炭:形容在别人困难时给予帮助。

D. 一箭双雕:形容一举两得。

5. 下列作者中,属于宋代的是:A. 杜甫B. 白居易C. 苏轼D. 王之涣6.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个问题很重要,我们必须马上解决。

”他说。

B. “你喜欢吃苹果吗?”他问。

C. “我昨天去了北京,今天回来。

”D. “他是一位好老师,我们都很喜欢他。

”7. 下列词语中,字形正确的一项是:A. 突破(tū pò)B. 突破(tū pù)C. 突破(tū pú)D. 突破(tū pū)8.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他勇敢地冲向火场,救出了被困的群众。

B. 她温柔体贴,是大家心目中的好媳妇。

C. 他聪明过人,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D. 他懒惰成性,经常拖欠作业。

9.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本书像一块磁铁,吸引了我全部的注意力。

高中高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高中高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是()A. 融会贯通恣意妄为B. 雕梁画栋赏心悦目C. 碌碌无为奋不顾身D. 倾盆大雨青出于蓝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仅工作认真,而且对待朋友也非常热情。

B. 通过这次比赛,他深刻体会到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C. 我们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D. 她的优秀品质和无私奉献精神,让我们深感敬佩。

3. 下列词语中,与“精益求精”意思最接近的是()A. 追求完美B. 功成名就C. 举世闻名D. 风华正茂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他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

B. 这本书是我在图书馆里找到的。

C. 她的歌声如夜莺般动听。

D. 他每天都坚持锻炼身体。

5. 下列诗句中,表达对家乡思念之情的是()A.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B.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C. 策马扬鞭奔前程,不负韶华不负己。

D.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6. 下列关于《离骚》的说法正确的是()A. 《离骚》是唐代诗人屈原所作。

B. 《离骚》是中国古代最长的一首诗。

C. 《离骚》表达了屈原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D. 《离骚》是一首叙事诗。

7. 下列关于《红楼梦》的说法正确的是()A.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

B. 《红楼梦》主要讲述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

C.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D. 《红楼梦》是一部历史小说。

8. 下列关于《水浒传》的说法正确的是()A. 《水浒传》是明代作家施耐庵所著。

B. 《水浒传》主要讲述了宋江等一百零八位好汉的故事。

C. 《水浒传》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

D. 《水浒传》是一部浪漫主义小说。

9. 下列关于《西游记》的说法正确的是()A. 《西游记》是明代作家吴承恩所著。

B. 《西游记》主要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故事。

C. 《西游记》是一部历史小说。

语文高二考试题及答案

语文高二考试题及答案

语文高二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诗句中,使用了拟人手法的是:A.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B.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2.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句话出自:A. 《论语》B. 《孟子》C. 《左传》D. 《史记》3. 下列关于古代文学作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B. 《楚辞》是屈原创作的诗歌集。

C. 曹操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

D. 《红楼梦》是清代的长篇小说。

4.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A. 李白的《静夜思》B. 杜甫的《月夜》C. 苏轼的《水调歌头》D. 李清照的《如梦令》5. 以下哪项不是古代“四大名著”之一?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聊斋志异》6.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句诗的作者是:A. 杜甫B. 李白C. 王之涣D. 孟浩然7. 以下哪项是《诗经》中的篇章?A. 《关雎》B. 《离骚》C. 《出师表》D. 《岳阳楼记》8.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A. 陆游的《游山西村》B.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C. 苏轼的《江城子》D.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9.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A. 杜甫的诗句B. 李白的诗句C. 李商隐的诗句D. 王之涣的诗句10. 以下哪项是《史记》中记载的历史人物?A. 曹操B. 刘备C. 诸葛亮D. 项羽答案:1. A2. D3. B4. C5. D6. C7. A8. A9. C10. 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唐代诗人______,被誉为“诗圣”,其诗作以现实主义风格著称。

2.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______所著,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3. “______,______”是《诗经》中《关雎》的开篇,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4. “______,______”是《水调歌头》中的名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们对“钱”的追求,促进了全球交往。

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西班牙人和抵达印度的葡萄牙人等,他们都是追逐着“钱”而走遍世界的。

国家、地区之间的贸易,不仅繁殖了各行各业的商人,而且还呼唤着以“钱”为商业对象的商人──“钱商”,私人金融活动应运而生。

这些私人金融活动的风险很大,但是,“钱”的商业利润实在太大,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现在,钱的符号化电子化,让银行结算的速度大幅度提高,社会前进的步伐加快,极大地提高了经济的效率,在这方面,发达国家走在了前头。

金融电子化、货币符号化,是顺着使“钱”尽可能方便的逻辑往前走的。

“钱”方便到可以看不见的地步,越来越多看不见的“钱”在我们身边如洪水般高速流动,终于出现了一种比自然界灾害更为可怕的灾害──“钱灾”。

在国际经济关系中,人们以“钱”炒“钱”,“钱”越炒越热,终于升腾为“泡沫”。

发达国家的投机资本大肆购买某国的货币,然后急剧抛出,足以使经济规模较小的国家爆发金融危机。

短期流动资本大进大出,是东亚金融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

十多年前长春“疯狂的君子兰”,就是泡沫经济的本土例子,在城市职工人均收入不足百元的时候,一株君子兰却居然可以炒至十几万元的价位。

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经济增长幅度不大,房地产却在疯炒,经济泡沫一破灭,迄今十年不振。

钱啊钱,认为它贵,它就贵,不贵也贵,一旦泡沫破灭,认为它不贵,它就不贵,本来不贵。

经济发展怎样才有后劲?经济学家发现,在土地、劳动、资源和资本、科学技术和和平环境这些重要因素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国内市场的容量。

迄今为止,没有哪个国家的国内市场容量能够比得上美国,这是美国在经济发展方面能够长期独领风骚的重要原因。

一个大国,只有当人民购买力得到普遍提高、市场整合得好的时候,国内市场才会显示容量优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阳市2014—2015学年度高中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页到4页,第Ⅱ卷5页到12页。

全卷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时,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27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阜.盛(fù)咀嚼.(jué)国子监.(jiān)畏葸.不前(xǐ)B.鬓.发(bìn)榫.头(shǔn)锦.官城(jǐn)人才济.济(jǐ)C.炮.烙(páo)桅.杆(wéi)拗.不过(ào)羽扇纶.巾(guān)D.嫡.亲(dí)歆.享(xīn)传宵柝.(tuò)良辰.好景(ché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浩瀚萝筐刨根究底负荆请罪B.疯癫聒噪尘埃落定辽阔无垠C.缪种寒暄五彩斑斓饿殍遍野D.蹒跚逡巡穿流不息长相厮守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香港TVB荣誉主席邵逸夫的追思会在邵氏影城举行,主办方遵照邵老遗愿,从简治丧,不重繁文缛节....,全场布置简朴肃穆,不接受任何花圈、花篮。

B.2014年12月,以“引领低碳设计,推动绿色建筑”为核心主题的“第十二届上海保温材料与节能技术展览会”圆满闭幕,全场热闹非凡,沸反盈天....。

C.东汉末年,年仅15岁的祢衡向已经近40岁的名士孔融问学求知。

虽年岁差异较大,但孔融对祢衡的才能非常赏识,两人相处融洽,遂成刎颈之交....。

D.近日,虹桥机场出境大厅里,边检民警“接力”找寻一件贵重物品,并在飞机起飞前将这一贵重物品完璧归赵....于一位外籍失主。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能否完善珠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珠算”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关键一步。

B.涵盖“不分文理科、减少统考科目”等内容的高考制度改革,颇受人们关注,成为了近年最为敏感的教育改革领域的话题。

C.关于“春节民俗的意义在哪里”这个问题,名俗学者们有着不同的见解,然而一般还是着重以“民族精神”为探讨重心。

D.赤崎勇、中村修二和天野浩这三位日本科学家,在上世纪90年代分别独立开发出蓝光LED技术,给照明领域的发展带来了根本性转变,被授予2014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论《红楼梦》诗词的女性意识莫砺锋有些西方现代女性主义批评家认为,男性作家是不能为女性而写作的。

例如法国的埃莱娜·西苏声称:“妇女必须写妇女,男人则写男人。

”法国的露丝·依利格瑞则为上述主张指出了原因:“我永远代替不了一个男人,男人也永远代替不了我。

”我们不应该从抽象的观念出发去演绎这些命题,而应以文学史实为对象来检验它们。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为女性人物所代拟的那些诗词作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如果只考虑完整的诗、词、曲而不计断句的话,《红楼梦》中写过作品的女性人物共有贾元春、迎春、探春、惜春、李纨、薛宝钗、林黛玉、史湘云、薛宝琴、邢岫烟、李纹、香菱等十余人。

应该指出,这些人物的作品并不都具有女性特征。

如李纨和贾探春,一个是恪守三从四德的寡妇,另一个则是有补天之志的闺秀,当她们奉元春之命题咏大观园景物时,所成之诗却是平常的颂圣之辞,试看李纨的《万象争辉》和探春的《文采风流》,一曰“精妙一时言不尽,果然万物有光辉”,一曰“名园一自邀游赏,未许凡人到此来”,辞意俱俗,毫无个性。

无怪乎在脂本《红楼梦》中,这两首诗的所属是与程乙本互相颠倒的。

作品与作者的关系可以任意置换,充分说明它们是缺乏艺术个性的,更何论什么女性意识?林黛玉无疑是曹雪芹最为钟爱的一个人物。

从“灵河岸上”到“凤尾森森”的潇湘馆,黛玉始终生活在诗的意境中。

黛玉的诗词不仅是我们籍以窥见这个人物心底波澜的最佳窗口,也是我们分析《红楼梦》中的“男子闺音”的最佳文本。

因为黛玉无疑是《红楼梦》中最有资格质疑男性话语权力的女性。

林黛玉初露才华是在贾元春归省时。

当众姐妹奉元春之命题诗题匾时,黛玉本想“大展奇才,将众人压倒,不想元妃只命一匾一咏,便不好违谕多做,只胡乱做了一首五言律应命便罢了。

”论者或批评黛玉的“这首《世外仙源》非但毫无‘世外仙味’可言,相反它倒是相当鄙陋和庸俗的。

”然而如果把黛玉的诗与众姐妹所作对比一下,便会导出不同的结论来。

当时众人所题之匾如下:迎春——“旷性怡情”;探春——“文采风流”;惜春——“文章造化”;李纨——“万象争辉”;宝钗——“凝晖钟瑞”。

连标题都充满了歌功颂德之意,更不用说诗歌自身了。

而黛玉诗中虽然也有“宸游增悦豫”等颂圣之语,但全诗字句较为清新,而且“世外仙源”的题目毕竟多少带有游离出那一片祥瑞喜气的意味:她与宝钗等人的旨趣是格格不入的。

我们总不能要求黛玉在那时候就写出《葬花吟》那样的诗来吧。

随着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的逐步展开,黛玉的诗词也渐趋强烈地表现出她的性别意识来。

从某些女性主义批评家的眼光来看,上文的论述似乎是一个悖论:《红楼梦》中林黛玉等人的诗词是最富有女性意识的文本,然而它们的真正作者却是男性作家曹雪芹!但如果我们从数量相当巨大的清代女性文学作品中找不到有力的反证明,那么只能承认本文前面所引的那些断言男性作家不能为女性创作的观点是偏颇的,至少是不符合中国文学史的实际的。

(选自张宏生主编《明清文学与性别研究》,有删改)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西方现代女性主义批评家认为,“妇女必须写妇女”,男性作家不能为女性写作。

B.翻检《红楼梦》,我们发现书中的女性人物写过的文学作品并不都具有女性特征。

C.在脂本《红楼梦》中,《万象争辉》和《文采风流》两首诗歌的所属与程乙本《红楼梦》不同,这充分说明它们缺乏艺术个性。

D.男性作家曹雪芹所作的林黛玉等人的诗词是《红楼梦》中最富女性意识的文本。

6.下列对林黛玉诗词的分析,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A.林黛玉是曹雪芹最为钟爱的一个人物,曹雪芹在黛玉的诗词方面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B.黛玉生活在诗的意境中,所以她的诗是我们分析《红楼梦》“男子闺音”的最佳文本。

C.如果把黛玉的诗与书中其他姐妹的诗作对比,我们便会发现黛玉诗的旨趣与其他姐妹诗的旨趣格格不入。

D.随着小说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的展开,黛玉的诗词也强烈地表现出了她的性别意识。

7.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法国的埃莱娜·西苏声称:“男人则写男人,妇女必须写妇女”,法国是体现“西方现代女性主义批评思潮”的最重要的国家。

B.《红楼梦》中的一些女性人物所作诗歌的性别特征不明显,所以《红楼梦》缺乏艺术个性。

C.综观文学史,像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这样的“男子闺音”的文学作品,在清代,还相当多。

D.“男性作家不能为女性创作”这一适用于西方小说创作的重要规律,不符合东方文学的实际。

三、(6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9题。

王晏球,字莹之,自言洛都人。

少遇乱,为.蔡贼所掠,汴人杜氏畜之为子,因冒姓杜氏。

晏球少沉勇有断,倜傥不群。

梁末帝嗣位,以晏球为龙骧四军都指挥使。

贞明二年四月十九日夜,汴州捉生都将李霸等作乱,纵火焚剽,攻建国门,梁末帝登楼拒战。

晏球闻乱,先得龙骧马五百屯于鞠场,俄而,乱兵以竿竖麻布沃.油焚建国楼,势将危急。

晏球隔门窥乱兵,见无甲胄,即出骑击之,奋力血战,俄而群贼散走。

梁末帝见骑军讨贼,呼曰;“非吾龙骧之士乎?”晏球奏曰:“乱者惟李霸一部,陛下但守宫城,迟明臣必破之。

”既而晏球尽戮乱军。

以功授单州刺史。

寻.领军于河上,为行营马军都指挥兼诸军排阵使。

庄宗入汴,晏球率骑军入援。

至封丘,闻梁末帝殂.,即解甲降于庄宗。

天成二年,授北面行营副招讨,以兵戍满城。

是岁,王都据定州,契丹遣秃馁率骑千余来援都,突入定州,晏球引军保曲阳。

王都、秃馁出军拒战,晏球督厉军士,令短兵击贼。

戒之.曰:“回首者死。

”符彦卿以龙武左军攻其左,高行周以龙武右军攻其右,奋剑挥楇,应手首落,贼军大败于嘉山之下,追袭至于城门。

俄而契丹首领惕隐率勇骑五千至唐河。

是时大雨,晏球仍即出师逆战,惕隐复败,追至易州,河水暴涨,所在陷没,俘获二千骑而还。

惕隐以余众北走幽州,赵德钧令牙将武从谏以骑邀击,德钧分扼诸要路,旬日之内,尽获惕隐已下酋长七百余人,契丹遂弱。

晏球围城既久,帝遣使督攻城,晏球曰:“贼垒坚峻,但食三州租税,抚恤黎民,爱养军士,彼自当鱼溃。

”帝然其.言。

晏球能与将士同其甘苦,所得禄赐私财,尽以飨士,日具饮馔,与将校筵宴,待军士有礼,军中无不敬伏。

其年冬,平贼。

自初战至于城拔,不戮一士,上下欢心,物.议以为有将帅之略。

以功授天平军节度使,未几,移镇青州,就加兼中书令。

长兴三年,卒于.镇,时年六十。

赠太尉。

(选自《旧五代史·卷六十四·列传十六》,有删改)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乱兵以竿竖麻布沃.油焚建国楼沃:缠绕B.寻.领军于河上寻:不久C.闻梁末帝殂.殂:死亡D.物.议以为有将帅之略物:人们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为.蔡贼所掠为.武置酒设乐B.戒之.曰蚓无爪牙之.利C.帝然其.言其.皆出于此乎D.长兴三年,卒于.镇会于.西河外渑池资阳市2014—2015学年度高中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第Ⅱ卷(非单项选择题共123分)注意事项:1.第Ⅱ卷共8页,用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题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四、(32分)10.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王都、秃馁出军拒战,晏球督厉军士,令短兵击贼。

(4分)(2)贼垒坚峻,但食三州租税,抚恤黎民,爱养军士,彼自当鱼溃。

(4分)11.第I卷文言文中,王晏球“果断”的性格主要体现在哪些事例中?请简要概括。

(3分)12.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

(限画6处)(3分)孟子曰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侮夺人之君惟恐不顺焉恶得为恭俭恭俭岂可以声音笑貌为哉(选自《孟子·离娄上》)1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昭君怨①苏轼谁作桓伊三弄②,惊破绿窗幽梦?新月与愁烟,满江天。

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

飞絮送行舟,水东流。

①本词又名《金山送柳子玉(瑾)》。

这首词作于熙宁七年(1074)二月,是作者为送别柳子玉(名瑾)而作。

②桓伊三弄:桓伊,东晋时音乐家,善筝笛;三弄,名曲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