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精砂制酸、热能回收及资源综合利用建设项目报告书
300kta硫精砂制酸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硫精砂制酸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建设单位:xx磷化工环评单位:xx环保科技环评证书:编制时间:二○一八年十一月目录概述..........................................................................一、项目由来....................................................................二、评价工作程序................................................................三、分析判定情况................................................................四、项目特点及重点关注问题......................................................五、环评主要结论................................................................ 总则..........................................................................编制依据........................................................................评价目的及原则.................................................................评价因子识别和筛选.............................................................评价容、评价重点及评价时段.....................................................评价采用的标准.................................................................评价工作等级与评价围...........................................................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目标..........................................................评价工作程序................................................................... 建设项目概况 ..................................................................XX磷化工原有工程概况............................................................建设项目的名称、建设地点及建设性质.............................................本项目建设规模、方案............................................................项目组成........................................................................主要原辅材料及能耗..............................................................主要生产设备....................................................................公用工程概况....................................................................其他辅助生产设施...............................................................总图运输........................................................................储运............................................................................劳动定员和工作制度..............................................................建设工期........................................................................ 工程分析 ......................................................................施工期工程分析.................................................................运营期工程分析.................................................................污染物产排情况汇总.............................................................非正常排放情况..................................................................总量控制........................................................................ 区域环境概况及环境质量现状评价.................................................自然环境........................................................................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分析..........................................................施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噪声影响分析..............................................................施工期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 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环境影响小结..............................................................运行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运行期环境空气影响预测与评价................................................... 运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运营期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噪声环境影响分析............................................................... 固废环境影响分析...............................................................环境风险影响分析...............................................................评价目的、重点.................................................................. 风险识别........................................................................ 源项及影响分析.................................................................. 风险防及事故处置................................................................ 评价结论........................................................................环保措施评述及建议.............................................................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 环保措施经济分析................................................................ 污染防治措施一览表..............................................................产业政策符合性及选址环境可行性分析.............................................产业政策符合性.................................................................. 与XX市工业产业布局规划相符性................................................... 与园区规划的符合性分析......................................................... 与《XX省滇池保护条例》的相符性分析.............................................. 与《XX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一湖两江”流域水环境保护工作的若干规定》的相符性分析。
高含F硫精砂制硫酸项目年度预算报告

高含F硫精砂制硫酸项目年度预算报告规划设计 / 投资分析一、预算编制说明本预算报告是xxx有限公司本着谨慎性的原则,结合市场和业务拓展计划,在公司预算的基础上,按合并报表要求编制的,预算报告所选用的会计政策在各重要方面均与本公司实际采用的相关会计政策一致。
本预算周期为5年,即2019-2023年。
二、公司基本情况(一)公司概况公司自成立以来,坚持“品牌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
以人为本,强调服务,一直秉承“追求客户最大满意度”的原则。
多年来公司坚持不懈推进战略转型和管理变革,实现了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未来我司将继续以“客户第一,质量第一,信誉第一”为原则,在产品质量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对客户以诚相待,互动双赢。
我们将不断超越自我,继续为广大客户提供功能齐全,质优价廉的产品和服务,打造一个让客户满意,对员工关爱,对社会负责的创新型企业形象!公司始终坚持“人本、诚信、创新、共赢”的经营理念,以“市场为导向、顾客为中心”的企业服务宗旨,竭诚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和一流服务,欢迎各界人士光临指导和洽谈业务。
公司始终秉承“集领先智造,创美好未来”的企业使命,发展先进制造,不断提升自主研发与生产工艺的核心技术能力,贴近客户需求,助力中国智造,持续为社会提供先进科技,覆盖上下游业务领域的行业综合服务商。
公司自成立以来,在整合产业服务资源的基础上,积累用户需求实现技术创新,专注为客户创造价值。
为了确保研发团队的稳定性,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公司在研发投入、技术人员激励等方面实施了多项行之有效的措施。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奉行“诚信创新、科学高效、持续改进、顾客满意”的质量方针,将产品的质量控制贯穿研发、采购、生产、仓储、销售、服务等整个流程中。
公司依靠先进的生产、检测设备和品质管理系统,确保了品质的稳定性,赢得了客户的肯定。
(二)公司经济指标分析2018年xxx科技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15.69万元,同比增长9.23%(347.95万元)。
硫精砂制酸项目建议书

硫精砂制酸项目建议书Word文档-可编辑编制单位:XX化学工艺研究院二O一七年九月项目建议书编制人员:项目策划:张城阳(中国化工研究办主任)编制人员:张鸿喜刘晓荣张亚辉制图:全荆湖打印:王书琴校核:王书琴邹涛审核:张城阳李国祥刘晓荣目录第一章总论 (1)第一节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第二节 XX信威磷化有限公司简介 (1)第三节项目背景和建设必要性 (1)第四节生产方案及建设规模 (3)第五节建设投资及资金来源 (3)第二章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 (4)第一节项目产品市场分析 (4)第二节本地市场分析 (5)第三节本项目产品用途 (6)第三章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 (7)第一节自然环境条件 (7)第二节社会经济条件 (8)第三节建设厂址的选择 (8)第四章工艺技术及设备布置方案 (9)第一节工艺技术方案 (9)第二节设备布置 (12)第三节:原料及辅料 (13)第五章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方案 (14)第一节总平面布置和运输 (14)第二节土建工程 (14)第三节其他工程 (15)第六章环境保护 (17)第一节设计依据 (17)第二节设计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17)第三节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17)第四节设计采有的环保治理措施 (18)第五节环保投资概算 (20)第七章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 (21)第一节设计依据 (21)第二节生产过程中主要危险因素分析 (21)第三节设计采用的安全卫生技术措施 (23)第四节安全卫生管理机构 (25)第五节安全卫生监督 (25)第八章劳动定员 (26)第一节人员培训 (27)第二节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27)第九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29)第一节投资估算 (29)第二节资金筹措方式和来源 (30)第十章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31)第一节项目实施阶段 (31)第二节项目实施进度 (32)第十一章经济及社会效益评价 (33)第一节产品销售收入、成本和费用估算 (33)第二节财务评价 (34)第三节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分析 (35)第十二章可行性研究结论及建议 (37)第一节可行性研究结论 (37)第二节建议 (38)第一章总论第一节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项目名称:25万吨/年硫酸及副产6万吨聚合硫酸铁项目2、项目承办单位:XX信威磷化有限公司3、承办单位负责人:席有森张鸿喜4、项目建设地点:XX省巩义市鲁庄镇后林村第二节 XX信威磷化有限公司简介XX信威磷化有限公司是原镇办企业巩义市磷化厂,始建于1987年,2001年底经巩义市回郭镇人民政府改制后而成立。
硫精砂制酸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硫精砂制酸项目立项申请报告一、硫精砂制酸项目背景创新是制造业发展的主引擎。
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不完善、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主体缺失等问题突出。
建设制造强国,必须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中心环节,加快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打造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促使我国成为全球创新的引领者。
坚持质量为先。
高质量是制造业强大的重要标志。
近年来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但产品档次不高、缺乏世界知名品牌、领军企业发展不足等问题依然突出。
建设制造强国,必须把质量品牌作为生命线,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完善政策法规体系、技术标准体系、质量监管体系、先进质量文化,加强质量技术攻关和自主品牌培育,叫响“中国质量”,打造“中国品牌”。
二、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一)项目名称项目名称:硫精砂制酸投资建设项目。
(二)项目承办单位承办单位名称:三明某某有限公司。
三、项目建设选址及用地综述(一)项目建设选址本期工程项目选址在三明某工业园。
(二)项目建设地概况三明市,地级市,隶属福建省,位于福建省中部连接西北隅,地处北纬25°30′~27°07′、东经116°22′~118°39′之间,全市面积22965平方千米。
东依福州市,西毗江西省,南邻泉州市,北傍南平市,西南接龙岩市。
2014年三明市根据福建省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复的《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做出具体部署,把三明市建设成为福建省区域性中心城市、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生态文化旅游胜地和休闲养生基地。
三明拥有海峡两岸(三明)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是全国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享有福建“绿色宝库”的美誉,是全国四个活立木蓄积量超过1亿立方米的设区市之一。
截至2015年6月,已发现金属和非金属矿种79个,已探明储量的矿种49种,已开发利用的43种。
全市拥有泰宁世界自然遗产地、世界地质公园2个世界品牌和国家级、省级旅游品牌各50多个,数量和等级名列全省前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建设项目概括(1)项目名称qq乾坤化工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600kt/a硫精砂制酸、热能回收及资源综合利用建设项目。
(2)建设单位qq乾坤化工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
(3)建设地点qq省qq市qq区银山路121号。
(4)建设性质新建。
(5)建设内容建设规模为600kt/a硫酸 (以100%H2SO4计),由两套装置组成,每套装置的规模为300 kt/a硫酸 (以100%H2SO4计)。
项目组成以及建设内容见表1:表1 主要建设内容一览表2、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1)环境功能区划根据qq 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qq 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方案的通知》(市政发[1997]114号),qq 区由二类区和三类区组成,其中银山路以东、东大沟以西、qq 公司运输部铁路专用线以南、氟化盐有限责任公司尾矿坝以北的区域为三类区,其余为二类区。
本项目所在地为环境空气二类功能区。
根据国函[1998]5号《国务院关于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有关问题的批复》以及甘环发[1998]047号《关于qq 省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范围划定的通知》,本项目所在的qq 区属于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
根据《qq 省地面水环境保护功能类别划分规定》(甘环发【1997】75号)以及《关于批准实施qq 省水环境功能区的请示》(甘水发【2007】175号),黄河qq 段均调整为Ⅲ类水域。
根据qq 市环保局对qq 区声环境功能区的划分,qq 区工农路以西为2类区,矿山路以东为3类区,其余为1类区。
本项目厂址所区域为声环境2类(2)现状环境质量评估本次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评价利用qq 环境监测站于2012年8月31日~9月6日对评价区的现状监测资料。
PM 10日平均浓度范围为0.105~0.196mg/m 3,其中厂址及厂址上风向七天监测数据中有一天监测数据超标,超标倍数分别是1.3、1.08。
对应的评价指数分别是1.3、1.08。
超标原因:是由于项目所在地属于西北内陆干旱去,监测当天气候条件较差引起的。
其余SO 2、NO 2、硫酸雾日均值、小时均值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和《工业企业卫生设计标准》(TJ36-79)中浓度要求。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利用qq市环境监测站2010年例行监测,由监测结果可以看出:黄河qq段各监测因子的达标率为100%,各因子污染指数在0.01-0.8之间,各监测因子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级标准,说明黄河qq段水质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声环境方面,各监测点位噪声值低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限值,声环境质量现状良好。
本项目建设厂址声环境质量现状良好,基本处于背景值。
3、评价范围根据导则评价范围确定的相关规定,根据HJ2.2-2008导则补充规定,评价范围的直径或边长一般不小于5km。
因此本项目评价范围以排放源为中心,边长为5km的正方形,总面积为25km2。
地表水环境评价范围主要为黄河qq段。
地下水环境评价范围主要是厂区所在区域地下水。
声环境评价范围主要为拟建项目厂界外1m。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要求,本项目环境空气风险评价范围以发烟硫酸罐区为中心的半径5km范围。
4、评价重点本次评价内容包括项目区环境概况、工程分析、环境质量现状及影响预测分析、环境风险评价、清洁生产分析、环保措施、环境管理与监控计划、公众参与等。
根据本项目污染物排放特征及项目区的环境特点,确定本次评价以工程分析、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环保措施可行性分析、清洁生产分析、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和风险评价作为评价重点。
5、工程污染源分析①废气本项目废气主要来自干吸工段产生酸性废气,废气经尾气处理装置处理后,SO、2酸雾排放浓度及单位产品废气排放量均符合《硫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6132-2010)中相关要求。
表2 本项目大气污染物产生与排放情况汇总表②废水本项目生产废水经过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全部回用不外排,生活污水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达标后和循环水排污水一起排入东大沟。
③固废本项目产生的烧渣作为制造水泥的掺合料材料的原料外售,废催化剂送回催化剂生产厂家回收利用。
生活垃圾送生活垃圾填埋厂。
表4 固体废物产生及排放统计表6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①废气影响根据本项目的生产规模,制酸尾气的烟气排放量一期约为110996.6m3/h,由于生产工艺过程中采用二转二吸工艺流程,正常生产情况下SO2到SO3转化率高达99.7%以上,SO3到硫酸吸收率为99.99%,二次吸收后的尾气经纤维除雾器除雾后将酸雾量降至16.2mg/Nm3,SO2浓度为181.4mg/Nm3,最后通过65m高内径1.6m的硫酸尾气排气筒排放。
大气污染物排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二级标准要求。
正常工况下PM10、SO2最大落地浓度以及关心点处浓度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小时浓度标准限值,硫酸雾小时浓度以及关心点处浓度均满足《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的“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的要求,对环境影响较小。
②废水影响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主要为酸性废水290m3/d,酸性生产废水经过处理后达到回用水要求后,其中90 m3/d返回净化工段,200 m3/d用于烧渣增湿,损耗20 m3/d,180 m3/d的水进入烧渣中。
循环冷却水排水1000m3/d,脱盐水站及余热锅炉排水104 m3/d,此部分废水主要含有盐分和SS,属于清净下水,达到《硫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6132-2010)标准限值后,排入东大沟。
最终进入黄河,对黄河水质影响不大,预计项目建成后,黄河水质基本维持现状。
生活污水产生量为9.22t /d,年排放生活污水3070.26t/a。
主要污染物产生浓度为CODCr350mg/L、BOD5200 mg/L 、SS300 mg/L。
生活污水经厂区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一级标准后排入东大沟。
最终进入黄河,对黄河水质影响不大。
③噪声影响本项目各设备声源对厂界噪声贡献值与厂界背景值叠加后,厂界昼间噪声预测值在44.6 ~50.8 dB(A)、夜间噪声预测值在46.1 ~48.2dB(A)。
厂界昼间、夜间预测值均能够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2类标准规定限值要求。
对声环境的影响不大。
④固废影响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有:硫铁矿燃耗过程中产生的焙烧炉渣等含铁较高。
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石膏可作为制造水泥的掺合料材料的原料外售。
本项目与中材qq 水泥有限公司签订了15万吨的废渣渣供应协议,与qq祁连山水泥(集团)有限公司签订量为45万吨废渣的供应协议。
能够满足本项目一般工业废物综合利用的要求。
中和渣送渣库,临时堆存,定期送往中材qq水泥有限公司,作为水泥添加剂,综合利用,生活垃圾定时清运至qq市生活垃圾填埋场。
硫酸生产转化器产生的废催化剂约66t/a,该部分固废的成分主要为V2O5,属于危险废物,由厂家直接回收。
在厂区内暂时存放于废旧催化剂贮存库内,贮存库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进行选址和设计。
职工产生的生活垃圾运往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理,加强项目固体废物的管理,对环境影响轻微。
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分析①运营期大气环境保护措施项目主要大气污染源为吸收塔尾气和生产过程中产生少量的无组织排放废气,主要污染物为SO2、硫酸雾。
通过碱洗塔吸收处理,碱洗塔塔具有净化效率高,结构紧凑、外形美观、占地面积小、耐腐蚀搞老化、强度高、重量轻,运输安装方便、易于维护管理等特点,碱洗塔对SO2的去除率达80%,对硫酸雾的去除效率可达90%。
尾气中SO2浓度下降为约181.4mg/Nm3,酸雾浓度约16.2mg/Nm3,最终经过65米高排气筒排放,低于《硫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6132-2010)的限值。
②废水处理本项目产生的废水可分为酸性生产废水、一般性生产废水以及职工生活污水。
酸性生产废水经过生产废水处理站处理后,一部分用于烧渣增湿,一部分用于净化工段补充水。
全部回用,不外排。
生活污水经厂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达到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一级标准后排入东大沟。
③本项目建设对项目所在地下水环境影响较小,在可接受范围内。
8、总量控制本项目总量控制指标:287.3t/a、硫酸雾24.4t/a;废气总量控制指标为:SO2废水总量控制指标为:COD 1.1 t/a9、公众参与方式及阶段性成果本项目环评单位在接受建设单位委托后3日后在qq环保局网站上进行了第一次公示,公示时间2012年8月15日。
公示内容见附件。
本项目“第二次公示”在《qq日报》于2012年9月8日进行公示,在公示期间企业和评价单位均未接到公众的有关咨询电话,也没有公众索要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简本。
项目于2012年9月1日共发放了100份公众参与调查问卷,收回了100份。
本工程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显著。
本工程的实施不仅有益于企业降低成本,促进企业长远发展,而且对增强地方经济实力起到积极作用,这是本工程得到公众支持和理解的根本点,也是最大的价值所在。
10.风险评价本项目无重大危险源,风险事故主要为硫酸贮罐泄漏、硫酸生产线二氧化硫或三氧化硫泄漏事故。
采取的风险防范措施可行,应急预案操作性强,只要严格执行风险防范措施,则对环境的风险可接受,项目建设从环境风险角度是可行的。
总之,各风险事故的发生,均将给环境造成严重后果,在营运过程中必须严格落实风险防范措施,降低风险事故的发生概率,一旦发生事故,必须严格认真落实应急预案措施,将风险后果将到最低。
11、清洁生产分析本项目主要原料为qq乾坤化工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尾矿副产高品位硫铁矿,采气体制取浓硫酸,本项目产出的铁焙砂含铁量高,是炼铁的优用沸腾焙烧技术生产SO2质原料,不仅解决了副产硫铁矿的出路问题,而且生产出市场急需的硫酸及高铁铁焙砂,既解决了环境问题,又使企业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该公司的一项清洁生产方案。
综合以上分析,本项目在原料品质、资源利用及排污等方面虽注意了清洁生产,但由于受技术水平限制,与国际大型同行业企业的水平仍有一定差距。
通过对比分析,项目符合清洁生产相关要求。
12选址合理性分析本项目位于qq市qq区银山路121号,西临qq银山水泥有限公司,东临银山路,交通运输便。
现场调查结果表明,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范围内没有居民聚集区和环境空气敏感点,因此拟选厂址符合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要求。
通过上述分析,在确保各项环保措施到位并正常运行的情况下,项目选址从环境空气质量角度分析是可接受的,因此总体看项目选址较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