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名胜区生态旅游规划与开发探析_以福建菜溪岩省级风景名胜区为例
XX风景名胜区的开发与保护对策研究

旅游资源开发情况
自然景观资源
XX风景名胜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 然景观资源,如山峦、峡谷、瀑 布、湖泊等,这些景观资源具有
极高的观赏价值和科学价值。
人文景观资源
除了自然景观资源外,该景区还 拥有丰富的人文景观资源,如古 建筑、寺庙、碑刻、民俗等,这 些资源为游客提供了深入了解当
地历史文化的机会。
开发利用情况
水资源保护
加强对风景名胜区内水体 的保护,严格控制污染排 放,保障水质安全。
野生动植物保护
设立自然保护区,为野生 动植物提供适宜的栖息环 境,维护生态平衡。
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文物古迹保护
01
对风景名胜区内的文物古迹进行普查、登记和保护,制定修缮
和维护计划,确保文物安全。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02
加强对风景名胜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和传承工作
06
XX风景名胜区未来展望与建议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01
生态旅游的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生态旅游将成为未来旅游业的重要趋
势。XX风景名胜区应抓住这一机遇,推动生态旅游的发展。
02 03
智慧旅游技术的广泛应用
智慧旅游技术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将在旅游规划、管理和服务等方面 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XX风景名胜区应加快智慧旅游技术的引进和 应用。
旅游产品创新
为了适应市场变化和游客需求的 变化,该景区不断推进旅游产品 创新,开发新的旅游产品和项目 ,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重游率。
04
XX风景名胜区保护现状分析
保护历程和现状
1 2 3
早期保护意识的形成
自XX风景名胜区成立以来,保护意识逐渐在公众 和管理部门中形成,为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奠定了 基础。
旅游地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研究

旅游地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研究
邱彭华;俞鸣同;曾从盛
【期刊名称】《旅游学刊》
【年(卷),期】2004(19)1
【摘要】本文以福州市青云山风景区为实例,紧扣旅游与环境问题,突出规划的两大目标--发展旅游事业和保护生态环境,在景观现状格局分析、适宜性评价、生态安全格局辨识和敏感度分析的基础上,拟定旅游地景观总体规划设计方案.然后,围绕主题从整体到局部多层次深入展开,突出宏观总体格局、中观功能分区和微观单元设计三个级别的规划与设计.最后,对规划前后进行对比分析,确认规划方案的优劣.结果表明,对旅游地进行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具有实践上的可行性,能满足风景区旅游生态平衡与人地协调的发展要求.
【总页数】6页(P51-56)
【作者】邱彭华;俞鸣同;曾从盛
【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系,海南,海口,571158;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福州,350007;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福州,350007【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90
【相关文献】
1.旅游地景观生态规划理论探讨 [J], 邱彭华
2.旅游地景观生态规划中的生态敏感性分析:以湖南凤凰南华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J], 陈华丽; 汪永华; 丁国平; 蒋华平
3.旅游地景观生态规划中的生态敏感性分析以湖南凤凰南华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J], 陈华丽; 汪永华; 丁国平; 蒋华平
4.基于生态休闲渔业的湿地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洪泽湖穆墩岛湿地景观规划设计为例 [J], 颜泓旭
5.长江大保护背景下基于生态优先的城市滨江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宜昌市长江岸线滨江景观规划为例 [J], 顾珂;童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生态旅游景区规划问题的探讨_刘紫青

关于生态旅游景区规划问题的探讨刘紫青(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福建南平353000)摘要:首先对生态旅游景区的概念与特点进行了简单介绍,进而提出了生态旅游景区规划的5条原则,最后在生态旅游景区的功能分区、产品、基础设施、解说教育系统、人才聘用培训、社区参与等6项内容进行阐述。
关键词:生态旅游;景区;规划中图分类号:F5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51(2005)04-0188-03Approaching the Ecotourism Scenic Spot Planning ProblemsLIU Zi -qing(Fujian Forestry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Nanping 353000,China )A bstract :This paper simply introduced the ecotourism scenic spot conception and characters ,raised the ecotouris m scenic spot plannin g five principles furthermore ,and dealt with the 6contents of ecotouris m scenic spot functional division spot ,production ,base instru ment ,expla -nation and education systems ,engagement and training of person with ability .Key words :ecotouris m ;scenic spot ;planning 近年来,随着生态旅游的升温,全国各地纷纷推出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景区,但由于生态旅游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在景区的开发规划方面还没有形成统一、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
风景名胜区旅游规划与景观设计研究

风景名胜区旅游规划与景观设计研究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前往风景名胜区游玩。
而如何规划一个好的旅游路线,设计出令人印象深刻的景观,成为了风景名胜区旅游管理者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首先,风景名胜区的旅游规划需要考虑游客的需求和兴趣。
例如,对于追求刺激的游客,可以增加一些冒险项目,如攀岩、滑翔等。
对于喜欢自然风光的游客,则可以规划一些步行或骑行路线,让游客可以近距离地欣赏大自然的美丽。
其次,景观设计也是风景名胜区旅游规划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景观设计需要考虑到自然环境的特点,同时也要注重游客的体验感。
例如,在山水之间增加一些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等建筑物,不仅可以增加景区的文化气息,也可以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氛围。
此外,景观设计还需要注重环保。
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保护生态平衡。
例如,在建设公共厕所时,可以使用节水型马桶、光伏太阳能灯等环保设施。
最后,风景名胜区旅游规划和景观设计还需要注重安全。
在规划旅游路线时,应该考虑到游客的安全问题,避免出现危险路
段或者不安全的游乐设施。
在景观设计中,应该注意到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缮或者拆除。
综上所述,风景名胜区旅游规划和景观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
只有充分考虑游客需求和体验感,注重环保和安全等方面,才能打造出一个令人满意的旅游目的地。
旅游景区规划案例研究

旅游景区规划案例研究引言旅游业在当今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还能够推动地区的社会文化发展。
而旅游景区作为旅游业的核心,其规划与开发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通过研究一些旅游景区规划案例,探讨其规划过程、目标和实施效果,为今后的旅游景区规划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一、案例一: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中国湖南省张家界市,是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也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
该景区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遗产而闻名于世。
1. 规划过程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规划过程经历了多个阶段。
首先,进行了详细的自然资源调查和评估,包括地质、水文、气候等方面的研究。
然后,根据这些调查结果,制定了保护和开发的目标和原则。
最后,通过多方协商和专家评审,确定了具体的规划方案。
2. 规划目标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规划目标是保护自然环境,提供高品质的旅游体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规划中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限制游客数量、建设环保设施、开展生态教育等。
3. 实施效果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规划实施效果显著。
首先,游客数量得到了有效控制,避免了过度开发和环境破坏。
其次,景区内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游客体验得到了提升。
最后,景区周边的旅游产业得到了发展,为当地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
二、案例二:大堡礁海洋公园大堡礁海洋公园位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系统,也是澳大利亚的重要旅游景区。
然而,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大堡礁正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威胁。
1. 规划过程大堡礁海洋公园的规划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综合性的过程。
首先,进行了大规模的科学研究,以了解大堡礁生态系统的现状和威胁。
然后,通过政府、科研机构和民间组织的合作,制定了一系列保护和管理措施。
最后,制定了长期的可持续发展规划,以确保大堡礁的生态系统能够得到有效保护。
2. 规划目标大堡礁海洋公园的规划目标是保护珊瑚礁生态系统,促进可持续发展。
农村规划中的风景名胜区规划与管理

农村规划中的风景名胜区规划与管理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人们渴望远离城市的喧嚣、回归自然。
农村规划中的风景名胜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成为了人们追求自然、健康、休闲的理想去处。
然而,与城市规划相比,农村规划中的风景名胜区规划与管理还存在较多问题。
本文将从规划与管理两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提高农村规划中的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质量,充分挖掘和利用自然资源。
一、风景名胜区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的核心目标是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环境,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
因此,风景名胜区规划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坚持自然保护。
保护自然景观,限制开发建设,禁止开采矿产、伐木等破坏性行为。
2.重视生态平衡。
注意自然原生态的保护和恢复,在开发建设过程中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尽可能降低开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3.落实可持续发展。
考虑开发与保护的统一,加强管理和监测,维护生态环境、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展现旅游文化。
考虑人文历史、民族风情等旅游文化元素,丰富景区内的旅游产品,提升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风景名胜区规划包括空间规划和功能规划。
空间规划是指依据地形地貌、生态环境等条件,对区域内的山川、水系、林区、建筑物、交通网络等进行布局设计。
功能规划是指明确景区的定位和服务内容,包括要开发的旅游项目、游览路线等。
二、风景名胜区管理高质量的风景名胜区管理是实现规划目标的关键。
具体来说,风景名胜区管理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1.提高文化服务水平。
景区不仅是旅游目的地,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
景区应该把文化挖掘利用起来,提供更加优质、多元的文化服务。
2.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加强生态监测和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设,合理开展植被恢复和湿地修复,保护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3.优化旅游产品。
通过深入挖掘特色旅游资源,推出更多新奇、具有知名度的旅游产品,吸引更多游客,提高景区的收益和影响力。
4.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联合相关部门加强监管,防范和处理各种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为游客提供安全、方便、舒适的旅游环境。
风景名胜区规划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风景名胜区规划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引言:风景名胜区是国家重要的旅游资源,其规划方案的设计与实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规划的意义、设计原则、实施过程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风景名胜区规划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一、规划的意义风景名胜区规划是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的重要手段。
通过规划,可以保护和提升风景名胜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合理布局景点和设施,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同时,规划还能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繁荣,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二、设计原则1.生态优先原则风景名胜区的规划设计应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首要任务。
在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脆弱性,合理划定保护区和开发区的范围,采取科学的生态修复和保护措施,确保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人文关怀原则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要注重人文关怀,充分考虑游客的需求和体验感受。
在景点布局和设施设计上,要体现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注重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打造具有独特魅力和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
3.可持续发展原则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要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要合理规划旅游产业布局,促进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
同时,要注重社会效益,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推动地方经济的繁荣。
三、实施过程1.调研与分析在规划实施之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调研与分析工作。
通过对风景名胜区的自然环境、人文资源、旅游市场等方面的调查,了解其发展潜力和存在的问题。
同时,还需要对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研究,为规划的制定提供依据。
2.制定规划方案在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制定风景名胜区的规划方案。
方案应包括景区的总体布局、景点的选择和设计、旅游设施的规划等内容。
在制定方案时,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游客的需求和地方经济的发展,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3.公众参与与意见征集规划方案制定完成后,需要进行公众参与和意见征集工作。
生态风景区旅游规划的思考

生态风景区旅游规划的思考作者:李莉莎来源:《旅游纵览》2020年第07期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政策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加强生态风景区的建设,是促进国家旅游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无论是生态文明建设还是旅游资源的开发,都是人们享受自然资源的方式。
但在当前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既要在开发旅游资源过程中建设生态文明,又要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追求经济效益,是一个很难掌控的平衡点。
本文将对现在的生态风景区存在的共有问题,提出一些规划建议,以期为景区管理提供参考。
生态风景区顾名思义是由一系列生态旅游景点组合而成的,具有丰富的生态资源,绿化覆盖率高,植被丰富,生态效益好,并且富含当地特色文化,能够吸引游客前往,供游客欣赏,从而产生一定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生态风景区具有明确的地域界限,且生态旅游景点、景物相对集中,不同的景区在资源、气候、自然风貌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虽然景区大多是原生的,有着自然性、可持续性,但其天生脆弱,很容易被破坏,极需要被保护。
所以对景区的开发要严格遵循保护原则,合理开发,引入现代化、环境友好、低碳生态的旅游设施,减少旅游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一)旅游市场竞争力不足,游客浏览量难以提升生态景区中大多为静态旅游产品,仅富含观赏性、说教性、游览性等。
景区的开发观念仍停留在资源依赖型阶段,对旅游创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开发的旅游产品多以传统观光为主,休闲度假设施、体验性旅游项目相对较少。
一些景点简单乏味,体验性、互动性较差,只有静,没有动,只有文,没有武,缺乏游客所需要的激情飞扬、情景交融、尽情释放的内涵,从而缺乏竞争力,对游客很难产生吸引力。
重游率也极低。
(二)风景区有特点无卖点,对于游客的吸引力不强世界是千差万别的,世界上每个人、每个城市、每个地区都不一样,都有差异,都有各自的特点。
所以说特点并不是一件稀罕的东西。
仅仅根据景区的特色来打造旅游品牌,是现在很多旅游地都在犯的错误。
不管是旅游景区还是小型的乡村景点,都不仅要有自己的特点,更重要的是要有卖点,就是要有游客愿意消费的“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第4期总第118期福 建 建 筑Fujian A rchitecture &Constructi on No4・2008Vol ・118风景名胜区生态旅游规划与开发探析———以福建菜溪岩省级风景名胜区为例刘佳静(莆田市园林管理处 351100)摘 要:本文以菜溪岩风景名胜区为例,试图将生态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有关理论和方法运用到风景区总体规划的风景游赏规划中,通过一定的措施协调风景区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的关系,以实现风景名胜资源的永续利用。
关键词:生态旅游 风景游赏规划 菜溪岩风景区中图分类号:T U98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135(2008)04-0094-05A Study on ecotour ism Pl an n ing and D evelo p m en t:The Ca se of Ca i X i Y an Scen i c Spot in Fuji a n Prov inceL iu J ia -jing(Putian Garden Manage ment Office 351100)Abstract:This paper,taking Cai XiYan Scenic Spot in Fujian Pr ovince as an exa mp le and by using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ecot ouris mp lanning,demonstrates how t o coordinate res ources devel opment and landscape p r otecti on according t o the theories,t o achieve the scenic res ources sustainable use .Keywords:ecot ouris m Landscape t our p lanning Cai XiYan ScenicSpot 作者简介:刘佳静,女,1963年生,园艺专业,高级工程师。
收稿日期:2008-03-171 生态旅游生态旅游是一种高品位的旅游活动[1],内涵蕴育着科学文化高雅品质,是旅游发展高级化的产物。
生态旅游是“到相对没有受干扰和污染的自然界去旅游,尽情欣赏大自然风光,并感受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2],是“在一定区域内,能永久保持活力的旅游形式”[3]。
2 风景游赏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规定风景游览欣赏规划应包括景观特征分析与景象展示构思;游赏项目组织;风景单元组织;游线组织与游程安排;游人容量调控;风景游赏系统结构分析等基本内容[4]。
从我国风景名胜区的开发利用现状来看,发展旅游业是实现风景名胜区功能的重要途径,对风景名胜区进行科学规划与开发利用,使风景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即保证风景名胜区在开展旅游活动的同时,注重生态平衡的保持,努力使旅游者的活动、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与旅游环境融为一体,以实现保护-利用-增值-保护的良性循环。
那么风景名胜区就要发展生态旅游,通过一定的措施协调风景区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的关系,以实现风景名胜资源的永续利用。
3 生态旅游规划3.1 生态旅游规划的原则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形式,其开发和规划的实践没有先例可循,但是在近年的规划实践中,人们逐渐达成共识,即在生态旅游的开发和规划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整体优化原则;(2)特色原则;(3)可持续发展原则[5]。
3.2 生态旅游规划思路风景游赏规划必须坚持生态旅游规划原则,保证每一项工程建设都必须遵守规划实施,人为的规划设计必须适应原有的景观格局,以不违背生态学原则为前提,首先考虑自然保护和维护生态平衡,对风景区内整个生态系统进行规划,使地形地貌不被破坏,山石水体不受污染,动植物生长不受干扰,保证风景区内生物多样性,使风景资源可持续发展。
4 菜溪岩风景区风景游赏规划菜溪岩风景名胜区(以下简称“菜溪岩风景区”或“本风景区”)位于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北部象溪乡境内(见图1)。
地理坐标:东经118°38′15″~118°43′15″,北纬25°34′30″~25°37′45″之间[6]。
图1 菜溪岩风景区在仙游县的位置4.1 旅游发展优势4.1.1 风景资源优势菜溪岩风景区景源丰富,特色突出,具有典型性和独特性,景观类型多样,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兼备,具有较高的美学观赏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概括起来有三大特色:(1)山水景观类型丰富,特色突出———菜溪岩的无限风光中以奇峰怪石、瀑布景观最为引人注目,据初步调查,有二十五奇峰、一百四十三奇石,其中,心动石、石图帐、观音岩、灵石塔峰、观音望月、白石奇、日光岩、美人照镜、石拱门、雪山飞虎等被列为菜溪“十大奇石”景观。
境内溪涧密布,瀑布景观资源也是一大特色,据统计,大小瀑布、潭池有六十二处。
其中,雷轰瀑布、硎前瀑布、四坑口瀑布、七龙瀑布、白龙瀑布、红岩瀑布、三叠泉瀑布、孔雀瀑布、三色虹瀑布和双龙瀑布等被列为菜溪十大瀑布景观。
这些典型山水景观,令人观之叫绝,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科考价值。
(2)生物多样,生态环境优良、风光秀丽———菜溪岩地处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交界处,雨量充沛,气候和土壤适合多种植物生长,群落植物多样,种类组成丰富,区系成份复杂,比较古老,特有及残遗成份均有分布,以常绿针、阔叶混交林为主,部分天然次生林和经济林,植被覆盖率达92%。
象溪乡系福建省级重点生态示范乡,素有“绿色金库”之称,是生物多样性,自然生态环境优良,风光秀丽的风景区。
(3)历史悠久,文化品位高———菜溪岩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据记载,南北朝福建的第一批8名进士和南宋状元、副丞相、二代皇帝国师郑侨出自“浔阳书堂”。
宋代仙游科甲冠八闽,有进士598名,因此,莆仙被誉为“海滨邹鲁,文献名邦”。
唐代高僧正觉法师在此结庐修炼,唐代倡建菜溪寺;北宋监察史陈聘君建聘君祠,北宋朝散郎蔡枢(蔡襄曾孙)建有蔡祠(现存遗址);还有唐代古驿道,宋代石塔,舍利塔,以及宋元以来名人善士摩崖石刻等。
据调查,迄今,山中遗存宗教建筑5座,风景建筑9座(处),祠4座,以及历代摩崖石刻21方,上述文化遗产资源具有地方特色和较高历史文化价值。
4.1.2 区位优势菜溪岩风景区地处海峡西岸、福建沿海经济发达区域,福厦旅游线路黄金地带;周边地区风景旅游资源特别丰富,有国家遗产品质以妈祖文化为特色的湄洲岛省级风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鼓山、清源山、青云山和鼓浪屿———万石山等。
本风景区距仙游县城44公里,距莆田市区70公里,距福州152公里,距厦门229公里,南濒临湄洲湾和天然良港秀屿港,靠肖厝港口,海、陆、空交通十分便捷。
随着风景区外部交通的建设发展,菜溪岩风景区区位优势将更加凸现。
4.1.3 客源优势福建是我国著名的侨乡,有80多万港澳同胞和1000多万海外侨胞;又是80%台胞的祖籍地。
“三胞”回乡探亲访友、寻根谒祖、观光旅游,成为潜在而稳定的境外客源市场;莆仙以及闽南、福州是人口密集、城市繁荣、经济发达地区,仅仙游县总人口就达到102万人,加上周边地区人口,旅游客源市场潜力很大。
随着中国加入W T O,给中国旅游市场带来新机遇,将成为旅游业发展黄金时期。
菜溪岩风景旅游产业将随着风景区内外部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而迅速兴起。
4.2 规划对策4.2.1 风景区范围划定根据风景区范围划定原则,扩大风景区的总面积,以减轻风景区主要景点的压力,并应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合理划定风景区外围保护范围,以确保景观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赖以生存的环境基础。
对原有25平方公里范围作了局部调整,本次规划划定的范围是34.3平方公里。
根据本风景区周边山林、水系、地形地貌和村庄分布等实际情况,将风景区外围500m~1000m不等范围划定为保护控制地带,面积为19.8平方公里。
4.2.2 风景区旅游开发定位根据菜溪岩风景名胜区的风景资源特征,挖掘与开发丰富的文化内涵,形成与自然风景相得益彰的资源格局,提高风景区吸引力。
规划确定其性质为:以奇岩怪石为特征,浔阳文化为内涵,供游览观光、启迪寓教、登山健身、休闲度假、探险猎奇的山岳型省级风景名胜区。
这也作为风景区旅游开发的定位。
4.2.3 风景区的结构和布局根据多样性决定稳定性的生态原理,主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原理,并按照景区划分原则,将本风景区划分为五个景区:菜溪景区、古岭景区、铁尖景区、雪山景区和双龙景区。
根据本风景区的自然地理格局和景源分布特征,将规划结构布局归纳为:五座山峰并列展布,六条溪涧争奇斗艳,五大景区融合一体。
景点景物主要分布在峰巅和溪谷,游赏交通沿山林环绕风景区,并通过溪谷、阶地步游道连接各个景区、景点。
象溪乡位居风景区东南端,风景区内自然村落零星分布在山下丘陵地,旅游接待设施主要依托象溪乡,构成相对独立与开敞式带状复合型布局结构。
根据风景区景源分布、特点与利用方式和道路交通系统布局,其游览结构为:一环六带五区。
“一环”指环山公路车行游览道;“六带”指菜溪———摇篮溪、西溪、沙溪、柴落坑、里粗溪和龙门坑等六条亲水游览带,“五区”指菜溪、古岭、铁尖、雪山和双龙等五个游览区。
(如图2)图2 菜溪岩风景区游览结构4.2.4 游赏项目组织近期(2008年-2015年):通过状元溪(菜溪)、浔阳文化主题展示与宣传,形成具有地区特色景观、野外游憩旅游的目的地。
远期(2016年-2025年):通过开发文化与农业科考项目,休闲度假项目,完善旅游设施,形成文化教育、修养、保健、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旅游目的地。
本风景区游赏项目有野外游憩、审美欣赏、科技教育、娱乐体育、休闲保健和其他类别共6大类,计35个游赏项目,分为观光、森林生态和田园风光、登高揽胜和攀崖健体游、休闲度假、宗教朝圣等五大系列。
根据《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中“游赏项目分类”和本风景区景观资源特征,规划开发以下游赏项目,详见表1:表1 菜溪岩风景区宜开发游赏项目一览表项目分类项目内容活动地点分期备 注野外游憩漫步游赏菜溪景区近期登山攀岩古岭景区、铁尖景区近、远期登高揽胜雪山景区远期垂钓、游艇金钟湖、顶南湖各期审美欣赏心动石景走廊菜溪景区近期石拱门自然与文化景观走廊菜溪景区近期菜溪—摇篮溪亲水景观走廊菜溪景区近期天门坑峡谷菜溪景区近期观佛光、天景菜溪景区象王峰近期奇峰怪石景观古岭、铁尖、雪山景区近、远期高山草场景观古岭景区近、远期雪山、天池景观雪山景区近、远期溪涧、瀑布、深潭、景观菜溪、摇篮溪、里粗溪、柴落坑、沙溪各期科技教育浔阳书院菜溪景区各期源山寺菜溪景区各期中共福建省委武工队旧址菜溪、源山寺、香山寺一带各期植物考察各景区各期娱乐体育游艇、划水金钟湖、顶南湖近、远期山间索道清水索道远期野营菜溪景区、古岭景区近、远期登山越野跑环山公路近、远期修养保健度假、休养顶南服务区近、远期海峡文化交流顶南服务区近、远期其他华人学子节近、远期莆仙文化节近、远期 根据游线组织原则,开发风景区外区域旅游线路,风景区内根据游览结构布局以及游客的兴趣、游赏方式等组合一日游、二日游和多日游游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