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胸腔水下引流-西园医院

合集下载

胸腔闭式引流科普文章

胸腔闭式引流科普文章

胸腔闭式引流科普文章胸腔闭式引流科普文章:胸腔闭式引流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胸腔积液或气胸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插入引流管将积液或气体排出胸腔,以恢复胸腔内的正常压力,促进肺的膨胀和顺利呼吸。

在进行胸腔闭式引流之前,医生通常会对患者进行胸部X线或CT扫描以明确问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然后,医生会在胸部特定位置通过一小切口插入引流管,将其放置在胸腔内,确保积液或气体可以顺利排出。

胸腔闭式引流的引流管中通常附有一个引流瓶或真空蓄水器。

当引流管插入胸腔后,引流瓶会与胸腔连接起来。

引流瓶和真空装置的作用是创建一个负压环境,帮助吸引胸腔内的积液或气体。

通过引流管和引流瓶之间的通道,积液或气体可以被送往引流瓶内,从而减少胸腔内的压力,促进液体的排除。

胸腔闭式引流一般需要在医生的监控下进行,以确保引流过程安全有效。

在引流过程中,医生会定期检查引流瓶中的液体量和质地,以评估病情的演变和胸腔的恢复情况。

如果引流频率减少,同时出现呼吸困难或其他不适症状,患者应及时联系医生。

引流管留置的时间因病情而异。

对于轻度胸腔积液或气胸,引流可能只需几天。

对于严重的情况,引流时间可能需要更长,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减少引流量,最终安全地拔除引流管。

尽管胸腔闭式引流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但并不是所有患者都适合进行该治疗。

对于某些情况,如出血倾向性或严重的肺疾病,可能存在禁忌症。

因此,仅在医生建议下进行该治疗,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总之,胸腔闭式引流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胸腔积液或气胸的方法。

通过引流管的插入和引流瓶的使用,积液或气体可以有效地被排出胸腔,以恢复正常的肺功能。

然而,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该治疗,并定期进行检查,以确保进行过程的安全和有效。

胸腔闭式引流术名词解释

胸腔闭式引流术名词解释

胸腔闭式引流术名词解释
胸腔闭式引流术是一种医学手术,用于治疗胸腔内积液或气体的情况。

在这个
手术中,医生通过在患者的胸腔内插入一个管道来引导积液或气体流出。

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操作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患者会进行局部麻醉,
以减轻疼痛感。

然后,医生会选择合适的位置在胸腔插入一个管道,通常是通过腋窝或者胸部的侧面。

管道的尺寸和材料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引流的液体类型而定。

当管道插入胸腔后,一个密封装置会被固定在皮肤上,以确保胸腔保持闭合状态。

通过管道,积液或气体可以从胸腔中引流出来,并通过一个容器收集起来。

这个容器通常是带有负压系统的收集器,可以帮助稳定胸腔内的压力,促进引流的效果。

胸腔闭式引流术的目的是通过引流积液或气体,减轻胸腔内的压力,恢复呼吸
功能,并防止感染或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这个手术常用于胸部外伤、胸腔手术或其他胸部疾病引起的胸腔积液或气胸。

它是一种相对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且可以在医院或手术室进行。

然而,胸腔闭式引流术也存在一些风险和并发症。

例如,可能会出现引流不畅、感染、出血或胸膜损伤等情况。

因此,在进行这个手术前,医生会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并权衡风险与益处。

总的来说,胸腔闭式引流术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引流胸腔内的积
液或气体。

它有助于减轻症状并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

然而,在进行手术前,患者应咨询专业医生并充分了解手术的风险和益处。

成人胸部手术围术期胸腔引流护理早知道,科学对待人生

成人胸部手术围术期胸腔引流护理早知道,科学对待人生

成人胸部手术围术期胸腔引流护理早知道,科学对待人生胸外科是一门以胸部、食管及纵隔疾病为主的医学专科,其包含的疾病种类有气胸、肺大疱、肺部肿瘤、食管肿瘤、纵隔肿瘤、胸膜疾病、胸部创伤等,若是其中的某种病情严重,则需要及时进行胸部外科手术治疗。

胸部外科手术的患者通常是年龄偏大,基础病诸多,加上手术对患者本身的心肺功能损伤较大,导致患者在围术期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且行胸部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普遍会留置胸腔引流管,其作用是引流术后胸腔内积液和积气,维持胸内负压,促进肺复张,帮助患者早日恢复肺功能。

但是术后留置的引流管会使患者的伤口疼痛加剧,降低患者的咳嗽效率,延缓术后的康复速度,因此,护理人员应重视对患者围术期胸腔引流管的护理,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今天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成人行胸部手术围术期胸腔引流护理的相关知识,免除患者手术前后的焦虑,使其科学的面对疾病及人生。

1 胸腔引流的方式胸腔引流的操作原理是将胸腔引流管的一端插入患者的胸腔内,另一端管口放入比其位置更低的水封瓶内,以此形成一个封闭的引流通路,因此,“胸腔引流”又被称为“胸腔闭式引流”。

正常人体内的胸膜腔内压为负压,但是行胸部外科手术后,胸膜腔内会产生大量的积气和积液,而这些物质会使患者胸膜腔内的气压上升,不利于术后身体的康复,那么通过胸腔引流术将胸膜腔内的积液与积气引流至水封瓶内,促使胸膜腔内压恢复至正常,利于术后肺部功能的恢复,同时也可以降低术后气胸及胸腔积液的发生几率。

通过大量的研究提示,单胸腔引流管对患者的肺功能及胸膜的刺激较少,患者的疼痛度较低,有利于其早期的下床康复训练。

2 胸腔引流的适应证及禁忌证胸腔引流的适应人群主要包括: 1.气胸,中等量以上气胸或张力性气胸;2.外伤性中等量血胸;3.持续渗出的胸腔积液;4.脓胸,支气管胸膜瘘或食管瘘;5.胸腔内手术后。

胸腔引流的禁忌人群主要包括:出血性体制或应用抗凝剂的患者;血小板计数小于50×109/L的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肝性胸水:持续引流导致大量蛋白质和电解质丢失;出血时间延长的患者;体质衰弱或病情处于危重期的患者;带状疱疹、脓皮病等患严重皮肤感染性疾病的患者;难以承受胸腔引流操作的患者。

外科手术中胸腔引流术的操作注意事项

外科手术中胸腔引流术的操作注意事项

气胸处理
对于轻度气胸,可给予吸 氧、卧床休息等保守治疗 ;对于重度气胸,需及时 行胸腔闭式引流术。
其他并发症处理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 相应处理措施,如疼痛管 理、呼吸功能锻炼等。
长期留置引流管管理建议
定期更换引流管
长期留置引流管的患者,需定期 更换引流管,避免引流管老化、
堵塞等问题。
保持引流管通畅
手术原理及操作步骤
6. 连接引流装置
将引流管另一端连接至体外引流装置,如水封瓶、负压吸引 器等。
7. 观察与记录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引流情况,记录引流量、颜色、性 质等信息。
02
术前准备与评估
患者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采集患者详细病史
包括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等,特别注意有无胸部手术史、外伤史及呼吸系统 疾病史。
术中操作规范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避免感染等并发症的
发生。同时,医生需要熟练掌握引流管的插入和固定技巧,以确保引流
管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存在问题和挑战剖析
引流管堵塞
在胸腔引流术中,引流管堵塞是一个常见的问题。这可能是由于血凝块、组织碎片等物质 堵塞引流管所致。医生需要密切观察引流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堵塞问题。
严重心肺功能不全
如重度肺气肿、心力衰竭 等。
胸壁或纵隔肿瘤
可能妨碍引流管插入或影 响引流效果。
手术原理及操作步骤
手术原理
胸腔引流术利用引流管一端插入胸腔内,另一端连接至体 外引流装置,通过负压吸引或自然引流的方式,将胸腔内 的气体、液体或血液排出体外。
1. 选择合适的引流管
根据患者病情和胸腔内积聚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引流管 类型和规格。

胸腔闭式引流术PPT

胸腔闭式引流术PPT

病人的体位
术后病人通常为半卧位,如果病人躺向插管侧,注意不要压迫胸腔引流管。
维持引流系统的密闭 为避免空气进入胸膜腔,引流瓶应用紧密的橡皮塞,所有的接头应连接紧密。 长玻璃管置于水面下3-4cm,并保持直立位。 引流管周围用油纱包盖严密。 水封瓶被打破,应立即夹闭引流管,更换水封瓶或引流装置,然后松开止血钳,鼓励病人咳嗽和深呼吸,排出胸膜腔内的空气和液体。 引流管脱落,应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消毒处理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并作进一步处理。
谢谢!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胸腔闭式引流术
汇报日期
汇报人姓名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胸腔闭式引流术
目的 引流胸腔内的渗液、血液和空气,并预防其反流。 重建胸膜腔正常的负压,使肺复张。 平衡压力,预防纵隔移位。 适应症:用于外伤性或自发性气胸、血胸、脓胸及胸腔手术后的病人。
胸腔引流管插入的位置
胸腔闭式引流的装置
定时挤压引流导管,防止导管受压、扭曲、堵塞;鼓励病人咳嗽、深呼吸运动和变换体位,以利液体、气体排出,促进非扩张。
保持引流通畅
引流管的长度与固定
引流管的长度以能将引流管固定在床缘,且能使它垂直降到引流瓶为宜。过长时易扭曲,还会增大死腔,影响通气。过短时病人翻身或坐起时易牵拉到引流管。固定引流管时,可将引流管两端的床单拉紧形成一凹槽,再用别针固定。
3.引流管固定器固定
4.使用尿管代替胸腔引流管
引流管的固定有多种方法: 1.普通缝合固定
PART ONE
不同的固定方法在拔管时有所不同,其中第1、3、4种固定方法在拔管时均需使用油纱布覆盖伤口,第2种方法因留置有被扎线,在拔管时可很好的闭合胸腔伤口,避免开放性气胸的发生。

111018 胸腔引流系统使用说明

111018 胸腔引流系统使用说明

胸腔引流系统使用说明初始化如果需要吸引,按照1-5的步骤进行;如无需吸引,按1-3步骤进行。

1.通过“吸引”端口(图示1),往水封室里注入纯净水(约55-60CC),至蓝色标准线处2.通过吸引调节室上端“注水”端口(图示2),注入纯净水,数值可由左侧图示处读取。

注意:在任何时候,请勿封住或阻塞该注水口。

3.与病人连接的管路(图示3)通过A端口(图示4),与收集室相连。

对于双室系统,打开B端口的护帽,将B端口与病人管路相连,并将抗扭圈套在B端口处。

通过转换头将病人管理与病人身上的导管相连,请确认连接紧密不漏气,管路无扭曲或打结。

警告:对于双室/高容量系统,当不进行双室引流时,切勿打开B端口(图示5)的封口。

注意:胸腔引流系统的位置必须低于病人胸部。

4.将外接吸引源的压力调至最小,然后将吸引管通过“吸引”端口(图示1)与系统相连。

5.通过压力调节手柄(图示6),可以调整最大和最小压力。

6.通过压力调节手柄(图示6),逐渐调节吸引压力,直至有“无声”的气泡在吸引调节室中出现。

注意:当“无声”的气泡出现时,吸引调节室里水位的高度近似等于施加在病人胸腔导管内的吸引压力。

操作1.吸引调节室上端“注水”端口(图示2)是用来为压力调节室注水并保持大气压力及消减气泡噪声。

在使用时,请保证该端口关闭但未被阻塞。

压力调节手柄(图示6)是用来调节吸引源压力以保持最小气泡量。

通过调节该手柄,获得“无声”的气泡。

但水封室里的液体会随气泡的蒸发作用而逐渐减少,所以在操作过程中请实时观察液面并在需要时及时补充纯净水。

注意:在吸引进行时,请勿通过“注水”端口补充纯水。

如需补充或减少调节室里的水量,需通过加水口(图示9)用注射器进行操作。

2.水封室的刻度所指示的负压即病人胸腔压力。

当进行吸引时,需将吸引调节室的读数与水封室的读数相加;当未进行吸引时,可直接使用水封的读数。

注意:水封室的液面压力等同于病人胸腔导管处的压力,水封室的液面会随病人的呼吸而上下波动。

胸腔闭式引流原理说课讲解

胸腔闭式引流原理说课讲解

胸腔闭式引流原理:胸腔闭式引流是把胸腔内的气体、液体利用负压吸引的原理吸出体外而减轻胸腔压力,减轻液体和气体对心肺组织的压迫而康复。

我们首先来分析安置胸引流瓶前胸腔内的压力和变化:在安置胸胸闭式引流之前,胸腔内的压力有可能为1 正压、2 等大气压、3 负压。

分别讨论之。

1的情况,一般见于张力性气胸或者是机械正压通气时,安置胸腔闭式引流后,压力在安置引流管后,理论上会变为引流瓶中深入液体深度水平的正压(病人未作呼吸或者咳嗽时,下同)。

2,3 的情况,安置胸闭式引流管后,胸腔内的压力基本上无变化。

当病人在安置胸引流管之后,做咳嗽或者是深呼吸时,患侧肺扩张,胸腔内压力增加,超过水柱深入液面下的深度,胸内积存的气体或者液体排出,而当咳嗽或者其他导致胸内压增加的动作结束后,肺回缩,由于胸内积存的气体或者液体排出,负压便形成了。

因此,胸闭式引流本身产生的胸内负压,是来自肺的弹性回缩;如果持续漏气或者肺僵硬(无法在吸气或者咳嗽时扩张),负压也不能产生。

引流装置临床常见的有单瓶、双瓶、三瓶装置,目前已经有成品出现,就是把这些结构集中到一个瓶子中,貌似是单瓶,但内部结构有单腔、双腔、三腔等,需仔细鉴别,分述其基本原理如下:1、单瓶适合引流小量气胸,当呼气或咳嗽等胸腔压力大于3cm水柱(水封瓶里水位在3cm左右)时,气体便排出;一般不用于引流积液,不能用于引流积液的原因是随着水封瓶液面的增高,胸腔需要很大的压力才能排出液体。

(水封瓶:以水隔绝外界空气与胸腔的瓶子;如果水封瓶没水的话,当胸腔恢复负压的时候,外界气体就会进入,所以要放水,但又不便过多,通常3-4cm,太多的话气体和液体不容易排出)。

2、双瓶双瓶就既可以引流积液又可以引流气体,水封瓶引流积液的压力来自于胸水的重力,排气的动力还是来自于胸腔的正压或接负压吸引器;双瓶的缺点是直接接负压引流器的话,当负压过大的话会拉伤肺,因此,三瓶就出现了3、三瓶三瓶装置与两瓶装置区别在于多了个“安全瓶”,第一个瓶子是标本瓶,用来接胸腔积液的。

胸腔闭式引流,这四点你未必懂

胸腔闭式引流,这四点你未必懂

胸腔闭式引流,这四点你未必懂作者:江山当一个病人有大量胸腔积液或者气胸时,我们会给胸腔穿刺术,但为了避免反复穿刺,往往会给持续胸腔闭式引流。

使用胸腔闭式引流也有很多细节,稍不注意,就会出问题。

下列笔者将总结临床上见到的或自己犯过的错误。

一水封瓶三个瓶都是干嘛用的?不搞清楚这个问题,接下来的问题都糊涂。

临床上用的水封瓶多是三个瓶的,如下左图(图片来自《内科学》第八版)。

但现在很少有人这么原始的直接三个瓶拼接起来用,基本上都是使用便携式的一体化的三腔水封瓶,如右图。

我们从简单说起,先说只有一个瓶的情况。

第一个瓶是积液瓶(集液瓶),用来引流胸水,只要我们把这套装置放在低于胸腔的位置(比如病人半卧位时,水封瓶放在地上),就可以把胸水引流出来,因为水往低处流。

所以单纯引流胸水时,一个瓶就足够了,临床上使用一个负压引流袋便可,不总是非要使用上述的三腔水封瓶。

而如果是引流气体(气胸),一个瓶也是可以的,但这个瓶必须要有“水封”作用,也就是说引流管末端必须埋在水下(1-2 cm),否则引流管直接与大气相通,就人为地造成开放性气胸了,会被骂成“猪队友”的。

我们借用第八版《内科学》的插图进一步说明:以上是仅有一个瓶的情况,下面我们讲有2个瓶的情况。

当患者有液气胸时,既需要引流胸水,又需要引流气体,那就必须使用第2个瓶。

如下图:第二个瓶是水封瓶,气体从胸腔一路来到3号管末端时要克服1-2 cm水柱压力才能逸出,不直接与大气接触,所以称之为“水封”,这是笔者的理解。

为什么3号管末端要浸入水中?前面已解释了,是为了不让胸腔内气体直接与大气相通,否则就是开放性气胸了(交通性气胸)。

那为什么是埋入1-2 cm,而不是2-3 cm、3-4 cm、4-5 cm或者更深呢?事实上,有的专著认为2-3 cm也是合理的,但更深就不合适了,因为3号管埋得越深,胸腔内气体就要克服越大的压力(周围水柱对导管末端的压力)才能逸出水面,这显然不是我们想要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認識胸腔水下引流
適應症:
1.氣胸、膿胸、血胸等胸部疾病。

2.胸腔手術後之引流。

目的:
1.引流助膜腔內多餘氣體、液體,以
恢復其負壓狀態。

2.促進肺藏的再膨脹。

引流裝置:(圖):
注意事項:
1.臥床或翻身時,勿壓迫胸管及引流
管。

2.避免引流管懸垂床面以下。

3.在不牽扯胸管的範圍內,可以自由
活動,但必須保持胸瓶低於胸部。

4.當有下列情況發生時,應即刻通知
醫護人員:
(1)呼吸困難或突發的胸部劇痛。

(2)引流量增加或顏色由原淡黃
色轉為血色。

(3)覆蓋傷口的紗布忽有多量滲
液。

(4)引流瓶中出現持續性氣泡。

(5)在胸瓶打破或接管鬆脫時,除
通知醫護人員應同時反折胸
管或引流管。

拔除胸管:
1.時機:通常在手術後七至十天。

2.準則:
(1)引流量一天小於50㏄。

(2)氣泡消失
(3)胸瓶液面下長管中液面波動
消失。

(4)胸部X光片中可見肺臟完全擴
張。

☆ 拔除胸管時,先行數次深呼吸,在深呼吸或吐氣閉氣,保持胸部不動,以利胸管拔除。

結論:
胸腔水下引流是治療胸腔疾病的一種方式,治療期間,護理人員會定時檢視引流功能及更換引流瓶,藉由您的認識及配合,更有助於早日康復。

掛號專線:02-2307-6968 西園醫院 內科關心您
2009/12/31制定
2014/10/14修訂
☆公車指南 華江高中站
聯營公車:265,705,234,604,268,52,藍28 西園路二段站
聯營公車:265,705,234 東園街站
聯營公車:52,藍28
捷運 板南線:萬華龍山寺站
捷運站對面搭乘265,234,705公車
認識胸腔水下引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