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中热电厂环保氨法脱硫实例分析
氨法脱硫系统工艺优化分析与应用

氨法脱硫系统工艺优化分析与应用摘要:火电厂排放大量的so2是造成我国酸雨污染的主要原因,对于减少so2的排放也是我国控制酸雨污染,净化空气环境的主要任务,目前来说,净化环境和控制酸雨浓度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主要讨论了关于脱硫技术中的钙法和氨法脱硫技术要点,简单分析其应用技术和发展现状,为同业做好参考。
关键词:氨法脱硫;发展现状;技术;应用引言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对于环保意识也逐渐增强,对于工业排放污染问题越来越关注。
一般在火电厂的脱硫技术实际运用当中,最主要的脱硫技术法依然是钙法,但是钙法脱硫存在一个不利影响就是二次污染,这一问题的显现越来越引发高度关注,所以氨法脱硫的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很多企业和相关研究机构对于氨法脱硫的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普遍认为其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国内很多化工企业也用氨法脱硫的技术手段在脱硫工程上实现了很多突破。
我国在这一技术层面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可以利用的氨资源很多,本文对于氨法脱硫技术的发展和相关技术特点做出简要分析,重点介绍氨法脱硫技术的应用。
1、我国二氧化硫的污染现状及发展趋势二氧化硫是一种没有颜色但是有强烈刺激性的污染气体,是当前大气中比较严重的污染物之一,也是很多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无法完全摒除的危害物。
随着工业生产的排放物越来越多,难免对大气污染和生活环境带来很多不利因素,很多工业生产和建筑材料生产对于环境的破坏程度也日益加大。
尤其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形成酸雨的时候,对我们的生存环境会带来更大的破坏[1]。
有资料显示,我国酸雨浓度属于硫酸性酸雨。
所以要控制对二氧化硫的排放成为我国控制酸雨污染的关键问题。
能源和工厂排放物很多,资源优化配置的不合理会制约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虽然说我国是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但是人均占有量很低,还不足全世界人均量的一半,所以合理的控制二氧化硫的排放以及综合治理污染环境成为我国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氨水可以作为脱硫吸收剂的一种,这种吸收剂在国外也很早就有应用,国内的各实验机构以及相关研究组织也展开过很多应用,但是使用效果并不明显,其主要的问题在于:(1)氨水具有一定挥发和爆炸性,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电厂脱硫脱硝用氨的经济安全生产范文

电厂脱硫脱硝用氨的经济安全生产范文电厂脱硫脱硝是保护环境、减少大气污染和硫化物排放的重要措施之一。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越来越多的电厂选择使用氨作为脱硫脱硝的试剂。
然而,氨在工业生产中存在安全隐患,管理和操作不当可能引发事故。
本文将以经济安全生产为主题,探讨电厂脱硫脱硝使用氨的相关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首先,经济安全生产是电厂脱硫脱硝的首要任务。
为了保证脱硫脱硝的经济安全生产,电厂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电厂应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估,确定氨的存储和使用位置,并建立相应的安全区域。
其次,应制定完善的作业规范和操作流程,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和权责。
此外,要配备专业的员工,进行必要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最后,要定期进行设备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其次,电厂脱硫脱硝使用氨还面临着一些技术和环境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电厂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可以使用先进的脱硫脱硝技术,如湿法脱硫和SCR技术。
这些技术可以更有效地去除废气中的硫化物和氮氧化物,减少氨的使用量。
其次,可以通过优化电厂运行参数,如燃烧温度和燃料配比,降低废气中硫化物和氮氧化物的含量,从根本上减少氨的使用。
此外,还可以建立废气处理系统,将废气中的氨回收利用,降低氨的排放量。
最后,可以加强环境监测和排放管控,及时发现和解决污染问题。
此外,电厂脱硫脱硝使用氨还需要与相关部门进行合作,共同推动经济安全生产。
首先,电厂应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氨的质量和供应的可靠性。
其次,应与环境保护部门、安全监管部门和消防部门等进行合作,共同制定和执行相关的法规标准和工作程序。
此外,还可以与其他电厂进行信息交流和经验分享,共同解决问题,提高经济安全生产水平。
总之,电厂脱硫脱硝使用氨的经济安全生产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任务。
为了实现经济安全生产,电厂需要在安全管理、技术改进和合作交流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脱硫脱硝的经济安全生产,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物排放。
氨法脱硫技术装备在硫酸厂尾气处理中的应用分析

氨法脱硫技术装备在硫酸厂尾气处理中的应用分析尾气处理是硫酸厂关注的重要环节。
随着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和硫酸厂规模的扩大,传统的催化剂脱硫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尾气处理的需求。
因此,氨法脱硫技术装备作为一种新型的尾气处理技术,被越来越多的硫酸厂应用。
本文将对氨法脱硫技术装备在硫酸厂尾气处理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氨法脱硫技术基本原理氨法脱硫技术是利用氨水作为脱硫剂,与硫酸厂尾气中的SO2反应生成硫酸铵,进而实现脱硫的技术。
该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先将尾气中的SO2通过吸收剂与氨水反应生成硫酸铵,然后通过脱水、浓缩、结晶等工艺步骤来提取和回收硫酸铵,最终得到高纯度的硫酸产品。
二、氨法脱硫技术装备的优势1. 高效性能:氨法脱硫技术装备能够高效地去除尾气中的SO2,并且具有较高的脱硫效率和脱硫率。
经过该装备处理后的尾气达到环保标准,大大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2. 节能环保:相比传统的催化剂脱硫技术,氨法脱硫技术装备具有较低的能耗,并且无需使用酸性催化剂,从而减少了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3. 硫酸产品回收:氨法脱硫技术装备能够将脱硫过程中生成的硫酸铵进行回收,再利用于硫酸生产过程中。
这既减少了硫酸厂的原材料消耗,也提升了硫酸产品的质量和经济效益。
4. 操作简单:氨法脱硫技术装备的操作相对简单,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和大量的人力投入。
硫酸厂可以通过简化工艺流程,节省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5. 适应性强:氨法脱硫技术装备适用于各种硫酸厂的尾气处理,无论是新建厂还是既有厂,都可以进行改造和更新,减少硫酸厂改造的成本和工期。
三、氨法脱硫技术装备在硫酸厂尾气处理中的应用案例1. 某硫酸厂采用氨法脱硫技术装备进行尾气处理。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该装备的脱硫效率达到了90%以上,远高于环保要求。
硫酸厂不仅获得了环保部门的认可,还提升了企业形象和产品竞争力。
2. 另一家硫酸厂利用氨法脱硫技术装备成功回收了大量的硫酸铵,再利用于硫酸制造过程中。
氨法脱硫系统工艺优化分析与应用

氨法脱硫系统工艺优化分析与应用氨法脱硫技术是一种常用于燃煤电厂和工业锅炉中的脱硫技术。
通过将氨水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进行反应,将其转化为硫酸铵,从而达到减少空气污染物排放的目的。
在实际应用中,氨法脱硫系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如脱硫效率不高、氨逃逸严重、脱硫废水处理难等,因此需要对其工艺进行优化分析和改进。
一、工艺原理氨法脱硫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含有二氧化硫的烟气经过喷雾塔,与氨水进行接触反应,生成硫酸铵颗粒并形成脱硫废水。
其中主要的反应方程式为:SO2 + 2NH3 + H2O = (NH4)2SO3(NH4)2SO3 + H2SO4 = 2NH4HSO4在这个反应过程中,氨水起到了中和和还原作用,将二氧化硫转化为相对无害的硫酸铵颗粒,从而达到净化烟气的目的。
二、系统组成氨法脱硫系统主要由喷雾塔、吸收器、氧化器、堆肥池、除氨设备、再生器和脱硫废水处理设施等部分组成。
喷雾塔是氨法脱硫系统的核心部件,用于将烟气和氨水进行充分接触和反应;吸收器用于收集并处理含有硫酸铵颗粒的烟气;氧化器用于将硫酸铵颗粒转化为硫酸铵;堆肥池用于暂存和处理脱硫废水;除氨设备用于去除脱硫废水中的氨气;再生器用于再生氨法脱硫系统中使用的氨水;脱硫废水处理设施用于处理脱硫废水中的污染物。
三、存在问题虽然氨法脱硫技术已经在国内外的燃煤电厂和工业锅炉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难点:1. 脱硫效率不高。
由于烟气中的湿度和温度变化较大,以及烟气中存在着除硫剂的分布不均匀问题,导致氨法脱硫系统的脱硫效率不稳定,难以保证达标排放。
2. 氨逃逸严重。
在氨法脱硫过程中,由于氨水蒸气的挥发和气泡塔的氨泄漏等原因,导致氨气逃逸严重,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还会引起安全隐患。
3. 脱硫废水处理难。
由于氨法脱硫系统产生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硫酸铵和氨,难以直接排放,需要进行专门的处理和再利用。
四、优化分析针对氨法脱硫系统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分析和改进:1. 提高脱硫效率。
关于氨法脱硫工艺指标分析及优化操作

关于氨法脱硫工艺指标分析及优化操作摘要近些年来,氨法脱硫技术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及火力发电锅炉等装置的尾气脱硫处理系统中,氨法脱硫装置具有运行经济、操作简单、维护方便和投资费用低等优点,自氨法脱硫技术引进国内至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认可。
但氨法脱硫装置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负荷波动较大时排放烟气中SO2指标控制困难,排放的烟气中夹带的氨和气溶胶给环境带来二次污染等问题,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氨法脱硫装置的长期稳定运行,直接影响氨法脱硫技术的推广和长远发展。
关键词:氨法脱硫工艺原理,问题分析,指标偏离分析,优化运行Analysis of Process Index and Optimum Operation of Ammonia DesulfurizationChen Dongmei1前言氨法脱硫装置作为环保装置最后一道屏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要严格控制氨法脱硫装置排放烟气中二氧化硫等指标,氨法脱硫装置在运行过程中经常性的出现二氧化硫指标超标现象,给公司的长期生产运行带来了巨大的环保压力,直接导致公司投入的排污费用大幅增加;从当前环境看,如何保证排放指标达标,降低公司缴纳排污费用,增加公司利益,从长远看来,精细化操作和丰富经验是氨法脱硫装置发挥其全部优势的重要举措。
2 氨法脱硫工艺原理氨法脱硫工艺是用氨水作为吸收剂脱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生成亚硫铵和硫铵的技术。
二氧化硫与氨水首先反应生成不稳定的硫化物,再经过空气的氧化后得到稳定的硫化物,是气液相接触反应,具有较快的反应速率[1]。
脱硫塔是氨法脱硫工艺主要的反应场所,在塔内氨水与SO2进行反应生成少量的亚硫铵和亚硫酸氢铵,循环吸收液中的亚硫铵和亚硫酸氢铵是氨法脱硫工艺的反应基础,亚硫铵和亚硫酸氢铵再与烟气中SO2发生反应,实现对SO2的大量吸收[2],吸收完成后的亚硫铵和亚硫酸氢铵经过空气氧化生成稳定的硫化物,反应方程式如下:2NH4+SO2+H2O=(NH4)2SO32NH4+SO2 +H2O=NH4HSO3SO2+(NH4)2 SO3 +H2O=2NH4HSO3NH3+NH4HSO 3=(NH4)2SO3产物(NH4)2SO3性质不稳定,容易再次分解成SO2,所以通过强制氧化的方式及时将 (NH4)2SO3氧化成(NH4)2SO4,氧化方程式如下:2(NH4)2SO3+O2=2(NH4)2SO42NH 4HSO3+O2 =2NH4HSO43 运行中的问题在运行过程中,当负荷大幅波动或系统开停时,SO2指标经常出现短期超标现象,其他指标能够满足国家排放标准要求,但与设计值相差甚远。
电厂脱硫脱硝用氨的经济安全生产

电厂脱硫脱硝用氨的经济安全生产脱硫脱硝用氨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以减少电厂燃煤排放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在电厂燃烧煤炭的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这些物质会对大气造成污染,同时也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损害。
因此,电厂需要进行脱硫脱硝处理,以达到减少污染物排放的要求。
脱硫脱硝用氨的工艺原理是将氨气注入燃烧煤炭排气中,与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发生反应,形成硫酸铵和氮等物质。
这些物质可通过各种方法进行回收和处理,达到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目的。
使用氨作为脱硫脱硝剂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 高效:氨与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反应速度快,脱硫脱硝效果好。
2. 温和:氨气在常温下就可进行反应,无需加热条件。
3. 安全:氨气可通过密闭输送,降低了操作人员的风险。
4. 经济:氨气与燃煤反应后形成的硫酸铵可进行回收利用,降低了成本。
然而,脱硫脱硝用氨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其中包括经济、安全和生产方面的问题。
从经济角度来看,脱硫脱硝用氨需要投入大量的设备和设施。
氨气的生产和运输成本较高,同时,在脱硫脱硝过程中,还需要配套的设备和操作人员。
因此,电厂需要进行全面的投资评估,确保能够实现节能减排的经济效益。
在安全方面,氨气具有毒性和易燃性。
因此,在氨气的生产、输送和使用过程中,需要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
电厂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培训操作人员并提供必要的防护装置,以防止事故发生。
在生产方面,电厂需要严格控制脱硫脱硝过程中的操作参数和条件。
这包括氨气的投入量、反应时间、温度和压力等。
电厂需要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确保能够稳定地进行脱硫脱硝工艺。
总结来说,脱硫脱硝用氨是一种经济安全的生产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少电厂燃煤排放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然而,电厂需要在经济、安全和生产方面进行全面的管理和控制,以确保脱硫脱硝工艺的顺利进行。
同时,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环保标准,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
氨法脱硫烟气“脱白”系统工程示范

氨法脱硫烟气“脱白”系统工程示范2(中蓝连海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连云港 222000)摘要:在当今环保要求日益严格下,烟气“脱白”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产生了许多烟气“脱白”处理方法,想关工程示范案例也越来越多,如烟气冷凝技术。
关键字:烟气冷凝;烟气“脱白”;氨法脱硫2017年以来,全国各地相继出台了燃煤发电锅炉烟气综合治理的政策,采取有效措施消除石膏雨及白色烟羽,具体要求是对锅炉烟气排放温度、含湿量进行控制。
2018年,江苏各市陆续下发加快推进燃煤发电企业实施烟气综合治理的通知,环保指标要求类似。
我市要求为“夏季(4-10月)冷凝后烟温达到47℃以下,烟气含湿量10.4%以下;冬季(11月-次年3月)冷凝后烟温达到45℃以下,烟气含湿量9.5%以下”。
一、项目介绍连图2-1脱白系统工艺流程图云港虹洋热电有限公司采用氨法脱硫技术对烟气进行处理,达标后的烟气经排气筒排出,因从排气筒尾部出来的烟气温度高于环境温度且为饱和状态,所以会有白色水汽生成,为了减少该白色水汽,从而达到视觉环保的效果,我公司2020年6月建设并投运了烟气“脱白”系统,对白色水汽进行冷凝处理,出口烟气的温降效果较为显著。
据投运数据显示,该烟气“脱白”系统能满足相关政策要求,夏季(4-10月)可将排烟温度(51℃-56.9℃)降低至47℃以下,烟气含湿量(12.79%-17%)降低至10.4%以下;按照夏季工况推算,冬季(11月-次年3月)可将排烟温度(51-53℃)降低至45℃以下,烟气含湿量(12.79%-14%)降低至9.5%以下。
烟气脱白项目总投资包括设备费用约3149.2万、安装费用(含土建)约668万、材料费用约360万共计4177.2万元。
二、“脱白”工艺流程简介“脱白”项目包括两套系统,每套系统由5台冷却塔组成,并配置脱白冷却塔加药系统,每套“脱白”系统负责处理两台脱硫塔产生的烟气。
烟气“脱白”技术是对现有脱硫塔最顶层喷淋溶液进行降温处理,最顶层喷淋层溶液经闭式冷却塔降温处理后与烟气逆流接触,进而将烟气温度降低,满足相关要求。
氨法脱硫技术装备在水处理工业废气净化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氨法脱硫技术装备在水处理工业废气净化中的应用案例分析近年来,环境保护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水处理和废气净化技术成为了工业领域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在废气净化领域,氨法脱硫技术装备因其高效、低能耗、环境友好等优点而备受推崇。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水处理行业废气净化的应用案例,展示氨法脱硫技术装备在工业废气净化中的应用情况。
案例名称:某水处理公司废气净化系统改造案例1. 案例背景某水处理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工业废水处理的企业。
在其生产过程中,废气产生量较大,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SO2)。
为满足环保要求,该公司决定进行废气净化系统的改造,并选择应用氨法脱硫技术装备。
2. 技术概述氨法脱硫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废气净化技术,其原理是通过在脱硫装置中加入适量的氨气(NH3),与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铵,从而达到净化废气的目的。
该技术装备主要包括脱硫塔、氨气供应系统、除雾器等。
3. 改造方案为了实现废气净化的目标,该水处理公司选择了一套适用于其生产规模的氨法脱硫技术装备。
改造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3.1 脱硫塔设计根据公司产生的废气特性和处理量要求,选择了适当的脱硫塔尺寸和材料,以确保脱硫效果和耐久性。
此外,还进行了合理的布局和结构设计,以提高废气与氨气的接触效率。
3.2 氨气供应系统改造中,建立了稳定的氨气供应系统,以保证氨气的稳定供应和合理的控制。
通过在系统中添加流量、压力、液位等传感器,并配备自动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氨气供应的自动调节,提高操作稳定性。
3.3 除雾器为解决脱硫过程中生成的水蒸气、氨气和副产物的去除问题,改造中添加了除雾器。
除雾器通过对废气进行水洗和风向调节等操作,有效地去除水蒸气和氨气,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 改造效果与应用成果改造后的废气净化系统得到了显著的效果和广泛的应用成果:4.1 脱硫效果显著通过应用氨法脱硫技术装备,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含量得到了大幅降低,达到了环保要求的排放标准。
脱硫效率稳定在90%以上,有效减少了对大气的污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0卷第2期2007年4月污染防治技术P OLLUTI O N C ONTROL TECHNOLOGY Vol .20,No .2Ap r.,2007・环境工程・苏中热电厂环保氨法脱硫实例分析王文宝, 顾晓霞, 张存军(东台市环境监测站,江苏东台 224200)摘 要:通过对苏中热电厂环保氨法脱硫处理实例的详细分析,介绍了氨法脱硫的调试运行情况,并对运行结果进行了一定的归纳和讨论。
关键词:二氧化硫;氨法脱硫;排放量中图分类号:X506;X51 文献标识码:ACa se Ana lyses of Amm on i a D esulphur i za ti on for Env i ronm en t a lProtecti on i n Suzhong Therma l Power Pl an tWANG W en 2bao, G U Xiao 2xia, ZHANG Cun 2jun(D ongta i Environm enta l M onitoring S tation,D ongtai,J iangsu 224200,China )Abstract:Thr ough analyses of a p ractical exa mp le of Suzhong Ther mal Power Plant,the test and operati on of ammonia desul 2phurizati on was intr oduced,and the operati on result was generalized and discussed .Key words:sul phur di oxide;a mmonia desul phurizati on;discharge amount收稿日期:2006209213;修订日期:2006212228作者简介:王文宝(1963—),男,江苏东台市人,工程师,监测站站长,硕士,从事环境监测以及管理工作,已发表论文数篇。
据资料统计,在中国的煤炭消费中,约有85%作为动力煤直接用于燃烧,其产生的S O 2则成为大气污染的元凶。
而以燃煤机组为主的电力行业,则成了S O 2的高排放源,由此造成的酸雨区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1/3。
国家环保总局把削减S O 2的排放总量重点放在火电厂,为此,东台市苏中热电厂环保拟启用氨法脱硫装置来削减S O 2的排放量。
1 苏中热电厂生产概况(1)苏中热电厂是以煤为原料,以水(蒸汽)为介质,热电联产的工厂。
该厂实际生产发电的能力为18000万k W ・h /a,热电生产的能量转换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苏中热电厂环保的生产能量转换流程(2)苏中热电厂的废气排放情况 该厂在没有脱硫的情况下,监测S O 2的排放浓度为1066.7mg/m 3,排放量为1728t/a,现有S O 2排放浓度不能满足《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 B13223—2003)相关要求,总量也超过江苏省环保厅苏环控[2003]1号文中规定的至“十五”期末分配该电厂的控制配额,因此必须增加脱硫装置。
2 氨法脱硫工艺氨法脱硫工艺系统主要由烟气及S O 2吸收系统、工艺水系统、浆液回收系统等组成。
(1)流程 为了削减S O 2的排放量,该厂采用氨法脱硫。
氨法脱硫工艺总投资规模300万元,采用YTS 型烟气脱硫装置,运用3%~5%废氨水作脱硫剂,进行半干氨法脱硫、烟尘综合净化。
具体实施工艺为:在75t/h 锅炉电除尘器后安装一台YTS -75t/h 脱硫装置。
锅炉烟气先经静电除尘器除尘,进入装有顺流喷射雾化器的YTS -75t/h 脱硫装置,脱硫剂以雾化状与烟气充分撞击、混合发生化学反应,脱硫剂中的氨与S O 2生成亚硫酸氢铵、硫酸铵,烟气的热量使大部分水汽化,少量水液・98 ・污 染 防 治 技 术第20卷第2期经脱水脱雾器进入塔底水封槽。
脱硫反应后经引风机、烟囱,将净化气体排出,灰水沉于水封槽,流入沉淀池,清液可循环使用,灰渣定时排出。
脱硫剂的储存、配制、供应由电器控制,灰水处理系统可多炉共用。
脱硫反应化学方程式:2NH 3+S O 2+H 2O(NH 4)2S O 3(1)2(NH 4)2S O 3+O 22(NH 4)2S O 4(2)(NH 4)2S O 3+S O 2+H 2O 2NH 4HS O 3(3)当加氨调配时:NH 4HS O 3+NH 3(NH 4)2S O 3当通入氨量正常时,将发生(1)式反应,处理废气中含有O 2时,则可能发生(2)式副反应,而(3)式才是氨法中的真正吸收反应。
因此,氨法吸收是利用(NH 4)2S O 3NH 4HS O 3不断循环的过程来吸收烟气中的S O 2。
补充的氨并不是直接用来吸收S O 2,只是保持吸收液中亚硫酸铵的一定浓度。
亚硫酸铵浓度达到一定比例时,吸收液要不断从喷淋系统中引出,然后用不同的方法对引出的吸收液进行处理。
对于烟气而言,因其含有较高的氧量,吸收塔内会发生部分氧化反应:2(NH 4)2S O 3+O 22(NH 4)2S O 4NH 4HS O 3+O 22NH 4HS O 3(2)脱硫效率的控制 操作人员采用测量比重计来测定配置的氨水浓度,然后根据各种含硫情况下的S O 2排放浓度值及各脱硫效率下的氨水用量(稀释)表,用流量计来调整流量,合理供氨,将氨水浓度调节在3%~5%,做到既达标又节约。
(3)脱硫工艺流程及污染因素影响分析 氨法脱硫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氨法脱硫工艺流程氨法脱硫产生的主要污染物及排放情况:脱硫后S O 2和烟尘都将减少。
由于使用氨法脱硫,新产生少量氨气,通过原有100m 高烟囱外排。
脱硫装置的最终产物为亚硫酸钙,收集后出售。
脱硫产生脱硫废水,经处理后重复利用,正常情况下不外排。
(4)氨法脱硫的副产物处理 吸收废液采用加石灰中和沉淀的方法,使亚硫酸氢铵、亚硫酸铵生成亚硫酸钙沉淀,沉淀物定期清除,可用于水泥行业生产的添加剂或铺路,混合水液加上消石灰后置换成一定氨气,通过排气管通往密封的储氨罐再次利用,清液部分作吸收液循环使用,另一部分作为冲灰水。
氨法脱硫的副产物,主要为亚硫酸铵。
亚硫酸铵与水混合的水溶液呈弱碱性,pH 值在5~6之间,其中还有微量二次除下的烟尘。
为使该部分混合水液不造成二次污染,以及减少成本的投入,可采用脱硫后的水液加消石灰中和处理。
3 处理设计指标(1)处理烟气量:15万m 3/h,锅炉标态烟气量:94573万m 3/h;(2)锅炉蒸发量:75t/h;(3)适应煤种含硫量:0.5%~3%;(4)S O 2脱硫效率:80%~90%;(5)设备阻力:<400Pa;(6)装置功耗、装机容量:30k W ,实际功耗:5k W ・h;(7)脱硫后的排放浓度:经过YTS 型烟气脱硫装置,脱硫效率控制在85%,当燃煤含硫量增高时,可加大喷入脱硫剂量,提高脱硫效率达95%以上,亦能达标排放。
4 调试运行结果(1)对无组织排放氨气、有组织排放废气及热电厂排放的废水监测结果:无组织排放的氨气浓度为0.07~0.93mg/m 3,对照《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 B14554—93)中的二级标准,规定氨气厂界最高允许排放浓度1.5mg/m 3;有组织氨排放最大允许排放速率为75kg/h (当排气筒高度大于60m ),所以氨气属达标排放。
其烟尘排放浓度为280mg/m 3,S O 2浓度为167.6mg/m 3,对照《发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 B1323—2003)第Ⅲ时段标准,烟尘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50mg/m 3,S O 2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400mg/m 3,因此,S O 2属达标排放;烟尘浓度则超过标准值,故氨法脱硫达到预期效果。
(2)废水监测结果:pH 值为7.41~7.63、COD cr 的浓度为39~41mg/L 、悬浮物的浓度为64~70mg/L 、石油类浓度为0.01mg/L,对照《污水2007年4月王文宝等1苏中热电厂环保氨法脱硫实例分析・99 ・综合排放标准》(G B8978—1996)表4中一级标准: pH值为6~9、COD cr为100mg/L、悬浮物的浓度为70mg/L、石油类为10mg/L,故排放的污水达标。
(3)小结:本系统采用氨法脱硫效率控制在85%,已能满足排放标准。
如燃煤含硫量增大,可加大喷入脱硫剂量,以提高脱硫效率达95%以上,也能达标排放。
5 分析讨论从监测结果可以看出,氨法脱硫工艺脱硫效率较高,达到了预期效果,但还应该注意:(1)在运行期间产生的脱硫废水不外排,必须处理达标后回用;(2)在运行期间产生的烟尘经脱硫后能有效地降低S O2和烟尘的排放量,因本项目使用氨水作为吸收剂,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减少氨气的溢出量,排气筒高度必须达到国家相关要求;(3)要严格落实亚硫酸钙的收集、贮存、综合利用及处理处置措施,确保固废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实现零排放;(4)脱硫后的水液可用于厂区绿化,或统一输入电厂水处理中心,经处理后综合利用,或增加石灰置换装置,水液经脱硫置换后循环使用,产生的氨气回收使用,干渣可与粉煤灰、炉渣一并处理。
(上接第57页)尚未从水质的角度进行过研究,其实无论是从水量还是从水质来说,“三水”之间都存在着转化关系,例如降雨会使大气中的污染物带入地面水和地下水,空气质量好转了,但水域污染加重了;对面污染源来说,若土地的入渗能力强,则地下水受到污染的程度比较大,反之则地下水受到的污染可能较小。
,需将地染控制经验,,当点污染源得到基本控制以后,面污染源问题就会突出;当点源和面源得到基本控制后,由降水而带来的大气污染问题又会突出。
目前的水质模拟中,“三水”基本上是独立的,彼此间的影响只作为一种边界条件来体现,没有作为一个相互影响的综合系统来考虑。
为在水污染治理中,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需研究“三水”之间的水质转换关系,建立“三水”转换的水量-水质模型,为气、水、土和生态系统的统一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三水”转换的水质模拟涉及大气污染、降水的产流产沙、地面及地下水污染,需要模拟的空间尺度很大,起码是一个较大流域级的问题,一般是跨流域甚至跨国界的问题。
它涉及气象学、空气动力学、水文学、土壤地质学、湖泊学、地面及地下水动力学、河流动力学、污染动力学等多学科,需要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和管理部门进行综合性的研究,才能取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3.2 挟沙水流的水质与生态模拟到目前为止,国内外的水质与生态模拟基本上是针对清水水域的,这主要体现在模拟需用的物质浓度是采用清水观测方法监测的。
国内外普遍规定对挟沙的浑水需将水样过滤或澄清,用清水中的物质浓度作为观测浓度,该浓度值未计入泥沙中所含的物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