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辩证多形红斑

合集下载

多形红斑的临床表现

多形红斑的临床表现

多形红斑的临床表现多形红斑常发生于春秋二季,往往起病较急。

前驱症状有低热、头痛、四肢乏力、关节及肌肉酸痛。

部分病人可同时或发病之前易患单纯疱疹或上呼吸道感染。

皮疹好发于面颈部及四肢远端,口腔、眼等粘膜也可被累及。

皮损表现为多形性,呈红斑、斑丘疹、水疱、大疱、紫斑有风团等,但以斑丘疹和红斑为最常见。

典型损害色泽为内紫外红,中央可出现水疱。

外观甚奇特,个个皮疹境界楚楚,宛以靶状形态,此乃所谓虹膜样皮损。

见到这样皮疹,对诊断有帮助。

患处搔痒或轻度疼痛和灼热感。

发病期中、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病程自限,皮损约经2~4周可望消退,但常常再复发。

此外,在临床实践中,尚可见到两种特殊类型,即寒冷型多形红斑和斯蒂芬斯一约翰逊(Stevens-Johnson)综合征。

寒冷型多形红斑:本型以女性青年占多数,均在每年寒冷季节发病。

惯发于手足背及指趾部,皮疹呈暗红色丘疹或紫颜色血疱,大小约米粒至绿豆大,间也可见虹膜样损害,患者有时轻度肿胀,手足冰冷,似冻疮样的改变。

自觉作痒、遇暖尤剧。

此起彼落,愈后留有暗红色素斑。

斯蒂芬斯-约翰逊(stevens-johnson)综合征,又名恶性大疱型多形红斑。

本型可视为多形红斑重症型。

其常见原因是由药物引起的。

该型以儿童青少年居多,发病急骤,病情重笃。

皮疹全身各处皆可被侵犯,但以颜面、手足尤其剧烈。

口,眼、鼻以及尿道生殖器等处粘膜受累者屡见不鲜,而且口腔炎常是本综合征的一个早期症状,几乎全部病人都可查见该部粘膜有损害。

皮疹表现为红斑、紫斑、水疱、大疱、血疱、糜烂及结痂。

损害常迅速扩大,可相互融合,但表皮棘层松解现象,即尼氏(Nikolsky)征为阴性。

患者常伴有头痛、疲乏、高热等全身症状,严重者可发生毒血症性衰竭。

有时还可全并细菌感染,而死于肺炎或败血症,该综合征病程较长,约3~6周方能痊愈。

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加减治疗多形红斑43例

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加减治疗多形红斑43例

年,女性较多,春秋季好发。⑤ 自觉痒痛。 排除标准:排除疱疹样皮炎 、 荨麻疹、药疹等疾病。
2 治疗 方 法
用桂枝 汤合 玉屏 风散加减 为基 础方 。黄芪3 0 g ,白

芍 、鸡血藤各2 0 g ,防风 、白术各1 5 g ,桂枝 、蝉蜕、僵 蚕各 l O g ,甘草6 g ,生姜 、大枣各5 g 。风寒症状 明显者 加麻黄 1 5 g ,细辛6 g ,干姜9 g ,半夏1 2 g ;湿热症状 明显 者加黄芩1 5 g ,黄连9 g ,连翘 1 5 g ,茯苓1 5 g ,泽泻 1 2 g , 薏 苡仁2 0 g ;热 、毒 、瘀症状 明显者加 金银花2 5 g ,连 翘1 5 g ,蒲公英3 0 g ,生地 3 0 g ,紫草 1 5 g ,三七粉3 g( 冲 服 )。 日1 剂 ,水煎2 次 ,混匀早晚各 1 次 口服 ,治疗2 周。治疗期间忌食鱼腥海味及辛辣之品,避风保暖。 3 疗效 标 准 治愈 :红斑 、水疱 、结节疼痛及伴随症状消失 ,半 年无复发 。显效 :红斑 、水疱 、结节疼痛基本消失 ,个 别皮疹 尚未消尽 ,无其它明显伴随症状 。好转 :红斑 、 水疱 、结节 大部分消失 ,疼痛轻微 ,虽有新疹 ,但病情 基本稳定。无效 :病情无明显减轻。 4 治 疗 结果 治愈2 8 例 ,显效1 1 例 ,好转4 例 ,总有效率 1 0 0 %。 疗程最短2 周 ,最长2 个月。服药期间无不 良反应 5 讨 论 多形红斑是累及皮肤和黏膜的急性 、复发性炎症性 皮肤病 ,以出现靶形损害为特点 。属 中医 “ 雁疮”、 “ 猫眼疮”范畴。 《 诸病源候论 》云 : “ 雁疮者 ,其状
实用 中医药杂志 2 0 1 4 年4 z ' l第3 O 卷4 期( 总第2 5 5 期)

多形红斑中医药治疗概况

多形红斑中医药治疗概况

多形红斑中医药治疗概况王伟;刘高峰;张玉玲;丁宝成;梁广斌;郑红;赵延明【期刊名称】《中医药信息》【年(卷),期】2001(018)003【摘要】@@ 多形红斑是一种病因复杂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多发于春秋季节,10~3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病程常具自限性易复发,皮疹为多形性红斑,还表现为丘疹水泡.常有粘膜损害并可伴有严重的全身症状.与中医药记载的"雁疮”、"猫眼病”相类似,兹就近十余年来中医药治疗本病报告综述如下.1 病因病机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禀性不耐所致.复受风寒侵袭以致营卫不和气血凝滞而致病;或湿热内蕴,外感风邪郁于皮肤为病;或血分蕴热外感风邪妄行泛发于肌肤粘膜所致.现代医学对此病有以下几种看法:①感染,包括各种细菌和病毒.②药物,可引起多形红斑样药疹.③某些系统性疾患,如红斑狼疮、皮肌炎、恶性淋巴瘤等可引起本病,病因尚未完全明确.据推测本病可能为发生于皮肤小血管的变态反应.【总页数】2页(P8-9)【作者】王伟;刘高峰;张玉玲;丁宝成;梁广斌;郑红;赵延明【作者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86;,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86;,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86;哈尔滨市药材总公司,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哈尔滨市药材总公司,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哈尔滨市药材总公司,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相关文献】1.中医药治疗多形红斑3则 [J], 李明俊2.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医药治疗概况 [J], 陈立强;吴二利;张家墉3.脓毒症的中医药治疗及研究概况 [J], 李建洪;龚瑞莹;吕锐萍;铁明慧;李开韵;李俊贤;庞永诚4.中医药治疗宫寒型不孕症的研究概况与思考 [J], 杨柯;李天禹5.近5年中医药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研究概况 [J], 杨星星;秦晓光;杨小芳;柯义泽;张帆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医如何治疗多形性红斑

中医如何治疗多形性红斑

中医如何治疗多形性红斑
*导读:金芪方黄芪12,金雀根30,茜草30,生地30,研粉,混匀制成糖衣片。

每日30片,分3次服,主治寒冷性多形红斑。

……
中医治疗多形性红斑:
1. 地肤子方地肤子30,槐花12,白菊花9,款冬花9,夜交藤9,水煎服。

清热利湿,解毒。

主治多形红斑。

2.益气活血温阳汤当归9,赤芍9,丹参9,桂枝9,党参9,黄芪15,附子6,陈皮6,水煎服。

主治寒冷性多形红斑。

3.金芪方黄芪12,金雀根30,茜草30,生地30,研粉,混匀制成糖衣片。

每日30片,分3次服,主治寒冷性多形红斑。

外治方:
1.皮肤糜烂者,用三黄洗剂(经验方),外擦。

大黄、黄柏、黄芩、苦参各等份,共研细末。

上药10~15,加入蒸馏水100ml,医用碳酸1ml。

临用时摇匀,以棉花蘸药汁搽患处,每日4~5次。

2.粘膜糜烂者,用锡类散外吹,1日4~5次。

对风寒型患者,注意保暖,避免冷水、冷风等刺激;忌食鱼、虾、蟹、蒜、韭等发物。

第1 页。

中医皮肤科多形性红斑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中医皮肤科多形性红斑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多形性红斑多形性红斑是皮肤黏膜急性炎症性病变。

本病类似中医之“猫眼疮”、“雁疮"、“寒疮”。

由外感风寒,营血凝滞,或血分有热,外感风湿搏结而成。

病灶感染、服某些药物或食鱼、虾、蟹等发物皆可诱发。

有自限性,3~4周后消退。

皮损消退后留有色素沉着,易复发。

【诊断】1.皮疹呈多形性,开始多为红斑或丘疹,以后可有风团或水疱,可互相融合。

红斑颜色鲜红,中心呈暗红至紫红,周围隆起红色环,同时中心部常发生重叠水疱,而形成重叠的环状。

2 .皮疹好发于指缘、手掌、足背,其次是前臂、小腿伸侧、面部及颈侧等处。

常对称发生。

重者累及口腔黏膜及生殖器部,破溃后糜烂。

3 .多见于青壮年,妇女较多;春秋两季容易发病。

4 .自觉灼热、疼痛,如有风疹块时可感瘙痒。

5 .发病急骤,个别严重病例有发热、咽痛、头痛、关节痛。

6 .重症型即为斯一姜氏综合征,其特征是发病突然,伴高热、头痛等全身症状,皮损广泛,以大疱较为明显,并有口腔、生殖器等严重黏膜损害,同时有肺、肝、肾、心血管等脏器受累。

7 .病理学检查可明确诊断。

【治疗】一、辨证论治1.风寒型患肢皮肤发凉,斑多呈暗红色,类似冻疮,每于气候寒冷时发作或加重,气候转暖时症状减轻或消失。

舌质淡,苔白,脉沉紧。

治法:和营散寒。

方药举例:当归四逆汤加减。

当归、桂枝、赤芍、川茸、羌活各IOg,细辛3g,甘草5g,生姜2片,红枣4枚。

8 .风热型,不分季节和气候冷热,斑色鲜红,灼热,水疱较多,常伴有发热、咽痛、口干、关节痛,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或濡数。

方药举例:消风散加减。

荆芥、防风、牛劳子、当归、生地黄、赤芍、苦参各10g,蝉蜕、川木通各5g,大青叶15g。

加减:咽痛、口干,加玄参、桔梗、甘草各IOgo关节痛加秦无、防己各IOgo高热加生石膏30g,知母、黄苓各15g。

二、局部治疗1.风寒型用桂枝、当归、艾叶各10g,红花5g,煎汤浸泡或热敷。

并注意保暖,避免冷水、冷风刺激。

2 .风热型未破用解毒搽剂,已破者用青黛散麻油调涂。

吕培文辨证论治多形性红斑临床经验

吕培文辨证论治多形性红斑临床经验
1 9 9 7. 21 ( 1 ): 3 7 .
( 本 文编 辑 : 杨

本文校 对 : 扬

收稿 日期 2 0 1 4 - 0 4 - 0 9 )
吕培文辨证论治 多形性红斑临床经验※
王 弦聪 吕培 文 △
( 北 京市 朝 阳 区东 湖社 区卫 生服 务 中心针 灸 科 ,北 京 1 0 0 1 0 2 )
细弱 ;立 法是 健 脾 燥湿 ,补肝 肾 、通 经络 ; 吕老 师 常
用 独 活寄 生汤 加 二术 ;用药 主要有 杜 仲 、桑 寄生 、牛
膝 、独 活 、茯 苓 、当归 、白芍 、苍 术 、 白术 、鸡 血藤 等。
3 病案 举例
之 症 ,复感 风热 或 风寒 等 邪 气 侵 袭 ,致 使 营 卫 不 和 , 气血 凝 滞 ,以致 经络 阻 隔郁 于 肌肤 而 发 病 ,也 有 因饮
多形 性 红 斑 又称 渗 出性 红 斑 。本 病是 一 种 急性 炎
症性 皮 肤病 。好 发 于春 秋 季节 ,青 年 女 性 多见 。皮疹 呈 多 形 性 ,好 对 称 发 生 手 足 背及 关 节 附 近 ,易 于 复 发 。 与 中 医学 文 献 记 述 的 “ 雁 疮” 、 “ 猫 眼 疮 ”相 类
等 。在 病 变转 入 慢性 期过 程 中气 血 不 和 ,是 因湿 热 内
中 医师 承及 国家第 五批 师 承 学 习指 导 老 师 。我 有幸 成
为 吕老 师北 京 市第 四批老 中医 继承 人 ,跟 随 吕老 师侍 诊 学 习 ,收 获 良多 ,受 益 匪 浅 。故 将 吕老 师 治疗 多形 性 红斑 的经验 整理 如下 。
甚者局 部 漫 肿 ,关 节痛 ,大便 干 、小 便 黄赤 ,舌 红苔

多形红斑详解

多形红斑详解


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本病为急性病程, 有自限性,轻中症 型患者皮疹一般经2-3周可自行消退, 留有 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 但可出现复发。少 数皮疹持续数月或更长时间的患者,应当 考虑与系统性疾病有关的可能。重症型患 者可达4-6周或更长,愈合可留有表浅性瘢 痕。少数患者可因消化道出血或继发感染 而死亡。
鉴别诊断
1. 荨麻疹: 皮疹发生突然,无靶形损害,常在 数小时内消退,瘙痒明显。 2. 大疱性类天疱疮: 常发生于老年人,早期为 浮肿性红斑,常有大疱,无靶形损害。 3. 冻疮: 多于冬季发病,暗红色丘疹、斑块, 持续至春季后自愈,遇热瘙痒明显。 4. 红斑狼疮:可出现多形红斑损害,但常有红斑 狼疮的其他表现和化验指标异常。 5. 二期梅毒疹:皮疹0.5cm大小,圆形或椭圆形, 铜红色,孤立散在,表面脱屑,梅毒血清学发 应阳性。



局部治疗:无糜烂处可外用炉甘石洗剂及类固醇制 剂。糜烂处外用抗生素制剂以预防继发感染。 系统治疗: 1.抗组胺药 对轻症患者可缓解症状。 2.硫代硫酸钠 有非特异抗过敏和解毒作用, 0.64mg/g静脉注射对轻重症型患者可有助皮疹消退。 3.皮质类固醇 对重症患者,早期全身使用可控制病情 发展,减轻皮肤、黏膜、内脏损害。 4.抗生素 对有明显皮肤、黏膜及内脏感染的患者应 当全身使用敏感抗生素,以防出现严重感染而危及 生命。 5.支持治疗 对重症型患者,因不能进食和 糜烂渗出 者,应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证热量、蛋白质 和维生素需要。
(二)水疱—大疱型(中症型)
常由红斑—丘疹型发展而来,皮疹 数目更多,靶型损害更多且渗出严重, 有大疱或血疱型损害。粘膜损害较常见, 主要累及睑结膜和球结膜、口腔和外生 殖器粘膜。轻者表现为红肿、充血,重 者出现水疱、大疱和糜烂。

传染病学指导:多形红斑的诊断

传染病学指导:多形红斑的诊断

.实用文档.
本病为急性炎症性皮肤病,皮疹表现为多形性,常伴黏膜损害。

重者有严重的黏膜和内脏损害。

病因复杂,以变态反响为常见。

一、临床表现
1.皮疹呈多形性,开始多为红斑,以后可出现风团、丘疹、结节或水疱、紫癜等。

红斑大小如同扁豆或指甲盖,颜色鲜虹,中心暗红或紫红,可相互融合。

有些虹斑中心可消退,形成环状,或出现重叠水疱,形如虹膜,颇具特征性。

2.皮损多对称分布于手足背部、掌跖,腕肘、膝、面颈及臀部。

严重者泛发全身,可累及口、眼、外生殖器等黏膜,出现黏膜红肿、糜烂、溃疡等。

3.自觉瘙痒或灼热感,常伴有轻重不等的全身病症,如疲乏、头痛、发热、关节痛等。

4.病程轻者1~2周,重者3~4周方可消退。

常有季节性复发,以春秋季多见。

本病好发于青少年,尤以女性多见。

二、诊断
1.根据水肿性多形性皮疹及好发部位,一般不难诊断,如有典型虹膜样皮疹,更易确诊。

2.需与冻疮及荨麻疹鉴别,冻疮常表现为暗紫色水肿性斑片,边界不清,且极少在掌跖口腔部位;荨麻疹那么发无定处,发生及消退迅速,疹形为单一风团,一般无水疱,自觉剧痒。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辩证多形红斑
*导读:风湿热型用导赤散加味,生地清热凉血滋阴,竹叶清心除烦,木通利水以降火,甘草清热解毒,石膏泻热,蝉衣祛风,萆渗湿,大黄通腑泻热。

虚寒型以附子理中汤合桂枝汤加减,附子、干姜温阳散寒,白术健脾燥湿,党参、甘草补中益气,加桂枝通心阳,赤芍、当归、川芎、防己和营祛瘀,除湿通络。

……
多形红斑以好发于春秋季节,皮损多发于肢端,重者口舌糜烂为特点。

本病病因病机为心脾久郁湿热,复感风邪,以致风、湿、热三邪搏于肌肤;或心脾素虚,复感风寒,以致营卫失和,寒凝气滞,经脉瘀阻。

风湿热型用导赤散加味,生地清热凉血滋阴,竹叶清心除烦,木通利水以降火,甘草清热解毒,石膏泻热,蝉衣祛风,萆渗湿,大黄通腑泻热。

虚寒型以附子理中汤合桂枝汤加减,附子、干姜温阳散寒,白术健脾燥湿,党参、甘草补中益气,加桂枝通心阳,赤芍、当归、川芎、防己和营祛瘀,除湿通络。

笔者体会风湿热型疗效较好,治愈率较高,且复发少;虚寒型病程长,疗效较差,受气候影响大,复发率较高。

第1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