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3 热作模具材料

合集下载

模具材料三大热处理表面淬火、退火工艺、正火工艺区别

模具材料三大热处理表面淬火、退火工艺、正火工艺区别
模具材料三大热处理表面淬火、退火工艺、正火工艺区别 大家抢先下载
学习模具一定要了解模具材料的热处理 大家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
表面淬火? 钢的表面淬火有些零件在工件时在受扭转和弯曲等交变负荷、冲击负荷的作用下,它的表பைடு நூலகம்层承受着比心部更高的应力。在受摩擦的场合,表面层还不断地被磨损,因此对一些零件表面层提出高强度、高硬度、高耐磨性和高疲劳极限等要求,只有表面强化才能满足上述要求。由于表面淬火具有变形小、生产率高等优点,因此在生产中应用极为广泛。根据供热方式不同,表面淬火主要有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火焰加热表面淬火、电接触加热表面淬火等。?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感应加热就是利用电磁感应在工件内产生涡流而将工件进行加热。感应加热表面淬火与普通淬火比具有如下优点:1.热源在工件表层,加热速度快,热效率高2.工件因不是整体加热,变形小3.工件加热时间短,表面氧化脱碳量少4.工件表面硬度高,缺口敏感性小,冲击韧性、疲劳强度以及耐磨性等均有很大提高。有利于发挥材料地潜力,节约材料消耗,提高零件使用寿命5.设备紧凑,使用方便,劳动条件好6.便于机械化和自动化7.不仅用在表面淬火还可用在穿透加热与化学热处理等。? 感应加热的基本原理将工件放在感应器中,当感应器中通过交变电流时,在感应器周围产生与电流频率相同的交变磁场,在工件中相应地产生了感应电动势,在工件表面形成感应电流,即涡流。这种涡流在工件的电阻的作用下,电能转化为热能,使工件表面温度达到淬火加热温度,可实现表面淬火。? 感应表面淬火后的性能1.表面硬度:经高、中频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的工件,其表面硬度往往比普通淬火高 2~3 个单位(HRC)。2.耐磨性:高频淬火后的工件耐磨性比普通淬火要高。这主要是由于淬硬层马氏体晶粒细小,碳化物弥散度高,以及硬度比较高,表面的高的压应力等综合的结果。3.疲劳强度:高、中频表面淬火使疲劳强度大为提高,缺口敏感性下降。对同样材料的工件,硬化层深度在一定范围内,随硬化层深度增加而疲劳强度增加,但硬化层深度过深时表层是压应力,因而硬化层深度增打疲劳强度反而下降,并使工件脆性增加。一般硬化层深δ=(10~20)%D。较为合适,其中D。为工件的有效直径。

热作模具钢的性能及热处理规范

热作模具钢的性能及热处理规范
常用的热锻模用钢主要有:5CrMnMo、 5CrNiMo、4CrMnSiMoV等,此外还有国内近年 来研制的新钢种,如4SiMnMoV、5Cr2NiMoVSi、 45Cr2NiMoVSi等。其中45Cr2NiMoVSi是应用 比较成熟的高强韧大截面锤锻模具钢。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热锻模用钢(高韧性、低合金)
高温淬火温度为890 ~ 910℃,油冷,淬火硬度 为61.5HRC。淬火后组织为板条马氏体 + 体积分数 为9.2%左右的残留奥氏体,晶粒度为7 ~ 8级。
回火温度为420 ~ 550℃,回火2次,硬度为38 ~ 47HRC。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热锻模用钢(高韧性、低合金)
④等温淬火工艺。热锻模加热油淬,当模具表 面温度冷到150 ~ 200℃时,即带温转入280 ~ 300℃的等温槽,保温2 ~ 3 h。由于淬火时先获 得少量马氏体 + 下贝氏体 + 残留奥氏体组织,回 火后马氏体转变为下贝氏体组织。该工艺减少了模 具的开裂,模具的使用寿命显著提高。例如 5CrNiMo钢法兰盘模具,普通淬火模具寿命是 8500件,等温淬火模具寿命为13000件。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热锻模用钢(高韧性、低合金)
2)预备热处理
等温退火工艺:加热温度为840 ~ 860℃,
保温2 ~ 4 h;等温温度为700 ~ 720℃,保温
4 ~ 8 h,炉冷至500℃以下出炉空冷。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热锻模用钢(高韧性、低合金)
3)淬火及回火
①推荐的淬火规范:淬火温度为860 ~ 880℃,油冷,硬度为56 ~ 58HRC。不同温
料成形的模具,包括锤锻模、压力机锻模、热镦模、精 锻模和高速锻模等,其中锤锻模最有代表性。

热作模具

热作模具
热挤压模主要承受压缩力和弯曲应力,脱 模时还承受一定的拉应力,但冲击力不大。模具 与炽热金属接触时间比锤锻模长,使其受热温度 比锤锻模温度更高,尤其是挤压钢件和难熔金属 时,工作温度高达600-800℃。挤压过程中模具表 面与坯料之间的摩擦较大。
8
第三节 热作模具钢
2、热挤压模 (2)失效形式
热挤压模的主要失效形式是模腔过量塑性 变形、开裂、冷热疲劳、热磨损及表面氧化腐蚀。
16
第三节 热作模具钢
1、低耐热高韧性钢 常用钢种有:5CrNiMo、5CrMnMo、
4CrMnSiMoV、5Cr2NiMoVSi等。 成分特点:碳含量在0.4%-0.6%之间。为提高淬透 性和热强性,加入合金元素Cr、Ni、Mn、Si、Mo、 V。 属亚共析钢或接近共析钢。 性能特点:淬透性高;有一定回火稳定性和高温强 度,可在500-600 ℃以下抗热使用,但相对其它热 模钢,其耐热性较低;冲击韧度高、疲劳强度高, 属高韧性钢。主要用于锤锻模。
第三节 热作模具钢 热作模具主要用于热变形加工和压力铸造的模 具。其工作特点是在再结晶温度以上使金属材料 产生一定的塑性变形,或者使高温的液态金属铸 造成形,从而获得各种所需形状的零件或精密毛 坯。
1
第三节 热作模具钢
一、热作模具的分类:
根据加工形式,热作模具可分为热冲切模 (热切边模、热切料模)、热变形模(锤锻模、 高速锤锻模、压力机锻模、热挤压模)和压铸模 (铝合金压铸模、铜合金压铸模、黑色金属压铸 模等)。
性能特点:耐热性好,即有较高的高温强度和高 温硬度,可在600-700 ℃高温下使用。具有高耐 磨性。但塑性韧性、抗冷热疲劳性能显著低于 5%Cr的热模钢。淬透性好,小于150mm的模具 空冷也能淬透,硬度高达55-62HRC,具有强烈 的二次硬化、抗回火软化能力强、抗疲劳性好。

高导热高热强热作模具钢的热湿性能分析

高导热高热强热作模具钢的热湿性能分析

高导热高热强热作模具钢的热湿性能分析热作模具钢是一种用于制造高温工作环境下工具和模具的特种钢材,对于模具制造行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模具的使用中,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和高温、高压的作用,模具钢需要具备较好的高导热性和高热强性能,以确保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具有稳定的性能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热导热性是热作模具钢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

热导热性是指物质在温度梯度下传导热量的能力,越高的热导热性能意味着更好的热传导能力,能够更快地将热量传递到模具表面,提高散热效果,避免因局部过热引起的热应力和热膨胀问题。

高导热性对于高温工作环境下的模具尤为重要,能够提高模具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

热强性是另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

在高温工作环境中,模具钢需要具备较好的抗高温氧化、抗高温变形和抗高温疲劳开裂等性能,以确保模具在长时间高温下不变形、不断裂和不脱落,保持稳定的形状和尺寸精度。

高热强性能可以保证模具在高温环境中长期稳定使用,并且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和变形,避免因高温引起的破损和寿命降低。

同时,由于许多模具在工作过程中会与水或其他液体接触,热作模具钢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热湿性能。

热湿性能指材料在高温和潮湿环境中的耐腐蚀性能和稳定性能。

由于水或其他液体的存在,高温下材料容易发生氧化腐蚀、腐蚀变形等问题,因此需要选择具备较好的热湿性能的热作模具钢。

热湿性能的优越性能可以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

为了达到高导热、高热强和良好的热湿性能,研发人员通常会采取各种手段对热作模具钢进行改进。

首先,在原材料选择上,可以通过调整化学成分来提高材料的导热性和热强性能。

例如,添加导热元素,如铝、镍、铜等,可以显著提高材料的热导热性能;而合理控制碳含量、磷含量、硫含量等元素,则可以提高材料的热强性能。

此外,通过采用精细晶粒化处理、合理的淬火和回火工艺等手段,可以进一步提高材料的导热性和热强性能。

其次,在热处理过程中,可以采用高温回火、多次回火等工艺来改善材料的热强性能。

模具材料及表面处理课后习题部分答案

模具材料及表面处理课后习题部分答案

1、模具及模具材料一般可以分哪几类答:按照模具的工作条件分三类:冷作模具、热作模具、成形模具模具材料分类:(1)模具钢:冷作模具钢、热作模具钢、塑料模具钢(2)其他模具材料:铸铁、非铁金属及其合金、硬质合金、钢结硬质合金、非金属材料2、评价冷作模具材料塑性变形抗力的指标有哪些这些指标能否用于评价热作模具材料的塑性变形抗力为什么答:评价冷作模具材料塑性变形抗力的指标主要是常温下的屈服点σs或屈服强度σ;不能评价;因为评价热作模具材料塑性变形抗力的指标应为高温屈服点或高温屈服强度,热作模具的加工对象是高温软化状态的材料,所受的工作应力要比冷作模具小得多。

3、反映冷作模具材料断裂抗力的指标有哪些答: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弯强度等;4、磨损类型主要有哪些答:磨料磨损、粘着磨损、氧化磨损、疲劳磨损;5、模具失效有哪几种形式模具失效分析的意义是什么答:失效形式:断裂、过量变形、表面损伤、冷热疲劳;失效分析意义:模具的失效分析是对已经失效的模具进行失效过程的分析,以探索并解释模具的失效原因,其分析结果可以为正确选择模具材料、合理制定模具制造工艺、优化模具结构设计以及模具新材料的研制和新工艺的开发等提供有指导意义的数据,并且可预测模具在特定使用条件下的寿命。

第二章冷作模具材料6、冷作模具钢应具备哪些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答:(1)使用性能:良好的耐磨性、高强度、足够的韧性、良好的抗疲劳性能、良好的抗咬合能力;(2)工艺性能:可锻性、可加工性、可磨削性、热处理工艺性;热处理工艺性包括:淬透性、回火稳定性、脱碳倾向、过热敏感性、淬火变形与开裂倾向等。

7、比较低淬透性冷作模具钢与低变形冷作模具钢在性能、应用上的区别。

答:低淬透性冷作模具钢:(1)碳素工具钢:性能:锻造工艺性好,易退火软化,热处理后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缺点:淬透性低,热硬性、耐磨性差,淬火温度范围窄;应用:适宜制造尺寸较小,形状简单,受载较轻,生产批量不大的冷作模具。

热加工模具的材料选择及热处理

热加工模具的材料选择及热处理

热加工模具的材料选择及热处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发展,热加工用模也有了很迅速的发展。

本毕业设计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对热加工模模具进行阐述,针对热加工模用料及热处理进行分析,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热加工类模具用钢的材料分析热加工模是工业产品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工艺方法之一。

它主要用于制造业和加工业。

它是和冲压、锻造、铸造成型机械,同时和塑料、橡胶、陶瓷等非金属材料制品成型加工用的成形机械相配套,作为成形工具来使用的。

热加工模具属于精密机械产品,因为它主要由机械零件和机构组成,如成形工作零件(凸模、凹模),导向零件(导柱、导套等),支承零件(模座等),定位零件等;送料机构,抽芯机构,推料机构,检测与安全机构等。

为提高模具的质量,性能,精度和生产效率,缩短制造周期,其零、部件(又称模具组合),多由标准零、部件组成。

所以,模具应属于标准化程度较高的产品。

一副中小型冲模或塑料注射模,其构成的标准零、部件可达90%,其工时节约率可达25%~45%。

一、热加工用模模具的功能和作用现代产品生产中,热加工模具由于其加工效率高,互换性好,节约原材料,所以得到很广泛的应用。

现代工业产品的零件,广泛采用冲击、成型锻造、压铸成形、挤压成形、塑料注射或其他成形加工方法,和成形模具相配套,经单工序或多道成形工序,使材料或胚料成形加工成符合产品要求的零件,或成分精加工前的半成品件。

如汽车覆盖件,须采用多副模具,进行冲孔、拉深、翻边、弯曲、切边、修边、整形等多道工序,成形加工为合格零件;电视机外壳洗衣机内桶是采用塑料注射方法,经一次注射成型为合格零件的;发动机的曲轴连杆是采用锻造成形模具,经滚锻和模锻成形加工为精密机械加工前的半成品胚件的。

高精度、高效率、长寿命的冲模、塑料注射成形模具,可成形加工几十万,甚至几千万产品零件,如一副硬质合金模具,可冲压硅钢片零件(E型片、电机定转子片)上亿件,称这类模具为大批量生产用模具。

适用于多品种、少批量或产品试制的模具有:组合冲模、快换冲模、叠层冲模或成型冲模,低熔点合金成型模具等,在现代加工业中,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称这类模具为通用、经济模具。

工模具材料分类及其应用

工模具材料分类及其应用

工模具材料分类及其应用工模具是国民经济各部门重要的工艺装备,加工工件需要刀具,夹持工件需要夹具,检验工件尺寸精度需要量具,工件成形需要模具,机械各行业与工模具都息息相关。

材料是基础,没有好的材料要想造出好的工模具是不可能的;有了好材料,没有精湛的热处理技术,同样生产不出高质量、长寿命的工模具。

(1)刀具材料人类历史上最早使用的金属刀具应该是铜质刀具,早在公元前2700年至公元前1900年我国就出现了黄铜锥和纯铜的锥、钻、刀等。

18世纪后期,随着蒸汽机等机器的出现,整体高碳钢刀具得以应用。

1898年,美国的泰勒和怀特发明高速工具钢(高速钢)。

1923年,德国施勒特尔发明了硬质合金。

在当时的条件下,碳钢刀具的切削速度约为5m/min,高速钢刀具切削速度约为20~30m/min,并且,被加工件的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也得到了相应提高。

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非金属材料刀具出现了,德国德古萨公司取得了关于陶瓷刀具的专利。

1957年,美国GE公司压出立方氮化硼(CBN)单晶粉。

人造金刚石(PCD)的研究始于1940年,1954年美国正式宣告研制成功。

这些材料发展很快,以后相继研制、生产了聚晶人造金刚石和聚晶立方氮化硼(PCBN)刀片。

我国于20世纪60年代,研制成功了单晶CBN、PCBN和PCD。

由于这类刀具材料具有超常硬度,所以可以加工包括淬硬钢、硬质合金等难加工材料,使刀具实现了切削速度在500m/min以上的高速切削。

刀具材料的发展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已过去的20世纪里,由于刀具材料的不断进步,使刀具的切削效率提高了150多倍。

目前市售的刀具材料主要是高速钢和硬质合金。

国内市场上,高速钢刀具产值占据总量的60%左右,硬质合金刀具产值大约占总量35%;在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硬质合金刀具要占70%左右。

展望未来,刀具材料无疑是硬质合金的天下。

(2)量具材料GB/T 1299—2014《工模具钢》中列出6种量具刃具用钢。

模具材料——精选推荐

模具材料——精选推荐

1、热作模具材料一般选用导热率较高的合金钢制造。

( )2、可将热作模具材料分为低、中、高耐热钢等。

( )3、热作模具材料具有低的热疲劳抗力。

( )4、5GrNiMo是从20世纪60年代应用至今的。

( )5、5GrNiMo钢锻造后一般用沙冷。

( )6、5GrNiMo钢的热强性和耐磨性不如高强度热作模具钢。

( )7、5GrMnMo钢的强度低于5GrNiMo钢。

( )8、5GrMnMo钢的淬透性级韧性低于5GrNiMo钢。

( )9、5GrMnMo钢可用于工作温度高于500度的其他小型热作模具。

( )10、4Gr5MoSiV钢简称H12钢。

( )11、4Gr5MoSiV钢的热强性和耐磨性都较高,是制作锻模的好材料。

( )12、4Gr5MoSiV钢的碳含量不高,热塑性较好,易于制造和轧制。

( )13、4Gr5MoSiV1钢简称H13钢。

( )14、H13钢与H11钢相比,它的含V量较高,热强性和热稳定性高于H11钢。

( )15、4Gr3Mo2NiVNbB钢简称HD钢。

( )16、HD钢用于铜合金管材挤压模和穿孔针。

( )17、3Gr2W8V是最早用于制作模具的热作模具钢。

( )18、3Gr2W8V是最早的钨系热作模具钢。

( )19、RM2钢用于制作小截面热挤模、高速锻模。

( )21、GR钢的热疲劳抗力、热稳定性明显低于3Gr2W8V。

( )23、奥氏体型热作模具钢的温度大于650时,硬度、强度急剧上升。

( )24、由于钢材压铸时的温度很高,一般采用导热很好的铜合金压锻模。

( )25、热压锻模对冲击韧度与淬透性的要求不及热锻模高。

( )26、012Al钢的热疲劳性不如3Gr2W8V好。

( )27、012Al钢一般用于军品壳体热挤压凸模。

( )28、CG—2钢是一种冷热兼用的基体钢。

( )29、HM3钢种加于了微量元素铌,使钢具有更高的抗回火稳定性。

( )30、PH钢用于制造齿轮模,模具寿命比H11钢提高一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3-1 热作模具钢的分类
按用途分 热锻模用钢 按性能分 高韧性热作模 具钢 按工作温度分 低耐热模具钢 钢号 5CrNiMo、5CrMnMo、 、 、 4CrMnSiMoV 5Cr2NiMoVSi、5SiMnMoV 、 4Cr5MoSiV、4Cr5MoSiV1、 、 、 4Cr5W2VSi 3Cr2W8V、3Cr3Mo3W2V、 、 、 4Cr3Mo3SiV、5Cr4W5Mo2V、 、 、 5Cr4Mo3SiMnVA1 4Cr5MoSiV1、4Cr5W2VSi 、 3Cr2W8V、3Cr3Mo3W2V 、 8Cr3、7Cr3 、
(一)可加工性 一 可加工性 (二)可锻性 二 可锻性 (三)淬硬性和淬透性 三 淬硬性和淬透性 (四)热处理变形性 四 热处理变形性 (五)脱碳敏感性 五 脱碳敏感性
Page 3
任务3.1 热作模具材料的性能要求 任务
三、热作模具材料成分特点
含碳量低可保证其具有足够的韧性。 含碳量低可保证其具有足够的韧性。
Page 21
任务3.2 热作模具材料及热处理规范 任务
二、中耐热韧性热作模具钢
(二)4Cr5MoSiV1钢(H13钢) 二 钢 钢
1.锻造工艺 . 表3-11 4Cr5MoSiV1钢的锻造工艺规范 钢的锻造工艺规范
项目 钢锭 钢坯 加热温度/℃ 加热温度 ℃ 1 140~1 180 ~ 1 120~1 150 ~ 始锻温度/℃ 始锻温度 ℃ 1 100~1 150 ~ 1 050~1 100 ~ 终锻温度/℃ 终锻温度 ℃ 850~900 ~ 850~900 ~ 冷却方式 缓冷(坑冷或砂冷 缓冷 坑冷或砂冷) 坑冷或砂冷 缓冷(坑冷或砂冷 缓冷 坑冷或砂冷) 坑冷或砂冷
钢锭
1 160~1 180 ~
1 100~1 150 ~
≥850
缓冷(坑冷或砂冷 缓冷 坑冷或砂冷) 坑冷或砂冷
钢坯
1 100~1 150 ~
1 050~1 100 ~
≥850
缓冷(坑冷或砂冷 缓冷 坑冷或砂冷) 坑冷或砂冷
Page 16
任务3.2 热作模具材料及热处理规范 任务
一、低耐热高韧性热作模具钢
50.3 —
52
53.5
54.8
56.3
57.8
58.2
59.1
59.1
11.2
11.1
11.1
11.1
11
10
8
7
Page 24

任务3.2 热作模具材料及热处理规范 任务
二、中耐热韧性热作模具钢
(二)4Cr5MoSiV1钢(H13钢) 二 钢 钢
3.淬火与回火 . 表3-13 4Cr5MoSiV1钢不同温度回火后力学性能 钢不同温度回火后力学性能
任务3.1 热作模具材料的性能要求 任务
任务3.1 热作模具材料的性能要求 任务
一、热作模具的服役条件及失效形式
(一)热锻模 一 热锻模 (二)热挤压模 二 热挤压模 (三)热冲裁模 三 热冲裁模 (四)压铸模 四 压铸模
Page 2
任务3.1 热作模具材料的性能要求 任务
二、模具材料的工艺性能要求
(三)4CrMnSiMoV钢 三 钢
2.预备热处理 .
4CrMnSiMoV钢的预备热处理采用等温 钢的预备热处理采用等温 退火,加热温度为840~860℃,保温 退火,加热温度为 ~ ℃ 保温2 ~4h;等温温度为 ;等温温度为700~720℃,保温 ~ ℃ 保温4 ~8h,炉冷至 ,炉冷至500℃以下出炉空冷。 ℃以下出炉空冷。
一、低耐热高韧性热作模具钢
(二)5CrMnMo钢 二 钢
3.淬火与回火 . 表3-6 5CrMnMo钢回火工艺规范 钢回火工艺规范
回火部位 模具工作部位 小型锻模 中型锻模 小型锻模 中型锻模 加热温度/℃ 加热温度 ℃ 490~510 ~ 520~540 ~ 煤气炉或电炉 锻模燕尾部位 600~620 ~ 620~640 ~ 35~39 ~ 34~37 ~ 加热介质 硬度/HRC 硬度 41~47 ~ 38~41 ~
Page 10
任务3.2 热作模具材料及热处理规范 任务
一、低耐热高韧性热作模具钢
(一)5CrNiMo钢 一 钢
2.预备热处理 . (1) 锻后退火。 锻后退火。 (2) 锻后等温退火。 锻后等温退火。 (3) 锻模翻新退火。 锻模翻新退火。
Page 11
任务3.2 热作模具材料及热处理规范 任务
合金元素的作用是强化铁素体和增加淬透性。 合金元素的作用是强化铁素体和增加淬透性。
Page 4
任务3.2 热作模具材料及热处理规范 任务
热锻模用钢 (1) 按 用 途 分 类 热挤压模用钢 热压铸模用钢 热冲裁模用钢
Page 5
任务3.2 热作模具材料及热处理规范 任务
(2) 按 工 作 温 度 分 类
钢号 C 5CrNiMo 0.50~ ~ 0.60 0.50~ ~ 0.60 Si 0.25~ ~ 0.60 ≤0.40 0.80~ ~ 1.10 Mn 1.20~ ~ 1.60 0.50~ ~ 0.80 0.80~ ~ 1.10 P ≤0.03 化学成分w/% 化学成分 S ≤0.03 Cr 0.60~ ~ 0.90 0.50~ ~ 0.80 1.30~ ~ 1.50 Ni — 1.40~ ~ 1.80 — Mo 0.15~ ~ 0.30 0.15~ ~ 0.30 0.40~ ~ 0.60 V —
模具工作部位
煤气炉或电炉
锻模燕尾部位
Page 12
任务3.2 热作模具材料及热处理规范 任务
一、低耐热高韧性热作模具钢
(二)5CrMnMo钢 二 钢
1.锻造工艺 . 表3-5 5CrMnMo钢的锻造工艺规范 钢的锻造工艺规范
项目 钢锭 钢坯 加热温度/℃ 加热温度 ℃ 1 140~1 180 ~ 1 100~1 150 ~ 始锻温度/℃ 始锻温度 ℃ 1 100~1 150 ~ 1 050~1 100 ~ 终锻温度/℃ 终锻温度 ℃ 800~880 ~ 800~850 ~ 冷却方式 缓冷(坑冷或砂冷 缓冷 坑冷或砂冷) 坑冷或砂冷 缓冷(坑冷或砂冷 缓冷 坑冷或砂冷) 坑冷或砂冷
5CrMnMo
≤0.03
≤0.03
— 0.20~ ~ 0.40
~ 4CrMnSiMoV 0.35~ 0.45
≤0.03
≤0.03
Page 9
任务3.2 热作模具材料及热处理规范 任务
一、低耐热高韧性热作模具钢
(一)5CrNiMo钢 一 钢
1.锻造工艺 . 表3-3 5CrNiMo钢的锻造工艺规范 钢的锻造工艺规范
Page 18
任务3.2 热作模具材料及热处理规范 任务
二、中耐热韧性热作模具钢
(一)4Cr5MoSiV钢(H11钢) 一 钢 钢
1.锻造工艺 . 表3-9 4Cr5MoSiV钢的锻造工艺规范 钢的锻造工艺规范
项目 加热温度/℃ 加热温度 ℃ 始锻温度/℃ 始锻温度 ℃ 终锻温度/℃ 终锻温度 ℃ 冷却方式
Page 15
任务3.2 热作模具材料及热处理规范 任务
一、低耐热高韧性热作模具钢
(三)4CrMnSiMoV钢 三 钢
1.锻造工艺 . 表3-7 4CrMnSiMoV钢的锻造工艺规范 钢的锻造工艺规范
项目 加热温度/℃ 加热温度 ℃ 始锻温度/℃ 始锻温度 ℃ 终锻温度/℃ 终锻温度 ℃ 冷却方式
回火温度/℃ 回火温度 ℃ 硬度/HRC 硬度 σb/MPa ψ/% δ5/% αk/(J cm-2) 淬后 56 — — — — 200 54 — — — — 400 54 2 040 40 11 40 500 55.5 2 100 34 11 32 520 54 2 080 40 11.5 35 550 52.5 1 980 48 12 50 580 49 1 780 53 12.5 60 600 45.5 1 650 54 14 70 650 33 1 180 5 18 100 700 28 — — — —
(二)4Cr5MoSiV1钢(H13钢) 二 钢 钢
3.淬火与回火 . 钢淬火温度与硬度、 表3-12 4Cr5MoSiV1钢淬火温度与硬度、晶粒度的关系 钢淬火温度与硬度
淬火温度/℃ 淬火温度 ℃ 硬度/HRC 硬度 晶粒度/度 晶粒度 度 930 950 980 1 000 1 020 1 040 1 060 1 080 1 100
Page 22
任务3.2 热作模具材料及热处理规范 任务
二、中耐热韧性热作模具钢
(二)4Cr5MoSiV1钢(H13钢) 二 钢 钢
2.预备热处理 . (1) 锻后退火。 锻后退火。 (2) 去应力退火。 去应力退火。
Page 23
任务3.2 热作模具材料及热处理规范 任务
二、中耐热韧性热作模具钢
Page 17
任务3.2 热作模具材料及热处理规范 任务
一、低耐热高韧性热作模具钢
(三)4CrMnSiMoV钢 三 钢
3.淬火与回火 . 表3-8 4CrMnSiMoV钢回火工艺规范 钢回火工艺规范
模具类型 小型锻模 中型锻模 大型锻模 特大型锻模 加热温度/℃ 加热温度 ℃ 520~580 ~ 580~630 ~ 煤气炉或电炉 610~650 ~ 620~660 ~ 38~42 ~ 37~40 ~ 加热介质 硬度/HRC 硬度 44~49 ~ 41~44 ~
一、低耐热高韧性热作模具钢
(一)5CrNiMo钢 一 钢
3.淬火与回火 . 表3-4 5CrNiMo钢回火工艺规范 钢回火工艺规范
回火部位 小型锻模 中型锻模 大型锻模 小型锻模 中型锻模 加热温度/℃ 加热温度 ℃ 490~510 ~ 520~540 ~ 560~580 ~ 600~620 ~ 620~640 ~ 加热介质 硬度/HRC 硬度 41~47 ~ 38~41 ~ 34~37 ~ 35~39 ~ 34~37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