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模具设计)模具材料及热处理精编

合集下载

《模具设计与制造》教案

《模具设计与制造》教案

《模具设计与制造》教案第一章:模具设计与制造概述1.1 模具的定义与作用1.2 模具的分类及特点1.3 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本流程1.4 模具行业的发展趋势第二章:模具设计基础2.1 模具设计的基本原则2.2 模具设计的主要内容2.3 模具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2.4 模具设计软件介绍第三章:模具制造工艺及设备3.1 模具制造的基本工艺流程3.2 模具制造中的主要加工方法及设备3.3 模具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3.4 模具的维修与改造第四章:模具材料及热处理4.1 模具材料的分类及性能4.2 模具材料的选择原则4.3 模具热处理工艺及性能优化4.4 模具材料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及趋势第五章:模具设计与制造实例分析5.1 塑料模具设计实例5.2 冲压模具设计实例5.3 模具制造过程中的问题分析与解决5.4 模具设计制造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案例第六章:模具CAD/CAM技术6.1 CAD/CAM技术在模具设计制造中的应用6.2 模具CAD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方法6.3 模具CAM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方法6.4 模具CAD/CAM软件介绍及应用实例第七章:模具试模与调试7.1 模具试模的目的与意义7.2 试模过程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7.3 模具调试的方法与技巧7.4 模具试模与调试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案例第八章:模具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8.1 模具质量控制的重要性8.2 模具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与方法8.3 模具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环节8.4 模具质量改进案例分析第九章:模具设计与制造新技术9.1 高速加工技术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9.2 精密铸造技术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9.3 塑性成形技术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9.4 模具设计与制造新技术的发展趋势第十章:模具行业的市场分析10.1 模具行业市场现状及竞争格局10.2 影响模具行业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10.3 模具行业市场的机遇与挑战10.4 模具行业市场前景预测与建议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模具的定义与作用重点:模具在现代制造业中的关键地位,以及不同类型模具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模具数控加工技术

模具数控加工技术

加工刀具是数控加工中的重要 工具,负责完成模具的切削。
加工刀具是数控加工中的重要 工具,负责完成模具的切削。
量具与测量技术
01
02
03
04
量具是用于测量模具尺寸和精 度的工具。
量具的种类繁多,包括卡尺、 千分尺、百分表等,应根据测
量需求选择合适的量具。
测量技术是确保模具加工精度 的重要手段,包括在线测量和
模具零件的数控加工
数控编程
根据模具设计图纸,利用数控 编程软件进行加工工艺规划,
生成加工程序。
加工设备选择
根据模具材料和加工要求,选 择合适的数控机床和刀具,确 保加工精度和效率。
加工过程控制
在加工过程中,对切削参数、 刀具状态、冷却方式等进行实 时监控和调整,确保加工质量 和稳定性。
检测与修正
对加工完成的模具零件进行检 测,对误差进行修正,确保满
05
解决方案
采用热管理系统降低温度变化对加工的影响,优化刀 具和夹具的设计,提高装夹精度。
快速原型技术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案例
案例概述
快速原型技术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案例, 通过快速原型技术快速制造出模具原型。
技术优势
快速原型技术可以快速制造出复杂的 模具原型,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
开发成本。
制造流程
采用激光快速成型或3D打印技术制作 模具原型,进行表面处理和后处理。
应用范围
适用于新产品开发和试制阶段,用于 验证模具设计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智能化与自动化发展
数控机床的智能化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数控机床在加工过程中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智能化数控机床能够实现自适应加工、 智能故障诊断等功能,提高加工效率和精度。

09模具与数控技术应用专业(3+2)教学计划7

09模具与数控技术应用专业(3+2)教学计划7

09模具与数控技术应用专业(3+2)教学计划一、招生对象与学制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学制5年。

二、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一)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先进的设计技术和现代制造技术,具有冲压模具与塑料成型模具设计、制造技术能力,能从事冷冲压、塑料成型的工艺制订及产品设计等工作,具有专业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工作创新精神的高技能人才。

(二) 业务范围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企业生产一线,可在机械、汽车、家电、五金、塑料等行业中从事各种模具设计、模具制造、金属与非金属的材料成型、产品造型。

从事精密模具加工机床、冲压与塑料成型机械的安装、调试和维护,解决生产现场模具制造工艺及装备技术问题,从事生产一线技术与管理及模具生产中技术性操作工作等。

三、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一) 知识结构1. 具备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需的人文科学基础知识。

2. 掌握机械制图、计算机辅助绘图(AutoCAD)的方法,阅读机械零件的制图知识;。

3. 初步掌握机械设计的一般性基础知识和工程材料及其加工的应用技术基础知识。

4. 初步掌握电气、电子、PLC、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技术在本专业的应用技术基础知识。

5. 初步掌握金属材料、塑料等成型工艺的应用技术基础知识。

6. 初步掌握模具设计和制造的应用技术基础知识。

7. 初步掌握冲压与塑料成型机械的应用技术基础知识。

8. 初步掌握生产管理、技术经营管理及产品营销管理的一般性基础知识。

(二) 能力结构⒈具有熟练的常规工程运算和机械制图能力。

⒉具有冷冲模设计与制造的能力。

⒊具有塑料模设计与制造的能力。

⒋具有数控机床及加工技术的能力。

⒌具有按照工艺要求编制数控机床加工程序的能力。

⒍具有操作、调试数控机床的能力。

⒎具有熟练操作计算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外语阅读能力。

模具基本认识课件

模具基本认识课件
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应考虑材料的经济性。
常用模具材料及其特性
01
高速钢
02
硬质合金
03
不锈钢
04
铝合金
模具材料的热处理工艺及效果
退火
01
淬火
02
回火
03
CATALOGUE
模具设计与制造
模具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流程
模具设计的基本原则
模具设计的基本流程
模具制造的工艺流程
模具制造的基本流程
模具制造一般从备料开始,经过加工、钳工装配、试模验收等环节,最终完成模 具的制作。
模具基本认识课件
目录
• 模具概述 • 模具材料与热处理 • 模具设计与制造 • 模具的维护与修复 • 模具的先进技术与应用 • 模具实例分析与应用
CATALOGUE
模具概述
模具的定义与分类
模具定 义
模具分 类
根据不同的应用和结构特点,模具可 在制造业中的重要性
模具制造的关键技术
模具制造的关键技术包括数控加工、电火花加工、线切割加工、钳工加工等。
模具制造中的关键技术及设备
数控加工技术及设备
数控加工具有高精度、高效率、高柔性和高刚性等优点, 是模具制造中重要的关键技术之一。常见的数控机床包括 数控铣床、数控车床、数控钻床等。
电火花加工技术及设备
电火花加工主要用于加工硬质合金、淬火钢等难加工材料, 具有加工表面质量好、精度高、生产周期短等优点。电火 花加工机是常用的设备之一。
THANKS
感谢观看
CATALOGUE
模具实例分析与应用
实例一:注塑模具的结构特点与制造流程
注塑模具定义 结构特点 制造流程
实例二:冲压模具的结构特点与制造流程

关于模具材料的热处理技术的研究

关于模具材料的热处理技术的研究
3 0% 。
3 . 5 高效 、环 保 、耐磨 表面 改性 技术
通用 型模 具 材 料 , 无法 将 材料 特 点 、工 况 条 件 、使 用 寿命 综 合 考虑 , 使模 具 材料 无法 充分 发挥 性 能效 率 。 2 ) 挑 战 。将 工 况条 件 、失效 特 征 、寿命 指标 与材 料 性 能特 点建 立关 系 图 , 完成 材 料产 品系 列化 、 性 能 系列化 、 应 用 系列 化 ; 将 材料 性 能 与模 具 工 况实 现 最佳 对 接 , 实现 材料 性 能 的最 佳 发 挥 、模具 寿命 的最 优体 现 。 3 )目标 。通 过 对模 具材 料 的 系列化 开发 , 实 现 各类 模具 使 J } } j 条件 与 材料 性 能 特 点 的对接 , 专材专用 , 既充 分 发挥 材 料 的 性 能特 点 , 又 有 效 提 高模 具 的使 用 寿 命 , 还 大大 降 低 材料 的生
3 )目标 。在 高 端 模 具材 料 制 备技 术上 全 面赶 超 发达 同 家 , 使 国 内高 、中端模 具材 料 国产 化 。 3 . 3 高性 能特种 模具 材料 的 开发 与制备 技术
1 ) 现状 。极端 T况 条件 下 的材料 无合 适材 料选用 。 如温 锻 、
镁合 金压 铸 、高速镦 锻 、钢 管挤 压顶 头等 。 2) 挑 战。 针 对极 端T 况 条件 下模具 对材 料性 能 的苛 刻要 求 , 研发 性 能特 点突 出的模 具新 材 料及 相应 的制备 和处 理技 术。 3 )目标 。商 能 特 种模 具 材料 全面应 用 于工 业生产 , 满 足
3 关键技 术
3 . 1 高 寿命 专用 模具 材 料的开 发 与制 备技 术 1 ) 现 状 。实 际 工况 中可 选用 的模具 材料 范 围很 小 , 基本 为

《模具设计与制造》教案

《模具设计与制造》教案
调试方法与技巧
针对不同类型的模具和问题,采用不同的调试方法和技巧 ,如调整模具结构、改变温度和压力等参数、使用特殊工 具等。
调试记录与总结
在调试过程中,应做好记录并进行分析总结,以便于后续 的模具改进和优化。
模具装配与调试实例分析
实例选择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模具 作为实例,如注塑模、 压铸模等,对其装配和 调试过程进行详细分析 。
主流模具设计软件介绍 讲解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模具设计软件,如AutoCAD、 SolidWorks、Pro/Engineer等。
软件操作基础
介绍软件界面、工具栏、菜单栏等基本操作,以及二维绘图和三维 建模的方法。
软件应用实例
通过具体实例演示如何使用软件进行模具设计,包括零件建模、装 配、工程图生成等。
检查与紧固
检查模具各部件是否松动,紧固关键部位。
防锈处理
采用防锈剂或防锈纸,防止模具生锈。
模具维修实例分析
案例一
注塑模具维修实例
案例二
冲压模具维修实例
案例三
压铸模具维修实例
案例四
锻造模具维修实例
THANKS
感谢观看
模具设计实例分析
典型模具设计案例
01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模具设计案例,如注塑模、压铸模、锻模等
,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讲解。
案例中问题与解决方案
02
针对案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解释原
因。
案例总结与经验分享
03
总结案例中的经验和教训,分享模具设计师在实际工作中积累
的经验和技巧。
03
模具材料与热处理
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本流程
设计阶段
根据产品需求,进行模具结构 设计、选择适当的材料和热处

模具材料与热处理教案

模具材料与热处理教案

考试明天又要进行月考了,虽然不能决定命运,但是年级排名次,班级排名次及排位子,各科老师讲评,家长狂轰滥炸……就够我们受得了。

我们或是心悦诚服总结教训,或是口是心非地承认不足,或什么感觉都没有。

无论怎么样,我们还要临阵磨枪呀!夜车也不能不快开喽! 第二天,我机械地走进考场,直挺挺地坐在座位上等待监考老师。

这时大脑里一片空白。

接过卷子,我的心咚咚乱跳,头皮发胀,眼前卷子上的字也直跳。

我闭上眼睛晃晃脑袋,想想老师曾讲过要镇定,先看简单题。

于是睁开眼全神贯注地看一遍题,挑着做了几道小题。

这时,心神稳定下来了,答题速度也快了。

会做的题做完了,再挑些似会非会又弄不准确的题。

同时调动全部精力回忆老师是怎样讲过类似的题型的,课本上又如何讲解的,东一耙子西一扫帚,尽量地多写。

然后再仔细“相面”难题,寻找突破口,力争解决它。

这时需有耐心,而恰恰这时心跳又加快,头脑又不十分灵活了。

我无计可施。

而我又不甘失败,于是重新振作,再次审题,柳暗花明,真的答出了一道题,刹那间心情旷怡万分。

真是美哉妙也。

而事情又不能总是十全十美,有的题我脑汁绞尽也无济于事。

真令我懊恼沮丧极了。

80分钟飞逝而过。

目光在龙飞凤舞的“豆芽”上搜寻,力求找出差错,哪怕一点点。

这时喉中犹如鲠住一个辣椒,难受死了。

走出考场,我们激烈地探讨答案、分数,想知道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的心情与秒俱增。

心被悬挂起来了。

听了七嘴八舌的议论,又心烦意乱。

直到成绩公布了,而那时那刻又是几家欢乐,几家愁。

考试,考试,那滋味呀,是甜?是酸?是苦?是辣?唉!模具材料及热处理1.金属组织金属具有不透明、金属光泽良好的导热和导电性并且其导电能力随温度的增高而减小,富有延性和展性等特性的物质。

金属内部原子具有规律性排列的固体(即晶体)。

合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组成,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相:合金中成份、结构、性能相同的组成部分。

固溶体是一个(或几个)组元的原子(化合物)溶入另一个组元的晶格中,而仍保持另一组元的晶格类型的固态金属晶体,固溶体分间隙固溶体和置换固溶体两种。

模具材料及热处理试题库

模具材料及热处理试题库

模具材料及热处理试题库模具材料及热处理试题库一、选择题1、下列哪种材料不适合用于制造模具?() A. 钢材 B. 铝合金 C. 铜合金 D. 锌合金2、下列哪种热处理方法用于提高模具的硬度和耐磨性?() A. 正火 B. 退火 C. 淬火 D. 回火3、下列哪种组织结构会出现在经过淬火和回火的模具中?() A. 珠光体 B. 索氏体 C. 马氏体 D. 贝氏体二、简答题1、请简述模具材料的选用原则。

2、请说明淬火和回火在模具制造过程中的作用及适用场景。

3、请阐述模具的硬度和耐磨性与其热处理工艺的关系。

三、分析题某模具经过淬火和回火后,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韧性不足、耐磨性差和容易开裂等问题。

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方案。

四、论述题请论述模具材料及热处理工艺的发展趋势,并说明其对模具制造业的影响。

答案:一、选择题1、B 2. C 3. D 二、简答题2、模具材料的选用原则包括模具的使用性能、工艺性能和经济性能。

使用性能方面,要选择具有高硬度和耐磨性的材料;工艺性能方面,要选择可加工性好的材料;经济性能方面,要选择成本低且易于获得的材料。

3、淬火和回火在模具制造过程中的作用及适用场景如下:淬火:通过快速冷却使模具表面硬化,提高其硬度和耐磨性。

适用于要求表面硬度高、耐磨性好的模具。

回火:在淬火后进行回火,以消除淬火引起的内应力,提高模具的韧性。

适用于要求韧性好、不易开裂的模具。

4、模具的硬度和耐磨性与其热处理工艺的关系如下:淬火和回火工艺可以提高模具的硬度和耐磨性。

淬火使模具表面硬化,回火则提高模具的韧性,二者结合可使模具兼具高硬度和耐磨性。

但若热处理工艺不当,可能会导致模具出现韧性不足、耐磨性差和容易开裂等问题。

三、分析题可能的原因:5、淬火温度过高,导致奥氏体晶粒粗大,降低模具的韧性和耐磨性。

6、回火温度偏低或时间不足,导致内应力消除不彻底,影响模具的韧性。

7、淬火和回火过程中冷却速度不够稳定,导致模具内部应力不均匀,易产生开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控模具设计)模具材料及热处理模具材料及热处理1.金属组织1.1金属具有不透明、金属光泽良好的导热和导电性且且其导电能力随温度的增高而减小,富有延性和展性等特性的物质。

金属内部原子具有规律性排列的固体(即晶体)。

1.2合金由俩种或俩种之上金属或金属和非金属组成,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相:合金中成份、结构、性能相同的组成部分。

1.3固溶体是壹个(或几个)组元的原子(化合物)溶入另壹个组元的晶格中,而仍保持另壹组元的晶格类型的固态金属晶体,固溶体分间隙固溶体和置换固溶体俩种。

1.4固溶强化由于溶质原子进入溶剂晶格的间隙或结点,使晶格发生畸变,使固溶体硬度和强度升高,这种现象叫固溶强化现象。

1.5化合物合金组元间发生化合作用,生成壹种具有金属性能的新的晶体固态结构。

1.6机械混合物由俩种晶体结构而组成的合金组成物,虽然是俩面种晶体,却是壹种组成成分,具有独立的机械性能。

2.金属硬度2.1硬度金属的硬度,是指金属表面局部体积内抵抗外物压入而引起的塑性变形的抗力,硬度越高表明金属抵抗塑性变形的能力越强,金属产生塑性变形越困难。

硬度试验方法简单易行,又无损于零件。

实际常使用的硬度试验方法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三种。

三种硬度试验值有大致的换算关系,见表壹。

布氏硬度HB:布氏硬度是用载荷为P的力把直接D的钢球压入金属表面,且保持壹定的时间,测量金属表面上的压痕直径d,据此计算出的压痕面积AB,求出每单位面积所受力,用作金属的硬度值,叫布氏硬度,记作HB。

布氏硬度的使用上限是HB450,适用于测定退火、正火、调质钢、铸铁及有色金属的硬度。

2.1.1洛氏硬度HRA、HRC:洛氏硬度是工业生产中最常用的硬度测量的方法,因为操作简便、迅速,能够直接读出硬度值,不损伤工件表面,可测量的硬度范围较宽。

但洛氏硬度也有壹些缺点,如因压痕小,对材料有偏析及组织不均匀的情况,测量结果分离度大,再现性较差。

洛氏硬度(HR)也是用压痕的方式试验硬度。

它是用测量凹陷深度来表示硬度值。

洛氏硬度试验用的压头分硬质和软质俩种。

硬质压头为顶角为120º的金刚石圆锥体,使用于淬火钢等硬的材料。

HRA硬度有效范围是>70,适用于硬质合金、表面淬火层及渗碳层;HRC硬度有效范围是20-68(相当于HB230-700,HB450-700超出了布氏硬度的使用上限),适用于淬火钢及调质钢。

2.1.2洛氏硬度HRB洛氏硬度HRB的测量采用直径1.588mm(1/16")的钢球,适用于退火钢、有色金属等,硬度有效范围是25-100(相当于HB60-230)。

2.1.3维氏硬度HV维氏硬度也是利用压痕面积上单位应力作为硬度值计量。

维氏硬度所使用的压头是锥面夹角为136º的金刚石四方锥体。

试验时,在载荷P的作用下,在试样试验面上压出壹个正方形压痕。

测量压痕俩对角线的平均长度d,借以计算压痕面积AV,以P/AV的数值表示试样的硬度,以HV表示。

维氏硬度的优缺点:维氏硬度有壹个连续壹致的标度;试验负荷可任意选择,所得的硬度值相同。

试验时加载的压力小,压入深度浅,对工件损伤小。

特别适用于测量零件的表面淬硬层及经过表面化学处理的硬度,精度比布氏、洛氏硬度精确。

可是维氏硬度的试验操作较麻烦,壹般在生产上很少使用,多用于实验室及科研方面。

2.1.4硬度值对照表:硬度值对照表3.金属材料机械性能(或称为力学性能)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是零件的设计和选材时的主要依据。

外加载荷性质不同(例如拉伸、压缩、扭转、冲击、循环载荷等),对金属材料要求的机械性能也将不同。

常用的机械性能包括:强度、塑性、弹性、刚度、硬度、冲击韧性、多次冲击抗力和疲劳极限等。

下面将分别讨论各种机械性能。

3.1强度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静荷作用下抵抗破坏(过量塑性变形或断裂)的性能。

由于载荷的作用方式有拉伸、压缩、弯曲、剪切等形式,所以强度也分为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弯强度、抗剪强度等。

各种强度间常有壹定的联系,使用中壹般较多以抗拉强度作为最基本的强度指针。

3.2塑性塑性是指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永久变形)而不破坏的能力。

3.3疲劳前面所讨论的强度、塑性、硬度都是金属在静载荷作用下的机械性能指针。

实际上,许多机器零件都是在循环载荷下工作的,在这种条件下零件会产生疲劳。

冲击韧性以很大速度作用于机件上的载荷称为冲击载荷,金属在冲击载荷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叫做冲击韧性。

3.4弹性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不永久变形的能力称为弹性。

3.5刚度刚度是指金属材料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

在工程应用中绝大多数零件都在弹性状态下工作,工作过程中不允许有过多的弹性变形。

因此,对材料的刚度都有壹定的要求。

4.钢的分类钢是以铁、碳为主要成分的合金,它的含碳量壹般小于2.11%。

钢是经济建设中极为重要的金属材料。

按化学成分,分为碳素钢(简称碳钢)和合金钢俩大类。

碳钢是由生铁冶炼获得的合金,除铁、碳为其主要成分外,仍含有少量的锰、硅、硫、磷等杂质。

碳钢具有壹定的机械性能,又有良好的工艺性能,且价格低廉。

因此,碳钢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但随着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碳钢的性能已不能完全满足需要,于是人们研制了各种合金钢。

合金钢是在碳钢基础上,有目的地加入某些元素(称为合金元素)而得到的多元合金。

和碳钢比,合金钢的性能有显著的提高,故应用日益广泛。

由于钢材品种繁多,为了便于生产、保管、选用和研究,必须对钢材加以分类。

按钢材的用途、化学成分、质量的不同,可将钢分为许多类:4.1按用途分类按钢材的用途可分为结构钢、工具钢、特殊性能钢三大类。

4.1.1结构钢用作各种机器零件的钢,包括渗碳钢、调质钢、弹簧钢及滚动轴承钢。

用作工程结构的钢,包括碳素钢中的甲、乙、特类钢及普通低合金钢。

4.1.2工具钢用来制造各种工具的钢。

根据工具用途不同可分为刃具钢、模具钢和量具钢。

4.1.3特殊性能钢是具有特殊物理化学性能的钢。

可分为不锈钢、耐热钢、耐磨钢、磁钢等。

4.2按化学成分分类按钢材的化学成分可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俩大类。

4.2.1碳素钢按含碳量又可分为低碳钢(含碳量≤0.25%);中碳钢(0.25%<含碳量<0.6%);高碳钢(含碳量≥0.6%)。

合金钢按合金元素含量又可分为低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5%);中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5%--10%);高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10%)。

此外,根据钢中所含主要合金元素种类不同,也可分为锰钢、铬钢、铬镍钢、铬锰钛钢等。

4.3按质量分类按钢材中有害杂质磷、硫的含量可分为普通钢(含磷量≤0.045%、含硫量≤0.055%;或磷、硫含量均≤0.050%);优质钢(磷、硫含量均≤0.040%);高级优质钢(含磷量≤0.035%、含硫量≤0.030%)。

4.4按冶炼炉的种类将钢分为平炉钢(酸性平炉、碱性平炉),空气转炉钢(酸性转炉、碱性转炉、氧气顶吹转炉钢)和电炉钢。

4.5按冶炼时脱氧程度将钢分为沸腾钢(脱氧不完全),镇静钢(脱氧比较完全)及半镇静钢。

钢厂在给钢的产品命名时,往往将用途、成分、质量这三种分类方法结合起来。

如将钢称为普通碳素结构钢、优质碳素结构钢、碳素工具钢、高级优质碳素工具钢、合金结构钢、合金工具钢等。

5.模具零件及其材料模具由模架和模芯及相关配件组成,模架和配件由专业的厂家按常用的系列规格做好供选择,模具工厂壹般只做模芯加工和装配。

模具的各种不同主要是在模芯,针对不同形状的产品,模具设计人员把模芯设计成各种形式,如:点进料、直进料、潜进料、滑块、抽芯、直顶出、推板顶出、二次顶出、热流道、气体辅助等,其目的是为了能按产品设计要求成型和方便完整地脱出模具,同时也要考虑到模芯在加工时的易加工性及模具使用的寿命。

模具各部分用的钢材各有不同,模架壹般用中碳钢45#或50#,配件用高碳钢加热处理,模芯的钢材用成分较复杂的合金钢,有预硬钢和热处理钢及镜面钢等,其不同的国家用的牌号各不相同,如:NAK80、718、SKD61(日本)P20、H13、(美国)2344、2738(德国)S136、8407(瑞士)等。

当下通常说模具质量的好坏,主要区别在模芯的加工精密程度和模具的反复使用寿命,这又很大程度上依靠精密的加工设备和合理的模具结构设计,当然模具的制造周期也是壹个很重要的考虑因素,模具制造的周期因模芯的复杂性由30天到90天不等(在中国),欧洲有的要120天到180天。

德国在模具上现有的优势在设备精密、钢材的优良,不足是劳动力成本高,制造周期长,中国的优势在劳动力成本低,制造周期短,不足是设备不够精良,加工精密度相对较低。

5.1模具标准件材料模具标准件材料主要有SKD61、SKD61-F、CH13、SKS3、SKH51、FDAC、SUJ2(之上均为日本JIS标准)5.2模具成型件材料NAK80、718、SKD61(日本)P20、H13、(美国)2344、2738(德国)S136、8407(瑞士)等。

6.国内外模具钢材生产情况6.1国产模具钢材介绍:国产塑料模具钢国产冷作模具钢国产热作模具钢6.2部分进口钢材介绍:HITACHI钢材[YSS]日立金属所出产之安来钢YSS,是同精选之高纯度的“真砂铁矿砂”通过自创的“低温仍原法”精练,成功创出YSS海棉铁作为原铁,令钢中杂质含量减到极少。

且使用高质电熔炉及精密仪器提练,所有练制步骤(如热作、冷作、热处理)均经严格控制。

高质量之水平可在钢材身上反映出来。

我们且能为顾客生产特别要求之钢材,我们之品质保证系统及技术支援服务使YSS钢材在世界不同市场上赢取到极高之信誉。

[各项同性]我们称这新技术研究成果为“各向同性”钢材。

“各向同性”工具钢和可塑性钢之名称是因其能减少纵向锻炼间之机械性能差异,使其质量更普通钢材。

其所制造之产品,均能达到更稳定之机械特性及更长之使用寿命。

故此,这种新钢材已得到曾经使用过之客户极高评价。

HPM7新型预硬P20塑料模钢HPM50卓越表面质量P21塑料模具钢(420ESR)HPM38高优质镜面塑料模具钢DAC特种热压合金模钢(SKD61)SLD高耐磨冷作工具铬钢(SLD11)SGT不变形耐磨油钢(SKS3)冷加工用工具钢ACD37(P21)FDAC快削预硬压铸合金模钢(SLD61)壹胜百钢材壹胜百之瑞典工厂生产的钢材以其质量享誉全球,718模具钢几乎成了塑料模具最常用的型腔材料,最新生产的HOTVAR热作钢在HRC54-56时能适合在650摄氏度工作。

日本大同优质钢材7.模具选材原则7.1满足工作条件要求7.1.1耐磨性坯料在模具型腔中塑性变形时,沿型腔表面既流动又滑动,使型腔表面和坯料间产生剧烈的摩擦,从而导致模具因磨损而失效。

所以材料的耐磨性是模具最基本、最重要的性能之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