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助剂开发及在减量增效中的应用 PPT

合集下载

农药助剂与农药减量防治农作物病虫效果探析

农药助剂与农药减量防治农作物病虫效果探析

农药助剂与农药减量防治农作物病虫效果探析农药助剂是指为提高农药的杀虫效果等特定目的而添加进入农药制剂中的一类辅助性物质,其对减量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作用十分显著。

首先,农药助剂的添加可以提高农药在作物上的附着力和穿透力,从而增强农药的病虫害防治效果。

一方面,农药助剂可以使农药在喷洒过程中更加均匀地附着在叶表面上,能够更好地保持农药的有效浓度,以达到更好的杀虫效果;另一方面,农药助剂还可以促进农药渗透到作物内部,从而使其在植物体内均匀分布,能够更好地避免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其次,农药助剂还可以提高农药的光稳定性和水稳定性,从而减少农药在运输和喷洒过程中的损失,降低减量防治的成本。

光稳定性是指农药在阳光下的稳定性,而水稳定性则是指农药在雨水等液体中的稳定性。

添加农药助剂可以保证农药在光照条件下不会分解,同时还能够保证在作物叶表面湿度较高的环境下仍能发挥出良好的杀虫效果,提高农药的使用效益。

此外,农药助剂的添加还可以改善农药的稀释性和粘度,从而使其更方便地使用。

在喷洒过程中,农药助剂可以降低农药粘度,使其更容易在喷雾器中均匀混合和喷洒。

这样就可以避免农药制剂的结块、沉淀和堵塞喷嘴的情况,提高使用的效率。

最后,农药助剂的添加还可以降低农药对环境的危害,并提高人体对农产品的安全性。

农药助剂具有一定的温和性,可以降低农药对环境的危害,减少农药残留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同时,农药助剂还能够减缓农药残留在农产品中的速度,降低其毒性,提高人类对有机食品的安全性。

总之,农药助剂能够提高农药的使用效果,减轻环境污染和对人体的危害,推动减量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更好地发挥作用。

农药的剂型和使用方法PPT课件

农药的剂型和使用方法PPT课件
15
2.润湿剂(wetting agents)
又称湿展剂,降低水的表面张力, 使药液易于在固体表面润湿与展布 (属于表面活性剂),用于可湿性粉 剂、可溶性粉剂等。如茶枯、纸浆废 液、洗衣粉、拉开粉等。
16
3.乳化剂(emulsifier)
➢ 能使原来不相混溶的两相液体(如油与 水),其中一相液体以极小的液珠稳定 分散在另一相液体中,形成不透明或半 透明乳浊液,起这种作用的助剂称为乳 化剂,如烷基苯磺酸钙,聚氧乙基脂肪 酸酯等。
➢ 从物理学角度讲,固 体被湿润的难易程度 决定于三种作用力。
➢ T1—液体与空气的界 面张力(即液体的表 面张力),T2—气、 固界面张力,T3—固、 液界面张力。
37
COSθ=(T2-T3)/T1
➢ 当0°<θ≤90°时,0<cosθ<1,表示以浸 透润湿为主,这种情况在农药加工和使 用过程中是具有实际应用意义的润湿现 象;
➢ 能防止农药制剂在贮藏过程中物理性 能变坏,如粉状制剂结块、乳剂分层 等。
21
8.防分解剂(anti-decomposition agent) 能防止农药制剂在贮藏过程中
有效成分发生分解的助剂,有的防 解剂列ts)
本身无生物活性,但能抑制生物体 内解毒酶的活性,与某些农药混用时, 能大幅度提高农药毒力和药效的一类助 剂,对防治抗性害虫及延缓害虫抗药性 等具有重要意义。
9
三、分散度对药剂性能的影响
(一)提高分散度对药剂性能的影响 1.增加覆盖面积 2.增加药剂颗粒在处理表面的附着性 3.改变颗粒的运动性能 4.提高药剂颗粒的表面能 5.提高悬浮液及乳油的稳定性
10
(二)适当控制农药的分散度对药剂性能 的影响
1.充分发挥农药中有效成分的作用 2.提高使用农药的安全性 3.增强施药时着药部位的目标性和

精品PPT课件农药应用技术2024新版

精品PPT课件农药应用技术2024新版
土壤处理技术
将农药均匀撒施于土壤表面或混入土壤中,以防治土壤中的病虫害。
毒饵技术
将农药与饵料混合制成毒饵,诱杀害虫。注意选择合适的饵料和农药 ,以及正确的投放方法。
熏蒸技术
利用农药的挥发性,在密闭空间内进行熏蒸,以防治病虫害。注意选 择合适的农药和熏蒸时间,以及确保人员安全。
04
农药安全与防护
农药毒性及危害
03
集成传感器、控制系统和施药装置,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施
药作业,提高施药的精准性和安全性。
生物技术在农药中应用
生物农药
利用生物活体或其代谢产物对有害生物进行防治的一类制剂,具有安全、环保、高效等优 点。
基因工程技术在农药中的应用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良作物,使其具有抗虫、抗病等性状,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农药使用注意事项
遵守农药安全使用规定
严格按照农药标签上的使用说明进行 施药,不得随意增加用药量和施药次 数。
注意安全防护
施药人员要穿戴好防护用品,如口罩 、手套、防护服等,避免农药接触皮 肤和吸入体内。
选择合适的施药器械
根据防治对象和作物类型选择合适的 施药器械,确保施药效果和安全。
注意环境保护
避免在风力较大的天气条件下施药, 防止农药飘移污染环境和危害其他作 物。
不同作物农药使用方法
粮食作物
在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常采 用喷雾法施药。喷雾时要均匀周 到,特别注意对植株中下部叶片
的喷药。
经济作物
根据经济作物的种类和生长时期的 不同,可采用喷雾、喷粉、灌根、 涂抹等方法施药。
果树
果树病虫害防治中,常采用喷雾、 喷粉、涂抹等方法施药。喷雾时要 均匀周到,特别注意对叶片背面和 果实的喷药。

草甘膦剂型研发及应用技术研究进展PPT课件

草甘膦剂型研发及应用技术研究进展PPT课件

04
草甘膦剂型研发的前景 与挑战
草甘膦剂型研发的未来发展方向
环保型剂型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研发低毒、低残留的草甘 膦剂型是未来的重要方向。
高效剂型
提高草甘膦剂型的药效,减少使用量,降低对环 境和人体的影响。
多元化剂型
开发不同类型的草甘膦剂型,满足不同应用场景 的需求。
草甘膦剂型研发面临的主要挑战
草甘膦剂型研发的重要性
提高草甘膦的药效和使用效率
通过剂型研发,可以将草甘膦与其它助剂进行复配,提高药效和使用效率,减少用药量。
降低对环境和生态的负面影响
通过剂型研发,可以降低草甘膦在土壤、水源和生物体内的残留量,减少对环境和生态的负面影响。
草甘膦剂型研发的历史与现状
草甘膦剂型研发始于20世纪80年代,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已经形成了 多种剂型,如水剂、悬浮剂、颗粒剂 等。
草甘膦剂型研发及应用技术研究进 展ppt课件
目录
• 草甘膦剂型研发概述 • 草甘膦剂型研发的关键技术 • 草甘膦剂型的应用研究 • 草甘膦剂型研发的前景与挑战 • 结论
01
草甘膦剂型研发概述
草甘膦剂型研发背景
草甘膦是一种广谱除草剂,广泛应用 于农田、森林和草原除草。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草甘膦剂型 的需求不断增加,推动了草甘膦剂型 的研发进程。
草甘膦剂型的改进与创新在提高除草效果、降低环境污染和减少农药残留等方面发 挥了重要作用。
未来草甘膦剂型研发应关注提高选择性、降低抗药性以及开发新型剂型等方面,以 满足农业生产的多样化需求。
对未来草甘膦剂型研发的期许
1
期望草甘膦剂型研发能够继续关注环境保护和可 持续发展,开发出更加安全、环保的剂型。
针对不同的应用领域和作物,需要开发不同类型的草甘膦剂型,以满足不同的需求。例如,针对草坪和园林植物的草甘膦剂 型需要具有较好的润湿性和渗透性,以便快速有效地控制杂草;而针对农田作物的草甘膦剂型则需要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耐 风雨冲刷能力,以确保药效持久。

农药助剂与农药减量防治农作物病虫效果探析

农药助剂与农药减量防治农作物病虫效果探析

K e x u e s h i y a n农药助剂与农药减量防治农作物病虫效果探析孙佰君!"试验的农药助剂依据多年研究经验以及各药剂的相关特性,现选取以下三种药剂。

(!)!#$四氯虫酰胺悬浮剂(%)&#$戊唑·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激健”农药减量增效助剂%'水稻稻纵卷叶螟防治实验%"!试验地与试验作物试验地位于本地区的一个农场,且去年为水稻种植地,土壤性质为砂土和黏土间,具有良好肥力和耕性,有机物含量适中,土壤酸碱度为()*,接近中性。

试验物作物为普遍性常规水稻品种)%)%试验配比与处理本实验共设计五个药剂配比方式,将相同浓度不同量的四氯虫酰胺悬浮剂与相同质量的“激健”减量助剂相结合使用。

首先确定一般常规方式,为+#,-的!.$四氯虫酰胺悬浮剂,再以依次减少%#$、&#$、+#$用量的方式,确定其他三种四氯虫酰胺悬浮剂的用量,同时为其中非常规用量的三种试剂引入一定量的“激健”助剂,最后设置一个清水对比组。

除清水组外,具体配比方式如下表!:与此同时,确定处理次数为&次,每种方式的作用区域确定为&/平方米,区域与药剂的相对应关系应随机确定。

在水稻成长发育的合适时期进行试剂喷洒,且喷洒前应对药剂稀释两次,并以常规型手动喷雾器为撒药工具。

%)&调查方式在喷洒后的一定时间内,对其进行短期的定期观察,可设定观察次数为三次,第一次观察时间为喷洒后+天,经过+天再进行第二次观察,最后经过(天进行第三次观察,观察时可随机选取区域内部的&点,每点以0#株水稻为具体调查对象,并对结果进行详细记录。

观察与记录的具体方式是将新旧虫苞摘取下来,计算虫子的存活数,同时按照一定的数学公式计算防范效果,并将所得结果以反正弦的方式转换而后再利用123软件实现方差分析。

防效公式为:相对防效($) [(对照区虫量4处理区虫量)5对照区虫量] !..%)+结果分析从试验数据中可得知,减量处理区域防效随着相隔时间的不同与一般常规用量区域的关系在不断发生着改变,具体如下:(!)施药+天。

激健减量控害 农药增效助剂

激健减量控害 农药增效助剂

“倍创”新型农药增效助剂介绍制造商:四川蜀峰化工有限公司推广商:四川方为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摘要:“倍创”农药增效助剂历经17年的研究,几千次的试验,终于较圆满地解决了农药领域一直没有解决的农药利用率低和污染严重的世界性难题。

“倍创”与农药混用,在减少农药使用量和降低农药残留量两个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达到广泛减少农药使用量30%-50%和降低农产品、土壤中的残留量小于0.01mg/kg 或检不出,不仅为我国生产农产品和食品安全创造了难得的机遇,也为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1 国际首创2010年4月3日,四川省科技厅组织国内知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荣廷昭、农业部农药残留首席专家郑永权等七人对“倍创”农药增效助剂进行了鉴定。

结论为:研究总体水平在国内同类农药增效助剂研究和开发中处于领先,达到国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农药增效助剂新产品;具有广谱的增效性,通过混用“倍创”,可减少农药使用量30%~40%,在大幅度减少农药使用量后,明显降低了农药在作物和土壤中的残留。

2001年四川省科技厅主持鉴定结论为:国际首创;同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其外延和深化技术,2010年已申请我国专利,并计划在1年内申请国际专利。

2 倍创特点2.1 广谱增效作用从1994~2009年经13家资质单位试验“倍创”与农药混用,对13种作物防治22种病、虫、草害及控制生长,共研究63个农药产品,表明对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生长调节剂等农药,包括不同化学结构、不同作用机制、不同剂型、不同施用方法,无论是国内公司产品,还是全球前10大公司国际上知名产品,都可以减少30%~50%的农药使用量,达到不减少用量的防治效果。

这种广泛的适应性、增效的显著性,完全突破了农药增效剂不具有广谱增效的传统观念。

2.2 降低农药残留显著两所农业大学2008~2010年对9种农药在蔬菜、茶叶、土壤中15药次的残留动态研究表明,4种单剂农药混用“倍创”比单用降低农药残留0.5~2倍多;“倍创”与6种两元和3种三元复配农药混用在蔬菜、茶叶上的农药残留量,以及与2种两元复配农药混用在土壤中的农药残留量,药后14天或21天都是小于0.01mg/kg或检不出;农药残留限量均低于国家规定最低标准,也低于欧盟、日本和美国的标准,完全解决了目前世界很难解决的农药残留过高的问题;并且首次发现8种农药在作物中的半衰期缩短,达10%~36.2%。

化学农药减量培训课件

化学农药减量培训课件
培训技能
教授农民科学使用农药的方法,包括正确配药、施药、安全防护等 方面的技能。
推广新技术
引导农民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环保型农业技术,减少化学农药 的使用。
科普教育活动组织开展
组织形式
通过举办科普讲座、田间学校、 技术培训班等形式,将农药减量 技术送到农民手中。
活动内容
围绕农药减量主题,开展丰富多 彩的科普教育活动,包括知识竞 赛、技术演示、经验交流等。
精准施药技术提升
智能施药装备研发与应用
发展智能施药机械,实现精准施药、变量施药,提高农药利用率 。
推广新型高效低风险农药
加快高效、低风险、低残留农药的筛选和推广,替代高毒、高残留 农药。
建立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实现病虫害的实时 监测和预报,为精准施药提供科学依据。
04 农业生态系统中其他替代方法
农业生态系统平衡原理介绍
01
生态系统平衡的概念
生态系统内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达到动态平衡
的状态。
02
农业生态系统平衡的意义
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稳定,提高业生态系统平衡的调控方法
通过合理耕作、轮作、间作等措施,调整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增加生态
天敌昆虫利用的意义
减少害虫数量,控制害虫危害,减少化学农药使用。
天敌昆虫繁殖技术
通过人工饲养、繁殖天敌昆虫,释放到田间控制害虫。包括天敌 昆虫的饲养管理、繁殖技术、释放技术等。
05 农民培训与科普教育
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及技能水平
宣传环保意识
通过培训,向农民普及环保知识,强调农药减量对保护生态环境的 重要性。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和挑战应对
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

农药助剂与农药减量防治农作物病虫效果探析

农药助剂与农药减量防治农作物病虫效果探析

农药助剂与农药减量防治农作物病虫效果探析一、农药助剂种类及作用机理1.增效剂增效剂是农药助剂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主要作用是提高农药防治效果。

增效剂的作用机理一般有以下几种:(1)促进吸收。

增效剂可以改善农药吸收情况,增大吸收面积,提高农药的吸收速度和吸收率。

(2)增强扩散。

增效剂可以将农药颗粒分散,扩大农药的作用范围,提高农药分布均匀度,增强农药在作物叶片上的附着力。

(3)提高附着力。

增效剂可以调节叶片表面的胶质和黏性,增加农药在表面的附着力和持久力。

2.稳定剂稳定剂是一种可以提高农药稳定性的助剂。

稳定剂包括抗光剂、抗氧化剂等。

稳定剂的作用机理主要有以下两种:(1)抑制农药分解。

稳定剂可以抑制农药在环境中的分解,从而使农药的活性成分更加稳定。

3.粘附剂粘附剂主要是可以增强农药在叶片上的附着力,从而延长农药保持期和提高防治效果。

粘附剂的作用机理主要有以下两种:(1)增强粘附。

粘附剂本身具有较强的黏附能力,可以促进农药成分与叶面之间的粘附。

(2)提高透湿性。

粘附剂可以减少叶表面水分的蒸发,提高叶面对农药的渗透性,从而增加农药在叶面上的停留时间。

二、农药助剂在农药减量防治中的作用1.提高农药利用效率农药助剂的作用机理可以提高农药利用效率,使农药分子更好地吸附、扩散、符附,从而防治效果更加显著,减少了农药使用量,同时也降低了残留量和环境污染。

2.延长药效农药助剂可以增强农药在植物叶片表面的附着性和渗透性,从而延长药效,减少农药的喷洒次数。

3.减少毒害通过增强附着力和渗透性,农药助剂可以减少低效的漂失和滴落,降低农药对环境和人体的毒性,从而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减少农作物中农药残留量的检出。

4.经济效益使用农药助剂虽然需要投入额外费用,但能够增加农药防治效果,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农药助剂在农药减量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增加农药附着力、改善分布均匀度和提高渗透性等机理,它们不仅可以提高农药活性组分的利用效率和增强防治效果,还可以降低农药使用量,减少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从而节约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肪酸酯及其环氧乙烷加成物(Span、Tween系列) • 烷基苯磺酸盐(DBS-Ca、农乳500号)、脂肪醇聚
氧乙烯醚硫酸盐(AES)
22
国内主要乳化剂品种与应用
常用的乳化剂品种有100多种
其中农乳500号、600号、700号、EL系列是产量最大的品 种,占农乳产量70%以上
乳油用乳化剂大多以500号与600号、700号、EL分别搭配 为主体,必要时以其它单体调节而成
20
表面活性剂
每年使用量约6万吨
农药乳化剂 3.5万吨
分散剂
1万吨
润湿剂
1.5万吨
21
农药乳化剂 (3.5万吨)
•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壬基 酚聚氧乙烯醚-NP)(农乳100号)
• 苄基酚聚氧乙烯醚 • 苯乙烯基酚聚氧乙烯醚 (农乳600号) •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 (农乳700号) • 蓖麻油聚氧乙烯醚(BY、EL) •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酯、多元醇脂
上述品种的磷酸酯类乳化剂是近年来开发的新系列品种,用 在EW、 SC、SE等水基化农药新剂型中
23
分散剂 (1万吨)
• 分散剂是农药WP、SC、WDG/WDT、SE等剂型加 工中的重要组分之一。主要作用是保持分散体系 的悬浮和稳定性,防止分散体系中粒子间的聚集
• 阴离子的萘磺酸盐(MF、CNF)、萘磺酸盐甲醛 缩合物(NNO)、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苯磺酸盐、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SOPA)、 高分子羧酸盐等以及非离子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环氧乙烷环氧丙烷(EO/PO)嵌段聚醚、有机磷 酸酯等表面活性剂是农药加工常用的分散剂
起泡剂 润湿剂
铺展剂
渗透剂
6
农药常用表面活性剂
阴离子型:磺酸盐、硫酸盐、磷酸盐和羧酸盐等 阳离子型:胺盐型和季胺盐 两性表面活性剂:氨基酸型、甜菜碱型、氧化胺和
咪唑啉型 非离子型:聚乙二醇型和多元醇型
7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按制备方法的不同,又可细分为以下几类:
• 天然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常用作保护胶体,本身降低表面张 力的能力不强 主要有藻酸(钠)、果胶、淀粉、蛋白质等
• 醇类、醚类、烃类、植物油等溶剂与助溶剂 • 草酸、柠檬酸、碳酸钠、三聚磷酸钠等pH调节剂 • 酸性红、玫瑰精、亮蓝等警戒色素等 • 增稠剂、防冻剂、消泡剂等
9
湿地松采脂现场 10

松树油乳剂与二甲苯乳油展着性对比图
植 物 油 溶 剂 与 二 甲 苯 比 较
11
喷雾助剂(桶混助剂)
国外普遍使用,国内近年来逐步开发应用
24
润湿剂 (1.5万吨)
• 作用主要是降低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界面张力,增加药液在处理 对象(有害生物或植物体等)表面的润湿和接触
•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酸 或脂肪酸酯硫酸盐、烷基萘磺酸钠、烷基苯磺酸 盐、烷基硫酸盐和茶皂素、木质素盐等都是常用 的润湿剂
• SL、EW、EC、WP、WG、SC、SE
4
表面活性剂类
1. 按亲水基分类
阴离子型 阳离子型
两性型 非离子型
混合型
2. 按疏水基分类
碳氢表面活性剂 碳氟表面活性剂 有机硅表面活性剂
3. 按溶解性分类 水溶性表面活性剂、油溶性表面活性剂
5
表面活性剂类
4. 按分子量大小
低分子表面活性剂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M>2000
乳化剂
分散剂
5. 按用途分类
在农药产品生产过程中添加在配方之中,以满足 剂型加工和其物理化学稳定性能的要求
桶混助剂或喷雾助剂(spray additive)
为了提高农药有效成分的生物活性等性能,在使 用时与农药制剂配伍使用的助剂
3
按照表面活性剂分类法
• 表面活性剂类
乳化剂、润湿剂、分散剂、渗透剂等
• 非表面活性剂类
溶剂、填料、警戒色等
从事农药表面活性剂生产的企业近200家,产大于销,
年销量60万吨左右
满足国内企业需求,部分出口 农药加工企业研发能力较低,助剂企业主要以专用混
合助剂形式销售为主
环保剂型(WDG/SC)专用助剂开发生产相对滞后
19
农药助剂约60万吨/年
表面活性剂6万吨,价值10亿元 有机溶剂36万吨,价值35亿元 用于原药改性的材料1.5万吨,价值1.5亿元 各种填料15万吨,价值1.5亿元 其它辅材1.5万吨,价值约2亿元
• 半合成的有阳离子淀粉、羧甲基纤维素(CMC)、羟乙基 纤维素(HEC)
• 合成高分子有丙烯酸聚合物、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 (PVA)、聚乙烯醚、聚丙烯酰胺、EO/PO嵌段聚醚等
8
非表面活性剂类
主要指添加在农药剂型中的一些惰性物质或溶剂等 改善剂型物理性能或稳定性能的物质
• 包括农药加工中使用的载体、填料或吸附剂如白 炭黑、高岭土、陶土、无机盐类、尿素、淀粉、 锯末等
农药助剂助推农药减量增效
一、农药助剂分类
• 农药助剂(pesticide adjuvant)在农药剂型加工 或应用中使用的除农药有效成分以外的其他辅助 物质的总称
• 农药助剂可以按照其在农药中的使用方式和功能、 表面活性、结构类型、分子量大小等进行分类
2
按照助剂的使用方式分类
配方助剂(formulation additive)
25
二丁基萘磺酸钠(润湿剂BX,拉开粉) 十二烷基硫酸钠(K12)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 茶皂素
磺化琥珀酸二辛酯钠盐(渗透剂T) 烷基糖苷(APG)
氮酮、三聚硅氧烷(油基制剂)
26
有机溶剂36万吨
非极性溶剂31万吨 其中甲苯、二甲苯、150号、200号溶剂油等30
万吨,主要用于配制乳油 直链烃矿物油、植物油、油酸甲酯等计1万吨
• 植物油类(甲基化植物油)或矿物油类助剂
Quard 7®
Scoil ®
GY-Hmax
药效宝
• 有机硅类(提高农药展布性能和药效)
12
增效剂GY-Hmax, 中国专利产品
巴斯夫
专用助剂
陶氏益农
拜耳
杜邦
杀菌剂
杀虫剂
等特殊市场
17
喷雾助剂
• 有机硅类(提高农药展布性能和药效)
18
二、中国农药助剂生产概况
用于配制UL、OF等 极性溶剂5万吨
主要为甲醇、二甲基甲酰胺、环已酮、二甲基 亚砜、乙醇、丁醇、N-甲基吡咯烷酮等。主要用 于SL、ME和部份水剂的配制等
27
原药改性材料(1.5万吨)
主要有异丙胺、液氨、烧碱、苯甲酸等,用于草甘 膦、甲维盐和部分农药做制剂前成盐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