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中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

北京四中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
北京四中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

北京四中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

(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试卷满分为150分)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i-28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Cu-64

I 卷(模块)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69分。) 1.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钢

B. 液氯

C. 空气

D. 氨水

2.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 A. 电子转移

B. 元素化合价变化

C. 氧元素参加反应

D. 原子重新组合

3. 下列仪器中,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 A. 烧杯

B. 烧瓶

C. 锥形瓶

D. 坩埚

4. 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 稀盐酸

B. 铜丝

C. 氯化钠固体

D. 蔗糖

5. 下列常用的混合物分离或提纯操作中,需使用冷凝器的是 A. 过滤

B. 蒸发

C. 蒸馏

D. 分液

6. 下列物质中的氮元素只能体现氧化性的是 A. 3NH

B. NO

C. 2NO

D. 3HNO

7. 人体中的下列离子能够调节血液酸碱性的是 A. +

Na

B. -

3HCO

C. +

2Fe

D. -

Cl

8. A N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有关A N 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1mol 任何物质所含的分子数均为A N 个

B. 14g 氮气所含的N 原子数为A N 个

C. 标准状况下,22.4L 水所含的O H 2分子数为A N 个

D. 在钠与氯气的反应中,1mol 钠失去电子的数目为A N 2个 9. 下列各组混合物中,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 A. 酒精和水

B. 碘和四氯化碳

C. 水和四氯化碳

D. 氯化钠和水

10. 除去2CO 中的HCl 杂质最好是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 A. 饱和NaOH 溶液

B. 饱和3NaHCO 溶液

C. 饱和32CO Na 溶液

D. 水

11. 金属的使用是人类拓展自身能力的标志之一。人类利用几种常用金属的先后顺序依次为金、铜、铁、铝,之所以有先后,主要取决于 A. 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多少

B. 金属的熔沸点高低

C. 金属的活泼性强弱

D. 金属的导电性强弱

12. 下列关于合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青铜是一种铜锡合金

B. 合金中可以含有非金属元素

C. 硬铝比纯铝的硬度低

D. 储氢合金是一类能大量吸收2H 成金属氢化物的材料

13. 在实验室中,用3AlCl 溶液制备()3OH Al 沉淀,最好选用的试剂是 A. 石灰水

B. 氢氧化钠溶液

C. 硫酸

D. 氨水

14. 下列有关硅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2SiO 不溶于水,也不溶于任何酸

B. 2SiO 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C.硅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D. 水玻璃可用作木材防火剂

15. 下列试剂中,能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贮存的是 A. 氢氟酸

B. 氢氧化钠溶液

C. 盐酸

D. 水玻璃

16. 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胶体是一种介稳体系

B. 胶体和悬浊液都能透过滤纸

C. 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

D. 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小于1nm 17.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在蒸发食盐水时,边加热边用玻璃棒搅拌直至液体蒸干

B. 焰色反应实验前,铂丝应先用盐酸洗净,在酒精灯外焰灼烧至没有颜色

C. 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时,向饱和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D.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 溶液,将NaOH 固体放在容量瓶中加水溶解 18. 下列关于金属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为防止钠与水反应时燃烧,可将该反应置于试管中进行,以减少与氧气的接触

B. 钠着火时应用干燥的沙土灭火

C. 钠在空气中受热时,熔化为银白色的小球,产生黄色的火焰,生成白色粉末

D. 钠在空气中长期放置,最终主要生成物为过氧化钠

19.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 氯气溶于水:-

-

+

++=+Cl ClO H Cl O H 222

B. 将铝粉投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

22222H AlO OH Al

C. 铁粉与氯化铁溶液反应:++

=+232Fe Fe

Fe

D.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

22224422O OH Na O H O Na

20. 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①32O Al ;②()2OH Ca ;③32CO Na ;④Al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1. 已知O H SO K Cl SO H KClO KCl 24224233333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3KClO 是氧化剂

B. 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氯元素的质量比为5:1

C. 42SO H 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D. 31molKClO 参加反应时有mol 10电子转移 22. 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 +H 、-I 、-3NO 、-

23SiO

B. +Ag 、+3Fe 、-

Cl 、-

24SO C. +

K 、-

24SO 、+

2Cu

、-

3NO

D. +

4NH 、-OH 、-

Cl 、-

3HCO

23. 把一定量铁粉放入氯化铁溶液中,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

+

32Fe Fe 和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2,则已反应的+

3Fe 和未反应的+

3Fe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1:1 B. 1::2

C. 1:3

D. 2:3

二、非选择题(共31分)

24. (8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氢钠的化学式是_________,俗称_________,其水溶液显__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

(2)碳酸氢钠可治疗胃酸(0.2%~0.4%的盐酸)过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等物质的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足量盐酸反应时生成2CO 的量,前者_________后者(填“>”、“<”或“=”)

(3)除去碳酸钠固体中碳酸氢钠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6分)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生产氯气和烧碱。

(1)食盐溶于水发生电离,其电离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04年4月15日,某化工厂发生氯气泄漏事件,工作人员喷射NaOH 溶液形成液幕,包围并吸收泄漏的氯气,其反应原理为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事件过后,附近居民向记者反映当时晾在外面的衣服褪色了,其原因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化学方程式解释)。

26. (9分)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32O Al ,含有杂质2SiO 、32O Fe 、MgO 。工业上从铝土矿中提取铝可采用如下工艺流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涉及分离溶液与沉淀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

(2)沉淀B 的成分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B 可以用来制作普通玻璃,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沉淀C 的成分是____________;溶液D 中存在较多的阴离子是____________。

(3)沉淀F 转化为物质M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物质M 制取铝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D 中通入过量2CO 生成沉淀F 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8分)某同学欲探究22O Na 与水的反应,可供使用的试剂有:22O Na 、蒸馏水、

4KMnO 酸性溶液、2MnO 。该同学取一定量22O Na 样品与过量水反应,待完全反应后,得到溶液X 和一定量氧气2O ,该同学推测反应中可能生成了22O H ,并进行实验探究。 (1)试设计实验证明溶液X 中含过氧化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上述实验证明溶液中确实存在22O H ,取少量X 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取少量X 于试管中,滴加2FeCl 溶液,立即生成红褐色沉淀,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溶液X 可使酸性4KMnO 溶液褪色,同时放出氧气,完成并配平该反应的离子

方程式:_______+-

4MnO _______22O H +_______+H -_______+2Mn +_______2O ↑+

_______。

II 卷 满分50分

28. (5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下列物质:

①Si ;②()424SO NH ;③()2ClO Ca ;④()3OH Al ;⑤32O Fe 。其中,可用于制造芯片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可用于杀菌,消毒的是__________;可用作化肥的是__________;可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的是______________;医疗上可用作胃酸中和剂的是_______。

29. (19分)现有金属单质A 、B 、C 和气体甲、乙、丙以及物质D 、E 、F 、G 、H ,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有些反应的生成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标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_、丙_________、乙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gD 4.0和3206.1CO gNa 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1

1.0-?L mol 稀盐酸,在下面坐标系中画出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2CO 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图像。

30. (12分)由1~18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X 是某抗酸药的有效成分。某同学欲探究X 的组成。查阅资料:

①由1~18号元素组成的抗酸药的有效成分可能是碳酸氢钠、碳酸镁、氢氧化铝、硅酸镁铝、磷酸铝、碱式碳酸镁铝。

②+

3Al 在0.5=pH 时沉淀完全;+

2Mg

在8.8=pH 时开始沉淀,在4.11=pH 时沉淀

完全。

实验过程:

I. 向化合物X 粉末中加入过量盐酸,产生气体A ,得到无色溶液。 II. 用铂丝蘸取少量I 中所得的溶液,在火焰上灼烧,无黄色火焰。

III. 向I 中所得的溶液中滴加氨水,调节pH 至5~6,产生白色沉淀B ,过滤。 IV. 向沉淀B 中加过量NaOH 溶液,沉淀全部溶解。

V. 向III 中得到的滤液中滴加NaOH 溶液,调节pH 至12,得到白色沉淀C 。 (1)I 中气体A 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 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由I 、II 判断X 一定不含有的元素是磷、________(填元素名称)。 (3)III 中生成B 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IV 中B 溶解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沉淀C 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

(6)若上述()()()3:1:1::=C n B n A n ,则X 的化学式是________。

31. (14分)瑞典化学家舍勒在研究软锰矿(主要成分是2MnO )的过程中,将它与浓盐酸混合加热,产生了一种黄绿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氯气。某学生使用这一原理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且利用制得的氯气与潮湿的消石灰反应制取少量漂白粉(这是一个放热反应),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A 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所盛试剂是__________,B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2)漂白粉将在U 形管中产生,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实验结果所得()2ClO Ca 产率太低,经分析并查阅资料发现,主要原因是在U 形管中存在两个副反应:

①温度较高时氯气与消石灰反应生成()23ClO Ca ,为避免此副反应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试判断另一个副反应(写出此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为避免此副反应发生,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漂粉精同盐酸作用产生氯气:()O H CaCl Cl HCl ClO Ca 2222224++↑=+,该反应中每生成21molCl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mol ,被氧化的HCl 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mol 。有效氯是漂粉精中有效()2ClO Ca 的含量大小的标志。已知:

有效氯=(漂粉精加盐酸所释放出的氯气的质量/漂粉精的质量)?100%,该漂粉精的有效氯为65%,则该漂粉精中()2ClO Ca 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试题答案】

I 卷

1~5 BADDC

6~10 DBBCB 11~15 CCDDC

16~20 DBBDC

21~23 DCC 24. (1)3NaHCO

小苏打

(2)↑+=++

-223CO O H H HCO

(3)↑++22323

2CO O H CO Na NaHCO △

25. (1)NaCl -

+

+=Cl Na (2)O H ClO Cl OH

Cl 222++=+---

(3)HClO HCl O H Cl +=+22,HClO 具有强氧化性,可漂白 26. (1)过滤 (2)2SiO ;

↑++2322

32CO SiO Na SiO CO Na 高温

↑++232

3CO CaSiO SiO CaCO 高温

()3OH Fe 和()2OH Mg ;-2AlO ,-OH ,-

Cl 。

(3)()O H O Al OH Al 232332+△

()

↑+232342O Al O Al 冰晶石

电解

熔融

()-

-+↓=++332222HCO OH Al O H CO AlO

27. (1)取少量X 于试管中,加入少量2MnO 固体,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生成的2O 。 (2)酚酞先变红,又褪色。

(3)()↓=++-

+3222242OH Fe OH Fe O H 。

(4) 2 +-

4MnO 5 22O H + 6 +

H = 2 +2Mn + 5 2O ↑+ 8 O H 2

II 卷 满分50分

28. ①;③;②;⑤;④ 29.

(1)Al 、HCl 、2Cl 。

(2)↑++=+-

+

222222H OH Na O H Na ;

-++

+=+Cl Fe Fe

Cl 222322

()↓=+-

+333Fe OH Fe OH 。

(3)

30. (1)2CO (2)钠、硅。 (3)()+

+

+↓=?+4323333NH OH Al O H NH Al

(4)()O H AlO OH OH Al 2232+=+-

-。

(5)()2OH Mg 。 (6)()373CO OH AlMg 31.

(1)分液漏斗,浓盐酸,+2MnO ()

↑++22224Cl O H MnCl HCl △

(2)()()O H ClO Ca CaCl OH Ca Cl 22222222++=+。 (3)①将U 形管置于冷水浴中。

②()O H CaCl OH Ca HCl 22222+=+。在B 、C 之间增加一个饱和食盐水洗气装置。 (4)1 mol 1

65.5%

高一化学期末试题(附答案)

高一化学期末试卷 命题人: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只有一个选项 ......符合题意。)1.以下是一些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其中盛放剧毒药品的外包装上应贴的标志是( )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制取蒸馏水时,为了防止瓶内产生暴沸现象,应先向烧瓶内加入几片碎瓷片B.稀释浓硫酸时,常把水加入到盛浓硫酸的烧杯中 C.做CO还原Fe 2O 3 实验时,为防止CO污染环境,实验完毕,常先停止通CO, 再停止加热 D.在用水吸收HCl气体时可把导管直接插入液面下 3.设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11.2L NH 3所含的原子数为2N A B.常温常压下,80g SO 3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N A C.标准状况下,22.4L H 2中所含原子数为N A D.一定条件下,56g铁粉与足量的Cl 2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2N A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 mol H 2O的质量为18g/mol B.CH 4 的摩尔质量为16g C.3.01×1023个SO 2 分子的质量为32g D.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物质体积均为22.4L 5.厨房中的化学知识很多,下面是有关厨房中的常见操作或者常见现象,其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烧菜用过的铁锅,经放置常出现红棕色斑迹 B.用煤气灶燃烧沼气(主要成分为甲烷:CH 4 )为炒菜提供热量

C.牛奶久置变质腐败 D.用醋酸除去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 3、Mg(OH) 2 ] 6.当钠、钾等金属不慎着火时,可以用来灭火的是:() A、水 B、煤油 C、沙子 D、泡沫灭火剂 7.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 A.青铜 B.高碳钢 C.水银 D.黄铜 8.下列物质中,熔点最低的是( ) A.钠 B.钨 C.铁 D.钠钾合金 9.下列说法不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 A.钠容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氧气反应,所以钠保存在煤油中 B.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的水溶液都呈碱性,所以它们被作为食用碱 C.某化合物的焰色反应为黄色,说明该反应一定不含钾元素,因为钾元素的焰色反应为紫色 D.FeSO 4可以防止油炸食物被氧化,因为FeSO 4 具有还原性 10.下列有关常见的几种金属氧化物的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氧化钙可用作干燥剂 B.Al 2O 3 可用作耐火材料 C.Fe 2O 3 可用红色油漆和涂料 D.Na 2O 2 、CuO、FeO都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都生成相应的碱 11、下列有关胶体和溶液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溶液澄清透明,胶体浑浊不透明 B、溶液呈电中性,胶体带有电荷 C、光束通过溶液没有特殊现象,光束通过胶体有丁达尔效应 D、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粒子的运动无规律 1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把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Cu2++2Na=Cu+2Na+ B.烧碱溶液与小苏打溶液混合:OH—+HCO 3—=CO 2 ↑+H 2 O C.碳酸钙溶于醋酸:CaCO 3+2H+=Ca2++CO 2 ↑+H 2 O D.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氯水:2Fe2++Cl 2 =2Fe3++2Cl— 13.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淡绿色变为棕黄色,其原因可能是()A.苹果汁中的Fe2+变成Fe3+ B.苹果汁含有Cu2+ C.苹果汁含有OH- D.苹果汁含有Na+ 14.在硝酸铝和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下列表示氢氧化钠加入量(x)与溶液中沉淀物的量(y)的关系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高一期末考试试卷 化学试卷 考试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 (2)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题上答题无效。 保持卡面清洁,不得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 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Na:23 Ca:40 N:14 S:32 Al:27 P:31 Cl:35.5 Mg:24 Si :28 第I卷(选择题共54分) 一、选择题(共10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标准答案,每小题3分,10×3=30分) 1.用容量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该容量瓶必须是() A.干燥的 B.瓶塞不漏水的 C.用待配溶液洗涤过的 D.以上三项都符合的 2.进行过滤操作时,必须使用的玻璃仪器是() A.试管 B.烧瓶C.烧杯 D.酒精灯 3.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 A.Al(OH)3与盐酸反应:Al(OH)3+3H+===Al3++3H2O B.Al2O3溶于过量NaOH溶液:Al2O3+2OH-===2AlO-2+H2O C.铁溶于稀H2SO4中:2Fe+6H+===2Fe3++3H2↑ D.Al(OH)3溶于NaOH溶液:Al(OH)3+OH-===AlO-2+2H2O 4.关于制备Fe(OH)3胶体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A.在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 B.加热煮沸FeCl3溶液 C.把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 D.把饱和的FeCl3溶液滴入到沸水中 5..往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时,溶液的颜色变化应该是( ) A.颜色变浅 B.逐渐变红色 C.没有改变 D.变棕黄色 6.向50 mL 18 mol·L-1 H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 ) A.小于0.45 mol B.等于0.45 mol C.在0.45 mol和0.90 mol之间 D.大于0.90 mol 7.下列气体溶解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SO2溶解于水 B.NO2溶解于水 C.CO2溶解于水 D.O2溶解于水 8.某溶液中有Fe3+、Mg2+、Fe2+和Al3+四种阳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后,再加入过量的盐酸,溶液中大量减少的阳离子是() A.Fe3+ B.Mg2+ C.Fe2+ D.Al3+ 9.镁铝合金5.1 g溶于300mL2mol/L的HCl,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为5.6L。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氨水,产生沉淀的质量为() A.5.1g B.10.2g C.13.6g D.15.3g 10.下列离子在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H+、NO3-、Fe2+、Na+ B.Ag+、NO3-、Cl-、K+

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

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 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世界 一、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⑴.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应的实质 多种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产生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不同离子之间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等。 ①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化学反应。 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规律)——物质之间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如Ba2+与CO32-、Ag+与Br-、Ca2+与OH-、Mg2+与CO32-、OH-等之间发生离子反应。 生成气体或挥发性物质:如NH4+与OH-,H+与CO32-、HCO3-、HSO3-、SO32-等之间发生离子反应。 生成弱电解质:如H+与CH3COO-、CO32-等生成弱酸;OH-与NH4+等生成弱碱;H+与OH-生成水(水也是种弱电解质)。 ⑵.离子方程式 ①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步骤 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拆:将化学方程式中易溶解于水且能完全电离的物质拆写成阴、阳离子符号;而难溶于水的物质、气态物质和水仍用化学式表示; 删:删去方程式等号两边重复的离子; 查:检查是否满足元素原子守恒、反应前后电荷守恒等。 ②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方法 化学式与离子符号使用要正确,其规律是:一般易溶于水的强酸(H2SO4、HNO3、HCl、HBr、HI)、强碱(NaOH、KOH、Ba(OH)2、Ca(OH)2)、大多数可溶性盐均写成离子符号(拆);而单质、氧化物、弱电解质、非电解质极难溶于水的物质均写成化学式(不拆)。 判断离子方程式书写是否正确,注意两守恒:方程式两边的原子数、电子数必须守恒。 5. 离子共存题易错点: ⑴在题目中告知是无色溶液,应排除具有颜色的离子 Fe2+(浅绿色)、Fe3+(黄色)、Cu2+(蓝色)、MnO4—(紫色)等离子。 ⑵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不能与H+、OH—大量共存HCO3—、HSO3-、 6.元素化合价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 ⑴氧化还原反应: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非氧化还原反应:凡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就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⑵氧化还原反应特征(判别方法):化合价发生变化。 8.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⑴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实质:化合价升高,该元素原子在反应中失去电子; 化合价降低,该元素原子在反应中得到电子。 ⑵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反应过程中有电子得失(或偏移)。

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含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 —23 Mg—24 Al—27 S—32 Cl—35.5 K—39 Mn—55 Fe—56 Cu—64 Zn—65 第Ⅰ卷(选择题共49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时,由监考人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4年4月22日是第45个世界地球日。今年地球日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下列行为不符合活动主题的是 A.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可燃冰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B.实现能源的清洁利用,就需开发新能源 C.更新采煤、采油技术,提高产量以满足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D.落实资源的“3R”发展观,即:减少资源消耗(Reduce)、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Reuse)、资源的循环再生(Recycle)

2.下列关于糖类、油脂、蛋白质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油脂、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油脂、蛋白质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 C.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D.油脂有油和脂肪之分,都属于酯类 3.下列有关概念说法正确的是 A.D2、T2、H2互为同素异形体 B.甲烷和异丁烷互为同系物 C.石墨、金刚石互为同位素 D.乙烷和乙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4.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B.氮气分子的结构式:N≡N C.F-的结构示意图: D.NaCl的电子式: 5.下列反应中,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又是吸热反应的是A.灼热的炭与CO2反应 B.H2与O2的燃烧反应 C.铝与稀盐酸反应 D.Ba(OH)2?8H2O与NH4Cl反应6.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A.反应物的浓度 B.反应温度 C.使用催化剂 D.反应物的性质 7.下列金属的冶炼不适宜用热还原法来冶炼的是 A.铁 B.铜 C.铅 D.钠 8.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试卷及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Na:23 S:32 Cu:64 N:14 Cl:35.5 Fe:56 Ba:137 第I卷(选择题,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60分) 1、当钠、钾等金属不慎着火时,可以用来灭火的是:() A、水 B、煤油 C、沙子 D、泡沫灭火剂 2、在自然界中,既有以化合态存在,又有以游离态存在的元素是() A、碳 B、硅 C、镁 D、铝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 N2的质量是14g B、H2SO4的摩尔质量是98 g C、H2O的摩尔质量是18 g /mol D、1mol HCl的质量是36.5 g /mol 4、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的是( ) A.CO32-、H+、Na+、NO3-B.H+、Ag+、Cl-、SO42- C.K+、Na+、OH-、NO3-D.Ba2+、Ca2+、SO42-、OH- 5、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铁与稀硫酸反应Fe+2H+====Fe3++H2↑ 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CO2+H2O====2H++CO32- C.碳酸钡与盐酸反应CO32—+2H+====H2O+CO2↑+Ba2+ D.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OH—+Cu2+====Cu(OH)2↓ 6、下列物质中既能导电,又属于强电解质的一组物质是() A.石墨、醋酸溶液、食盐晶体B熔融状态的KOH、熔融状态的NaCl C.稀H2SO4、NaOH溶液、纯HNO3D.液氨、石灰水、水银

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有答案)

2019—2019 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有答案)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 创造新物质的科学。查字典化学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2019-2019 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有答案) 1. 本试卷分第I卷、第口卷和答题卡,共4页。满分100 分,考试用时80 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卷交回,试题卷自己保存。 2. 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考号用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3. 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 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4. 保持答题卷清洁、完整,严禁使用涂改液和修正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P31 S32 Cl3 5.5 Mn55 Fe56 第I 卷选择题(4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 分,共 40 分) 1. 下列实验操作:①取液体试剂,②取固体试剂,③溶解,④ 过滤,⑤蒸发。一定要用到玻璃棒的是()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⑤ D. ③④⑤ 2.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杂质除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 AKCI溶液12加热,升华 BKNO3K2S O4BaCl2容液,过滤 CCuCu朋硫酸,过滤 DCaC03Ca盐酸,过滤 3. 下列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A. 磷酸(H3PO4)的摩尔质量与6.021023个磷酸分子的质量在 数值上相等 B. 6.021023 个氮分子和6.021023 个氢分子的质量比等于 14 :1 C. 32 g 氧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6.021023 D .常温常压下,0.56.021023 个一氧化碳分子所占的体积是 11.2 L 4. 相同质量的下列气体,在同温同压下占有的体积最大的是( ) A. H2 B.O2 C.Cl2 D.SO2 5. 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包括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在答题卡上。答第II卷时,须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请将第I卷选择题的答案填涂至答题卡上;第II卷的答案,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各题的相应位置上。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卡和第II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第I卷(选择题,共44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新键的形成”,据此你认为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反应的是()A.天然气燃烧B.金刚石变成石墨 C.氯化钠熔化D.五氧化二磷吸水 2.天然皮革是()A.纤维素制品B.脂肪类物质 C.橡胶制品D.凝固和变性的蛋白质 3.某些不合格的建筑装饰材料,会缓慢释放出浓度过高、影响健康的气体,这些气体最常见的是()A.二氧化氮 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 D.甲苯等有机物蒸气和甲醛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数相同的原子,化学性质必定相同。 B.在氢气和水中,均含有微量的氘,且在氢元素中氘的原子百分数相同。 C.两种微粒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其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D.现已经知道了109种元素,就是知道了109种原子。 5.A、B是同周期元素,如果A原子半径比B大,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两元素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A强于B B.A的气态氢化物比B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C.A的金属性比B的金属性强 D.A的阴离子比B的阴离子还原性弱 6.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离子化合物可能含有共价键 B.共价化合物可能含有离子键 C.离子化合物只含有离子键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B.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C.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 D.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大小 8.关于原电池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B.化学性质较活泼的金属为正极 C.在外电路,电子流出正极 D.是由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9.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可与C2H6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乙醇B.溴水 C.氧气D.酸性高锰酸钾 10.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中C、H、O个数之比为1:2:3 B.分子中C、H个数之比为1:2 C.分子中可能含有氧原子 D.此有机物的最简式为为CH4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X、Y两元素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X元素的阳离子半径大于Y元素阳离子的半径;Z和Y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Z元素的原子半径小于Y元素的原子半径,X、Y、Z三种元素原子序数的关系是()A.X>Y>Z B.Y>X>Z C.Z>X>Y D.Z>Y>X 12.反应4A(s) + 3B(g) = 2C(g) + D(g),经2min,B的浓度减少0.6mol·L-1,对此反应速率

(完整版)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考试试卷

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考试试卷 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第一卷(选择题 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过滤时不需要的玻璃仪器是 ( ) A.烧杯B.玻璃棒C.漏斗D.试管 2.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干布擦,后边洗边眨眼睛。 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C.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用水扑灭火焰。 D.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3.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g氢气中所含有的分子数为N A B.0.5mol/L、2L的AlCl3溶液中含有氯 离子数为N A C.32g氧气中所含的氧原子数为N A D.1mol/L、500mL的H2SO4溶 液中 SO42—的数目为0. 5 N A 4.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39%的乙醇溶液⑧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A.分液、蒸馏、萃取 B.萃取、蒸发、分液 C.分液、萃取、蒸馏 D.蒸馏、萃取、分液 5.下列除杂方案正确的是(括号内为除杂剂)( ) A.NaOH溶液中混有Ba(OH)2 (CuSO4) B.Cu(NO3)2中混有AgNO3 (Cu粉) C.CO中混有CO2 (炽热的炭) D.CO2中混有HCl气体(NaOH溶液)6.用容量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该容量瓶必须是 ( ) A.干燥的 B.瓶塞不漏水的 C.用欲配制的溶液润洗过的D.以上三项均须 要求的 7.下列各溶液中,Na+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 A.4L0.5mol/LNaCl溶液 B.1L0.3mol/LNa2SO4溶液

安徽省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安徽省舒城干汊河中学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年级化学试卷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考生注意:1.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填写在试卷上不得分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N14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共价化合物——硫酸、纯碱、水 B.分散系——空气、水玻璃、盐酸 C.非电解质——液氯、乙醇、NH3 D.强氧化剂——盐酸、硫酸、硝酸 2.实验室配制1 mol·L-1盐酸250 mL,下列不需用的仪器是 A.250 mL容量瓶B.托盘天平 C.胶头滴管D.烧杯 3.下列与化学概念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合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B.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C.催化剂能改变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D.石油是混合物,其分馏产品汽油为纯净物 4.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标准状况下,6.02×1023个分子所占的体积约是22.4 L ②0.5 mol H2所占体积为11.2 L ③标准状况下,1 mol H2O的体积为22.4 L ④标准状况下,28 g CO与N2的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22.4 L ⑤各种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都约为22.4 L·mol-1⑥标准状况下,体积相同的气体的分子数相同 A.①③⑤B.④⑥ C.③④⑥D.①④⑥ 6.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Y原子的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Z单质可制成半导体材料,W与X属于同一主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元素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

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高一第一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i —28 S —32 Cl —35.5 K —39 Ca —40 Fe —56 Cu —64 注意: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方框内。 第I 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将一小块金属钠长期露置于空气中发生一系列变化,最终产物是 ( ) A 、NaOH B 、Na 2O C 、Na 2O 2 D 、Na 2CO 3 2.实验室中需要配制2mol/L 的NaCl 溶液950mL ,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 NaCl 质量分别是 ( ) A .950mL ,11.2g B .500mL ,117g C .1000mL ,117.0g D .任意规格,111.2g 3.过滤后的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 2、MgCl 2、Na 2SO 4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 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①加入稍过量的Na 2CO 3溶液;②加入稍过量的NaOH 溶液;③加入稍过量的BaCl 2溶液;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⑤过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③②①⑤④ B .①②③⑤④ C .②③①④⑤ D .③⑤②① 4.硅的氧化物及硅酸盐构成了地壳中大部分的岩石、沙子和土壤。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硅一直扮演着主角。下面几种物质中含有硅单质的是 A . B . C . D . A .③②①⑤④ B .①②③⑤④ C .②③①④⑤ D .③⑤②①④ 5、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 .铜与热的浓硫酸:Cu+4H + +SO 42 - Cu 2+ +SO 2↑+2H 2O B .在碳酸氢铵稀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NH 4+ + OH -= NH 3·H 2O C .用氨水吸收过量的二氧化硫:NH 3·H 2O+SO 2=NH 4+ +HSO 3- D .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硝酸:2Fe 2++4H ++NO 3-=2Fe 3+ +2H 2O +NO↑ 6. “荧光粉”所用的高纯度氯化钙中若混有镁离子,除去的方法是把氯化钙的水溶液加热到90—95℃,在不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适当的沉淀剂,使镁离子生成沉淀过滤除去。此沉淀剂最好是( ) A. 烧碱 B . 纯碱 C . 小苏打 D . 石灰浆 玛瑙 光导纤维 太阳能电池板 水晶

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高一化学试题(理科)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命题人:审题人:)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 —23 Mg—24 Al—27 Fe—56 Cu—64 Zn—65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计40分) 1.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6g的CH4中含有的电子数0.1N A B.1 mol 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或Na2O2均失去N A个电子 C.1 mol Al分别放入足量的冷的浓HNO3、稀HNO3中,反应后转移电子均为3N A D.标准状况下,11.2LH2O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5N A 2.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O2和O3具有相同的 A.密度 B.原子数C.质量 D.分子数 3.下列图示装置的实验中,操作正确的是 A.图1配制250mL0.10mol·L-1盐酸B.图2稀释浓硫酸 C.图3称量氯化钠固体D.图4 CCl4萃取碘水的分液操作 4.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A.都能透过滤纸B.都呈红褐色 C.分散质粒子具有相同的直径D.都具有丁达尔效应 5.某溶液中加入铝粉有氢气产生,该溶液中肯定可以大量共存的离是 A.Na+、NO3-、Cl-、SO42-B.Na+、K+、Ba2+、HCO3- C.Fe3+、H+、SO42-、Cl-D.Na+、K+、Cl-、SO42- 6.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日科学家,他们由于研究“有机物合成过程中钯催化交叉偶联”而获奖。钯的化合物氯化钯可用来检测有毒气体CO,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PdCl2+

H2O===CO2+Pd↓+2H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题述反应条件下还原性:CO>Pd B.题述反应中PdCl2被氧化 C.生成22.4 L CO2时,转移的电子为2 mol D.CO气体只有在高温下才能表现还原性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铜片加入FeCl3溶液中:Cu+2Fe3+===2Fe2++Cu2+ B.盐酸中加入Ca CO3:CO2-3+2H+===H2O+CO2↑ C.Na2O2与H2O反应:Na2O2+H2O===2Na++2OH-+O2↑ D.向Fe(OH)2中加入足量稀硝酸:Fe(OH)2+2H+===Fe2++2H2O 8.为了检验某固体物质中是否含有NH+4,下列试纸和试剂一定用不到的是 ①蒸馏水②NaOH溶液③红色石蕊试纸④蓝色石蕊试纸⑤稀硫酸 A.①⑤B.④⑤C.①③ D.①④⑤ 9.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3O4 B.铁与水蒸气在高温下的反应产物为Fe2O3和H2 C.除去FeCl2溶液中的FeCl3杂质,可以向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然后过滤 D.Fe3+与KSCN产生红色沉淀 10.实验室中,要使AlCl3溶液中的Al3+全部沉淀出来,适宜用的试剂是A.NaOH溶液 B.Ba(OH)2溶液C.盐酸D.氨水 11.将一小块钠投入到滴有石蕊的水中,下列有关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A.钠浮在液面上B.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 C.水溶液变为蓝色D.水溶液变为红色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a2O与Na2O2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碱,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 B.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都能跟CaCl2溶液反应得到白色沉淀 C.某物质灼烧时,焰色反应呈现黄色,一定不含钾元素 D.Na2O2可作供氧剂,而Na2O不行 13.铁和氧化铁的混合物共2mo l,加盐酸后固体全部溶解,共收集到0.5molH2,且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则原混合物中铁的物质的量为 A.0.5mol B.0.75mol C.1.25mol D. 1.5mol 14.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 A.氨水B.硝酸C.醋D.卤水(主要成分MgCl2)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高一化学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

高一化学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 2、晶体类型的判断 ⑴从性质上判断: 熔沸点和硬度;(高:原子晶体;中:离子晶体;低:分子晶体) 熔融状态的导电性。(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用此实验方法可以区分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 ⑵从组成上判断(建议:晶体类型一定要判断清楚,尤其是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要分清) 方法:一是看构成晶体微粒的种类,二是看微粒之间的作用力。步骤:⑴金属单质:金属晶体⑵金属阳离子或者铵根离子:离子晶体 ⑶四种原子晶体(金刚石、硅、二氧化硅和碳化硅) ⑷非金属元素组成,不是铵盐、原子晶体,一般就是分子晶体。(稀有气体形成分子晶体) 3 4、食盐晶体中,Na占据立方体顶点、面心,Cl占据棱中点、体心,每个Na 同时吸引6个Cl,每个Cl同时吸引6个Na 干冰中,二氧化碳分子占据面心和顶点,只有分子晶体化学式一般才是分子式,其他晶体不存在分子,故没有分子式,只是化学式。 金刚石、二氧化硅晶体中都存在四面体结构,键角10928 四、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 1、化学反应速率 a、定义: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 公式v=△c / △t=△n /( V△t) ⑴速率大小比较应该将其转变为用同一种物质表示,且单位一致。各物质表示的速率比等于该反应的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⑵在一定温度下,固体和纯液体物质单位体积内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即物

质的量浓度为常数,故不能用固体和纯液体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b、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条件 浓度其它条件不变时,浓度增大,速率增大 温度其它条件不变时,温度升高,速率增大 压强其它条件不变时,仅对气体参加的反应有影响压强增大,速率增大 催化剂(正) 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其他反应物颗粒大小,反应物接触面等 2、化学平衡 a、可逆反应:一个反应在向正方向进行的同时又向逆方向进行的反应 如N2 +2H3 催化剂高温高压 --+ 2NH3 b、化学平衡的建立对于一个可逆反应如图 速率 时间 c、化学平衡的五大特点 逆可逆反应:可逆才存在平衡的问题 等v(正)=v(逆):平衡的时候的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定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一定:平衡后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就不会发生变化了动是一个动态平衡:平衡的时候化学反应并没有停止,只是因为v(正)=v(逆) 变条件改变,化学平衡也随之改变 d、化学平衡状态判断⑴浓度恒定⑵速率相等(关键看物理量建立平衡前和平衡后是否始终保持一致,若始终保持一致,即使这个物理量一定,也不能判断已经达到平衡,若不一致

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有答案)

2019—2019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有答 案)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创造新物质的科学。查字典化学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2019-2019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有答案) 1. 本试卷分第Ⅰ卷、第Ⅱ卷和答题卡,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8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卷交回,试题卷自己保存。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考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4.保持答题卷清洁、完整,严禁使用涂改液和修正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P31 S32 Cl35.5 Mn55 Fe56 第I卷选择题(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实验操作:①取液体试剂,②取固体试剂,③溶解,④过滤,⑤蒸发。一定要用到玻璃棒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③④⑤ 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杂质除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 AKCl溶液I2加热,升华 BKNO3K2S O4BaCl2溶液,过滤 CCuCuO稀硫酸,过滤 DCaCO3CaO盐酸,过滤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磷酸(H3PO4)的摩尔质量与6.021023个磷酸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相等 B.6.021023个氮分子和6.021023个氢分子的质量比等于14∶1 C.32 g氧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6.021023 D.常温常压下,0.56.021023个一氧化碳分子所占的体积是 11.2 L 4.相同质量的下列气体,在同温同压下占有的体积最大的是( ) A.H2 B.O2 C.Cl2 D.SO2 5.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A.铁与FeCl3溶液反应:Fe +Fe3+==2 Fe2+ B.小苏打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HCO3-+ OH-== CO2 + H2O C. 金属铝加入到NaOH溶液中: Al+2OH-+H2O====Al错误!

人教版高一下期化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1 高一下期期末化学调研测试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第I 卷(选择题,共54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42分) 1.化学是人类利用自然资源、丰富物质世界的重要科学依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我国许多城市已经推广使用清洁燃料以减少环境污染,如压缩天然气(CNG)、液化石油气(LPG),这两类燃料的主要成分均是烃类 B .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等 C .煤的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煤的干馏、煤气化和煤液化而获得洁净的燃料和多种化工原料 D .工业上利用金属活泼性不同,采用不同的冶炼方法冶炼金属,如电解法冶炼铝、热还原法冶炼铁、热分解法冶炼铜 2.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 .铝片与稀盐酸反应 B .Ba (OH )2·8H 2O 与NH 4Cl 的反应 C .灼热的碳与CO 2的反应 D .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3.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得是( ) A .淀粉和纤维素 B .甲烷和乙烷 C .12C 和14C D .蔗糖和麦芽糖 4.如图所示能够组成原电池,并且产生明显的电流的是( ) 5.等质量的三份锌a 、b 和c ,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硫酸中,a 中同时加入适量CuSO 4溶液,b 中加入适量 CH 3COONa 溶液,C 中不加入其他物质。下列各图中表示其产生H 2的总体积(V )与时间(t )的关系中正确的是( ) 6.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组合是( ) ①CH 3CH=CH 2+ Br 2 CH 3CHBrCH 2Br ②CH 3COOH +CH 3CH 2OH CH 3COOCH 2CH 3+H 2O ③2CH 3CH 2OH +O 2――→催化剂 △2CH 3CHO +2H 2O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7.在其他条件具备时,若一反应较难进行,则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①参加反应的分子的能量普遍较低 ②参加反应的分子的能量普遍较高 ③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活化分子有效碰撞次数较少 ④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活化分子有效碰撞次数较多 ⑤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百分数较小 ⑥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百分数较大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①④⑥ D .②③⑤ 8.物质(t -BuNO)2在正庚烷溶剂中发生如下反应:(t -BuNO)22(t -BuNO) ΔH =+50.5 kJ·mol - 1, Ea =90.4 kJ·mol - 1。下列图象合理的是 ( ) 9.下列热化学方程式能表示可燃物的燃烧热的是( ) A .)(2)()(22g HCl g Cl g H =+ 1 184.6H K J m o l -?=-? B .)(2)()(2)(2224g O H g CO g O g CH +=+ 1 802.3H K J m o l -?=-? C .1 2221885518);1(18)(16)(25)(2-?-=?+=+mol KJ H O H g CO g O g H C D .)()(2 1 )(22g CO g O g CO =+ 1283H KJ mol -?=-? 10.海水提镁的主要流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试剂M 是盐酸 ②流程中的反应全部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操作b 只是过滤 ④用海水晒盐后的饱和溶液加石灰乳制Mg(OH)2 ⑤电解熔融MgCl 2比电解熔融的MgO 制金属镁更节约能量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 C .④⑤ D .①④⑤ 浓硫酸 △ CCl 4

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有答案)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Mn-55 Fe-56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至12题每题2分,13至20题每题3分,共48分) 1.化学是人类利用自然资源、丰富物质世界的重要科学依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许多城市已经推广使用清洁燃料以减少环境污染,如压缩天然气(CNG)、液化石 油气(LPG),这两类燃料的主要成分均是烃类 B.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等 C.煤的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煤的干馏、煤气化和煤液化而获得洁净的燃料和多种 化工原料 D.工业上利用金属活泼性不同,采用不同的冶炼方法冶炼金属,如电解法冶炼铝、热还 原法冶炼铁、热分解法冶炼铜 2.X、Y为短周期元素,X位于ⅠA族,X、Y可形成化合物X2Y。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原子个数比可能为1∶1 B.X的原子半径一定大于Y的原子半径 C.X、Y的简单离子可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D.X2Y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 3.物质(t-BuNO)2在正庚烷溶剂中发生如下反应:(t-BuNO)2 2(t -BuNO) ΔH=+50.5 kJ?mol-1,Ea=90.4 kJ?mol-1。下列图象合理的是() 4.反应A(g)+B(g)→C(g) ΔH,分两步进行:①A(g)+B(g)→X(g) ΔH1,②X(g)→C(g) ΔH2,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E1表示A(g )+B(g)→X(g)的活化能,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ΔH1=ΔH-ΔH2>0 B.X是反应A(g)+B(g)→C(g)的催化剂 C.E2是反应②的活化能 D.ΔH=E1-E2 5.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98%的浓硫酸可以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②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 ③一定量的锌与过量的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为减慢反应速率而又不影响生成H2的量,可向其中加入KNO3溶液。④汽车尾气中的NO 和CO反应转化为无害的N2和CO2,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慢⑤增大压强,一定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⑥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H2时,滴加几滴硫酸铜溶液能加快反应速率⑦使用催化剂,使反应的活化能降低,反应速率加快⑧光是影响某些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

人教版高一年级化学期末试卷

人教版高一年级化学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氧化铁可用于制造红色油漆B.小苏打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氢氧化铁胶体用于消毒净水D.热的碳酸钠溶液可洗涤油污 2.实行化学实验时应强化安全意识。下列做法准确的是 A.金属钠着火时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B.用试管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使试管口竖直向上 C.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立即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D.实验桌上因酒精灯打翻而小面积着火时,用湿抹布盖灭 3.下列相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Al2O3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B.NH4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作氮肥 C.明矾易溶于水,可用作净水剂D.SO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漂白纸浆 4.下列物质种类中,前者包含后者的是()。 A.混合物溶液B.电解质化合物C.浊液胶体D.单质化合物 5.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H2SO4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①NaHCO3②Al2O3③Al(OH)3④Al⑤NH4Cl⑥NH4HS A.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④⑥D.全部

6.下列关于试剂存放的叙述不准确的是 A.浓硫酸的装运包装箱应贴右如图所示的标识 B.取用任何试剂时,没用完的试剂均不能够放回原试剂瓶 C.金属钠保存有煤油中 D.液溴易挥发,保存时需加水液封 7.下列做法会对人体健康造成较大危害的是() A.用大量漂白馒头 B.用小苏打焙制糕点 C.用食醋清洗热水瓶胆内壁附着的水垢 D.用消毒液(有效成分)对餐具实行杀菌消毒 8.下列溶液中,常温下能够用铁罐装运的是() A.浓盐酸B.稀硫酸C.硫酸铜溶液D.液氯 9.合金具有很多优良的物理、化学或机械性能。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 A.青铜B.金刚砂(SiC)C.硬铝D.生铁 10.半导体行业中有一句话:“从沙滩到用户”,计算机芯片的材料是硅,下列相关硅及其化合物叙述准确的是() A.水玻璃可做防火材料B.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高纯硅 C.可用石英钳埚加热熔融氢氧化钠固体D.二氧化硅不和任何酸反应 11.用铝箔包装4.6g金属钠,用针扎出一些小孔,放入水中,完全反应,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产生的气体,则收集到的气体为(标准状况)()

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

2019 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 :35.5 Fe :56 Si :28 Cu:64 第I卷(选择题:共65分) 一、选择题(每道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答案,1-10 每小题 2 分,11-25 每小题 3 分,共65 分) 1. 氯在自然界以化合物形态存在,18世纪70 年代,首先发现并制得氯气的化学家是 A. 汤姆生 B.舍勒 C.阿伏加德罗 D.卢瑟福 2. 下列关于硅酸盐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可以表示为Na2OCaO6SiO2说明玻璃为纯净物 B. 陶瓷、玻璃、水泥都属于硅酸盐产品 C. 制玻璃、水泥时都用到了石灰石和黏土 D. 制玻璃的过程中发生了反应:Na2CO3+SiO2Na2SiO3+CO22 说明酸性:H2SiO3H2CO3 3. 有BaCl2 和NaCl 的混合溶液2.0L 2将它平均分成两份。 一份滴加稀硫酸,使Ba2+离子完全沉淀;另一份滴加AgN03 溶液2使Cl 离子完全沉淀。反应中消耗0.5mol H2SO4、2.0mol AgNO3据此得知原混合溶液中的c(Na+)为() A. 0.5 molL-1 B.0.75 molL-1 C.1.5 molL-1 D.1.0 molL-1

4. 用NaCl 固体配制0.1 molL-1 的NaCl 溶液2下列操作或 说法正确的是 A. 将5.85gNaCI固体溶于1 L水中可配成0.1 molL-1的NaCI 溶液 B. 称量时,将固体NaCl 直接放在天平左盘上 C. 固体溶解后,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然后向容量瓶中直 接加水稀释到刻度线 D. 配制溶液时容量瓶中原来有少量蒸馏水不会影响实验结 果 5. 随着人们对物质组成和性质研究的深入,物质的分类也 更加多样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H2SO4 NaOH NaNO3都是强电解质 B. Na2O AI2O3、Fe2O3都是碱性氧化物 C. 磁铁矿、铝土矿、小苏打都是混合物 D. 烧碱、纯碱、熟石灰都是碱 6. 在体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满02、03气体,当两个容器内温度和气体密度相等时说法正确的是 A. 两种气体的压强相等 B.02 比03质量小 C. 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目相等 D. 两种气体的氧原子数目相等 7. 下列化学反应及其书写正确的是 A、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铝,用铝盐和过量的氨水: AI3++30H-=AI(0H)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