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的秘密
探秘恐龙化石

28要弄清什么是恐龙化石,先得知道恐龙是什么。
恐龙是恐龙总目(学名:Dinosauria )的通称,是出现于中生代的多样化优势陆栖脊椎动物,曾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约1.4亿年之久。
恐龙最早出现在2.3亿年前的三叠纪,所有非鸟恐龙以及大部分鸟形恐龙在约6 600万年前所发生的白垩纪末灭绝事件中绝灭,即俗称的恐龙大灭绝,仅有鸟形恐龙中的鸟类存活下来并且繁荣至今。
我们在这里说的恐龙主要指“非鸟恐龙”,而不包含现在的“鸟类”。
文/追梦化石(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硕士)摄影/周江编辑/毛颖将时针拨回到1.6亿年前的中国西部地区,也就是今天的四川和重庆一带,在那里曾经有一个巨大的内陆湖泊——巴蜀湖,正是在湖泊的滋养下,周边河流广布、水草丰茂、森林茂密,十分适合恐龙繁衍生息。
然而,在炎热多雨的季节,时常发生洪水,栖息在河湖边的恐龙一不小心就被洪水卷走,最终淹没在水底的泥沙中。
那些不幸遇难的恐龙,死后身体中的软组织因腐烂而消失,牙齿和骨骼等硬体组织沉积在泥沙中,在隔绝氧气的环境下,经过几千万年甚至上亿年的沉积作用,伴随着泥沙固结成岩石,牙齿和骨骼则完全矿物化而形成化石。
如果将镜头拉近,你会发现,当恐龙死去并很快地被水下泥沙所覆盖时,这些沉积物中含有细小的颗粒,会在尸体表面形成一层松软的覆盖物,就像是一条“毯子”。
这条“毯子”可保护恐龙尸体免受食腐动物的侵袭,也可隔绝氧气,抑制微生物的分解。
除了我们大家最熟悉的恐龙牙齿和骨骼能够保存成化石外,恐龙的遗迹如粪便、蛋、足迹、胃石等也有可能形成化石保存下来。
前者被称为恐龙实体化石或体躯化石,后者被称为恐龙遗迹化石或生痕化石。
什么是恐龙化石?我们已经知道恐龙化石是恐龙骨骼伴随着埋藏它的沉积物经过相当长的时间石化后形成的,具有这样特点的岩层叫作沉积岩。
在我们的地球上,分布面积最广的就是沉积岩,约占地表的70%,但是算上厚度的话,沉积岩的体积却是整个岩石圈最小的,只占5%。
这样看来,岂非处处都可能有恐龙化石?哪里有恐龙化石?探秘恐龙化石▲ 邹氏尾羽龙的化石,其中黑色的部分就是胃石。
恐龙的介绍

恐龙的介绍其实早在19世纪就有科学家注意到了恐龙和鸟类的相似之处,于是就有了“鸟儿是由恐龙进化而来的”这一假说。
但是科学家们一直无法印证自己的学说,直到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被发现,这一学说才有了有力的证据。
让我们跟随科学家的学说一起来探寻恐龙的演化过程吧!首先,科学家认为年前,地球上出现了第1种恐龙。
经过数千万年的繁衍,恐龙的家族变得极其庞大。
其次,恐龙家族中的一些猎食性恐龙进过不断演化,长得越来越像鸟类。
它们中的一些种类可能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转移到了树上生存,逐渐学会了跳跃、降落。
又经过漫长的时间,它们学会了从较高的树上利用空气的浮力在空中飘浮一段距离——滑翔。
最后,它们又经过了相当短的时间锻炼身体,终于学会了飞行器,于是就像是鸟儿一样飞翔蓝天。
我第一次见到恐龙是在动画片里的“蓝猫龙骑团”里看到的,里面的恐龙叫霸王龙,霸王龙出现在我眼前的时候,让我感到他很震撼,它的吼声很大很大,它的体形很高大,可能有两层楼那么高,它的嘴巴被称为“终极碎骨机”,牙齿非常锋利,拥有巨大的咬力,而且它的尾巴是它另外一个有力武器,好多动物见到它撒腿就跑。
由于我对它很感兴趣,我就回去密百科全书,辨认出霸王龙时报龙家族一员,暴龙的脑子就是所有恐龙中最小、最有力的,难怪它存有那么小的血盆大口啦!暴龙就是个“吵架大王”它们讨厌与其它动物吵架,也讨厌跟同伴们枪战。
喔!它存有那么多样的战斗经验,难怪它的战斗力那么弱,这也就是我讨厌它的原因。
我想要那场使恐龙绝种的灾难,一定非常大,不然像是霸王龙那么难受的恐龙就是不那么难被击败的。
恐龙是一种很古老的动物,现在已经灭绝了,人们发现的都是恐龙的化石,我还在北京自然博物馆里看过恐龙蛋的化石。
恐龙有大大小小很多种,有在地上跑的,有在天上飞的,有吃肉的,有吃素的,长得都是怪怪的样子,比如脖子长长的腕龙,头上长了三个角的三角龙等等。
昨晚我和妈妈看看了《侏罗纪公园》这部电影,晓得了一种紫带瘦小,但很凶悍的龙,叫做双脊龙。
大班科学《恐龙的秘密》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恐龙的秘密》教学反思1、大班科学《恐龙的秘密》教学反思今天上午我们进行了一节科学活动__恐龙的秘密。
一谈论起恐龙,每个孩子都显得特别的兴奋和好奇。
在日常生活当中也时常能听到他们在谈论在电视上看到过的恐龙大概是什么样子的,但是对于恐龙具体有生活的'年代和环境以及它喜欢吃的食物,还有化石的形成都不太了解。
本节课我分为四个环节,首先通过谈话讨论,让幼儿对恐龙感兴趣,乐意参加谈话及讨论。
然后结合图片重点讲了禄丰龙、马门溪龙、霸王龙,以及龙的生活年代、形状。
我先请小朋友自己讨论然后在集体面前交流,最后教师再小结。
接着让幼儿根据龙的特性进行分类。
最后在活动过程中,探究“恐龙”是怎么灭绝时,幼儿发生了争执。
有的说:“恐龙是饿死的,因为没有吃的了。
”……大家互不相让,各据一词。
这时我就将课件资源加了进来,引导幼儿一起观看并进行小结:“你们说的都很好,其实,关于恐龙究竟是如何灭亡的,科学家们也作了各种猜想,但却都没有根据,所以恐龙的灭绝,至今为止,仍然是一个没有解决的谜题。
”恐龙”是远古动物,关于它的生活时期,化石形成等知识,幼儿了解起来有些抽象,但孩子们的好奇心却十分强烈。
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所以,我想,我们在科学教学中应该尽量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兴趣的推动下,自觉地学习。
这样的教学效果和幼儿注意力的集中效果会更好,同时也有利于幼儿学习习惯的培养。
2、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城里来了大恐龙》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城里来了大恐龙》,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设计思路:恐龙,这种神奇的动物是大班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
孩子们经常围绕恐龙这一个话题展开讨论,如:恐龙的特征、恐龙的种类以及恐龙为什么会灭绝等等。
因此,教师选择了《城里来了大恐龙》这一有关恐龙的教材。
恐龙的小知识

恐龙的小知识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那些超级厉害的恐龙呀!你说恐龙,那可真是远古时代的大明星啊!它们的种类多得让你眼花缭乱。
就好比说霸王龙,那家伙,简直就是陆地霸主呀,庞大的身躯,锋利的牙齿,就像一台超级杀戮机器,谁敢招惹它呀!想象一下,要是你在森林里走着走着,突然冒出这么个大家伙,你不得吓个半死啊!还有梁龙,长长的脖子和尾巴,就像一座会移动的大桥。
它在草原上慢悠悠地走着,那场面,多壮观啊!要是现在还有梁龙,估计得成为最热门的拍照打卡对象了吧。
三角龙也很有意思呀,头上那三个角,可不是装饰品哦,那是它们保护自己的武器呢!就好像一个战士,时刻准备着战斗。
恐龙的体型那也是千奇百怪的。
有的巨大无比,像一座山一样;有的呢,却小巧玲珑,跟只小鸡差不多。
这差距,也太大了吧!难道它们的世界也流行“最萌身高差”不成?你说它们为啥能长得那么大呢?这可得问问那个时候的环境啦。
丰富的食物,充足的氧气,给了它们足够的条件去长大。
要是放在现在,估计连呼吸都困难吧,哈哈!而且啊,恐龙的生活也挺有趣的。
它们要找食物,要保护自己,还要繁衍后代。
这跟我们人类也没啥区别嘛,都要为了生活奔波呀!你想想,它们在那个时代称霸地球那么久,得多厉害呀!虽然最后灭绝了,但它们留下的故事和谜团,让我们一直研究到现在呢。
这就好像一位传奇人物,虽然已经离去,但江湖上永远流传着他的传说。
恐龙的世界真的是充满了神秘和惊喜,让我们对那个遥远的时代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我们通过化石去了解它们,一点点拼凑出它们的模样和生活。
这多有意思啊!我们就像是一群好奇的孩子,努力去探索一个古老的宝藏。
所以呀,恐龙可不仅仅是一些化石和历史,它们是一个个鲜活的故事,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和讲述。
让我们一起继续探索恐龙的奇妙世界吧,说不定还能有更多惊人的发现呢!你难道不想知道更多关于恐龙的秘密吗?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幼儿园:恐龙灭绝的秘密

科学:恐龙灭绝的原因
活动目标:
1. 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和同伴交流恐龙灭绝的原因。
2.产生探索恐龙灭绝原因的兴趣,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幼儿经验准备:阅读过有关恐龙的书籍。
材料准备:关于恐龙灭绝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讨论恐龙的灭绝原因。
1.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查询资料时得到的相关信息,如果其他幼儿有不同意见,教师应允许并鼓励幼儿说出反对的理由。
2.提问:恐龙生活在什么年代?现在能看到恐龙吗?恐龙为什么会灭绝?
二、教师不必强求幼儿幼儿按照科学家推测的说法来交流。
三、整理恐龙灭绝的主要原因究竟是什么?
1.关于恐龙的灭绝原因目前有许多种说法,但没有定论。
2.让幼儿投票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说说自己投票赞成的理由,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或作进也不地追问,或表示认同。
四、出示挂图,介绍恐龙灭绝的可能原因。
1. 幼儿看图,听教师介绍。
如小行星碰撞地球、气候变冷、病态恐龙蛋、恐龙食物没了、吃了有毒的植物等。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必须传递给幼儿的一个信息是:这些恐龙灭绝的原因都只是推测,-种可能,随着科学的发展,也许会出现新的结论。
)。
有关恐龙的知识

有关恐龙的知识恐龙是地球上生活过的一种史前动物,其生存在距今约2.3亿年至约6600万年之间的中生代。
恐龙身形庞大,形态各异,有长颈、长尾、直立行走的类恐龙,也有四足爬行的类恐龙,以及翼龙等不属于恐龙的爬行动物。
恐龙的出现成为地球历史上生物演化的里程碑,对于理解地球生物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恐龙起源于距今约2.3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最早的恐龙化石出现在今天的南极洲和北美洲。
最初的恐龙体型相对较小,有些仅有鸽子大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恐龙逐渐发展出巨大体型,其中最大的典型恐龙为阿根廷的阿根廷龙,可达35米长,体重接近100吨。
恐龙的体型差异巨大,有的头颅长而窄,有的头颅短而宽,尾巴也有长短之分。
恐龙的体型魅力使得它们成为了古生物学的焦点研究对象。
关于恐龙的饮食习惯,科学家通过研究恐龙的颅骨结构、牙齿形态和化石胃中的内容物等,得出了一些推测。
有些恐龙是草食性的,它们的牙齿平坦,适合咀嚼植物纤维;有些恐龙是肉食性的,它们的牙齿尖锐,适合撕咬猎物。
根据化石记录,地球上的第一个鸟类是由恐龙演化而来的,这表明恐龙的某些分支开始采取飞行的生活方式。
恐龙在地球上生存了将近1.7亿年,对于地球生态环境的变化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然而,在距今约66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地球上发生了一系列的灾难性事件,如流星撞击和火山爆发,导致了大规模的物种灭绝。
在这一事件中,包括恐龙在内的许多物种灭绝,使得恐龙彻底退出了地球的舞台。
恐龙的灭绝也为哺乳动物的崛起创造了条件。
恐龙的灭绝遗留下了丰富的化石记录,这些化石帮助科学家们还原了恐龙的外貌和生活习性。
科学家通过对恐龙化石的研究,揭示了恐龙的繁殖方式、群体行为、生长速度等许多秘密。
例如,有些恐龙是群居性的,它们以群体形式生活,互相协作抵御外敌;有些恐龙生活在水中,它们进化出了独特的水栖特征。
恐龙的研究还为人类提供了许多关于古地理、古气候和古生态等方面的重要线索。
尽管恐龙已经灭绝了几千万年,但对于人类而言,恐龙依然神秘而迷人。
读恐龙的秘密有感读后感

读恐龙的秘密有感读后感
《恐龙的秘密》是一本引人入胜的科普读物,作者通过深入浅出的语言和生动的插图,向读者展示了恐龙的神秘、迷人以及令人惊叹的一面。
在阅读这本书时,我感受到了作者对恐龙的深入研究和对这些古老生物的敬畏之情。
书中几乎涵盖了恐龙的各个方面,从它们的起源、演化、生态习性、饮食习惯到灭绝
的原因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通过这些内容,我对恐龙有了全新的了解。
其中,我最为震撼的是恐龙的多样性和巨大体型。
书中介绍了不同种类的恐龙,它们
的体型从几米到几十米不等,有的长着巨大的颈部和尾巴,有的有锋利的牙齿和爪子。
这让我不禁想象起当时恐龙统治地球的场景,它们的恐怖和力量让人不禁生出敬畏之情。
此外,书中还提到了恐龙与现代动物之间的联系。
例如,鸟类被认为是恐龙的后代,
它们拥有恐龙的某些特征,这让我对进化和物种变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同时,书中
也强调了人类对恐龙的研究和保护的重要性,只有通过更多的研究,才能更好地了解
恐龙,保护它们的遗迹和环境。
总的来说,读完《恐龙的秘密》让我对恐龙有了深刻的认识,并激发了我继续学习和
探索的欲望。
这本书不仅通俗易懂,还充满了趣味和科学性,对于对恐龙有兴趣的读
者来说是一本不可错过的好书。
我相信,通过这本书的阅读,人们对于这些古老生物
的神秘和壮丽之处会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4.2科学家揭开恐龙交配的秘密后进式与狗类似(图)同步素材中图版(必修2)

科学家揭开恐龙交配的秘密后进式与狗类似(图)正在交配中的雷克斯霸王龙。
与绝大多数恐龙一样,这种恐龙的交配姿势也与狗类似正在交配中的似鹈鹕龙。
这种类鸟恐龙生活在1.2亿年前的白垩纪正在交配中的波塞东龙。
生物学家斯图亚特-兰德里认为身躯庞大的恐龙在陆地上交配时很容易摔倒,它们需要水提供支撑美国明尼苏达州麦卡利斯特学院生物学与地质学助理教授克里斯蒂-库里-罗杰斯在接受探索频道采访时表示:“恐龙最有可能采取的交配姿势就是后进式,雄性从后面骑在雌性身上。
除此之外,其他任何姿势都不具有可操作性。
”正在交配中的五角龙。
为了揭开恐龙采取何种交配姿势这个谜团,古生物学家进行了大量研究,绝大多数人认为恐龙的交配姿势与狗类似北京时间7月13日消息,古生物学家已经解答了有关恐龙的很多疑问,其中最令人感兴趣的问题莫过于体重可达到30吨,高度可超过4层楼的恐龙如何进行交配?为了揭开这个谜团,古生物学家进行了大量研究,绝大多数人认为恐龙的交配姿势与狗类似。
英国研究员贝弗利-哈尔斯特德博士是首批进行这种研究的科学家之一。
他表示:“所有恐龙的交配姿势均大致相同。
雄性从后面骑在雌性身上,将前肢搭在雌性肩膀上,一条后腿抬起,尾巴卷绕,放在雌性身体下面。
”很多科学插画师也通过自己描绘的图画展现恐龙这种巨兽的交配行为,其中包括一名曾与哈尔斯特德合作的插画师。
在1988年一本杂志刊登的文章中,我们能够看到他创作的恐龙交配图。
由于身躯庞大,交配对恐龙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据估计,恐龙的阴茎长度可达到12英尺(约合3.65米)。
美国明尼苏达州麦卡利斯特学院生物学与地质学助理教授克里斯蒂-库里-罗杰斯在接受探索频道采访时表示:“恐龙最有可能采取的交配姿势就是后进式,雄性从后面骑在雌性身上。
除此之外,其他任何姿势都不具有可操作性。
”美国佛罗里达州大学进化生物学家格雷戈里-埃里克森博士指出:“我认为绝大多数人会接受这种观点。
恐龙交配的景象一定令人生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翼 龙
12
恐龙体长:双翼有10~12米长 恐龙食物: 肉食 生存年代:约2亿2800万年前到6500万年前 三叠纪晚期出现,白垩纪末灭绝。 生存地点:全球分布。
13
三 角 龙
14
恐龙体长: 7.9到9 米 恐龙体重:6.1到12吨 恐龙食物: 草食 生存年代:约6800万年前到6500万年前。三
大家看看在书中,电视中有没有恐龙的身影
3
)霸 王 龙 ( 暴 龙
4
恐龙体长: 13米 恐龙体重:28吨 恐龙食物:最大的陆生性食肉类 生存年代:生于白垩纪末期,距今约6850万
年到6550万年 生存地点:北美洲的美国与加拿大西部
5
梁 龙
6
恐龙体长: 27米 恐龙体重:12吨 恐龙食物: 草食 生存年代: 1亿4500万-1亿5500万年前,晚
侏罗纪 生存地点: 美国的科罗拉多州,蒙大拿州,
犹他州和怀俄明州 辨认要决: 尾巴特别长
7
剑 龙
8
恐龙体长: 12米 恐龙体重:4吨 恐龙食物: 草食 生存年代: 1亿5千5百万年前到1亿4千5百万
年前 ,晚侏罗纪 生存地点:四川 非洲 辨认要决: 尾巴特别长
9
鱼 龙
10
恐龙体长: 20多米 恐龙体重:100吨 恐龙食物: 肉食 生存年代: 2.5亿年前,三叠纪中期
角龙是最晚出现的恐龙之一,白垩纪
15
16
小朋友们你们今天认龙的秘密
1
恐龙-简介 恐龙是距今1亿3千万年前地球上爬行动物的总称。陆地、 海洋、空中都是恐龙类爬行动物的活动场所。到了1亿3 千万年前左右,由于强烈的地壳运动所引起的地形、气 候的变化,称霸一时的恐龙在地球上就完全灭绝了。
恐龙-生活的年代
三叠纪 侏罗纪 白垩纪 新生代第三纪古新世
2
小朋友们我们先来看下恐龙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