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安全打雷下雨时教案反思

合集下载

大班安全优质教案及教学反思《打雷下雨时》

大班安全优质教案及教学反思《打雷下雨时》

大班安全优质教案及教学反思《打雷下雨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安全教育教材第四章《自然灾害来怎办》第二节,详细内容主要围绕“打雷下雨时如何保护自己”展开。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解雷电危害,知道在打雷下雨时如何保护自己。

2. 培养幼儿遇到自然灾害时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掌握在雷雨天气中如何避免危险。

教学重点:教育幼儿在打雷下雨时,不要在室外活动,远离高大建筑物和金属物体。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雷电图片、安全知识卡片、情景模拟道具。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出示雷电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雷电可怕之处。

讲述一个打雷下雨时发生意外事故,让幼儿认识到雷电危险。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安全知识卡片,讲解在打雷下雨时应该采取措施,如:远离高大建筑物、不在室外活动、关闭电器等。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雷雨天气经历,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

3. 随堂练习(5分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打雷下雨时保护自己方法,并进行分享。

情景模拟:模拟雷雨天气,让幼儿实际操作如何保护自己。

告诉幼儿遇到雷电天气要冷静,按照所学方法保护自己。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打雷下雨时如何保护自己》2. 主要内容:雷电危害打雷下雨时安全措施遇到雷电天气应对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在打雷下雨时如何保护自己场景。

2. 答案:幼儿根据自己理解和所学知识,画出在雷雨天气中保护自己方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方式,让幼儿解雷电危害,学会在打雷下雨时如何保护自己。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对雷电危险认识不足,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加强安全教育。

2. 拓展延伸:在下一节课中,我们将继续学习其他自然灾害应对方法,如地震、洪水等,以增强幼儿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同时,鼓励幼儿在家中与家长一起探讨安全知识,提高家庭安全意识。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育教案《打雷时》及教学反思(5篇范文)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育教案《打雷时》及教学反思(5篇范文)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育教案《打雷时》及教学反思(5篇范文)第一篇:幼儿园大班安全教育教案《打雷时》及教学反思大班安全教育教案《打雷时》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安全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掌握防止雷电伤害的基本经验,早巩固幼儿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幼儿了解雷电的危害信,教会幼儿做个胆大的孩子,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安全教育《打雷时》含反思教案吧。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打雷时活动目标:1、早巩固幼儿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幼儿了解雷电的危害信。

2、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掌握防止雷电伤害的基本经验。

3、教会幼儿做个胆大的孩子。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1、事先师生、家长共同收集有关雷电知识的资料。

2、教师制作的幻灯片。

活动过程:一、活动引入1、巩固和提升幼儿已有的经验:轰隆隆,是什么声音?2、小耳朵真灵,真的是下雨了,打雷了。

二、在打雷时1、那我们知道雷电是什么样子的?还有什么也是和雷电一起出现的呢?(请幼儿模仿打雷的声音、描述闪电的景象。

)2、引导幼儿在活动中能够大胆地表述。

(教师出示幻灯片,帮助幼儿认识下雨时雷电形成的过程。

)3、下雨又打雷时,我们应该怎么办?(有什么地方可以让我们躲雨的呢?)4、幼儿能够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述自己的生活经验(有哪些地方我们是可以躲避的,而什么地方是一定不能去的呢?)三、出示幻灯片,引导幼儿观察讨论,他们做的对不对?应该怎样做?※图上有雷电和雨点,一幼儿在大树下躲鱼。

※雷雨天,一幼儿在空旷的地方踩水。

※雷雨天,一幼儿在家看电视。

1、再次引导幼儿谈一谈,电闪雷鸣时我们应该怎么做?2、启发幼儿谈谈:危险的事情还有哪些?我们应该怎么做?四、活动延伸:进行《我不玩电》、《不燃放爆竹》、《我不玩火》、《不随便吃药》等教育,使幼儿知道如何预防危险事情的发生,在平日里不做危险是事情。

教学反思:安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将继续探讨和努力,将安全教育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不断增强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每位幼儿撑起一把安全的保护伞!本文扩展阅读:下雨时,天上的云有的是正极,有的是负极。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打雷下雨时》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打雷下雨时》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打雷下雨时》含反思一、教案背景在幼儿园教育中,安全教育是一个尤为紧要的环节。

担负了一个幼儿园大班的班主任,对于孩子们的安全教育,我特别重视。

随着天气转暖,雷雨天气开始增多,为了保证孩子们的安全,特意订立了一份针对打雷下雨天气的安全教育方案。

二、教学目标1.了解雷雨天气产生的原因。

2.认得到打雷下雨时的不安全。

3.把握避开雷雨天气带来的不安全的方法。

4.培育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情况的本领。

三、教学过程一、引导孩子们了解打雷下雨天气1.简单介绍天气变化及其规律。

2. 通过多媒体PPT或图片的呈现让孩子们了解打雷下雨天气,与平常的天气有何不同,特别是在人身安全方面有哪些隐患。

3.老师与孩子们一起学唱《小雨的故事》,引出下面的教育内容。

二、讲解打雷下雨时的不安全1.雷声的声音特别大,会让孩子们感到畏惧。

讲解时,可以播放雷声的录音,让孩子们亲身体会。

2.打雷会造成闪电,假如雷击到树木或高楼,会导致树木倒塌或高楼倒塌,这对人的安全造成威逼。

3.雷雨时室外地面湿滑,易导致人滑倒或摔倒,导致损害。

4.大雨会使道路积水,孩子们行走时视线不清,也会带来安全隐患。

三、把握避开雷雨带来的不安全的方法1.停止室外游戏活动。

2.不要在树下、丘陵、高压线相近等高处停留。

3.保持电话线、水管、金属门窗的绝缘。

4.避开洗澡、泡澡、洗衣裳等大量用水的活动。

5.室内也要提高警惕,保持室内保护措施。

四、模拟突发情况的应对方法1.进行模拟演练,让孩子们把握事故中的自救和互助方法。

2.设计应急预案,教育孩子们在发生事故时,适时组织逃命、呼救等应对措施。

四、反思1.在进行安全教育时,要以孩子们感喜好的方式引导他们了解安全学问。

通过卡通形式或歌曲,让孩子们不觉得枯燥,从而更好的吸取学问。

2. 同学观念形成速度特别快,家长也应当重视与学校、老师协作,建立安全教育的良好环境,为孩子们制造更为安全的成长环境。

3.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也要注意本身的言行举止,教育孩子们从小做好安全措施,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大班安全教案及教学反思《打雷下雨时》

大班安全教案及教学反思《打雷下雨时》

大班安全教案及教学反思《打雷下雨时》一、教学目标1.能够识别打雷下雨时的危险2.知道如何保持安全,避免危险3.发展安全意识,培养自我保护能力二、教学准备1.PPT幻灯片2.视频素材3.互动游戏道具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教师播放视频素材《打雷下雨时》引导学生关注危险的现象。

2.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在打雷下雨时所注意的危险。

–例如:雷电、电器漏电、滑倒等3.教师小结引导,形成对危险的认识。

2. 正文环节1.教师通过幻灯片讲解在打雷下雨时应该注意的安全知识。

–例如:不要接触金属、不要在水中游泳、不要接触带有电器的物品等。

2.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如何保持安全。

并让每个小组报告自己的答案。

3.教师反复强调如何保持安全,引导学生牢记。

3. 巩固环节1.分组进行互动游戏。

–游戏内容:假设这是一个下雨天,出现了各种情况,小组需要如何保持安全。

–游戏规则:小组成员依次发言,每个人说出一条建议。

4. 结束环节1.教师进行总结,强调安全意识的培养。

2.师生互动交流,加深学生对安全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反思1.教学目标:本次教学目标比较明确,易于学生理解和记忆,但有些简单,可以考虑再增加一些难度。

2.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充分,教学过程中没有出现意外情况,稳定性较强。

3.教学过程:本次教学环节设计丰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但有些教学环节需要老师进行更详细的引导,以保证教学效果。

4.巩固环节:本次互动游戏是本次教学的重点,但游戏的规则可以再优化,增加一些难度。

总之,本次教学的效果不错,但仍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需要持续掌握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打雷下雨时》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打雷下雨时》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打雷下雨时》含反思引言:幼儿园大班是孩子们开始学习安全常识的时期,他们正在体验和探索世界,对各种自然现象充满了好奇和兴趣。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注重让孩子们掌握应对自然灾害的基本能力,特别是在打雷下雨的情况下如何保证安全。

一、教案内容:1. 雷雨前的动画片欣赏:为了让幼儿们更好地了解雷雨的形成原因,我们可以通过动画片的方式来引起他们的兴趣。

选取一部相关内容丰富、图像直观的动画片,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观察和思考。

2. 课堂小游戏:在游戏中,幼儿们可以学会利用观察、思考和行动来确保自己的安全。

比如,通过观察出现的暴风雨云和闪电,判断是否有即将来临的雷雨。

在模拟雷雨的情境下,幼儿们可以扮演演员,寻找安全的躲避场所,并保持镇静。

3. 制作安全手册:幼儿们可以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的安全手册,其中包含打雷下雨时应该做的事情。

他们可以用纸板、颜料和贴纸等材料,创作出诸如“不要在室外待在高处”和“不要在树下躲避”等指南。

这样的手册既可以在课堂上展示,也可以带回家与家长们分享。

4. 安全角色扮演: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孩子们可以亲身体验雷雨时的场景。

安排幼儿们分成几个小组,分别扮演孩子、老师、家长等角色。

让幼儿们模拟出雷雨来袭的紧张气氛,通过与老师和家长的互动,学习正确的行为和应对方式。

二、反思:这份安全教案旨在让幼儿们理解天气变化的规律,并学会保护自己在打雷下雨时的安全。

通过动画片的观看、小游戏的参与、手册的制作和角色扮演的体验,幼儿们能更好地了解和应对雷雨天气的重要性。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资源:为了培养幼儿们的安全意识和能力,教师可以使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资源,例如展示媒体、故事书、实例分享等。

让幼儿们通过多样的方式获取相关知识,加深理解并加强自己的应用能力。

2. 关注个别差异和注意力集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关注个别幼儿的学习状态和注意力集中情况。

大班安全教案及教学反思《打雷下雨时》

大班安全教案及教学反思《打雷下雨时》

大班安全教案及教学反思《打雷下雨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安全教育活动教材第四章《自然灾害的防护》中的第三节《打雷下雨时》。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雷电的危害,了解防雷常识,学习在雷雨天气中的自我保护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雷电的危害,提高安全意识。

2. 培养幼儿在雷雨天气中的自我保护能力。

3. 培养幼儿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冷静应对,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雷雨天气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难点:如何让幼儿在实际情景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视频、图片、安全知识卡片。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雷雨天气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自己在雷雨天气中的经历,引发幼儿对雷雨天气安全的关注。

2. 讲解雷电的危害及防雷常识(10分钟)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让幼儿了解雷电的危害,讲解防雷常识,如:远离高地、大树,不在室外打电话等。

3. 学习自我保护方法(10分钟)① 教师示范在雷雨天气中的自我保护动作,如:抱头、蜷缩、远离金属物体等。

② 幼儿分组讨论,如何在雷雨天气中保护自己,互相分享经验。

4. 随堂练习(10分钟)① 教师发放安全知识卡片,幼儿根据卡片内容进行自我保护方法的练习。

②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巩固所学知识。

5. 创作安全宣传画(10分钟)① 教师发放画纸、彩笔等材料,引导幼儿创作关于雷雨天气安全的宣传画。

② 幼儿自由发挥,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幼儿讲述自己在雷雨天气中如何保护自己,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六、板书设计1. 《打雷下雨时》2. 内容:① 雷电的危害② 防雷常识③ 自我保护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在雷雨天气中的自我保护方法。

2. 答案: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所学知识,创作一幅雷雨天气自我保护方法的画作。

大班安全教案及教学反思《打雷下雨时》

大班安全教案及教学反思《打雷下雨时》

大班安全教案及教学反思《打雷下雨时》一、教案简介1.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大班的幼儿应该能够掌握以下内容:1.知道在打雷下雨时应该注意什么;2.了解雷击的危害,并知道如何避免雷击;3.能够掌握正确的避雷方法。

1.2 教学内容•什么是雷击;•打雷下雨时应该注意什么;•如何避免雷击;•正确的避雷方法。

1.3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幼儿了解雷击的危害,并掌握正确的避雷方法;•教学难点:幼儿理解雷击的危害和正确避雷方法的掌握。

二、教学步骤2.1 导入环节通过观察窗外打雷下雨的场景,引导幼儿思考,了解打雷下雨的危害。

2.2 正文环节•第一步:讲解什么是雷击。

–教师简单讲解雷击的定义、对人体的危害等概念;–语言简单明了,同时使用图片、模型等教具帮助幼儿理解。

•第二步:打雷下雨时应该注意什么。

–教师在黑板上展示防雷知识,帮助幼儿了解如何避开雷击造成的危害;–讲解避免在室外接近高大树木、远离水与金属等内容。

•第三步:如何避免雷击。

–教师讲解躲避雷击的安全方法;–引导幼儿认识到雷击的危害,了解躲避雷击的重要性;–通过教师演示和模拟场景,帮助幼儿掌握正确避雷的方法。

•第四步:实践操作。

–让幼儿根据教学内容在室内模拟场景进行避雷演练。

2.3 拓展环节在本节课教学内容中,涉及到雷击和避雷的知识,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知识的拓展:•观看与避雷有关的电视节目,让幼儿在活动中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有关活动,例如画画、写作、游戏等。

三、教学反思在教学中,老师能够运用很好的多媒体教学方式,使得幼儿能够更加容易地理解课程内容。

通过实践操作,幼儿们也能更好地巩固所学的知识,并且在与他人游戏或者活动中加以应用。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意如何让幼儿能够在活动中更好的应用所学,并进行个性化的指导,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效果。

同时,我还会注重调整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更好地让幼儿理解课堂内容,加深他们的记忆。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打雷下雨时》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打雷下雨时》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打雷下雨时》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材第四章《自然灾害的防护》中的第二节《打雷下雨时》。

详细内容包括:打雷下雨时在户外如何保护自己;如何在室内避免雷电伤害;了解雷电灾害的基本知识;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雷电灾害的危害性,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幼儿在打雷下雨时的安全防护能力,学会自我保护。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掌握在打雷下雨时如何正确进行自我保护。

重点:提高幼儿对雷电灾害的防范意识,培养安全行为习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安全防护手册、视频资料。

2. 学具:画纸、画笔、安全知识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打雷下雨的视频,让幼儿感受雷电灾害的威力。

邀请幼儿分享在生活中遇到的打雷下雨的经历。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打雷下雨时在户外如何保护自己,如:远离高大建筑物、避免站在树下等。

讲解如何在室内避免雷电伤害,如:不使用电器、不触摸金属物体等。

3.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让幼儿回答如何在打雷下雨时保护自己。

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打雷下雨时的安全防护。

4. 小组讨论(5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打雷下雨时保护自己和同伴。

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5. 安全知识卡片游戏(5分钟)教师发放安全知识卡片,让幼儿找出与打雷下雨时相关的安全知识。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找到的安全知识。

邀请幼儿谈谈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打雷下雨时,户外如何保护自己:远离高大建筑物避免站在树下尽量降低身体高度2. 打雷下雨时,室内如何避免雷电伤害:不使用电器不触摸金属物体关闭门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画出自己在打雷下雨时如何保护自己的场景。

答案:幼儿可根据课堂所学,画出户外或室内安全防护的场景,如:远离高大建筑物、不使用电器等。

2. 作业题目:请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一份关于打雷下雨时安全防护的调查问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安全打雷下雨时教案反思
大班安全打雷下雨时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巩固幼儿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幼儿了解雷电的危害性,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掌握防止雷电伤害的基本常识,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安全活动课,快来看看打雷下雨时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巩固幼儿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幼儿了解雷电的危害性。

2、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掌握防止雷电伤害的基本常识。

3、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事先师生、家长共同收集有关雷电知识的资料。

2、电视图片。

3、场景布置、闪电模型、鼓、电话等。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引入
1、巩固和提升幼儿已有的经验:轰隆隆,是什么声音?
2、小耳朵真灵,真的是下雨了,打雷了。

二、在打雷时
1、小朋友们知道雷电是什么样子的?还有什么也是和雷电一起出现的呢?(请幼儿模仿打雷的声音、描述闪电的景象。


2、引导幼儿在活动中能够大胆地表述。

(教师打开电视图片,帮助幼儿认识下雨时雷电形成的过程。


3、下雨又打雷时,我们应该怎么办?(有什么地方可以让我们躲雨的呢?)
4、幼儿能够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述自己的生活经验(有哪些地方我们是可以躲避的,而什么地方是一定不能去的呢?)
三、打开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讨论,他们做的对不对?应该怎样做?
--图上有雷电和雨点,一幼儿在大树下躲雨。

--雷雨天,一幼儿在空旷的地方踩水。

--雷雨天,一幼儿在家看电视。

--雷雨天,一幼儿在打电话。

1、再次引导幼儿谈一谈,电闪雷鸣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2、启发幼儿谈谈:危险的事情还有哪些?我们应该怎么做?
四、带幼儿到户外布置的环境中体验下雨天,应该怎么做?
--情景表演:下雨天
请两名幼儿扮演雷公电母,四名幼儿做不同的行为,比如:看电视、踩水、打电话、大声说话。

请观众说说他们的行为好不好?应该怎么做?
五、活动延伸:进行《我不玩电》、《不燃放爆竹》、《我不玩火》、《不随便吃药》等教育,使幼儿知道如何预防危险事情的发生,在平日里不做危险是事情。

活动反思:
对于雷雨天孩子们还是比较熟悉的,只是关于雷电形成的过程不知道,在听老师讲解的时候,孩子们都听的很认真,我将重点放在雨点的形成上,孩子们很快就明白了。

在自我保护上我们采用了情景表演的模式,更深一步的加大孩子们的自我保护经验。

目标1、2大成效果较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