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面板是怎样制造出来的

合集下载

TFT-LCD液晶面板模组生产过程大揭密

TFT-LCD液晶面板模组生产过程大揭密

TFT-LCD液晶面板模组生产过程大揭密TFT-LCD(Thin-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面
板模组,英文缩写LCM,是集成了丝印、FPC、TFT液晶屏、背光等子模组
的一种技术产品。

它可以实现显示器的基本功能,可广泛应用于电脑及其
他电子产品的显示终端。

TFT-LCD液晶面板模组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了丝印、FPC制作、TFT液晶屏制作、背光组件制作、以及模组封装等步骤。

1.丝印制作
丝印是TFT-LCD液晶面板模组生产的第一步,主要任务是将客户要求
的印刷图案(如品牌、图案、型号、生产日期等)印刷在基板上,分为一
次性印刷和双侧沉金两种方法。

其中一次性印刷的步骤主要包括转移、喷胶、沉金、洗胶、暴胶等;而双侧沉金的步骤则需要喷胶、洗胶、沉金、
暴胶、回流六个步骤。

2.FPC制作
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是一种可折叠的印刷电路板,是TFT-LCD液晶面板模组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FPC的制作主要包括设计、打样、抗焊、压合、检测等工序。

在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电流传输要求、重叠要求、抗拉强度等情况,以确保FPC的使用性能。

打样之后,必须对FPC进行抗焊、压合等工艺加工,以确保FPC的表面无变形,焊接质量可靠。

3.TFT液晶屏制作
TFT液晶屏是TFT-LCD液晶面板模组的核心部件,制作过程中需要经
历四个步骤:首先是基板生产。

液晶面板工艺流程

液晶面板工艺流程

液晶面板工艺流程液晶面板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显示屏幕的技术,它能够产生高质量的图像和视频。

液晶面板的制造过程非常复杂,需要经过多道工艺流程才能完成。

本文将详细介绍液晶面板的工艺流程。

1. 基板制备液晶面板的制造过程首先需要准备基板。

通常使用的基板材料有玻璃和塑料,其中玻璃基板是应用最广泛的。

基板制备的工艺流程包括切割、抛光、清洗等步骤,以确保基板表面的平整度和清洁度。

2. 透明导电层制备液晶面板需要具有透明导电性能,以便传输电信号和显示图像。

透明导电层通常使用氧化铟锡(ITO)薄膜材料,通过物理气相沉积(PVD)或化学气相沉积(CVD)技术在基板上制备。

3. 涂覆对齐层液晶面板需要通过液晶分子的排列来显示图像,而对齐层的作用就是确保液晶分子能够按照规定的方向排列。

对齐层通常使用聚酯树脂等材料,通过旋涂或者喷涂的方式在基板上形成薄膜。

4. 真空蒸发色彩滤光片液晶面板需要通过色彩滤光片来产生彩色图像,而色彩滤光片通常使用红、绿、蓝三种颜色的滤光膜。

这些滤光膜通过真空蒸发技术在基板上制备,以确保色彩的纯净和准确。

5. 涂覆液晶材料液晶面板的核心部分就是液晶材料层,它能够根据电场的作用产生不同的光学效应。

液晶材料通常是通过涂覆技术在基板上形成均匀的薄膜,以确保液晶分子的排列和运动。

6. 蒸发金属电极液晶面板需要通过电极来施加电场,以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

金属电极通常使用铝或者铜等材料,通过真空蒸发技术在基板上制备。

7. 封装液晶面板的制造过程最后一步就是封装,将两块基板通过粘合剂封装在一起,并且在中间注入液晶材料。

封装工艺需要保证液晶材料的均匀性和稳定性,以确保最终的显示效果。

以上就是液晶面板的工艺流程,液晶面板的制造过程需要经过多道复杂的工艺步骤才能完成。

通过精密的工艺控制和先进的制造技术,液晶面板能够产生高质量的图像和视频,广泛应用于电视、显示器、手机等产品中。

液晶面板生产工艺

液晶面板生产工艺

液晶面板生产工艺
液晶面板是液晶显示器的核心部件,其生产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 基板准备:首先是基板的准备工作,液晶面板的基板主要由玻璃或塑料材料制成,这些基板需要经过清洗、切割和抛光等工艺,以保证基板的平整度和表面质量。

2. 光刻工艺:光刻工艺是制造线路图案的关键步骤,通过使用光刻胶和光刻机,将线路图案投影到基板上,并进行曝光、显影和固化等处理,形成显示器的电路结构。

3. 导电膜涂布:导电膜涂布是液晶面板制造过程中关键的一步,通过使用特殊的导电涂料,将涂料均匀地涂布在基板上,形成导电膜层,用于传输电信号。

4. 涂覆液晶层:涂覆液晶层是液晶面板制造过程中的另一个重要步骤,通过涂布液晶物质在基板上,形成液晶层,液晶层的特性和性能决定了显示器的视觉效果和响应速度。

5. 封装工艺:封装工艺是将液晶层和基板进行封装,以保护液晶层和其他电子部件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通常采用有机胶或硅胶封装材料,通过热压或UV固化等方式进行封装。

6. 色彩校正:色彩校正是最后一个环节,通过对液晶面板进行色彩校正,可以调整显示器的色彩还原度和亮度等参数,以保证显示器的视觉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液晶面板生产工艺的目标是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液晶面板的生产工艺也在不断演进,不断提高产品的品质和性能。

{生产工艺流程}液晶面板制造工艺流程概述

{生产工艺流程}液晶面板制造工艺流程概述

{生产工艺流程}液晶面板制造工艺流程概述液晶面板是一种重要的光电显示器件,广泛应用于电视、电脑显示器、智能手机等各种电子产品中。

液晶面板制造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工艺过程,其中包括多个工序,如玻璃基板制备、涂覆对位、光罩图形化、薄膜沉积、光刻/显影、腐蚀、切割、封装等。

以下将对液晶面板制造的工艺流程进行详细介绍。

1.玻璃基板制备玻璃基板是液晶面板的基础材料,它需要经过清洗、切割、退火等工艺来获得具有一定尺寸和表面质量的玻璃基板。

2.涂覆对位在玻璃基板上涂覆一层透明导电膜,通常使用氧化锡,以形成液晶面板的电极结构。

涂覆过程中需要对基板位置进行精确定位。

3.光罩图形化利用光罩对涂覆的电极层进行曝光和显影处理,以形成液晶显示单元的电极和对位结构。

光罩是一种用于制造集成电路、光电设备中的图形化薄膜工艺的模具,通过光刻技术将所需图形化的图案光阻到底片上,再通过显影等工艺将多余的光刻胶去除。

4.薄膜沉积在制造液晶显示单元时,还需要在基板上沉积一层絮凝剂和一层液晶层。

絮凝剂层是为了增强液晶层的对比度和视角特性,而液晶层则是液晶显示单元的最关键部分。

5.光刻/显影在液晶显示单元上的透明导电膜和光透层上涂覆感光胶,然后通过光刻技术,在光刻胶上显影出设计好的图形化结构,以实现液晶显示单元的驱动电路。

6.腐蚀通过化学腐蚀技术,将光刻/显影得到的结构化设计清晰的电极、透明导电膜等化学材料腐蚀掉,以便于后续电路连接。

7.切割将大面积的液晶面板切割成所需尺寸的小面板,通常使用钢丝或者激光切割机进行。

8.封装将液晶显示单元和背光源、驱动电路等组装在一起,并用粘合剂进行密封,以便实现液晶面板的功能。

整个液晶面板制造工艺流程十分复杂,需要多个工序的精密制造和严格控制。

每个工序的参数设置、材料选择、设备操作等都对最终产品的品质和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液晶面板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制造工艺流程也在不断演进和改进,以满足市场对更高分辨率、更低功耗、更高刷新率等要求。

lcd面板生产工艺

lcd面板生产工艺

lcd面板生产工艺
LCD面板生产工艺是指在液晶显示器制造过程中,从原材料
准备到最终成品的制造过程。

下面是对该工艺主要步骤的详细描述。

首先,准备原材料。

这包括液晶、玻璃基板、导电膜、光刻膜等。

液晶是显示器中最重要的部分,制造过程需要控制液晶材料的温度和湿度,以保证其质量。

玻璃基板是液晶显示器的支撑材料,导电膜和光刻膜用来形成显示图像。

接下来是液晶填充过程。

将液晶材料分别注入两片玻璃基板之间的间隙中,并采用真空抽气技术确保液晶填充均匀。

这个过程需要在特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以确保液晶的品质。

然后是光刻过程。

通过在导电膜上涂覆光刻膜,然后使用光刻机将光刻膜上的图案转移到导电膜上,形成电路结构。

这个过程需要使用紫外线照射光刻膜,然后进行洗涤和固化,以形成导电线路。

接下来是玻璃基板的加工和装配。

将两片玻璃基板通过粘合剂粘合在一起,形成整个显示面板结构。

然后使用激光切割和光学抛光技术,对显示面板进行细微的加工和修整。

最后是封装和测试。

将已制作好的显示面板封装在塑料或金属壳体中,并通过机械和电气测试进行质量检验。

在机械测试中,检查面板是否正常运转,是否存在任何损坏或异物。

在电气测试中,检查面板的电路是否正常,是否存在任何故障。

总的来说,LCD面板生产工艺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
要多个步骤的组合和协调。

这个工艺的精度和质量控制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因此,生产厂家需要严格控制每个环节的参数和质量标准,以确保生产出高质量的LCD面板。

文详解液晶面板制造工艺流程

文详解液晶面板制造工艺流程

文详解液晶面板制造工艺流程引言液晶面板是现代平板电视和显示器等设备的核心组件之一。

液晶面板的制造工艺经过多年的发展和优化,已经非常成熟。

本文将深入介绍液晶面板的制造工艺流程,包括基础材料的准备、面板的切割和加工、光学层和电路层的制备,以及最后的封装和组装等关键步骤。

1. 准备基础材料1.1 玻璃基板的选择液晶面板的基础材料是两片玻璃基板,一片作为显示面板,另一片作为背光源。

玻璃基板的选择非常重要,需要具备以下特点:透光性好、热膨胀系数低、表面质量高、机械强度好等。

常用的玻璃材料包括普通玻璃、石英玻璃和钢化玻璃等。

1.2 光学膜层的涂覆在玻璃基板上需要涂覆一层透明的光学膜层,用于提高液晶面板的光学性能。

光学膜层包括抗反射膜、偏振膜、红、绿、蓝色滤光片等。

这些膜层需要在洁净的无尘环境下进行涂覆,以确保光学性能的稳定和一致。

2. 面板的切割和加工2.1 面板切割在玻璃基板上切割出具体的面板尺寸。

切割需要使用特殊的切割工具和技术,以保证切割的精准度和平整度。

切割后的面板需要经过清洗和检验,确保表面无划痕和杂质。

2.2 黑色基板制备黑色基板是液晶面板的背光源,其作用是增强显示效果。

黑色基板通常由有机材料制成,并通过热压、剪切等工艺加工成所需的尺寸和形状。

2.3 细微加工在面板切割后,还需要进行一些细微的加工,例如边框打磨、孔位加工等。

这些加工步骤对于最终产品外观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因此需要进行高精度的加工操作。

3. 光学层和电路层的制备3.1 光学层制备光学层主要包括透光层和液晶层。

透光层负责将后面的光源传递到液晶层,而液晶层则根据电压的变化来调节透过光源的光线的亮度和颜色。

制备光学层需要使用特殊的化学溶液和加热设备,以确保层间的平整度和均匀度。

3.2 电路层制备电路层主要包括导电层和绝缘层。

导电层用于控制液晶层的电压变化,绝缘层则起到隔离作用。

电路层的制备采用光刻技术和蒸镀技术,通过控制光的波长和导电材料的形状,来实现复杂的电路结构。

液晶面板的工作原理

液晶面板的工作原理

液晶面板的工作原理
液晶面板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晶分子的电光效应和液晶分子的取向来控制光的透过与阻挡,从而形成显示效果。

液晶分子具有两种典型的取向状态:平行和垂直。

当液晶分子平行排列时,光线无法通过液晶层,显示为黑色。

当液晶分子垂直排列时,光线能够透过液晶层,显示为亮色。

液晶面板通常由两层平行的玻璃基板组成,中间夹有液晶层。

在玻璃基板的内侧,涂有透明电极。

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可以通过外加电场的作用改变其取向。

当施加电场时,液晶分子的取向会发生变化。

通过调节电场的大小,可以实现液晶分子的平行排列或垂直排列。

平行排列时,光线被阻挡,屏幕显示黑色。

垂直排列时,光线通过液晶层,屏幕显示亮色。

液晶面板通常使用薄膜晶体管(TFT)技术来控制电场的大小
和位置。

TFT是一种半导体器件,能够实现精确的电场控制。

每个像素点都由一个TFT和一个液晶分子组成,通过控制
TFT的电压,可以控制该像素点的显示效果。

液晶面板的工作原理可以通过外部电路控制每个像素点的液晶分子取向,从而实现对图像的显示。

液晶面板 工艺流程

液晶面板 工艺流程

液晶面板工艺流程液晶面板工艺流程是指液晶面板的制造过程,通常包括基板生产、薄膜传输、对齐装配和封装等环节。

下面是液晶面板工艺流程的详细描述。

首先是基板生产。

基板是液晶面板的基础,通常由玻璃或塑料材料制成。

基板生产的第一步是将原材料切割成适当大小的片状,然后通过研磨和抛光等工艺处理,使其表面平整。

接下来,将基板经过光刻、蒸镀和蚀刻等工艺,制作出需要的电极结构和亮度调节层等功能区域。

接下来是薄膜传输。

薄膜传输是将液晶材料转移到基板上的过程。

首先,在基板上涂布一层聚酰亚胺或其他高分子材料,然后使用刮板将液晶材料从槽口抹平,形成液晶层。

接下来,经过退火和硬化等工艺,使液晶材料固化并附着在基板上。

然后是对齐装配。

对齐装配是将两块基板组装在一起,并确保液晶层在两块基板之间均匀分布的过程。

首先,在一块基板上涂布一层对齐膜,然后在对齐膜上加热并施加电场,使液晶层分子朝向平行或垂直排列。

接下来,将两块基板对齐并压合在一起,形成液晶面板的结构。

此时,两块基板之间应保留一个微小的间隙,以容纳液晶材料的扩散。

最后是封装。

封装是将液晶面板封装在防尘和保护的外壳中的过程。

首先,在两块基板之间注入液晶材料,并确保液晶材料均匀分布。

然后,使用真空封装机将两块基板胶合在一起,并通过热压或紫外线照射等工艺,使之牢固粘合。

最后,对液晶面板进行测试和评估,以确保其质量和性能满足要求。

总的来说,液晶面板的工艺流程包括基板生产、薄膜传输、对齐装配和封装等环节。

每个环节都非常重要,对液晶面板的成品质量和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液晶面板工艺流程也在不断改进和优化,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晶面板是怎样制造出来的
液晶和半导体一样都是对生产工艺和技术要求极高的高科技行业,这也是该类生产技术垄断在少数国家的重要原因。

事实上TFT-LCD的研究起源于欧美,产业化则是由日本完成的。

因此最早的理论研究和基础专利基本集中在欧美,而产品和工艺方面的技术则主要掌握在日韩手中。

台湾大多数厂商的技术主要来源于其他厂商的授权,技术专利掌握较少,大多为液晶面板代工制造,但台湾的液晶面板产业化却是世界领先的。

或许很多读者会对液晶面板的制作过程感到好奇,今天笔者给大家带来AUO (友达光电)的一段教学FLASH可以满足拥有这类好奇心的读者,让大家了解到犹如三明治般的液晶面板是怎样制造出来的。

1AUO的液晶面板制造过程
液晶面板的主要制造工序:
1.ARRAY(阵列)工序:
主要是制造TFT基板及彩色滤光片(CF基板)。

流程:玻璃清洗-->成膜-->清洗-->光刻胶涂布-->曝光-->刻蚀-->光刻胶剥离-->清洗-->测试
2. CELL(面板成型)工序:
将前工序ARRAY制成的TFT玻璃基板与CF玻璃基板经过配向处理、对位贴合后灌入液晶。

流程:TFT&CF玻璃基板清洗-->配向膜形成-->清洗-->框胶-->间隔散布-->液晶灌注-->对位压合-->切割裂片-->偏光板贴付-->点灯检查
3 .MODULE(模组构装)工序:
将CELL工序加工完成的面板与TAB、PCB、背光(BackLight)模组、外框等多种周边零部件进行组装。

流程:ACF贴片-->IC接合-->涂塑-->背光板框架组装-->环境测试-->检查测试看完FLASH或许大家对液晶的基本构造还不是很理解,那么就仔细看下图,笔者在下文中给大家解释液晶的基本原理。

2液晶面板的组成结构
从上图可以看出液晶面板各部分分离后更像一个多层三明治,了解这些部件的作用前我们先了解一下液晶的基本成像原理。

事实上液晶材质本身是不发光的,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夹在彩色滤光片(CF基板)和TFT玻璃间的液晶主要是起到类似相机快门的作用,通过施加电压的变化来改变液晶分子的偏转角度进而控制从背光源传送过来的光线通透。

再通过彩色滤光片形成拥有色泽和明暗层次感的画面。

液晶面板的基本结构:
前框:前框是金属或塑胶材质的外框,用来保护LCD的边缘并防止静电放电
冲击和加固LCD结构。

水平偏光片:偏光片是一种只允许某偏振方向的光线才能通过的光学片板,能将自然光转换成直线偏光的光学元件。

其作用机制是将直角的入射光线经过水平偏光片后使水平方向的光线通过,另一部分垂直方向的光线则被吸收,或利用反射和散射等作用使其屏蔽。

在制作LCD的过程中,必须上下各用一片,并且成交错方向置入,主要用途是在有电场与无电场时使光源产生位相差而呈现敏感的状态,用以显示字幕或图案。

彩色滤光片:彩色的LCD需要用到彩色滤光片,经由控制IC的信号处理,使得从背光源发射的强光经由彩色滤光片进而产生彩色的画面。

彩色滤光片制作在玻璃基板之上,将红,绿,蓝三原色的有机光阻材料制作在每一个像素之内。

液晶:液态晶体是种特殊物质,除了具有一般固体晶体的变折射特性外,同时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液态分子的排列方向可以通过电场或磁场来控制。

TFT玻璃:TFT玻璃面板拥有数百万个TFT DECICE和控制液晶区域的ITO(透明导电金属)排列成一个矩阵组成的,因此被称为阵列,FLASH的第一部分就是描述的这一部分的制造过程。

垂直偏光片:偏光片是一种只允许某方向的光线才能通过的光学片板,能将自然光转换成直线偏光的光学元件。

驱动IC与印刷电路板:该部分主要功能输出需要的电压至像素,以控制液晶分子的扭转程度。

扩散片:扩散片的作用是将背光模组射出的光源扩散,并使其亮度均一。

扩散板:和扩散片的功能类似,为液晶显示器提供一个均匀的面光源。

胶框:主要是用来固定整个背光模组,放置不当碰撞脏污等对背光板模组功能的损害及影响。

背光源:因为液晶材质本身不发光,所以必须依靠额外光源来达到显示的功能,光源一般位于液晶显示器面板后方,故称为背光源。

背板:将背光源,液晶显示器,电路等固定在外框结构架上的设备,它用于LCD的最终组装。

主控制板:LCD的驱动控制电路板,将影像输入的讯号转为LCD的显示讯号。

背光模组点灯器:背光模组点灯器是将有电源供应器的直流电压讯号转为高
频高压脉冲交流电,并持续点亮背光模组中的冷阴极灯管。

总的来说液晶面板的制造是一套非常复杂的工艺,生产线的造价更是高的惊人。

对技术和生产工艺的极高要求造成了下游显示消费品和上游面板厂商特殊的关系格局。

在上游资源中,日本,韩国和台湾霸占了目前液晶面板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而我国大陆本土的液晶面板企业在技术的引入和生产工艺的提升方面有一定的客观阻力,并且自主研发的能力不强,这便是我国大陆本土面板企业青黄不接的重要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