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热-能源习题

合集下载

燃烧热 能源 反应热的计算测试题

燃烧热 能源 反应热的计算测试题

【知识能力测试】(满分:100分,建议测试时间:5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2011·天津高考)以节能减排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是保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下列做法违背发展低碳经济的是( )A .发展氢能和太阳能B .限制塑料制品的使用C .提高原子利用率,发展绿色化学D .尽量用纯液态有机物代替水作溶剂2.白磷与氧可发生如下反应:P 4+5O 2===P 4O 10.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P —P a kJ/mol 、P —O b kJ/mol 、P===O c kJ/mol 、O===O d kJ/mol. 根据右图所示的分子结构和有关数据估算该反应的ΔH ,其中正确的是( )A .(6a +5d -4c -12b ) kJ/molB .(4c +12b -6a -5d ) kJ/molC .(4c +12b -4a -5d ) kJ/molD .(4a +5d -4c -12b ) kJ/mol3.已知:①101 kPa 时,C(s)+1/2O 2(g)===CO(g)ΔH 1=-110.5 kJ/mol ;②稀溶液中,H +(aq)+OH -(aq)===H 2O(l) ΔH 2=-57.3 kJ/mol.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若碳的燃烧热用ΔH 3来表示,则ΔH 3<ΔH 1B .若碳的燃烧热用ΔH 3来表示,则ΔH 3>ΔH 1C .浓硫酸与稀NaOH 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D .稀醋酸与稀NaOH 溶液反应生成1 mol 水,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 4.(2012·天津高考)已知:2CO(g)+O 2(g)===2CO 2(g) ΔH =-566 kJ/molNa 2O 2(s)+CO 2(g)===Na 2CO 3(s)+12O 2(g) ΔH =-226 kJ/mol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O 的燃烧热为283 kJB .右图可表示由CO 生成CO 2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C .2Na 2O 2(s)+2CO 2(s)===2Na 2CO 2(s)+O 2(g) ΔH >-452 kJ/molD .CO(g)与Na 2O 2(s)反应放出509 kJ 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6.02×10235.已知:(1)H 2(g)+1/2O 2(g)===H 2O(g) ΔH 1=a kJ/mol(2)2H 2(g)+O 2(g)===2H 2O(g) ΔH 2=b kJ/mol (3)H 2(g)+1/2O 2(g)===H 2O(l) ΔH 3=c kJ/mol (4)2H 2O +O 2(g)===2H 2O(l) ΔH 4=d kJ/mol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a <c <0B .b >d >0C .2a =b <0D .2c =d >06.(2011·江苏金陵中学月考)已知下列热化学反应方程式:①Fe 2O 3(s)+3CO(g)===2Fe(s)+3CO 2(g)ΔH =-24.8 kJ/mol ②Fe 2O 3(s)+1/3CO(g)===2/3Fe 3O 4(s)+1/3CO 2(g)ΔH =-15.73 kJ/mol③Fe 3O 4(s)+CO(g)===3FeO(s)+CO 2(g)ΔH =+640.4 kJ/mol则14 g CO 气体还原足量FeO 固体得到固体Fe 和CO 2气体时对应的ΔH 为( ) A .-218 kJ/mol B .-109 kJ/mol C .+218 kJ/molD .+109 kJ/mol7.(2013·重庆高考)已知H 2(g)+Br 2(l)===2HBr(g) ΔH =-72 kJ/mol ,蒸发1 mol Br 2(l)需要吸收的能量为30 kJ ,其他相关数据如下表:则表中a 为( A .404 B .260 C .230D .2008.(2013·青岛高三检测)通常人们把拆开1 mol 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键能的大小可用于估算化学反应的焓变(ΔH ),化学反应的ΔH 等于反应中断裂旧化学键的键能之和与反应中形成新化学键的键能之和的差..A.12H 2(g)+12Cl 2(g)===HCl(g) ΔH =-91.5 kJ/mol B .H 2(g)+Cl 2(g)===2HCl(g) ΔH =-183 kJ/mol C.12H 2(g)+12Cl 2(g)===HCl(g) ΔH =+91.5 kJ/molD .2HCl(g)===H 2(g)+Cl 2(g) ΔH =+183 kJ/mol9.半导体工业用石英砂做原料通过三个重要反应生产单质硅( )SiO 2(s)+2C(s)===Si(s)+2CO(g) (石英砂) (粗硅)ΔH 1=682.44 kJ·mol -1Si (s)+2Cl 2(g)===SiCl 4(l) ΔH 2=-657.01 kJ·mol -1 (粗硅)SiCl 4(l)+2Mg(s)===2MgCl 2(s)+Si(s) (纯硅)ΔH 3=-625.63 kJ·mol -1生产1.00 kg 纯硅放出的热量为( ) A .-21435.71 kJ B .-600.20 kJ C .+21435.71 kJD .+1965.10 kJ10.(2011·潍坊质检)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2SO 2(g)+O 2(g)2SO 3(g) ΔH =-Q kJ/mol(Q >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相同条件下,2 mol SO 2(g)和1 mol O 2(g)所具有的能量小于2 mol SO 3(g)所具有的能量B .将2 mol SO 2(g)和1 mol O 2(g)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放出热量为Q kJC .增大压强或升高温度,该平衡都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 .如将一定量SO 2(g)和O 2(g)置于某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放热Q kJ ,则此过程中有2 mol SO 2(g)被氧化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11.(8分)(2011·西城模拟)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目前使用的能源主要是化石燃料.(1)在25℃、101 kPa 时,16 g CH 4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890.31 kJ ,则CH 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已知:C(s)+O 2(g)===CO 2(g) ΔH =-437.3 kJ/molH 2(g)+12O 2(g)===H 2O(g)ΔH =-285.8 kJ/molCO(g)+12O 2(g)===CO 2(g) ΔH =-283.0 kJ/mol则煤的气化主要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s)+H 2O(g)===CO(g)+H 2(g)ΔH =________ kJ/mol.12.(12分)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常常伴有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的变化常以热量的形式表现出来,叫做反应热.由于反应的情况不同,反应热可以分为许多种,如燃烧热和中和热等.(1)许多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可以直接测量,其测量的仪器叫做________.(2)下列ΔH表示物质燃烧热的是________;表示物质中和热的是________(填“ΔH1”、“ΔH2”或“ΔH3”等).A.2H2(g)+O2(g)===2H2O(l)ΔH1B.C(s)+1/2 O2(g)===CO(g)ΔH2C.CH4(g)+2O2(g)===CO2(g)+2H2O(g)ΔH3D.C(s)+O2(g)===CO2(g)ΔH4E.C6H12O6(s)+6O2(g)===6CO2(g)+6H2O(l)ΔH5F.NaOH(aq)+HCl(aq)===NaCl(aq)+H2O(l)ΔH6G.2NaOH(aq)+H2SO4(aq)===Na2SO4(aq)+2H2O(l)ΔH7H.CH3COOH(aq)+NaOH(aq)===CH3COONa(aq)+H2O(l)ΔH8(3)充分燃烧一定量的丁烷放出的热量大小为Q,生成的CO2恰好与100 mL浓度为5 mo l/L 的KOH溶液完全反应.则燃烧1 mol丁烷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13.(15分)为了合理利用化学能,确保安全生产,化工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化学反应的焓变,并采取相应措施.化学反应的焓变通常用实验进行测定,也可进行理论推算.(1)实验测得5 g甲醇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时释放出113.5 kJ的热量,试写出甲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由气态基态原子形成1 mol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量叫键能.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反应物的化学键被破坏和生成物的化学键的形成过程.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拆开化学键需要消耗能量,形成化学键又会释放能量.已知反应N223a 的数值:________.(3)依据盖斯定律可以对某些难以通过实验直接测定的化学反应的焓变进行推算.已知:C(s,石墨)+O2(g)===CO2(g)ΔH1=-393.5 kJ/mol2H2(g)+O2(g)===2H2O(l)ΔH2=-571.6 kJ/mol2C2H2(g)+5O2(g)===4CO2(g)+2H2O(l)ΔH3=-2599 kJ/mol根据盖斯定律,计算298 K时由C(s,石墨)和H2(g)生成1 mol C2H2(g)反应的焓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15分)已知单质硫在通常条件下以S8(斜方硫)的形式存在,而在蒸气状态时,含有S2、S4、S6及S8等多种同素异形体,其中S4、S6和S8具有相似的结构特点,其结构如下图所示:(1)在一定温度下,测得硫蒸气的平均摩尔质量为80 g/mol,则该蒸气中S2分子的体积分数不小于__________.(2)在一定条件下,S8(s)和O2(g)发生反应依次转化为SO2(g)和SO3(g).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可用下图简单表示(图中的ΔH表示生成1 mol产物的数据).①写出表示S8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写出SO3分解生成SO2和O2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若已知硫氧键的。

燃烧热能源习题

燃烧热能源习题

燃烧热-能源习题————————————————————————————————作者:————————————————————————————————日期:(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独立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下列分别是利用不同能源发电的实例图形,其中不属于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是( )答案: C2.下列性质中,能说明乙醇宜作燃料的是( )①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②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③乙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④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A.①②③ﻩ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 在选择燃料时,应从物质的燃烧热(燃烧热值高),燃料的储量(储量大,可再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无影响或尽可能小)等各方面综合考虑,乙醇燃烧热值高,充分燃烧生成物为CO2和H2O,对环境无污染,且可以由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发酵制取,是一种可再生能源,而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是所有可燃物燃烧时的共性,故①错误。

答案: D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是不稳定的氧化物,它能继续和氧气反应生成稳定的CO2,故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在101kPa时,1 mol碳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碳的燃烧热C.物质燃烧都需要氧气D.物质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与外界条件有关解析:A中CO是强还原剂(高温时),点燃时易和氧气反应,生成稳定的二氧化碳,故CO燃烧是放热反应;B中碳燃烧有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1mol碳完全燃烧生成CO2时所放出的热量叫燃烧热;任何发光放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都叫燃烧,如H2在Cl2中燃烧。

答案: D4.下列关于2C4H10(g)+13O2(g)===8CO2(g)+10H2O(l)ΔH=-5 800 kJ·mol -1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反应热为ΔH=-5 800 kJ·mol-1,是放热反应B.该反应的ΔH与各物质的状态有关,与化学计量数也有关C.该式的含义为25℃、101 kPa下,2 molC4H10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热量5 800kJD.该反应为丁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由此可知丁烷的燃烧热为5800 kJ·mol-1解析:根据燃烧热的定义,丁烷的物质的量应为1mol,故题中方程式不是丁烷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由题中方程式可知丁烷燃烧热为2 900 kJ·mol-1,再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事项及意义可知,A、B、C正确,D错误。

高中化学专题1.2燃烧热、能源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

高中化学专题1.2燃烧热、能源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

1。

2 中和热、燃烧热、能源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电能是二次能源B.水力是二次能源C.天然气是二次能源D.水煤气是一次能源【答案】A【解析】电能是二次能源,A项正确;水力是一次能源,B项错误;天然气是一次能源,C项错误;水煤气是二次能源,D项错误.16.“海上风电,如东是真正的全国领先”。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风能其实是太阳能的一种转换形式②风能和水能、太阳能等都是可再生能源③风力发电由风能转换为机械能,再转化为电能④在未来多能源时期,氢能、生物质能等的核心仍是化学反应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答案】A【解析】①风能是太阳能的一种转换形式,正确;②风能和水能、太阳能等都是可再生能源,正确;③风力发电由风能转换为机械能,再转化为电能,正确;④在未来多能源时期,氢能、生物质能等的核心仍是化学反应,正确;故选项A符合题意。

2.含20.0g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反应,放出28。

7kJ的热量,表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28.7 kJ·mol-1B.NaOH(aq)+HCl(aq)===NaCl(aq)+H2O(l)ΔH=-28.7 kJ·mol-1C.NaOH(aq)+HCl(aq)===NaCl(aq)+H2O(l)ΔH=57.4 kJ·mol-1D.NaOH(aq)+HCl(aq)===NaCl(aq)+H2O(l)ΔH=-57。

4 kJ·mol-1【答案】D【解析】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

反应放热,焓变的符号应为“—"、数值与化学计量数不对应,A项错误;B. 焓变的数值与化学计量数不对应,B项错误;C。

反应放热焓变的符号应为“-”,C项错误;D. NaOH(aq)+HCl(aq)=NaCl(aq)+H2O(l);ΔH=-57。

4 kJ/mol,D项正确.3.已知中和热的数值是57。

高三化学燃烧热能源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化学燃烧热能源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化学燃烧热能源试题答案及解析1.(8分)甲醇(CH3OH)被称为21世纪的新型燃料,以煤为原料制备甲醇的流程如下:(1)气化炉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已知CO、H2、甲醇(l)的燃烧热分别为:—285.8 kJ/mol、—283 kJ/mol、—726.5 kJ/mol;则CO和H2合成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 __(3) -定条件下,在催化反应室中发生反应.CO(g)+2H2(g) =CH3OH(g)△H<0;CO 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①工业上,上述反应温度不宜过高,原因是_ ___;②若反应是1 mol CO与2 mol H2在2L容积中进行,则T1、P1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 __;维持温度、容积不变,催化反应室再增加l mol CO与2 molH2,达到新平衡时,CO的转化率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1)C+ H2O (g)CO+H2(2)CO(g)+2H2(g)=CH3OH(l) △H=-125.3kJ/mol(3)①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过高,甲醇的产率低;②4 增大【解析】(1)气化炉中发生的反应是生成水煤气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 H2O (g)CO+H2(2)CO和H2合成甲醇的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CH3OH(l),该反应的反应热△H与CO、H2、甲醇(l)的燃烧热的关系是△H="—285.8" kJ/mol+2×(—283 kJ/mol)-(—726.5 kJ/mol)=-125.3kJ/mol,所以CO和H2合成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CH3OH(l) △H=-125.3kJ/mol;(3)①该反应放热,温度过高,不利于正反应的进行,甲醇的产率降低;②T1、P1下,CO的转化率是50%,所以平衡时甲醇的浓度为1mol/2L×50%=0.25mol/L,CO的平衡浓度也是0.25mol/L,氢气的平衡浓度是CO的2倍0.5mol/L,所以该条件下的平衡常数K=0.25mol/L/0.25mol/L×0.52mol/L=4(L/mol)2;维持温度、容积不变,催化反应室再增加l molCO与2 molH2,CO与H2的比例与原平衡相同,等效为增大压强,平衡向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即向正反应移动,CO的转化率增大。

高二化学燃烧热能源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化学燃烧热能源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化学燃烧热能源试题答案及解析1.(14分)(1)纯水中c(H+)=5.0×10-7mol/L,则此时纯水中的c(OH-)=;若温度不变,滴入稀硫酸使c(H+)=5.0×10-3mol/L,则c(OH-)=。

(2)在CH3COONa的溶液中,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3)明矾的水溶液显酸性,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在25℃、101kPa下,0.5mol的甲醇(CH3OH)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352kJ的热量,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5)1L 1 mol·L-1 H2SO4溶液与2L 1 mol·L-1 NaOH溶液完全反应,放出114.6kJ热量,则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6)已知:①N2(g)+2O2(g)=2NO2(g) △H=+67.7 kJ/mol ;②N2H4(g)+O2(g)=N2(g)+2H2O(g) △H=-534 kJ/mol则N2H4与NO2与完全反应生成氮气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1)5.0×10-7mol/L (2分) 5.0×10-11mol/L(2分) (2)c( Na+) > c(CH3COO-) > c( OH-)> c(H+)(2分),(3)Al3+ + 3H2O Al(OH)3+ 3H+(2分) Al(OH)3;(4)CH3OH (l)+O2(g) =CO2(g)+2H2O (l) ΔH=-704 kJ·mol-1(5)H2SO4(aq)+NaOH(aq)=Na2SO4(aq)+H2O(l) ΔH=-57.3 kJ·mol-1(2分)(6)2 N2H4(g) + 2NO2(g) = 3N2(g) + 4H2O (g) ΔH=-1135.7 kJ·mol-1(2分)或写成2N2H4(g) + NO2(g) =N2(g) + 2H2O (g) ΔH=—567.85 kJ·mol-1【解析】(1)在纯水中存在电离平衡:H2O H++OH-,纯水中c(H+)=5.0×10-7mol/L,则此时纯水中的c(OH-)=5.0×10-7mol/L. Kw=2.5×10-13;若温度不变,滴入稀硫酸使c(H+)=5.0×10-3mol/L,则c(OH-)=Kw÷c(H+)=2.5×10-13÷5.0×10-3=5.0×10-11mol/L;(2)在CH3COONa的溶液中,由于CH3COO-水解消耗,所以c( Na+) > c(CH3COO-);水解消耗水电离产生的H+,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最终使溶液中的OH-的浓度大于H+的浓度,c( OH-)> c(H+)。

1-2-1课时作业--燃烧热 能源

1-2-1课时作业--燃烧热 能源

1-2-1课时作业--燃烧热能源D 原因在于对燃烧热定义中“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没有真正理解,水应为液态。

2.火箭新兵“长三丙”第三级推进器使用的燃料是液态氢,已知298 K、101 kPa时,2 g氢气与氧气完全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为285.8 kJ。

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在298 K、101 kPa时,11.2 L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142.9 kJB.H2(g)的燃烧热是285.8 kJ,则2H2O(l)===2H2(g)+O2(g)ΔH=+571.6 kJ/molC.在298 K、101 kPa时,2H2(g)+O2(g)===2H2O(g)ΔH<-571.6 kJ/molD.H2(g)+12O2(g)===H2O(l)ΔH=-285.8 kJ/mol解析:在298 K、101 kPa时,11.2 L H2的质量不为1 g,故放出的热量不能确定,A错误;B中氢气的燃烧热的单位错误,应是kJ/mol,B错误;由题中信息可知,在298 K、101 kPa时,2 mol H2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的热量小于571.6 kJ,即ΔH>-571.6 kJ/mol,C错误;书写298 K、101 kPa条件下的热化学方程式可把条件省略,D正确。

答案:D3.下列图示关系不正确的是()解析:燃烧热和中和热均属于反应热,两者是并列关系,A项正确。

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是并列关系,而非交叉关系,B项错误。

氧化还原反应既有放热反应又有吸热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也是既有放热反应又有吸热反应,C项正确。

根据能源的分类及关系可知D项正确。

答案:B4.下列说法或表示正确的是()A.由“C(s,石墨)―→C(s,金刚石)ΔH=+1.9 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B.在101 kPa时,2 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 热量,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ΔH=+285.8 kJ·mol-1C.在101 kPa时,1 mol碳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碳的燃烧热D.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的热量多解析:A项中的反应为吸热反应,石墨能量低,更稳定;B项中的反应为放热反应,ΔH<0且ΔH=-571.6 kJ·mol-1;C项中燃烧热为1 mol C完全燃烧生成CO2(g)所放出的热量。

燃烧热-能源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燃烧热-能源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燃烧热-能源练习题及答案解析(总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1-2《燃烧热能源》课时练双基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是不稳定的氧化物,它能继续和氧气反应生成稳定的CO2,故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在101 kPa时,1 mol碳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碳的燃烧热C.物质燃烧都需要氧气D.物质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与外界条件有关解析:CO燃烧是放热反应;B中碳燃烧有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1 mol碳完全燃烧生成CO2时所放出的热量叫燃烧热;任何发光放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都叫燃烧,如H2在Cl2中燃烧。

答案:D2.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很少污染,且有些可以再生。

下列各项中属最有希望的新能源的是( )①天然气②煤③核能④水电⑤太阳能⑥燃料电池⑦风能⑧氢能A.①②③④B.⑤⑥⑦⑧C.③④⑤⑥ D.除①②外解析:最有希望的新能源有太阳能、燃料电池、风能、氢能等。

答案:B3.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2H2(g)+O2(g)===2H2O(g) ΔH=- kJ/molH2(g)+12O2(g)===H2O(g) ΔH=- kJ/mol2H2(g)+O2(g)===2H2O(l) ΔH=- kJ/mol则氢气的燃烧热ΔH是( )A.- kJ/mol B.- kJ/molC.- kJ/mol D.- kJ/mol解析:本题通过方程式考查燃烧热的含义,即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为燃烧热。

H2生成稳定的化合物为液态水,所以由第三个方程式求出燃烧热ΔH=12×(- kJ/mol)=- kJ/mol。

答案:D4.(2011·济源高二检测)下列各组物质的燃烧热相等的是( ) A.碳和二氧化碳B.1 mol 碳和3 mol碳C.3 mol C2H2和1 mol C6H6 D.淀粉和纤维素解析:燃烧热是物质的性质,与量的多少无关。

高一化学燃烧热能源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燃烧热能源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燃烧热能源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能源中属于二次能源的是()A.天然气B.电力C.原煤D.石油【答案】B【解析】天然气、原煤、石油属于一次能源,电力属于二次能源,故B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二次能源的判断。

2.化学与能源开发、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天然气、石油、流水、风力、氢气为一级能源B.无论是风力发电还是火力发电,都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PM 2.5含有的铅、镉、铬、钒、砷等对人体有害的元素均是金属元素D.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推广利用太阳能、风能的城市照明系统【答案】D【解析】A、一级能源是指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的能源,氢气不属于一级能源;B、风力发电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C、砷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D、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利用太阳能、风能均有利于能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正确。

【考点】考查化学与能源、环境等相关知识。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石燃料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充分燃烧B.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能产生污染环境的CO、SO2等有害气体C.直接燃烧煤不如将煤进行深加工后燃烧效果好D.固体煤变为气体燃料后,燃烧效率将更高【答案】A【解析】化石燃料只有在适当的温度和有氧气存在的情况下才能燃烧。

化石燃料不经处理直接燃烧可产生CO、SO2等有害气体。

化石燃料(煤)经深加工后变为气体燃料,不仅减少了SO2对大气的污染,而且能提高燃烧效率。

4.在人类生产、生活对能量的需求日益增长的今天,研究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对合理利用常规能源和开发新能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

请完成下列问题:(1)人类利用能源分为三个阶段,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矿物能源是现代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

目前,全球仍主要处于化石能源时期。

下列不属于化石能源的是________。

(填序号,下同)A.石油 B.煤 C.天然气 D.生物质能(3)下列对能源的看法合理的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燃烧热-能源习题(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独立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下列分别是利用不同能源发电的实例图形,其中不属于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是()答案: C2.下列性质中,能说明乙醇宜作燃料的是()①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②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③乙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④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在选择燃料时,应从物质的燃烧热(燃烧热值高),燃料的储量(储量大,可再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无影响或尽可能小)等各方面综合考虑,乙醇燃烧热值高,充分燃烧生成物为CO2和H2O,对环境无污染,且可以由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发酵制取,是一种可再生能源,而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是所有可燃物燃烧时的共性,故①错误。

答案: D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是不稳定的氧化物,它能继续和氧气反应生成稳定的CO2,故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在101 kPa时,1 mol碳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碳的燃烧热C.物质燃烧都需要氧气D.物质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与外界条件有关解析:A中CO是强还原剂(高温时),点燃时易和氧气反应,生成稳定的二氧化碳,故CO燃烧是放热反应;B中碳燃烧有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1 mol碳完全燃烧生成CO2时所放出的热量叫燃烧热;任何发光放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都叫燃烧,如H2在Cl2中燃烧。

答案: D4.下列关于2C4H10(g)+13O2(g)===8CO2(g)+10H2O(l)ΔH=-5 800 kJ·mol-1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该反应的反应热为ΔH=-5 800 kJ·mol -1,是放热反应B.该反应的ΔH与各物质的状态有关,与化学计量数也有关C.该式的含义为25 ℃、101 kPa下,2 molC 4H 10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 2和液态水时放出热量5 800 kJD .该反应为丁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由此可知丁烷的燃烧热为5 800 kJ·mol -1解析: 根据燃烧热的定义,丁烷的物质的量应为1 mol ,故题中方程式不是丁烷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由题中方程式可知丁烷燃烧热为2 900 kJ·mol -1,再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事项及意义可知,A 、B 、C 正确,D 错误。

答案: D5.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12CH 4(g)+O 2(g)===12CO 2(g)+H 2O(l) ΔH =-445.15 kJ/molCH 4(g)+32O 2(g)===CO(g)+2H 2O(l) ΔH =-607.3 kJ/molCH4(g)+2O2(g)===CO2(g)+2H2O(l)ΔH=-890.3 kJ/molCH4(g)+2O2(g)===CO2(g)+2H2O(g)ΔH=-802.3 kJ/mol则CH4的燃烧热为()A.445.15 kJ/mol B.607.3 kJ/molC.890.3 kJ/mol D.802.3 kJ/mol解析: 1 mol甲烷完全燃烧生成CO2(g)和H2O(l)时的ΔH=-890.3 kJ/mol,故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 kJ/mol。

答案: C6.甲醇属于可再生能源,可代替汽油作为汽车的燃料,下列能正确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A.CH3OH(l)+32O2(g)===CO2(g)+2H2O(l)ΔH=+763.3 kJ/molB.CH3OH(l)+32O2(g)===CO2(g)+2H2O(l)ΔH=-763.3 kJ/molC.CH3OH(l)+32O2(g)===CO2(g)+2H2O(g)ΔH=-675.3 kJ/molD.2CH3OH(l)+3O2(g)===2CO2(g)+4H2O(l)ΔH=-1 526.6 kJ/mol解析:根据燃烧热的定义,书写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时要以1 mol可燃物为标准,其他物质的计量数可用分数,且生成物为稳定氧化物。

答案: B7.已知热化学方程式C2H2(g)+5 2O2(g)===2CO2(g)+H2O(g)ΔH=-1 256 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炔(C2H2)的燃烧热为1 256 kJ/molB.若转移10 mol电子,则消耗2.5 mol O2C.若生成2 mol液态水,则ΔH=-2 512 kJ/molD.若形成4 mol碳氧共用电子对,则放出的热量为2 512 kJ解析: 1 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最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称为该可燃物的燃烧热。

由于热化学方程式中的水是气态,不是最稳定的状态,故A不正确。

消耗1 mol O2转移电子4 mol,若转移10 mol电子,则n(O2)=104mol=2.5 mol,故B正确。

生成2 mol气态水时,ΔH =-2 512 kJ/mol,C不正确。

形成4 mol碳氧共用电子对,也就是生成1 mol CO2,放出的热量应为628 kJ。

答案: B8.煤的气化是实施节能环保的一项重要措施。

通常在高温下将煤转化为水煤气,再将水煤气作为气体燃料。

有关热化学方程式如下:①C(s)+H2O(g)===CO(g)+H2(g)ΔH1=+131.3 kJ/mol②2CO(g)+O2(g)===2CO2(g)ΔH2=-566.0 kJ/mol③2H2(g)+O2(g)===2H2O(g)ΔH3=-483.6 kJ/mol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水煤气只能用作燃料B.水煤气是一种二级能源,比煤直接燃烧污染小C.等质量的CO和H2完全燃烧时,前者放热多D.由③反应可以确定H2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解析:水煤气在工业上还可用作还原性气体,故A项错;水煤气属于二级能源,其燃烧产物为CO2和H2O,比煤直接燃烧污染小,故B 正确;通过②、③反应可以计算得出,等质量的H2比CO完全燃烧放热多,故C错误;H2燃烧生成的稳定的氧化物应为液态水,故D错误。

答案: B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H4(g)+2O2(g)===CO2(g)+2H2O(g)ΔH=-801.3 kJ/mol结论:CH4的燃烧热为801.3 kJ/molB.Sn(s,灰)Sn(s,白)ΔH=+2.1 kJ/mol(灰锡为粉末状)结论:锡制品在寒冷的冬天因易转化为灰锡而损坏C.稀溶液中有:H+(aq)+OH-(aq)===H2O(l)ΔH=-57.3 kJ/mol结论:将盐酸与氨水的稀溶液混合后,若生成1 mol H2O,则会放出57.3 kJ的能量D.C(s,石墨)+O2(g)===CO2(g)ΔH=-393.5 kJ·mol-1C(s,金刚石)+O2(g)===CO2(g)ΔH=-395 kJ·mol-1结论:相同条件下金刚石性质比石墨稳定解析:A错,H2O为液态时才是CH4的燃烧热;C错,氨水因电离需要吸收热量,放出的热量将小于57.3 kJ。

D项,将两方程式相减,得C(s,石墨)===C(s,金刚石)ΔH=+1.5 kJ/mol意味着石墨变成金刚石要吸收能量,即金刚石比石墨能量高,根据能量高则不稳定的规律,可知D不正确。

答案: B10.已知:CH4(g)+2O2(g)===CO2(g)+2H2O(l)ΔH=-Q1 kJ·mol-1①2H2(g)+O2(g)===2H2O(g)ΔH=-Q2 kJ·mol-1②2H2(g)+O2(g)===2H2O(l)ΔH=-Q3 kJ·mol-1③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1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 L(标准状况),经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常温,放出的热量(单位:kJ)为()A.0.4Q1+0.05Q3 B.0.4Q1+0.05Q2C.0.4Q1+0.1Q3D.0.4Q1+0.2Q3解析:常温下水呈液态,可利用①③反应进行计算,11.2 L混合气体中n(CH4)=0.4 mol,n(H2)=0.1 mol,即0.4 mol CH4燃烧放出的热量为0.4Q1 kJ,0.1 mol H2燃烧放出的热量为0.05Q3kJ,故总共放出的热量为(0.4Q1+0.05Q3) kJ。

答案: A二、非选择题11.能源可划分为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

自然界中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需依靠其他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称为二级能源。

氢气是一种高效而没有污染的二级能源,它可以由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的水来制取:2H2O(l)===2H2(g)+O2(g)ΔH=+571.6 kJ/mol。

根据以上叙述回答:(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双选)()A.电能是二级能源B.水力是二级能源C.天然气是一级能源D.焦炉气是一级能源(2)已知:CH4(g)+2O2(g)===CO2(g)+2H2O(l)ΔH=-890.3 kJ/mol,等质量的氢气和甲烷分别完全燃烧后,放出的热量之比约为()A.1∶3.4 B.1∶1.7C.2.6∶1 D.4.6∶1(3)关于用水制取二级能源氢气,以下研究方向不正确的是(双选)()A.组成水的氢和氧都是可以燃烧的物质,因此可研究在水不分解的情况下,使氢成为二级能源B.设法将太阳光聚焦,产生高温,使水分解产生氢气C.寻找高效催化剂,使水分解产生氢气,同时释放能量D.寻找特殊催化剂,用于开发廉价能源,以分解水制取氢气解析:(1)电能通常是由其他能源(如煤、石油等)间接制取的,应属于二级能源。

直接利用水的动能和势能,水力应属于一级能源,若用水力发电,则发出的电能应属于二级能源。

天然气为一级能源。

焦炉气是炼焦的产物,是从煤间接制取的,应属于二级能源。

(3)构成水的氢、氧两元素与其单质H2和O2性质不同,水不能燃烧,O2也不是可燃物,O2只是能助燃。

A错。

水的分解是吸热反应,利用太阳能产生高温使水分解,此法可取,B正确。

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的速率,却不能把水分解,水分解的反应是吸热反应,C错。

D是一个可以肯定的研究方向,以解决分解水制H2的问题。

答案:(1)AC(2)C(3)AC12.①CaCO3(s)===CaO(s)+CO2(g)ΔH=+177.7 kJ②C(s)+H2O(g)===CO(g)+H2(g)ΔH=-131.3 kJ/mol③12H2SO4(l)+NaOH(l)===12Na2SO4(l)+H2O(l)ΔH=-57.3 kJ/mol④C(s)+O2(g)===CO2(g)ΔH=-393.5 kJ/mol⑤CO(g)+12O2(g)===CO2(g)ΔH=-283kJ/mol⑥HNO3(aq)+NaOH(aq)===NaNO3(aq)+H2O(l)ΔH=-57.3 kJ/mol⑦2H2(g)+O2(g)===2H2O(l)ΔH=-571.6 kJ/mol(1)上述热化学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有________;不正确的理由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