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
最新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提纲(全册)

最新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复习
提纲(全册)
1. 基本概念复
- 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律
- 有理数的概念和性质
- 整式的加减乘除法
- 算术式和代数式的转化
2. 分数与分式
- 分数的概念和意义
- 分数的相等性质和大小比较
- 分数的四则运算
- 分式的概念和运算法则
3. 一次函数
- 一次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 一次函数的图像和表示方法
- 一次函数的斜率和截距
- 一次函数的应用问题
4. 几何图形与运动
- 几何图形的分类和性质
-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 直角坐标系和平面直角坐标系- 图形的变换与运动
5. 数据统计
- 统计调查的方法和步骤
-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 统计图表的绘制和分析
- 数据的描述和解读
6. 算法与逻辑
- 算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 算法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逻辑推理和问题求解
- 编程思维的培养
7. 考试复重点
- 各章节的重点知识和考点
- 典型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 题的抽取和分类复
- 考前重点强化和应试技巧
以上就是最新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的复习提纲,希望对你的学习和备考有所帮助。
祝你学习进步!。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综合复习卷(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综合复习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B 与2∠是一对( )A .同位角B .内错角C .同旁内角D .对顶角 2.在下列现象中,属于平移的是( ).A .荡秋千运动B .月亮绕地球运动C .操场上红旗的飘动D .教室可移动黑板的左右移动3.如图,小手盖住的点的坐标可能为( )A .()5,4B .()3,4-C .()2,3-D .()4,5-- 4.给出下列 4 个命题:①不是对顶角的两个角不相等;②三角形最大内角不小于 60°;③多边形的外角和小于内角和;④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A .1B .2C .3D .45.如图,点E 在CA 延长线上,DE 、AB 交于F ,且BDE AEF ∠=∠,B C ∠=∠,EFA 比FDC ∠的余角小10︒,P 为线段DC 上一动点,Q 为PC 上一点,且满足FQP QFP ∠=∠,FM 为EFP ∠的平分线.则下列结论:①//AB CD ;②FQ 平分AFP ∠;③140B E ∠+∠=︒;④QFM ∠的角度为定值.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的立方根是0B .0.25的算术平方根是-0.5C .-1000的立方根是10D .49的算术平方根是237.如图,//a b ,160∠=︒,则2∠的大小是( )A .60︒B .80︒C .100︒D .120︒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从原点O 出发,按A →A 1→A 2→A 3→A 4→A 5…依次不断移动,每次移动1个单位长度,则A 2021的坐标为( )A .(673,﹣1)B .(673,1)C .(674,﹣1)D .(674,1)九、填空题9.已知1x -=8,则x 的值是________________.十、填空题10.点P (﹣2,3)关于x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_____.十一、填空题11.如图,已知△ABC 是锐角三角形,BE 、CF 分别为∠ABC 与∠ACB 的角平分线,BE 、CF 相交于点O ,若∠A=50°,则∠BOC=_______.十二、填空题12.如图,//AB CD ,点F 在CD 上,点A 在EF 上,则132∠+∠-∠的度数等于______.十三、填空题13.将长方形纸带沿EF 折叠(如图1)交BF 于点G ,再将四边形EDCF 沿BF 折叠,得到四边形GFC D '',EF 与GD '交于点O (如图2),最后将四边形GFC D ''沿直线AE 折叠(如图3),使得A 、E 、Q 、H 四点在同一条直线上,且D ''恰好落在BF 上若在折叠的过程中,//''EG QD ,且226∠=︒,则1∠=________.十四、填空题14.如图,按照程序图计算,当输入正整数x 时,输出的结果是161,则输入的x 的值可能是__________.十五、填空题15.如图,直角坐标系中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3,1-,()2,1,则该坐标系内点C 的坐标为__________.十六、填空题16.如图所示,动点P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箭头所示方向呈台阶状移动,第一次从原点运动到点(0,1),第二次接着运动到点(1,1),第三次接着运动到点(1,2),…,按这样的运动规律,经过2021次运动后,动点P 的坐标是________.十七、解答题17.(1)计算:34|22|89-+-; (2)解方程组:1312223x y x y ⎧-=-⎪⎨⎪+=⎩. 十八、解答题18.求下列各式中的x 值:(1)(x ﹣1)2=4;(2)(2x +1)3+64=0;(3)x 3﹣3=38. 十九、解答题19.已知,如图所示,BCE ,AFE 是直线,AB //CD ,∠1=∠2,∠3=∠4.求证:AD //BE证明:∵AB //CD (已知)∴∠4=∠ ( )∵∠3=∠4(已知)∴∠3=∠ ( )∵∠1=∠2(已知)∴∠1+∠CAF =∠2+∠CAF ( )即:∠ =∠ .∴∠3=∠ .∴AD //BE ( )二十、解答题2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t ABC ∆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3,2A -,()0,4B ,()0,2C .(1)求出ABC 的面积;(2)平移ABC ,若点A 的对应点2A 的坐标为()0,2-,画出平移后对应的222A B C △,写出2B 坐标.二十一、解答题21.如图①,将由5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图形沿虚线剪开,将剪开后的图形拼成如图②所示的大正方形,设图②所示的大正方形的边长为a .(1)求a 的值;(2)若a 的整数部分为m ,小数部分为n ,试求式子2m a an -+的值.二十二、解答题22.工人师傅准备从一块面积为25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工料上裁剪出一块18平方分米的长方形的工件.(1)求正方形工料的边长;(2)若要求裁下来的长方形的长宽的比为3:2,问这块正方形工料是否合格?(参考数据:2=1.414,3=1.732,5=2.236)二十三、解答题23.如图1,已知直线m ∥n ,AB 是一个平面镜,光线从直线m 上的点O 射出,在平面镜AB 上经点P 反射后,到达直线n 上的点Q .我们称OP 为入射光线,PQ 为反射光线,镜面反射有如下性质: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等于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即∠OPA=∠QPB .(1)如图1,若∠OPQ =82°,求∠OPA 的度数;(2)如图2,若∠AOP =43°,∠BQP =49°,求∠OPA 的度数;(3)如图3,再放置3块平面镜,其中两块平面镜在直线m 和n 上,另一块在两直线之间,四块平面镜构成四边形ABCD ,光线从点O 以适当的角度射出后,其传播路径为 O→P→Q→R→O→P→…试判断∠OPQ 和∠ORQ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二十四、解答题24.已知//a b ,直角ABC 的边与直线a 分别相交于O 、G 两点,与直线b 分别交于E ,F 点,且90ACB ∠=︒.(1)将直角ABC 如图1位置摆放,如果56AOG ∠=︒,则CEF ∠=________; (2)将直角ABC 如图2位置摆放,N 为AC 上一点,180NEF CEF ∠+∠=︒,请写出NEF ∠与AOG ∠之间的等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将直角ABC 如图3位置摆放,若135GOC ∠=︒,延长AC 交直线b 于点Q ,点P 是射线GF 上一动点,探究,POQ OPQ ∠∠与PQF ∠的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结论.二十五、解答题25.在△ABC 中,射线AG 平分∠BAC 交BC 于点G ,点D 在BC 边上运动(不与点G 重合),过点D 作DE ∥AC 交AB 于点E .(1)如图1,点D在线段CG上运动时,DF平分∠EDB①若∠BAC=100°,∠C=30°,则∠AFD=;若∠B=40°,则∠AFD=;②试探究∠AFD与∠B之间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2)点D在线段BG上运动时,∠BDE的角平分线所在直线与射线AG交于点F试探究∠AFD与∠B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解析:B【分析】根据“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意义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B与∠2是直线DE和直线BC被直线AB所截得到的内错角,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意义,理解和掌握“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特征是正确判断的前提.2.D【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依次判断,即可得到答案.【详解】A、荡秋千运动是旋转,故本选项错误;B、月亮绕地球运动是旋转,故本选项错误;C、操场上红旗的飘动不是平移,故本选项错误;D、教室解析:D【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依次判断,即可得到答案.【详解】A、荡秋千运动是旋转,故本选项错误;B 、月亮绕地球运动是旋转,故本选项错误;C 、操场上红旗的飘动不是平移,故本选项错误;D 、教室可移动黑板的左右移动是平移,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移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移性质,从而完成求解.3.C【分析】根据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判断即可.【详解】由图可知,小手盖住的点在第四象限,∴点的横坐标为正数,纵坐标为负数,∴(2,-3)符合.其余都不符合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熟记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4.B【分析】①举反例说明即可,②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判断即可,③举反例说明即可,④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判断即可.【详解】解:①如: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所以不是对顶角的两个角不相等,错误,; ②若三角形最大内角小于60°,则三角形内角和小于180°,所以三角形最大内角不小于60°,正确;③如:三角形的外角和大于内角和,所以多边形的外角和小于内角和,错误; ④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命题的真假,熟练掌握真假命题的定义及几何图形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当命题的条件成立时,结论也一定成立的命题叫做真命题;当命题的条件成立时,不能保证命题的结论总是成立的命题叫做假命题.要指出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要能够举出一个例子,使它具备命题的条件,而不符合命题的结论就可以了,这样的例子叫做反例. 5.D【分析】①由BDE AEF ∠=∠可得AE ∥BD ,进而得到B EAF ∠=∠,结合B C ∠=∠即可得到结论;②由//AB CD 得出AFQ FQP ∠=∠,结合FQP QFP ∠=∠即可得解;③由平行线的性质和内角和定理判断即可;④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求解即可;【详解】∵BDE AEF ∠=∠,∴AE ∥BD ,∴B EAF ∠=∠,∵B C ∠=∠,∴EAF C ∠=∠,∴//AB CD ,结论①正确;∵//AB CD ,∴AFQ FQP ∠=∠,∵FQP QFP ∠=∠,∴AFQ QFP ∠=∠,∴FQ 平分AFP ∠,结论②正确;∵//AB CD ,∴EFA FDC ∠=∠,∵EFA 比FDC ∠的余角小10︒,∴40EFA ∠=︒,∵B EAF ∠=∠,180EFA E EAF ∠+∠+∠=︒,∴180140B E EFA ∠+∠=︒-∠=︒,结论③正确;∵FM 为EFP ∠的平分线, ∴111222MFP EFP EFA AFP ∠=∠=∠+∠, ∵AFQ QFP ∠=∠, ∴12QFP AFP ∠=∠, ∴1202QFM MFP QFP EFA ∠=∠-∠=∠=︒,结论④正确; 故正确的结论是①②③④;故答案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余角和补角的性质,准确分析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6.A【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以及立方根的概念逐一进行凑数即可得.【详解】A .0的立方根是0,正确,符合题意;B .0.25的算术平方根是0.5,故B 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C .-1000的立方根是-10,故C 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D .49的算术平方根是23,故D 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熟练掌握相关概念以及求解方法是解题的关键.7.D【分析】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求解.【详解】解:如图:a b,∠1=60°,因为//所以∠3=∠1=60°.因为∠2+∠3=180°,所以∠2=180°-60°=120°.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掌握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是解题的关键.8.C【分析】根据图象可得移动6次完成一个循环,从而可得出点A2021的坐标.【详解】解:A1(0,1),A2(1,1),A3(1,0),A4(1,﹣1),A5(2,﹣1),A6(2,0),A7解析:C【分析】根据图象可得移动6次完成一个循环,从而可得出点A2021的坐标.【详解】解:A1(0,1),A2(1,1),A3(1,0),A4(1,﹣1),A5(2,﹣1),A6(2,0),A7(2,1),…,点A坐标运动规律可以看作每移动6次一个循环,每个循环向右移动2个单位,则2021÷6=336…5,所以,前336次循环运动点A共向右运动336×2=672个单位,且在x轴上,再运动5次即向右移动2个单位,向下移动一个单位,则A2021的坐标是(674,﹣1).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点的规律,找到规律是解题的关键.九、填空题9.65【解析】【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确定x-1的值,解方程即可.【详解】∵=8∴x-1=64x=65故答案为65【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掌握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是关键解析:65【解析】【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确定x-1的值,解方程即可.【详解】∵8∴x-1=64x=65故答案为65【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掌握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是关键.十、填空题10.(﹣2,﹣3)【分析】两点关于x轴对称,那么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详解】点P(﹣2,3)关于x轴的对称,即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对称点的坐标是(﹣2,﹣3).故答案为解析:(﹣2,﹣3)【分析】两点关于x轴对称,那么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详解】点P(﹣2,3)关于x轴的对称,即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对称点的坐标是(﹣2,﹣3).故答案为(﹣2,﹣3).【点睛】本题考查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点,可记住要点或画图得到.十一、填空题11.115°【详解】因为∠A=50°,∴∠ABC+∠ACB=180°−∠A=180°−50°=130°,∵BE、CF分别为∠ABC与∠ACB的角平分线,∴∠OBC=∠ABC,∠OCB=∠ACB解析:115°【详解】因为∠A=50°,∴∠ABC+∠ACB=180°−∠A=180°−50°=130°,∵BE、CF分别为∠ABC与∠ACB的角平分线,∴∠OBC=12∠ABC,∠OCB=12∠ACB,∴∠OBC+∠OCB=12(∠ABC+∠ACB)= 12×130°=65°,在△OBC中,∠BOC=180°−(∠OBC+∠OCB)=180°−65°=115°十二、填空题12.180°【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1=∠AFD,从而得到∠EFC=180°-∠EFD,∠ECF=180°-∠3,再根据∠2+∠ECF+∠EFC=180°,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AB∥解析:180°【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1=∠AFD,从而得到∠EFC=180°-∠EFD,∠ECF=180°-∠3,再根据∠2+∠ECF+∠EFC=180°,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AB∥CD,∴∠1=∠AFD,∵∠EFC=180°-∠EFD,∠ECF=180°-∠3,∠2+∠ECF+∠EFC=180°,∴∠2+360°-∠1-∠3=180°,∴∠1+∠3-∠2=180°,故答案为:18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平行线的性质,补角的定义,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进行求解十三、填空题13.32°【分析】连接EQ ,根据A 、E 、Q 、H 在同一直线上得到,,根据得到,从而求得,再根据题意求解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如图所示,连接EQ ,∵A 、E 、Q 、H 在同一直线上∴∥∴∵∥解析:32°【分析】连接EQ ,根据A 、E 、Q 、H 在同一直线上得到EQ GD ''∥,=QEG EGB ∠∠,根据EG QD ''∥得到=QD G EGB ''∠∠,从而求得=QEG QD G ''∠∠,再根据题意求解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如图所示,连接EQ ,∵A 、E 、Q 、H 在同一直线上∴EQ ∥GD ''∴=QEG EGB ∠∠∵EG ∥QD ''=QD G EGB ''∠∠∴=QEG QD G ''∠∠∵226∠=︒,QD C ''''∠=90°∴=QEG QD G ''∠∠=180°-90°-26°=64°由折叠的性质可知:1=QEO ∠∠ ∴1=2QEG ∠1∠=32°故答案为:3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折叠的性质,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进行求解.十四、填空题14.、、、.【详解】解:∵y=3x+2,如果直接输出结果,则3x+2=161,解得:x=53;如果两次才输出结果:则x=(53-2)÷3=17;如果三次才输出结果:则x=(17-2)÷3=5;解析:53、17、5、1.【详解】解:∵y =3x +2,如果直接输出结果,则3x +2=161,解得:x =53;如果两次才输出结果:则x =(53-2)÷3=17;如果三次才输出结果:则x =(17-2)÷3=5;如果四次才输出结果:则x =(5-2)÷3=1;则满足条件的整数值是:53、17、5、1.故答案为53、17、5、1.点睛:此题的关键是要逆向思维.它和一般的程序题正好是相反的.十五、填空题15.【分析】首先根据A 、B 点坐标确定原点位置,然后再建立坐标系,再确定C 点坐标即可.【详解】解:点C 的坐标为(-1,3),故答案为:(-1,3).【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点的坐标,关键是正解析:()1,3-【分析】首先根据A 、B 点坐标确定原点位置,然后再建立坐标系,再确定C 点坐标即可.【详解】解:点C 的坐标为(-1,3),故答案为:(-1,3).【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点的坐标,关键是正确建立坐标系.十六、填空题16.(1010,1011)【分析】仔细观察图形,找到图形变化的规律,利用规律求解即可.【详解】解:观察发现:第一次运动到点(0,1),第二次运动到点(1,1);第三次运动到点(1,2),第四解析:(1010,1011)【分析】仔细观察图形,找到图形变化的规律,利用规律求解即可.【详解】解:观察发现:第一次运动到点(0,1),第二次运动到点(1,1);第三次运动到点(1,2),第四次运动到点(2,2);第五次运动到点(2,3),第六次运动到点(3,3),…,当n 为奇数时,第n 次运动到点(12n -,12n +), 当n 为偶数时,第n 次运动到点(2n ,2n ), 所以经过2021次运动后,动点P 的坐标是(1010,1011),故答案为:(1010,101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点坐标的变化规律,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读懂题意,能够正确确定点运动的顺序,确定运动的距离,从而可以得到每个对应点的坐标.十七、解答题17.(1);(2).【解析】【分析】(1)原式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算术平方根及立方根定义计算即可得到结果;(2)先把方程组中的分式方程化为不含分母的方程,再用加减消元法求出方程组的解即可;【解析:(1)232)11x y =⎧⎨=⎩. 【解析】【分析】(1)原式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算术平方根及立方根定义计算即可得到结果;(2)先把方程组中的分式方程化为不含分母的方程,再用加减消元法求出方程组的解即可;【详解】(1)解:原式=222233-= (2)原方程组可化为:32(1)23(2)x y x y -=-⎧⎨+=⎩ , (1)×2−(2)得:−7y =−7,解得:y =1;把y =1代入(1)得:x−3×1=−2,解得:x =1,故方程组的解为:11x y =⎧⎨=⎩ ; 【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以及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熟知掌握实数运算法则及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加减消元法和代入消元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十八、解答题18.(1)x =3或x =﹣1;(2)x =﹣2.5;(3)x =1.5.【分析】(1)直接开平方进行解答;(2)先移项,再开立方进行解答.(3)先移项,系数化为1,再开平方法进行解答【详解】解:(解析:(1)x=3或x=﹣1;(2)x=﹣2.5;(3)x=1.5.【分析】(1)直接开平方进行解答;(2)先移项,再开立方进行解答.(3)先移项,系数化为1,再开平方法进行解答【详解】解:(1)开方得:x﹣1=2或x﹣1=﹣2,解得:x=3或x=﹣1;(2)方程整理得:(2x+1)3=﹣64,开立方得:2x+1=﹣4,解得:x=﹣2.5;(3)方程整理得:x3=278,开立方得:x=1.5.【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概念.注意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立方根的性质:一个正数的立方根式正数,一个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0的立方根式0.十九、解答题19.FA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FAB;等量代换;等式的性质;FAB;CAD; CA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4=∠BAF=∠3,求出∠DAC=∠BAF,推出∠3=解析:FA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FAB;等量代换;等式的性质;FAB;CAD; CA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4=∠BAF=∠3,求出∠DAC=∠BAF,推出∠3=∠BAF,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推出即可.【详解】证明:∵AB//CD(已知)∴∠4=∠FA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3=∠4(已知)∴∠3=∠FAB(等量代换)∵∠1=∠2(已知)∴∠1+∠CAF=∠2+∠CAF(等式的性质)即:∠FAB=∠CAD∴∠3=∠CAD∴AD //BE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填:BAF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BAF ,等量代换,DAC ,DAC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注意:平行线的性质是: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反之亦然. 二十、解答题20.(1)3;(2)B2(3,0),画图见解析【分析】(1)先求出AC ,BC 的长,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解即可;(2)先根据A 和A2的坐标,确定平移方式,然后求出B2,C2的坐标,然后描点,顺次解析:(1)3;(2)B 2(3,0),画图见解析【分析】(1)先求出AC ,BC 的长,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解即可;(2)先根据A 和A 2的坐标,确定平移方式,然后求出B 2,C 2的坐标,然后描点,顺次连接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t ABC ∆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3,2A -,()0,4B ,()0,2C ,∴AC =3,BC =2, ∴1=32ABC S AC BC =△; (2)∵A (-3,2),A 2(0,-2),∴A 2是由A 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的,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的,∴B 2,C 2的坐标分别为(3,0),(3,-2),如图所示,即为所求.【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坐标与图形,三角形面积,根据点的坐标确定平移方式,根据平移方式确定点的坐标,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进行求解.二十一、解答题21.(1);(2)1【分析】(1)分析图形得到大正方形的面积,从而得到边长a;(2)估算出a的范围,得到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代入计算即可.【详解】解:(1)由题意可得:,∵a>0,∴;解析:(152)1【分析】(1)分析图形得到大正方形的面积,从而得到边长a;(2)估算出a的范围,得到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代入计算即可.【详解】解:(1)由题意可得:25a=,∵a>0,∴5a=(2)∵459,∴253<<,∴m=2,n2,∴2m a an-+=)222=))222=+-45=1【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应用,无理数的估算,解题的关键是能估算出的范围.二十二、解答题22.(1)正方形工料的边长是 5 分米;(2)这块正方形工料不合格,理由见解析.【详解】试题分析:(1)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求出的值即可;(2)设长方形的长宽分别为3x分米、2x分米,得出方程3解析:(1)正方形工料的边长是 5 分米;(2)这块正方形工料不合格,理由见解析.【详解】试题分析:(1的值即可;(2)设长方形的长宽分别为3x分米、2x分米,得出方程3x•2x=18,求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和5比较即可得出答案.试题解析:(1)∵正方形的面积是 25 平方分米,∴正方形工料的边长是 5 分米;(2)设长方形的长宽分别为 3x 分米、2x 分米,则3x•2x=18,x2=3,x1,x2=5,,即这块正方形工料不合格.二十三、解答题23.(1)49°,(2)44°,(3)∠OPQ=∠ORQ【分析】(1)根据∠OPA=∠QPB.可求出∠OPA的度数;(2)由∠AOP=43°,∠BQP=49°可求出∠OPQ的度数,转化为(1)来解解析:(1)49°,(2)44°,(3)∠OPQ=∠ORQ【分析】(1)根据∠OPA=∠QP B.可求出∠OPA的度数;(2)由∠AOP=43°,∠BQP=49°可求出∠OPQ的度数,转化为(1)来解决问题;(3)由(2)推理可知:∠OPQ=∠AOP+∠BQP,∠ORQ=∠DOR+∠RQC,从而∠OPQ=∠ORQ.【详解】解:(1)∵∠OPA=∠QPB,∠OPQ=82°,∴∠OPA=(180°-∠OPQ)×12=(180°-82°)×12=49°,(2)作PC∥m,∵m∥n,∴m∥PC∥n,∴∠AOP=∠OPC=43°,∠BQP=∠QPC=49°,∴∠OPQ=∠OPC+∠QPC=43°+49°=92°,∴∠OPA=(180°-∠OPQ)×12=(180°-92°)×1244°,(3)∠OPQ=∠ORQ.理由如下:由(2)可知:∠OPQ=∠AOP+∠BQP,∠ORQ=∠DOR+∠RQC,∵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等于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AOP=∠DOR,∠BQP=∠RQC,∴∠OPQ=∠ORQ.【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定,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注意问题的设置环环相扣、前为后用的设置目的.二十四、解答题24.(1)146°;(2)∠AOG+∠NEF=90°;(3)见解析【分析】(1)作CP//a,则CP//a//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解.(2)作CP//a,由平行线的性质及等量代换得∠AOG+∠N解析:(1)146°;(2)∠AOG+∠NEF=90°;(3)见解析【分析】(1)作CP//a,则CP//a//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解.(2)作CP//a,由平行线的性质及等量代换得∠AOG+∠NEF=∠ACP+∠PCB=90°.(3)分类讨论点P在线段GF上或线段GF延长线上两种情况,过点P作a,b的平行线求解.【详解】解:(1)如图,作CP//a,∵a//b,CP//a,∴CP//a//b,∴∠AOG=∠ACP=56°,∠BCP+∠CEF=180°,∴∠BCP=180°-∠CEF,∵∠ACP+∠BCP=90°,∴∠AOG+180°-∠CEF=90°,∴∠CEF=180°-90°+∠AOG=146°.(2)∠AOG+∠NEF=90°.理由如下:如图,作CP//a,则CP//a//b,∴∠AOG=∠ACP,∠BCP+∠CEF=180°,∵∠NEF+∠CEF=180°,∴∠BCP=∠NEF,∵∠ACP+∠BCP=90°,∴∠AOG+∠NEF=90°.(3)如图,当点P在GF上时,作PN//a,连接PQ,OP,则PN//a//b,∴∠GOP=∠OPN,∠PQF=∠NPQ,∴∠OPQ =∠OPN +∠NPQ =∠GOP +∠PQF ,∵∠GOC =∠GOP +∠POQ =135°,∴∠GOP =135°-∠POQ ,∴∠OPQ =135°-∠POQ +∠PQF .如图,当点P 在GF 延长线上时,作PN //a ,连接PQ ,OP ,则PN //a //b ,∴∠GOP =∠OPN ,∠PQF =∠NPQ ,∵∠OPN =∠OPQ +∠QPN ,∴∠GOP =∠OPQ +∠PQF ,∴135°-∠POQ =∠OPQ +∠PQF .【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的应用,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通过添加辅助线及分类讨论的方法求解.二十五、解答题25.(1)①115°;110°;②;理由见解析;(2);理由见解析【分析】(1)①若∠BAC=100°,∠C=30°,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B=50°,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出∠EDB=∠C=30°,由解析:(1)①115°;110°;②1902AFD B ∠=︒+∠;理由见解析;(2)1902AFD B ∠=︒-∠;理由见解析 【分析】(1)①若∠BAC=100°,∠C=30°,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B=50°,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出∠EDB=∠C=30°,由角平分线定义得出1502BAG BAC ∠=∠=︒,1152FDG EDB ∠=∠=︒,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出∠DGF=100°,再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即可得出结果;若∠B=40°,则∠BAC+∠C=180°-40°=140°,由角平分线定义得出12BAG BAC ∠=∠,12FDG EDB ∠=∠,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即可得出结果;②由①得:∠EDB=∠C ,1502BAG BAC ∠=∠=︒,1152FDG EDB ∠=∠=︒,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出∠DGF=∠B+∠BAG ,再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即可得出结论; (2)由(1)得:∠EDB=∠C ,12BAG BAC ∠=∠,1122BDH EDB C ∠=∠=∠,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结论.【详解】(1)①若∠BAC=100°,∠C=30°,则∠B=180°-100°-30°=50°,∵DE ∥AC ,∴∠EDB=∠C=30°,∵AG 平分∠BAC ,DF 平分∠EDB , ∴1502BAG BAC ∠=∠=︒,1152FDG EDB ∠=∠=︒,∴∠DGF=∠B+∠BAG=50°+50°=100°,∴∠AFD=∠DGF+∠FDG=100°+15°=115°;若∠B=40°,则∠BAC+∠C=180°-40°=140°,∵AG 平分∠BAC ,DF 平分∠EDB , ∴12BAG BAC ∠=∠,12FDG EDB ∠=∠, ∵∠DGF=∠B+∠BAG ,∴∠AFD=∠DGF+∠FDG=∠B+∠BAG+∠FDG =()12B BAC C ∠+∠+∠ 1401402=︒+⨯︒ 4070110=︒+︒=︒故答案为:115°;110°; ②1902AFD B ∠=︒+∠; 理由如下:由①得:∠EDB=∠C ,12BAG BAC ∠=∠,12FDG EDB ∠=∠, ∵∠DGF=∠B+∠BAG ,∴∠AFD=∠DGF+∠FDG=∠B+∠BAG+∠FDG =()12B BAC C ∠+∠+∠ ()11802B B =∠+︒-∠ 1902B =︒+∠; (2)如图2所示:1902AFD B ∠=︒-∠;理由如下: 由(1)得:∠EDB=∠C ,12BAG BAC ∠=∠,1122BDH EDB C ∠=∠=∠, ∵∠AHF=∠B+∠BDH ,∴∠AFD=180°-∠BAG-∠AHF11802BAC B BDH =︒-∠-∠-∠1118022BAC B C =︒-∠-∠-∠ ()11802B BAC C =︒-∠-∠+∠ ()11801802B B =︒-∠-︒-∠ 1180902B B =︒-∠-︒+∠ 1902B =︒-∠.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知识;熟练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含答案一、选择题1.36的平方根是()A .6-B .6C .6±D .4±2.下列四种汽车车标,可以看做是由某个基本图案经过平移得到的是( )A .B .C .D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3,-3)所在的象限是(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4.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A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C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D .平面内,到一个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5.如图,点E 在CA 延长线上,DE 、AB 交于F ,且BDE AEF ∠=∠,B C ∠=∠,EFA 比FDC ∠的余角小10︒,P 为线段DC 上一动点,Q 为PC 上一点,且满足FQP QFP ∠=∠,FM 为EFP ∠的平分线.则下列结论:①//AB CD ;②FQ 平分AFP ∠;③140B E ∠+∠=︒;④QFM ∠的角度为定值.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6.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16B .16C 3273-=- D 2(4)4-=- 7.如图,将△OAB 绕点O 逆时针旋转55°后得到△OCD ,此时//CD OB ,若20AOB ∠=︒,则A ∠的度数是( )A .20°B .25°C .30°D .35°8.如图,小球起始时位于(3,0)处,沿所示的方向击球,小球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如果小球起始时位于(1,0)处,仍按原来方向击球,小球第一次碰到球桌边时,小球的位置是(0,1),那么小球第2021次碰到球桌边时,小球的位置是( )A .(3,4)B .(5,4)C .(7,0)D .(8,1)九、填空题9.如果一个正方形的面积为3,则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_____________.十、填空题10.若(),3A m -与()4,3B -关于y 轴对称,则m =______.十一、填空题11.如图,在△ABC 中,∠A=50°,∠C=72°,BD 是△ABC 的一条角平分线,求∠ADB=__度.十二、填空题12.如图,∠ABC 与∠DEF 的边BC 与DE 相交于点G ,且BA //DE ,BC //EF ,如果∠B =54°,那么∠E =__________.十三、填空题13.如图1是//AD BC 的一张纸条,按图1→图2→图3,把这一纸条先沿EF 折叠并压平,再沿BF 折叠并压平,若图2中115AEF ∠=︒,则图3中CFE ∠的度数为_______.十四、填空题14.a ※b 是新规定的这样一种运算法则:a ※b=a+2b ,例如3※(﹣2)=3+2×(﹣2)=﹣1.若(﹣2)※x=2+x ,则x 的值是_____.十五、填空题15.已知点()6,23A m m --,且点A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则点A 的坐标是____. 十六、填空题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10,0A ,点()22,1A ,点()34,2A ,点()46,3A ,,按照这样的规律下去,点2021A 的坐标为__________.十七、解答题17.计算:(1);(2)十八、解答题18.求下列各式中的x :(1)x 2﹣12149=0. (2)(x ﹣1)3=64.十九、解答题19.请补全推理依据:如图,已知:12180∠+∠=︒,3A ∠=∠,求证:B C ∠=∠.证明:∵12180∠+∠=︒(已知)∴//AD EF ( )∴3D ∠=∠( )又∵3A ∠=∠(已知)∴D A ∠=∠( )∴//AB CD ( )∴B C ∠=∠( )二十、解答题20.以学校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图中标明了这所学校附近的一些地方, (1)公交车站的坐标是 ,宠物店的坐标是 ;(2)在图中标出公园()300,200-,书店()100,100的位置;(3)将医院的位置怎样平移得到人寿保险公司的位置.二十一、解答题21.阅读下面的文字,解答问题.22的小数部分我们不可能全部地写出来,但是由于122<<2 1.21,差就是21.根据以上的内容,解答下面的问题:(15___________,小数部分是___________;(2)若设23+x ,小数部分是y ,求x y -的值.二十二、解答题22.如图,阴影部分(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在5×5的网格格点上.(1)请求出图中阴影部分(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2)若边长的整数部分为a ,小数部分为b ,求213a b +-的值.二十三、解答题23.如图①,将一张长方形纸片沿EF 对折,使AB 落在''A B 的位置;(1)若1∠的度数为a ,试求2∠的度数(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2)如图②,再将纸片沿GH 对折,使得CD 落在''C D 的位置.①若//'EF C G ,1∠的度数为a ,试求3∠的度数(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②若''B F C G ⊥,3∠的度数比1∠的度数大20︒,试计算1∠的度数.二十四、解答题24.如图,已知//AB CD P ,是直线AB CD ,间的一点,PF CD ⊥于点F PE ,交AB 于点120E FPE ∠=︒,.(1)求AEP ∠的度数;(2)如图2,射线PN 从PF 出发,以每秒40︒的速度绕P 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当PN 垂直AB 时,立刻按原速返回至PF 后停止运动:射线EM 从EA 出发,以每秒15︒的速度绕E 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至EB 后停止运动,若射线PN ,射线EM 同时开始运动,设运动间为t 秒.①当20MEP ∠=︒时,求EPN ∠的度数;②当 //EM PN 时,求t 的值.二十五、解答题25.如图所示,已知射线//,//,100CB OA AB OC C OAB ︒∠=∠=.点E 、F 在射线CB 上,且满足FOB AOB ∠=∠,OE 平分COF ∠(1)求EOB ∠的度数;(2)若平行移动AB ,那么:OBC OFC ∠∠的值是否随之发生变化?如果变化,找出变化规律.若不变,求出这个比值;(3)在平行移动AB 的过程中,是否存在某种情况,使OEC OBA ∠=∠?若存在,求出其度数.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解析:C【分析】根据平方根的定义求解即可.【详解】解:∵2(6)36=±,∴36的平方根是6±,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求一个数的平方根,掌握平方根的定义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B【分析】根据平移变换的性质,逐一判断选项,即可得到答案.【详解】A. 可以经过轴对称变换得到,不能经过平移变换得到,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 可以经过平移变换得到,故本选项符合题意;C解析:B【分析】根据平移变换的性质,逐一判断选项,即可得到答案.【详解】A. 可以经过轴对称变换得到,不能经过平移变换得到,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 可以经过平移变换得到,故本选项符合题意;C. 可以经过轴对称变换得到,不能经过平移变换得到,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 可以经过轴对称变换得到,不能经过平移变换得到,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移变换的性质,掌握平移变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3.D【分析】根据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解答即可.【详解】点(3,-3)的横坐标为正数,纵坐标为负数,所以点(3,-3)所在的象限是第四象限,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4.D【分析】利用平行线的判定、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判定等知识分别判断后即可确定正确的选项.【详解】解:A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正确,是真命题,不符合题意;B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正确,是真命题,不符合题意;C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正确,是真命题,不符合题意;D 、角的内部,到一个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故原命题错误,是假命题,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平行线的判定、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判定等知识,难度不大.5.D【分析】①由BDE AEF ∠=∠可得AE ∥BD ,进而得到B EAF ∠=∠,结合B C ∠=∠即可得到结论;②由//AB CD 得出AFQ FQP ∠=∠,结合FQP QFP ∠=∠即可得解;③由平行线的性质和内角和定理判断即可;④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求解即可;【详解】∵BDE AEF ∠=∠,∴AE ∥BD ,∴B EAF ∠=∠,∵B C ∠=∠,∴EAF C ∠=∠,∴//AB CD ,结论①正确;∵//AB CD ,∴AFQ FQP ∠=∠,∵FQP QFP ∠=∠,∴AFQ QFP ∠=∠,∴FQ 平分AFP ∠,结论②正确;∵//AB CD ,∴EFA FDC ∠=∠,∵EFA 比FDC ∠的余角小10︒,∴40EFA ∠=︒,∵B EAF ∠=∠,180EFA E EAF ∠+∠+∠=︒,∴180140B E EFA ∠+∠=︒-∠=︒,结论③正确;∵FM 为EFP ∠的平分线, ∴111222MFP EFP EFA AFP ∠=∠=∠+∠, ∵AFQ QFP ∠=∠, ∴12QFP AFP ∠=∠, ∴1202QFM MFP QFP EFA ∠=∠-∠=∠=︒,结论④正确; 故正确的结论是①②③④;故答案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余角和补角的性质,准确分析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6.C【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根、立方根的定义逐项判断即可得.【详解】A 4,此项错误;B、4±,此项错误;C 3-,此项正确;D 4,此项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根、立方根,熟记各定义是解题关键.7.D【分析】由旋转的性质得出∠AOC =55°,∠A =∠C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BOC =∠C =35°,则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将△OAB绕点O逆时针旋转55°后得到△OCD,∴∠AOC=55°,∠A=∠C,∵∠AOB=20°,∴∠BOC=∠AOC−∠AOB=55°−20°=35°,∵CD∥OB,∴∠BOC=∠C=35°,∴∠A=35°,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求出∠BOC的度数是解题的关键.8.B【分析】根据题意,可以画出相应的图形,然后即可发现点所在位置的变化特点,即可得到小球第2021次碰到球桌边时,小球的位置.【详解】解:由图可得,点(1,0)第一次碰撞后的点的坐标为(0解析:B【分析】根据题意,可以画出相应的图形,然后即可发现点所在位置的变化特点,即可得到小球第2021次碰到球桌边时,小球的位置.【详解】解:由图可得,点(1,0)第一次碰撞后的点的坐标为(0,1),第二次碰撞后的点的坐标为(3,4),第三次碰撞后的点的坐标为(7,0),第四次碰撞后的点的坐标为(8,1),第五次碰撞后的点的坐标为(5,4),第六次碰撞后的点的坐标为(1,0),…,∵2021÷6=336…5,∴小球第2021次碰到球桌边时,小球的位置是(5,4),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发现点的坐标位置的变化特点,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九、填空题9.【分析】设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为x(x>0),由题意得x2=3,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解决此题.【详解】解:设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为x(x>0).由题意得:x2=3.∴x=.故答案为:.【点睛【分析】设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为x(x>0),由题意得x2=3,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解决此题.【详解】解:设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为x(x>0).由题意得:x2=3.∴x【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正方形的面积以及算术平方根,熟练掌握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十、填空题10.【分析】根据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即可求出m的值.【详解】解:∵A(m,-3)与B(4,-3)关于y轴对称,∴m=-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关于y轴对称点的坐解析:4【分析】根据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即可求出m的值.【详解】解:∵A(m,-3)与B(4,-3)关于y轴对称,∴m=-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关于y轴对称点的坐标,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如果两点关于y 轴对称,那么这两个点的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相等.十一、填空题11.101【分析】直接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ABC的度数,再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结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答案.【详解】∵在△ABC中,∠A=50°,∠C=72°,∴∠ABC=180°−50°解析:101【分析】直接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ABC的度数,再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结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答案.【详解】∵在△ABC中,∠A=50°,∠C=72°,∴∠ABC=180°−50°−72°=58°,∵BD是△ABC的一条角平分线,∴∠ABD=29°,∴∠ADB=180°−50°−29°=101°.故答案为:101.【点睛】此题考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其定理.十二、填空题12.126°【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得到,,结合邻补角的和180°解题即可.【详解】BA//DE,BC//EF,,∠B=54°,,故答案为:126°.【点睛】本题考查解析:126°【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得到CGE B ∠=∠,DGC E ∠=∠,结合邻补角的和180°解题即可.【详解】BA //DE ,BC //EF ,CGE B ∴∠=∠,DGC E ∠=∠∠B =54°,54CGE B ∴∠=∠=︒180CGE DGC ∠+∠=︒18054126DGC ∴∠=︒-︒=︒126E ∴∠=︒,故答案为:126°.【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是重要考点,难度较易,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 十三、填空题13.15°【分析】利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可求出∠BFE ,利用折叠的性质求出∠BFC 的度数,再利用角的和差求出∠CFE .【详解】解:∵AE ∥BF ,∴∠BFE=180°-∠AEF=65°解析:15°【分析】利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可求出∠BFE ,利用折叠的性质求出∠BFC 的度数,再利用角的和差求出∠CFE .【详解】解:∵AE ∥BF ,∴∠BFE =180°-∠AEF =65°,∵2∠BFE +∠BFC =180°,∴∠BFC =180°-2∠BFE =50°,∴∠CFE =∠BFE -∠BFC =15°,故答案为:15°.【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折叠的性质以及角的计算,通过角的计算,求出∠BFE 的度数是解题的关键.十四、填空题14.4【解析】根据题意可得(﹣2)※x=﹣2+2x ,进而可得方程﹣2+2x=2+x ,解得:x=4.故答案为:4.点睛:此题是一个阅读理解型的新运算法则题,解题关键是明确新运算法则的特点,然后直接根解析:4【解析】根据题意可得(﹣2)※x=﹣2+2x ,进而可得方程﹣2+2x=2+x ,解得:x=4. 故答案为:4.点睛:此题是一个阅读理解型的新运算法则题,解题关键是明确新运算法则的特点,然后直接根据新定义的代数式计算即可.十五、填空题15.或;【分析】根据点A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列出绝对值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点A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且点A 为,∴,∴或,解得:或,∴点A 的坐标为:或;故答案为:或解析:()4,4--或()8,8-;【分析】根据点A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列出绝对值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点A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且点A 为()6,23m m --, ∴623m m -=-,∴623m m -=-或6(23)m m -=--,解得:2m =或2m =-,∴点A 的坐标为:()4,4--或()8,8-;故答案为:()4,4--或()8,8-;【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直角坐标系中点与有序实数对一一对应;在x 轴上点的纵坐标为0,在y 轴上点的横坐标为0;记住各象限点的坐标特点.十六、填空题16.【分析】观察点,点,点,点点的横坐标为,纵坐标为,据此即可求得的坐标;【详解】,,,,,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系中点的规律,找到规律是解题的关键.解析:(4040,2020)【分析】观察点()10,0A ,点()22,1A ,点()34,2A ,点()46,3A ,,点的横坐标为22n -,纵坐标为1n -,据此即可求得2021A 的坐标;【详解】()10,0A ,()22,1A ,()34,2A ,()46,3A ,,(22,1)n A n n --,∴2021(4040,2020)A故答案为:(4040,2020)【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系中点的规律,找到规律是解题的关键.十七、解答题17.(1)0 ;(2)2【解析】试题分析:(1)先对根式、负指数化简,再根据运算顺序依次计算即可;(2)先去绝对值符号和0次幂,再按运算顺序依次计算即可;试题解析:①原式=2+2-4=0解析:(1)0 ;(2)【解析】试题分析:(1)先对根式、负指数化简,再根据运算顺序依次计算即可;(2)先去绝对值符号和0次幂,再按运算顺序依次计算即可;试题解析:①原式=2+2-4=0②原式==十八、解答题18.(1);(2)【分析】(1)用求平方根的方法解方程即可得到答案;(2)用求立方根的方法解方程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解析:(1)117x=±;(2)5x=【分析】(1)用求平方根的方法解方程即可得到答案;(2)用求立方根的方法解方程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21210 49x-=,∴212149x=,∴117x=±;(2)∵()3164x-=,∴14x-=,∴5x=.【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方根和立方根,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求解方法.十九、解答题19.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等量代换;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以及性质定理证明即可.【详解】证明:∵∠1+∠2=180解析: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等量代换;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以及性质定理证明即可.【详解】证明:∵∠1+∠2=180°(已知),∴AD∥EF(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3=∠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3=∠A(已知),∴∠D=∠A(等量代换),,∴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故答案为: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等量代换;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熟记平行线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是解本题的关键.二十、解答题20.(1),;(2)见解析;(3)向右5个单位,再向上5个单位【分析】(1)观察平面直角坐标系得:公交车站在 轴负半轴距离坐标原点1个单位;宠物店在第四象限内,距离 轴2个单位,距离 轴3个单位,即解析:(1)()100,0-,()300,200-;(2)见解析;(3)向右5个单位,再向上5个单位【分析】(1)观察平面直角坐标系得:公交车站在x 轴负半轴距离坐标原点1个单位;宠物店在第四象限内,距离x 轴2个单位,距离y 轴3个单位,即可求解;(2)公园在第二象限内,距离x 轴2个单位,距离y 轴3个单位;书店在第一象限内,距离x 轴1个单位,距离y 轴1个单位;即可解答;(3)将医院的位置向右5个单位,再向上5个单位得到人寿保险公司的位置,即可.【详解】解:(1)观察平面直角坐标系得:公交车站在x 轴负半轴距离坐标原点1个单位,故公交车站的坐标是()100,0-;宠物店在第四象限内,距离x 轴2个单位,距离y 轴3个单位,故宠物店的坐标是()300,200-;(2)∵公园()300,200-,书店()100,100∴公园在第二象限内,距离x 轴2个单位,距离y 轴3个单位;书店在第一象限内,距离x 轴1个单位,距离y 轴1个单位;位置如图所示:(3))将医院的位置向右5个单位,再向上5个单位得到人寿保险公司的位置.【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用坐标来表示点的位置,根据位置写出点的坐标,熟练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每个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二十一、解答题21.(1)2,;(2).【分析】(1)利用求解;(2)由于,则,,然后计算.【详解】解:(1)的整数部分是2,小数部分是;(2),而整数部分是,小数部分是,,,.【点睛】本题考查了解析:(1)2,52-;(2)43-.【分析】(1)利用253<<求解;(2)由于132<<,则3x =,23331y =+-=-,然后计算x y -.【详解】解:(1)5的整数部分是2,小数部分是52-;(2)132<<,而23+整数部分是x ,小数部分是y ,3x ∴=,23331y =+-=-,3(31)33143x y .【点睛】本题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熟悉相关性质是解题得关键.二十二、解答题22.(1)S=13,边长为 ;(2)6【详解】分析:(1)、利用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得出阴影部分的面积,从而得出正方形的边长;(2)、根据无理数的估算得出a 和b 的值,然后得出答案.解析:(1)S=13,边长为 13;(2)6【详解】分析:(1)、利用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得出阴影部分的面积,从而得出正方形的边长;(2)、根据无理数的估算得出a 和b 的值,然后得出答案.详解:解:(1)S=25-12=13, 边长为 ,(2)a=3,b= -3 原式=9+-3-=6.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就是无理数的估算,属于中等难度的题型.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得出边长.二十三、解答题23.(1) ;(2)① ;②【分析】(1)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到,由折叠的性质可知,∠2=∠BFE ,再根据平角的定义求解即可;(2) ①由(1)知,,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 ,再由折叠的性质及平角的定义解析:(1)1902a ︒- ;(2)①1454a ︒+ ;②50︒ 【分析】(1)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到4'B FC a ∠=∠=,由折叠的性质可知,∠2=∠BFE ,再根据平角的定义求解即可;(2) ①由(1)知,1902BFE a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1BFE C'GB 902a ∠=∠=︒- ,再由折叠的性质及平角的定义求解即可;②由(1)知,∠BFE = 19012EFB '∠=︒-∠,由''B F C G ⊥可知:''90B FC FGC ∠+∠=︒,再根据条件和折叠的性质得到''11402190B FC FGC +=∠+∠=∠︒-∠︒,即可求解.【详解】解:(1)如图,由题意可知'//'A E B F ,∴14a ∠=∠=,∵//AD BC ,∴4'B FC a ∠=∠=,180BFB a '∴∠=︒-,∴由折叠可知1129022BFE BFB a '∠=∠=∠=︒-.(2)①由题(1)可知1902BFE a ∠=︒- , ∵//'EF C G ,1902BFE C'GB a ∴∠=∠=︒-,再由折叠可知: 113180*********HGC C GB a a ⎛⎫∠+∠=︒-∠=︒-︒-=︒+ ⎪⎝⎭', 13454HGC a ∴∠=∠=︒+;②由''B F C G ⊥可知:''90B FC FGC ∠+∠=︒,由(1)知19012BFE ∠=︒-∠, 11802180290112B FC BFE ⎛⎫'∴∠=︒-∠=︒-︒-∠=∠ ⎪⎝⎭, 又3∠的度数比1∠的度数大20︒,∴3=1+20∠∠︒,()18023180212014021FGC '∴∠=︒-∠=︒-∠+︒=︒-∠,''11402190B FC FGC +=∴∠+∠=∠︒-∠︒,1=50∴∠︒.【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属于综合题,有一定难度,熟记“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及折叠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二十四、解答题24.(1);(2)①或;②秒或或秒【分析】(1)通过延长作辅助线,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再根据外角的性质可计算得到结果;(2)①当时,分两种情况,Ⅰ当在和之间,Ⅱ当在和之间,由,计算出的运动时间解析:(1)30;(2)①2803︒或403︒;②185秒或5411或9011秒 【分析】(1)通过延长PG 作辅助线,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90∠=︒PGE ,再根据外角的性质可计算得到结果;(2)①当20MEP ∠=︒时,分两种情况,Ⅰ当ME 在AE 和EP 之间,Ⅱ当ME 在EP 和EB 之间,由20MEP ∠=︒,计算出EM 的运动时间t ,根据运动时间可计算出FPN ∠,由已知120FPE ∠=︒可计算出EPN ∠的度数;②根据题意可知,当//EM PN 时,分三种情况,Ⅰ射线PN 由PF 逆时针转动,//EM PN ,根据题意可知15AEM t ∠=︒,40FPN t ∠=︒,再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EM AHP ∠=∠,再根据三角形外角和定理可列等量关系,求解即可得出结论;Ⅱ射线PN 垂直AB 时,再顺时针向PF 运动时,//EM PN ,根据题意可知,15AEM t ∠=︒,//ME PN ,15GHP t ∠=︒,可计算射线PN 的转动度数1809015t ︒+︒-︒,再根据PN 转动可列等量关系,即可求出答案;Ⅲ射线PN 垂直AB 时,再顺时针向PF 运动时,//EM PN ,根据题意可知,15AEM t ∠=︒,940()2GPN t ∠=-︒,根据(1)中结论,30PEG ∠=︒,60PGE ∠=,可计算出PEM ∠与EPN ∠代数式,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列等量关系,求解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延长FP 与AB 相交于点G ,如图1,PF CD ⊥,90PFD PGE ∴∠=∠=︒,EPF PGE AEP ∠=∠+∠,1209030AEP EPF PGE ∴∠=∠-∠=︒-︒=︒;(2)①Ⅰ如图2,30AEP ∠=︒,20MEP ∠=︒,10AEM ∴∠=︒,∴射线ME 运动的时间102153t ==(秒), ∴射线PN 旋转的角度2804033FPN ︒∠=⨯︒=, 又120EPF ∠=︒,8028012033EPN EPF EPN ︒︒∴∠=∠-∠=︒-=;Ⅱ如图3所示,30AEP ∠=︒,20MEP ∠=︒,50AEM ∴∠=︒,∴射线ME 运动的时间5010153t ==(秒), ∴射线PN 旋转的角度104004033FPN ︒∠=⨯︒=, 又120EPF ∠=︒,4004012033EPN FPN EPF ︒︒∴∠=∠-∠=-︒=; EPN ∴∠的度数为2803︒或403︒;②Ⅰ当PN 由PF 运动如图4时//EM PN ,PN 与AB 相交于点H ,根据题意可知,经过t 秒,15AEM t ∠=︒,40FPN t ∠=︒,//EM PN ,15AEM AHP t ∴∠=∠=︒,又=FPN PGH PHA ∠∠+∠,409015t t ∴︒=︒+︒,解得185t =(秒);Ⅱ当PN 运动到PG ,再由PG 运动到如图5时//EM PN ,PN 与AB 相交于点H ,根据题意可知,经过t 秒,15AEM t ∠=︒,//EM PN ,15GHP t ∴∠=︒,9015GPH t ∠=︒-︒,PN ∴运动的度数可得,18040GPH t ︒+∠=︒, 解得5411t =;Ⅲ当PN 由PG 运动如图6时,//EM PN ,根据题意可知,经过t 秒,15AEM t ∠=︒,40180GPN t ∠=-︒,30AEP ∠=︒,60EPG ∠=︒,1530PEM t ∴∠=︒-︒,24040EPN t ∠=︒-,又//EM PN ,180PEM EPN ∴∠+∠=︒,153040240180t t ∴︒-︒+-︒=︒,解得9011t =(秒), 当t 的值为185秒或5411或9011秒时,//EM PN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性质,合理添加辅助线和根据题意画出相应的图形时解决本题的关键.二十五、解答题25.(1)40°;(2)的值不变,比值为;(3)∠OEC=∠OBA=60°.【分析】(1)根据OB 平分∠AOF ,OE 平分∠COF ,即可得出∠EOB=∠EOF+∠FOB=∠COA ,从而得出答案;(2解析:(1)40°;(2):OBC OFC ∠∠的值不变,比值为12;(3)∠OEC=∠OBA=60°.【分析】(1)根据OB 平分∠AOF ,OE 平分∠COF ,即可得出∠EOB=∠EOF+∠FOB=12∠COA ,从而得出答案;(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出∠OBC=∠BOA ,∠OFC=∠FOA ,再根据∠FOA=∠FOB+∠AOB=2∠AOB ,即可得出∠OBC :∠OFC 的值为1:2.(3)设∠AOB=x ,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表示出∠CBO=∠AOB=x ,再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表示出∠OEC ,然后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列式表示出∠OBA ,然后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详解】(1)∵CB ∥OA∴∠C+∠COA=180°∵∠C=100°∴∠COA=180°-∠C=80°∵∠FOB=∠AOB ,OE 平分∠COF∴∠FOB+∠EOF=12(∠AOF+∠COF )=12∠COA=40°;∴∠EOB=40°;(2)∠OBC :∠OFC 的值不发生变化∵CB ∥OA∴∠OBC=∠BOA ,∠OFC=∠FOA∵∠FOB=∠AOB∴∠FOA=2∠BOA∴∠OFC=2∠OBC∴∠OBC:∠OFC=1:2(3)当平行移动AB至∠OBA=60°时,∠OEC=∠OBA.设∠AOB=x,∵CB∥AO,∴∠CBO=∠AOB=x,∵CB∥OA,AB∥OC,∴∠OAB+∠ABC=180°,∠C+∠ABC=180°∴∠OAB=∠C=100°.∵∠OEC=∠CBO+∠EOB=x+40°,∠OBA=180°-∠OAB-∠AOB=180°-100°-x=80°-x,∴x+40°=80°-x,∴x=20°,∴∠OEC=∠OBA=80°-20°=6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角平分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记各性质并准确识图理清图中各角度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人教版中学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中学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1的同旁内角是( )A .∠2B .∠3C .∠4D .∠52.下列各组图形可以通过平移互相得到的是( )A .B .C .D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下列各点在第二象限的是( )A .()1,10B .()6,4-C .()0,1-D .()3,7- 4.下列两个命题:①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平行;②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判断正确的是( )A .①②都对B .①对②错C .①②都错D .①错②对 5.如图,直线////AB CD EF ,点O 在直线AB 上,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12390∠+∠-∠=︒B .12390∠+∠+∠=︒C .321180∠+∠-∠=︒D .132180∠+∠-∠=︒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3的平方根是3B .﹣1的立方根是﹣1C .0.1是0.01的一个平方根D .算术平方根是本身的数只有0和1 7.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使两三角板的斜边互相平行,每块三角板的直角顶点都在另一三角板的斜边上,则∠1的度数为( )A .90°B .75°C .65°D .60°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1,0P .点P 第1次向上跳动1个单位至点()11,1P ,紧接着第2次向左跳动2个单位至点()21,1P -,第3次向上跳动1个单位至点3P ,第4次向右跳动3个单位至点4P ,第5次又向上跳动1个单位至点5P ,第6次向左跳动4个单位至点6P ,…….照此规律,点P 第200次跳动至点200P 的坐标是( )A .()51,100B .()26,50C .()26,50-D .()51,100-九、填空题9.若a 、b 为实数,且满足|a ﹣2|+3b -=0,则a ﹣b 的立方根为_____.十、填空题10.若点()3,P m 与(),6Q n -关于x 轴对称,则2m 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填空题11.如图,AD 、AE 分别是△ABC 的角平分线和高,∠B=60°,∠C=70°,则∠EAD=______.十二、填空题12.如图将一张长方形纸片沿EF 折叠后,点A 、B 分别落在A ′、B ′的位置,如果∠2=70°,则∠1的度数是___________.十三、填空题13.将一条长方形纸带按如图方式折叠,若1108∠=︒,则2∠的度数为________°.十四、填空题14.如图,四个实数m ,n ,p ,q 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分别为M ,N ,P ,Q ,若0n q +=,则m ,n ,p ,q 四个实数中,绝对值最大的是________.十五、填空题15.点31,25()P m m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则m =________.十六、填空题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边长为1的等边△OA 1A 2的一条边OA 2在x 的正半轴上,O 为坐标原点;将△OA 1A 2沿x 轴正方向依次向右移动2个单位,依次得到△A 3A 4A 5,△A 6A 7A 8…,则顶点A 2021的坐标为 __________________.十七、解答题17.计算:(1)|23-|+22;(2)22312127(6)(5)+----十八、解答题18.已知a +b =5,ab =2,求下列各式的值.(1)a 2+b 2;(2)(a ﹣b )2.十九、解答题19.如图,已知∠1+∠AFE =180°,∠A =∠2,求证:∠A=∠C +∠AFC证明:∵ ∠1+∠AFE =180°∴ CD ∥EF ( , ) ∵∠A=∠2 ∴( ) ( , ) ∴ AB ∥CD ∥EF ( , )∴ ∠A = ,∠C = ,( , )∵ ∠AFE =∠EFC +∠AFC ,∴ = .二十、解答题20.将△ABO 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得到三角形A ′B ′O ′(1)请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A ′B ′O ′.(2)写出点A ′、O ′的坐标.二十一、解答题21.例如∵479.<<即273<<,∴7的整数部分为2,小数部分为72-,仿照上例回答下列问题;(1)17介于连续的两个整数a 和b 之间,且a <b ,那么a = ,b = ; (2)x 是172+的小数部分,y 是171-的整数部分,求x = ,y = ; (3)求(17)y x -的平方根.二十二、解答题22.如图1,用两个边长相同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的正方形.(1)如图2,若正方形纸片的面积为12dm ,则此正方形的对角线AC 的长为 dm . (2)如图3,若正方形的面积为162cm ,李明同学想沿这块正方形边的方向裁出一块面积为122cm 的长方形纸片,使它的长和宽之比为3∶2,他能裁出吗?请说明理由.二十三、解答题23.问题情境:如图1,AB ∥CD ,∠PAB =130°,∠PCD =120°.求∠APC 的度数.小明的思路是:过P 作PE ∥AB ,通过平行线性质,可得∠APC =∠APE +∠CPE =50°+60°=110°.问题解决:(1)如图2,AB ∥CD ,直线l 分别与AB 、CD 交于点M 、N ,点P 在直线I 上运动,当点P 在线段MN 上运动时(不与点M 、N 重合),∠PAB =α,∠PCD =β,判断∠APC 、α、β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在(1)的条件下,如果点P 在线段MN 或NM 的延长线上运动时.请直接写出∠APC 、α、B 之间的数量关系;(3)如图3,AB ∥CD ,点P 是AB 、CD 之间的一点(点P 在点A 、C 右侧),连接PA 、PC ,∠BAP 和∠DCP 的平分线交于点Q .若∠APC =116°,请结合(2)中的规律,求∠AQC 的度数.二十四、解答题24.如图1,点O 在MN 上,90,,AOB AOM m OCQ n ∠=︒∠=︒∠=︒,射线OB 交PQ 于点C ,已知m ,n 满足:220(70)0m n -+-=.(1)试说明MN //PQ 的理由;(2)如图2,OD 平分AON ∠,CF 平分OCQ ∠,直线OD 、CF 交于点E ,则OEF ∠=______︒;(3)若将AOB ∠绕点O 逆时针旋转()090αα<<︒,其余条件都不变,在旋转过程中,OEF ∠的度数是否发生变化?请说明你的结论.二十五、解答题25.如图①,将一副直角三角板放在同一条直线AB 上,其中∠ONM =30°,∠OCD =45°.(1)将图①中的三角板OMN沿BA的方向平移至图②的位置,MN与CD相交于点E,求∠CEN的度数;(2)将图①中的三角板OMN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使∠BON=30°,如图③,MN 与CD相交于点E,求∠CEN的度数;(3)将图①中的三角板OMN绕点O按每秒30°的速度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周,在旋转的过程中,在第____________秒时,直线MN恰好与直线CD垂直.(直接写出结果)【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解析:A【分析】根据同旁内角的定义: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角中,若两个角都在两直线的之间,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同旁,则这样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进行求解.【详解】解:直线a,b被直线c所截,∠1的同旁内角是∠2,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同旁内角的定义,能熟记同旁内角的定义的内容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数形结合.2.C【分析】根据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平移变换中对应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从而得出答案.【详解】解:观察图形可知图案C通过平移后可以得到.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解析:C【分析】根据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平移变换中对应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从而得出答案.【详解】解:观察图形可知图案C通过平移后可以得到.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移变换及其基本性质,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3.D【分析】根据在第二象限的点的特征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第二象限的点特征是横坐标小于零,纵坐标大于零,∴点(-3,7)在第二象限,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4.C【分析】根据平行公理及其推论判断即可.【详解】解:①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平行,故错误;②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故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平行公理及其推论,属于基础知识,要牢牢掌握.5.D【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可得∠1+∠AOF=180°,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3=∠AOC,而通过∠AOF=∠AOC-∠2,整理可得∠1+∠3-∠2=180°.【详解】解:∵AB∥EF,∴∠1+∠AOF=180°,∵CD∥AB,∴∠3=∠AOC,又∵∠AOF=∠AOC−∠2=∠3-∠2,∴∠1+∠3-∠2=180°.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从复杂图形中找出内错角,同旁内角是解题的关键.6.A【分析】根据平方根、立方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A、3的平方根是±3,原说法错误,故此选项符合题意;B、﹣1的立方根是﹣1,原说法正确,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0.1是0.01的一个平方根,原说法正确,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算术平方根是本身的数只有0和1,原说法正确,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立方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掌握平方根、立方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7.B【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FDC=∠F=30°,然后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结果.【详解】解:如图,∵EF∥BC,∴∠FDC=∠F=30°,∴∠1=∠FDC+∠C=30°+45°=75°,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熟知三角板各个角的度数是解本题的关键.8.A【分析】设第n次跳动至点Pn,根据部分点An坐标的变化找出变化规律P4n(n + 1,2n),Pn+1(n + 1,2n + 1),P4n+2(-n-1,2n+ 1),P4n+3(-n-1,2解析:A【分析】设第n次跳动至点P n,根据部分点A n坐标的变化找出变化规律P4n(n + 1,2n),P n+1(n + 1,2n + 1),P4n+2(-n-1,2n+ 1),P4n+3(-n-1,2n +2),依此规律结合200 = 50 ×4,即可得出点P200的坐标.【详解】解:设第n次跳动至点P n,观察发现:P(1,0),P1(1,1),P2(-1,1),P3(-1,2),P4(2,2),P5(2,3),P6(-2,3),P7(-2,4),P8(3,4),P9(3,5),...,∴P4n+1(n + 1,2n +1),P4n+2(-n-1,2n+ 1),P4n+3(-n-1,2n+2),P4n(n + 1,2n),(n为自然数),∵200 = 50 × 4,∴P200(50+1 ,50×2),即(51,100).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规律型中点的坐标,解题的关键是准确找到点的坐标变化规律.九、填空题9.-1【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出a、b的值,再进而计算所给代数式的立方根.【详解】解:∵|a﹣2|+=0,|a﹣2|≥0,≥0∴a﹣2=0,3﹣b=0∴a=2,b=3∴,故答案为:解析:-1【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出a、b的值,再进而计算所给代数式的立方根.【详解】解:∵|a﹣0,|a﹣2|≥0∴a﹣2=0,3﹣b=0∴a=2,b=3∴==-,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立方根的性质,关键是根据“两个非负数和为0,则这两个数都为0”列出方程求得a、b的值.十、填空题10.0【分析】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关于轴对称的两点,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相等的特点进行解题即可.【详解】∵点与关于轴对称∴∴,故答案为: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解析:0【分析】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关于x 轴对称的两点,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相等的特点进行解题即可.【详解】∵点(3,)P m 与(,6)Q n -关于x 轴对称∴36n m =-=-,∴262(3)0m n -=--⨯-=,故答案为: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的轴对称,熟练掌握相关点的轴对称特征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十一、填空题11.;【详解】解:由题意可知,∠B=60°,∠C=70°,所以°,所以°,在三角形BAE 中,°,所以∠EAD=5°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属于对角平分线和角度基本知识的变换求解.解析:5︒;【详解】解:由题意可知,∠B=60°,∠C=70°,所以18013050A ∠=-=°,所以25BAD ∠=°,在三角形BAE 中,906030BAE ∠=-=°,所以∠EAD=5°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属于对角平分线和角度基本知识的变换求解.十二、填空题12.55°【分析】先由矩形的对边平行及平行线的性质知∠B′FC=∠2=70°,再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答案.【详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AD∥BC,∴∠B′FC=∠2=70°,∴∠1+∠解析:55°【分析】先由矩形的对边平行及平行线的性质知∠B′FC=∠2=70°,再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答案.【详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AD∥BC,∴∠B′FC=∠2=70°,∴∠1+∠B′FE=180°-∠B′FC=110°,由折叠知∠1=∠B′FE,∴∠1=∠B′FE=55°,故答案为:5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折叠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矩形的对边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性质.十三、填空题13.36【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折叠的性质即可解决.【详解】∵AB∥CD,如图∴∠GEC=∠1=108゜由折叠的性质可得:∠2=∠FED∵∠2+∠FED+∠GEC=180゜∴∠2=解析:36【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折叠的性质即可解决.【详解】∵AB ∥CD ,如图∴∠GEC =∠1=108゜由折叠的性质可得:∠2=∠FED∵∠2+∠FED +∠GEC =180゜∴∠2=11(180)(180108)3622GEC ︒-∠=⨯︒-︒=︒ 故答案为:36【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折叠的性质、平角的概念,关键是掌握折叠的性质. 十四、填空题14.【分析】根据可以得到的关系,从而可以判定原点的位置,从而可以得到哪个数的绝对值最大,本题得以解决.【详解】∵,∴n 和q 互为相反数,O 在线段NQ 的中点处,∴绝对值最大的是点P 表示的数.故解析:p【分析】根据0n q +=可以得到n q 、的关系,从而可以判定原点的位置,从而可以得到哪个数的绝对值最大,本题得以解决.【详解】∵0n q +=,∴n 和q 互为相反数,O 在线段NQ 的中点处,∴绝对值最大的是点P 表示的数p .故答案为:p .【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与数轴,解题的关键是明确数轴的特点,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 十五、填空题15.或.【分析】根据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可知横纵坐标的绝对值相等,列方程即可.【详解】解:∵点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或,解得,或,故答案为:或.【点睛】本题考查了点到坐标轴的距解析:6-或45. 【分析】根据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可知横纵坐标的绝对值相等,列方程即可.【详解】解:∵点31,25()P m m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 ∴31=25m m +-,31=25m m +-或31=(25)m m +--,解得,=6m -或4=5m , 故答案为:6-或45. 【点睛】本题考查了点到坐标轴的距离,解题关键是明确到坐标轴的距离是坐标的绝对值. 十六、填空题16.(1346.5,).【分析】观察图形可知,3个点一个循环,每个循环向右移动2个单位,依此可求顶点A2021的坐标.【详解】解:是等边三角形,边长为1,,,,…观察图形可知,3个点一个循解析:(1346.5.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3个点一个循环,每个循环向右移动2个单位,依此可求顶点A 2021的坐标.【详解】解:12OA A 是等边三角形,边长为11A y ∴==112A ⎛ ⎝⎭,2(1,0)A ,3(2,0)A ,45(2A ,5(3,0)A 6(4,0)A … 观察图形可知,3个点一个循环,每个循环向右移动2个单位2021÷3=673…1,673×2=1346,故顶点A 2021的坐标是(1346.5故答案为:(1346.5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点的规律,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找到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十七、解答题17.(1)(2)3【分析】(1)根据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即可求解;(2)根据实数的性质化简,故可求解.【详解】(1)||+2==(2)==3.【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实数与二次根式的运算解析:(12)3【分析】(1)根据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即可求解;(2)根据实数的性质化简,故可求解.【详解】(1)-+(22(=11365+--=3.【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实数与二次根式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其运算法则.十八、解答题18.(1)21;(2)17【分析】(1)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变形,得到a2+b2=(a+b )2﹣2ab ,即可求解; (1)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变形,得到(a ﹣b )2=a2+b2-2ab ,即可求解.【详解】解析:(1)21;(2)17【分析】(1)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变形,得到a 2+b 2=(a +b )2﹣2ab ,即可求解;(1)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变形,得到(a ﹣b )2=a 2+b 2-2ab ,即可求解.【详解】解:(1)∵a +b =5,ab =2,∴a 2+b 2=(a +b )2﹣2ab =52﹣2×2=21;(2))∵a +b =5,ab =2,∴(a ﹣b )2=a 2+b 2-2ab =21-2×2=17.【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熟练掌握()2222a b a ab b +=±+ 及其变形公式是解题的关键.十九、解答题19.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AB ∥CD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则这两直线也互相平行;∠AFE ,∠EFC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 ,∠C+∠AFC .【分析】根据同旁解析: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AB ∥CD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则这两直线也互相平行;∠AFE ,∠EFC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 ,∠C +∠AFC .【分析】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可得 CD ∥EF ,根据∠A=∠2利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B ∥CD ,根据平行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可得AB ∥CD ∥EF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 =∠AFE ,∠C =∠EFC ,根据角的和可得 ∠AFE =∠EFC +∠AFC 即可.证明:∵ ∠1+∠AFE =180°∴ CD ∥EF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A=∠2 ,∴( AB ∥CD )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AB ∥CD ∥EF (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则这两直线也互相平行)∴ ∠A = ∠AFE ,∠C = ∠EFC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FE =∠EFC +∠AFC ,∴ ∠A = ∠C +∠AFC .故答案为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AB ∥CD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则这两直线也互相平行;∠AFE ,∠EFC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 ,∠C +∠AFC .【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角的和差,掌握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是解题关键. 二十、解答题20.(1)见解析;(2)A′,O′【分析】(1)分别作出A ,B ,O 的对应点A′,B′,O′即可.(2)根据点的位置写出坐标即可.【详解】解:(1)如图,△A′B′O′即为所求作.(2)A′(解析:(1)见解析;(2)A ′()2,1,O ′()41-,【分析】(1)分别作出A ,B ,O 的对应点A ′,B ′,O ′即可.(2)根据点的位置写出坐标即可.【详解】解:(1)如图,△A ′B ′O ′即为所求作.(2)A ′(2,1),O ′(4,−1).本题考查作图−平移变换,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二十一、解答题21.(1),;(2);(3)【分析】(1)根据的范围确定出、的值;(2)求出,的范围,即可求出、的值,代入求出即可;(3)将代入中即可求出.【详解】解:(1),,,,故答案是:,;(解析:(1)4a =,5b =;(2)4,3x y =;(3)8±【分析】(1a 、b 的值;(221的范围,即可求出x 、y 的值,代入求出即可;(3)将4,3x y ==代入)y x 中即可求出.【详解】解:(1)1617<45∴<<,4a ∴=,5b =,故答案是:4a =,5b =;(2)4175<,627∴<,314<<,2264-,1的整数部分为:3;故答案是:4,3x y =;(3)174,3x y ==,3)464y x ∴==,)y x ∴的平方根为:8=±.【点睛】本题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的应用、求平方根,解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及求出45<.二十二、解答题22.(1);(2)不能,理由见解析【分析】(1)由正方形面积,可求得正方形边长,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对角线长;(2)利用方程思想求出长方形的长边,然后与正方形边长比较大小即可.【详解】解:解析:(1)2)不能,理由见解析【分析】(1)由正方形面积,可求得正方形边长,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对角线长; (2)利用方程思想求出长方形的长边,然后与正方形边长比较大小即可.【详解】解:(1)∵正方形纸片的面积为21dm ,∴正方形的边长1AB BC dm ==, ∴AC =.(2)不能;根据题意设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为3xcm 和2xcm .∴长方形面积为:2?312x x =,解得:x =∴长方形的长边为.∵4,∴他不能裁出.【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在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中的应用,灵活的进行算术平方根计算及无理数大小比较是解题的关键.二十三、解答题23.(1)∠APC=α+β,理由见解析;(2)∠APC=α-β或∠APC=β-α;(3)58°【分析】(1)过点P 作PE ∥AB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即可求解;(2)分点P 在线段MN 或NM 的延长线解析:(1)∠APC =α+β,理由见解析;(2)∠APC =α-β或∠APC =β-α;(3)58°【分析】(1)过点P 作PE ∥AB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即可求解;(2)分点P 在线段MN 或NM 的延长线上运动两种情况,根据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及角的和差即可求解;(3)过点P,Q分别作PE∥AB,QF∥AB,根据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及角的和差即可求解.【详解】解:(1)如图2,过点P作PE∥AB,∵AB∥CD,∴PE∥AB∥CD,∴∠APE=α,∠CPE=β,∴∠APC=∠APE+∠CPE=α+β.(2)如图,在(1)的条件下,如果点P在线段MN的延长线上运动时,∵AB∥CD,∠PAB=α,∴∠1=∠PAB=α,∵∠1=∠APC+∠PCD,∠PCD=β,∴α=∠APC+β,∴∠APC=α-β;如图,在(1)的条件下,如果点P在线段NM的延长线上运动时,∵AB∥CD,∠PCD=β,∴∠2=∠PCD=β,∵∠2=∠PAB+∠APC,∠PAB=α,∴β=α+∠APC,∴∠APC =β-α;(3)如图3,过点P ,Q 分别作PE ∥AB ,QF ∥AB ,∵AB ∥CD ,∴AB ∥QF ∥PE ∥CD ,∴∠BAP =∠APE ,∠PCD =∠EPC ,∵∠APC =116°,∴∠BAP +∠PCD =116°,∵AQ 平分∠BAP ,CQ 平分∠PCD ,∴∠BAQ =12∠BAP ,∠DCQ =12∠PCD ,∴∠BAQ +∠DCQ =12(∠BAP +∠PCD )=58°,∵AB ∥QF ∥CD ,∴∠BAQ =∠AQF ,∠DCQ =∠CQF ,∴∠AQF +∠CQF =∠BAQ +∠DCQ =58°,∴∠AQC =58°.【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添加辅助线将两条平行线相关的角联系到一起是解题的关键. 二十四、解答题24.(1)见解析;(2)45;(3)不变,见解析;【分析】(1)由可求得m 及n ,从而可求得∠MOC=∠OCQ ,则可得结论;(2)易得∠AON 的度数,由两条角平分线,可得∠DON ,∠OCF 的度数,也 解析:(1)见解析;(2)45;(3)不变,见解析;【分析】(1)由220(70)0m n -+-=可求得m 及n ,从而可求得∠MOC =∠OCQ ,则可得结论;(2)易得∠AON 的度数,由两条角平分线,可得∠DON ,∠OCF 的度数,也易得∠COE 的度数,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求得∠OEF 的度数;(3)不变,分三种情况讨论即可.【详解】(1)∵200m -≥,2(70)0n -≥,且220(70)0m n -+-= ∴200m -=,2(70)0n -=∴m =20,n =70∴∠MOC =90゜-∠AOM =70゜∴∠MOC =∠OCQ =70゜∴MN ∥PQ(2)∵∠AON =180゜-∠AOM =160゜又∵OD 平分AON ∠,CF 平分OCQ ∠ ∴1802DON AON ∠=∠=︒,1352OCF OCQ ∠=∠=︒∵80MOE DON ∠=∠=︒∴10COE MOE MOC ∠=∠-∠=︒∴∠OEF =∠OCF +∠COE =35゜+10゜=45゜故答案为:45.(3)不变,理由如下:如图,当0゜<α<20゜时,∵CF 平分∠OCQ∴∠OCF =∠QCF设∠OCF =∠QCF =x则∠OCQ =2x∵MN ∥PQ∴∠MOC =∠OCQ =2x∵∠AON =360゜-90゜—(180゜-2x )=90゜+2x ,OD 平分∠AON∴∠DON =45゜+x∵∠MOE =∠DON =45゜+x∴∠COE =∠MOE -∠MOC =45゜+x -2x =45゜-x∴∠OEF =∠COE +∠OCF =45゜-x +x =45゜当α=20゜时,OD 与OB 共线,则∠OCQ =90゜,由CF 平分∠OCQ 知,∠OEF =45゜ 当20゜<α<90゜时,如图∵CF 平分∠OCQ∴∠OCF =∠QCF设∠OCF =∠QCF =x则∠OCQ =2x∵MN ∥PQ∴∠NOC =180゜-∠OCQ =180゜-2x∵∠AON =90゜+(180゜-2x )=270゜-2x ,OD 平分∠AON∴∠AOE=135゜-x∴∠COE=90゜-∠AOE=90゜-(135゜-x)=x-45゜∴∠OEF=∠OCF-∠COE=x-(x-45゜)=45゜综上所述,∠EOF的度数不变.【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角的和差关系,注意分类讨论,引入适当的量便于运算简便.二十五、解答题25.(1)105°;(2)135°;(3)5.5或11.5.【分析】(1)在△CEN中,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2)由∠BON=30°,∠N=30°可得MN∥CB,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解析:(1)105°;(2)135°;(3)5.5或11.5.【分析】(1)在△CEN中,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2)由∠BON=30°,∠N=30°可得MN∥CB,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即可求出∠CEN的度数.(3)画出图形,求出在MN⊥CD时的旋转角,再除以30°即得结果.【详解】解:(1)在△CEN中,∠CEN=180°-∠ECN-∠CNE=180°-45°-30°=105°;(2)∵∠BON=30°,∠N=30°,∴∠BON=∠N,∴MN∥CB.∴∠OCD+∠CEN=180°,∵∠OCD=45°∴∠CEN=180°-45°=135°;(3)如图,MN⊥CD时,旋转角为360°-90°-45°-60°=165°,或360°-(60°-45°)=345°,所以在第165°÷30°=5.5或345°÷30°=11.5秒时,直线MN恰好与直线CD垂直.【点睛】本题以学生熟悉的三角板为载体,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垂直的定义和旋转的性质,前两小题难度不大,难点是第(3)小题,解题的关键是画出适合题意的几何图形,弄清求旋转角的思路和方法,本题的第一种情况是将旋转角∠DOM放在四边形DOMF中,用四边形内角和求解,第二种情况是用周角减去∠DOM的度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考点及典型题型总复习

七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学期期末总复习资料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一、知识回顾:1、 如果A ∠与B ∠是对顶角,则其关系是:2、 如果C ∠与D ∠是邻补角,则其关系是: 如果α∠与β∠互为余角,则其关系是⎧⎪⎧⎪⎨⎪⎨⎪⎪⎪⎩⎩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过一点____________________2 垂直性质 2 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___________最短 3、点到直线距离是:__________________两点间的距离是:_________________ 两平行线间的距离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_____种,它们是_____________5、平行公理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有:①、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平行线的性质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命题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一个命题都可以写成_______________的形式,“对顶角相等”的题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是 ___________9、平移:①定义:把一个图形整体沿着某一_____移动_______,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变换,简称平移②图形平移方向不一定是水平的87654321DCBA③平移后得到的新图形与原图形的_________和________完全相同 ④新图形中的每一点与原图形中的对应点的连线段________且_________ 二、练习:1、如图1,直线a ,b 相交于点O ,若∠1等于40°,则∠2等于( )A .50°B .60°C .140°D .160° 2、如图2,已知AB ∥CD ,∠A =70°,则∠1的度数是( )A .70°B .100°C .110°D .130°3、已知:如图3,AB CD ⊥,垂足为O ,EF 为过点O 的一条直线,则1∠ 与2∠的关系一定成立的是( )A .相等B .互余C .互补D .互为对顶角图 1 图 2图34、如图4,AB DE ∥,65E ∠=,则B C ∠+∠=( )A .135B .115C .36D .65图4 图5 图6 5、如图5,小明从A 处出发沿北偏东60°方向行走至B 处,又沿北偏西20方向行走至C 处,此时需把方向调整到与出发时一致,则方向的调整应是( )A .右转80° B.左转80° C.右转100° D .左转100°6、如图6,如果AB ∥CD ,那么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 .∠3=∠7;B .∠2=∠6C 、∠3+∠4+∠5+∠6=1800D 、∠4=∠87、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而其中一个角比另一个角的4倍少30 ,那么这两个角是( )DBAC 1ABCDEF21OA.42138、;B.都是10 ;C.42138、或4210、;D.以上都不对8、下列语句:①三条直线只有两个交点,则其中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②如果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截,同旁内角相等,那么这两条平行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垂直;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其中()A.①、②是正确的命题;B.②、③是正确命题;C.①、③是正确命题;D.以上结论皆错9、下列语句错误的是()A.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B.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C.若两个角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和等于平角,则这两个角为邻补角D.平移变换中,各组对应点连成两线段平行且相等10、如图7,a b∥,M N,分别在a b,上,P为两平行线间一点,那么123∠+∠+∠=()A.180B.270C.360D.540图711、如图8,直线a b∥,直线c与a b,相交.若170∠=,则2_____∠=.图8 图9图1012、如图9,已知170,270,360,∠=︒∠=︒∠=︒则4∠=______︒.13、如图10,已知AB∥CD,BE平分∠ABC,∠CDE=150°,则∠C=______14、如图11,已知a b∥,170∠=,240∠=图11 图12 图1315、如图12所示,请写出能判定CE ∥AB 的一个条件 . 16、如图13,已知AB CD //,∠α=____________ 17、推理填空:(每空1分,共12分)如图: ① 若∠1=∠2,则 ∥ ( )若∠DAB+∠ABC=1800,则 ∥ ( )②当 ∥ 时,∠ C+∠ABC=1800 ( ) 当 ∥ 时,∠3=∠C( )18、如图,∠1=30°,AB ⊥CD ,垂足为O ,EF 经过点O .求∠2、∠3的度数.19、已知:如图AB∥CD,EF 交AB 于G ,交CD 于F ,FH 平分∠EFD,交AB于H ,∠AGE=500,求:∠BHF 的度数.20、观察如图所示中的各图,寻找对顶角(不含平角):(1)如图a ,图中共有___对对顶角;(2)如图b ,图中共有___对对顶角;(3)如图c ,图中共有___对对顶角.(4)研究(1)~(3)小题中直线条数与对顶角的对数之间的关系,若有n 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则可形成多少对对顶角21、已知,如图,CD⊥AB,GF⊥AB,∠B=∠ADE,试说明∠1=∠2.HGF EDC BA321DCB AABCDO123EFF21GEDCBA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一、知识回顾:1、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内画两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特点:①坐标的符号特征: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已知坐标平面内的点A(m,n)在第四象限,那么点(n,m)在第____象限②坐标轴上的点的特征:x轴上的点______为0,y轴上的点______为0;如果点P(),a b在x轴上,则b=___;如果点P(),a b在y轴上,则a=______如果点P()5,2a a+-在y轴上,则a=__ __,P的坐标为()当a=__时,点P(),1a a-在横轴上,P点坐标为()如果点P(),m n满足0mn=,那么点P必定在__ __轴上③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特征: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___________________;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点P(),a b在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a=_ ____;如果点P(),a b在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a=____ _如果点P(),a b在原点,则a=___ __=__ __已知点A(3,29)b b-++在第二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b= ______④平行于坐标轴的点的特征: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的所有点的______坐标相同,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的所有点的______坐标相同如果点A(),3a-,点B()2,b且AB x()2,m(),6n-y(),x y x y(),a b-,x y()2,3--x y()7,0-x y()2,5x y-x y x y xy(1,2)-y x(),2x y-()3,x y+______,______x y==(4,3)(4,5)-()/2,3P-(2,2)-1(3,5)P(2,3)-(4,2)--()1,1-3a(1) 点P在x轴上,则P点坐标为;(2) 点P在第二象限,并且a为整数,则P点坐标为;(3) Q 点坐标为(3,-6),并且直线PQ ∥x 轴,则P 点坐标为 . 2.如图的棋盘中,若“帅”位于点(1,-2)上, “相”位于点(3,-2)上,则“炮”位于点___ 上.3.点)1,2(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A 的坐标是 ;点)3,2(B 关于y 轴的对称点'B 的坐标是 ;点)2,1(-C 关于坐标原点的对称点'C 的坐标是 .4.已知点P 在第四象限,且到x 轴距离为52,到y 轴距离为2,则点P 的坐标为_____.5.已知点P 到x 轴距离为52,到y 轴距离为2,则点P 的坐标为 .6. 已知),(111y x P ,),(122y x P ,21x x ≠,则⊥21P P 轴,21P P ∥ 轴;7.把点),(b a P 向右平移两个单位,得到点),2('b a P +,再把点'P 向上平移三个单位,得到点''P ,则''P 的坐标是 ;8.在矩形ABCD 中,A (-4,1),B (0,1),C (0,3),则D 点的坐标为 ; 9.线段AB 的长度为3且平行与x 轴,已知点A 的坐标为(2,-5),则点B 的坐标为_____.10.线段AB 的两个端点坐标为A(1,3)、B(2,7),线段CD 的两个端点坐标为C(2,-4)、D(3,0),则线段AB 与线段CD 的关系是( )A.平行且相等B.且不相等 三、解答题:1.已知:如图,)3,1(-A ,)0,2(-B ,)2,2(C ,求△ABC 的面积.2.已知:)0,4(A ,),3(y B ⑴ 求点C 的坐标;⑵ 若10=∆ABC S ,求点B 的坐标.xy O1AC1B3.已知:四边形ABCD各顶点坐标为A(-4,-2),B(4,-2),C(3,1),D(0,3).(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四边形ABCD;(2)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3)如果把原来的四边形ABCD各个顶点横坐标减2,纵坐标加3,所得图形的面积是多少4.已知:)1,0(A,)0,2(B,)3,4(C.⑴求△ABC的面积;⑵设点P在坐标轴上,且△ABP与△ABC的面积相等,求点P的坐标.5.如图,是某野生动物园的平面示意图. 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写出各地点的坐标,并求金鱼馆与熊猫馆的实际距离.6.如图,平移坐标系中的△ABC,使AB平移到1A置,再将111CBA∆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22BA∆画出222CBA∆,并求出△ABC到222CBA∆第七章 三角形一、知识回顾:二、练习:1.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 ( ) A 、至少有一个钝角 B 、至少有一个直角 C 、至多有一个锐角 D 、 至少有两个锐角2.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a+1,a+2,a+3(a>0)B 、 3a,5a,2a+1(a>0)C 、三条线段之比为1:2:3D 、 5cm ,6cm ,10cm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角不少于60°B 、三角形的中线不可能在三角形的外部C 、直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D 、三角形的中线把三角形的面积平均分成相等的两部分 4.图中有三角形的个数为 ( )A 、 4个B 、 6个C 、 8个D 、 10个5.如图,点P 有△ABC 内,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y xB 、x °>y °C 、x °<y °D 、不能确定第(4)题EDCB A第(6)题DCBA第(5)题P y 0x 0CBA⎧⎪⎨⎪⎩⎧⎨⎩⎧⎪⎨⎪⎩定义:由不在______三条线段______所组三角形 成的图形表示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角形两边之和_____第三边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两边之差_____第三边中线________________三角形的三条重要线段高线________________三角形角平分线____________内角和__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多边形⎧⎪⎪⎪⎪⎪⎪⎪⎪⎪⎪⎪⎨⎪⎪⎧⎪⎪⎪⎧⎪⎪⎨⎨⎪⎩⎪⎪⎪⎩⎪⎪⎪⎪⎩__________1________外角性质2________外角和____________三角形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角形具有____性,四边形__________性多边形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边形n 边形内角和为__________多⎧⎪⎪⎪⎪⎪⎪⎪⎪⎪⎪⎪⎪⎪⎪⎪⎪⎪⎪⎨⎪⎪⎪⎪⎪⎪⎪⎧⎪⎨⎪⎩⎧⎪⎪⎨⎪⎪⎩⎩边形外角和为____从n 边形一个顶点可作出_____条对角线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用一图形镶嵌地面的有_________________平面镶嵌能用两种正多边形镶嵌地面的有_____和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6.已知,如图,AB∥CD,∠A=700,∠B=400,则∠ACD=()A、 550B、 700C、 400D、 11007.下列图形中具有稳定性有()A、 2个 B 、 3个 C、 4个 D、 5个8.一个多边形内角和是1080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A、 6B、 7C、 8D、 99.如图所示,已知△ABC为直角三角形,∠C=90,若烟图中虚线剪去∠C,则∠1+∠2 等于()A、90°B、135°C、270°D、315°第(9)题第(10)题10. 如图所示,在△ABC中,CD、BE分别是AB、AC边上的高,并且CD、BE交于,点P,若∠A=500 ,则∠BPC等于()A、90°B、130°C、270°D、315°11.用正三角形和正方形能够铺满地面,每个顶点周围有______个正三角形和_____个正方形。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附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4的平方根是2-B .16的平方根是4±C .2是4-的算术平方根D .6-是36的算术平方根2.下列运动属于平移的是( ) A .汽车在平直的马路上行驶 B .吹肥皂泡时小气泡变成大气泡 C .铅球被抛出D .红旗随风飘扬3.下列各点中,位于第二象限的是( ) A .(5,﹣2)B .(2,5)C .(﹣5,﹣5)D .(﹣3,2)4.下列命题中假命题有( )①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②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③点到直线的垂线段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④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⑤若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垂直,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A .5个B .4个C .3个D .2个5.如图,//CD AB ,BC 平分ACD ∠,CF 平分ACG ∠,50BAC ∠=︒,12∠=∠,则下列结论:①CB CF ⊥,②165∠=︒,③24ACE ∠=∠,④324∠=∠.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1的平方根是1;②5是25的算术平方根; ③(﹣4)2的平方根是﹣4; ④(﹣4)3的立方根是﹣4; ⑤0.01是0.1的一个平方根. A .①④B .②④C .②③D .②⑤7.如图,已知直线//AB CD ,点F 为直线AB 上一点,G 为射线BD 上一点.若:2:1HDG CDH ∠∠=,:2:1GBE EBF ∠∠=,HD 交BE 于点E ,则E ∠的度数为( )A .45°B .55°C .60°D .75°8.如图,小球起始时位于(3,0)处,沿所示的方向击球,小球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如果小球起始时位于(1,0)处,仍按原来方向击球,小球第一次碰到球桌边时,小球的位置是(0,1),那么小球第2021次碰到球桌边时,小球的位置是( )A .(3,4)B .(5,4)C .(7,0)D .(8,1)九、填空题9.如果1x +和2y -互为相反数,那么xy =________.十、填空题10.已知点()3,21A a --与点(),3B b -关于x 轴对称,那么点(),P a b 关于y 轴的对称点P '的坐标为__________.十一、填空题11.如图,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F ⊥AB ,垂足为F ,DE=DG ,△ADG 和△AED 的面积分别为50和38,则△EDF 的面积为_____.十二、填空题12.如图,已知a //b ,∠1=50°,∠2=115°,则∠3=______.十三、填空题13.如图,点E 、点G 、点F 分别在AB 、AD 、BC 上,将长方形ABCD 按EF 、EG 翻折,线段EA 的对应边EA '恰好落在折痕EF 上,点B 的对应点B '落在长方形外,B 'F 与CD 交于点H ,已知∠B 'HC =134°,则∠AGE =_____°.十四、填空题14.阅读下列解题过程: 计算:232425122222++++++ 解:设232425122222S =++++++① 则232526222222S =+++++②由②-①得,2621S =-运用所学到的方法计算:233015555++++⋯⋯+=______________.十五、填空题15.如果点P (m +3,m ﹣2)在x 轴上,那么m =_____.十六、填空题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动点从原点O 出发,按向上,向右,向下、向右的方向不断地移动,每移动一个单位,得到点()10,1A 、()21,1A 、()31,0A 、()42,0A …,那么点25A 的坐标为_______.十七、解答题17.计算下列各式的值: (1)|–2|3–8–1)2021; (2()233+3––6十八、解答题18.求满足下列各式x 的值 (1)2x 2﹣8=0; (2)12(x ﹣1)3=﹣4.十九、解答题19.完成下面的说理过程: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E 、F 分别是CD AB 、,延长线上的点,连接EF ,分别交AD ,BC 于点G 、H .已知12∠=∠,A C ∠=∠,对//AD BC 和//AB CD 说明理由.理由:∵12∠=∠(已知),1AGH ∠=∠( ),∴2AGH ∠=∠(等量代换). ∴//AD BC ( ). ∵ADE C ∠=∠( ). ∵A C ∠=∠(已知), ∴.ADE A ∠=∠( ). ∴//AB CD ( ).二十、解答题2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t ABC ∆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3,2A -,()0,4B ,()0,2C .(1)求出ABC 的面积;(2)平移ABC ,若点A 的对应点2A 的坐标为()0,2-,画出平移后对应的222A B C △,写出2B 坐标.二十一、解答题21.阅读下面的文字,解答问题:大家知道,2是无理数,而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因此2的小数部分我们不可能全部地写出来,于是小明用21-来表示2的小数部分,你同意小明的表示方法吗? 事实上,小明的表示方法是有道理的,因为2的整数部分是1,将这个数减去其整数部分,差是小数部分.又例如,因为479<<,即273<<,所以7的整数部分为2,小数部分为72-.请解答:(1)83的整数部分为 ;小数部分为 ;(2)如果35的整数部分为a ,35的小数部分为b ,求2235a b -+的值.二十二、解答题22.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纸板是由两张大小相同的长方形纸板拼接而成的,已知一个长方形纸板的面积为162平方厘米,求正方形纸板的边长.二十三、解答题23.如图1,MN ∥PQ ,点C 、B 分别在直线MN 、PQ 上,点A 在直线MN 、PQ 之间. (1)求证:∠CAB =∠MCA +∠PBA ;(2)如图2,CD ∥AB ,点E 在PQ 上,∠ECN =∠CAB ,求证:∠MCA =∠DCE ; (3)如图3,BF 平分∠ABP ,CG 平分∠ACN ,AF ∥CG .若∠CAB =60°,求∠AFB 的度数.二十四、解答题24.如图,已知//AB CD P ,是直线AB CD ,间的一点,PF CD ⊥于点F PE ,交AB 于点120E FPE ∠=︒,.(1)求AEP ∠的度数;(2)如图2,射线PN 从PF 出发,以每秒40︒的速度绕P 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当PN 垂直AB 时,立刻按原速返回至PF 后停止运动:射线EM 从EA 出发,以每秒15︒的速度绕E 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至EB 后停止运动,若射线PN ,射线EM 同时开始运动,设运动间为t 秒.①当20MEP ∠=︒时,求EPN ∠的度数; ②当 //EM PN 时,求t 的值.二十五、解答题25.如图,//MN GH ,点A 、B 分别在直线MN 、GH 上,点O 在直线MN 、GH 之间,若116NAO ∠=︒,144OBH ∠=︒.(1)AOB ∠= ︒;(2)如图2,点C 、D 是NAO ∠、GBO ∠角平分线上的两点,且35CDB ∠=︒,求ACD ∠ 的度数;(3)如图3,点F 是平面上的一点,连结FA 、FB ,E 是射线FA 上的一点,若MAE ∠=n OAE ∠,HBF n OBF ∠=∠,且60AFB ∠=︒,求n 的值.【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B 解析:B 【分析】根据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判断即可. 【详解】解:A .4的平方根是±2,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B .16的平方根是±4,故正确,符合题意; C .-4没有算术平方根,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D .-6是36的一个平方根,故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概念,解题关键是熟悉相关概念,准确进行判断.2.A【分析】根据平移的定义,对选项进行一一分析,排除错误答案.【详解】解:A、汽车在笔直公路上运动沿直线运动,符合平移定义,属于平移,故A 选项符合;B、吹肥皂泡时小气泡变成大气泡,不属于平移解析:A【分析】根据平移的定义,对选项进行一一分析,排除错误答案.【详解】解:A、汽车在笔直公路上运动沿直线运动,符合平移定义,属于平移,故A选项符合;B、吹肥皂泡时小气泡变成大气泡,不属于平移,故B选项不符合;C、铅球被抛出是旋转与平移组合,故C选项不符合;D、随风摆动的红旗,不属于平移,故D选项不符合.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移定义,平移是指图形的平行移动,平移时图形中所有点移动的方向一致,并且移动的距离相等.3.D【分析】依据位于第二象限的点的横坐标为负,纵坐标为正,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位于第二象限的点的横坐标为负,纵坐标为正,∴位于第二象限的是(﹣3,2),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点的坐标,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坐标系中各象限坐标的特征.4.B【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点到直线距离定义一一判断即可.【详解】解:①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错误,缺少平行的条件;②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正确;③点到直线的垂线段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错误,应该是垂线段的长度;④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错误,应该是过直线外一点;⑤若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垂直,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错误,条件是同一平面内. 故选B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命题与定理,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点到直线距离定义. 5.B 【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12ACB ACD ∠=∠,12ACF ACG ∠=∠,,再利用平角定义可得∠BCF =90°,进而可得①正确;首先计算出∠ACB 的度数,再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可得∠2的度数,从而可得∠1的度数;利用三角形内角和计算出∠3的度数,然后计算出∠ACE 的度数,可分析出③错误;根据∠3和∠4的度数可得④正确. 【详解】 解:如图,∵BC 平分∠ACD ,CF 平分∠ACG ,∴1122ACB ACD ACF ACG ∠=∠∠=∠,,∵∠ACG +∠ACD =180°, ∴∠ACF +∠ACB =90°, ∴CB ⊥CF ,故①正确, ∵CD ∥AB ,∠BAC =50°, ∴∠ACG =50°, ∴∠ACF =∠4=25°, ∴∠ACB =90°-25°=65°, ∴∠BCD =65°, ∵CD ∥AB , ∴∠2=∠BCD =65°, ∵∠1=∠2,∴∠1=65°,故②正确; ∵∠BCD =65°, ∴∠ACB =65°, ∵∠1=∠2=65°, ∴∠3=50°, ∴∠ACE =15°,∴③∠ACE =2∠4错误; ∵∠4=25°,∠3=50°, ∴∠3=2∠4,故④正确, 故选:B .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性质,关键是理清图中角之间的和差关系. 6.B 【分析】根据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进行分析,从而作出判断. 【详解】解:1的平方根是±1,故说法①错误; 5是25的算术平方根,故说法②正确; (-4)2的平方根是±4,故说法③错误; (-4)3的立方根是-4,故说法④正确; 0.1是0.01的一个平方根,故说法⑤错误; 综上,②④正确,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理解相关定义,注意符号是解题关键. 7.C 【分析】利用180ABG GBF ∠+∠=︒,及平行线的性质,得到180CDG GBF ∠+∠=︒,再借助角之间的比值,求出120BDE GBE ∠+∠=︒,从而得出E ∠的大小. 【详解】 解://AB CD ,ABG CDG ∴∠=∠, 180ABG GBF ∠+∠=︒,180CDG GBF ∴∠+∠=︒,:2:1HDG CDH ∠∠=,:2:1GBE EBF ∠∠=,2222()1801203333HDG GBE CDG GBF CDG GBF ∴∠+∠=∠+∠=∠+∠=⨯︒=︒,BDE HDG ∠=∠,120BDE GBE ∴∠+∠=︒,180()18012060E BDE GBE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的综合应用,涉及的知识点有:平行线的性质、邻补角、三角形的内角和等知识,体现了数学的转化思想、见比设元等思想.8.B【分析】根据题意,可以画出相应的图形,然后即可发现点所在位置的变化特点,即可得到小球第2021次碰到球桌边时,小球的位置.【详解】解:由图可得,点(1,0)第一次碰撞后的点的坐标为(0解析:B【分析】根据题意,可以画出相应的图形,然后即可发现点所在位置的变化特点,即可得到小球第2021次碰到球桌边时,小球的位置.【详解】解:由图可得,点(1,0)第一次碰撞后的点的坐标为(0,1),第二次碰撞后的点的坐标为(3,4),第三次碰撞后的点的坐标为(7,0),第四次碰撞后的点的坐标为(8,1),第五次碰撞后的点的坐标为(5,4),第六次碰撞后的点的坐标为(1,0),…,∵2021÷6=336…5,∴小球第2021次碰到球桌边时,小球的位置是(5,4),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发现点的坐标位置的变化特点,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九、填空题9.-2【分析】利用相反数的性质列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得到x与y的值,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解:∵和|y-2|互为相反数,∴,∴x+1=0,y-2=0,解得:x=-1,y=2,∴xy解析:-2【分析】利用相反数的性质列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得到x 与y 的值,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解:∵|y-2|互为相反数,∴20y +=,∴x+1=0,y-2=0,解得:x=-1,y=2,∴xy=-1×2=-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绝对值和平方数的非负性.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等于0和|y-2|都是非负数,所以这个数都是0.十、填空题10.【分析】先将a,b 求出来,再根据对称性求出坐标即可.【详解】根据题意可得:﹣3=b,2a-1=3.解得a=2,b=﹣3.P(2,﹣3)关于y 轴对称的点(﹣2,﹣3)故答案为: (﹣2,﹣解析:()2,3--【分析】先将a ,b 求出来,再根据对称性求出P '坐标即可.【详解】根据题意可得:﹣3=b ,2a -1=3.解得a =2,b =﹣3.P(2,﹣3)关于y 轴对称的点P '(﹣2,﹣3)故答案为: (﹣2,﹣3).【点睛】本题考查了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熟练掌握是解题的关键.十一、填空题11.6【详解】如图,过点D作DH⊥AC于点H,又∵AD是△ABC的角平分线,DF⊥AB,垂足为F,∴DF=DH,∠AFD=∠ADH=∠DHG=90°,又∵AD=AD,DE=DG,∴△ADF≌解析:6【详解】如图,过点D作DH⊥AC于点H,又∵AD是△ABC的角平分线,DF⊥AB,垂足为F,∴DF=DH,∠AFD=∠ADH=∠DHG=90°,又∵AD=AD,DE=DG,∴△ADF≌△ADH,△DEF≌△DGH,设S△DEF=x,则S△AED+x=S△ADG-x,即38+x=50-x,解得:x=6.∴△EDF的面积为6.十二、填空题12.65°【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4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求解.【详解】解:如图:∵a//b,∠1=50°,∴∠4=∠1=50°,∵∠2=115°,∠2=∠3+∠4,解析:65°【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4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求解.【详解】解:如图:∵a //b ,∠1=50°,∴∠4=∠1=50°,∵∠2=115°,∠2=∠3+∠4,∴∠3=∠2﹣∠4=115°﹣50°=65°.故答案为:65°.【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熟练掌握相关基本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十三、填空题13.11【分析】由外角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求出的度数,即可求出的度数,进而求出的度数,求得的度数,即可求出的度数.【详解】解:如图,,,,,折叠,,,,,故答案为:11.解析:11【分析】由外角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求出IEB ∠的度数,即可求出FEB ∠的度数,进而求出AEF ∠的度数,求得AEG ∠的度数,即可求出AGE ∠的度数.【详解】解:如图,134B HC '∠=︒,1349044B IH B HC B '''∴∠=∠-∠=︒-︒=︒,//CD AB ,44IEB B IH '∴∠=∠=︒,折叠,1222BA F B IH ''∴∠=∠=︒, 18022158AEA '∴∠=︒-︒=︒,1792AEG AEA '∴∠=∠=︒, 180907911AGE ∴∠=︒-︒-︒=︒,故答案为:11.【点睛】本题考查了角之间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折叠就是轴对称,利用轴对称的性质求解. 十四、填空题14..【分析】设S=,等号两边都乘以5可解决.【详解】解:设S=①则5S=②②-①得4S=,所以S=.故答案是:.【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运算中的规律性问题,此题参照例子,采用类比的 解析:31514-. 【分析】设S=233015555++++⋯⋯+,等号两边都乘以5可解决.【详解】解:设S=233015555++++⋯⋯+①则5S=23303155555+++⋯⋯++②②-①得4S=311-5,所以S=3151 4-.故答案是:3151 4-.【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运算中的规律性问题,此题参照例子,采用类比的方法就可以解决.十五、填空题15.【分析】根据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等于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点P(m+3,m﹣2)在x轴上,∴m﹣2=0,解得m=2.故答案为:2.【点睛】此题考查点的坐标,熟记x轴上的点的纵解析:【分析】根据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等于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点P(m+3,m﹣2)在x轴上,∴m﹣2=0,解得m=2.故答案为:2.【点睛】此题考查点的坐标,熟记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等于0是解题的关键.十六、填空题16.【分析】结合图象可知,纵坐标每四个点循环一次,而25=4×6+1,故的纵坐标与的纵坐标相同,根据题中每一个周期第一点的坐标可推出,即可求解.【详解】结合图像可知,纵坐标每四个点一个循环,…解析:()12,1【分析】结合图象可知,纵坐标每四个点循环一次,而25=4×6+1,故25A 的纵坐标与()10,1A 的纵坐标相同,根据题中每一个周期第一点的坐标可推出()412,1n A n +=,即可求解.【详解】结合图像可知,纵坐标每四个点一个循环,254=6÷……1,∴25A 是第七个周期的第一个点,每一个周期第一点的坐标为:()10,1A ,()()592,1,4,1A A ,()412,1n A n +∴=,25=46+1⨯,∴25A (12,1). 故答案为:(12,1).【点睛】本题属于循环类规律探究题,考查了学生归纳猜想的能力,结合图象找准循周期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十七、解答题17.(1)3;(2)–2【分析】(1)根据绝对值、立方根、乘方解决此题.(2)先用乘法分配律去括号,从而简化运算.再根据算术平方根解决本题.【详解】解:(1)原式=,=3.(2)原式,=解析:(1)3;(2)–2【分析】(1)根据绝对值、立方根、乘方解决此题.(2)先用乘法分配律去括号,从而简化运算.再根据算术平方根解决本题.【详解】解:(1)原式=()()221--+-,=3.(2)原式= =3+1-6,=–2.本地主要考查绝对值、立方根、算术平方根以及乘方,熟练掌握绝对值、立方根、算术平方根以及乘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十八、解答题18.(1)或者;(2)【分析】(1)根据求一个数的平方根解方程(2)根据求一个数的立方根解方程【详解】(1)2x2﹣8=0,,,解得或者;(2)(x ﹣1)3=﹣4,,,解得.【解析:(1)2x =或者2x =-;(2)1x =-【分析】(1)根据求一个数的平方根解方程(2)根据求一个数的立方根解方程【详解】(1)2x 2﹣8=0,228x =,24x =,解得2x =或者2x =-;(2)12(x ﹣1)3=﹣4,3(1)8x -=-, 12x -=-,解得1x =-.【点睛】本题考查了求一个数的平方根和立方根,掌握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十九、解答题19.对顶角相等;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等量代换;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先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判定AD ∥BC ,进而得到∠ADE=∠C ,再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解析:对顶角相等;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等量代换;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分析】先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判定AD ∥BC ,进而得到∠ADE =∠C ,再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得到AB ∥CD .【详解】证明:∵∠1=∠2(已知)∠1=∠AGH (对顶角相等)∴∠2=∠AGH (等量代换)∴AD ∥BC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DE =∠C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A =∠C (已知)∴∠ADE =∠A∴AB ∥C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解题时注意:平行线的判定是由角的数量关系判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线的性质是由平行关系来寻找角的数量关系.二十、解答题20.(1)3;(2)B2(3,0),画图见解析【分析】(1)先求出AC ,BC 的长,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解即可;(2)先根据A 和A2的坐标,确定平移方式,然后求出B2,C2的坐标,然后描点,顺次解析:(1)3;(2)B 2(3,0),画图见解析【分析】(1)先求出AC ,BC 的长,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解即可;(2)先根据A 和A 2的坐标,确定平移方式,然后求出B 2,C 2的坐标,然后描点,顺次连接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t ABC ∆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3,2A -,()0,4B ,()0,2C ,∴AC =3,BC =2, ∴1=32ABC S AC BC =△; (2)∵A (-3,2),A 2(0,-2),∴A2是由A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的,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的,∴B2,C2的坐标分别为(3,0),(3,-2),如图所示,即为所求.【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坐标与图形,三角形面积,根据点的坐标确定平移方式,根据平移方式确定点的坐标,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进行求解.二十一、解答题21.(1)9,;(2)15【分析】(1)根据题意求出所在整数范围,即可求解;(2)求出a,b然后代入代数式即可.【详解】解:(1)∵,即∴的整数部分为9,小数部分为(2)∵,即∴的整数部解析:(1)9839;(2)15【分析】(183(2)求出a,b然后代入代数式即可.【详解】解:(1)∵818310098310<<∴839839(2)∵2535365356<<∴55∴5a =,5b =255)15a 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大小,熟练掌握二次根式的有关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二十二、解答题22.正方形纸板的边长是18厘米【分析】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解答.【详解】解:设小长方形的宽为x 厘米,则小长方形的长为厘米,即得正方形纸板的边长是厘米,根据题意得:,∴,取正值,可得,解析:正方形纸板的边长是18厘米【分析】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解答.【详解】解:设小长方形的宽为x 厘米,则小长方形的长为2x 厘米,即得正方形纸板的边长是2x 厘米,根据题意得:2162x x ⋅=,∴281x =,取正值9x =,可得218x =,∴答:正方形纸板的边长是18厘米.【点评】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实际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熟悉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二十三、解答题23.(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120°.【分析】(1)过点A 作AD ∥MN ,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到∠MCA =∠DAC ,∠PBA =∠DAB ,根据角的和差等量代换即可得解;(2)解析:(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120°.【分析】(1)过点A 作AD ∥MN ,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到∠MCA =∠DAC ,∠PBA =∠DAB,根据角的和差等量代换即可得解;(2)由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得到∴、∠CAB+∠ACD=180°,由邻补角定义得到∠ECM+∠ECN=180°,再等量代换即可得解;(3)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到,∠FAB=120°﹣∠GCA,再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及平行线的性质得到∠GCA﹣∠ABF=60°,最后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即可求解.【详解】解:(1)证明:如图1,过点A作AD∥MN,∵MN∥PQ,AD∥MN,∴AD∥MN∥PQ,∴∠MCA=∠DAC,∠PBA=∠DAB,∴∠CAB=∠DAC+∠DAB=∠MCA+∠PBA,即:∠CAB=∠MCA+∠PBA;(2)如图2,∵CD∥AB,∴∠CAB+∠ACD=180°,∵∠ECM+∠ECN=180°,∵∠ECN=∠CAB∴∠ECM=∠ACD,即∠MCA+∠ACE=∠DCE+∠ACE,∴∠MCA=∠DCE;(3)∵AF∥CG,∴∠GCA+∠FAC=180°,∵∠CAB=60°即∠GCA+∠CAB+∠FAB=180°,∴∠FAB=180°﹣60°﹣∠GCA=120°﹣∠GCA,由(1)可知,∠CAB=∠MCA+∠ABP,∵BF平分∠ABP,CG平分∠ACN,∴∠ACN=2∠GCA,∠ABP=2∠ABF,又∵∠MCA=180°﹣∠ACN,∴∠CAB=180°﹣2∠GCA+2∠ABF=60°,∴∠GCA﹣∠ABF=60°,∵∠AFB+∠ABF+∠FAB=180°,∴∠AFB=180°﹣∠FAB﹣∠FBA=180°﹣(120°﹣∠GCA)﹣∠ABF=180°﹣120°+∠GCA﹣∠ABF=12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线段、角、相交线与平行线,准确的推导是解决本题的关键.二十四、解答题24.(1);(2)①或;②秒或或秒【分析】(1)通过延长作辅助线,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再根据外角的性质可计算得到结果;(2)①当时,分两种情况,Ⅰ当在和之间,Ⅱ当在和之间,由,计算出的运动时间解析:(1)30;(2)①2803︒或403︒;②185秒或5411或9011秒 【分析】(1)通过延长PG 作辅助线,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90∠=︒PGE ,再根据外角的性质可计算得到结果;(2)①当20MEP ∠=︒时,分两种情况,Ⅰ当ME 在AE 和EP 之间,Ⅱ当ME 在EP 和EB 之间,由20MEP ∠=︒,计算出EM 的运动时间t ,根据运动时间可计算出FPN ∠,由已知120FPE ∠=︒可计算出EPN ∠的度数; ②根据题意可知,当//EM PN 时,分三种情况,Ⅰ射线PN 由PF 逆时针转动,//EM PN ,根据题意可知15AEM t ∠=︒,40FPN t ∠=︒,再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EM AHP ∠=∠,再根据三角形外角和定理可列等量关系,求解即可得出结论;Ⅱ射线PN 垂直AB 时,再顺时针向PF 运动时,//EM PN ,根据题意可知,15AEM t ∠=︒,//ME PN ,15GHP t ∠=︒,可计算射线PN 的转动度数1809015t ︒+︒-︒,再根据PN 转动可列等量关系,即可求出答案;Ⅲ射线PN 垂直AB 时,再顺时针向PF 运动时,//EM PN ,根据题意可知,15AEM t ∠=︒,940()2GPN t ∠=-︒,根据(1)中结论,30PEG ∠=︒,60PGE ∠=,可计算出PEM ∠与EPN ∠代数式,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列等量关系,求解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延长FP 与AB 相交于点G ,如图1,PF CD ⊥,90PFD PGE ∴∠=∠=︒,EPF PGE AEP ∠=∠+∠,1209030AEP EPF PGE ∴∠=∠-∠=︒-︒=︒;(2)①Ⅰ如图2,30AEP ∠=︒,20MEP ∠=︒,10AEM ∴∠=︒,∴射线ME 运动的时间102153t ==(秒), ∴射线PN 旋转的角度2804033FPN ︒∠=⨯︒=, 又120EPF ∠=︒,8028012033EPN EPF EPN ︒︒∴∠=∠-∠=︒-=;Ⅱ如图3所示,30AEP ∠=︒,20MEP ∠=︒,50AEM ∴∠=︒,∴射线ME 运动的时间5010153t ==(秒), ∴射线PN 旋转的角度104004033FPN ︒∠=⨯︒=, 又120EPF ∠=︒,4004012033EPN FPN EPF ︒︒∴∠=∠-∠=-︒=; EPN ∴∠的度数为2803︒或403︒;②Ⅰ当PN 由PF 运动如图4时//EM PN ,PN 与AB 相交于点H ,根据题意可知,经过t 秒,15AEM t ∠=︒,40FPN t ∠=︒,//EM PN ,15AEM AHP t ∴∠=∠=︒,又=FPN PGH PHA ∠∠+∠,409015t t ∴︒=︒+︒, 解得185t =(秒);Ⅱ当PN 运动到PG ,再由PG 运动到如图5时//EM PN ,PN 与AB 相交于点H ,根据题意可知,经过t 秒,15AEM t ∠=︒,//EM PN ,15GHP t ∴∠=︒,9015GPH t ∠=︒-︒,PN ∴运动的度数可得,18040GPH t ︒+∠=︒,解得5411t =;Ⅲ当PN 由PG 运动如图6时,//EM PN ,根据题意可知,经过t 秒,15AEM t ∠=︒,40180GPN t ∠=-︒,30AEP ∠=︒,60EPG ∠=︒,1530PEM t ∴∠=︒-︒,24040EPN t ∠=︒-,又//EM PN ,180PEM EPN ∴∠+∠=︒,153040240180t t ∴︒-︒+-︒=︒, 解得9011t =(秒), 当t 的值为185秒或5411或9011秒时,//EM PN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性质,合理添加辅助线和根据题意画出相应的图形时解决本题的关键.二十五、解答题25.(1)100;(2)75°;(3)n=3.【分析】(1)如图:过O 作OP//MN ,由MN//OP//GH 得∠NAO+∠POA=180°,∠POB+∠OBH=180°,即∠NAO+∠AOB+∠OB解析:(1)100;(2)75°;(3)n =3.【分析】(1)如图:过O 作OP //MN ,由MN //OP //GH 得∠NAO +∠POA =180°,∠POB +∠OBH =180°,即∠NAO +∠AOB +∠OBH =360°,即可求出∠AOB ;(2)如图:分别延长AC 、CD 交GH 于点E 、F ,先根据角平分线求得58NAC ∠=︒,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58CEF ∠=︒;进一步求得18DBF ∠=︒,17DFB ∠=︒,然后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解答即可;(3)设BF 交MN 于K ,由∠NAO =116°,得∠MAO =64°,故∠MAE =641n n ︒⨯+,同理∠OBH =144°,∠HBF =n ∠OBF ,得∠FBH =1441n n ︒⨯+,从而=n BKA FBH n ∠∠=⨯︒+1441,又∠FKN =∠F +∠FAK ,得144606411n n n n ︒︒︒⨯=+⨯++,即可求n . 【详解】解:(1)如图:过O 作OP //MN ,∵MN //GHl∴MN //OP //GH∴∠NAO +∠POA =180°,∠POB +∠OBH =180°∴∠NAO +∠AOB +∠OBH =360°∵∠NAO =116°,∠OBH =144°∴∠AOB =360°-116°-144°=100°;(2)分别延长AC 、CD 交GH 于点E 、F ,∵AC 平分NAO ∠且116NAO ∠=︒,∴58NAC ∠=︒,又∵MN //GH ,∴58CEF ∠=︒;∵144OBH ∠=︒,36OBG ∠=︒∵BD 平分OBG ∠,∴18DBF ∠=︒,又∵,CDB ∠=︒35∴351817DFB CDB DBF ∠=∠-∠=-=︒;∴175875ACD DFB AEF ∠=∠+∠=︒+︒=︒;(3)设FB 交MN 于K ,∵116NAO ∠=︒,则MAO ∠=︒64; ∴641n MAE n ∠=⨯︒+ ∵144OBH ∠=︒, ∴+1n FBH n ∠=⨯︒144,=n BKA FBH n ∠∠=⨯︒+1441, 在△FAK 中,64601n BKA FKA F n ∠=∠+∠=⨯︒+︒+, ∴144646011n n n n ⨯︒=⨯︒+︒++, ∴3n =.经检验:3n =是原方程的根,且符合题意.【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及应用,正确作出辅助线、构造平行线、再利用平行线性质进行求解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复习专题01平方根及立方根(知识点串讲)【含答案】

专题01 平方根及立方根知识框架重难突破一. 平方根1.平方根(1)平方根的定义: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这个数就叫做a的平方根,也叫做a的二次方根.备注: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这两个平方根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2)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一个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表示为“”,负的平方根表示为“-”.(3)平方根的性质:正数a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2. 算术平方根(1)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记为.(2)非负数a的算术平方根有双重非负性:①被开方数a是非负数;②算术平方根本身是非负数.a≥0,a≥0.备注:20 ||00a aa a aa a >⎧⎪===⎨⎪-<⎩(3)利用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求值的问题,主要是根据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开方的结果也是非负数列出不等式求解.非负数之和等于0时,各项都等于0,利用此性质列方程解决求值问题.例1.(·安徽初一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是25的平方根B.25的平方根是5C.-5是(-5)2的算术平方根D.±5是(-5)2的算术平方根练习1.(安徽四十二中中铁国际城校区初一期中)计算16的平方根为()A.4±B.2±C.4 D.2±练习2.(·辽宁初二期中)9的平方根是( )A.3B.81C.3±D.81±例2.(2017·阜阳市第九中学初一期中)14的算术平方根是( )A.12±B.12-C.12D.116练习1.(六安市裕安中学初一期中)16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练习2.(·北京初二期中)16的算术平方根是。
例3.(·安徽初一期中)81的平方根是_________;364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_.练习1.(·安徽初一月考)若2a-1和5-a是一个正数m的两个平方根,则m=_______练习2.(郑州市初二期中)已知2m+2的平方根是±4,3m+n+1的平方根是±5,求m+2n的值.二. 立方根1.立方根的定义: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这就是说,如果3x a=,那么x叫做a的立方根.记作:.2.立方根的性质: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0的立方根是0,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即任意数都有立方根.3.求一个数a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开立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备注:①符号中的根指数“3”不能省略;②对于立方根,被开方数没有限制,正数、零、负数都有唯一一个立方根.例1.(·安徽初一期中)64的立方根是()A .4B .±4C .8D .±8练习1.(·淮南初一期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8的立方根是2 B .﹣8的立方根是﹣2 C .0的立方根是0D .64的立方根是±4练习2.(·北京市昌平区阳坊中学初二期中)8-的立方根是__________.例2.(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初一期中)已知a +3和2a ﹣15是某正数的两个平方根,b 的立方根是﹣2,c 算术平方根是其本身,求2a +b ﹣3c 的值.练习1.(·淮南初一期中)已知5a 2+的立方根是3,3a b 1+-的算术平方根是4,c (1) 求a ,b ,c 的值;(2)求3a b c -+的平方根.练习2.(郑州市初二期中)已知2m+2的平方根是±4,3m+n+1的平方根是±5,求m+2n 的值.例3.(安徽初一期中)求下列各式中x 的值:(1)2x 2=4; (2)64x 3 + 27=0专题01 平方根及立方根知识框架重难突破一. 平方根1.平方根(1)平方根的定义: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这个数就叫做a的平方根,也叫做a的二次方根.备注: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这两个平方根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2)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一个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表示为“”,负的平方根表示为“-”.(3)平方根的性质:正数a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2. 算术平方根(1)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记为.(2)非负数a的算术平方根有双重非负性:①被开方数a是非负数;②算术平方根本身是非负数.a≥0,a≥0.备注:||00a aa aa a>⎧⎪===⎨⎪-<⎩(3)利用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求值的问题,主要是根据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开方的结果也是非负数列出不等式求解.非负数之和等于0时,各项都等于0,利用此性质列方程解决求值问题.例1.(·安徽初一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是25的平方根B.25的平方根是5C.-5是(-5)2的算术平方根D.±5是(-5)2的算术平方根A试题分析:A、B、C、D都可以根据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判断即可.解:A、﹣5是25的平方根,故选项正确;B、25的平方根是±5,故选项错误;C、5是(﹣5)2的算术平方根,﹣5是(﹣5)2的平方根,故选项错误;D、5是(﹣5)2的算术平方根,﹣5是(﹣5)2的平方根,故选项错误.故选A.练习1的平方根为()A.4±B.2±C.4 D.B,又∵(±2)2=4,∴4的平方根是±2±2,故选B.练习2.(·辽宁初二期中)9的平方根是( )A.3B.81C.3±D.81±C解:9的平方根是3±.故选:C.例2.(2017·阜阳市第九中学初一期中)14的算术平方根是( )A .12± B .12-C .12D .116C本题解析: ∵211()24=, ∴14的算术平方根为12+,故选C.练习1 _____. 2,4的算术平方根是2,2.练习2.(·北京初二期中)16的算术平方根是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综合复习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综合复习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1.96的算术平方根是()A .0.14B .1.4C .0.14-D .±1.42.下列图中的“笑脸”,由如图平移得到的是( )A .B .C .D . 3.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M (1,﹣5)在(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4.下列四个命题:①4±是64的立方根;②5是25的算术平方根;③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与两坐标轴距离都是2的点有且只有2个.其中真命题有( )个A .1B .2C .3D .45.如图,直线AB ∥CD ,AE ⊥CE ,∠1=125°,则∠C 等于( )A .35°B .45°C .50°D .55°6.按如图所示的程序计算,若开始输入的x 的值是64,则输出的y 的值是( )A .2B .3C .2D .37.如图,一条“U ”型水管中AB //CD ,若∠B =75°,则∠C 应该等于( )A .75︒B .95︒C .105︒D .125︒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动点从原点O 出发,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到达点1A ,再向上平移6个单位长度到达点2A ,再向左平移9个单位长度到达点3A ,再向下平移12个单位长度到达点4A ,再向右平移15个单位长度到达点5A ……按此规律进行下去,该动点到达的点2021A 的坐标是( )A .(3030,3030)--B .(3030,3033)-C .(3033,3030)-D .(3030,3033)九、填空题9.169=___.十、填空题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M a b 与点(3,1)N -关于x 轴对称,则a b +的值是_____. 十一、填空题11.已知点A (3a+5,a ﹣3)在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a=__________.十二、填空题12.如图,已知a //b ,∠1=50°,∠2=115°,则∠3=______.十三、填空题13.如图,将一张长方形纸条折成如图的形状,若170∠=︒,则2∠的度数为____.十四、填空题14.一列数a 1,a 2,a 3,…,a n ,其中a 1=﹣1,a 2=111a -,a 3=211a -,…,a n =111n a --,则a 2=_____;a 1+a 2+a 3+…+a 2020=_____;a 1×a 2×a 3×…×a 2020=_____.十五、填空题15.如图,点A(1,0),B(2,0),C 是y 轴上一点,且三角形ABC 的面积为2,则点C 的坐标为_____.十六、填空题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P 1(﹣1,0),P 2(﹣1,﹣1),P 3(1,﹣1),P 4(1,1),P 5(﹣2,1),P 6(﹣2,﹣2)…,依次扩展下去,则点P 2021的坐标为 _____________.十七、解答题17.计算(131252724-(2)221|十八、解答题18.已知m +n =2,mn =-15,求下列各式的值.(1)223m mn n ++;(2)2()m n -.十九、解答题19.如图,∠1=∠2,∠3=∠C ,∠4=∠5.请说明BF //DE 的理由.(请在括号中填上推理依据)解:∵∠1=∠2(已知)∴CF//BD()∴∠3+∠CAB=180°()∵∠3=∠C(已知)∴∠C+∠CAB=180°(等式的性质)∴AB//CD()∴∠4=∠EGA(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4=∠5(已知)∴∠5=∠EGA(等量代换)∴ED//FB()二十、解答题20.如图,已知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1)写出ABC三个顶点的坐标;(2)求出ABC的面积;'''.(3)在图中画出把ABC先向左平移5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后所得的A B C二十一、解答题21.阅读下面的文字,解答问题: 大家知道2是无理数,而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因此2的小数部分我们不可能全部地写出来,于是小辉用21-来表示2的小数部分,你同意小辉的表示方法吗? 事实上,小辉的表示方法是有道理的,因为2的整数部分是1,将这个数减去其整数部分,差就是小数部分.又例如:∵479<<,即273<<,∴7的整数部分为2,小数部分为72-.请解答:(1)21的整数部分是______ ,小数部分是______ .(2)如果11的小数部分为a ,17的整数部分为b ,求11a b +-的值. 二十二、解答题22.求下图44⨯的方格中阴影部分正方形面积与边长.二十三、解答题23.点A ,C ,E 在直线l 上,点B 不在直线l 上,把线段AB 沿直线l 向右平移得到线段CD .(1)如图1,若点E 在线段AC 上,求证:∠B +∠D =∠BED ;(2)若点E 不在线段AC 上,试猜想并证明∠B ,∠D ,∠BED 之间的等量关系;(3)在(1)的条件下,如图2所示,过点B 作PB //ED ,在直线BP ,ED 之间有点M ,使得∠ABE =∠EBM ,∠CDE =∠EDM ,同时点F 使得∠ABE =n ∠EBF ,∠CDE =n ∠EDF ,其中n ≥1,设∠BMD =m ,利用(1)中的结论求∠BFD 的度数(用含m ,n 的代数式表示). 二十四、解答题24.[感知]如图①,//40130AB CD AEP PFD ∠=︒∠=︒,,,求EPF ∠的度数.小乐想到了以下方法,请帮忙完成推理过程.解:(1)如图①,过点P 作//PM AB .∴140AEP ∠=∠=︒(_____________),∴//AB CD ,∴//PM ________(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_____________(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30PFD ∠=︒,∴218013050︒︒∠=-=︒,∴12405090︒∠=+︒+∠=︒,即90EPF ∠=︒.[探究]如图②,//,50,120AB CD AEP PFC ∠=︒∠=︒,求EPF ∠的度数;[应用](1)如图③,在[探究]的条件下,PEA ∠的平分线和PFC ∠的平分线交于点G ,则G ∠的度数是_________º.(2)已知直线//a b ,点A ,B 在直线a 上,点C ,D 在直线b 上(点C 在点D 的左侧),连接AD BC ,,若BE 平分ABC DE ∠,平分ADC ∠,且BE DE ,所在的直线交于点E .设(),ABC ADC αβαβ∠=∠=≠,请直接写出BED ∠的度数(用含,αβ的式子表示). 二十五、解答题25.如果三角形的两个内角α与β满足290αβ+=︒,那么我们称这样的三角形是“准互余三角形”.(1)如图1,在Rt ABC 中,90ACB ∠=︒,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求证:ABD △是“准互余三角形”;(2)关于“准互余三角形”,有下列说法:①在ABC 中,若100A ∠=︒,70B ∠=︒,10C ∠=︒,则ABC 是“准互余三角形”; ②若ABC 是“准互余三角形”,90C ∠>︒,60A ∠=︒,则20B ∠=︒;③“准互余三角形”一定是钝角三角形.其中正确的结论是___________(填写所有正确说法的序号);(3)如图2,B ,C 为直线l 上两点,点A 在直线l 外,且50ABC ∠=︒.若P 是直线l 上一点,且ABP △是“准互余三角形”,请直接写出APB ∠的度数.【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解析:B【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 的平方等于a ,即x 2=a ,那么这个正数x 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21.4 1.96=,∴1.96的算术平方根是1.4,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掌握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如果一个正数x 的平方等于a ,即x 2=a ,那么这个正数x 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2.D【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详解】解:A 、B 、C 都是由旋转得到的,D 是由平移得到的.故选:D .【点睛】解析:D【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详解】解:A 、B 、C 都是由旋转得到的,D 是由平移得到的.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平移的基本性质是:①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②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3.D【分析】根据各个象限点坐标的符号特点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0,-5<0,∴点M(1,-5)在第四象限.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4.B【分析】根据立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点到直线的距离逐项判断即可.【详解】64的立方根是4,故①是假命题; 25的算数平方根是5,故②是真命题;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故③是真命题;与两坐标轴距离都是2的点有(2,2)、(2,-2)、(-2,2)、(-2,-2)共4点,故④是假命题.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命题真、假的判断.正确掌握相关定义、性质与判定是解题关键.5.A【分析】过点E作EF∥AB,则EF∥CD,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出∠BAE=∠AEF及∠C =∠CEF,结合∠AEF+∠CEF=90°可得出∠BAE+∠C=90°,由邻补角互补可求出∠BAE的度数,进而可求出∠C的度数.【详解】解:过点E作EF∥AB,则EF∥CD,如图所示.∵EF∥AB,∴∠BAE=∠AEF.∵EF∥CD,∴∠C=∠CEF.∵AE⊥CE,∴∠AEC=90°,即∠AEF+∠CEF=90°,∴∠BAE+∠C=90°.∵∠1=125°,∠1+∠BAE=180°,∴∠BAE=180°﹣125°=55°,∴∠C=90°﹣55°=35°.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垂线以及邻补角,牢记“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6.A【分析】根据计算程序图计算即可.【详解】解:∵当x=648=,2是有理数,=2∴当x=2是无理数,∴y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计算程序的应用,正确理解计算程序图的计算步骤,会正确计算数的算术平方根及立方根,能正确判断有理数及无理数是解题的关键.7.C【分析】直接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AB∥CD,∠B=75°,∴∠C=180°-∠B=180°-75°=105°.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熟知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是解答此题的关键.8.C【分析】求出A1(3,0),A5(9,-6),A9(15,-12),A13(21,-18),•••,探究规律可得A2021(3033,-3030),从而求解.【详解】解:由题意A1(3,0解析:C【分析】求出A1(3,0),A5(9,-6),A9(15,-12),A13(21,-18),•••,探究规律可得A2021(3033,-3030),从而求解.【详解】解:由题意A1(3,0),A5(9,-6),A9(15,-12),A13(21,-18),•••,可以看出,9=1532+,15=2732+,21=3932+,得到规律:点A2n+1的横坐标为()32136622n n+++=,其中0n≥的偶数,点A2n+1的纵坐标等于横坐标的相反数+3,2021210101=⨯+,即1010n=,故A2021的横坐标为61010630332⨯+=,A2021的纵坐标为303333030-+=-,∴A2021(3033,-3030),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规律型问题,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探究规律的方法,属于中考常考题型.九、填空题9.13【分析】根据求解即可.【详解】解:,故答案为:13.【点睛】题目主要考查算术平方根的计算,熟记常用数的平方及算数平方根的计算法则是解题关键.解析:13【分析】a=求解即可.【详解】1313==,故答案为:13.【点睛】题目主要考查算术平方根的计算,熟记常用数的平方及算数平方根的计算法则是解题关键.十、填空题10.4【分析】根据关于x 轴对称的两点的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求得a 、b 的值即可求得答案.【详解】点与点关于轴对称,,,则a+b 的值是:,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关于x 轴对称的解析:4【分析】根据关于x 轴对称的两点的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求得a 、b 的值即可求得答案.【详解】点(,)M a b 与点(3,1)M -关于x 轴对称,3a ∴=,1b =,则a+b 的值是: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了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熟练掌握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是解此类问题的关键.十一、填空题11.﹣【详解】∵点A (3a+5,a-3)在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且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之和为0,∴3a+5+a-3=0,∴a=﹣.故答案是:﹣.解析:﹣12【详解】∵点A (3a+5,a-3)在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且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之和为0,∴3a+5+a-3=0,∴a=﹣12.故答案是:﹣1 2 .十二、填空题12.65°【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4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求解.【详解】解:如图:∵a//b,∠1=50°,∴∠4=∠1=50°,∵∠2=115°,∠2=∠3+∠4,解析:65°【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4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求解.【详解】解:如图:∵a//b,∠1=50°,∴∠4=∠1=50°,∵∠2=115°,∠2=∠3+∠4,∴∠3=∠2﹣∠4=115°﹣50°=65°.故答案为:65°.【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熟练掌握相关基本性质是解题的关键.十三、填空题13.55°【分析】依据平行线的性质以及折叠的性质,即可得到∠2的度数.【详解】解:如图所示,∵∠1=70°,∴∠3+∠4=180°-∠1=110°,又∵折叠,∴∠3=∠4=55°,解析:55°【分析】依据平行线的性质以及折叠的性质,即可得到∠2的度数.【详解】解:如图所示,∵∠1=70°,∴∠3+∠4=180°-∠1=110°,又∵折叠,∴∠3=∠4=55°,∵AB//DE,∴∠2=∠3=55°,故答案为:5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解题时注意: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十四、填空题14., 1【分析】根据题意,可以写出前几项的值,从而可以发现这列数的变化特点,从而可以求得所求式子的值.【详解】解:由题意可得,当a1=﹣1时,a2===,a3===解析:12,201721【分析】根据题意,可以写出前几项的值,从而可以发现这列数的变化特点,从而可以求得所求式子的值.【详解】解:由题意可得,当a 1=﹣1时,a 2=111a -=11(1)--=12, a 3=211a -=1112-=2, a 4=﹣1,…,∵2020÷3=673…1,∴a 1+a 2+a 3+…+a 2020=(﹣1+12+2)×673+(﹣1) =32×673+(﹣1) =20192﹣22 =20172, a 1×a 2×a 3×…×a 2020 =[(﹣1)×12×2]673×(﹣1)=(﹣1)673×(﹣1)=(﹣1)×(﹣1)=1, 故答案为:12,20172,1. 【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运算,熟练掌握运算律及-1的指数幂运算是解题关键. 十五、填空题15.(0,4)或(0,-4).【分析】设△ABC 边AB 上的高为h ,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列式求出h ,再分点C 在y 轴正半轴与负半轴两种情况解答.【详解】解:设△ABC 边AB 上的高为h ,∵A (1,0),解析:(0,4)或(0,-4).【分析】设△ABC边AB上的高为h,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列式求出h,再分点C在y轴正半轴与负半轴两种情况解答.【详解】解:设△ABC边AB上的高为h,∵A(1,0),B(2,0),∴AB=2-1=1,∴△ABC的面积=1×1•h=2,2解得h=4,点C在y轴正半轴时,点C为(0,4),点C在y轴负半轴时,点C为(0,-4),所以,点C的坐标为(0,4)或(0,-4).故答案为:(0,4)或(0,-4).【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坐标与图形性质,求出AB边上的高的长度是解题的关键.十六、填空题16.(﹣506,505)【分析】根据各个点的位置关系,可得出下标为4的倍数的点在第一象限,被4除余1的点在第二象限,被4除余2的点在D第三象限,被4除余3的点在第四象限,点P2021的在第二象限,且解析:(﹣506,505)【分析】根据各个点的位置关系,可得出下标为4的倍数的点在第一象限,被4除余1的点在第二象限,被4除余2的点在D第三象限,被4除余3的点在第四象限,点P2021的在第二象限,且纵坐标=2020÷4,再根据第二项象限点的规律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P1(﹣1,0),P2(﹣1,﹣1),P3(1,﹣1),P4(1,1),P5(﹣2,1),P6(﹣2,﹣2)…,∴下标为4的倍数的点在第一象限,被4除余1的点在第二象限,被4除余2的点在第三象限,被4除余3的点在第四象限,∵2021÷4=505…1,∴点P2021在第二象限,∵点P5(﹣2,1),点P9(﹣3,2),点P13(﹣4,3),∴点P2021(﹣506,505),故答案为:(﹣506,505).【点睛】本题考查了规律型:点的坐标,是一个阅读理解,猜想规律的题目,解答此题的关键是首先确定点所在的大致位置,该位置处点的规律,然后就可以进一步推得点的坐标.十七、解答题17.(1);(2)【分析】(1)依次利用平方根以及立方根定义对原式计算,然后再依次计算,即可得到结果.(2)首先计算绝对值,然后从左向右依次计算,求出算式的值即可.【详解】(1),,.(解析:(1)72;(21 【分析】(1)依次利用平方根以及立方根定义对原式计算,然后再依次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2)首先计算绝对值,然后从左向右依次计算,求出算式的值即可.【详解】(1 3532=-+, 72=.(2)1|,1=,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运算,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在进行实数运算时,要从高级到低级,即先乘方、开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同级运算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另外有理数的运算律在实数范围内仍然适用.十八、解答题18.(1)-11;(2)68【分析】(1)直接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将原式变形进而得出答案;(2)直接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将原式变形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解:(1)====-11;(2)=解析:(1)-11;(2)68【分析】(1)直接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将原式变形进而得出答案;(2)直接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将原式变形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解:(1)223m mn n ++=222m mn n mn +++=()2m n mn ++=2215-=-11;(2)2()m n -=2()4m n mn +-=()22415-⨯- =464+=68【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正确应用完全平方公式是解题关键.十九、解答题19.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分析】运用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可得结论.【详解】解:(已知)(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解析: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分析】运用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可得结论.【详解】解:12∠=∠(已知)//CF B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180CAB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3C ∠=∠(已知),180C CAB ∴∠+∠=︒(等式的性质),//AB CD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4EGA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45∠=∠(已知), 5EGA (等量代换), //ED FB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答案为: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熟悉相关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二十、解答题20.(1);(2);(3)图见解析.【分析】(1)根据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即可得;(2)利用一个长方形的面积减去三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即可得;(3)根据平移作图的方法即可得.【详解】解:解析:(1)()()()4,3,3,1,1,2A B C ;(2)52;(3)图见解析. 【分析】(1)根据点,,A B C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即可得;(2)利用一个长方形的面积减去三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即可得;(3)根据平移作图的方法即可得.【详解】解:(1)由点,,A B C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4,3,3,1,1,2A B C ;(2)ABC 的面积为1152312213222⨯-⨯⨯⨯-⨯⨯=; (3)如图所示,A B C '''即为所求.【点睛】本题考查了点坐标、平移作图,熟练掌握平移作图的方法是解题关键.二十一、解答题21.(1)4,;(2)1【分析】(1)根据题意求出所在整数范围,即可求解;(2)求出a,b然后代入代数式即可.【详解】解:(1)∵<<,即4<<5∴的整数部分为4,小数部分为−4.(2),解析:(1)4214;(2)1【分析】(121(2)求出a,b然后代入代数式即可.【详解】解:(1)∵16212521∴214214.(2)3114,∴113a.∵4175<,∴4b=,∴341a 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估算,实数的运算,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二十二、解答题22.8;【分析】用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4个小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可得到所求的正方形的面积为8,然后利用正方形面积公式求8的算术平方根即可.【详解】解:正方形面积=4×4-4××2×2=8;正方形的边解析:8;【分析】用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4个小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可得到所求的正方形的面积为8,然后利用正方形面积公式求8的算术平方根即可.【详解】解:正方形面积=4×4-4×12×2×2=8;正方形的边长【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二十三、解答题23.(1)见解析;(2)当点E在CA的延长线上时,∠BED=∠D-∠B;当点E 在AC的延长线上时,∠BED=∠BET-∠DET=∠B-∠D;(3)【分析】(1)如图1中,过点E作ET∥AB.利用平行解析:(1)见解析;(2)当点E在CA的延长线上时,∠BED=∠D-∠B;当点E在AC的延长线上时,∠BED=∠BET-∠DET=∠B-∠D;(3)()12m nn-【分析】(1)如图1中,过点E作ET∥A B.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问题.(2)分两种情形:如图2-1中,当点E在CA的延长线上时,如图2-2中,当点E在AC的延长线上时,构造平行线,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求解即可.(3)利用(1)中结论,可得∠BMD=∠ABM+∠CDM,∠BFD=∠ABF+∠CDF,由此解决问题即可.【详解】解:(1)证明:如图1中,过点E作ET∥A B.由平移可得AB∥CD,∵AB∥ET,AB∥CD,∴ET∥CD∥AB,∴∠B=∠BET,∠TED=∠D,∴∠BED=∠BET+∠DET=∠B+∠D.(2)如图2-1中,当点E在CA的延长线上时,过点E作ET∥A B.∵AB∥ET,AB∥CD,∴ET∥CD∥AB,∴∠B=∠BET,∠TED=∠D,∴∠BED=∠DET-∠BET=∠D-∠B.如图2-2中,当点E在AC的延长线上时,过点E作ET∥A B.∵AB∥ET,AB∥CD,∴ET∥CD∥AB,∴∠B=∠BET,∠TED=∠D,∴∠BED=∠BET-∠DET=∠B-∠D.(3)如图,设∠ABE=∠EBM=x,∠CDE=∠EDM=y,∵AB∥CD,∴∠BMD =∠ABM +∠CDM ,∴m =2x +2y ,∴x +y =12m ,∵∠BFD =∠ABF +∠CDF ,∠ABE =n ∠EBF ,∠CDE =n ∠EDF ,∴∠BFD =()111n n n x y x y n n n ---+=+=112n m n -⨯=()12m n n -. 【点睛】本题属于几何变换综合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条件常用辅助线,构造平行线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二十四、解答题24.[感知]见解析;[探究]70°;[应用](1)35;(2)或【分析】[感知]过点P 作PM ∥AB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1=∠AEP ,∠2+∠PFD=180°,求出∠2的度数,结合∠1可得结果;解析:[感知]见解析;[探究]70°;[应用](1)35;(2)2αβ+或2βα-【分析】[感知]过点P 作PM ∥AB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1=∠AEP ,∠2+∠PFD =180°,求出∠2的度数,结合∠1可得结果;[探究]过点P 作PM ∥AB ,根据AB ∥CD ,PM ∥CD ,进而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EPF 的度数;[应用](1)如图③所示,在[探究]的条件下,根据∠PEA 的平分线和∠PFC 的平分线交于点G ,可得∠G 的度数;(2)画出图形,分点A 在点B 左侧和点A 在点B 右侧,两种情况,分别求解.【详解】解:[感知]如图①,过点P 作PM ∥AB ,∴∠1=∠AEP =40°(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B ∥CD ,∴PM ∥CD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2+∠PFD =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PFD =130°(已知),∴∠2=180°-130°=50°,∴∠1+∠2=40°+50°=90°,即∠EPF =90°;[探究]如图②,过点P 作PM ∥AB ,∴∠MPE =∠AEP =50°,∵AB ∥CD ,∴PM ∥CD ,∴∠PFC =∠MPF =120°,∴∠EPF =∠MPF -∠MPE =120°-50°=70°;[应用](1)如图③所示,∵EG 是∠PEA 的平分线,FG 是∠PFC 的平分线,∴∠AEG =12∠AEP =25°,∠GFC =12∠PFC =60°,过点G 作GM ∥AB ,∴∠MGE =∠AEG =25°(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B ∥CD (已知),∴GM ∥CD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GFC =∠MGF =60°(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G =∠MGF -∠MGE =60°-25°=35°.故答案为:35.(2)当点A 在点B 左侧时,如图,故点E 作EF ∥AB ,则EF ∥CD ,∴∠ABE =∠BEF ,∠CDE =∠DEF ,∵BE 平分ABC DE ∠,平分ADC ∠,,ABC ADC αβ∠=∠=, ∴∠ABE =∠BEF =12α,∠CDE =∠DEF =12β, ∴∠BED =∠BEF +∠DEF =2αβ+;当点A 在点B 右侧时,如图,故点E 作EF ∥AB ,则EF ∥CD ,∴∠DEF =∠CDE ,∠ABG =∠BEF ,∵BE 平分ABC DE ∠,平分ADC ∠,,ABC ADC αβ∠=∠=,∴∠DEF =∠CDE =12β,∠ABG =∠BEF =12α, ∴∠BED =∠DEF -∠BEF =2βα-;综上:∠BED 的度数为2αβ+或2βα-.【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公理及推论,角平分线的定义,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平行线的性质.二十五、解答题25.(1)见解析;(2)①③;(3)∠APB 的度数是10°或20°或40°或110°【分析】(1)由和是的角平分线,证明即可;(2)根据“准互余三角形”的定义逐个判断即可;(3)根据“准互余三角解析:(1)见解析;(2)①③;(3)∠APB 的度数是10°或20°或40°或110°【分析】(1)由90ABC A ∠+∠=︒和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证明290ABD A ∠+∠=︒即可; (2)根据“准互余三角形”的定义逐个判断即可;(3)根据“准互余三角形”的定义,分类讨论:①2∠A +∠ABC =90°;②∠A +2∠APB =90°;③2∠APB +∠ABC =90°;④2∠A +∠APB =90°,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外角的性质结合“准互余三角形”的定义,即可求出答案.【详解】(1)证明:∵在Rt ABC 中,90ACB ∠=︒,∴90ABC A ∠+∠=︒,∵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2ABC ABD ∠=∠,∴290ABD A ∠+∠=︒,∴ABD △是“准互余三角形”;(2)①∵70,10B C ∠=︒∠=︒,∴290B C ∠+∠=︒,∴ABC 是“准互余三角形”,故①正确;②∵60A ∠=︒, 20B ∠=︒,∴210090A B ∠+∠=︒≠︒,∴ABC 不是“准互余三角形”,故②错误;③设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为,,αβγ,且αβγ<<,∵三角形是“准互余三角形”,∴290αβ+=︒或290αβ+=︒,∴90αβ+<︒,∴180()90γαβ=︒-+>︒,∴“准互余三角形”一定是钝角三角形,故③正确;综上所述,①③正确,故答案为:①③;(3)∠APB 的度数是10°或20°或40°或110°;如图①,当2∠A +∠ABC =90°时,△ABP 是“准直角三角形”,∵∠ABC =50°,∴∠A =20°,∴∠APB =110°;如图②,当∠A +2∠APB =90°时,△ABP 是“准直角三角形”,∵∠ABC=50°,∴∠A+∠APB=50°,∴∠APB=40°;如图③,当2∠APB+∠ABC=90°时,△ABP是“准直角三角形”,∵∠ABC=50°,∴∠APB=20°;如图④,当2∠A+∠APB=90°时,△ABP是“准直角三角形”,∵∠ABC=50°,∴∠A+∠APB=50°,所以∠A=40°,所以∠APB=10°;综上,∠APB的度数是10°或20°或40°或110°时,ABP△是“准互余三角形”.【点睛】本题是三角形综合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结合新定义进行求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数学经验)三角形的中线的性质:三角形的中线等分三角形的面积.
(经验发展)面积比和线段比的联系:
(1)如图1,M为△ABC的AB上一点,且BM=2AM.若△ABC的面积为a,若△CBM的面积为S,则S=_______(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要将(1)中的商品一次或分批运输到目的地,该公司应如何选择运送方式,使所付运费最少,并求出该方式下的运费是多少元.
11.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长度,△ABC的三个顶点的位置如图所示.现将△ABC平移,使点C变换为点D,点A、B的对应点分别是点E、F.
(1)在图中请画出△ABC平移后得到的△EFD;
2.已知:如图EF∥CD,∠1+∠2=180°.
(1)试说明GD∥CA;
(2)若CD平分∠ACB,DG平分∠CDB,且∠A=40°,求∠ACB的度数.
3.计算:
(1) ;(2)
4.因式分解:
(1)16x2-9y2
(2)(x2+y2)2-4x2y2
5.仔细阅读下列解题过程:
若 ,求 的值.
解:
根据以上解题过程,试探究下列问题:
(3)无论实数m取何值,方程x-2y+mx+5=0总有一个固定的解,请直接写出这个解?
17.因式分解:
(1)
(2)
18.要说明(abc)2a2b2c22ab2ac2bc成立,三位同学分别提供了一种思路,请根据他们的思路写出推理过程.
(1)小刚说:可以根据乘方的意义来说明等式成立;
(2)小王说:可以将其转化为两数和的平方来说明等式成立;
七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
一、解答题
1.探究与发现:
如图1所示的图形,像我们常见的学习用品﹣﹣圆规.我们不妨把这样图形叫做“规形图”,那么在这一个简单的图形中,到底隐藏了哪些数学知识呢?下面就请你发挥你的聪明才智,解决以下问题:
(1)观察“规形图”,试探究∠BDC与∠A、∠B、∠C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15.如图,△ABC中,AE是△ABC的角平分线,AD是BC边上的高.
(1)若∠B=35°,∠C=75°,求∠DAE的度数;
(2)若∠B=m°,∠C=n°,(m<n),则∠DAE=°(直接用m、n表示).
16.已知关于x,y的方程组
(1)请直接写出方程 的所有正整数解
(2)若方程组的解满足x+y=0,求m的值
(1)在这次抽样调查中,共调查了多少名学生?
(2)补全条形统计图,并在扇形统计图中计算 类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
(3)根据抽样调查结果,估计该校 名学生中“家长和学生都未参与”的人数.
10.某公司有A、B两种型号的商品需运出,这两种商品的体积和质量如表所示:
体积(m3/件)
质量(吨/件)
A两种型号
(1)已知 ,求 的值;
(2)已知 ,求 的值;
(3)若 ,求 的值.
6.如图,在△ 中,∠ACB=90°,∠ABC与∠BAC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P,连接CP,过点P作DE⊥CP分别交AC、BC于点D、E,
(1)若∠BAC=40°,求∠APB与∠ADP度数;
(2)探究:通过(1)的计算,小明猜测∠APB=∠ADP,请你说明小明猜测的正确性(要求写出过程).
一、解答题
1.(1)∠BDC=∠A+∠B+∠C,理由见解析;(2)①40°;②90°;③70°.
0.8
0.5
B两种号
2
1
(1)已知一批商品有A、B两种型号,体积一共是20m3,质量一共是10.5吨,求A、B两种型号商品各有几件;
(2)物流公司现有可供使用的货车每辆额定载重3.5吨,容积为6m3,其收费方式有以下两种:
按车收费:每辆车运输货物到目的地收费900元;
按吨收费:每吨货物运输到目的地收费300元.
(2)在图中画出△ABC的AB边上的高CH;
(3)△ABC的面积为_______.
12.已知a6=2b=84,且a<0,求|a﹣b|的值.
13.计算
(1) ;
(2) .
14.如图,直线MN∥GH,直线l1分别交直线MN、GH于A、B两点,直线l2分别交直线MN、GH于C、D两点,且直线l1、l2交于点E,点P是直线l2上不同于C、D、E点的动点.
(2)请你直接利用以上结论,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①如图2,把一块三角尺XYZ放置在△ABC上,使三角尺的两条直角边XY、XZ恰好经过点B、C,若∠A=50°,则∠ABX+∠ACX=°;
②如图3,DC平分∠ADB,EC平分∠AEB,若∠DAE=50°,∠DBE=130°,求∠DCE的度数;
③如图4,∠ABD,∠ACD的10等分线相交于点G1、G2…、G9,若∠BDC=140°,∠BG1C=77°,求∠A的度数.
8.因式分解:
(1)
(2)
(3)
(4)
9.南通某校为了了解家长和学生参与南通安全教育平台“ 防灾减灾”专题教育活动的情况,在本校学生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做调查,把收集的数据分为以下 类情形:
A.仅学生自己参与;
B.家长和学生一起参与;
C.仅家长参与;
D.家长和学生都未参与
请根据上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7.在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长度,△ABC的顶点都在正方形网格的格点(网格线的交点)上.
(1)画出△ABC先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所得的△A1B1C1;
(2)画出△ABC的中线AD;
(3)画出△ABC的高CE所在直线,标出垂足E:
(4)在(1)的条件下,线段AA1和CC1的关系是
(1)如图①,当点P在线段CE上时,请直写出∠NAP、∠HBP、∠APB之间的数量关系:;
(2)如图②,当点P在线段DE上时,(1)中的∠NAP、∠HBP、∠APB之间的数量关系还成立吗?如果成立,请说明成立的理由;如果不成立,请写出这三个角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如果点P在直线l2上且在C、D两点外侧运动时,其他条件不变,请直接写出∠NAP、∠HBP、∠APB之间的数量关系.
(结论应用)(2)如图2,已知△CDE的面积为1, , ,求△ABC的面积.
(迁移应用)(3)如图3.在△ABC中,M是AB的三等分点( ),N是BC的中点,若△ABC的面积是1,请直接写出四边形BMDN的面积为________.
20.计算:
(1)
(2)
(3)
(4)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