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海外兼并与收购情况分析

合集下载

中国企业为何陷入海外收购困境

中国企业为何陷入海外收购困境

◆中国企业为何陷入海外收购困境近年来,中国企业的海外收购呈风起云涌之势,但收购后中国企业往往陷入了无限的麻烦之中无法自拔。

据麦肯锡的研究显示,在过去20年里,全球大型的企业兼并案中取得预期效果的比例低于50%。

具体到中国,则有67%的海外收购不成功。

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收购先进的欧美企业是迅速拉近中国企业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的有效办法,海外并购对中国企业来说是挥之不去的“致命诱惑”,所以及时总结前车之鉴成为当务之急。

但在走出去之前,有很多功课是必须要做足的:首先是对政策风险充分估计。

近年来,中国威胁论在西方颇为流行,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收购难免会遭遇敌视的目光,尤其是在资源领域的收购,更是引起了东道国政府的谨慎甚至恐慌。

如果与相关国家的政府部门沟通不利,原本“简单”的并购交易被附加上政治、外交等各种复杂因素,随时有可能招致大麻烦。

其次是文化差异的冲突。

在联想并购IBM的个人电脑业务后,华尔街最担心的也是文化的整合问题。

目前,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目标多是欧美成熟企业,而这些企业对自身的文化有着很高的认同度并希望保持自身的文化。

中国企业则倾向于“企业家化”,企业文化以强大的家长制和强调个人忠诚为特征,这与大多数西方企业强调“专业化”的文化难以短时间内实现完美融合。

再次是收购后的管理也很让企业领导头痛。

中国企业走上海外收购之路,不但需要明确的战略和资金,还需要足够的智慧和经验,时刻准备面对随时可能从天而降的磨难。

当年首钢收购秘鲁铁矿后,由于首钢未能处理好与当地工人的关系,尽管钢铁价格最近几年有显著上涨,但过去的9年时间内首钢在秘鲁铁矿仅能做到收支平衡。

中国企业在公关和传播能力上的普遍欠缺,也是整合成功的一大要害。

中国企业在进行收购的过程中,对媒体通常采用比较低调甚至是沉默的做法。

有专家分析,对公众沉默是海尔跨国并购美泰克失利的主要原因——无论中外媒体如何轰炸,海尔始终以沉默示人,这一招秉持的是中国传统的中庸思想与谨慎作风,但在美国公众看来却是海尔在逃避问题。

国内企业海外并购机遇和财务风险论文

国内企业海外并购机遇和财务风险论文

国内企业海外并购的机遇和财务风险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0)10-133-02摘要企业并购重组,在西方己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

而在我国虽然刚刚开始发展不久,但是随着我国加入wto和我国国内企业的日益壮大,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势头已经不可避免。

中国目前处于并购市场发展的初级阶段,而国内企业海外并购更是刚刚起步,既受缺乏经验,又受并购风险多样,整合困难等因素的困扰。

关键词海外并购并购机遇财务风险一、研究背景及意义中国企业首次大体量海外资源并购出现在2005年。

以中海油并购优尼科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彼时表现出严重的经验不足,对资源的“贪婪”程度也远不及2009年。

此后4年时间里,受中国需求影响,全球大宗商品市场持续大幅上涨。

2008年全球并购交易总值已较2007同期下降36%,全年并购交易总金额为2.85万亿美元。

从全球范围回顾2009年,当时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波及许多国家,影响持续加剧,进而带来了全球经济危机的深入,世界经济前景不容乐观。

从而导致2010年全球并购将延续2009年全球经济危机带来的信贷和杠杆收购融资困难,进一步呈现出缩减加剧的态势,2010年全球并购交易额将跌至2万亿美元,下跌30%,创下近六年来的最低水平。

中国企业难得机遇与全球并购市场相反的是,2008年中国的交易值却仍然上涨达36%,达到1670亿美元。

中国占据了全球并购案的6.9%,较2007年增长一倍。

另外,国内企业的海外并购值较去年同期增长74%,达到了490亿美元。

此外,金融危机的爆发带给了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领域的最大机遇。

据报告统计,截止2009年11月,中国企业完成的并购总数约298宗,创历史记录。

不得不承认,这归功于,在过去两年多时间中,被金融危机放大了的中国企业的资金优势。

随着经济形势趋于乐观,这样的光环正在渐渐褪去。

但是,中国在1999年提出并持续至今的“走出去”战略仍将持续,且跨境并购将逐渐成为“常规事件”。

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失败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失败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手段 。但是 ,从 实践结果来 看 ,我 国企 业的海外并购 却不 宗和 9 7宗 ,2 1 0 0年 更 是 达 到 3 0亿 ,交 易 数 量 也 达 1 8 8 8
尽如 人意 ,特别是 有关高新技 术和能源 方面的并 购案 ,我 宗之 多 。
国企 业大 多以失败告终 ,造 成 了巨额 的亏损。深入剖析 我 长和 国家经济 安全 都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的经 济活动水 平上 为标准 对其进行分 类 ,主要分 为三种类 际,以其之长 ,补 己之短 。事 实上 ,海外 并购活动也 是企
型 : 外横 向并 购、海外纵 向并购和海 外混合 并购。海外 业进 行收购核心 技术和 延伸 自身产 业链 的 良好 时机 ,如联 海 横 向并购是指 来 自两个或 者两个 以上 的国家或地 区的从事 想 电脑并 购 IM,将其核心技 术纳入 自己的 系统 之 中,从 B 同类业务又彼 此互相 竞争的企业 之间发生 的并购活动 ; 海 而使 得联 想电脑在 自身 品牌和售后服 务的 良好 口碑的基础
并购中造成 的损 失便 达 2 0 0 0亿 元人 民币。而据调 查发现 ,
外并购多数是失败的 ,并购水平低于国际市场水平。
1 跟 随着经济的发展态势 ,我 国海外并购规模总体上 表 明海外并购 失败率达 6 %,因此 ,可以说 中国企业 的海
自20 0 2年随着 我 国经济 不断地 发展 ,海 外并 购的规
模 也 随之 呈现规模 性增 长。在 2 0 0 8年 ,我 国海外 并购现 象出现跨越 式增长状 态 ,主要源 于当年的 国际金融危机所
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失败的原因分析
针对我 国企 业海外 并购的现象探 究以及存在 的大量 失
影响 , 导致 当年我 国加快对 海外 并购的投 资 , 特别是对能源 、 败案例 ,本 文将探究 其深层次 原因 ,总结有如 下三点原 因 资源 等领域 的海外投资 ,受其影 响,2 0 0 8年 以后 的海外 并 导致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失败。

跨国并购现状及趋势

跨国并购现状及趋势
而老美的精明之处在于既剥离了亏损的业务, 又找到了买单的接手人,赚到实实在在的美金 但是由于PC业务对IBM其他产品有巨大的协同效应
7
吉利并购沃尔沃(一) 另一个联想收购IBM
吉利宣布并购沃尔沃, 这将标志着中国企业 走出去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但是, 。 并购胜利完成还远远不够。 真正的胜负 要在后面的整合与发展中体现。 可以说并购只是一个开始。
20
一、有利方面
五 可以为国有企业技术改造提供新的资金来源。 、 1. 2.可以推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跨 3.可以促使国有企业转换机制 。 国 4.可以使国内企业更有效地参与国际分工。 5.可以培养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 并 购 二、不利方面 的 引入先进技术的局限性. 利 1. 2.抑制国内企业家要素的积累和成长。 与 3.导致本国企业在国际分工中的依赖性。 弊 4.导致国民财富的流失。
必要性:
审查结果保障了新联想 的合法权益和竞争力 , 此次审查让联想对 国际法律法规体系 以及国家安全管理等 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这将帮助其更好的 为联想在全球范围内 开展业务做好准备。
联想和IBM正在迅速的行动, 整合双方的PC业务, 并且一切进展顺利 , 审查通过将有利于联想与IBM更好的发展, 同时继续为客户提供世界级的 PC 产品和服务 。
10
吉利并购沃尔沃(四)
依赖中国市场拟两年扭亏
李书福承诺,作为新股东,吉利将继续巩固 和加强沃尔沃在安全、环保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 不会改变沃尔沃的品质。“ 这个著名的瑞典豪华汽车品牌将继续保持其安全、 高品质、环保以及现代北欧设计的核心价值。 实现并购后,吉利将充分调动发挥瑞典现有管理团队的积极性、 主动性和创造性,制定新的奖励考核机制。 在巩固稳定现有欧美成熟市场的同时, 积极开拓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降低成本、拓宽产品线。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最根本的特征和发展趋势,世界贸易和国际投资无一不被纳入到全球经济体系之中。

而跨国公司又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跨国公司的海外投资行为和战略调整已对世界经济和东道国产生了重要影响。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和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企业跨国投资蓬勃发展,已经成为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的征途中虽取得了一些成果和经验,但也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企业国际化的发展。

本文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三方面,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进行分析,希望能为中国走向海外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

关键词:跨国并购;现状;问题;措施The present situati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ineseenterprises transnational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Abstract:Globalization has become the most fundamental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trend in today's world economy, world trade and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re covered by the global economic system. And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in the process of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has played a pivotal role, overseas investment behavior and the strategic adjustment of multinational company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world economy and the host countr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nterprises transnational investmen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orce in active participation in economic globalization. Chinese enterprises in cross-border although made some achievements and experience, but there are also many problems, these problems hindered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internationalization. This article from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enterprises transnational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problems and strategy three aspects, to analyze Chinese enterprises transnational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and hope to provide better development platform for China .Key words:Transnational merger and acquisition present situation questions countermeasure目录一、引言 (1)二、文献综述 (1)三、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 (2)(一)跨国并购规模扩大 (2)(二)跨国收购主体多元化 (2)(三)并购主要以横向并购为主 (3)三、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存在的问题 (3)(一)融资渠道窄 (3)(二)并购之后整合能力较差 (4)(三)国内缺乏熟悉跨国并购的咨询服务中介机构 (4)(四)国内管理制度存在缺陷 (4)(五)对跨国并购缺乏充分论证,对并购对象缺乏深入调查 (4)四、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对策 (4)(一)拓宽融资渠道,提高企业融资能力 (5)(二)大力开发、培养跨国经营人才 (5)(三)加大政府政策的支持 (5)(四)重视并购后的整合 (5)(五)加快建立和完善国内中介服务体系 (6)(六)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 (6)结论 (6)参考文献 (7)引言跨国并购是跨国兼并和跨国收购的合称。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利弊分析和政策建议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利弊分析和政策建议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利弊分析和政策建议(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内容摘要:尽管有学者对全球并购行为的研究结果显示并购实际上不能创造财富,但我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仍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本文针对这一现象,分析了推动我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主要原因,并对我国企业在内在扩张冲动和外部政策推动下进行跨国并购的利与弊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此基础上,本文建议我国企业针对个案全面分析跨国并购的收益和风险,采取审慎的态度进行跨国并购。

关键词:跨国并购利弊分析政策建议过去几年,全球发生了100多起我国企业对外并购活动,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数量高速增长。

一股全球化的力量推动着我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并因此改变着全球市场的产业结构和竞争格局。

但实际上,国际上70%的并购案都以失败告终,而我国企业并购的失败率还远高于这个数字。

有学者对全球并购行为的研究结果显示并购行为往往不能创造财富。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高风险令人担忧。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分析(一)全球战略随着我国企业实力的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企业树立了全球化战略目标。

对于有这样的目标的我国企业来讲,实现跨国经营的方式有:“绿地投资”、战略联盟方式和并购。

“绿地投资”需要大量的前期投资,包括调研东道国政府的相关政策、市场环境、资源状况,解决新办企业所需的诸多手续,进行全新的市场开拓,培养具有一定忠诚度的员工等,因此近年来绿地投资在全球对外投资中的比重明显下降。

战略联盟形式对合作双方而言都有较高的灵活度,但是战略联盟在营销渠道等方面对合作伙伴的依赖性很大,不利于公司跨国经营业务的持续发展。

而跨国并购可以省略新办企业所必须经历的基础环节,直接依托并购目标企业进入成熟期,尽快获得利润,而且能充分保持独立性。

因此,对于具有全球化战略的国内企业来讲,选择跨国并购成本更低、收益更快。

(二)开拓市场随着我国市场在全球市场份额中的比例越来越大,跨国公司把更多的制造和部分研发业务放到我国,国内企业依靠廉价劳动力产生的成本优势日渐削弱,在核心技术、管理能力、资金实力、规模效益等方面的劣势却日益明显。

我国企业并购现状

我国企业并购现状

我国企业并购现状一、前言企业并购是指企业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获取其他企业的股权或资产,从而实现规模扩张、资源整合等目的。

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企业并购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战略选择。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我国企业并购现状进行分析。

二、我国企业并购的背景1. 经济转型升级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传统产业结构面临调整升级的压力。

通过并购方式实现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已成为许多企业选择并购的主要原因。

2. 产能过剩在某些行业中,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和技术进步等原因,出现了产能过剩的情况。

通过收购其他企业来缓解这种情况已成为一种有效途径。

3. 国际竞争加剧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和国际竞争加剧,许多中国企业开始寻求海外市场和资源,并通过收购方式实现快速拓展。

三、我国企业并购的现状1. 并购数量逐年增加自2000年以来,我国企业并购数量逐年增加。

2016年,我国企业并购交易金额达到1.5万亿元人民币,创历史新高。

2. 并购领域日趋多元化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企业并购领域日趋多元化。

除了传统的制造业、房地产等行业外,金融、文化娱乐、科技等新兴产业也成为了并购的热点领域。

3. 国有企业仍是主要力量尽管民营企业在近年来的并购中占据了较大比例,但国有企业仍然是我国企业并购的主要力量。

这与我国经济体制和政策环境密切相关。

四、我国企业并购存在的问题1. 交易难度大由于法律法规、文化差异等原因,我国企业在海外进行收购时面临着诸多困难。

例如阻挠、反垄断等问题。

2. 风险控制不足一些中国企业在进行海外收购时没有做好充分的风险评估和控制,导致一些并购交易失败或者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3. 产业整合效果不明显一些企业进行并购后,由于管理、文化等原因,很难实现预期的产业整合效果,甚至出现了资源浪费、效益下滑等问题。

五、我国企业并购的未来发展趋势1. 国家政策支持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大了对企业并购的政策支持力度。

中国企业如何制胜海外并购?

中国企业如何制胜海外并购?

首 先 ,必 须 克 服 “ 方 企 业 无 法 西
超 越 ” 的误 解 。
这 种 误 解 说 明 中国 企 业 对 西 方 市场 不 了解 ,导 致 了没必要 的畏惧 。 这个 问题 可 以通 过很 多方法来 解决 : 建立 海外企 业 并购指导 手册 ;学 习了 解 目标市 场包括 当地 的经济 、政策环 境 ;结 合 本 身 企 业 的特 点 和 发展 战
身 后
务 、政策 、税 收、环境 等审查 ,以帮 助 自己真 正 了解 目标企 业 的 实 际 价 值 。如果 并购 的企业 本身存在 很多 问

但 中国企业 的海外 并购之 路 毕竟 方兴 未艾 ,其 发展 潜力 与可 能爆发 出 来 的能量 不容 忽视 。倘若 能够 借鉴 国 际一 流企 业的先 进意识 与经验 ,则 腾 飞之时指 E可待。 t
题 ,或者 并不 是当地 知名 的品牌 ,那 么对 于此 企业最 直接 的一种 方式是 报 几种 不 同的价格 ,最 后定价 取决于 目 标公司今后 的业绩。 其次 ,尽可 能适 应西方 商业运 作
规则。
9 中外管理 2 0 0 0 8・1 栏目 0本 投稿信箱:l n @z 1cm. I j t wg .o C wa T
适 应 西方 商 业 运 作 则 需 要 中 国 企业调 整原有 的思 维方 式 ,以一 种开
势发挥 到最 大化 ,需要 中国企业 从根 本上改 变原有 的管理 理念 和商业 运作
想 知道 新 的 中国 股 东 会 有 哪 些 高 招
来促进企 业 发展 。而保 留原 有 的领导
班子 ,给 出的信号 是 “ 切照 旧” , 一
这对于 企业 的转型 没有好 处 ,也无助 于 中国企 业学 习 西方企业 的先进 管理 经验 。这点 可 以向海外 的私募 公司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外部因素 1、政治法律环境 政治环境是指目标企业所在国的政治体制、社会结构、社会安定性、国际信 誉度等内容所构成的综合条件, 是吸引外资并购投资的必要条件。企业在跨国经营活 动中, 面临的是两个以上的主权环境, 除了在母国要受到母国政府的监督管理之外, 还 要受到东道国政府的影响, 特别是海外业务处于非常复杂的环境时。政治风险是企业 最不易预测和掌握的风险。我国五矿集团收购加拿大诺兰德公司一案, 有政要和民间 团体以我国存在人权问题向政府施压, 反对把公司出售给我国企业。 2、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文化环境是指企业所处的社会结构、社会风俗和习惯、信仰和价值观念、 行为规范、生活方式、文化传统、人口规模与地理分布等因素的形成和变动。社会 文化环境是影响企业营销诸多变量中最复杂、最深刻、最重要的变量。研究结果表 明,东道国文化对于企业跨国经营有重要影响,当母国文化与东道国文化有更多共 同点时,企业进行跨国经营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将更高。因此,中国企业在选择并购 的目标企业时,必须认真考虑东道国的文化,选取朝鲜、泰国、老挝等东亚、东南 亚国家的企业为目标企业,在完成并购后实现成功经营的可能性将更大。
二、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动因
(一)宏观方面 1、经济全球化的推动 经济全球化浪潮加速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推动 产业结构全球性转移和调整, 因而极大促进了世界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在全球经济 化过程中, 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的形成就是全球化的产物, 中国企 业要利用全球化的机会, 利用其低成本制造技术、质量控制等巧妙的进入跨国公司 全球生产体系, 通过跨国并购寻求更加有利的投资区位和资源优势。 2、中国庞大外汇储备的支持 2010年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28473亿美元,同比增长18.7%。年末人民 币汇率为1美元兑6.6227元人民币。拥有庞大的外汇储备, 使跨国公司有实力为了 获取资源和拓展市场, 进行并购。 3、规避贸易壁垒 在国际贸易中,贸易保护历来存在。为了保护本国企业的发展,各个国家 都会或多或少设置一些贸易壁垒来限制国外企业的进入。主要表现为:进口配额 限制、反倾销调查和知识产权保护三个方面。以反倾销调查为例,加入世界贸易 组织以后,作为出口大国的中国已经成为了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美国甚 至对中国彩电征收高达20%-25%的反倾销税,使得中国企业出口成本大幅度增加, 产品价格优势被破坏。为了更好的开拓海外市场,企业越来越多地选择通过并购 来有效地减少和挫败东道国的贸易壁垒,并以此来减少自己在当地市场上的竞争 对手。
二、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动因
2、对品牌价值的追求 和技术研发一样,知名品牌的建立也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想 要在海外市场上建立品牌就更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尤其是在高度发达和成 熟的欧美市场,新品牌的建立极其困难,高额的广告费和营销费用会使得企业的经 营成本大大增加。然而在品牌这种无形资产越来越能够给企业带来丰厚回报的今天, 构建良好的品牌已经成为了许多企业的战略目标,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 品牌能够给企业带来的超额利益都是值得企业追求的。而通过海外并购的方式, 企 业既可以依靠目标企业的品牌效应实现国外市场的突破, 还可以绕过贸易壁垒, 利用 目标企业原有的销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道, 开辟海外市场。 2004年联想斥资12.5亿美元收购IBM的全部PC业务。收购完成后占全球PC市 场份额第9位的联想一跃成为全球第3大PC企业,仅次于惠普和戴尔公司。联想之所 以斥巨资完成此次并购,主要是看中IBM的品牌和技术优势,并购完成后联想将有 望获得产品、品牌、技术运营等方面的巨大协同效应。联想借助于继续使用IBM和 THINK品牌的权利,可以迅速在市场上形成全球认知的品牌形象,从而获得更多元 化的客户基础和庞大的营销渠道网络。
二、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动因
(二)微观方面 1、快速获取核心技术和人才 企业自主研发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而且普遍周期较长,在如今竞争日趋 激烈的市场条件下,企业极容易因此而错失难得的市场机会。相比之下,通过海 外并购来获取企业发展所需要的技术,则具有更好的时效性,尤其是当该项技术 对企业发展极其重要而又被申请专利的情况下,企业只有通过并购的方式才能最 直接最有效地实现对技术的获取。而且,技术一直是阻碍中国企业发展的一项重 要因素,由于R&D费用的投入不足、技术人才的缺乏等原因,企业在发展过程中 往往会遇到因技术而造成的瓶颈,特别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国门进 一步打开,更多的企业渴望进入世界舞台来实现自己更高层次的发展,而此时, 由于技术不够成熟完成而带来的问题就日益凸显,由于核心技术的缺乏,中国企 业被国外企业索取高额的专利费的例子已经屡见不鲜。企业为了改变自己的不利 地位,常常将国外拥有高新技术的企业作为自己的并购对象,一次来快速获得核 心技术,及相关人才。
二、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动因
3、构建全球营销网络 通过海外并购的方式,企业可以直接获取目标公司已有的营销渠道,省去 自己从零开始构建营销网络的巨大成本,减小企业的运营风险,为企业进一步的 发展提供基础。尤其是在银行业,受到“客户追随战略”的影响,当自己的客户 走出国门,开始跨国经营的时候,自己也需要在相应的国家设点,继续为客户服 务,否则,这些原有客户将会流失到自己的竞争对手一方。如何以最小的成本来 实现企业最大的利益,是所有企业都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因此是建立自己的分支 机构,还是通过并购来在当地开展业务,就成了银行需要仔细权衡的问题。 2007年,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在第一届国际金融市场投资分析年会 上表示“由于次贷危机的影响,国外大型银行的流动性面临危机,信用评级在下 降,竞争对手的减少,使现在成为国内银行海外并购的好时机。” 事实上,工行 继收购澳门诚兴银行和印尼HALIM银行后,当年又斥资54.6亿美元收购南非标准银 行20%股份,从而将并购触角延伸到非洲地区。中行麾下中银香港也于同年斥资 39.5亿港元入股东亚银行4.94%股权。由此可见,银行在发展海外业务的时候,更 多的选择并购用并购这种方式来构建自己的营销网络,获取当地市场。
三、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主要影响因素
(二)内部因素 1、经济实力和经济规模 要通过并购实现国际化经营, 并购企业必须具有相当大的规模和经济实力。 尤其是在制造业、银行、电信、汽车等规模经济要求高的行业, 实施海外并购的 企业应当是在业内规模巨大、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因此,到目前为止,中国进行 海外并购的企业多为国有企业和少数大型民营企业。 根据《2010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2010年末在中 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中,国有企业占66.2%。 2、缺乏管理人才 麦肯锡咨询公司日前公布的一项关于中国企业的调查, 中国企业缺乏有国 际经验的高管, 增加了海外收购的难度。调查指出, 尽管涉及中国集团的跨境交易 数量在加速增长, 但75%的受访公司表示, 缺少合格高管阻碍了其国际扩张计划。 如果说完成企业的并购更多的倚靠企业的财力,那么在并购之后如何盘活企业, 实现成功经营则更多的倚靠企业人力。相比拥有先进管理经验和发达的经理人市 场的欧美企业,中国企业要想取得海外并购最终的成功的确困难重重,有经验的 高层管理人才将对企业并购活动最终成功与否产生极大的影响。
LOGO
谢谢
LOGO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 动因分析
目录
LOGO
1 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 中国企业海外兼并与收购情况分析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动因
3
4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主要影响因素
结论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
LOGO
根据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局最近发布的《2010年度中国对 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流量) 688.1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1.7%。截至2010年底,中国13000多家境内投资 者在国(境)外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1.6万家,分布在全球178个国家(地 区),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存量)3172.1亿美元。此外,据联合国贸发 会议《2011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名列全 球国家(地区)第5名,存量位居第17位。
四、结论
四、结论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将企业海外并购的动因主要分为核心技术驱动 型、优质品牌驱动型和营销网络驱动型。从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来看,在 国际化战略下,对技术、品牌和营销网络的寻求,是企业进行海外并购的主要 驱动力。在企业开始并购活动之前,需要从内外部两个方面仔细分析自己是否 具备相应的能力和条件,自己选择的目标企业是否合适,只有在做好充分调研 分析前提下的海外并购才更可能实现最后的成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