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卷 文学类文本阅读(五)新人教版
(山东专用)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卷 文学类文本(散文)阅读5 新人教版

2011届高三二轮专题卷:文学类文本(散文)阅读5(山东)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18分)心灵花园梁晓声谁不希望拥有一座小小花园?哪怕是一尺之地呢。
若有,当代人定会以木栅围起。
那木栅也定会以各人的条件和意愿,摆弄得尽可能美观。
都市寸土千金,拥有一个小小花园的希望,对寻常之辈不啻是一种奢望与梦想。
其实,谁都有一座小小花园,谁都是有苗圃之地的,这便是内心世界。
人的智力需要开发,人的内心世界也是需要开发的。
人和动物的区别,恐怕还在于人有内心世界。
心,不过是人的一个重要脏器,而内心世界则是一种特殊的景观,它是由外部世界不断作用于内心而渐渐形成的。
我常“侍弄”心灵的苗圃。
职业的缘故,使我惯对自己和他人的心灵深入研究。
结论是:心灵,与人的身体健康同样重要。
我的儿子梁爽,小学五年级。
这正是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开始形成的年龄。
我也常教他学会如何“侍弄”那小小心灵的苗圃。
“侍弄”这个词,用在此处是很勉强的,不那么贴切,意思无非是,人的内心世界如果惰于拂拭,就会浮尘厚积、杂草丛生。
这联系到禅家的一桩“公案”:“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我系俗人,仅能以俗人的观念和方式教子。
故我对儿子首先的教诲是——人的内心世界,大概最容易招惹尘埃、沾染污垢。
心灵的清洁卫生只能是相对的,好比居处的清洁卫生,只能是相对的。
倘若根本不“拂拭”,甚至反感别人中肯的批评,则是大不可取,犹如讳疾忌医。
一次儿子放学,进屋就说:“爸爸,今天同学的红领巾被老师收去了。
”我问为什么。
儿子回答:“犯错误了呗!把老师气坏了。
”那同学是他好朋友。
我依稀记得,似乎老师要在他们两者之间选拔一名班干部。
我将他召至跟前,推心置腹地问:“跟爸爸说实话,你是不是因此而高兴?”他便诚实地回答:“有点儿。
”我说:“你学过一个词,叫‘幸灾乐祸’,你能正确解释这个词吗?红领巾被老师收去了,还算不得什么灾。
但是,你心里已有了这种‘幸灾乐祸’的根苗,那么,你哪一天听说他生病了,住院了,甚至生命有危险了,说不定你内心里也会暗暗地高兴。
山东省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卷 文学类文本阅读(十)新人教版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捉贼张爱国天地间一片死寂,只有大朵大朵的雪花落地的“沙沙”声。
虽然裹着厚厚的棉袍棉裤,但还是无法抵御彻骨的寒气。
我弓腰缩背,双手紧拢,踩着没过脚踝的雪,跟着父亲走向村外的后岗。
父亲仿佛看出了我的怨气,说:“今晚一定能捉住那个贼。
”“不就几捆稻草吗?大半夜还出来受冻!”我没好气地说,我总以为父亲是小题大做。
“你说的轻巧,没了稻草,开春后咱家大牯牛吃什么?”父亲说着就愤愤起来,“再说了,不要脸的贼你不捉住他,还不知要祸害多少人呢!”到了后岗,父亲用手电筒四下照了照,茫茫雪地里,只有我家一大一小两个草堆,顶着厚厚的雪,静静地矗立着。
我和父亲钻进小草堆洞里,茫然地看着黑咕隆咚的雪的世界。
草堆洞里虽然比外面暖和了许多,但绝比不上家里,更比不了暖和的被窝,我的双脚很快就冻得生疼。
“今晚不会有贼了吧?”我说——我想让父亲同意我们早点撤退,可父亲却传出了轻微的鼾声——他天天劳作不闲,今儿又推了一整天的磨,实在太困了。
不知过了多久,雪停了,却下起了冰子,纷纷扬扬地撒进草堆洞。
草堆洞俨然成了冰窖,没有一丝温度。
我正要推醒父亲回家,却见一窝微弱的灯光向这边慢慢移来。
很快,我看到了,是两个孩子,一大一小,提着防风的煤油灯,径直来到我家大草堆前。
“从里面拉,轻点,别拉倒了草堆。
”小个子低声对大个子说,还挥了挥右臂——半截的右臂!天啊,她不是孩子,是矮婶啊!我忘记了推醒父亲:矮婶怎么会干这种事?怎么干这种事还带着儿子小江——小江比我还小一岁啊。
小江双手抓着一捆稻草使劲往外拉,一个没注意,重重地滑倒在雪地里。
矮婶急忙上前扶起,叫他接着拉。
小江嘴里却愤愤地嘀咕着什么,站立一旁,不愿拉了。
寒风中,母子俩僵持着,浑身颤抖——小江上身穿一件破棉袄,下身是一件旧单衣,而矮婶上下身穿的都是破旧的单衣。
矮婶放下煤油灯,用左手吃力地拉着小江刚刚拉过的那捆稻草,可稻草压得太紧,她发了好几次力也拉不下。
小江终于不忍,上去帮忙,母子俩好不容易才拉下了一捆稻草。
高考语文_文学类文本阅读(原卷版)-五年(2016-2020)高考语文真题分项详解(山东) (1)

专题03 文学类文本阅读一、【2020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建水记【注】(之四)于坚看哪,这原始之城,依然像它被创造出来之际,藏在一座朱红色的、宫殿般的城楼后面,“明洪武二十年建城。
砌以砖石,周围六里,高二丈七尺。
为门四,东迎晖,西清远,南阜安,北永贞。
”(《建水县志》)如果在城外20世纪初建造的临安车站下车,经过太史巷、东井、洗马塘、小桂湖……沿着迎晖路向西,来到迎晖门,穿过拱形的门洞进城,依然有一种由外到内,从低到高,登堂入室,从蛮荒到文明的仪式感,似乎“仁者人也”是从此刻开始。
高高在上的是朝阳、白云、鸟群、落日、明月、星宿,而不是摩天大楼。
一圈高大厚实的城墙环绕着它,在城门外看不出高低深浅,一旦进入城门,扑面而来的就是飞檐斗拱、飞阁流丹、钩心斗角、楼台亭阁、酒旌食馆、朱门闾巷……主道两旁遍布商店、酒肆、庙字、旅馆……风尘仆仆者一阵松弛,终于卸载了,可以下棋玩牌了,可以喝口老酒了,可以饮茶了,可以闲逛了,可以玩物丧志了,可以一掷千金了,可以浅斟低唱了,可以秉烛夜游了……忽然瞥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那类女子——建水的卖花女与江南的不尽相同,这边的女性身体上洋溢着一种积极性,结实、健康、天真——正挑着一担子火红欲燃的石榴,笑呵呵地在青石铺成的街中央飘着呢。
不免精神为之一振,先去买几个来解渴。
街面上,步行者斜穿横过,大摇大摆,扶老携幼,走在正中间,俨然是这个城的君王。
满大衡的雕梁画栋、摊贩食廊、耄耋之辈……令司机们缩头缩脑,不敢再风驰电掣。
城门不远处就是有口皆碑的临安饭店,开业都快七十年了,就像《水浒传》里描写过的那种。
铺面当街敞开,食客满堂,喝汤的喝汤,端饭的端饭,动筷子的动筷子,晃勺子的晃勺子,干酒的干酒,嚼筋的嚼筋,吆五喝六,拈三挑四,叫人望一眼就口水暗涌,肚子不饿也忍不住抬腿跨进去。
拖个条凳坐下,来一盘烧卖!这家烧卖的做法是明代传下来的,肥油和面,馅儿是肉皮和肉糜。
高考语文(山东专用)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一部分第5章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2增分突破4

:讎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增分突破四分析散丈手法类题目的答题建模[考情快递J手法类題目是散丈阅续考查中频率较壽的一个題型。
2014 年湖南卷、安徵卷、四川卷等都对这一考点进行了考查。
纵观近几年令題,子法类题目的命题角度有两种:一种是丸处着眼,小处S殳题,即从禁一句禁一段的表达特色切入;一种是丸处着眼,丸处设题,即考查全篇的艺术表现特色。
在二轮复习中,我们要注意以下问题:1、构建现于由纟Q识网络o2.整体看表现手法,局部看修辞手法。
3、做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把这一考点、这种題型掾到卖致。
1 真题演练典例演练(2014 •湖南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题目。
粮食学群人和人见面,会问上一句:吃饭了吗?后来人们认为这样的问法很土,多半不这样问了。
可是在乡下,那些种粮食的人,依旧这样问着。
种粮食的人知道,他们问的是天底下最重要的一桩事/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事情。
热点回扣,保温指要:讎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阳光在泥地上扎根生长,那便是生命。
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植物动物,用不同的方式获取阳光,最后又把它们身上的阳光传递给我们。
它们就是我们的粮食。
人类的一切,无不根植于粮食之中。
无处不在的粮食,恰恰又是最容易被忽略被蔑视被糟蹋甚至被篡改的东西。
农业时代,就是将一些植物和动物生长直至走向餐桌的过程完整地置于人的面前,让人参与其中。
一粒稻谷,从发芽到分彙抽穗,到最后长成谷粒,那是天和地还有人一同来到一株稻秧上的结果。
为了这,你需要一块合适的土地,需要将人与畜的劳作连同肥料一起加入泥土,还需要一份阳光一份雨水。
稻子长成了,鸟会飞过来啄走一些,还有一些,会从人的收获中悄悄溜走,逃进泥土的怀抱。
这样一粒经历了艰辛曲折甚至是传奇一生的稻子,当它来到餐桌上时,人怎么会随随便便对待呢?农夫和他们的妻儿都相信,糟蹋粮食会遭电打雷劈。
养一头猪是一个家庭屋顶下的大事件。
一个”家”字早就说出了一头猪在家庭中的地位。
一家人就像对待命根子一样对待它,喂它养它,为它搔痒,为它梳理毛发,清除上头的虱子o当年,我的爷爷奶奶就这样在家里养猪。
山东省威海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高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山东省威海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高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三总复习2023年威海市高考模拟考试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用描写语言写成的文学作品,它所呈现的是一个想象的虚拟世界,其意在表现与抒发个人的性情,以求表达其“善”,表现其“美”。
因而,文学语言的表层意义和深层意蕴往往有很大差距,需要读者利用自己已有的先在经验,在作者创造的艺术空间里去想象和生发,以突出理解和体验的个性色彩。
接受理论研究指出:文本的意义充满了未定性。
文本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它是作品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不是隐藏在作品中的微言大义。
那么,文本意义的未定性是怎样形成的呢?一方面,因为文本自身存在着创作中的空白;另一方面因为读者与文本的对话是一种不对称的交流。
读者在阅读时,与作者没有共享的现实语境,作者不能当面回答读者的询问和质疑,交流不能构成反馈,读者无法检验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阐释是否恰当正确。
这种不对称的交流就决定了文本结构的开放性特征,也造成了文本意义的未定性。
因此,有研究者指出,在文学意义的生成中,意义空白与意义未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是艺术抵达意味世界的重要范畴,深刻地反映了文学从创作到接受的审美活动全过程的内在规律,具有多层次多维面的蕴涵。
一方面它是艺术形式自身历史发展的必然成果,是一种含蓄的笔法,隐喻的技巧,是无法之法的暗示,是无表达的表达;另一方面它又是人类审美感觉历史生成的中介机制和重大成果,具有心理学的充分依据,在审美知觉的活动中展示了立体的召唤与调节功能。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意识到,与“文本—作者”进行有效的对话,需要从两个切口入手:一是文本的创作空白,一是读者生成意义的中介——对话策略。
什么是创作空白?在创作中,作家和艺术家按照事物运动及思维的规律,经过周密的构思,经常给读者和观赏者留下广阔的艺术想象空间。
山东省2023届高三二轮复习联考(一)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3届高三二轮复习联考〈-〉新高考卷语文试题注意事项21.答是里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是里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逃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是单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iii;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是单卡一并交回。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现代文阅读(35分)(-)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妙夺天工而又不�人巧地反映生活,是《红楼梦》艺术上的一大特色,也是世界文学宝库里的罕见贡献。
正是这个特色,使我们在《红楼梦》里几乎看不见虚构和夸张,好像一切都是“追且主政迹”池照实蔡写下来的。
实际上,艺术总是离不开虚构和夸张。
”饰穷其妥”的夸张,不仅不排斥作品的共实性,反而是支加有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
由于《红楼梦》足以所谓“亲自者亲阅”的生活经验作为创作的基础,而又经过艺术上的反复锤炼,所以它能把夸张、1盖构这些为创作所不可缺少的艺术手法运用到夭衣元缝的境地,以至只见它的自然逼真,而不见人工斧凿之痕。
像《红楼梦》这样自然逼真到去尽夸饰的作品,在中外文学史上都是十分罕见的。
譬如《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在艺术上也有其不可忽视的成就,但它常常是采取特异的行动和令人惊奇的情节来加强故事性或传奇性。
夸张,成为它的一个主妥艺术手法,即使在许多细节描写上也莫不如此。
如关羽侠的那挖空八十二斤的青龙侄月刀,不仅于史无据,事实上这样茧的刀也不i孟子作扰,违背了古代兵器锋和l轻俊的妥求。
但是,《三国演义》的作者通过艺术土的夸张,生动地渲染出关羽的勇式绝伦的性格。
然而,夸张的手法,如采运用不当或过度,又容易使读者感到那是“小说家言”了。
而《红才是梦》却绝少令人产生“小说家宫”的感觉。
相反地,它却俊一些“红学家”以为那是一部“实录自传”,甚至是一部真人真事、按年按月的记录。
2021-2022学年山东省高三二轮复习联考(二)语文试题(新高考Ⅰ卷)

2022届高三二轮复习联考(二)新高考Ⅰ卷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众所周知,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就是“用户思维”。
在互联网时代,传播者必须以用户为主体,尊重用户的情感体验,才有可能以较高的口碑和美誉度的方式在互联网平台上实现最大限度的传播。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发现,近来涌现的重大主题电视剧佳作如《大江大河》《山海情》《跨过鸭绿江》《觉醒年代》等,将宏大叙事融入日常生活之中,注重表现个体生命成长的酸甜苦辣,展示人物性格的丰富性与多样性,让故事有温度有情感,将广阔复杂的社会生活转化为互联网时代青年一代易于理解的影像符号话语体系,从而巧妙地将其所表达的主题,内化为青年观众自身的情感判断和价值体系,最终赢得青年人的广泛认同与共鸣。
以往重大主题电视剧的创作,往往是“宏大叙事和史诗性叙事”,多“表现重大事件,刻画叱咤风云的重要人物,揭示深刻而厚重的思想感情,具有故事冲突尖锐、情节复杂、场面宏大等特点”。
这种全景式地展现历史洪流中重大的历史事件,以俯视的角度看待历史变幻,同时聚焦刻画历史洪流中英雄人物的“主旋律”表达,已经为互联网时代的青年观众所耳熟能详,进而产生某种程度的审美疲劳。
而近年来重大主题影视剧之所以赢得观众的认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剧作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中聚焦于青年人的创业历程和成长故事。
(摘编自《将宏大叙事转化为互联网时代的青春话语》)材料二:类型叙事是影视工业一种成熟的叙事范式,是影视创作主体和受众之间的一种审美契约。
近年来,新主流影视作品创作的一大特点,就在于创作主体日益尊重影视作品类型叙事的审美规律,注重以类型的话语表达影视作品的主流价值建构,缝合了原本横亘于主流叙事和商业话语之间的鸿沟,实现了口碑和票房、收视率共赢的格局。
动作片由于高强度的情节冲突和简明流畅的叙事节奏,长期以来一直拥有广泛的观众群体。
2024年山东省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综合检测(二)(含答案)

2024年山东省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综合检测(二)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 铅笔将考生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一段时间以来,饭圈文化愈发流行,尤其在娱乐行业,打造和经营饭圈几乎成为显学甚至造星的不二法门,有些“饭圈”正歪歪扭扭走向“怪圈”,不可不察。
剥开这些现象的薄纱,其背后根源在于行业资本控盘,流量经济作祟。
在此流量迷局中,众多资本一路蒙眼狂奔、加大杠杆,热钱涌动,辗转腾挪,跨界并购,上演了一幕幕资本盛宴。
资本都是逐利的,正当经营本分赚钱当然无可非议。
但近年来,在“唯流量论”下,娱乐行业一些大资本上下其手,通过数据造假制造行业虚假繁荣,刷流量已成为行业公开的秘密,刷单公司已发展为规模庞大的一支“黑产”队伍。
流量造假不仅破坏了商业诚信体系,损害消费者利益,还大幅推高了社会交易成本,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
一段时期内,文艺市场的竞争不再是比谁的制作更精良,而是比谁的数据刷得更高。
结果一些所谓的小鲜肉、大明星演技崩塌、烂片如云,却备受资本追捧、赚得盆满钵满。
与之对比,一些演技精湛的好演员因为没流量却拿不到本子,这是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
娱乐产业是文化产业的一部分,要讲经济效益,但更要注重社会效益,资本要自觉担当起弘扬正能量、引导正确价值观的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届高三二轮专题卷:文学类文本阅读(五)(山东)(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9—22题。
(18分)祖母是一片不知愁的落叶朱成玉⑴怀念祖母,是从一片叶子开始的,秋天的叶子。
⑵叶子上错综复杂的脉络,像极了祖母的皱纹。
但祖母并不悲伤,祖母的额头经常是金光闪闪,阳光喜欢在那里安营扎寨,那令人愉快的微笑常常使她的皱纹看起来像是在跳舞。
⑶在我的记忆里,祖母总是拿着扫把,试图把所有的哀怨清扫干净,只留给我们无忧无虑的鸟鸣。
⑷祖母在那些落叶里不停地翻检,把中意的握在手心。
祖母喜欢收藏落叶,这个习惯终生未曾改变。
这个习惯让我感觉到,祖母永远不会衰老。
⑸我在祖母的书里看到过那些落叶。
祖母喜欢看书,她的书里总是夹着各种各样的落叶,仿佛是她为自己的青春留下的标记。
每一段青春,都是一片叶子,那些青春的遗骸,无法言说的旧日时光,成了书签,丈量这一本书的历程,时刻提醒着你,哪些句子需要再一次爱抚,哪些情节需要重温。
⑹我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的祖父,父亲告诉我,祖父结婚一年后就从军了,再也没有回来。
作为军烈属的祖母得到了很多人的尊敬,然而却没有人可以安抚她内心的痛苦。
祖母习惯在那些叶子上写字,一句半句的,大多是哀婉的宋词。
我想那是祖母在用她自己的方式怀念着祖父吧。
每年清明的时候,我就会看到祖母去祖父的坟前,把那些写了字的叶子铺满坟头,景象灿烂而华丽。
这么多年,我没有见过祖母掉过一滴眼泪,但我知道,她的心就像是蓄了雨的云,轻轻的挤一下,就会泪雨滂沱,只是别人无法看见。
祖母的泪水,只居住在她自己的云里。
⑺不管天气好坏,祖母总是会大声爽朗地笑。
祖母的苦难像一座山,把她的脊背压弯,却压不弯她热爱生活的心。
⑻在那些树叶上写字的时候,祖母是小心翼翼的,仿佛怕碰坏了一份念想。
写上了字的叶子,就如同被装上了灵魂,重新活了过来。
我想只有祖母懂得那些落叶,也只有那些落叶懂得祖母,他们惺惺相惜,彼此嘘寒问暖。
⑼怀念祖母,是从一片叶子开始的,替那些果实遮过阴凉,从枝头跌落,背井离乡的叶子。
⑽祖母在秋天的离世毫无征兆,只是那一天刮了很大的风,院子里的那棵老柳树稀里哗啦地掉落了所有的叶子。
其实,也只有风能让叶子喘息或者感叹。
在叶子的生命中,风往往扮演着接生婆和送行者的双重角色,所以叶子的心思只和风说,它只和风窃窃私语。
⑾落叶也有遗言吗?在离开枝头的刹那,它和风都说了些什么?谁听过它们交代的后事?那些齐刷刷掉落的叶子们,是去陪祖母了吗?⑿我想,如果祖母是叶子,那么风一定是祖父。
他们之间,有那么多缠绕不清的爱意。
⒀我的祖母,一片写满诗句的落叶,一片不知愁的落叶,把生命的结束当做一次旅行。
⒁落叶从不惊叫,哪怕你踩到它的脊背。
不像雪,不论你走得多轻,它们都会在你的脚下呻吟,仿佛踩碎了它们的骨头。
落叶从不惊叫,哪怕遇到再多的苦难,它都只是去和风窃窃私语。
⒂我似乎听到了落叶在说:“等我,来赴一个灿烂的约会。
在此之前,请好好生活,各自珍重。
”19.文中多次提到了“叶子”、“落叶”,结合全文内容,分析“落叶”在文中的作用。
(4分)20.祖母是怎样一个人物?寄寓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21.赏析“落叶从不惊叫,哪怕你踩到它的脊背”这个句子。
(4分)22.结合全文,说说作者写祖母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并作简要分析。
(6分)19.①“落叶”是行文的线索,使文章叙事显得条理清晰。
(1分)②“落叶”是饱受生活之苦,而又能坚强、乐观地面对生活的祖母的象征。
(1分)③“落叶”寄托着作者对祖母的怀念之情、祖母和祖父之间的真挚感情。
(2分)20.(1)①饱受生活磨难,内心深处蕴含苦痛。
②热爱生活,面对压力,表现出坚毅、坚强、乐观的精神。
③富有情趣美,执著于对祖父的情感。
(2分)(2)怀念、敬佩、赞美。
(2分)21.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形象生动地表现将苦痛埋在心底,坚强、隐忍的人生态度,(2分)表达作者对祖母的敬佩之情。
(1分)22.①比喻手法,将祖母比喻为叶子,表现祖母对待生活的坚强。
②拟人手法,写叶子(比喻祖母)只将自己的心思向风(祖父)诉说,表现祖母对情感的执著。
③对比映衬,用“雪”与“叶子”作对比,用“雪”的“呻吟”表现“叶子”的坚强。
④细节描写,祖母用写满思念的叶片祭奠祖父的细节,表现埋藏在心底的痛苦和真挚情感。
(答出3点即可得6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9—22题。
流浪的扁担王清铭总会在不经意间在城市某个偏僻角落碰见几把流浪的扁担。
这座城市的年纪很大,但近几年来发展很快,原先长庄稼的城郊农田被鲸吞,现在纷纷长出钢筋水泥的丛林。
城市的灯红瓷白和震耳的轰鸣,让单调而宁静的农田自惭形秽,缩在越来越远的地方。
这是一些失去土地和根基的扁担。
我也曾经是其中的一员,随意减一个乳名,他们中间肯定有人应声而答,尽管我们不认识。
但现在扁担们竖在这个城市的某个角落,飞驰的车辆和风驰电掣般的变化使他们手足无措,慌乱的眼神从攒动的人群扫过,如无处落脚的候鸟。
他们低着头,手绞着衣角,像一个个做错事的孩子,尽管他们也不懂错在哪里。
零星地,有人在扁担们面前站定,寥寥数语,然后伸出几个指头,就有一把或数把扁担尾随他们消失在高楼间,若即若离的。
其他的扁担用羡慕的表情目送着,也极少说话。
扁担是木讷的,他们只知道埋头干活。
扁担的身份也是尴尬的。
扎根乡村的时候是农民,进入城市,就什么也不是了。
什么活都可以找他们干,扛水泥、运行李、搬家具,粗活重活,城里人细皮嫩肉干不了的,都找扁担。
扁担的身份是临时的,因事而定,按力气取酬。
唯一不变的是,汗水砸在地上,也是摔成八瓣。
扁担的身份与汗臭味、烟草味连在一起,当你看到某个娇贵的城里人捂住同样娇贵的鼻子,往往是一把扁担走过来了。
扁担现身最集中的地方就是城市的建筑工地,那里活多,挑砖头挑水泥挑他们也叫不出名字的装潢材料,挑起太阳挑落月亮,让城市明亮的霓虹灯将他们黝黑的身影拉得很长,很孤单,像另一把瘦硬的扁担。
更多的扁担没有这样的幸运。
他们必须孤零零或旁逸斜出地站在街头,等活干。
这些扁担过着不知饱暖的日子。
渴了,到水龙头接一点冷水;饿了,往肚里填一些发硬的馒头;冷了,将发红的双手往袖管一笼,跺一跺脚,将寒气踩跑。
热,是扁担们最不怯的,看他们古铜色的皮肤,黧黑的脸色,炎热的太阳也怯几分。
扁担舍得下力气,干的活主人满意。
但城市总是很吝啬,给他们很少的工钱。
没活干的扁担必须四处流浪,或者往某个角落一撮,抬头看被城市切割得越来越细碎的天空。
天空偶尔落下几只燕子,在电线杆上。
城市的楼越来越高,乡下常见的麻雀来不了,只有那几只燕子替他们排解等待时的烦闷。
天气热时或活儿干得太猛后,睡意会悄悄从心底爬出来,漫向他们的四肢,头一摆,手脚一辈拉,酣畅的鼾声就从他们翕张的鼻孔吐出,拍击满街的喧嚣音乐了。
这绝对是奇特的人群。
拿起扁担能扛最重的活,扁担一横,他们庞大的身躯就能倚着扁担酣睡。
窄窄的扁担高高低低地搭在水泥花圃上,挑起一阵阵高高低低的鼾声。
此刻城市离他们很远,灼热的阳光让他们额头汗水横流,可他们浑然不觉,还在睡梦中露出一抹浅浅的微笑,也许他们梦见了自己的庄稼?原先给他们遮阳的树渐渐将阴影拉远,镀亮了他们皱巴的衣服和身边安静躺卧着的铁镐铁锹麻绳。
扁担们睡觉的时候耳朵关闭,心灵却是敞开的。
一俟雇工的主人走近,他们一激灵就醒转了,擦一把嘴角的口水,精神抖擞地跟随主人的手势消除在高楼间。
深夜扁担还在城市流浪。
城市安静下来的时候,扁担拖着自己的影子踩在回家的路上。
他们的家在城市的脚跟,他们的房屋一例的矮小。
扁担吃一碗妻子留下的冷饭后倒头便睡,睡前还记得给闹钟上紧发条。
明天太阳升起的时候,他得先唤醒在城里念书的孩子。
(选自《散文百家》)19.联系全文,分析标题“流浪的扁担”的表达效果。
(4分)20.结合文本,理解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
(4分)(1)天空偶尔落下几只燕子,在电线杆上。
城市的楼越来越高,乡下常见的麻雀来不了,只有那几只燕子替他们排解等待时的烦闷。
(2)此刻城市离他们很远,灼热的阳光让他们额头汗水横流,可他们浑然不觉,还在睡梦中露出一抹浅浅的微笑,也许他们梦见了自己的庄稼?21.通读全文,试概括“扁担”形象具有哪些特点。
(4分)22.试概括本文主旨,并结合当代中国社会现实,谈谈你对改善“流浪的扁担”的生活状况的看法。
(6分)18.此标题采用双关手法。
(1分)“莫言”既指作家莫言,又有“不要说”的意思。
(1分)标题既盛赞莫言巨大的文学成就,又表明在莫言之前中国也曾有大批的优秀作家,之后也将涌现更多的优秀作家。
(2分)(一)19.(4分)(1)标题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以“扁担”代“农民工”,以物代人,构思新颖,形象生动,耐人寻味。
(2分)(2)“流浪”一词突出了农民工没有固定职业没有固定居所的生存状态,引发人们对农民工的同情,对他们生存状态的忧思。
(2分)20.(4分)(1)通过城市天空、高楼、飞鸟等景物描写来反衬主人公的内心情感,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他们离开农村在城市以劳力谋生的艰辛与难为城市人所理解、接纳的孤独、痛苦(2分)。
(2)这一句是心理描写,是从旁观者的角度来观照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写出了他们在艰苦的生活中暂时忘却城市之于他们的压迫以及骄阳的灼烤;写他们睡梦中的浅笑和梦见庄稼的情形,隐约揭示了他们对幸福日子的憧憬,对曾经的乡村生活的眷恋。
(2分)(意思对即可)21.(4分)(1)为人木讷、朴实;(2)勤劳辛苦,到处流浪,生活艰难;(3)性格坚韧、隐忍;(4)安贫(容易知足)。
(每答对1点得1分)22.(6分)(1)本文通过对“流浪的扁担”在城市中辛苦劳累、坚强隐忍、善良朴实、随遇而安的生活处境的描写,形象地揭示了当代中国社会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艰难的生活现状,表达了作者对农民工艰辛生活的同情和担忧。
(3分)(2)提高农民工的工资待遇,保护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的合法劳动权益;改善农民工的住宿、生活条件;培训农民工的职业技能,适应新岗位需求;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等。
(3分)(在整体阅读、感知文本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对社会现实中农民工问题的了解,简要阐述自己的看法,言之成理即可。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18分)月光下的萤火虫迟子建①阳光和月辉不能给予的,小小萤火虫却可以满足我们日渐疲惫甚至畏惧的内心。
②在张家界的某个夜晚,我非常迫切地想独处一会儿。
我朝一片茂密的丛林走去,待我发现已经摆脱了背后的灯火和人语时,一片星月下的竹林接纳了我,我拨开没膝的蒿草坐在竹林里,竹林里的空气好得让人觉得上帝也在此处与我共呼吸,山涧的溪水声幽幽传来。
在风景宜人的游览胜地,常常看见成群结队的游人喧哗而过。
其实,如果想真正领略风景的神韵,是非常需要独自游览来和自然进行交流的。
③那是个朗朗的月夜,我清清楚楚地记得竹林里无处不在的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