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学(选修课)课件第三章 休闲时间 闲暇理论汇编

合集下载

休闲学(选修课)课件第三章 休闲时间 闲暇理论

休闲学(选修课)课件第三章 休闲时间 闲暇理论

爱因斯坦晚年的看法
▪ 空间—时间未必能看作是可以脱离物质
世界的真实客体而独立存在的东西。并不 是物体存在于空间中,而是这些物体具有 空间广延性。这样看来,“关于一无所有 的空间”的概念,就失去了意义。
爱因斯坦《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 第15版说明. 1952.
▪ 爱因斯坦1955年逝世前的观点 时空是物质伸张性和广延性的表现。 不存在一无所有的时空(没有物质就没有 时空)。 时空与物质同生同灭。
二、生活时间与划分
▪ P45 ▪ 宇观层时间,以千万年或亿年为单位
计量时间;宏观层以万年乃至百万年 为单位计量;中观层以千年为单位计 量;常观层以年、季、月、日、分、 秒为单位。 ▪ 本书中生活时间指常观层
关于时间的划分
划分标准 生活时间结构
含义
组成
对时间需要的 层次
主要活动空间
生理本能时间 义务时间 自由时间 第一时间 第二时间 第三时间
▪ 闲暇配置理论是使用和管理自由时间的理论。
闲暇管理
人体生物节律作为一门时间科学,发源于二十世纪初欧洲, 经过一百年来世界上众多专家、学者的探索与研究,生 物节律理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已逐步被世界各国所 确认。
1960年全球200多位生物、化学、物理、生理、心理、医学 专家汇聚美国长岛举行学术研讨会,与会者一致认为: 生物节律是人体内本身存在的一种生理节律,它是人类 在亿万年的进化过程中,受日月、星辰的影响而产生的 一种生存适应规律,久而久之,已固化于人体基因之中 。
1970年由世界休闲组织(又称世界休闲与娱乐协会) 的前身国际娱乐协会通过。该宪章1979年曾被修改, 2000年7月由世界休闲理事会正式批准通过。
(二)闲暇权
▪ 1863年,一位名叫玛丽·安沃克利的英国 服装女工在连续工作26个小时后死亡,伦 敦的所有日报都报道了这一骇人的事实, 而且,各报都将此消息刊登在了头版,标 题也是出奇地一致:《一个人活活累死》。

休闲学概论

休闲学概论

二、福特主义:消费与休闲的共 同土壤
三、大众消费,美国案例
第二节 休闲消费的社会价值
一、休闲消费的特征
二、休闲消费的社会价值论
第三节 享乐炫耀性消费与消费主 义批判
一、享乐炫耀性消费
二、消费主义的生态批评
第八章 休闲经济与休闲产业
第一节 休闲经济本质的探索
一、休闲经济:直接的人文关怀
三、花卉园艺行业
第三节 体育保健及户外运动
一、体育经济火了
二、户外运动新趋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我国当代学者的观点
二、本书对休闲概念的综述和归 纳
三、休闲的性质
第三章 休闲理论与休闲研究
第一节 学科化的现代休闲研究
一、自由时间:马克思的休闲思 想
二、凡勃伦与现代休闲学的诞生
第二节 20世纪及当代休闲学研究
一、欧美休闲学科研究的推进
二、休闲研究在我国的兴起
第三节 社会发展趋势与休闲研究 的意义
三、票友情节和业余系列
第三节 休闲活动的道德批判
一、休闲活动的优劣层次
二、从功能对休闲善恶的评判
第五章 休闲体验与畅爽感分析
第一节 休闲心理与情感体验
一、体验:生活意味的领悟
二、体验特点和体验本质分析
三、休闲体验的意义和价值
第二节 畅爽感阐释与休闲美的提 出
一、休闲理论中的畅爽感研究
二、欧美人当代休闲一瞥
三、中国传统休闲方式
第二章 休闲:生存方式的解读
第一节 闲暇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一、闲暇与闲暇研究
二、相关概念的比较
第二节 西方学者不同视野的休闲 观
一、时间角度的定义
二、社会活动角度的定义
三、存在状态及心态角度的定义

休闲学概论

休闲学概论

整理ppt
27
第三节 休闲产品
三、休闲产品的特性
休闲产品 的特性
品休休 。闲闲
产产 品品 是的 复综 合合 型性 产:
有闲休 高产闲 度品产 同的品 一生的 。产同
和一 消性 费: 具休
整理ppt
余休闲休 地闲产闲 。者品产
有的品 了数的 更量替 多和代 的类性 选型: 择使休
、而产休 社不品闲 会同受产 和,休品 人并闲的 的且者脆 多受的弱 层制情性 关于况: 系自不休 。然同闲
着休闲吸引物和休闲设施生产或开发 出来的为了迎合休闲者体验和愉悦的 需求,通过市场途径提供给其消费的 一切有形实物产品和无形服务产品的 总和。
整理ppt
25
第三节 休闲产品
二、休闲产品的构成 休闲产品的构成分为两个类型,一个是休闲产品的要素构成;一个休闲 产品的类型构成。
休闲吸引物:休闲者选择目的地的决 定因素,它可能是实物,也可能是事 件或现象。吸引物的多寡和吸引力的 大小是一个地区能否开发成热点休闲 区域的先决条件。
娱乐消遣型 休闲者以松 弛精神、享 受临时变换 环境带来的 欢娱为主要 目的。
文化知识型休 闲者的主要目 的是通过文化 知识休闲达到 积极的休息和 娱乐,同时获 得知识的启迪 和充实。
康体健身型休 闲者主要目的 是通过参加有 益于身心和心 理健康的休闲 活动,消除疲 劳,放松心情 。
整理ppt
22
观光型 休闲者
市场是指某一特定产 品的经常购买者或潜 在购买者。
市场指具有某些相同特 点、被认为是某些特定 产品的潜在购买者的人 群或企业。
整理ppt
30
第四节 休闲市场
休闲市场的概念
广义上:休闲市场是 指休闲者和休闲经营 者之间围绕休闲商品 交换所产生的各种现 象和关系的总和。

休闲学概论第三章1

休闲学概论第三章1
——德哲学家 叔本华
第三章 休闲现象分析与探讨
一 休闲观念
(一)休闲的历史变迁
2.中国的角度 • 我国古代休闲活动依赖于自然天时,引 领了东方社会典型的农业耕作文明
第三章 休闲现象分析与探讨
第三章 休闲现象分析与探讨
一 休闲观念
(二)现代劳动与休闲的逻辑关系 劳动:人格构架、职业精神、创造性功能的体现阶段 休闲:人格培养、兴趣多元化、心态调整的准备阶段 两者是人格平衡发展、心态合理调整、智力健康发育、能力全面提高的两翼, 缺一不可。
第三章 休闲现象分析与探讨
三 休闲行为
(三)类型 1 心理学角度的分类 A 看气质类型
第三章 休闲现象分析与探讨
三 休闲行为
(三)类型 1 心理学角度的分类 B 看人格类型
第三章 休闲现象分析与探讨
第三章 休闲现象分析与探讨
三 休闲行为
(三)类型 2 社会学、游憩学或其他学科的综合分类
研究者
分类标准
第三章 休闲现象分析与探讨
“在古希腊和罗马,闲暇标志着自由人和富者的地位
,他们生来不受命运驱使而必须劳作,闲暇甚至被置
于比道德的、公民的和政治的要求更为重要的位置。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罗伯特·朗卡尔《旅游及旅行社会学》
第三章 休闲现象分析与探讨
一 休闲观念 (一)休闲的历史变迁 1.西方的视野 • 休闲与劳动的关系受限于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两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 “休闲并非游手好闲,它不取消劳动,而必须以劳动为前提”。
Orthner
与他人相互作用的类型 个人活动、并行活动、合作活动
Randon et al.
休闲活动的类型
Cluogh et al. 休闲参与者的动机

第三章 休闲环境 《休闲学概论》PPT课件

第三章  休闲环境  《休闲学概论》PPT课件

3.4 休闲与教育 3.4.1 历史上的休闲和教育
1)西方教育中的休闲 ➢ 休闲作为一种生活理想起源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总结古希腊
早期哲学家的观点后认为,休闲是实现文化理想的一个基本要 素,知识引导着符合道德的选择和行为,而道德的选择和行为 反过来又引出了真正的愉快和幸福。 2)我国传统教育中的休闲 ➢ 中国古代就有“休”与“闲”的思想。“休”在《说文解字》 中解释为“休,息止也。从人依木”。
01
02
03
休闲虚拟化的影响因素
(1)科技的持续进步 (2)人的需要的发展
休闲虚拟化的特征
(1)休闲方式的数字化 (2)休闲时空的弹性化 (3)休闲模式的多元化 (4)休闲内容的多样化 (5)休闲范围的普适化
网络虚拟社会的休闲化
(1)网络消费的大众化 (2)网络行为的娱乐化 (3)网络服务的个性化 (4)网络交往的随性化 (5)网络时空的碎片化
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和政治决定了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同时,文化又反作用于政治和经济。先进的、高尚的文化可以 提高政治的协调度和经济的发展速度;落后的、低俗的文化则 会阻碍政治与经济的发展。
3.3 休闲与文化 3.3.2 休闲与文化的关系
休闲是人类文化的基础,其本身也属于文化范畴。休闲文化传 承了人类的主流文化,以不同的形态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使 人在身体上和精神上都得到了放松,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人 类精神生活的质量。
CHAPTER
03
第3章 休闲环境
3.1 休闲与政治
通过立法手段确认和保障公民的休闲权 构建休闲活动的公共秩序 厘清个人休闲活动中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3.1.1 3.1.2 3.1.3
3.2 休闲与经济
1 2 3 4

新版《休闲学》第3章

新版《休闲学》第3章

分异性原则
分类时的首
要原则。划分出 的同一类型同一 级的休闲资源必 须具有共同的属 性,不同类型之 间具有一定的差 异性。
一致性原则
同一类资源, 其属性必须一致, 要有区别于其他 资源的地方;进 行下一步分类时, 必须以其定义为 出发点,并包容 其下属资源的属 性。
系统性原则
休闲资源是由 各种不同的资源个 因此对休闲资源分 类时要遵循系统性 原则。而系统性原
2019/3/10
01
第一节 休闲资源概述
休闲资源质量影响休闲业发展水平
休闲资源质量主要是指休闲资源所具有的休闲价值的高低,包括休闲资源的 稀有程度、康乐价值、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科学研究价值以及资源丰富度、 规模、组合型等。休闲资源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休闲需求的形成和增长,影响 休闲客源市场规模的大小,影响区域休闲业的发展水平。
PART 2
第一节 休闲资源概述 多样性和综合性
休闲资源是一个集合概念, 凡是能够吸引休闲者的各种环 境因素都可以是休闲资源,它 存在于社会和自然的各个方面, 其多样性和广泛性为其他资源 所不及。休闲资源的这一特点 是由休闲者社会组成和心理特 点的多样性以及由此决定的千 差万别的休闲需求推动下的产 物,它与人们休闲动机的多样 性是分不开的。 休闲资源的综合性体现在, 各个要素之间,处在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环境中, 共同形成一个和谐的有机整体。 休闲资源综合性的特点使其能 适应休闲者的多元化需求。
2019/3/10
第二节 休闲资源评价 2、休闲资源环境的评价
自然环境是指调查区内的地质、地貌、气象、水文、生物 等组成的生态环境,它对休闲资源的开发有着重大的决定 作用。 社会环境是指休闲资源所在区域的政治局势、社会治安、 医疗保健和当地居民对休闲的认识等条件。 经济环境是指能够满足休闲者开展休闲活动的交通、水电、 邮政、通讯、食宿和其他休闲接待设施等。 休闲资源的环境容量,是指某项休闲资源自身或所处地区 在一定时间条件下休闲活动的容纳能力,包括容人量和容 时量两个方面。

休闲学概论ppt课件

休闲学概论ppt课件
Page 20
第三节 休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休闲学研究的内容 就休闲本身的内涵而言,主语始终是人。休闲学的研究与人类
的全面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在研究框架与内容上,我们也以人 为核心,从人的历史、社会、体验、经济和发展五大维度为切 入点,全面考察与解释人之休闲活动及由此产生的休闲现象。
Page 1
休闲学概论
第一章 休闲与休闲学概述
第一节 休闲溯源
一、休闲的起源
1、休闲一词的由来:
英文中的休闲(leisure)一词是由拉丁词“licere”转化而来,从词源上看,
leisure可被视作licence(许可)和liberty(自由)的合成词,亦即“被允许”(to be
permitted),指的是摆脱生产劳动后的自由时间或自由活动。在法文中也有休闲一
力的参与才能使动物意义上的休闲上升到人的意义上的休闲。
我国古代,休闲是指农田在一年或一季里不事耕作以恢复地力的措施,耕作
者在农闲所构成的休暇的基础上衍生和创造一系列节庆、集会活动。中文的“休”
字是由“人”与“木”所组合,其意象为人倚着树木或人坐在树下休闲。因此,
“休”有休息、休憩、休养等暂停劳动的意思。“闲”字在中文的繁体字也被写
Page 8
第一节 休闲溯源
游戏与休闲的区别 休闲活动不仅仅只有游戏,游戏也不仅仅存在于休闲
时间。游戏存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不仅限于休闲的从 属领域。两者都是自发行为,但是游戏可能会与工作混在 一起。而休闲则处于与工作完全对立的地位,是一种非工 作状态。游戏是一种浅层次的休闲。另外游戏的互动性使 得游戏往往需要与其他人共同完成,而休闲则不一定。
景区、度假区四类空间基础上,进行的具有生态、文化、康体

《休闲学概论》全套课件321p

《休闲学概论》全套课件321p

比如说,你能合理地安排时间,并且内 容丰富、积极向上,你就获得了比别人多的 知识、技能、情感、才干、能力,获得比别 人多的业余爱好,你就不会在闲暇时感到寂 寞、孤独、空虚与无助。闲暇时间是我们每 一个人生活和生命中看不见的资源和财富! 你利用得好,你就拥有了比别人多的能力。 正是在这个意义,几乎人类所有 的发明创造都与休闲有着密切的关联。许 多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说,他们的创 造灵感常常是在休闲中峰回路转,茅塞顿 开。
亚里士多德说,“休闲才是一切事物环绕的 中心”是“哲学、艺术和科学诞生的基本条件 之一”。他举例说,“知识最先出现于人们有 闲暇的地方。数学所以先兴于埃及,就因为那 里的僧侣阶级特许有闲暇。”
物理学家费曼早年喜欢敲手鼓,中 年开始习画,尤爱人物素描,培育了他 欣赏科学研究过程的素养。 马克思恩格斯都曾从巴尔扎克等人 的文学作品中获得过精神的滋养。 数学家外尔说:‚孤独和自由‛是 科学王国中盛行的原则。大凡有成就的 科学家,是在独处中使他们‚天才的翅 膀生长出绚烂多姿的羽毛‛。
事实证明,科学、合理、健康地利用闲 暇时间对一个人的成长与成才至关重要。
开发闲暇时间是发达国家社会进步和提 高人的素养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由于人们 认识到“休”在人的生命中的价值,闲暇时 间的合理支配与利用便成为全社会普遍接受 的生活原则。 西方思想家认为,开发休闲,实际上就 是积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 资本,就是对人的教育与教养的投资。而且 这种资本的投资越早越好,回报率越高。
阿基米德洗浴中诞生了发现杠杆支点原理的灵感。
瓦特发明蒸汽机受到水壶沸水顶起壶盖现象的启迪。
爱因斯坦一生酷爱小提琴,有人说他的科学发现与小 提琴有着内在的关系。 牛顿在伦敦瘟疫发生期间,不得不回到乡下的家里赋 闲,也正是这段恬淡的生活,使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闲暇管理
人体生物节律作为一门时间科学,发源于二十世纪初欧洲,
经过一百年来世界上众多专家、学者的探索与研究,生 物节律理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已逐步被世界各国所 确认。
1960年全球200多位生物、化学、物理、生理、心理、医学
专家汇聚美国长岛举行学术研讨会,与会者一致认为: 生物节律是人体内本身存在的一种生理节律,它是人类 在亿万年的进化过程中,受日月、星辰的影响而产生的 一种生存适应规律,久而久之,已固化于人体基因之中 。
第三章 休闲时间与闲暇测量、管理
2014年春节热点? 2015年春节热点?
时间都去哪儿了
苍穹之下
时 间 空 间
一、什么是时间?
时间是什么?没人问我,我很清楚; 一旦问起,我便茫然。
圣奥古斯丁《忏悔录》公元四世纪
亚历士多德
时间是运动的计数 时间是运动持续的量度 时间是循环的。 (时间的出现,使运动的测量成为可能,使 我们可以区分快、慢和静止)
每月人体生物节律周期
中国古代的时间观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论语》
时间有周期,但不是简单的重复、循环, 而是螺旋形发展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唐·刘希夷《白头吟》
牛顿
绝对空间与绝对时间 空间:像空箱子;时间:像河流。
牛顿认为:时间是一条无头无尾、始终如 一的河流,没有“源头”,也没有涨落和 波涛。时间除了均匀流逝的属性外,没有 其它属性。
(二)闲暇权
1863年,一位名叫玛丽·安沃克利的英国 服装女工在连续工作26个小时后死亡,伦 敦的所有日报都报道了这一骇人的事实, 而且,各报都将此消息刊登在了头版,标 题也是出奇地一致:《一个人活活累死》。 中国的《包身工》等等 1866年美国工人首先提出“三八制口号”
1866年,美国工人阶级第一次提出“三八制”的 口号,要求 8 小时工作、 8 小进休息、 8 小时闲暇。 1889年7月,在巴黎召开的第二国际成立大会,正式 决定公历每年的5月1日为国际劳动节 1918年,国际工人联合会正式通过了“三八制”工 作制,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率先实行8小时工作 制。
20世纪初,德国内科医生威尔赫母.弗里斯和奥 地利心理学家赫尔曼.斯瓦波达通过长期的临床 观察,发现了人的情绪和体力的周期变化,情绪 的变化周期是28天,体力的周期变化是23天。 经过大量的反复试验研究和统计资料分析, 科学家们发现:人自出生日起,体力、情绪智力 三种节律就开始按照正弦律变化。体力节律23天 一周期,情绪节律28天一周期,智力节律33天一 周期。人出生时三种节律都从临界点开始。
莱布尼兹
(德国哲学家)
时间和空间都是相对的; 空间是物体和现象有序性的一种表现方式; 时间是相继发生的现象的罗列; 不存在脱离物理实体的时间与空间。
爱因斯坦晚年的看法

空间—时间未必能看作是可以脱离物质 世界的真实客体而独立存在的东西。并不 是物体存在于空间中,而是这些物体具有 空间广延性。这样看来,“关于一无所有 的空间”的概念,就失去了意义。 爱因斯坦《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 第15版说明. 1952.
延பைடு நூலகம்性工作时间,积累人力资本时间,精神活 动时间,娱乐休养时间,消极行为时间
闲暇时间
三、闲暇
(一)闲暇基本概念
是指人们扣除谋生活动时间、睡眠时间、 个人和家庭事务活动时间之外剩余的时间。 换句话说,是指个人不受其他条件限制, 完全根据自己的意愿去利用或消磨的时间。
闲暇:时间概念 ------ 自由时间、空闲时间、余暇 时间 是人们可以不受其他条件的约束而完全根据自己 的偏好或意愿去支配使用的个人时间。
关于时间的划分
划分标准 对时间需要的 层次 生活时间结构 生理本能时间 含义 维持和延续生 命的生存权 组成 睡眠,饮食, 盥洗等
义务时间
自由时间 主要活动空间 第一时间 第二时间 第三时间
为家庭和社会 尽义务的时间
个人可自由支 配时间 在第一空间 (工作场所) 在第二空间 (家庭)的 在第三空间 (休闲场所)
1935年,国际劳工组织8小时5天工作制 1936年,带薪假期 1948年,联合国人权宣言:工作时间受限、定期休 假 1949年,至少6天带薪假期 1966年,公共假日给薪 经济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对休闲的认识不断改变 35小时工作制
1948年12月1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并颁布了具 有历史意义的《世界人权宣言》,规定最基本 的人权是自由权、平等权。
《世界人权宣言》第二十四条规定:人人有享 有休息和闲暇的权利。 《世界人权宣言》直接影响了世界休闲运动的 发展,并催生出《休闲宪章》。 在21世纪,休闲产业将取代信息产业成为推动 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
四、闲暇配置管理、测量
闲暇配置是指某段闲暇时间资源在各项活动上的使 用与优化管理。 闲暇配置理论是使用和管理自由时间的理论。
闲暇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日常闲暇,公休日如周末、 节假日,其他闲暇如奖励假期、带薪假期等。
闲暇是休闲的前提条件。
“个人完成工作和满足生活要求之后, 完全由他们本人自由支配的一段时 间。”
——《休闲宪章》
1970年由世界休闲组织(又称世界休闲与娱乐协会) 的前身国际娱乐协会通过。该宪章1979年曾被修改, 2000年7月由世界休闲理事会正式批准通过。
爱因斯坦1955年逝世前的观点 时空是物质伸张性和广延性的表现。 不存在一无所有的时空(没有物质就没有 时空)。 时空与物质同生同灭。
二、生活时间与划分
P45 宇观层时间,以千万年或亿年为单位 计量时间;宏观层以万年乃至百万年 为单位计量;中观层以千年为单位计 量;常观层以年、季、月、日、分、 秒为单位。 本书中生活时间指常观层
家务,工作
闲暇 工作时间 家庭时间 闲暇时间
生活时间的结构(四分法)
生活时间结 构 工作时间 组成 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加班时间,其它工作时 间,通勤时间
必需时间 家务时间
睡眠时间,饮食时间,卫生时间,其它必需时 间(如看病等) 购物时间,准备食物时间,衣物整理时间,照 料家庭成员时间,其它家务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