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水、景观水和黑臭水体分类标准
地表水四类水体标准标准

地表水四类水体标准标准地表水是指地球表面上的河流、湖泊、水库、运河等自然水体以及地下水直接涌出的泉水。
地表水主要用于生活、农业、工业、环境等方面,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
为了保护地表水资源,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水质标准,对地表水进行分类管理。
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将地表水分为四类,分别是Ⅰ类、Ⅱ类、Ⅲ类和Ⅳ类。
下面将详细介绍地表水四类水体标准。
Ⅰ类水体是指水质较好的地表水,主要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和农业、渔业等方面。
Ⅰ类水体的水质要求严格,主要指标包括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PH值、五日生化需氧量等。
其中,溶解氧是评价水体富氧程度的重要指标,化学需氧量和五日生化需氧量则是评价水体有机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
此外,氨氮和总磷是评价水体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
Ⅰ类水体的水质要求高,水质清澈透明,无色无味,适宜饮用。
Ⅱ类水体是指水质较好的地表水,主要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和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
Ⅱ类水体的水质要求次于Ⅰ类水体,但仍然要求水质清澈透明,无色无味,适宜饮用。
主要指标同样包括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PH值、五日生化需氧量等。
此外,Ⅱ类水体还要求水中无蓝藻毒素和无臭味、异味。
Ⅲ类水体是指水质较差的地表水,主要用于工业循环冷却水和一般景观要求的水域。
Ⅲ类水体的水质要求较低,水中可存在一定浓度的污染物,但不影响水域景观的观赏价值。
主要指标同样包括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PH值、五日生化需氧量等。
此外,Ⅲ类水体还要求水中无蓝藻毒素和无明显异味。
Ⅳ类水体是指水质较差的地表水,主要用于农业灌溉和工业生产用水。
Ⅳ类水体的水质要求最低,水中可存在一定浓度的污染物,但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工业生产的需求。
主要指标同样包括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PH值、五日生化需氧量等。
此外,Ⅳ类水体还要求水中无毒性物质和无明显异味。
综上所述,地表水四类水体标准对地表水的水质进行了严格的分类管理,保护了地表水资源,保障了人类的生活和发展需要。
最新地表水水域分类及相应的水质指标

地表水水域分类及相应的水质指标1•水域分类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I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II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场、仔椎幼鱼的索饵场等;III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泪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IV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V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对应地表水上述五类水域功能,将地表水环境质童标准基本项目标准值分为五类,不同功能类别分别执行相应类别的标准值。
水域功能类别髙的标准值严于水域功能类别低的标准值。
同一水域加有多类使用功能的,执行最髙功能类別对应的标准值。
实现水域功能与达功能类别标准为同一含义。
2.水质标准1mg/L表23.水质监测3.1本标准规立的项目标准值,要求水样采集后自然沉降30分钟,取上层非沉降部分按规泄方法进行分析。
3.2地表水水质监测的采样布点、监测频率应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
3.3标准水质项目的分析方法应优先选用国标规泄的方法,也可采用卜0方法体系等其他等效分析方法,但须进行适用性检验。
判断题:1、电缆线路不容易受大气中各种有害因素的影响、可妨碍交通和地而建设。
2、更换熔断器的熔体时,应带护目眼镜和绝缘手套,必要时还应使用绝缘夹钳。
3、电容器所安装环境应无易燃、易爆危险或强烈箴动。
4、接地线应用多股软裸铜线,英截而应符合短路电流的要求,但不得小于16mm2o5、装设接地线必须先接导体端,后接接地端,并应接触良好。
拆接地线的顺序与此相反。
6、脱离电源就是要把触电者接触的那一部分带电设备的开关、刀闸或其他断路设备断开;或设法将触电者与带电设备脱离。
7、电击的主要特征有:伤害人体内部。
8、线路上的重复接地宜采用集中埋设的接地体。
9、电火花是击穿放电现象,而大量的电火花汇集形成电弧。
地面水体分类及水质标准

地面水体分类及水质标准第 1 条地面水体分类及水质标准 (以下简称本标准) 依水污染防治法第六条第一项规定订定之。
第 2 条本标准专用名词之定义如下:一级公共用水:指经消毒处理即可供公共给水之水源。
二级公共用水:指需经混凝、沈淀、过滤、消毒等一般通用之净水方法处理可供公共给水之水源。
三级公共用水:指经活性碳吸附、离子交换、逆渗透等特殊或高度处理可供公共给水之水源。
一级水产用水:在陆域地面水体,指可供鳟鱼、香鱼及鲈鱼培养用水之水源;在海域水体,指可供嘉腊鱼及紫菜类培养用水之水源。
二级水产用水:在陆域地面水体,指可供鲢鱼、草鱼及贝类培养用水之水源;在海域水体,指虱目鱼、乌鱼及龙须菜培养用水之水源。
一级工业用水:指可供制造用水之水源。
二级工业用水:指可供冷却用水之水源。
第 3 条陆域、海域地面水体分类系依水体特质规范其适用性质及其相关环境基准,非为限制水体之用途。
其相关环境基准关系保护人体健康及保护生活环境,分别规定保护生活环境相关基准如附表一及保护人体健康相关环境基准如附表二。
第 4 条陆域地面水体分类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类,其适用性质如下:一甲类:适用于一级公共用水、游泳、乙类、丙类、丁类及戊类。
二乙类:适用于二级公共用水、一级水产用水、丙类、丁类及戊类。
三丙类:适用于三级公共用水、二级水产用水、一级工业用水、丁类及戊类。
四丁类:适用于灌溉用水、二级工业用水及环境保育。
五戊类:适用环境保育。
海域地面水体分类分为甲、乙、丙三类,其适用性质如下:一甲类:适用于一级水产用水、游泳、乙类及丙类。
二乙类:适用于二级水产用水、二级工业用水及环境保育。
三丙类:适用环境保育。
第 5 条陆域、海域地面水体经自净或整治后达到相关环境基准时,即不得降低其水体分类及相关环境基准值。
主管机关得于本标准修正后二年内检讨现行划定之水区及其水体分类。
第 6 条本标准所列水质之检验方法,由中央主管机关订定公告之。
第 7 条本标准自发布日施行。
城市黑臭水体4项标准

城市黑臭水体4项标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是当前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之一,而对于黑臭水体的治理,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和要求。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的4项标准是指,水质标准、气味标准、景观标准和生态标准。
下面将对这四项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水质标准是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的基本要求。
水质标准包括对水体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限值,如COD、BOD、氨氮、总磷等指标,以及对水体中微生物和寄生虫的数量要求。
水质标准的达标与否直接关系到水体的健康状况,因此在黑臭水体治理中,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的水质标准进行监测和治理,以保障水体的水质达标。
其次,气味标准是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的重要内容。
黑臭水体通常伴随着难闻的恶臭气味,这不仅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在治理黑臭水体时,需要对水体周边的气味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气味浓度在可接受范围内,从而改善周边环境的气味质量。
第三,景观标准是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的重要考量。
治理后的黑臭水体应该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能够融入周边的城市环境,成为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因此,在治理黑臭水体时,需要考虑水体周边的绿化、景观设计等因素,使得治理后的水体能够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
最后,生态标准是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的重要目标。
黑臭水体治理不仅仅是为了改善水体的水质和环境,更重要的是要恢复水体的生态功能,使得水体能够成为生物栖息地和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因此,在治理黑臭水体时,需要注重对水体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促进水体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实现水体生态功能的全面恢复。
综上所述,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的4项标准包括水质标准、气味标准、景观标准和生态标准,这些标准是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的重要依据,也是保障水体健康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只有严格按照这些标准要求,才能有效地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改善水体环境质量,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实现水体生态功能的全面恢复。
地表水水质类别标准

地表水水质类别标准地表水是指位于地表以上的江河湖泊、水库、地下水渗漏、冰雪融化等形成的水体。
地表水的水质是判断水体污染程度和适用于什么用途的重要指标。
为了便于管理和评估地表水的水质,各国普遍制定了地表水水质类别标准。
一、概述地表水水质类别标准是根据水体中各种物理、化学、生物指标的浓度和水质特点,将地表水划分为不同类别的标准。
这些标准可以衡量地表水的清洁度,有助于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地表水资源,保护人类身体健康。
二、国际地表水水质类别标准不同国家和地区制定的地表水水质类别标准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基本原则和参考指标相似。
以下是国际上常用的地表水水质类别标准:1. 美国地表水水质类别标准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制定了《美国水质框架法》(Clean Water Act),该法规定了美国地表水质量标准。
根据该法,美国将地表水分为五个类别:优秀、良好、中等、差和极差。
2. 欧盟地表水水质类别标准欧洲联盟通过《欧盟水环境政策指令》设立了地表水水质标准,该指令将地表水质分为四个类别:优秀、良好、中等和劣质。
3. 中国地表水水质类别标准中国国家环境保护部颁布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将地表水质分为五个类别:Ⅰ类、Ⅱ类、Ⅲ类、Ⅳ类和Ⅴ类,其中Ⅰ类为最好水质,Ⅴ类为最差水质。
三、地表水水质类别标准的参考指标各国的地表水水质类别标准通常包含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
以下是常见的参考指标:1. 溶解氧(DO):用于评估水体中的氧气含量,反映水质中的生态状态和生物生存状况。
2. pH值:衡量水质的酸碱程度,对于许多水生生物和农业灌溉有重要影响。
3. 悬浮物质和浑浊度:用于评估水体中悬浮颗粒物的浓度,反映水体的透明度和清洁度。
4. 化学需氧量(COD)和生化需氧量(BOD):用于衡量水体中有机物的含量,反映水体的污染程度。
5. 氨氮和总氮:用于评估水体中氨氮和总氮的浓度,反映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和污染程度。
6. 总磷和无机磷:用于评估水体中磷的浓度,反映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和污染状况。
黑臭水体评估

黑臭水体评估黑臭水体是指由臭气、污染物和异色等因素引起的水体异常状态,给人们的生活、健康和环境带来很大的影响。
黑臭水体评估是对黑臭水体的源头、污染物种类及浓度、水质和环境等进行科学评估,为黑臭水体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下面将对黑臭水体评估进行具体分析。
首先,黑臭水体评估需要对黑臭水体进行现场调查和采样分析。
调查应包括水体的形状、大小、深度和水流情况等,同时,还要收集有关水体附近的环境特点、围填海工程、废水排放口、养殖场等信息。
在采样过程中,需根据不同的污染物进行不同的采样方法,如浮游植物、底泥、水样等,以获取准确的数据。
其次,黑臭水体评估需要对采集的水样进行分析。
通过实验室的分析,可以确定水样中各种有机物质、无机物质、重金属等的类型和浓度,判定水体的污染程度。
比如,可以检测出水体中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化合物的浓度,以及重金属元素如铅、镉、汞等的含量。
然后,黑臭水体评估需要对污染物来源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水体附近的工业企业、农业活动、生活污水排放口等情况,确定污染物的产生源头。
还可以通过物种分析,确定是否存在有害水生生物。
最后,黑臭水体评估需要对水质和环境进行综合评估。
一般来说,水质评估要参考《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等相关标准,对水体的溶解氧、氨氮、化学需氧量等指标进行评估。
环境评估方面,需要考虑水体在生态、景观、社会等方面的价值和影响。
在黑臭水体评估的基础上,可以对黑臭水体进行合理的治理措施和方案的制定。
比如,可以对污染源进行监管,以减少排污和污染物的排放;也可以对治理设施进行改造和升级,以提升水体的水质和环境。
此外,还需要进行长期的监测和跟踪,以确保治理措施的有效性和长久性。
总之,黑臭水体评估是对黑臭水体的状况进行科学评估的过程,可以为黑臭水体治理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通过调查、采样分析、污染物来源分析和综合评估,可以确定污染源、水质、环境等情况,为黑臭水体治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水质标准分类

水质标准分类水质标准是指对水质进行评价和分类的一种标准体系,它是衡量水质优劣的重要依据。
根据水质标准的不同分类,可以更好地了解水质的特点和变化趋势,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水质保护和治理。
水质标准分类主要包括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三个方面。
国家标准是对水质进行评价和分类的基本依据,是保障公众饮用水安全的重要依据。
国家标准根据水质的不同特点和用途,将水质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两大类。
地表水主要包括江河湖泊、水库等,地下水主要包括井水、泉水等。
国家标准根据水质的化学成分、微生物污染、重金属含量等指标进行评价和分类,分为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五个等级。
其中,Ⅰ类水质是指水质优良,可以直接饮用;Ⅴ类水质是指水质劣势,只能用于农田灌溉和工业用水。
地方标准是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状况等因素,结合国家标准进行细化和补充的水质标准。
地方标准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国家标准中的一些指标进行调整和修订,更好地适应当地的水质监测和管理需要。
地方标准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水资源利用状况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以保障当地居民的饮用水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健康。
行业标准是针对特定行业的水质要求而制定的标准,主要包括工业用水标准、农业灌溉水标准、游泳池水标准等。
不同行业对水质的要求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行业标准来进行管理和监测。
行业标准可以根据特定行业的生产工艺和用水需求,对水质标准中的一些指标进行调整和补充,以满足特定行业的生产和生活需求。
综上所述,水质标准的分类主要包括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三个方面。
这些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可以更好地保障公众饮用水安全,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希望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能够加强对水质标准的管理和监测,共同努力保护好我们的水资源,建设美丽中国。
最新地表水水域分类及相应的水质指标

地表水水域分类及相应的水质指标1.水域分类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对应地表水上述五类水域功能,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值分为五类,不同功能类别分别执行相应类别的标准值。
水域功能类别高的标准值严于水域功能类别低的标准值。
同一水域兼有多类使用功能的,执行最高功能类别对应的标准值。
实现水域功能与达功能类别标准为同一含义。
2.水质标准表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单位:mg/L表2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标准限值单位:mg/L3.水质监测3.1本标准规定的项目标准值,要求水样采集后自然沉降30分钟,取上层非沉降部分按规定方法进行分析。
3.2地表水水质监测的采样布点、监测频率应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
3.3标准水质项目的分析方法应优先选用国标规定的方法,也可采用ISO方法体系等其他等效分析方法,但须进行适用性检验。
判断题:1、电缆线路不容易受大气中各种有害因素的影响、可妨碍交通和地面建设。
2、更换熔断器的熔体时,应带护目眼镜和绝缘手套,必要时还应使用绝缘夹钳。
3、电容器所安装环境应无易燃、易爆危险或强烈震动。
4、接地线应用多股软裸铜线,其截面应符合短路电流的要求,但不得小于16mm2。
5、装设接地线必须先接导体端,后接接地端,并应接触良好。
拆接地线的顺序与此相反。
6、脱离电源就是要把触电者接触的那一部分带电设备的开关、刀闸或其他断路设备断开;或设法将触电者与带电设备脱离。
7、电击的主要特征有:伤害人体内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表水、景观水和黑臭水体标准对比分析
1.三个标准中的相同指标
(1)溶解氧(单位:mg/L)
三个标准中均含有溶解氧指标。
与地表水标准相比,景观水标准是从地表水Ⅲ类开始的,即地表水标准Ⅲ类即可满足景观水要求;而黑臭水体是在地表水标准劣Ⅴ类之后开始的。
(2)氨氮(单位:mg/L)
三个标准中均含有氨氮指标。
与地表水标准相比,景观水标准是从地表水Ⅱ类开始的,即地表水标准Ⅱ类即可满足景观水要求,且景观水标准的三类氨氮均是L;而黑臭水体是在地表水标准劣Ⅴ类之后开始的,氨氮浓度远高于另外两个标准。
2.部分相同指标
(1)景观水标准与城市黑臭水体标准重叠部分(透明度单位:m)在景观水标准和城市黑臭水体标准中均有透明度指标。
(2)地表水标准与景观水标准重叠部分
两者共同的指标有:水温、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BOD5、氨氮、总磷、铜、锌、挥发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粪大肠菌群。
3.其他部分
氧化还原电位是唯一在城市黑臭水体标准中提到的,其余两个标准中均没有。
附表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附表2: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附表3:城市黑臭水体分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