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光纤的特性1
光纤光学

1.4 光纤与通信网络 光纤的带宽和具有吸引力的特征使其成为理想的线缆 传输媒介。对于通信系统,光纤是具有强大运载信息 能力的工具。光纤工业已经进入显著的繁荣期。在过 去的20年里,一根光纤所能承载的最大数据率差不多 平均每年翻一番,比电子行业的摩尔定律(每18个月 翻一番)还要快 1.4 光纤与通信网络(续) (1)全球海底网络(2)陆地网络 (3)卫星系统与光纤网络(4)光纤到户 (5)局域网
光纤传感技术应用: 工业、制造、土木工程、军用科技、环境保护、地质勘
探、石油探测、生物医学等。
光纤传感器种类: 包括湿度、温度、应变、应力、振动、声音和压力传感
器等。 (1)光纤光栅传感器(2)光纤法布里-珀罗传感器(3)光 纤白光干涉传感器 (4)光纤陀螺传感技术(5)其他光纤传感技术 1.6 光纤的发展 种类:多模光纤 单模光纤、保偏光纤、塑料光纤、掺杂 光纤、光子晶体光纤等数十种; 材料:石英光纤 聚合物/塑料光纤、光子晶体光纤、掺 稀土光纤等
z ds
路径 dr
r r+dr
ls
ls=
dr ds
dr=ds
o
y
x
图 光线传播路径示意图
z
a
b
r
r=(s/n)a+b
o
y
x
图 均匀介质中路径方程的解
矢量b 指出了光线的起始位置; 矢量a 则指明了光线的传播方向。
总结
当光纤纤芯的横向尺寸(直径)远大于光 波长时,可以用较成熟的几何光学(射线光 学)分析法进行分析;
在工业发达国家及我国:干线大容量通信线路不再新建 同轴电缆,而全部铺设光缆。
光纤的损耗特性

• 杂质吸收损耗主要是由于光纤中含 有的各种过渡金属离子和氢氧根 (OH-)离子在光的激励下产强度大到一定程度时,产生非线性喇曼散 射和布里渊散射,使输入光信号的能量部分转移到新的频率成分 上而形成损耗。因此非线性散射损耗是随广播频率变化的。在常 规光纤中由于半导体激光器发送光功率较小,该损耗可忽略。但 在DWDM系统中,由于总功率很大,就必须考虑其影响。
• 波导效应散射损耗是由于光纤波导结构缺陷引起的损耗,与波长 无关。光纤波导结构缺陷主要由是连接损耗和弯曲损耗和微弯损耗。 • 连接损耗是由于进行光纤接续是端面不平整或
光纤位置未对准等原因造成接头处出现损耗。 其大小与连接使用的工具和操作者技能有密切 关系。 • 弯曲损耗是由于光纤中部分传导模在弯曲部位 成为辐射模而形成的损耗。它与弯曲半径成指 数关系,弯曲半径越大,弯曲损耗越小。 • 微弯损耗是由于成缆时产生不均匀的侧压力, 导致纤芯与包层的界面出现局部凹凸引起。
散射损耗
• 散射损耗是指在光纤中传输的一部分光由于散射而改变传输方向, 从而使一部分光不能到达收端所产生的损耗。主要包含瑞利散射 损耗、 非线性散射损耗和波导效应散射损耗。
• 瑞利散射损耗是由于光纤材料折射率分布小尺寸的随即不均匀性 所引起的本征损耗。瑞利散射损耗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即波 长越短,损耗越大。因此对短波长窗口影响较大。 牛牛文档分享光纤的损耗波谱曲线
dB/km
一般测试曲线
损
耗
理想测试曲线
瑞利散射
短
波 长
紫外吸收
红外吸收
窗
口
长波光纤中传输时,随着传输距离的增
1.光纤光缆基础知识

THANK YOU!
产生光损耗的原因大部分为光纤具有的固有损耗和光纤制造后 的附加损耗。前者主要包括瑞利散射损耗、吸收损耗、波导结构不完 善引起的损耗;后者包括微弯损耗、弯曲损耗、接续损耗等。
损耗成因
瑞利散射损耗
吸收损耗
固有损耗
附加损耗
对于光纤损耗的成因及其解决方案,在这里不做深入的研究,了解即可。
微弯损耗
弯曲损耗
接续损耗
N/A
GSK/GMK/GCF
B5
G656
N/A
B6
G657
N/A
多模62.5/125
A1b
N/A
OM1
MCF
OM2
ACF
多模50/125
A1a
G651.1
OM3
OM4
我们公司最常用的光 纤为G652D和G655
G.652是常规单模光纤,零色散 点在1300nm,此点色散最小;同 时根据PMD又分为G. 652A、B、C、 D四种。
按传输模式分类
类型
解释
纤芯只能传输 单模光纤 单个模式的光
纤
多模光纤
纤芯能传输多 个模式的光纤
纤芯直径 包层外径
8μm-10μm 125μm
50μm、 62.5μm
125μm
2. 光纤分类
2.3 总结
光纤 类型
单模 光纤
传输模式
只能传输单 模式的光纤
多模 光纤
能传输多个 模式的光纤
传输距离 传输距离远
6. 光缆简介
6.2 光缆分类
用途
光纤种类
光纤芯数
加强件配置
传输导体、介质状况 铺设方式
结构方式
用户光缆 单模光缆 单芯光缆
光纤通信中光纤特性分析

光纤通信中光纤特性分析光纤通信技术自1970年在我国开始用于通信传输,发展到现在只有短短的三十年时间,但是却已经取得了极其惊人的发展。
由于光纤通信较之其他通信方式具有通信容量大、中继距离长、保密性好且适应能力强等优点,且是选用带宽极宽的光波作为传送信息的载体,为光纤通信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和使用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为了能够更好的认识光纤通信技术,让光纤通信技术向着更高水平的、更高阶段的方向发展,我们可以从光纤的几个特性开始入手。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相关工作人员发现光纤的特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在几何方面的特性、光学方面的特性与传输方面的特性,这三方面特性中又有着极具代表性的特性,分别是非线性特性、色散以及衰耗系数。
一、光纤通信技术第一,光纤通信技术的概述。
从光纤通信的组成结构上来看,主要是由光纤、光源和光检测器这三种通信的基本物质要素构成的,由于是以一种光导纤维为传输媒介的“有线”光通信,所以又可以称之为光导纤维通信。
其中光纤又是包含了内芯和包层两个主要部分。
内芯一般为几十微米直至几微米,所占用的体积非常小,而外面层主要是起保护光纤的作用,因为光纤通信系统所使用的光缆不同于普通的使用单根的光纤的光缆,它使用的是由许多光纤聚集在一起的组成的一组光缆,很有效的杜绝了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出现信息泄露的现象。
其中在实际应用中,不仅根据光纤自身的制造工艺进行分类,还可以按照光纤的组成材料和光学特性进行分类。
总之,光纤通信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正在不断的完善过程中。
第二,光纤通信技术的特点:首先是拥有相比于铜线或电缆的极宽频带和超大容量的通信存储空间,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已经能够使用密集波分复用技术最大化地增添了了光纤的传输容量,解决因终端设备的电子瓶颈效导致光纤自身的巨大优势未被使用的问题,尤其是对于单波长光纤通信系统。
然后是合适的长中继距离,传输损耗比其它任何传输介质的损耗都要低出很多,而且如果将来能够采用非石英系统极低损耗光纤,将让光纤通信技术的低损耗更上一层楼。
光纤的特性参数

发生联系。而光脉冲的根均方脉宽不仅能确切地描述光脉冲的特性,
[url=/]魔兽 sf[/url]而且还与光纤通信系统的中继距离密切相 关,在光纤通信的理论中经常用到它。
在时域范围内,光纤的冲击响应 h(t)是一个高斯波形,如图 1.2.12 所示。
冲击响应 h(t)
L 为光纤长度 (km)。 色散系数越小越好。光纤的色散系数越小,[url=/]魔兽 私服[/url]就意味着它对光脉冲的展宽越小即光纤的传输容量越大。
(3).模场直径 d 模场直径表征单模光纤集中光能量的程度。 单模光纤的纤芯直径为 5~9 μm,它与光工作波长 1.3~1.8 μm 处于同一个数量级; 但由于光的衍射效应而无法测量出纤芯直径的精确值。此外,由于单模光纤只传输一种 模式即基模 LP01 模,但 LP01 模的场强分布并不局限在纤芯之中,会有一少部分在包层 中传输,所以单模光纤纤芯直径的概念在物理上已没有什么意义,故引入新的特性参数 模场直径 d。 可以极其粗略地认为,模场直径 d 和单模光纤的纤芯直径相近。 如 G.652 光纤的模场直径 d 为 5 ~ 9 μm,这说明在传输过程中有百分之九十五 以上的光能量,集中在直径为 5~9 μm 的光纤内部的圆柱体内传送。
式中: L 为光纤长度(km);
Pi 为输入光功率值(W); P0 为输出光功率值(W)。 如某光纤的衰耗系数为 α f = 0.3dB/km,光纤长度 L = 10km,则:
P
i
= 100.3 = 2
P
0
这就意味着,经过 10km 的光纤传输之后,其光功率信号减少了一半。
长度为 L 公里的光纤的衰耗值为:A =α f ּL 。 也就是说,光纤的衰耗与光纤的长度成正比关系。
(MHz)
光纤通信系统PPT课件

48 .
现代通信系统 第4章 光纤通信系统
❖按传输波长分类 (1)短波长光纤
37 .
现代通信系统 第4章 光纤通信系统
(3)三角形光纤 纤芯折射
率分布曲线为 三角形。
38 .
现代通信系统 第4章 光纤通信系统
光纤折射率分布曲线 39 .
现代通信系统 第4章 光纤通信系统
❖按传导模的数目分类: 传导模指能够在光纤中远距离传输的传
播模式。 (1)多模光纤
当纤芯的几何尺寸(直径一般为50μm) 远大于光波波长(如1.55μm)时,光纤剖面折 射率分布为渐变型,外径125μm。光纤传输 的过程中会存在着几十种乃至几百种传输模 式,称为多模光纤。
40 .
现代通信系统 第4章 光纤通信系统
(2)单模光纤 当纤芯的几何尺寸较小(一般为
8μm~10μm),与光波长在同一数量级, 这时,光纤只允许一种模式(基模)在 其中传播,其余的高次模全部截止,这 样的光纤称为单模光纤。
单模光纤的折射率分布多呈阶跃性。
41 .
现代通信系统 第4章 光纤通信系统
目前光纤已成为信息宽带传输的主要媒 质,光纤通信系统将成为未来国家信息基础 设施的支柱。
7 .
现代通信系统 第4章 光纤通信系统
光纤通信系统是以光导纤维和激光 技术、光电集成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通信系统,它具有频带宽、重量轻、体 积小、节省能源,主要用于大容量国际、 国内长途通信干线,也用于短局间中继。 我国今后不再敷设新的长途电缆线路, 而全部采用光缆。
实用的光纤通信系统一般都是双向 的,每一端都有光发送机、光接收机和 电发送机、电接收机并且每一端的光发 送机和光接收机做在一起,称为光端机, 电发送机和电接收机组合起来称为电端 机。同样,中继器也有正反两个方向。
光纤光学2-1

S(x,y,z) 是光程函数,代入亥姆赫兹方程得:
根据光线理论的几何光学近似条件,有
,则
——光程函数方程
若已知折射率分布,可由上述方程求出光程函数S,则可确定 光线的轨迹。
8 刘德明:光纤光学 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子工程
射线方程的推导
n(2)射线方程(光线方程)
由光程函数方程可推得光线方程:
物理意义: • 将光线轨迹(由r描述)和空间折射率分布(n)联系起来; • 由光线方程可以直接求出光线轨迹表达式; • dr/dS=cosθ,对于均匀波导,n为常数,光线以直线形式传播 ; 对于渐变波导,n是r的函数,则dr/dS为一变量,这表明光线将 发生弯曲。 • 可以证明,光线总是向折射率高的区域弯曲。
e=e0n2
为梯度算符,在直角坐标系与圆柱坐标系中分别为:
边界条件:在两种介质交界面上电磁场矢量的E(x,y)和H(x,y)切向分量要连续: E1t=E2t; H1t=H2t; B1n=B2n; D1n=D2n
5 刘德明:光纤光学 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子工程
分离变量:电矢量与磁矢量分离
n
得到只与电场强度E(x,y,z,t)有关的方程式及只与 磁场强度H(x,y,z,t)有关的方程式:波动方程
光线总是向折射率高的区域弯曲
n由光线方程可以证明下列关系式成立:
课后作业题:证明上式。 提示:
12 刘德明:光纤光学 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子工程
典型光线传播轨迹
13
刘德明:光纤光学 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子工程
§2.4 波导场方程
分离变量:空间坐标纵横分离:
n
前提条件:光纤中传播的电磁波是“行波”,场分布 沿轴向只有相位变化,没有幅度变化;
纵模
光纤的色散

的氢氧根离子的吸收。
过渡金属正离子吸收包括Cu2+,Fe2+,Cr2+,Ni2+, Mn2+,V2+,Po2+等,其电子结构产生边带吸收峰(0.5~1.1 μm),造成损耗。 由于工艺改进,这些杂质含量低于10-9 以下,影响已忽略不计。 OH-1根负离子的吸收峰在0.95 μm、 1.23 μm和1.37 μm,由于工艺改进,降低了OH-1浓 度,吸收峰影响已忽略不计。
DWDM指密集波分复用,这是一项用来在现有的光纤骨干网 上提高带宽的激光技术。更确切地说,该技术是在一根指定 的光纤中,多路复用单个光纤载波的紧密光谱间距,以便利 用可以达到的传输性能(例如,达到最小程度的色散或者衰 减),这样,在给定的信息传输容量下,就可以减少所需要 的光纤的总数量。
4. G.654光纤(衰减最小光纤) 这种光纤是为了满足海底光缆长距离通信的需求而研 制的,其特点是在1.55的衰减很小,仅为0.185dB/km,
输中断。 Rc估算公式为
3n Rc 2 3/ 2 4π(n12 n2 )
2 1
(2) 光纤微弯曲是由于护套不均匀或成缆时产生不均 匀侧向压力引起的,造成光纤轴线的曲率半径重复变化。
这时弯曲的曲率半径不一定小于临界半径,但这种周期性
变化引起光纤中导模与辐射模间反复耦合,使一部分光能
量变成辐射模损耗掉,如图2-5-3所示。
3. 附加损耗 附加损耗属于来自外部的损耗, 称为应用损耗或辐 射损耗。 如在成缆、 施工安装和使用运行中使光纤扭曲、
侧压等造成光纤宏弯曲和微弯曲所形成的损耗等。 微弯
曲是在光纤成缆时随机性弯曲产生的,所引起附加损耗一 般很小,光纤宏弯曲损耗是最主要的。 在光缆接续和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纤内的群延时
β = k0n =
2π n
ω = 2π f =
λ0 2π c
λ0
dβ dβ dλ0 τg = = dω dλ0 dω 2π n λ02 2 π dn = − + • − 2 λ 0 d λ 0 2π c λ0 d n 1 = n − λ0 c d λ0 ps/nm
2012-2-3
波长色散
(4)偏振色散 )
脉冲与脉冲线宽
∆λ=σ 为光源的线宽,δτ为脉冲的脉宽 ∆λ σλ为光源的线宽,δτ为脉冲的脉宽
2012-2-3
群延时t
1 dβ dβ d β t= = = + (ω − ω0 ) 2 vg dω dω ω=ω dω ω=ω
2
0
0
k 0 = ω / c , dk 0 / d ω = 1 / c
SI
n1 [1 − 2∆(r / a)α ] 1/ 2 n(r ) = n2
2012-2-3
0≤ r ≤ a r ≥a
求 α 最佳
单模光纤的色散 DW DM
λ
图2.4.1石英玻璃的材料色散 石英玻璃的材料色散 图2.4.2单模光纤的波导色散 单模光纤的波导色散
D
2012-2-3
t
=
D
M
+
2012-2-3
λ
= −Mσ
λ
= DMσ
λ
材料色散参量 (ps/nm/km)
波导色散
∆τ L W
d 2 n eff λ0 ≈- c dλ 0 2
σ λ
0
λ
= − M 'σ
λ
= DW σ
λ
短波长λ 短波长λ=0.82µm处 µ 处 材料色散M=110: 材料色散 : 波导色散M’=2 ps/nm/km 波导色散 材料色散: 材料色散:难调整 波导色散: 波导色散: 比较容易调整
D
W
常规SI单模光纤 常规 单模光纤(SMF-Single Mode Fiber) 单模光纤
ZMD:零色散点 :
ZMD= µ ZMD=1.3µm λ0=1.55µm µ D=17ps/nm/km = α=0.2dB/km
2012-2-3
零色散位移光纤(DSF-Zero Dispersion Shifted 零色散位移光纤 Fiber)
λ = 2π c / ω , d λ / d ω = − λ / 2π c
2
2012-2-3
色散对光纤传输系统的影响, 色散对光纤传输系统的影响,在时域和频域的 对光纤传输系统的影响 表示方法不同。 表示方法不同。 如果信号是模拟调制 模拟调制的 色散限制带宽(Bandwith); 如果信号是模拟调制的,色散限制带宽 ; 如 果 信 号 是 数 字 脉 冲 , 色 散 产 生 脉 冲 展 宽 (Pulse 通常用3 光带宽f broadening)。 所以, 色散通常用3 dB光带宽f3dB或脉冲 。 所以, 色散通常用 dB光带宽 展宽∆τ表示。 展宽 表示。 表示 用脉冲展宽表示时, 光纤色散 色散可以写成 用脉冲展宽表示时, 光纤色散可以写成 ∆τ=(∆τ2n+∆τ2m+∆τ2w)1/2 ∆τn ——模式色散; 模式色散; 模式色散 材料色散; ∆τm——材料色散; 材料色散 ∆τw ——波导色散 波导色散
2012-2-3
在光缆的生产、接续和施工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出现弯曲。 微弯是由于光纤受到侧压力和套塑光 纤遇到温度变化时,光纤的纤芯、包层 和套塑的热膨胀系数不一致而引起的, 其损耗机理和弯曲一致,也是由模式变 换引起的。
2012-2-3
光纤损耗系数
为了衡量一根光纤损耗特性的好坏, 在此引入损耗系数(或称为衰减系数)的概 (1 ) 念,即传输单位长度(1km)光纤所引起的 光功率减小的分贝数,一般用α表示损耗 系数,单位是 dB/km。用数学表达式表 示为:
2 1
λ c = π a (n − n
2 1
[
f c = 1.202c0
2012-2-3
]/ 1 .202 / [πa (n − n )
2 2
[(
)
1/ 2
≤ 2.4048
2 1/ 2 2
)
]
]
2 1
2 1/ 2 2
2.4.3色散特性 色散特性
2012-2-3
2.5偏振保持光纤简介 偏振保持光纤简介
2012-2-3
偏振模弥散 水平偏振基模与垂直偏振基 模的群速不同造成的脉冲 即βx≠βy
∆τTotal =
2 (∆τ )色散
2 + (∆τ )弥散
2012-2-3
多模光纤色散
SI光纤的模式色散 光纤的模式色散
n1 ∆τ ∆ = L c SI
n1 − n 2 ∆ = n1
2. 杂质吸收损耗
光纤中的有害杂质主要有过渡金属离 子,如铁、钴、镍、铜、锰、铬等和OH -。
2012-2-3
3. 原子缺陷吸收损耗Fra bibliotek通常在光纤的制造过程中,光纤材料 受到某种热激励或光辐射时将会发生某 个共价键断裂而产生原子缺陷,此时晶 格很容易在光场的作用下产生振动,从 而吸收光能,引起损耗,其峰值吸收波 长约为630nm左右。
2012-2-3
2.3.1引言
光纤色散:在光纤中传输的光脉冲, 光纤色散 在光纤中传输的光脉冲,受到由光
纤的折射率分布、光纤材料的色散特性 的色散特性、 纤的折射率分布、光纤材料的色散特性、光纤中 模式分布以及光源的光谱宽度等因素决定的 以及光源的光谱宽度 的模式分布以及光源的光谱宽度等因素决定的 延迟畸变” “延迟畸变”,使该脉冲波形在通过光纤后发生 展宽。 展宽。 (1)多模色散 ) (2)波导色散 ) (3)材料色散 )
0 .0047 ∆ τ = × 2 3 ns /km = 54 ps /km L 2 GRIN
∆ τ = 23 ns / km L SI
[∆ τ ]
2012-2-3
GRIN
= 54 × 0 .3 = 16 .2 ps
各种色散导致脉冲展宽的特点 材料色散、 材料色散、波导色散是由于光脉冲由同一模 式运载,因光源有线宽, 式运载,因光源有线宽,而不同波长光的群速 不同导致的脉冲展宽。 不同导致的脉冲展宽。 模式色散是由于光脉冲由同一波长光的不同 模式运载, 模式运载,因不同模式的群速不同导致的脉冲 展宽。 展宽。 偏振模色散是由于光脉冲由同一波长光的同 一模式运载, 一模式运载,因不同偏振态光的群速不同导致 的脉冲展宽。 的脉冲展宽。
2.5.1引言 引言 轴对称单模光纤:两个线偏振正交模式或两个圆 线偏振正交模式或两个 轴对称单模光纤:两个线偏振正交模式或两个圆 偏振正交模式 偏振正交模式 偏振模色散:实际光纤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缺陷, 偏振模色散:实际光纤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缺陷, 如纤芯椭圆度和内部残余应力, 如纤芯椭圆度和内部残余应力,使两个偏振模的 传输常数不同,这样产生的时间延迟差称为偏振 传输常数不同,这样产生的时间延迟差称为偏振 模色散或双折射色散。 模色散或双折射色散。 偏振态改变 发生偏振色散 保偏光纤: 保偏光纤:维持光波偏振态的偏振保持光纤
2012-2-3
吸收损耗
损 耗
散射损耗
制作缺陷
与波长四次方成反比
布里渊散射 喇曼散射
•2.2.1光纤的损耗特性
吸收损耗
吸收损耗是由制造光纤材料本身以及其 中的过渡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OH-)等杂 质对光的吸收而产生的损耗,前者是由光 纤材料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称为本征吸 收损耗。
2012-2-3
2012-2-3
各种光纤的综合性能和用途
2012-2-3
2.4单模光纤的设计 单模光纤的设计
2.4.1引言 多模光纤色散
n1 ∆τ = ∆ L c SI
∆τ L GRIN = n1 2c
n1 − n 2 ∆ = n1
2
∆ =
∆ ∆τ
2 L
GRIN (α=2)光纤的的模式色散,单位长度脉冲展宽为 α 光纤的的模式色散, 光纤的的模式色散
n 1 2 ∆ ∆τ ∆τ ∆ = = L 2c 2 L SI GRIN
2012-2-3
举例
n1=1.48,,n2=1.473;L=0.3km , ; = ∆= 0.0047
ZMD=1.55µm = µ
2012-2-3
非零色散位移光纤 (Nonzero Dispersion Shifted Fiber)
2012-2-3
单模光纤色散比较
2012-2-3
2.4.2截止条件 截止条件
V = ak0 (n − n
2 1 2 1/ 2 2
)
a c = 1.202λ0 / π n − n
1. 本征吸收损耗
本征吸收损耗在光学波长及其附近有 两种基本的吸收方式。
(1) 紫外吸收损耗
紫外吸收损耗是由光纤中传输的光子 流将光纤材料中的电子从低能级激发到 高能级时,光子流中的能量将被电子吸 收,从而引起的损耗。
2012-2-3
(2) 红外吸收损耗
红外吸收损耗是由于光纤中传播的光 波与晶格相互作用时,一部分光波能量 传递给晶格,使其振动加剧,从而引起 的损耗。
2012-2-3
所引起的脉冲展宽的均方根值 均方根值。 所引起的脉冲展宽的均方根值。
群速与群延时
的表示: 群速 的表示:
dω Vg = dβ
群延时:群速 行进单位长度所花费的时间 行进单位长度所花费的时间, 群延时:群速Vg行进单位长度所花费的时间,即
1 dβ τg = = Vg d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