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Ⅱ

合集下载

成人高考成考艺术概论(专升本)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年)

成人高考成考艺术概论(专升本)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年)

2024年成人高考成考艺术概论(专升本)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Ⅰ卷-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艺术概论中的“艺术”一词最早见于我国古代哪位哲学家的著作?A、《庄子》B、《孟子》C、《论语》D、《易经》2、以下哪项不属于艺术的基本形态?A、音乐B、美术C、文学D、舞蹈3、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以下哪个选项不是艺术起源的动因?A. 审美需要B. 社会交往C. 宗教信仰D. 科学探索4、艺术创作的基本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A. 题材选择、构思与草图、作品完成、作品评价B. 题材选择、草图、构思与草图、作品完成C. 构思与草图、题材选择、草图、作品完成D. 作品完成、构思与草图、题材选择、草图5、以下哪位艺术理论家提出了“艺术即模仿”的观点?A. 柏拉图B. 黑格尔C. 亚里士多德D. 康德6、以下哪位艺术史学家被誉为“艺术史之父”?A. 贾斯珀·约翰逊B. 海因里希·沃尔夫林C. 费迪南德·德·沃伊D. 温斯洛·霍默7、艺术概论中,以下哪一项不是艺术的基本特征?A、形象性B、情感性C、实用性D、审美性8、艺术创作过程中,以下哪个阶段是艺术家对现实世界进行感受和体验的阶段?A. 准备阶段B. 构思阶段C. 意识阶段D. 表现阶段9、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艺术家将个人情感与客观现实相结合,通过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语言创造艺术形象的过程被称为:A. 艺术构思B. 艺术表现C. 艺术创作D. 艺术欣赏10、艺术作品中的“形”与“神”的关系,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形是艺术作品的基础,神是艺术作品的灵魂,两者相互独立B. 形是艺术作品的表面,神是艺术作品的内在,形决定了神C. 形是艺术作品的表面,神是艺术作品的内在,神决定了形D. 形与神是艺术作品中的两个不同方面,没有相互关系11、以下哪位艺术家被称为“现代艺术之父”?A. 毕加索B. 梵高C. 莫奈D. 德加12、在西方绘画史上,被称为“现代艺术之父”的艺术家是:A. 梵高(Vincent van Gogh)B. 塞尚(Paul Cézanne)C. 马蒂斯(Henri Matisse)D. 毕加索(Pablo Picasso)13、关于艺术的基本特征,以下哪项表述是不正确的?A、形象性B、情感性C、认识性D、功利性14、以下哪位艺术家被尊称为“中国现代美术之父”?A. 徐悲鸿B. 齐白石C. 吴昌硕D. 张大千15、在西方古典音乐中,被称为“音乐之父”的是:A.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B. 狄特斯多夫C. 贝多芬D. 海顿16、以下哪位艺术家被誉为“现代舞蹈之父”?A. 玛莎·格雷厄姆B. 赛尔吉奥·达里奥C. 伊莎多拉·邓肯D. 乔治·巴兰钦17、下列哪位学者被称为“艺术哲学之父”?A. 黑格尔B. 康德C. 费德勒D. 马克思18、下列哪位艺术家是印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并以其作品《睡莲》系列而闻名?A. 保罗·塞尚B. 文森特·梵高C. 克劳德·莫奈D. 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19、以下哪位艺术家被誉为“现代主义绘画之父”?A. 毕加索(Pablo Picasso)B. 梵高(Vincent van Gogh)C. 毕沙罗(Paul Cézanne)D. 马蒂斯(Henri Matisse)20、下列哪位艺术家不属于印象派画家?A. 克劳德·莫奈B. 埃德加·德加C. 文森特·梵高D. 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二、Ⅱ卷-简答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第一题简述艺术创作的基本过程及其各阶段的主要特点。

艺术概论2

艺术概论2

四、 1、艺术流派、思潮与创作方法的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艺术思潮偏重于从社会历史的方面来把握某种艺术思想和审美主张。
而艺术流派则偏重从艺术史的角度由艺术主张和风格特色的基本认同而产生的。
统一性:有事流派的发展和扩大可以形成跨艺术门类的艺术思潮,思潮是以流派为基础的,如十九世纪前期浪漫主义流派发展成席卷欧洲的艺术思潮,
有人看见“排满”情绪,有人看见道德沦落。。。。。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种鉴赏主体的差异,可能使接受者赋予作品一全新的意义,实现对作品的再创造。
2、在读向子期的《思旧赋》时就一度怪他“为什么只有寥寥几行,刚开头又煞了尾”。而经历了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之后,对《思旧赋》
中所蕴涵的向子期欲言又止的心情则有了深刻的感受。
2、世界艺术:不管阶级、民族的美如何对立,超越阶级、民族界限的共同美依然是存在的:这就是人类在实践中自由创造的形象
体现。因此,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和《西游记》中的孙悟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柯察金】和《红岩》
中的江姐,都可以成为一切阶级,一切民族所共赏的世界艺术。
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
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提出“世界的文学”这个概念。随着自给自足的
民族经济走向世界,民族的艺术也走向世界艺术。
,传达出全世界人民的理想和憧憬。自1824年首演至今,在一百多年间,《欢乐颂》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宝贵财富,成为世界
大同的理想象征,在国际和各国的重大庆典上,作为典礼性的音乐一直被演奏。《欢乐颂》一例可以说明,在成功的艺术
作品中内容与形式是不可以随便改动的。

《艺术概论》教案——第二章 艺术的功能

《艺术概论》教案——第二章 艺术的功能

(第五次课2学时)一、授课题目:《艺术的功能》二、教学目的和要求:1、理解艺术的社会功能。

2、了解美育的主要代表人物。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艺术的社会功能难点: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四、教学过程(包含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板书、学时分配等)(导入)艺术从远古与劳动工具、生活用品联系在一起一一独立的审美创造艺术是人类直目的的活动之一。

(满足人类的某种需求)尽管艺术具有各种各样的社会功能,审美价值却是艺术最主要和最基本的特性。

正是由于审美价值渗透在艺术的其他各种功能之中,才使得艺术具有自己独立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才使得艺术具有与其他文化形态迥然不同的独特社会功能。

艺术作为人类审美意识的最高表现形式,它的多重社会功能始终是以审美价值为基础的。

艺术的各种社会功能,也只有在审美价值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如:悉尼歌剧院。

第一节艺术功能的理论回顾一、中国的论述墨子,,非乐,,(全然否定音乐,这种崇俭尚用的功利主义态度是极端的,根本没有顾忌百姓也有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以外的精神需求。

)荀子将音乐的效果与政通人和、国泰民安联系在一起(“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J"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乡里族长之中,长少同听之,则莫不和顺J)孔子“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阳货》)不是简单地肯定或否定音乐,而是有所区别的,既有对其所认同音乐的赞美,也有对其不认可音乐的鄙夷。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二、西方的论述1、柏拉图①艺术有可能是虚假的,不能提供真理;②艺术家有可能模仿人性中的“卑劣部分二(如果人们通过艺术作品模仿其中人物的言行,就可能产生伤风败俗、戕害心灵的严重问题。

)但他也看到了艺术对于人的心灵的强大感染力。

(“节奏与音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人心灵的最深处”)2、亚里士多德①艺术确是一种模仿,但并非笨拙的实录,而是具有真实的内容;②艺术的模仿甚至可以反映事物的必然性与内在的规律,可以获得高于历史的特别价值。

艺术概论(完整)

艺术概论(完整)

玫 瑰 花 窗
(三)美的对象 1、与人的感性知觉,适合; 2、与人的心理情感,同构; 3、与人的目的、愿望、理想,同一。
(四)美与自然
美的欣赏就是将自然加以艺术化,
即人情化和理想化。
“世界上缺少的不美的事物,而是
发现美的眼睛”。
(五)美与社会 社会美的范畴极为广阔,除了人们
与邪恶的斗争、生活过程、行为事业, 以及各种物资成果、产品以外,还包括 历史的废墟、传统的古迹等等。

2、审美特征

3、情感特征
二、什么是艺术美
❖ 艺术美是人类对现实美的全部感受、理 解的加工和提练。
❖ (一)从创作角度: ❖ 艺术美是艺术家进行审美创造的结晶。
❖ (二)从欣赏的角度: ❖ 艺术美是满足人们审美心理需要的
最有效的消费对象,也是欣赏者们 进行审美再创造的起点。
三、艺术美在何处
(一)形象性是艺术美的一般表征:
❖ 5、离不开美育与艺术教育:

心灵不断厚实;

情感不断丰富;

情操不断升华。
❖ (三)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

1、注意;

2、感知;

3、联想;

4、想象;

5、情感; 想


6、理解。
❖ (四)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
❖ 1、艺术鉴赏中的审美直觉:

获得最初的审美愉悦。
❖ 2、艺术鉴赏中的审美体验:

获得心灵的审美愉悦。
❖ (1)将艺术形象转化为自身的生命活动;
❖ (2)用自己的全部人生去体验艺术形象。
❖ 3、艺术鉴赏中的审美升华:

获得精神人格层次上的审美愉悦。

艺术概论2

艺术概论2

艺术概论2第二章艺术的本质特征什么是艺术?艺术具有哪些基本性质和特点?千百年来,众多艺术家、理论家、思想家都在试图回答这样一些问题。

但是,在漫长的人类文明进程中,由于艺术的含义一直在不断的变化,艺术的本质也随之有着相应的调整,因此,要想从丰富多彩的艺术种类和浩如烟海的艺术作品中归纳总结出艺术共有的本质规律,显得尤为困难。

第一节艺术含义的演变通过“艺术的起源”内容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无论在中国或西方,“艺术”这个词汇,最初都包含“技术”、“技艺”的涵义。

根据《周礼?考工记》的记载,春秋战国时的艺术家被称作“工”,当时已有了“攻木之工”、“攻皮之工”、“攻金之工”、“设色之工”、“刮摩之工”、“搏埴之工”的区分。

从这一分类可以看出,先秦时代记录的艺术活动是以物质材料为标准来分类的,不同的材料发展出不同的运用手的技术,以及思维与观念。

《考工记》还说:“智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

艺术创造属于智者“观念”的发明,而手工的技巧执行者,属于“巧者”,这些“巧者”在世袭制度下,经过一代一代的传习,就形成“工”的传统。

在西方的艺术历史中,也有以工匠作坊来分类的例子。

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雕刻米开朗基罗,与达芬奇、拉斐尔并称为“文艺复兴三杰”,他的创作大气磅礴,在人体的塑造上,被誉为是“文艺复兴时期最崇高的山峰”,但在当时却属于佛罗伦萨城的“石匠工会”。

中国大约在魏晋时代,由于文人在社会中的兴起,艺术的活动逐渐从“工匠”转移到“文人”,例如东晋时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和画家顾恺之,都不再是民间工匠,而是文人的身份。

王羲之作书“飘若浮云,矫若游龙”,并有《自论书》流传于世;顾恺之则被称之为“才、画、痴”三绝。

不仅他们二人以文人的身份投身于艺术活动,据文献记载,当时的文人士大夫纷纷寄情于笔墨丹青或音乐等艺术活动。

文人从事艺术活动,必然要把一种深厚的文化修养带进艺术创作中去。

文人士大夫投身于艺术活动,大大改变了艺术纯粹系工匠者流的状况。

2024年成人高考成考(专升本)艺术概论试卷及答案指导

2024年成人高考成考(专升本)艺术概论试卷及答案指导

2024年成人高考成考艺术概论(专升本)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Ⅰ卷-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艺术概论研究的主要对象是:A. 艺术现象B. 艺术作品C. 艺术家D. 艺术批评2、下列哪一项不是艺术的基本特征?A. 美感B. 创造性C. 实用性D. 情感表达3、下列关于艺术分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按照艺术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视觉艺术、听觉艺术、表演艺术和综合艺术。

B、按照艺术的内容可以分为表现性艺术和再现性艺术。

C、按照艺术的目的可以分为审美艺术、实用艺术和科学艺术。

D、按照艺术的表现手法可以分为具象艺术、意象艺术和抽象艺术。

4、以下哪位艺术理论家提出了“艺术模仿自然”的观点?A. 亚里士多德B. 黑格尔C. 康德D. 诺瓦利斯5、下列关于艺术本质的观点,不属于西方美学传统的是()A. 艺术模仿现实B. 艺术表达情感C. 艺术是自由的体现D. 艺术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6、以下哪位艺术家被誉为“现代艺术的奠基人”?A. 文森特·梵高B. 保罗·塞尚C. 克劳德·莫奈D. 毕加索7、艺术创作中的“意境”是指:A. 艺术形象与艺术情感的高度融合B. 艺术作品的主题思想C. 艺术作品的结构布局D. 艺术作品的形式与技巧8、以下哪一项不是艺术作品的基本要素?A. 形式B. 内容C. 情感D. 技巧9、艺术概论中,下列哪项不属于艺术的基本特征?A、形象性B、情感性C、认知性D、表现性10、以下哪位艺术理论家认为艺术是“生命的形式”?A. 黑格尔B. 康德C. 宇宙D.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11、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以下哪项不属于艺术构思的基本特征?A、创造性B、情感性C、逻辑性D、实用性12、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艺术的基本特征?A、形象性B、情感性C、观念性D、技术性13、艺术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其中?A. 情感表达的工具B. 美学研究的对象C. 经济发展的动力D. 社会进步的标志14、以下哪位艺术家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A. 毕加索B. 梵高C. 莫奈D. 达芬奇15、艺术起源的“巫术说”认为,原始艺术起源于人类早期的()A. 宗教活动B. 生产劳动C. 游戏娱乐D. 审美需求16、在艺术创作中,以下哪一种手法被称为“以形写神”?A. 虚实结合B. 以情写意C. 以形写神D. 以实写虚17、艺术创作的核心是()。

2023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艺术概论试题及答案详解

2023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艺术概论试题及答案详解

2023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专升本艺术概论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 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壁画《最后的晚餐》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其创作者是B .乔托A.米开朗琪罗C.达·芬奇 D.拉斐尔【 】2.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所采用的书体是B .隶书A .楷书C .草书D .行书【 】3.俄国美学家普列汉诺夫主张的艺术起源说是B .巫术说A .劳动说C .表现说D.游戏说【 】4.宋代著名画作《千里江山图》的创作者是B .苏轼A .赵佶C .范宽D.王希孟【 】5.器乐名曲《百鸟朝凤》的主要演奏乐器是B .二胡A .笙C .唢呐D .笛子【 】6.德·西卡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著名导演,其代表作品是B.《偷自行车的人》A.《罗马11时》C.《罗马,不设防城市》D .《罗马假日》【 】7.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品是B .《长生殿》A.《牡丹亭》D .《梧桐雨》C .《窦娥冤》8.被称为“万园之园”,后遭英法联军焚毁的园林是【】A.颐和园B.圆明园C.拙政园D.豫园9.《春之声》圆舞曲的创作者是【】B.柴可夫斯基A.德沃夏克D.贝多芬C.约翰·施特劳斯10.画作《流民图》表现了日寇侵华背景下民众流离失所的境况,其创作者是【】A.林风眠B.徐悲鸿C.齐白石D.蒋兆和11.展现了宋代巾帼英雄梁红玉事迹的民族舞剧是【】A.《金山战鼓》B.《霓裳羽衣舞》C.《丝路花雨》D.《春江花月夜》12.苏轼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主体艺术风格是【】A.现实主义B.立体主义C.浪漫主义D.古典主义13.体现了人的强健体魄的古希腊雕塑作品是【】A.《马赛曲》B.《掷铁饼者》C.《地狱之门》D.《大卫》14.下列艺术类型中均属于表演艺术的是【】A.舞蹈、音乐B.电视、文学C.书法、绘画D.电影、设计15.著名电影艺术家卓别林的代表作品是【】A.《魂断蓝桥》B.《摩登时代》D.《公民凯恩》C.《党同伐异》16.中国水墨动画电影的代表作品是【】A.《大闹天宫》B.《铁扇公主》D.《姜子牙》C.《小蝌蚪找妈妈》17.属于俄国巡回展览画派的代表性画家是【】A.莫奈B.苏里科夫C.雷诺阿D.康定斯基18.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的创作者是【】A.巴赫B.贝多芬C.莫扎特D.肖邦19.下列艺术样式中,最能体现现代科技与艺术有机结合的是【】A.剪纸艺术B.书法艺术C.曲艺D.数字艺术【 】20.在艺术活动中,人们对审美对象不假思索而即刻把握与领悟的能力是B .艺术联想A.艺术直觉 D.艺术情感C.艺术想象21.简述艺术活动的情感性特征二、简答题:21~2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0分)。

成人高考专升本艺术概论试卷及答案

成人高考专升本艺术概论试卷及答案

成人高考专升本艺术概论试卷及答案第工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戏剧《茶花女》的作者是【】A.高乃依B.莫里哀C.大仲马D.小仲马2.中国京剧界“四大须生”是指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和【】A.梅兰芳B.马连良C.程砚秋D.周信芳3.图1中书法的书体是【】A.隶书B.草书C.行书D.楷书4.“崔莺莺”这一人物形象出自戏曲作品【】A.《长生殿》B.《桃花扇》C.《西厢记》D.《牡丹亭》5.名句“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出自莎士比亚悲剧【】A.《哈姆雷特》B.《李尔王》C.《麦克白》D.《奥赛罗》6.下列作品中属于音乐剧的是【】A.《俄狄浦斯王》B.《钦差大臣》C.《图兰朵》D.《猫》7.雕像《晨》《暮》《昼》《夜》的作者是【】A.米隆B.菲狄亚斯C.米开朗琪罗D.罗丹8.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有尧斯和【】A.弗洛伊德B.丹纳C.罗兰·巴特D.伊塞尔9.“曹衣出水,吴带当风”所形容的艺术样式是【】A.雕塑B.绘画C.建筑D.书法10.在艺术起源问题上主张“劳动说”的学者是【】A.普列汉诺夫B.克罗齐C.弗雷泽D.亚里士多德11.民族舞“赛乃姆”属于【】A.蒙古族舞蹈B.藏族舞蹈C.苗族舞蹈D.维吾尔族舞蹈12.吴哥窟建筑群位于【】A.泰国B.缅甸C.柬埔寨D.越南13.后期印象派画作《星空》的作者是【】A.莫奈B.高更C. 雷诺阿D.凡·高14.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芭蕾舞剧是【】A.《王后喜剧芭蕾》B.《吉赛尔》C.《睡美人》D.《天鹅湖》15.下列影片中,属于商业片的是【】A.《三峡好人》B.《钢的琴》C.《三枪拍案惊奇》D.《转山》16.下列电视作品中属于纪录片的是【】A.《话说长江》B.《四世同堂》C.《汉武大帝》D.《雍正王朝》17.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命题的是【】A.老子B.孔子C.庄子D.墨子18.艺术活动的基本特征是【】A.形象性、情感性、审美性B.形象性、情感性、实用性C.形象性、实用性、审美性D.实用性、情感性、审美性19.艺术意象产生于艺术创作过程中的【】A.艺术体验阶段B.艺术构思阶段C.艺术表现阶段D.艺术传播阶段20.《美育书简》(《审美教育书简》)的作者是德国美学家【】A. 黑格尔B.康德C.席勒D.谢林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0分)二、简答题:21—2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概论Ⅱ讲义第四章艺术家第一节艺术家的特点艺术家就是指具有艺术才能、掌握相应艺术技能,专门从事艺术创作,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的劳动者总称。

艺术家的特点:主体性、情感性和创造性一、艺术家的主体性1、艺术家是艺术创作的主宰首先,艺术创作素材的积累都要靠艺术家自身的活动进行,而且是有极大主观性的。

其次,在构思阶段艺术家要对素材进行选择提炼加工,这是由艺术家的艺术思想决定的。

第三,在艺术传达过程中艺术家作为主体最为直观。

完成的艺术作品中熔铸着艺术家本人的艺术理想、审美观,体现着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独特的发现,没有艺术家主体的活动,就不会有艺术作品的存在。

可见在艺术创作中,正是艺术家主宰这整个创造活动的进行。

2.(1)艺术家是艺术创作的主宰,表现在艺术家首先是个思想家。

(2)艺术家是艺术创作的主宰,还表现在艺术家必须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

(3)艺术家是艺术创作的主宰,还表现在艺术家是一个殉道者,具有为艺术献身的精神。

二、艺术家的情感性1、从事艺术活动必须有丰富的情感艺术是人类表达和交流思想情感的一种语言,艺术活动是一种饱含着情感的活动,从艺术创作的准备到整个制作过程都伴随着强烈的感情。

艺术创作的动机总是来自某种强烈而纯真的情感的冲动。

因此从事这种创造性活动的艺术家必须具有丰富情感的人。

2、艺术家情感活动的特点艺术家的情感是由某种物象——人或物或事引起的,最后又由恰当的艺术形象显现出来。

因此,艺术家的情感活动自始至始都伴随着特定的形象。

形象性是艺术家情感活动的主要特点。

三、艺术家的创造性1.卓越的艺术素质(1)审美感受能力和想象能力(2)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3)艺术素质与天才2、丰富的知识修养艺术家的修养:首先指在艺术方面的修养,一是对他所从事的艺术专业的学习和提高,二是对总体艺术的领悟,探讨和研究;三是对其它艺术门类的学习和借鉴。

另外还有其它文化知识方面的修养,包括文学、哲学、宗教、科学等,还包括生活知识、自然常识等方面的修养。

3、高超的艺术技能(1)、艺术技能的内容艺术技能是指掌握和运用某一具体艺术种类的专业技术和技法的实际操作能力。

艺术技能包括艺术家对生活素材的选择、提炼、集中和概括能力,还包括对工具材料的性能、用途和使用方法的掌握。

(2)、专业技能的目的艺术家掌握专业技能是为了能够得心应手、随心所欲地把自己丰富的情感或意念用实际的物质手段表达出来。

(3)、专业技能必须与艺术家的全面修养结合专业技能修养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只有与艺术家的全面修养相结合时,才能为杰出作品的完成作出贡献。

四、艺术家与社会生活1、时代和民族艺术家总是生活在一定时代的社会形态中的,而不能超越自己所处的时代,特定时代的政治、经济、道德、宗教、伦理等诸多社会因素的综合形成了当时的审美理想。

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只能是这个时代审美理想的缩影,任何艺术家都必然带着时代的烙印。

民族心理是影响艺术家的一个重要因素。

每一个民族因为其自然环境、文化历史、生活条件、社会制度等因素的不同而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民族心理,体现着各自民族的审美特点,形成了各自民族的艺术精神。

2、社会生活体验艺术家的生活体验对创作起着重要作业。

体验生活的深度和广度决定着艺术作品对生活反映的广度和深度。

生活体验是艺术家感悟社会生活的重要途径,对养成艺术家个性,提高艺术家的艺术思想境界至关重要。

第二节艺术家与艺术创新一、创新是艺术家的使命艺术创新就是基于艺术传统发展而来的艺术表达内容、艺术表达方式的变革,是一种新面目、新风格的创造。

艺术创新的基本特征就是不断超越——超越前人、超越同时代其他人以及超越自己。

1、为什么说创新是艺术家的使命。

(1)创新是社会生活演进的客观要求。

艺术反映着特定的社会生活,而社会生活本身是变动的,它随着人类历史的演进而不断更新发展,因而,创新是由艺术的本质所决定的,这也是艺术家创新的客观要求。

(2)创新是艺术欣赏者审美需求变化决定的。

求新、求奇、求异、求变是艺术欣赏心理的特点之一。

艺术家只有不断进行艺术创新,才能满足欣赏者审美心理的进一步需要。

创新是艺术多元格局的前提和保证。

(3)创新是一个艺术家的价值体现所在。

艺术家是有着独特艺术个性的精神劳动者,他对社会生活的反映与评价有着自己独立的出发点,他用独特的艺术感受去感受社会生活,用独特的艺术思维剖析、加工素材,用独特的表现手法塑造新的艺术形象。

这种创新是建立在冷静观察与思考基础上的,正因如此,才显出作为艺术家而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2、艺术创新的内涵(1)、创新就是不断超越,超越别人、超越自己,唯有不断地超越,才能避免重复,“重复”意味着艺术生命的完结。

艺术家只有不断进行创造,才能保持其艺术生命力。

(2)、艺术创新的内涵在于艺术观念的更新,在艺术家的作品中表现出来就是内容的变化,艺术作品内容创新表现在新的艺术形象、新的思想情感的表达。

(3)、艺术语言和方法关系到艺术家最终能否恰当地表达出新的内容,因此,艺术语言和方法上的创新也是艺术创新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艺术创新与艺术个性1、艺术个性的内涵所谓艺术个性就是在一定的先天条件、世界观、生活体验、艺术修养基础上所形成的独特的审美理想、感情气质及艺术才能等体现出来的独特性,是一个艺术家区别于其他艺术家、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整体特征。

艺术家的个性在艺术创作中起着主导作用,其个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艺术家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审美感受和认识的独特性与创作过程中在表现方法上的独特性。

2、艺术个性的养成A、从社会历史的发展来看,一定历史时代的审美需要对艺术家的创作个性的形成,起着最为重要的影响。

B、从艺术家个体本身来说,艺术个性是自身先天素质与后天修养和体验的综合体。

C、在现实艺术实践中,艺术个性的养成不仅需要艺术家具有极高艺术素养,还要有极大的胆识和智慧。

D、为了有利于个性的形成,艺术家应当既了解社会的审美需要,同时又了解自己的个性气质的特点和优点,扬长避短,最后形成自己所特有的创作个性。

3、个性创新与风格流派(1)艺术个性与艺术风格艺术风格是一个艺术家的艺术个性稳定地在作品中表现出的独特艺术面貌,它体现着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和艺术追求。

(2)艺术风格与艺术流派在艺术史当中,一个艺术家的艺术风格反映特定时代和特定社会的审美理想,同时代的艺术家反映审美理想的相似性使艺术家在艺术风格上产生近似特征,由若干艺术风格基本相同或近似的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艺术流派。

第三节艺术家的作用,价值与地位一、艺术家的作用与价值1、艺术作品体现作用与价值(1)艺术家通过作品来记录社会生活(2)艺术家通过作品来表达人类情感(3)艺术家通过作品来体现人类的审美理想(4)艺术家的作品还可以起到调剂人类精神的作用2、艺术家自身的作用与价值艺术家个人的人格魅力也启迪着人们的思想,以自身个人魅力对人产生启示也是艺术家作用与价值体现的重要方面。

艺术家的个人魅力包括:艺术家追求人类平等、自由的思想,独立、高尚的人格,创造的智慧,以及真诚面对人生的生活态度。

二、艺术家的地位1.艺术家地位的历史形成艺术家的地位是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变化的,其地位形成是个历史的过程。

艺术家的地位反映了艺术家与一定时代、一定阶级的关系。

2.正确认识艺术家的地位不论艺术家从事哪种艺术创造,其社会角色等同于其他社会劳动者。

艺术与文化中的其他门类有着同等的地位。

政治经济是人类社会关系的基础,同样是艺术存在及发展的基础,艺术家的地位也必定受到来自政治、经济基础及其他方面社会因素的影响或制约。

艺术家应该明确自己的社会职责,明白自己扮演的社会角色,需要有客观的自我评价。

应避免两种情况:一方面以艺术作为自身的谋利工具,丧失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个性自我膨胀,在外部环境诱惑力下,失去自己的社会角色。

第五章艺术创作艺术创作是指艺术家、创作者精神实践活动及其产品。

艺术创作是人类高级的、复杂的、特殊的精神活动。

第一节创作理论及创作类型一、再现论及再现性艺术一般将那种创重于对外部客观世界的再现和摹仿,通过外部客观世界表达内部主观世界的艺术理论,艺术创作统称为再现论、摹仿论和再现性艺术、摹仿性艺术。

再现性艺术重视写实,重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二、表现论及表现性艺术一般将那种侧重于对内部主观世界的表现,通过内部主观世界间接或曲折地表达外部客观世界的艺术理论、艺术创作统称为表现论及表现性艺术。

表现性艺术,重视主体意识,重视创作个性,重视有意味的形式。

三、构成论及实验性艺术实验性艺术是将“纯精神”和“纯形式”这两个艺术的相反两极作为目标。

成为西方20世纪现代艺术的一种势态。

四、自然论和中国艺术精神中国艺术理论是和中国美学体系相联系的,而总的艺术精神的核心,可归结到自然论。

1、天人统一观——天人统一观即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

按照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人与自然是亲和的关系,亲子的关系。

艺术家作为自然之子,将自己融入自然,浑然一体。

2.心物统一观——心与物,审美主体意识与审美客体本质之间存在着对立和矛盾,求得解决和统一相互矛盾的倾向——这是中国艺术美学现象的一条规律。

3、神形统一观——形与神的关系,是中国表现性艺术美学的一个重要命题。

强调画家对物象的精神感悟,将艺术形象表现为一种不等同于对象的形神合一的新质态。

4、文质统一观——文和质的关系,是批艺术外在美和内在美;形式美和意蕴美的关系,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第二节艺术创作的过程一、艺术创作过程的实质:是艺术地认识生活并表现生活的过程。

认识生活是表现生活的基础。

艺术的表现是艺术家在认识生活的基础上进行创造的成果。

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凝结着作者对生活的感受。

二、创作过程的基本环节1、对生活的观察体验2、艺术构思——艺术创作的中心环节艺术构思的任务,就是要将生活素材在头脑中加工制作成为一种全新的、完整的艺术形象。

关键在于创造艺术形象。

3、艺术表现艺术表现是艺术构思的物化,是艺术这种精神劳动的物质体现。

艺术表现是艺术的内容与形式相结合的体现。

是衡量一件艺术作品质量高低的所在。

艺术表现应遵循:a、内容与形式统一的原则;b、服从艺术规律,根据内容的需要,运用和借助一定的传统形式和手法c、符合各类艺术的特性,注意扬长避短。

4、艺术创作各个环节的相互关系创作中的观察体验,艺术构思和表现这三个环节,只是大致的划分。

实际上它们往往是互相穿插,互相联系着进行的。

这是因为人对事物的认识常常不是一次可以完成的,需要反复多次,才能把事物认识深刻。

三.灵感思维——“灵感”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活动,它长期潜伏于艺术家的意识之中。

在构思的探索中,由于某种事物的启示而豁然开朗起来的心理现象,一般称之为灵感。

灵感的一个特点是暴发式的。

这种暴发,实质上是认识过程中的飞跃。

这是感性经验长期积累,理性思索持续进行的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