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教案

合集下载

肠梗阻护理教案模板范文

肠梗阻护理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肠梗阻的病因、分类、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2. 技能目标:掌握肠梗阻患者的护理评估、观察和护理操作。

3. 态度目标:培养关爱患者、严谨负责的护理职业道德。

二、教学重点1. 肠梗阻的病因和分类。

2. 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和护理评估。

3. 肠梗阻患者的护理措施。

三、教学难点1. 肠梗阻患者的护理评估。

2. 肠梗阻患者的护理操作。

四、教学内容1. 肠梗阻概述- 病因:机械性、动力性、血运性- 分类:单纯性、绞窄性、高位、低位、完全性、不完全性 - 临床表现:腹痛、腹胀、呕吐、不排便、不排气2. 肠梗阻患者的护理评估- 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病情观察:腹痛、腹胀、呕吐、排便、排气情况- 肠鸣音:观察肠鸣音的频率、强度、性质3. 肠梗阻患者的护理措施- 胃肠减压:插胃管、观察引流情况、预防并发症- 营养支持:禁食、静脉输液、营养支持-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观察病情变化,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 抗感染治疗:根据病情给予抗生素- 心理护理:关爱患者,缓解患者心理压力- 术前准备:做好手术患者的术前准备- 术后护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肠梗阻的病因、分类、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病例,让学生分析肠梗阻患者的护理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3.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护士和患者,进行护理操作和沟通,提高护理技能。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肠梗阻的定义、病因、分类及临床表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内容:讲解肠梗阻的病因、分类、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3.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病例,让学生分析肠梗阻患者的护理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4.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护士和患者,进行护理操作和沟通,提高护理技能。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护理评估和护理操作的重要性。

七、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肠梗阻的最新研究进展。

肠梗阻的教学课堂设计

肠梗阻的教学课堂设计

肠梗阻的教学课堂设计
一、课程目标
1.了解肠梗阻的定义和病因;
2.掌握肠梗阻的症状和临床表现;
3.学习肠梗阻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4.熟悉肠梗阻的手术适应症和手术方式。

二、教学内容
1.肠梗阻的定义和病因
a.什么是肠梗阻?
b.肠梗阻的病因有哪些?
c.如何预防肠梗阻的发生?
2.肠梗阻的症状和临床表现
a.肠梗阻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b.肠梗阻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c.如何判断肠梗阻的严重程度?
3.肠梗阻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a.如何进行肠梗阻的诊断?
b.肠梗阻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c.如何处理肠梗阻的并发症?
4.肠梗阻的手术适应症和手术方式
a.哪些情况下需要手术治疗?
b.常见的肠梗阻手术方式有哪些?
c.如何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三、教学方法
1.采用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肠梗阻的症状、诊断方法和手术过程;
2.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病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
3.采用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肠梗阻教学设计方案

肠梗阻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肠梗阻的定义、病因、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临床思维和操作技能。

3.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对肠梗阻的重视,提高关爱生命、关爱健康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肠梗阻的定义及分类2. 肠梗阻的病因及发病机制3. 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及诊断4. 肠梗阻的治疗方法5. 肠梗阻的预防及护理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肠梗阻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论基础。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病例,引导学生分析病因、诊断、治疗和护理要点。

3. PBL(问题导向学习)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4. 实践操作法:现场演示肠梗阻手术操作,使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或案例分析,引入肠梗阻这一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系统讲解肠梗阻的定义、分类、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病例,引导学生分析病因、诊断、治疗和护理要点。

4. PBL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肠梗阻的某个方面进行讨论,如病因、诊断、治疗等。

5. 实践操作现场演示肠梗阻手术操作,使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6. 总结回顾教学重点,强调肠梗阻的防治要点。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等。

2. 案例分析:评价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思维深度、问题解决能力等。

3. PBL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精神、观点表达等。

4. 实践操作:评价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熟练程度、操作规范等。

5.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教师应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丰富教学内容,以适应医学教育的发展。

肠梗阻护理教案模板

肠梗阻护理教案模板

肠梗阻护理教案模板教案标题:肠梗阻护理教案模板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为护理人员提供关于肠梗阻护理的指导和建议。

肠梗阻是一种严重临床疾病,护理人员需要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来进行综合护理。

本教案将涵盖肠梗阻的定义、病因、症状、诊断方法以及护理干预等内容,旨在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优化护理质量。

教案内容:一、肠梗阻的定义、病因和发病机制1. 肠梗阻的定义和分类2. 肠梗阻的病因和常见发病机制二、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1. 肠梗阻的常见临床症状和体征2. 肠梗阻的常用诊断方法及其原理三、肠梗阻的护理干预1. 早期护理干预a. 病情评估:观察疼痛、呕吐、腹胀等症状变化b.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c. 禁食与卧床休息:避免食物进入肠道,减少刺激2. 中期护理干预a. 导尿护理:避免膀胱尿液滞留b. 引流护理:观察引流液性状、量及颜色变化c. 疼痛控制:按时给予止痛药物3. 晚期护理干预a. 术前准备:协助患者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手术准备b. 术后护理:观察伤口引流液、留置导尿管情况四、并发症及护理防控措施1. 肠穿孔的护理干预a. 观察腹部伤口、引流液等情况b. 及时向医生汇报异常情况2. 肠坏死的护理干预a. 观察肠鸣音、肠搏动等情况b. 合理调整营养支持和药物治疗五、护理常规与技巧1. 定期测量体温、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2. 监测病情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3. 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遵循医嘱4. 提供情绪支持与安慰,增加患者合作性5. 加强患者家属教育和沟通六、教案评估与反馈1. 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知识测试,评估理解程度2. 接受护理人员的反馈和问题整理3. 根据评估结果和反馈进行教案改进和优化教案要点:1. 了解肠梗阻的定义、病因和发病机制。

2. 掌握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和常用诊断方法。

3. 掌握肠梗阻的早、中、晚期护理干预措施。

4. 了解并发症的护理干预及防控措施。

5. 掌握肠梗阻患者的常规护理与技巧。

肠梗阻教案模板范文

肠梗阻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1课时年级:高中学科:生物教学目标:1. 理解肠梗阻的概念、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

2. 掌握肠梗阻的分类、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肠梗阻的概念、病因和症状。

2. 肠梗阻的分类、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教学难点:1. 肠梗阻的分类和临床表现。

2. 肠梗阻的诊断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肠梗阻吗?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肠梗阻是指肠道内容物通过受阻,导致肠腔扩张和肠壁血液循环障碍的疾病。

二、新课讲解1. 肠梗阻的概念、病因和症状(1)概念:肠道内容物通过受阻,导致肠腔扩张和肠壁血液循环障碍的疾病。

(2)病因:肠扭转、粘连、肿瘤、异物等。

(3)症状:腹痛、呕吐、腹胀、便秘等。

2. 肠梗阻的分类、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1)分类:机械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血运性肠梗阻。

(2)临床表现:腹痛、呕吐、腹胀、便秘等。

(3)诊断方法: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

三、课堂练习1. 判断题:肠梗阻是一种常见的疾病。

()2. 选择题: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肠梗阻的病因?(A. 肠扭转 B. 肿瘤 C. 粘连 D. 腹泻)3. 简答题:简述肠梗阻的诊断方法。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2. 强调肠梗阻的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五、课后作业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肠梗阻的治疗方法。

2.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肠梗阻的诊断过程。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肠梗阻的概念、病因、症状、分类、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使学生掌握了肠梗阻的相关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巩固了学生的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结合实际案例,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

肠梗阻护理教案模板及范文

肠梗阻护理教案模板及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肠梗阻的定义、病因、分类及临床表现。

2. 培养学生掌握肠梗阻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

3. 增强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提高护理操作技能。

二、教学内容1. 肠梗阻的定义、病因、分类及临床表现。

2. 肠梗阻的护理措施及护理要点。

3. 肠梗阻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肠梗阻的定义、病因、分类及临床表现。

(2)提问:肠梗阻患者有哪些典型症状?2. 讲解(1)讲解肠梗阻的定义、病因、分类及临床表现。

(2)举例说明肠梗阻患者的典型症状,如腹痛、腹胀、呕吐、不排便等。

3. 护理措施及要点(1)心理护理:关心患者,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2)胃肠道减压:根据病情给予胃肠减压,保持引流管通畅。

(3)体位护理:协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如曲卧半位,有利于减轻腹胀、腹痛。

(4)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腹痛、腹胀、呕吐等症状的变化。

(5)疼痛护理:根据患者疼痛程度给予止痛药物,缓解患者痛苦。

4.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进行胃肠减压、体位护理等操作。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操作错误。

5. 健康教育(1)向患者讲解肠梗阻的预防知识。

(2)指导患者进行饮食调整,避免食用易引起肠梗阻的食物。

6. 总结(1)教师总结本次课程内容,强调护理要点。

(2)提问:学生在本次课程中学到了哪些知识?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肠梗阻的定义、病因、分类及临床表现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肠梗阻护理措施及护理要点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2. 加强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护理操作技能。

3. 注重学生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肠梗阻护理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肠梗阻的定义、病因、分类及临床表现。

2. 培养学生掌握肠梗阻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

肠梗阻的教学设计

肠梗阻的教学设计

肠梗阻的教学设计本课程的学生为针灸推拿本科大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和技能。

但是对于肠梗阻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掌握。

因此,本课程需要注重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教学预测: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将能够掌握肠梗阻的分类和诊断方法,能够初步掌握腹部体征检查手法,了解各类肠梗阻的症状体征。

同时,通过拓展内容的研究,能够进一步了解肠梗阻与腹膜炎的异同以及常见外科腹部体征的体表投影。

通过教学重点和难点的讲解,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常见肠梗阻的诊断及鉴别。

据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引导学生自主研究和发现问题。

②知识讲解环节:采用表格和图片相结合的方式,系统讲解各种肠梗阻的异同点,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③案例分析环节:引入病例,让学生通过课下查阅资料和文献,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再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分析,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④诊断实践环节:采用互相查体和实际演示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肠梗阻的诊断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信心。

⑤课后思考环节:留给学生一些思考问题,鼓励学生自主研究和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意识和能力。

最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肠梗阻的基本知识和诊断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研究和探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讲课内容提出一个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期待和注意。

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加关注课程内容,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同时,我们可以采用画图讲解的方式来复腹部解剖,通过画图、讲解、提出问题等方式,让学生跟随老师的思路回顾解剖内容,加深印象,便于理解和记忆。

在互动演示环节中,我们可以让同学上台来配合老师进行腹部检查演示,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快地让学生接受和掌握操作的要领。

第十八章 肠梗阻患者的护理教案

第十八章  肠梗阻患者的护理教案
触诊:单纯性肠梗阻可有轻度压痛但无腹膜刺激征,绞窄性肠梗阻时可有固定压痛和腹膜刺激征。
叩诊:绞窄性肠梗阻因腹腔有渗液,可叩及移动性浊音。
听诊:机械性肠梗阻时,可闻及气过水泡音或金属音、肠鸣音亢进。绞窄性或麻痹性肠梗阻则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3)全身表现:单纯性肠梗阻早期多无明显全身改变,晚期可有唇干舌燥、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尿少等脱水体征。严重脱水或绞窄性肠梗阻时,可出现脉搏细速、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四肢发凉等中毒和休克征象。
主要内容
第十八章肠梗阻患者的护理
教学重点
与难点
重点:肠梗阻的身体状况、护理措施。
难点:肠梗阻的身体状况、护理措施。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案例导入、启发讨论式、情境教学
使用考书目
基本教材:《外科护理》狄树亭等主编,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外科学》陈孝平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外科护理学》郭书芹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三)健康教育
1.告知病人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暴饮暴食。
2.出院后进食易消化食物,少食刺激性食物。
3.避免饭后进行剧烈活动,保持大便通畅,老年病人便秘者及时服用缓泻剂,如有腹痛、腹胀等不适,及时就诊。
(4)几种常见机械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
1)粘连性肠梗阻
2)肠扭转
3)肠套叠
3.心理-社会状况
4.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2)影像学检查
(二)治疗要点
1.非手术疗法
2.手术治疗
(三)术后评估
了解麻醉及手术方式、术中出血、补液情况。评估术后病人生命体征、切口情况、有无术后不适。如有引流,了解引流管的情况等。
工作任务
1.为王先生做出目前主要的护理诊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熟悉肠结的疾病相关知识、辩证分型及肠结的辅助检查
素质
1.尊重、爱护患者,能有效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以获取健康资料
2.爱岗敬业,及时准确执行医嘱,认真观察病情变化
教学
重点
肠结的临证护理、攻下药使用的辩证施护、健康教育
教学难点
肠结的辩证分型及临证护理
参考资料
《中西医结合外科护理》
《中西医结合护理诊疗方案》
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习过中医护理学,了解基本的中医知识,但是对于疾病的辩证分型欠缺临床实践,引导学生在临床广泛收集患者中医四诊资料,并观察胃脘痛临床表现,通过预习相关理论知识使本堂课更容易理解吸收。
教 学 内 容 与 教 学 设 计
一 疾病相关知识(10min)(结合解剖,思维导图阐述病机病因)
1.定义: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变向深部侵蚀,穿破浆膜层,致使胃、十二指肠与腹腔沟通,使胃肠内容物溢流到腹腔,产生以剧烈腹痛、休克为主的一系列危重症状,即为穿孔,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本病属于中医“胃脘痛”、“腹痛”、“厥心痛”、“心下痛”等范畴。
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课 程 教 案
学 年
2015-2016
学 期

开课时间
2015-2-24
结课时间
2015-6-6
课程名称
中西医结合护理
课程类别
职业基础课□职业技术课√选修课□
课程形式
理论课√实训课√
课程代码
考核类别
考试√考查□
系 、 部
护理系
教 研 室
成人护理教研室
授课专业
护理专业
授课班级
1402中西医结合护理
4、辅助检查:腹部平片、钡灌肠.、B超、腹部CT、血常规、生化、血气分析。
二 辩证分型:气机壅滞证、实热内结证、脉络瘀阻证、气阴两虚证(10min)
三 护理(45min)主要采取引导、提问式方法。
1、护理评估:健康史、身体状况、心理状况。
2、护理问题:腹痛、腹胀、呕吐、津液亏乏、活动无耐力、潜在并发症等。
2.护理问题:腹痛、呕吐、体温高、知识缺乏等
3.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2)临证护理(3)术后常规护理(4)。并发症护理
四 健康教育(10min)
1.情志调控、2. 饮食调控、3. 用药禁忌4. 活动与休息
五 病例分析(15min)采取小组讨论方式进行模拟个案汇报。
六 课堂总结护理(2)攻下药物的使用及护理(3)临证护理(4)术后常规护理。
四 健康教育(10min)
1、日常饮食
2、药物服用
五 病例分析(15min)采取小组讨论方式进行模拟个案汇报。
六 课堂总结:随堂提问本课程重点知识。
教 学 方 法 与 课 后 反 思
教学方法:采取多媒体图文讲授法,引导法、提问法、案例法、PBL等共同进行。
2.病因:中医肠结机制:心理及生理、机械性损伤等因素破坏了胃粘膜屏障作用而使消化性溃疡加重以致穿孔。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因多与平素脾胃虚寒,肝气犯胃、情志不畅等,致使胃肠功能紊乱,脾胃宿疾更趋严重。乃致突然出现中焦不运,气血骤闭而形成穿孔,产生剧烈腹痛。严重者热极伤阴,阴伤及阳,毒邪内闭,阳气外脱,危及生命。
2、肠结的病因、中医肠结机制:?中医认为,气、血、寒、热、湿、食、虫为本病主要发病因素。若病情发展,出现气血瘀久而化热化火,则可进一步导致肠道血肉败腐。如热毒炽盛,邪实正虚,正不胜邪时,可出现阴阳两虚之危证。?????????????????
3、肠结的临床表现:表现主要为“痛、呕、胀、闭”四大典型症状。
4.熟悉胃脘痛的疾病相关知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辩证分型
素质
1. 尊重、爱护患者,能有效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以获取健康资料
2.爱岗敬业,及时准确执行医嘱,认真观察病情变化
教学
重点
胃脘痛辩证施护及并发症护理、患者的评估
教学难点
胃脘痛的辩证分型及病因病机
参考资料
《中西医结合外科护理》
《中西医结合护理诊疗方案》
课后反思:
任课教师签章
姜萌
教研室主任签章
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理论课程授课教案
编写日期:授课日期:编号:
课程
名称
中西医结合护理
授课
专业
护理
授课
班级
1402护理
周次
1


周二3、4节
授课
章节
第六章胃肠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常规第一节胃脘痛
授课学时
2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
3.掌握胃脘痛的定义、患者的评估、胃脘痛辩证施护及并发症护理
任课教师
职 称
所在单位
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所在部门
护理系
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理论课程授课教案
编写日期:授课日期:编号:
课程
名称
中西医结合护理
授课
专业
护理
授课
班级
1402护理
周次
1


周二3、4节
授课
章节
第六章胃肠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常规第二节肠结
授课学时
2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
1.掌握肠结的定义、肠结患者的评估、临证护理、攻下药的护理及健康教育
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习过中医护理学,了解基本的中医知识,但是对于疾病的辩证分型欠缺临床实践,引导学生在临床广泛收集患者中医四诊资料,并观察肠结患者的临床表现,通过预习相关理论知识使本堂课更容易理解吸收。
教 学 内 容 与 教 学 设 计
一 疾病相关知识(10min)(结合解剖,思维导图阐述病机病因)
1、肠结定义:肠结是由于多种原因致使肠管内容物不能顺利通过肠道,气机阻塞,从而引起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痹病类疾病。
教 学 方 法 与 课 后 反 思
教学方法:采取多媒体图文讲授法,引导法、提问法、案例法、PBL等共同进行。
课后反思:
任课教师签章
姜萌
教研室主任签章
3.临床表现:高热、板状腹、肌紧张等典型表现。
4.辅助检查:内镜、B超、腹部CT、血常规、生化、血气分析。
二 辩证分型:肝胃气滞型、肝胃郁热证、脾胃湿热证、脾胃气虚证、脾胃虚寒证、胃阴不足证、胃络瘀阻证(10min)
三 护理(45min)主要采取引导、提问式方法。
1.护理评估:健康史、身体状况、心理状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