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铀矿通风尾气放射性核素迁移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合集下载

铀吸附研究现状

铀吸附研究现状

铀吸附研究现状铀吸附研究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就各种物质对铀的吸附试验进行总结,进而提出目前面临的实际问题,在富磷铀水体中的铀吸附研究还罕有报道,值得我们关注。

标签:铀吸附;研究方法;核能源引言核能源的开发对环境的影响由来已久,随着当代工业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们对核能的需求也与日俱增,放射性污染的破坏程度越来越严重。

因此,研究放射性对环境影响及其吸附迁移的规律,对于环境保护和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铀(uranium)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七周期第三副族元素,锕系元素之一,天然的放射性元素,原子序数92,原子量238.0289,密度18.95g/cm3。

自然界中铀的质量数包括234、235和238三种同位素,其相对丰度分别为0.006%,0.71%,99.28%,半衰期分别为2.475×105a,7.13×108a和4.507×109a。

关于铀吸附的实验研究已成为当今最具前景的研究课题之一,但是目前的研究还很少,主要集中在矿物,胶体以及微生物等方面,还需要我们不断努力。

文章就前人所做的铀吸附的相关实验进行总结。

1 国外的铀吸附实验的研究铀资源是当今社会核能发展的不可或缺的资源,铀不仅是重要的核能原料,同时也导致了主要的放射性污染。

铀的迁移及吸附对土壤及地下水的污染方面一直是人们较为关注的话题。

铀的吸附性研究,以研究天然材料对核素的吸附过程,如:美国能源部的“YuccaMountain”工程,利用火山灰、天然岩石、粘土等物质对U、Sr、Cs等14种核素,进行吸附实验,最终计算出多种核素在不同材料中的吸附百分数,并探讨溶液组成、核素浓度、温度及固相粒径对核素吸附性的影响。

EricSimoni等在法国的核物理研究所(IPN)的放射性实验室中放射性元素的吸附进行了研究,结合表面络合模型理论,主要对放射性的元素铀、钍等以及进行吸附试验的吸附材料的水溶液表面化学行为进行试验,进而总结出吸附规律。

核素迁移(徐鑫鑫)

核素迁移(徐鑫鑫)

核素迁移的现状和发展(西南科技大学安全技术及工程2010000598 徐鑫鑫)摘要:本文着重评述了当前有关放射性废物地质处置的核素迁移研究的进展,介绍了核素的迁移机理,以及讨论了迁移化学和天然类比体系。

关键词:核素迁移,进展,核废物处理,迁移化学全世界面临着能源遗乏的紧张局面,大力发展核能将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

我国在核能发展方面,由于过去认识落后,起步很晚,加上现在资金和技术上的困难,在本世纪末的发展规模是很有限的。

但可以预见到,在下一个世纪我国的核电事业必将有较大的发展,以满足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对能源的需求。

从另一方面看,发展核电的重要前提是必须安全地处置核动力反应堆产主的大量的放射性废物。

这些被公众所厌恶的废物的安全处置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核电发展的严重障碍。

如在瑞士,法律规定核电站对核废物的贮存和处置负有责任。

为此,五个核电站共同出资建立了“国家放射性废物处置组织(NAGRA)”全面负责规划、研究和解决这个难题,然后将根据废物处置方案的安全可靠性,进行全国公民投票来决定继续使用核电站还是关闭全部核电站。

最终安全地处置核废物的目的是将放射性废物与人类环境相隔离,使人类不受其放射性的危害。

世界各国公认的较为安全的处置方法(主要指高放废物)是地质处置,即将放射性废物处置库建造在深度地质层中,使用工程的和天然的多层屏障将废物隔离起来,天然的深厚的地质岩层和地层成为有效的最后屏障。

可是,必须看到这种屏障并不能保证绝对的安全。

在几百年、几千年后水泥废物库及包装体终将分崩瓦解,废物中的各种放射性核素将随着地下水流,或多或少地从地下废物库中迁移到生物圈中来。

因此,对放射性核素的迁移行为和规律的研究是放射性废物安全处置的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2][1[。

1 核素的迁移机理放射性核素在岩石中随地下水的迁移主要包含三种物理化学作用:1) 由于水流运动及流体个别质点流速、流向差异而引起的机械弥散与分子扩散综合作用而导致的核素迁移,称为水动力弥散;2) 核素随地下水的宏观迁移,称为对流弥散;3) 吸附作用,当放射性核素随地下水流穿过被水饱和的岩石孔隙时,由于溶液pH值不同,在固液界面上进行不同程度的离子交换,形成岩石孔隙表面对核素的吸附作用,从而减缓扩3[ 。

放射性核素在环境中的迁移与迁移规律

放射性核素在环境中的迁移与迁移规律

放射性核素在环境中的迁移与迁移规律放射性核素是指在自然界中具有放射性的核素,它们的存在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很大的影响。

放射性核素在环境中的迁移是指,它们从产生源地向周围环境扩散的过程。

放射性核素的迁移规律是指,在迁移过程中,它们的扩散和转移的规律。

1.放射性核素在土壤中的迁移规律放射性核素经由大气降落,往往会进入土壤中,所以它们在土壤中的行为非常重要。

土壤中,放射性核素的迁移规律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1 离子交换作用离子交换是指一种化学反应,它可以在离子之间传递原子。

放射性核素在土壤中的交换过程通常省略了放射性核素的化学反应,直接以可与非放射性同位素交换离子的方式实现。

1.2 扩散作用扩散是指溶质的高濃度向低濃度方向慢慢移动。

放射性核素在土壤中的扩散过程通常受限于土壤孔隙的大小和形状、水分和作物根的分布。

1.3 沉降作用沉降是指溶质在含有重物的溶液中向下沉降。

放射性同位素可以通过重力作用向土壤深层沉降,尤其是在土壤中的水分下沉时。

1.4 粘着作用粘着是指物质表面附着物质的作用。

放射性核素在土壤颗粒表面上的粘着作用通常是通过化学吸附和物理吸附来实现的。

2.放射性核素在水中的迁移规律放射性核素在地下或地表水中迁移和转移的方式与在土壤中有很大的不同。

在水中,放射性核素的迁移规律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种:2.1 分散作用分散是指微观的运动和混合过程。

放射性核素在流动的水中通过扩散、涟漪、湍流等分散方式扩散到远离源头的地方。

2.2 吸附作用吸附是指物质对所接触到的表面吸附。

放射性核素在水中通常会吸附在悬浮颗粒和沉积物上。

2.3 沉降作用沉降是指溶质在含有重物的溶液中向下沉降。

放射性核素在水中通常会沉降在水底沉积物上,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向水下深层移动。

3.放射性核素在大气中的迁移规律放射性核素在大气中的迁移通常会受到气溶胶、尘埃、云、雨和风等气象因素的影响。

放射性核素在大气中的迁移规律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种:3.1 气溶胶作用气溶胶是指空气中存在的温度和湿度难以评估的沉淀物质。

铀矿找矿前景及找矿方向浅析

铀矿找矿前景及找矿方向浅析

铀矿找矿前景及找矿方向浅析摘要:我国地大物博,矿产资源丰富,各类矿产资源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发都挥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种类的矿产资源用途和战略意义不同,有些矿产资源可以作为重要的发电物质,比如铀矿,是核电行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本文针对铀矿找矿前景及找矿方向进行略做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铀矿;找矿前景;找矿方向前言:按照矿床的规模,中型铀矿和小型铀矿在整体的铀矿矿产资源分布中占据60%左右,但是这类矿产资源的质量相对不高,里面通常会参杂一些其他的物质[1]。

在矿床的开采过程中,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对矿床进行综合的分析,包括矿床的赋存类型和矿床的分布范围[2],通过对目前铀矿床的了解,主要的矿床类型大概分为花岗岩铀矿床,火山岩由矿床和砂岩铀矿床等等。

铀矿对我国核电行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之一,在世界范围内,不同国家也大力开展铀矿的探索[3],并进行不断地技术优化和创新,铀矿的储量、开采技术等因素,直接影响着我国核工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深远。

1铀矿的成矿规律铀矿产资源的形成需要经历成千上万年的时间,铀矿资源分布主要集中在南北两个大区域范围内,不同的区域矿产资源的性质和类型也存在差异。

南方区域主要以花岗岩型为主,而北方主要以火山岩型和砂岩型矿床为主,矿床类型主要有花岗岩型、火山岩型、砂岩型、碳硅泥岩型铀矿床4种,其中,含煤地层的碱性岩中铀矿床具有找矿潜力。

关于铀矿的找矿技术和找矿方法一直是世界各国研究的热门课题,通过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在近些年来,关于铀矿的开采技术和方向有了更大的突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金属矿找矿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铀矿找矿前景分析我国地大物博,矿产资源丰富,但是相对于其他类型矿产储备量的比例相对较少,其中铀矿床在含煤的地层中储量是最少的,但是根据我国地形地貌的特点分析,我国仍然具备一定的找矿潜力。

世界上铀矿床主要分布于近东西向欧亚巨型铀成矿带以及环太平洋巨型铀成矿带,这两条成矿带均横穿中国。

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中辐射环境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中辐射环境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中辐射环境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摘要:在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过程中,由于放射性核素的迁移、浓集或扩散,会给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放射性污染,如何有效防止放射性污染、确保辐射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已成为现阶段讨论热点。

本文对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进行了归纳分析,并从监督管理、法规制度等方面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伴生放射性矿;辐射环境;对策研究伴生放射性矿是指含有较高水平天然放射性核素浓度的非铀(钍)矿。

伴生矿资源除了含所需的矿用成分外,同时伴生有高于规定水平的天然放射性物质。

2020年11月24日生态环境部发布《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辐射环境监督管理名录》,将稀土、锆及氧化锆、铌/钽、锡、铝、铅/锌、铜、铁、钒、钼、镍、锗、钛、金、磷酸盐、煤等18个矿种纳入监管的伴生放射性矿产类别。

由于伴生矿资源中含有较高水平的天然放射性核素,在开采、运输、冶炼、加工和利用过程中,伴生矿中的天然放射性物质也将被迁移、浓集或扩散,这样含有天然放射性核素的产品、废弃物的放射性水平将超过天然放射性本底水平,因而给周围环境及公众健康造成严重影响[1-2]。

目前,我国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辐射管理体系不完善、法规标准不健全等问题,导致放射性污染事件频发,因此加强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项目的辐射环境监督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1.伴生放射性矿辐射环境影响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项目对公众产生辐射照射增加主要通过外照射和内照射影响。

(1)外照射伴生放射性矿的开采过程,把地表以下的较深层的含天然放射性核素比活度较高的土壤转移至地表上来,破环了该地区原有的辐射环境,提高了该地区的γ辐射水平;伴生矿的冶炼、加工和利用就是天然放射性核素在中间产品或废物中有所富集,并扩散到更大的范围。

放射性固体废物的产生,使周围环境γ辐射水平显著提高,对人产生γ辐射照射。

在伴生放射性矿的开采、冶炼、加工和利用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粉尘、悬浮物及气溶胶均会对人产生γ辐射照射,以及在水体产生的放射性沉积物,也会对人产生γ辐射照射。

放射性核素的分离和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

放射性核素的分离和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

放射性核素的分离和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放射性核素是指具有放射性特性的同位素,它们在核反应中释放出放射性粒子以及能量。

这种特殊的性质使放射性核素不仅在核能利用、核武器开发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同时也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

因此,放射性核素的分离和分析技术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放射性核素的分离技术放射性核素的分离技术是指从混合样品中将目标放射性核素提取出来的一种技术。

常用的分离方法包括离子交换、溶剂萃取、树脂吸附、蒸馏、超滤、电渗析和化学沉淀等。

不同的分离方法具有各自的特点和适应范围,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样品特性和需求选择适宜的方法。

离子交换法是将样品中的目标核素与离子交换树脂之间发生离子反应,通过选择不同的树脂和溶液条件可以达到目标核素的高效分离和纯化。

溶剂萃取法是利用多相体系中目标核素的分配行为实现分离纯化,常用的有三相萃取法和液液萃取法。

树脂吸附法是在适当的酸碱环境下,利用树脂对目标核素的亲合性实现纯化分离。

蒸馏法是利用核素的不同挥发性从样品中分离出单一成分。

超滤法是利用超微孔膜的分离作用,将大分子物质与小分子物质分离开来。

电渗析法是利用电荷和电动力将离子从一侧推向另一侧实现分离。

化学沉淀法则是利用某些物质与某些离子生成稳定的沉淀实现的分离纯化方法。

二、放射性核素的分析技术放射性核素的分析技术是指对样品中的放射性核素进行鉴定、测量、定量和监测的技术。

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放射性计数、放射化学分析、质谱分析、同位素标记技术、电化学分析等。

放射性计数是利用放射性核素特有的放射性衰变过程进行分析测量的方法。

常用的计数方法包括GM计数器、闪烁计数器、液闪计数器和多道计数器等。

放射化学分析是利用放射性核素在化学反应中具有特别的反应规律和特征进行分析的技术。

质谱分析是一种分析样品中的化学元素、同位素或分子的技术,常用的方法包括ICP-MS、AMS、SIMS等。

同位素标记技术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对分子进行标记,然后利用放射性计数或质谱分析等技术进行检测和测量。

2023年铀矿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铀矿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铀矿行业市场分析现状铀矿行业是指开采和加工铀矿石的产业。

铀矿石是用于生产核能的重要原材料,其市场需求受到核能发电、核武器制造等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对铀矿行业市场分析现状进行探讨。

一、市场概况铀矿行业的发展受到核能发电行业的需求推动。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调整和清洁能源发展的趋势加强,核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备受关注。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预测,到2030年,全球核能发电装机容量将增加25%以上。

这将带动对铀矿石的需求增长。

尽管核能发电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核废料处理等问题,但核能仍然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能源形式。

许多国家都将核能作为实现能源安全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手段之一。

其中,中国是铀矿需求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根据世界铀协会(WNA)的数据,到2035年,中国对铀矿的需求将占全球总需求的50%以上。

二、市场竞争铀矿行业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的竞争者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哈萨克斯坦等国。

澳大利亚是全球最大的铀矿石出口国,占全球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加拿大是全球第二大铀矿石出口国,哈萨克斯坦紧随其后。

这些国家拥有丰富的铀矿资源和成熟的开采技术,对市场占有率有着显著优势。

此外,一些新兴市场也在迅速发展。

例如,尼日尔、纳米比亚和马达加斯加等非洲国家也拥有丰富的铀矿资源,正在加大对该产业的投资。

这些国家通常拥有低成本的开采和加工能力,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

三、市场前景随着核能发电行业的快速发展,铀矿行业的市场前景看好。

根据IEA的预测,未来几十年内,全球对铀矿的需求将保持增长。

尽管一些国家对核能的发展表现保持谨慎,但全球范围内的核电装机容量仍然有望继续增加。

同时,铀矿行业也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核能发电行业的发展受到政府政策、国际形势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随着一些国家逐渐减少对核能的依赖,铀矿需求可能受到一定的冲击。

另一方面,核能行业在核安全、核废料处理等方面仍面临着一些技术和环境问题,这也可能对铀矿行业的发展产生影响。

我国放射性同位素生产应用现状和发展中要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我国放射性同位素生产应用现状和发展中要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我国放射性同位素生产应用现状和发展中要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李茂良(成都云克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成都610041)非动力核技术应用(包括同位素和辐射技术的应用)是核技术应用的重要方面,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医疗卫生、农业、环境保护、科研、勘探和公共安全各个领域,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非动力核技术应用的发展除加速器(作为辐射源)的研制和应用外,最重要的是放射性同位素的研制、生产和应用。

本文简要介绍我国放射性同位素生产应用现状和发展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以引起上级领导和各位专家的重视,促进我国非动力核技术的推广应用。

1、国际同位素生产现状放射性同位素的来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核反应堆生产,加速器生产,从核燃料后处理废液中分离提取,全世界主要同位素生产设施见表1。

另外,一些短寿命放射性同位素,特别是常用短寿命医用放射性同位素(如99m Tc、113m In、90Y、188Re、68Ga等),可利用反应堆产或加速器产母体同位素制备的同位素发生器获得。

大部分放射性同位素利用多用途研究堆生产,其中5MW以下的低功率研究堆生产放射性同位素品种和数量十分有限,只能满足部分国家国内需求,5MW以上功率的多用途研究堆只有50座左右,而已用于或可用于大规模生产放射性同位素的多用途研究堆仅有30来座。

可用于生产高比活度发射性同位素(如60Co、192Ir、153Gd、89Sr、188W、63Ni、117m Sn等)的高通量堆只有美国橡树岭国立实验室的HFIR 和爱达荷国立工程实验室的ATR,俄罗斯的SM-3和MIR/M1及比利时的BR-2,国内有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的高通量工程实验堆(49-3堆)和中国原子能院的中国先进研究堆(CARR)。

快中子堆主要用于89Sr生产。

另外美国和俄罗斯是世界上仅有用高通量堆可生产提供超铀元素252C fα强放射源的两个国家。

当前反应堆生产主要同位素有三十多种(99Mo、99m Tc、131I、125I、198Au、51Cr、113Sn、117m Sn、32P、35 S、186Re、188Re、89Sr、165Dy、166Ho、153Sm、14C、3H、85Kr、133Xe、90Sr、90Y、137Cs、60Co、192Ir、170Tm、177Lu、153Gd、152Eu、125Sb、63Ni、169Y、47Sc、75Se、55Fe、59Fe、191Os),其中医学上用的最多的是99Mo和131I,99Mo加上99Mo /99m Tc发生器的年销售量大于3亿美元,占核医学诊断用药的80~9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普资讯
8 2

矿 冶
第 2 7卷
性 照射 连 续 5年 内 平 均 有 效 剂 量 不 得 超 过 2 O mS一 \ 任何 1 . 年的有效剂量不得超过 5 S 。假设 0m v
关 键 词 :铀 矿 通 风 ; 射 性 核 素 ; 素 迁 移 ; 究 现 状 放 核 研
中 图分 类 号 :X 8 7 文 献 标 识 码 :A 3 文 章 编 号 :1 0 — 0 3 2 0 ) 20 8 — 5 0 0 8 6 ( 0 8 0 — 0 10
为 了实 现 国民经 济 的可 持 续 发 展 战 略 , 国家 调 整 了能源 政策 , 积极 发展 核 电 ,十 一五 ” “ 规划 加
中国核工 业各 系统 年均集 体剂 量见 表 1 。
中国铀矿 山的氡 水 平 自上 世 纪 6 0年代 以来
表 I 核 工 业 各 系 统 平 均 集 体 剂 量 分 布 表

直 在 下 降 , 铀 矿 井 下 氡 浓 度 仍 然 较 高 。铀 矿 但
井 内积 累 的大量 的氡排 入 环境 , 出量 因矿 山规 排
在 较大程 度 上 加 重 了地 表 生 态 环 境 的放 射 性 污 染, 危及 到公 众 的 健康 。 因此辐 射 防护 安 全 成 为
十分迫切 的研 究课 题 。
10 9 0年 间全世 界 的铀 产 量 总共 只有 3t 二 次 大 ,
战期 间迅速增 加 ,9 2年 的年 产 量 上升 到 1 0t 14 0 , 目前 的年产 量 已达 到 3万 t 。无 论在 国外 还是 在
世纪 5 0年代 , 铀矿 山 的氡活 度浓 度并没 有 明显 的 下 降 。随着开 采 条 件 的改 善 , 取 机 械 通 风及 其 采 他 降氡 措 施 , 上对 氡 认识 的加 深 , 世纪 7 加 上 0年 代各 国铀 矿 山 的氡 活度 浓度水 平 才大 幅度 下降 。
国原 子辐射 效应 科学 委 员会 的报告 值 高 出 6 倍 , 4
国内 , 铀矿 开采 早期 , 下的氡 活度 浓度 一般都 在 井 较 高r 。1 3 3 9 0年测 得 德 国 斯 尼 伯 格 和 捷 克 亚 希 ]
莫 夫铀 矿 的氡 活 度浓度 是 1 8 ×1 。 . 5 0 . 5 0 ~1 8 ×1
联合 国原 子辐 射 效 应 科 学 委 员 会 1 8 9 2年 的 报 告 中提 出 , 铀矿 冶 系 统 产 生 的集 体 剂 量 只 占核 燃 料循环 系统 典型 值 的 9 4 ] 因 此铀 矿 冶 在 . 7/ 1, 9r 6 核燃 料循 环 中地 一 度 曾被 忽 视 中 国核 工业 , 而
三 十 年 辐 射 环 境 质 量 评 价 表 明_4, 国 比联 合 2 中 ]
B / , 高 者 达 5 5 × 1 B / 。1 4 q m。 最 . 5 0 q m。 9 0年 美 国科 罗 拉 多 铀 矿 的 氡 活 度 浓 度 是 9 2 0 . 5x 1
B/ , q m。 犹他 州铀 矿 的是 1 8 ×1 B / 。到 上 . 5 0 q m。
模不 同而有 差 异 。按 照 I RP第 6 C 0号 出版 物 和
第6 5号 出版 物规定 , 子体 职业性 照射 5年 内平 氡
均 每 年 不 得 超 过 1 4 mJ・h m。 2 v 。从 / ( 0 mS ) 2 0 年 开 始 实 行 新 颁 布 的 GB 8 7 — 2 0 电 02 1 8 1 O 2《 离辐 射 防护 与辐射 源 安 全 基 本 标准 》 定 了职业 规
维普资讯
第2 7卷 第 2期
20 0 8年 5 月
铀 矿 冶
U RA N I M I I G N D ET A LLU R GY U M N N A M
Vo1 7 No. .2 2
M a 00 y2 8
我 国铀 矿 通 风 尾 气 放射 性 核 素 迁 移 的 研 究 现 状 及 展 望
收 稿 日期 :2 0 — 91 0 70 — 3
基 金 项 目 : 家 自然 科 学 基 金 (o 7o 7 ; 南 省 教 育 厅 课 题 ( 6 7 7 国 7 54 ) 湖 oc 2 )
作者简介 : 谢 东 ( 8 ) 男 , 北 省 荆 州市 人 , 读 博 士 研 究 生 , 师 , 要 研 究 方 向为 通 风 及 污 染 物控 制 技 术 。 17一 , 湖 9 在 讲 主
快 了核 能的 开发利 用 。为 了满足 对铀 矿 资源逐 年
随着对 核燃 料 需要 量 的增 加 , 矿 石 的 产 量 铀
以惊人 的速 度增 长 , 矿 冶 系 统 对环 境 的污 染也 铀
相 对 增 大 。 以 铀 产 量 来 衡 量 这 种 增 长 , 85 1 5 —
递 增 的需 求 , 原有 矿点 逐步 向深 部开 采发 展 , 部 深 开 采将导 致铀 矿井 通风 路线 延长 , 流污染 加重 。 风 同时新增 矿点 将 导 致放 射性 尾 气 总 排 风 量 增 大 ,
谢 东 , 汉青 。 周 星 火 王 ,
(.中南 大学 能源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 南 长 沙 4 0 8 ; .南 华 大 学 城 市 建 设 学 院 , 南 衡 阳 4 1 0 ; .湖 1 湖 10 3 2 湖 20 1 3 南 工 业 大 学 土 木 工程 系 ,湖 南 株 :放 射 性 核 素 的 扩 散 与 迁 移 状 况 是 大气 污 染 控 制 与 环 境 治 理 中 一 个 十 分 重 要 的 问 题 。介 绍 铀 矿 通 风 尾 气 的排 放 特 点 和铀 矿 通 风尾 气 放 射 性 核 素 的 研 究 现 状 , 对 目前 研 究 中 出 现 的 问 题进 行 分 析 和 展 望 。 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