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宇森和他的暴力美学

合集下载

暴力美学

暴力美学

暴力在电影中的四种表达:客观纪实、唯美写意(浪漫化、舞蹈化、写意化)、游戏娱乐(娱乐化、喜剧化)、变态恶心暴力电影发展史一、1930-1966 文雅而间接的暴力海斯法典二、1967-1979 直接而尖锐的暴力新好莱坞、香港新武侠电影、日本武士动作片三、1980-1990 复杂而多元的暴力徐克、吴宇森、林岭东、成龙奥利弗斯通“越战三部曲”四、90年代至今昆汀罗伯特·罗德里格兹“杀人”系列杜琪峰刘伟强北野武三池崇史冢本晋也吴宇森、北野武、昆汀同:1,内容上,偏爱犯罪题材,集中讲述黑帮、犯罪及警察的故事。

2,时间上,都成名于20世纪80/90年代,吴宇森1986《英雄本色》、北野武1989《一个极其凶暴的男人》、昆汀1992《水库狗》3,影响上,都引领着新一代的暴力美学潮流。

4,性质上,都属于商业片,但自主性较强,有自身艺术特性。

5,背景上,不是正规科班出身,对视听语言掌握或自学或底层实践开始,异于电影学院学生。

异:一、民族或时代的文化积淀:吴宇森: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侠义精神焦点始终是男性间肝胆想照的友谊伦理美学北野武:日本崇尚自然的唯美主义和血腥暴力菊与刀交织的悲哀的美快狠的暴力方式昆汀:消费、通俗文化时代解构权威娱乐化游戏精神感官刺激与形式愉悦北野武受本国导演(黑泽明、深作欣二、大岛渚)影响更多,有鲜明日本特色、吴宇森和昆汀更多杂糅中西方经典,吴宇森更多继承中发扬,昆汀却是在拼贴中解构。

二、大相径庭的叙事特征1,叙事视角均以全知视角,擅长以纵横捭阖的概括能力,灵活多变的讲述手段,丰富多彩的叙事层次,灵活自由的焦点转换,避免了作者的主观强加的可能。

①主人公确立●∙吴宇森主人公总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男人孪生英雄为友情拼杀,为职责、尊严、荣誉而战极少涉及男女爱情与社会形势半神形象善恶有报结局平行交错的叙事风格。

●∙北野武永远只关注一个人的世界,围绕一个硬汉固定形象而存在。

绝无英雄化的造型和美丽,缺乏对胜利与男子汉气加以确认的表象。

有关暴力美学《东方的承诺》

有关暴力美学《东方的承诺》

有关暴力美学----东方的承诺刚看完《东方的承诺》,这部电影真是很黄很暴力那种,里面的打斗场面让人感觉特不舒服,让我想起了关于“暴力美学”这个词。

这还是吴宇森大导演最先提出来的,我当年看他拍的《夺面双雄》,又叫《变脸》里面表现的特别明显。

黄昏、教堂、白鸽、逆光中人物的剪影~~~那打斗简直是神圣化了。

最后那场枪战前还有唱诗班,真受不了了。

后来在《赤壁》里白鸽什么的一样不少,当然,这是被当做笑料的。

还有就是007系列,詹姆斯·邦德就是绅士风度、风流倜傥、英俊洒脱、身手不凡的代名词。

跟他打架永远都是别人在倒霉。

在罗杰·摩尔扮演邦德之后他打架时西服就没再脏过了。

布鲁斯南扮演邦德是就更强大了,打完架照一下镜子摆一下pose是常事了。

有一回开摩托艇钻到水底下还没忘了正一正领带。

这是在《黑日危机》的序章里面的。

同样是卧底《东方的承诺》里面的这个卧底就太不走运了。

他生后的这个社会太现实了,不是因为你是正面人物你能一招制敌,三两下把对手放倒。

子弹都擦身而过就是伤不到你。

回头还能抱得美人归。

这电影拍的巨血腥,不是出现什么大规模的流血事件,而是每一个暴力场面都尽情的展示给你看,生怕你的感官不受到刺激似的。

刚开始就是一个那刮脸刀子割喉的镜头,别的电影都是把人嘴一捂,刀子一过人到地上完事。

这个里面那人用剃刀跟用锯条似的,来回的锯,动脉里的血跟井喷了似的,紧接着就是一可怜的低龄产妇,血就从她的裙子下面哗哗的往下流,然后晕倒在药店的地板上。

恐怕晕血的孩子们当场就能和那个产妇一起晕过去。

这个产妇的死牵扯到了欧洲的家族式犯罪组织的有关雏妓的黑幕,当然事情不会就此罢手,电影开头杀人的那位被另一帮人做掉了。

也是割喉,这帮人还专业一点,一刀下去又狠又准,那人连出声的机会也没有,而且还有围脖作掩护,刀口都看不出来。

导演看来对这个不满意,镜头里不是住随着凶手离去的背影,而是正对着被杀者。

那人惊恐的扯开自己的围脖,然后我们看着他的脖子上的刀口裂开,血从里面喷出来,很久才倒下。

浅议电影中的“暴力美学”——以吴宇森电影为例

浅议电影中的“暴力美学”——以吴宇森电影为例
技巧和剪切技巧,将暴力动作拍得具有形
幕, 激烈血腥的枪战成为一种凄美华丽的 发展 的和爱欲 的本 能力量 ;死本能则 表 化。观众在观看该 片段进而进入审美体 表演 :人们仿佛不是在血腥的生死决斗 , 现为潜伏于人类生命 中的破坏性 、攻 击 验的直觉 阶段 时 ,这些美丽 的场景直 观 9 2 o 年 发表的 地刺激观众 的知觉 ,让观众产生美 的感 而是在看 由忽明忽灭的蜡烛和庄严的圣母 性和 自毁性 。弗 洛伊德在 1
图1

指 “ 电影 中将暴力或血腥 的东西变成纯 粹 的形式 快感 ”。④ 该 类 电影主要 通过
将其作为表 达幽默的一种叙事方式 。例 车上 因为毫无 预兆的刹车而错手杀 了无
的对 话颠覆 了观众对 血腥场面 的刻板 印 象 ,冲淡 了观众 的排斥 感 ,使观众不 由
将枪 战、武打场面 、杀戮或 其他一些暴
研 究 生 之 页
NE WS RE SE ARCH
浅议 电影 中 夏小 童
【 摘
要】 本文将电影中 “ 暴力美学”创新地看作一种 “ 生产一消费”结构。在该结构中,作为生产者,导演
的 生产技 法将 “ 暴力”进行风格化 处理 ,决定 “ 暴力美 学”的艺术感 ;作为消 费者 ,观众通过 审美体 验 ,宣泄 自身 的暴 力欲 望。本 文分别从 技法 角度和心理 角度剖 析该结构 ,且 以吴宇森 《 英雄本 色》作 为具体案 列分析 :吴氏 “ 英 雄 片” f t . 列用电影技 法来弱化暴力 ,从 而突 出中国传统思 想中的 “ 义” ,同时让观众 自身对人物 形象及 暴力行为做
随处可见 、被 明令 禁止 的行为 ,为什 么 而是通过 在观影 中产生 的情 感起伏 的方 特定 的 叙事 情 节 中 ,如将 暴 力 安排 到 在电影 中竟然 与 “ 美学”产生联 系?电 式发泄暴力欲望 。 复仇 、声张正义 、幽 默等情节 中。该类

吴宇森电影“暴力美学”的反思

吴宇森电影“暴力美学”的反思
观点, 而且这些 观点大多是片断 的、 破碎 的 , 并不完 整 。
严、 朋友 的忠诚 以及 对手 之 间的仇恨 。在吴宇 森 的影
片中一定会有以下场面 : 枪手横 向腾 空跃起 , 手持双枪
有学者认 为将暴 力纳入审美 中是有问题 的。暴力作 品
在 崇 拜 宣 扬 人 的 强 力 统 治 理 念 时 , 定 了 民 主 秩 序 和 否

电影世界 , 而其 后的北野 武 、 利弗 ・ 奥 斯通 、 大卫 ・ 林 奇、 昆汀 ・ 塔伦 蒂诺 等人 对暴力 进行 的风 格化探 索在 世界影坛上 也 引起 了不小 的轰 动 , 起 了一个 “ 力 掀 暴
美学 ” 的热 潮 。烛 光 中映 出 的圣母 像 , 景 中掠过 的 背
白鸽 成 了吴 字 森 电影 中 的标 志性 美学 元 素 。而 在 如 此
21 0 0年 苇 4
莘 } F 羔 莩 搦 f j, 矗 鼋 导
’ 、 4 c、 、 一

f~
参 阜举 耨 1
『 t . I
NO. 4
( 筝 12 ) 总 2
Jl1l r 】 OJ}j¨ l
l1 v 盯川 、 l Hil h { h l …f o P
个里程碑 。吴宇 森 “ 雄 系列 ” 片 的出现 使得 他 英 影
肃穆 的环境 中进行 的各 种血腥 的打斗构成 了吴宇森暴 力美学 的重要 内容 。 在吴宇森的影片 中 , 多数 主角都 是杀 手或江 湖 大 人物 , 但是他们一般都有着侠 义的英 雄气概。在片 中, 吴宇森会用很多 的特写镜 头来拍 摄他 们 , 而且 拍这 些 特写时一般都采用慢镜头连接 。情节一般都是警 匪相 斗、 警探 卧底 或杀 手 对决 , 出 的主题 一 般是 人 的 尊 突

著名电影导演的作品和风格

著名电影导演的作品和风格

著名电影导演的作品和风格电影是一种能够深入人心的艺术形式,而一个优秀的电影导演更是能够通过自己独特的创意和视角,给观众带来深刻的触动与感悟。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几位著名的电影导演,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和独特的电影风格。

1. 模仿大师——昆汀·塔伦蒂诺昆汀·塔伦蒂诺作为美国电影界的扛把子级别人物,他的电影作品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与期待。

其中,《低俗小说》、《无耻混蛋》等代表作品都成为经典,不仅展示了他出色的才华,更将他的个人风格淋漓尽致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塔伦蒂诺的电影风格深受新黑色电影的影响,他以暴力场面和黑色幽默为特色,抓住观众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共鸣。

另外,他经常采用非线性叙事的手法,对于故事情节的处理非常巧妙,让观众倍感新奇与刺激。

2. 暴力美学——吴宇森吴宇森作为华语电影导演的先锋人物,一直以来以热血激情和浓郁的暴力美学为代表。

《英雄本色》、《独立日》、《喋血双雄》等电影作品,都堪称华语电影的代表作品。

吴宇森的电影风格以动作戏为主,他擅长捕捉热血与愤怒的感情元素,通过对于场景的烘托和角色的定位,让观众在电影中产生一种强烈的情感共鸣。

另外,他对于特效的处理也非常细腻,往往能够将特效和场景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达到高度的观赏性。

3. 视觉诗人——张艺谋张艺谋作为中国电影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电影作品总是以大气磅礴的场景和抽象深邃的思考为特色。

《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影》等代表作品在国内外电影界都获得了高度的称赞。

张艺谋的电影风格十分独特,他的影片往往不局限于故事情节本身,而是采用一种诗意的表现手法,将观众带入一个神奇而梦幻的境界。

他对于场景和服装的设计也非常注意,能够充分体现中国传统美学的精髓,让观众在影片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4. 冷静观察者——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作为美国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导演之一,他的电影作品一直以来以干练的风格和坚实的故事内容而著称。

从吴宇森导演的暴力美学论电影《太平轮》存在的问题

从吴宇森导演的暴力美学论电影《太平轮》存在的问题

从吴宇森导演的暴力美学论电影《太平轮》存在的问题作者:刘晓萌来源:《参花·下半月》2015年第08期吴宇森导演的《太平轮》于2014年12月份上映,它是集战争、爱情、灾难多元素于一体的影片。

该影片虽有优点,但是也存在诸多的问题。

本文主要结合吴宇森导演的暴力美学风格来评论该影片存在的问题。

一、时间太长该影片播放时长为129分钟,但这并不是一部完整的《太平轮》,而仅仅是《太平轮》(上)。

影片讲述的是从1945年到1949年抗日战争到国共内战发生的故事。

尽管演员名单里把金城武和宋慧乔排在最前面,但在《太平轮》(上)里没有真正的主角,也就没有主线。

129分钟的片长,用一句看似恶搞的话描述“估计有近50分钟在叙述如何打鬼子和打自己人。

”两集的故事情节完全可以压缩到一集,主角和精华的故事情节可以提炼,但吴宇森导演却并不鲜明地表现自己的暴力美学,似乎也“浪漫了一把”,把影片的故事铺垫拍了129分钟,这也吊足了观众胃口。

二、特效镜头众多影片一开始就是战火纷飞的画面,车子炸毁,胳膊炸飞。

士兵轻轻松松地上坡、下坡、奔跑、中弹。

似乎是为了达到逼真、身临其境的效果,导演选择了手持跟拍,但又没法像演员一样跳上跳下,于是用机器进行操控,结果镜头是上上下下了,可是却平滑得奇怪。

另外战争场面,吴导更注重细节的拍摄。

影片中给黄晓明慢镜头的戏份偏多。

而观众更愿意看到的是以客观视角,看常人能看到的战争场面。

影片中的几个镜头,更体现出了吴宇森导演的审美视角。

金城武在遍地尸体的战场上仰面满脸仓皇;佟大为在幻想章子怡是自己妻子时,七八个战友紧密围在他的脑袋四周,更是体现了吴宇森的导演风格。

但是这样一部“战争、爱情、剧情”片像是一部超长版创意广告。

三、演员问题黄晓明和宋慧乔个人形象完美,过分凸显。

在拍摄黄晓明时,导演给他的脸诸多特写:正面、侧面、仰头、低头。

但是,纵观这几年黄晓明的片子,似乎表情大体相似。

在电影《风声》和《一场风花雪月的事》里,神情表演类似。

电影暴力美学

电影暴力美学

电影暴力美学摘要:随着社会文化背景的变更,暴力美学在电影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

暴力美学在电影中不仅局限于纯暴力,更多的是用暴力来推动剧情发展,给电影观众提供一种假想的心理满足。

关键词:暴力美学;电影;北野武;吴宇森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11-0000-01一、暴力美学的含义暴力,作为人的一种本能和欲望,自人类产生就潜藏在人类的内心深处,心理上表现为对力量的崇拜与对死亡的恐惧,外化为打的形式感决定的。

“暴力美学”起源于美国,在日本发展成熟,后又传入香港的一种电影艺术趣味和形式探索。

最通俗的说法就是,将暴力的动作场面仪式化。

其特征表现为:创作者往往运用后现代手法,要么把影片中的枪战、打斗场面消解为无特定意义的游戏、玩笑;要么把它符号化,作为与影片内容紧密相关的视觉和听觉的审美要素。

二、日本、香港为例分析不同地区电影导演作品风格特色。

1.日本暴力美学电影以导演北野武为例进行分析。

日本是个有双重性格的民族,既有较强的傲性又有极强的奴性还有一种非一般的残忍,同时由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使其一直受各种外来文化的影响,不同的文化氛围造就了其民族爱分析反思的特点,在电影拍摄中有所体现。

日本的暴力美学总体上体现为冷静式的暴力,主要风格以表现绚丽的画面,冷酷的现实和冷静的人物性格为特点。

代表人物是日本导演北野武,由他执导的影片《花火》,《玩偶》都是以清新优美的画面布置人物的周围环境,然后以催人泪下的故事营造凄美的氛围,暴力成为展现人性美的手段,于残酷的外在形式下表现人物内在的真善美.形成了一种“残酷的美”。

北野武喜欢自编、自导、自演,作品比较感性,多是讲述主人公如何为了生存而奔命,对话不多,对主人公的内心与现实的碰撞有着细腻的描写。

北野武的电影大都生活化,使观众融入到剧情中,产生既害怕发生暴力又能理解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且希望主公最终用暴力解决一切的复杂心态。

“到了九十年代后半期,以冷酷著称的北野武在他的电影世界里增添了一丝伤感”,《花火》就是此类型的代表作。

拆书-张彻曾说吴宇森不适合当演员,其实他内心一直有一个当演员的梦

拆书-张彻曾说吴宇森不适合当演员,其实他内心一直有一个当演员的梦

张彻曾说吴宇森不适合当演员,其实他内心一直有一个当演员的梦前几天《英雄本色》重映,小马哥再现,对旧作许多港片迷来说无疑是一大福利。

其中吴宇森和徐克两人都在片中客串,徐克曾经主演过《我爱夜来香》《打工皇帝》,是比较爱上镜的一位,不过和吴宇森比起来,还是有点不及,毕竟吴宇森一直有一个当演员的李安惊世。

吴宇森没有加入邵氏之前成龙是编剧,1971年并于加盟邵氏电影公司,在张彻手底下任第二副导演,张彻作为武侠绝学,暴力美学的鼻祖,吴宇森在他手下研读了许多电影副官知识,可谓是受益匪浅。

排练其实金城武一开始最喜欢的是表演,没有想过当导演,1972年张彻拍摄《年轻人》的时候需要一个第三男主角,当时狄龙和吴宇森是好朋友,于是向张彻所推荐了吴宇森,并说他很会演的。

之后还接来了摄影师,还化了妆什么的,准备先试一段戏再说。

只可惜才进行到一半,张彻就将其阻扰了。

并且告诉吴宇森,“你还是专心在公关比较好,努力往编导方面发展,不适合当演员。

”正是张彻大师的慧眼识珠,才使得香港影坛多了一位才华横溢的导演,要不然只是多演员了这位跑龙套的演员。

张彻对吴宇森也是尽心尽力的指导,常常询问他的意见什么的,不会因为他年轻而看轻他。

后来有人帮吴宇森当导演,他不敢见张彻,只是写了一个条子给他,直言自己出去拍电影,之后才和张彻道歉解释。

1973年月初吴宇森拍摄的第一部动画片《过客》,据说当年的武术指导就是周润发大哥。

只可惜而后因为太过暴力被私刑禁演。

之后还是张彻到嘉禾为金鼎吴宇森说好话,邹文怀才加盟吴宇森的,还把那部未上映的片子买了下来。

《过客》后来经过修改,改名为《铁汉柔情》,吴宇森自己也有接拍,也算是处女作。

1976年吴宇森执导《少林门》,腿王谭道良主演,成龙大哥也有重要戏份,表演的吴宇森自然不会错过上镜机会。

最为郭富城当年是香港最年轻导演,在嘉禾期间,拍出许多大热电影,诸如《帝女花》《发钱寒》《大煞星与小妹头》等等。

1982年邵氏和嘉禾联合起来对抗新艺城,委以重任的吴宇森拍片了《八彩林亚珍》,由梁朝伟和许冠英主演,只可惜没有降到预期效果,之后渐渐不被重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