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吴宇森电影中的暴力美学【范本模板】

合集下载

东方暴力美学的浪漫诗意——浅析吴宇森早期作品中的暴力美学意象

东方暴力美学的浪漫诗意——浅析吴宇森早期作品中的暴力美学意象
深入 探讨 和研 究 。
氏风格 最大 的特点就是 解剖暴力 。 美学 的角 从
度 变换时空 , 把动作和 过程分拆后 重新组合 延 长播放 , 使其节奏发生 改变, 是蒙太奇在瞬 间应 用的极 致 。 摄影 机正 常速 用正常速度外 , 会 他 还 以每 秒6 格 甚至 1 0 的速度 拍摄 , 0 格 2 从而使 动 作 的精确 和细腻发挥到 了登峰造极 的地步 。 门1
头、 精练 的对 白以及 舞蹈般 的枪战动作令 人为
之倾倒 。
孩用稚嫩纯洁 的童 音唱着天籁般 的歌 声。 歌声 如象征和平 的 白鸽 一样, 有的争斗都 失去 让所 了意义 。 龙的小说 中, 古 用剑者 死于剑 。 宇林 吴 的江 湖中拔 有真 正的暴力舱 膛里飞 溅的子弹
闪烁 着人性的光环 。 笔者不禁 联想到 台湾新近 起片 的一 部作
血 双雄 》 纵 横 四海 》 典 影片 为观 众所 熟 、 《 等经 悉 英雄本色 》 它开创了香港 传统黑帮类 型片 的范例 , 遵循奸人 背叛 、 人受害 、 好 奋起复仇 的 经 典叙 事模 式 , 承合 , 晰 明了, 究快 节 起转 清 讲 奏 , 求故 事 的娱 乐性 。 追 狄龙 饰演 的豪 与周 润 发饰演的小 马情 如手足 , 伪钞交 易中, 一次 豪在


l l竺 ll 一 … l 一 I I 基I l 蓬 一 I 一 l I
东方暴力美学的浪漫诗意
浅析昊宇纛早期作品中的暴力奠学意象
【 摘要 】 作为“ 暴力美学” 影片的缔造者与完善者, 吴宁森的电影作品总是在动作与枪战
中带给观 众 无尽 的惊 喜 。 而这样 的风 格在 他 的早期 作 品如《 英雄 本 色 等影 片中表现 的 尤 为突 出 作 为 中 国导 演 闯荡好 菜 坞 的杰 出代 表, 字森 电影 中 的暴 力 美学 意象值 得 我们 吴

吴宇森电影的暴力美学分析

吴宇森电影的暴力美学分析

暴力美学是一种电影艺术的风格和表现手法,它以美学的方式,诗意的画面,甚至幻想中的镜头来表现人性暴力面和暴力行为。

中国导演吴宇森是运用这种近乎面具化、模式化的暴力美学电影表现手法的代表人物。

他使暴力成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给世界观众提供了一个审视暴力的全新视角,好莱坞影评界把他的风格诠释为“优美的慢动作连续镜头、断奏编辑、冰封并溶解的框架,是具有带着情感和视觉美丽的新深度的动作电影,是高度暴力风格与情节剧的交融”①。

一、研究内容为更好地展现电影中的暴力美学表达,笔者以四部吴宇森暴力美学电影为例加以对比,它们分别是1987年的《英雄本色》、1997年的《变脸》、2000年的《碟中谍2》和2010年的《剑雨》。

1、主题选取与结构设置影片主题的定位直接关系到其表现手法,这四部影片主要是动作片、惊悚片,题材上除了《剑雨》是武侠片,以曾静和江阿生的爱情为线索,展开武林纷争叙述之外,其他都是枪战警匪片。

四部影片基本上围绕兄弟之情、爱国之情、亲情和爱情展开,情义始终是吴宇森暴力美学电影的主题。

每一部影片都拥有自身独到的精神文化,传递出人类美好的品质,电影的结构设置必须要适应主题的表现和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烘托主题和人物性格。

笔者认为,《剑雨》采用了小人物成长“底层-考验-成功”的叙事结构。

影片中的江阿生在与曾静接触之后,逐渐变得坚毅,与妻子勇敢对抗江湖厮杀,最终回归平静生活。

《英雄本色》《变脸》《碟中谍2》则是一种“冲突-灾难-救赎”的叙事结构,主人公遇到种种磨难,为拯救自己不断努力:小马哥为了生存与犯罪集团战斗;亚瑟想方设法向世人证明他才是真正的亚瑟;伊森夺回病毒和解药……影片结尾回归人类自我救赎的本质。

影片均以英雄爱情事业双丰收,正义战胜邪恶终止,蕴涵了人类美好的希望。

2、暴力镜头吴宇森每一部电影都塑造了典型的经典暴力镜头画面如《英雄本色》中小马哥手握双枪的优美的腾空特写,这类镜头让观众在无形中感觉到兴奋。

从英雄本色分析吴宇森暴力美学(内容分享)

从英雄本色分析吴宇森暴力美学(内容分享)

《英雄本色Ⅰ》基本信息片名英雄本色Ⅰ导演吴宇森主演周润发张国荣狄龙石天上映 1987年12月17日类型犯罪片惊悚片剧情片动作片暴力一提到暴力,人们就会联想到很多的东西,例如血腥,斗争,枪战等等。

的确暴力能够引起人们的很多遐想,而且,不仅如此,暴力,作为现在的一个社会的重大问题,甚至是能够涉及到生死的一个问题,而受到人们的关注。

暴力美学暴力美学电影起源于美国,但是兴盛于香港,是对电影的一种艺术趣味的和形式的探索,简单的说,电影中的暴力美学,就是将暴力的场面仪式化。

运用后现代的手法,比如将影片中枪战、打斗的场面消解成无特定意义的游戏,或者将其符号化,将其变成能够与影片内容相结合的审美元素,并且能很好的与视觉听觉相结合。

暴力美学电影,更加充分的挖掘关于枪战、动作和场面的形式感,它们将其中的的形式美感发挥到了极致,从而,弱化了影片中的社会功能和道德功能,使之不能单纯的成为暴力电影,甚至,在观影中,思维会随着精彩的场面和跌宕起伏的情节而忘记了影片中的暴力,或是,认为在情节的发展中,“好人”就是应该对“坏人”使用暴力,在这时,暴力不是会引起人反感的存在,而是成为了激发人们心底的血性的存在,随着现代人的生活压力的加大,以及社会的不断的发展,尤其是中西方文化的相互的交流,使得暴力渐渐地成为了一种电影表现形式的存在,而吴宇森导演的作品则是其中的佼佼者,其早期的作品《英雄本色1》就是其暴力美学的代表。

在《英雄本色1》中,宋子豪去台湾送货的场面,虽然充斥着大量的枪战和暴力、血腥的场面,但是给人的感觉确实宋子豪的英雄末路,为一名本该我们所不齿的黑社会老大的末路,而感到悲哀,而在小马哥为宋子豪报仇时,当红色的鲜血溅落到白色的西装上时,我们感到的不是血腥,而是鲜血的妖艳,和整个人的热血沸腾,在阿成报复小马哥时,阴暗的环境,红色的背景霓虹灯,还有小马哥不时喷出的鲜血,如果在现实的生活当中,我们见到这一场面时,恐怕第一反应就是离开这,但是,在影院中,观众是不会动的,所以通过将打斗的场面形式化,并且加入前后的情节,就使得原本暴力的血腥的画面,成为了人们心中对小马哥的同情,对阿成等人的无情的更深入的了解,并加深了对其的仇恨心态,使得下面小马哥的背叛和宋子豪的帮助成为了观众心中的正义的表现,同样是背叛组织,阿成出卖宋子豪,令人感到愤恨和同情,而小马哥的背叛则让人感到了正义,同样的暴力场面,宋子豪和小马哥往往是正义的代表,阿成则是邪恶的代言人,这就是吴宇森对暴力的完美控制,使暴力成为了美学,使得影片中虽然充斥着暴力,但是观众却只能感受到其中的情节而非暴力,这时,暴力就成为了电影表现形式的一种,暴力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带动了观众的情绪,这就是暴力美学在电影中的体现。

“暴力电影中的暴力美学”资料

“暴力电影中的暴力美学”资料

吴宇森之“暴力美学”暴力,可能是大多数人最早、最持久的观影记忆。

暴力作为一个社会问题、作为一个关乎生死的哲学问题历来受到人们的关注,同时又是世界电影长廊中的重要景观。

从早期电影人对暴力的叙述直到20世纪80年代吴宇森的“英雄系列”影片,吴宇森影片中对暴力的风格化中暴力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因为以往好莱坞对电影的一系列限制性的法规都是针对暴力和色情提出来的,都是仅从道德层面出发将暴力当成一种对社会或未成年人有危害的因素加以限定,而这些限制是与当时电影中暴力的呈现方式密切相关的。

吴宇森“英雄系列”影片的出现使得他以暴力为题材的影片不再被当成是“暴力影片”来看,因为他给全世界观众提供了一种审视暴力的全新视角——东方美学视角,第一次使暴力成为了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克莱夫·贝尔语),其后的北野武、奥利弗·斯通、大卫·林奇、昆廷·塔兰蒂诺等人对暴力进行的风格化探索在世界影坛上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掀起了一个“暴力美学”的热潮。

吴宇森的暴力美学在总体风格上呈现出一种浪漫主义的绚烂。

他十分迷恋充满浪漫气息的、唯美诗意的高速摄影,让观众观后产生一种浪漫、神圣、悲壮、崇高的感觉,借以强调力量感和侠义的情怀,把武打场面拍得像舞蹈场面一样优雅,从而把暴力场面从现实提升到超现实的审美境界,提高了打斗的美学价值,形成了一种“武打综合艺术”,从这个角度上讲,吴宇森的暴力可以说是“为艺术”的暴力。

同时,因其“暴力美学”的浪漫气质,使他的暴力最接近伦理和人性要求,是失落世界里最后一抹人性的光辉。

因此,他对暴力进行高度风格化的目的是反暴力,他的暴力是“仁慈”的。

“暴力美学”在《英雄本色》中被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更加暴力更加唯美,也更加切中了时代与社会的脉搏;吴宇森也终于在半生的拼搏和摸索之后找到了自己的舞台,使吴氏电影和香港电影一起踏入了一个新的纪元。

在此之前,没有人想过现代兵器的交锋可以和中国传统武侠精神结合得如此天衣无缝,没有人想过古装功夫片中所倡导的江湖道义、兄弟情怀可以在时装警匪片中得到如此的升华,这里没有传统意义上的黑与白,有的只是情与义;没有风花雪月,浅唱低吟,有的只是鲜血与枪声中充满阳刚之气的浪漫。

吴宇森 外刚内柔的“暴力美学大师”(精)

吴宇森 外刚内柔的“暴力美学大师”(精)

吴宇森外刚内柔的“暴力美学大师”论文网作者:佚名2012-1-303:58:02 整理:李淑敏他被称为“暴力美学大师”,实际上他的电影在暴力这层外衣下,内里是柔软的。

吴宇森最初的梦想是当一名牧师。

但最终,他成了一个用电影来表达自己想法和思考的人。

在港片辉煌时期,他获得了“暴力美学大师”、“杀手教父”等等称谓。

与“暴力美学大师”的名号极不相称的是,吴宇森看上去更像一个慈眉善目的老头。

在贫民窟的成长经历,营造了他电影中的暴力。

他说:“在香港,我住贫民区的时候,周围杂乱的环境和潮湿的空气让我非常厌烦,觉得像生活在地狱一样。

我喜欢躲在电影院里,只有在那里我才能感觉到天堂的存在。

”对美国歌舞片的喜好,则给他的电影又添加了一份美。

他说自己最喜欢看的是美国歌舞片,其次是卡通片和动作片,在他的印象中精美的衣服折射出生活的希望,“从中我也找到了爱。

我影片中表达的美都是从歌舞片里得到的启发。

”吴宇森从香港到好莱坞,外人看到的只是多年后围绕在他身上的光环:好莱坞的认可、作品的全球高票房、大牌导演的号召力,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位大导演作品背后的艰难经历,怎么样融合美国口味和东方精神,甚至于在好莱坞的政治斗争中生存。

众所周知,吴宇森是规规矩矩拍电影的,但这不是墨守成规。

只有严谨、认真、高质量地完成工作,才能期待离梦想更近些。

吴宇森这么做了,让尼古拉斯·凯奇随风舞动的风衣狠狠抽打在美国观众的神经上。

现在,他不仅是英语讲得最好的香港导演,更是华人在好莱坞最为成功的导演。

回首这10年,吴宇森终于有资格说:“我不敢说我已经冲破了什么,但是我觉得自己已经树立了一个榜样。

”美国人看了“发笑”上世纪80年代末,吴宇森拍摄了一系列功夫动作电影和喜剧电影,其中《喋血双雄》和《英雄本色》最为瞩目。

它们引起了好莱坞的注意,美国制片商找上了吴宇森,1993年,吴宇森开拍他在好莱坞的第一部电影——《终极标靶》。

但糟糕的是,这部片子试映时居然让很多西方观众看了发笑。

浅论电影艺术中的暴力美学

浅论电影艺术中的暴力美学
( 长江大学 文学院 , 湖北 荆州 442 ) 30 3
Hale Waihona Puke [ 摘要] 2 从 0世纪 8 0年代起 , 暴力美学作为一种新 的电影创作风格 和手法开始 频繁地 出现于一些 电影作 品中。本
文从古典文学 艺术 和荣格 的集体无意识论 中汲取营养 , 对暴力美学 的外在表现 和产生 的心理原 因、社会原 因进行 了 具体论述 , 然后结合一些具有代 表性 导演 的作 品, 将暴力美学 的特点归 纳为对力 量的崇 尚, 形式 的美化及人性 的解放 的总结 , 并论述了暴力美学体现 的时代精神 。关注暴力美学 的发展对 电影艺术和社会都具有重要 意义。 [ 关键词 ] 暴力美学 ; 电影艺术 ; 宣泄 [ 中图分类号]9 2 J3 [ 文献标 识码 ] A [ 文章编号 ]0 4— 07 2 1 )4— 16— 4 10 7 7 (0 0 0 0 0 0
况 , 正 是 这 一 点 使 得 戏 剧 表 演 中 “形 式 主 也 义 ”大 行 其 道 。 在 观 赏 戏 剧 表 演 的 过 程 中 我 们 可 以 强 烈 的 感 觉 到 这 种 形 式 感 , 如 例
廷 ・塔 伦 蒂 诺 , 港 的 吴 宇 森 都 是 其 代 表 使 它 不 可 能 全 面 的 反 映 所 要 表 达 的 实 际 情 香
种 强烈 的形 式 感 。 戏 剧 作 为 一 种 舞 台 剧 ,
暴 力 美 学 作 为 一 种 电影 流 派 最 早 出现 在 美 国 , 在 香 港 得 到 发 扬 光 大 , 国 的昆 后 美
人 物 。暴 力 美 学 电 影 一 个 很 明 显 的 特 点 是
它受 到场 地 , t , 物 数 量 的 苛 刻 限 制 , 时 N 人

吴宇森电影“暴力美学”的反思

吴宇森电影“暴力美学”的反思
观点, 而且这些 观点大多是片断 的、 破碎 的 , 并不完 整 。
严、 朋友 的忠诚 以及 对手 之 间的仇恨 。在吴宇 森 的影
片中一定会有以下场面 : 枪手横 向腾 空跃起 , 手持双枪
有学者认 为将暴 力纳入审美 中是有问题 的。暴力作 品
在 崇 拜 宣 扬 人 的 强 力 统 治 理 念 时 , 定 了 民 主 秩 序 和 否

电影世界 , 而其 后的北野 武 、 利弗 ・ 奥 斯通 、 大卫 ・ 林 奇、 昆汀 ・ 塔伦 蒂诺 等人 对暴力 进行 的风 格化探 索在 世界影坛上 也 引起 了不小 的轰 动 , 起 了一个 “ 力 掀 暴
美学 ” 的热 潮 。烛 光 中映 出 的圣母 像 , 景 中掠过 的 背
白鸽 成 了吴 字 森 电影 中 的标 志性 美学 元 素 。而 在 如 此
21 0 0年 苇 4
莘 } F 羔 莩 搦 f j, 矗 鼋 导
’ 、 4 c、 、 一

f~
参 阜举 耨 1
『 t . I
NO. 4
( 筝 12 ) 总 2
Jl1l r 】 OJ}j¨ l
l1 v 盯川 、 l Hil h { h l …f o P
个里程碑 。吴宇 森 “ 雄 系列 ” 片 的出现 使得 他 英 影
肃穆 的环境 中进行 的各 种血腥 的打斗构成 了吴宇森暴 力美学 的重要 内容 。 在吴宇森的影片 中 , 多数 主角都 是杀 手或江 湖 大 人物 , 但是他们一般都有着侠 义的英 雄气概。在片 中, 吴宇森会用很多 的特写镜 头来拍 摄他 们 , 而且 拍这 些 特写时一般都采用慢镜头连接 。情节一般都是警 匪相 斗、 警探 卧底 或杀 手 对决 , 出 的主题 一 般是 人 的 尊 突

暴力美学——吴宇森电影chenggong

暴力美学——吴宇森电影chenggong



北野武(日本)
代表作品:《花火》、《座头市》


昆廷·塔兰蒂诺(美国)
代表作品: 《低俗小说》、《杀死比尔》


罗德里格斯(美国)
代表作品:《杀人三部曲》、《罪恶之城》、 《弯刀》、《杀出个黎明》


沃卓斯基兄弟(美国)
代表作:《黑客帝国》、《忍者刺客》
北氏暴力风格

北野武的暴力则体现出一种 “批判现实主义”的深沉、孤 独、冷峻。在他的暴力影片中, 多用全景式的长镜头,人物对 话很少用正反打,这一点趋向 于东方电影美学的特点,如中 国的费穆、吴永刚,日本的小 津安二郎等人的影片中人物对 话也很少切正反打,镜头多是 横向移动的长镜头,这与东方 绘画散点透视的风格非常相似。 他的暴力有时也会使用高速摄 影,但与吴宇森的高速摄影不 同,他的慢镜头不再具有浪漫 主义的风格,而是具有了一种 冷峻的风格。
暴力美学
“暴力美学”原指起源于美国, 在日本发展成熟,后又传入香港的 一种电影艺术趣味和形式探索。 最通俗的说法就是:将暴力的 动作场面仪式化。
暴力美学追求形式主义趣味,用夸张的手法把一 种攻击性的力量(暴力或血腥的东西)变成纯粹的形 式快感。比如它将动作场面如枪战,打斗、杀戮等发 扬到美丽眩目的程度,用如诗的画面来表现人性的暴 力面。 强烈的形式感会使观众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审美 感受,甚至可以产生持久的审美回味。从这种刺激的 场面得到一种感官的满足,淡化了传统意义上的道德 教化和社会责任。
昆氏暴力风格

昆廷 · 塔兰蒂诺笔下的暴力在总体 风格上呈现出一种后现代主义的喧 嚣、玩闹。他的暴力题材影片充满 了一种荒诞的黑色情绪,暴力场面 充满一种诗意、趣味性和宗教仪式 性。在他的影片中,暴力不再是黑 帮小喽罗之间的混乱的火拼,而是 精心架构的情境、充满机锋的对白、 时髦的服装、狡猾调皮的叙事、可 笑而煞有介事的暴力仪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吴宇森电影中的暴力美学
摘要: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崇尚和平与祥和。

暴力是一种极端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因为它始终伴随着肉体的伤害甚至是失去生命。

但是在电影中,暴力被人们所利用,得以发展至美学的境界,吴宇森的电影就特征鲜明的体现了暴力美学的价值,并且以此树立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对电影世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吴宇森电影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发展,特征和影响的叙述,发掘了吴宇森的暴力美学电影重要意义,探讨了暴力美学电影的美学价值。

关键词:暴力美学吴宇森特征影响美学价值
暴力美学这个概念在电影发展的历史中只算得上是个新词,它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才流行起来的一种电影风格。

总体来说暴力美学其实就是把暴力和血腥的东西变成纯粹的形式快感。

但是就电影中打斗、枪战的一个整体的体系来说,它就是起源于美国的一种形式主义趣味。

而暴力美学作为一种具有电影美学意义的风格形态的成型和发展,则是由香港电影人来完成的,吴宇森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一、吴宇森电影的暴力美学风格的形成与发展
吴宇森师从香港新派动作电影导演张彻,从张彻的电影中吴宇森学到了很多的暴力美学因素.张彻的电影着重表现了男人间的友情的主题,从那些古代大侠侠骨中成就了他的个人风格,就像电影《马永贞》的结束部分,马永贞和四爷的一帮兄弟为了给四爷报仇都是浑身绑满了炸药,俨然一副同生同死的大义凛然。

可以说这一时期的张彻作品和新派动作电影是香港暴力美学得以发展的一个开端。

吴宇森在他的电影中从冷兵器时代转向热兵器时代,从而开辟了枪战中的浪漫和唯美的表演。

吴宇森延续了张彻的“利用西方的技法去表达中国的特色文化”,并且承继了张彻动作电影中的阳刚之气。

因此吴宇森暴力美学电影与香港新动作电影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

另一个对吴宇森暴力美学风格有深刻影响的是法国著名的黑色电影导演让·皮埃尔梅尔维尔,他的电影作品中在暴力中透着浓浓的人情味,这些在吴宇森的电影之中都有突出表现,比如在《变脸》片尾处,男主角将仇人的儿子收养就体现了浓浓的人情味,在《喋血双雄》中就有很多模仿《独行杀手》的感觉,可见吴宇森受其影响也是相当大的。

《英雄本色》是吴宇森暴力美学电影初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更是香港电影的一个里程碑。

吴宇森将其在影坛多年来的失意和抱负融进了电影,用富于舞蹈化的慢动作和流畅的无可挑剔的剪辑征服了观看者的心。

这部影片充分表现了动作表演的艺术美感,通过行云流水的动作场面,加上“慢镜头式舞蹈”,使观众体验到了不同与暴力痛苦的独特视角。

这部影片更是触及父子,兄弟,朋友以及男女之间的感情,表现了其英雄观和情义观。

《喋血双雄》是吴宇森暴力美学电影成熟期的代表作,影片中不仅讲述了杀手小庄的经历,还营造出了一种独特的意境,江湖兄弟情义,不可动摇的做人原则,在枪林弹雨中诗意和唯美的表现,如同片尾教堂里的决战,使观众不再关心电影中人的身份,这种英雄情结超越了正邪忠奸的限制。

唯美浪漫的枪战迎合了观众的需要,舞蹈般的视觉效果也使吴宇森的暴力美学电影更加成熟。

《变脸》是吴宇森暴力美学电影发展到高峰时期的创作,在吴宇森进入好莱坞后,几经波折,终于推出了具有强烈个人艺术特色的电影,也成就了他的新的巅峰。

吴宇森经过思考和研究找到了东西方世界的共通之处,即“人道精神”和“家庭观念”,并且还生发出一种更深层次的人文关怀内涵,同时也着重表现了女性的刚强和温柔,形成了广受认可的艺术风格。

吴宇森电影一直延续着情义和动作的节奏,创造了许许多多的作品,虽然也有转型之作,但是都难以超越其暴力美学电影带给人们带来的强烈冲击感。

二、吴宇森电影的暴力美学风格的特征和影响
特征:1、运用交叉蒙太奇的手法.用多条线索齐头并进,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相互联系,迅速发展,互相交替出现,营造出了紧张激烈的气氛,加强了矛盾的尖锐。

例如在
《英雄本色》中就多次使用了这一表现手法,多个画面的多次切换,使故事发展扣人心弦,剧情跌宕起伏。

2、通过视觉和听觉深刻感染观众。

以视觉形象直接地、充分地感染观众是电影艺术的根本特征,它可以通过形象在时间里的变化和发展使观众身临其境的跟随电影情节的变换。

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同时作用,电影给人活生生和生动的音像,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上表现复杂的内容,从而深刻的表现所要表达的各个情景之间的联系,令观众将自己的情感融进电影之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比如周润发在电影里的各种帅气和叛逆的动作,以及电影中特定音乐的插入营造出别样的氛围。

3、慢镜头的运用和形式美感.吴宇森多在其电影里采用火爆的运动美感,如爆炸的场面不侧重于场面的惨烈,而是强调于爆炸产生的焰火的画面和色彩。

通过改变画面的播放速度着力表现特定场合的情景,例如在表现暴力场面时,不强调暴力现象本身,而是着重表现暴力之外的视觉美感.在《碟中谍2》中汽车追逐的戏,在激烈的追逐中,突然变成慢镜头,画面就变得优美而浪漫;在绝壁上跳跃也表现了运动时的美感。

吴宇森电影里充满了暴力,但是他创造的英雄都是有血有泪的英雄,并且在大量的激烈的动作和枪战中加入了情感的部分,使观众缓解了高度的紧张.4、行云流水的剪辑。

各种激烈场面的连续剪辑,把叙述与各种动作高潮相交叉,从而使观众保持对观赏影片时的兴奋情绪.5、对关键细节的刻画.通过对细节的细致刻画,使人们感觉很真实,增加了观众观赏欲望。

例如在《变脸》中,对换脸时的高科技的激光技术的反复出现,使人们感觉很真实;对于角色,通过眼神等神色表现情绪和态度,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6、突出英雄人物的英雄形象。

例如小马哥的俊朗迷人的面庞,加上墨镜和风衣,干净利落的手段都将人物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尼古拉斯凯奇在教堂里的表演,干净帅气的外貌,枪法出神入化,场景唯美,动作优美,都具有很强的视觉美感.
影响:吴宇森师承张彻,继承了新动作电影并开创了浪漫英雄主义黑帮片,并且引起了香港电影对吴宇森式暴力美学电影的追逐,开启了香港电影的一个新的时代。

他将自己的个人风格完美的体现,并且深刻影响了香港乃至整个华人世界的审美风格。

吴宇森的电影对香港电影界具有相当大的影响,他不仅创造了一部又一部脍炙人口的电影,还造就了一大批具有超强表演实力的演员和制作班底,这些对以后香港电影的发展都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在此后的香港电影中始终可以看到暴力美学的影子,比如《无间道》、《卧虎》、《江湖》等。

吴宇森在进入好莱坞后继续延续自己的暴力美学风格,并且将东西方的文化和电影变现手法巧妙地融合,其充满中国传统思想的侠义精神和充满人情味儿的风格受到广泛关注。

吴宇森电影表现的情义是暴力电影拜托了纯粹的暴力电影的束缚,给全世界提供了对待暴力电影的新的视角,引起了北野武,奥利弗·斯通,昆汀·塔伦蒂诺等导演的探索,在世界影坛产生了巨大的反响。

结语:暴力美学其实是一种把美学选择和道德判断还给观众的电影观.暴力美学电影通过对暴力本身的各种形式的刻画,把表现的重点放在了深刻的涵义和形式的美感。

吴宇森的暴力美学电影就是改变了人们对电影中暴力的片面看法,将美学与情义、情感结合,开创了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同时,暴力美学电影引起了广泛的模仿,并且强化的商业利润特征,加强了对暴力场面的渲染,加强了感官的宣泄,却缺乏引人思考的特征。

并且有利于崇尚暴力的风气的形成,给社会带来了或多或少的不利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在尊重暴力美学的基础上创造影片,而不是纯粹为了商业而制作影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