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射线法空气PM_10_监测结果的准确性探讨

合集下载

空气质量监测系统性能和准确度评估

空气质量监测系统性能和准确度评估

空气质量监测系统性能和准确度评估近年来,空气污染日益严重,对人类健康产生了重大影响。

因此,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的性能和准确度评估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的性能和准确度进行评估,并重点介绍评估的指标和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评估空气质量监测系统性能的指标。

常用的指标包括监测系统的响应时间、测量精度、稳定性、数据传输可靠性等。

响应时间是指监测系统从接收到监测信号到输出结果的所需时间,反映了监测系统的实时性。

测量精度是指监测系统测得的数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偏差,可以通过与标准设备进行比较来评估。

稳定性是指监测系统在长时间运行中的性能表现,如系统是否存在漂移或重复性差异。

数据传输可靠性是指监测系统将采集到的数据安全、准确地传输到指定位置的能力。

其次,评估空气质量监测系统性能的方法包括实验室测试和现场测试。

实验室测试可以通过对监测系统进行标准气体的定量检测来评估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标准气体通常包括已知浓度的气体混合物,可以与监测系统测得的数据进行对比,从而评估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此外,还可以通过在实验室环境下模拟各种气象条件、污染物浓度和干扰因素等来评估监测系统的响应时间和数据传输可靠性。

而现场测试则是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对监测系统进行评估。

现场测试可以通过与其他已验证的监测系统进行对比来评估监测系统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环境因素对监测系统性能的影响,如温度、湿度、风速和气压等因素,以确保监测系统在各种条件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此外,为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评估过程中需要使用标准设备和标准化的测试方法,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可比性。

其次,评估过程需要有足够的采样点和时间段,以覆盖不同的工作状态和环境条件。

此外,评估过程还需要考虑监测系统维护和校准的影响,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的性能和准确度评估对于保障空气质量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射线法与微量振荡天平法的环境空气PM2_5在线监测设备应用比较_赵雪美

射线法与微量振荡天平法的环境空气PM2_5在线监测设备应用比较_赵雪美

β射线法与微量振荡天平法的环境空气PM2.5在线监测设备应用比较*赵雪美,黄银芝(上海市环境监测技术装备有限公司,上海200235)0引言近年来,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对雾霾天气认识的深入,公众对环境空气PM2.5关注程度越来越高。

在国家2012年颁布的新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PM2.5成为标准要求的常规监测项目。

PM2.5在线监测设备得到了环保部门广泛的应用。

PM2.5在线监测设备的选用对测量值的准确性以及后期运行维护管理等有重要影响。

本文从监测设备的结构原理、测量值的准确程度以及日常运行维护等角度对两种不同监测设备进行比较分析。

1市场上PM2.5在线监测设备使用现状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初步统计,全国113个环保重点城市中大约有50个城市具有PM2.5监测能力,拥有大约100台(套)监测设备,主要集中在东部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

超过60%为微量振动天平法(TEOM ),主要生产厂家为美国热电,仅个别地方监测站具有FDMS (膜动态测量系统),但由于经常出现故障而拆除;30%为β射线法,主要生产厂家为美国热电、法国ESA 、MetOne 、武汉天虹、中晟泰科、API 等;还有个别监测站采用了其他原理的在线监测方法,如凯米迪的光散射法。

2在线监测设备结构原理2.1β射线法PM2.5在线监测设备测量原理β射线法原理是根据颗粒物对β射线的吸收强度进行分析,颗粒物吸附在滤纸带表面后,盖革计数器通过测量采样前后β射线强度变化来计算吸附的颗粒物的浓度。

气样被采样泵吸入采样管,气样中颗粒物被截留在滤膜上,当β射线通过滤膜时,由于颗粒物的吸收会导致β射线能量衰减,通过β射线的衰减量与颗粒物质量增加量的关系计算颗粒物的质量浓度。

β射线法PM2.5在线监测设备一般分为步进式和连续式两种。

步进式仪器一般1h 出1个数据,连续式仪器可进行连续测量。

颗粒物对β射线的吸收与颗粒物的种类、粒径、形状、颜色和化学组成等无关,只与粒子的质量有关。

β射线法测定PM10不确定度的评定

β射线法测定PM10不确定度的评定

( ) 确 定 度 分 量 如 表 3所 示 。 7不
() 5 衰减 1射 线强度 的不 确定 度 : 3 在重 复 条 件 下, 连续 测定 6次采 集样 品后 纸 带 的 B射 线 强度 ,
结 果 如 表 1 平 均 值 I = 3 0 , 过 贝 塞 尔 公 式 , o 2 13 8 通
m eh d. to
Ke r s 8 一rymeh d;P ;u c r it y wo d : a to M1 0 n et ny a
1 原 理
将空 气 中的悬 浮颗 粒 物采 集 在滤 带 上 , 用 B 采
射 线 照 射 采 样 前 后 的 滤 带 , 据 通 过 滤 带 后 的 2次 根
l 2 8 8 . 9
3 %


表 2 未 衰 减 1 线 强度 的 测 定 3射
( ) 次采样 时间 t 4 i , 英钟 每天误 差 3每 = 0r n 石 a
不 超 过 0 5s . 。
t 一2 :6 ×6 . 0 0 4 4X 0 0 =0 0 0 0 3 3
l ×A 0
Q xtx I I x o X
㈣一 南
( 积灰 尘 的纸 带 ) 沉 的强 度 , 时 间 ; 一未 衰 减 B 次/ j 射线 ( 白纸 带 ) 空 的强 度 , 时 间。 次/
M C ()



Q x x ㈠ x/ t x
3 各 量 值 不 确 定 度 分 量 的 计 算


1 2 8 8 .9
M I) ( o
( ) 据 仪 器 说 明书 , 量 吸 收 系数 / : 4 根 质 x
0 3 4e mg其 相对 误差不 超过 3 。 . 8 m / , %

浅谈环境空气检测质量控制分析

浅谈环境空气检测质量控制分析

浅谈环境空气检测质量控制分析近年来,随着全球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空气检测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而环境空气检测质量控制分析作为保障环境检测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环境空气检测质量控制分析进行探讨,旨在提高环境检测数据的可信度,保护人民健康与环境安全。

一、环境空气检测的重要性环境空气中的污染物对人类以及自然生态系统都具有严重的危害。

空气污染导致的呼吸道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癌症等问题愈发引起人们的重视。

环境空气检测成为了保障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环境空气中各种大气污染物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污染源、监测污染程度,保障人民的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空气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决策者制定环保政策、监管机构制定环保措施等都至关重要。

由于环境空气检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数据的可信度一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而环境空气检测质量控制分析作为保障环境检测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显得尤为重要。

1. 保障环境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环境空气检测中的质量控制分析能够对检测数据进行多级的质量控制,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对仪器的校准、标准品的使用、标准操作程序的实施等多方面的控制,可以有效避免仪器误差和实验误差的影响,保障环境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2. 促进环境监测技术的进步环境空气检测质量控制分析也能够推动环境监测技术的进步。

通过对环境检测仪器和方法的不断改进和探索,不断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环境监测技术的创新提供了动力。

3. 为环保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四、环境空气检测质量控制分析的实施方法1. 仪器的校准和维护环境检测仪器的校准和维护是环境空气检测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之一。

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以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同时要加强对仪器的维护管理,确保仪器的使用状态良好,避免因仪器故障导致的数据失真。

2. 标准品的使用在环境检测中,使用标准品进行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淮安市区空气中PM_(2.5)与PM_(10)比值的初步探讨

淮安市区空气中PM_(2.5)与PM_(10)比值的初步探讨
70 2
72 0
个加 热进 气 口被 吸 到有 聚 四 氟 乙 烯 涂 层 的玻 璃
纤 维滤 芯 上 ,滤 芯 装 在 一 个 以 自然 频 率 摆 动 的锥 形 元件 上 。随 着 颗 粒 物 在Biblioteka 滤 芯 上 的积 聚 ,锥 形 元
天 平原 理 实 现 连 续 自动 监 测 。 颗 粒 物 样 品流 通 过

表 1 各季度 P M / M。比值 P 。 季 节 春




P 2 / M1 M P 0 5 0 7 .1
0 6 .6
0 7 .4
0. 7 7
样本 ( ) 对 70 2
70 2
采样 高度 为 1 2米 ( 地 面高度 ) 距 。
12 采样 时 间和频次 .
采样 时 间为 2 1 0 0年 7月 ~ 0 1年 6月 。全 年 21 连续运 转 。每个 小 时测 出一个小 时均值 。
1 3 采样 仪器及 方 法 .
P : M

影响人 类 健 康 ,它 与 医 院 就 诊 率 、呼 吸 器 官 疾 病 发病率 乃 至 死 亡 率 等 诸 多 不 利 健 康 效 应 之 间 关 系
淮 安市 区空气 中 P P 比值的初步探讨 M:与 M 。
尤小娟 ,等
淮 安市 区 空气 中 P 5 与 P 比值 的初 步探 讨 M2 Mo

Pr l iay s u y o M25 n M 1r t h i o a6 i ei n r t d n P m a d P 0 a i i t e a r fHu i n ct o n y
了一 定的数 据基 础 ,为 以后 的对 比研 究和制 定相 应 的污 染控 制措 施提 供 参考依 据 。 [ 键词 ] 空 气质量 ;P . P o 关 M2与 M。;比值 5 [ 图分 类 号 ] 中 X 3 82 [ 文献 标 识码 ] A

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检测方法比较

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检测方法比较

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检测方法比较X范 静(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70) 摘 要:大气颗粒物浓度是大气污染监测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大气中的颗粒物特别是PM10及其以下颗粒物浓度的监测一直是国内外专家关注的问题。

分析了常用大气颗粒物浓度的检测方法,对各类检测方法的优缺点作了对比。

关键词:大气颗粒物;浓度;检测 中图分类号:X8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81(2012)05—0052—01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气中的颗粒物污染已成为全球性重大环境问题。

有些颗粒物因粒径大或颜色黑可以为肉眼所见,比如烟尘;有些则小到使用电子显微镜才可观察到。

通常把粒径在10Lm以下的颗粒物称为PM10,又称为可吸入颗粒物或飘尘。

随着科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各国科学家逐步认识到,导致城区人群患病和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因素是总粉尘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P M10在空气中持续的时间很长,对人体健康和大气能见度影响都很大。

主要表现:使空气能见度降低,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吸入人体后沉积在呼吸道和肺部,引起呼吸道和肺部病变。

颗粒物中的部分化学物质可降低人体免疫力,并具有潜在的致癌性。

落在物体表面,弄脏或腐蚀物体,造成资源损失。

影响其它动植物的正常生长,破坏生态平衡。

PM10的污染已引起全世界的普遍关注,所以加强PM10污染监测至关重要。

1 可吸入颗粒物的检测方法比较1.1 可吸入颗粒物的检测方法可吸入颗粒物采样器,即PM10采样器是用于空气中PM10监测及相关课题的研究、评价室内外空气重量的必备手段。

国内外可吸入颗粒物采样器的种类较多,就起工作原理来讲主要有以下4类:重量法、B射线吸收法、微量振荡天平法和光散射法。

1.1.1 重量法根据采样流量不同,分为大流量采样重量法和小流量采样重量法。

测量颗粒物浓度普遍采用大流量采样器。

大流量法使用带有10Lm以上颗粒物切割器(惯性切割器、重力切割器)的大流量采样器采样。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运维人员上岗证考试填空题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运维人员上岗证考试填空题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运维人员上岗证考试填空题1. PM10和PM2.5连续监测系统包括样品采集系统、样品测量单元、数据采集以及其他辅助设备。

2. 《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规定PM10和PM2.5连续监测系统所配备的检测仪器的测量方法为β射线法、微量振荡天平法。

3. 颗粒物自动监测仪采样管长度不超过 5 m。

4. 根据《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安装和验收技术规范》,PM10和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已经至少连续运行60d,需要出具日报表、月报表,其数据应符合GB3095-2012中关于污染物浓度数据有效性的最低要求才能进行验收。

5. 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监测仪标准膜重现性(标称值)_±2__%。

6. PM10连续监测系统浓度测量最小显示单位_0.1__μg/m3。

7. PM10连续监测系统切割器的捕集效率的几何标准偏差_σg=1.5±0.1__8. PM10连续自动监测系统,三套仪器平行性范围_小于等于10__%。

9. PM10和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采样管气溶胶传输效率_≥97__%。

10. 颗粒物连续自动监测仪器温度测量示值误差测试中,在(-30~50)℃温度范围内分别设置 4 个温度测试点。

11. 颗粒物连续自动监测仪器大气压测量示值误差时,在大气压(80~106)kPa测量范围内选取 5 个检测点。

12. 大气压测量示值误差时,各监测点的实际稳定差与规定值允许偏差_±0.5__ kPa。

13. 在进行环境温度和供电电压变化影响时,依次连接调压器、_待测检测仪__、采样泵和_标准流量计__置于恒温环境下,分别在不同条件下进行流量测试。

14. β射线法测定颗粒物浓度的基本原理:利用β射线衰减量,测试采样期间增加的颗粒物质量。

15. 颗粒物自动监测仪的切割器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设计,用于分离不同直径的颗粒物(PM10和PM2.5)。

空气质量监测与评价方法研究

空气质量监测与评价方法研究

空气质量监测与评价方法研究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空气污染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

为了保护人民的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空气质量监测与评价方法的研究变得愈发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现有的空气质量监测与评价方法,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

一、传统监测方法1. 现场监测现场监测是最常见和直接的方法之一,它通过在空气中设置监测点位,使用专业的设备和仪器来测量空气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准确的监测数据,但由于监测点位数量有限,无法全面覆盖整个地区。

此外,现场监测也受到监测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限制。

2.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利用航空或卫星平台携带的遥感器来获取大范围的空气质量信息。

这种方法通过对遥感数据进行处理和解译,可以提供全面且相对准确的空气质量分布图。

相比于现场监测,遥感技术可以覆盖更大的区域,并且操作相对简便。

然而,由于遥感数据的分辨率限制,它可能无法提供具体的污染物浓度。

二、新兴监测方法1. 智能传感器智能传感器技术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空气质量监测技术,它利用微型传感器和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实现实时监测和数据传输。

这种方法可以实时监测不同地点的空气质量,提供更高分辨率的监测数据,并且具有易于部署和维护的优势。

但智能传感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2. 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大量空气质量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发现隐藏在数据背后的规律和模式。

通过建立空气质量预测模型,可以对未来的空气质量进行预测和评估。

此外,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还可以帮助识别空气污染的来源和影响因素,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空气质量评价方法1. 空气质量指数(AQI)空气质量指数是一种综合评价方法,它通过对多种污染物浓度进行综合加权计算,将空气质量划分为不同的等级。

AQI可以直观地反映空气质量的好坏,并且易于理解和比较。

然而,AQI的计算方法和权重设置需要精确的科学依据,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0-06-24作者简介:梅建鸣(1963-),男,安徽铜陵人,工程师,大专,主要从事环境空气自动监测工作。

射线法空气PM 10监测结果的准确性探讨梅建鸣(铜陵市环境监测站,安徽铜陵 244000)摘 要:目前国内有很多地市使用 射线法仪器监测空气PM 10,本文结合实际,在国内PM 10连续自动监测质量控制体系相对薄弱且国家尚未开展标准膜片检定与溯源的情况下,对在用 射线法仪器PM 10监测结果的准确性进行了一些实验探讨,期望能提供给同行参考。

关键词:自动监测;PM 10;标准膜片;重量法;统计检验;标准值超差中图分类号:X83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7-1504(2010)04-0241-04Discussion of the Results Accuracy of PM 10by -ray MethodMEI Jian-ming(Tongling City Environmen tal Monitoring Station,T ongli ng Anhui 244000,China)Abstract :At presen t,there are many cities method usi ng -ray equipment to monitor air PM 10.This reality,continuous automatic monitoring of PM 10in the domestic quality control system is relatively weak and the national standards have not yet carried out patch testing and traci ng of cases,discusses determination accuracy of PM 10using ray method expect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peer.Key words :automatic monitoring;PM 10;standard diaphragm;wei ght method;statis tical test;standard value of tolerance目前国内空气PM 10自动监测主要采用 射线法和振荡天平法,其中 射线法因为造价较低,使用维护相对方便,在二、三级城市应用较多。

铜陵市从2002年起进行空气自动监测,其中PM 10监测采用某国产 射线法仪器。

为保证监测数据准确可靠,在目前国内PM 10连续自动监测质量控制体系相对薄弱且尚未开展标准膜片检定与溯源的情况下,铜陵市环境监测站在定期进行PM 10传统重量法和自动监测法比对监测的同时,对在用 射线法仪器P M 10监测结果的准确性进行了一些探讨。

1 实验部分1.1 实验原理本实验原理基于传统的重量法,即直接对 射线法仪器采集过的样品滤纸带进行称重,根据实际抽气量计算浓度后与仪器测量的浓度值进行比较。

此法简单易行,有效避免了仪器流量误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1.2 使用仪器射线法PM 10连续自动监测仪一套(含仪器用优质滤纸带一卷,铜陵蓝盾光电子有限公司);感量0.1mg 分析天平一台;恒温恒湿箱一个;不锈钢剪刀、镊子、高精度直尺各一。

1.3 实验步骤将符合实验要求的优质滤纸带置恒温恒湿箱中平衡24h 后,精确剪取3段,长度均为20cm,分别称重,然后将其余滤纸带装入P M 10自动第24卷 第4期2010年12月干旱环境监测Arid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Vol .24 No .4Dec ..2010监测仪。

在对仪器进行标准膜片标定和抽气流量调校后,按仪器使用说明书调整好设备的工作状态,完毕后执行以下步骤:1) 在滤纸带始端做好标记,记录第一个样品(灰斑)的监测日期和时间后启动PM 10自动监测仪。

2) 每日调取P M 10自动监测数据至存储介质中或打印保存,注意观察设备运行状态以及有无停电等异常情况,保证监测数据连续正常采集。

3) 待监测数据采集至足够样本数,暂停P M 10自动监测仪,小心取下样品滤纸带至实验室进行处理称重。

4) 将已完成采样的滤纸带置恒温恒湿箱中平衡24h 后,视灰斑情况依次精确剪取一定长度的滤纸段并编号,同时精确剪取其中3段无灰斑20cm 空白滤纸段,并注意每段滤纸带上灰斑的完整性。

5) 对精确剪取的各段滤纸带(含采样前后各3段空白滤纸带)分别进行称重,同时记录每段滤纸带长度、灰斑个数、重量、编号等。

6) 计算采样前后各3段空白滤纸带单位长度平均重量,并依此和称重结果计算重量法PM 10平均浓度,同时按灰斑排列顺序和对应的PM 10自动监测数据计算 射线法PM 10平均浓度。

1 4 方法要求射线法仪器的标定抽气流量为16.7L min,其单个样品(灰斑)增重较小,为减小称重误差,宜根据空气中PM 10实际浓度大小,每次对若干个连续灰斑,即完成采样的一个长条状滤纸段进行称重。

实验用滤纸带应挑选质量均匀、宽度一致,无针孔、毛边,符合待实验仪器要求的优质滤纸带。

2 结果与讨论2.1 实验结果实验共选取晴好天气下同一 射线法PM 10监测仪连续10d 200余个监测数据,得到20对PM 10平均浓度数据,见表1。

表1 射线法和称重法PM 10对应结果序号滤膜长度 c m 灰斑个数重量g 称重法(mg m -3)PM 10监测仪 (mg m -3)序号滤膜长度 cm 灰斑个数重量g 称重法(mg m -3)PM 10监测仪 (mg m -3)119.0 70.312810.1980.1041123.5 90.386210.0890.044218.9150.310950.0730.0851221.680.355130.1170.067319.3160.318380.1410.0591323.990.392820.0950.037418.5150.304860.1140.0621418.870.309180.1310.079518.6150.307500.2030.1021524.590.402390.0550.069619.5160.320910.0770.0771621.880.358730.1680.077718.1150.298880.1670.0701725.4110.417910.1350.063817.2140.283520.1230.0491823.1100.380210.1540.059917.9140.295200.1410.0551921.490.352980.2710.1261019.8110.325680.0940.0512018.180.298520.2530.112注:采样前后各3段空白滤纸带单位长度重量均值偏差小于7%[1];空白滤纸带单位长度平均重量为0.016409g cm;每个样品采样时间为45min;流量16.7L min 。

在20对P M 10平均浓度数据中,有17对数据为PM 10监测仪低于称重法结果,范围为-61 7%~-39 7%,平均为-52 8%;有2对数据 射线法PM 10监测仪略高于称重法结果,范围为16 4%~25 5%,平均为20 5%,仅1对数据相同。

射线法PM 10监测仪结果平均低于称重法结果48 6%。

2.2 统计检验242 干旱环境监测 第24卷对20对P M10平均浓度数据分别进行F检验、t检验和 检验[2],并做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F检验、t检验、 检验和回归方程(=0 05)F检验f F F a 2(f1、f2)t检验f t t a(f)检验f 临界值196 272 22384 862 02180 7380 444回归方程y(称重法)=1 8043x(P M10监测仪)+0 0094由表2可知,对于由 射线法PM10监测仪完成采样的滤纸带,称重法结果与 射线直接检测结果其F>F0 05 2(f1、f2),|t|>t0 05(f),前者表明2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总体方差不等,二者之间不具有一致性,后者表明2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总体均值不等,有显著性差异。

然而尽管如此,2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却呈现高度相关,其 大于 临界值近1倍,表明它们之间的回归关系存在,数据具有可比性,求取得到的回归方程为: y(称重法)=1 8043x(P M10监测仪)+ 0 0094( =0 738)。

2.3 偏差评价用称重法结果与 射线检测结果之间的平均百分偏差 d j来评价它们之间的偏差[3],平均百分偏差的计算公式为:d i(%)=(y i-x i) x i100%i=1!!n。

(1) d j=∀d i/n (n=1,2,3!!i)。

(2)式中, d i:每对检测数据间的百分偏差(%); x i:称重法检测结果(mg m3);y i:PM10监测仪 射线检测结果(mg m3)。

经计算,称重法结果与 射线检测结果之间的平均百分偏差为-42 8%。

2.4 讨论射线法P M10监测仪采用抽气泵抽气、滤纸带截留空气中PM10的方法进行采样,其采样方法与传统重量法监测空气P M10采样方法完全一致,且2种方法所用滤纸(膜)成分和结构亦无明显差别。

为什么对 射线法仪器采集过的样品滤纸带进行称重,根据实际抽气量计算得到的结果大都明显高于 射线法结果。

对此,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排查。

首先,可以排除这种差异与采样过程中流量不准、气路漏气有关,这是因为称重法结果来自于对 射线法仪器采集过的样品滤纸带进行称重;其次,这种差异与P M10监测仪监测过程中因水汽等造成的影响同样无关,因为水汽等的影响只会使 射线法检测结果偏高;再则,这种差异与 射线法仪器测量结果重现性差关系不大。

通过对在用 射线法仪器重复检测同一滤膜得到的一组结果进行统计,经计算,其最大相对偏差#∃1 5%(限于篇幅,实验数据及计算过程略),表明仪器稳定性符合要求。

如此,剩下的疑虑只能集中到仪器所配的标准膜片上,结合分析此前多次进行的PM10传统重量法(人工采样)和 射线法PM10监测仪比对监测结果,PM10传统重量法结果同样大于 射线自动监测结果,且高出幅度与本次实验数据吻合这一情况,可以基本确定这种差异主要由标准膜片标准值超差引起。

目前,国内使用的 射线法PM10自动监测仪器,由于设计结构不同,很难采用同一性状国标标准膜片进行校准,各生产厂家提供给用户的标准膜片均为自行生产,所以标准膜片自身准确度如何就成了一个突出问题,故此建议国内能尽快开展标准膜片检定与溯源工作,改变PM10连续自动监测质量控制体系相对薄弱的局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