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4课《 诗词五首》同步练习 语文版.doc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出师表》同步练习及答案_7490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出师表》同步练习及答案_7490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4 课《出师表》同步练习及答案内容预览:24. * 出师表一、累积与运用1.给加点字注音。

崩殂()自轻自贱()昭()陟罚臧否()()()鄙俗()猥自枉屈()()咨诹()庶竭驽钝()()攘除()以彰其咎()2.以下加点字字形和解说完整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引喻失义(适合、适合)B.以遗陛下(遗留)C.性行淑均(善)D.夙夜忧叹(清晨)3.与“躬耕于南阳”中的“于”用法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A.苛政猛于虎也B.而后知生于忧患C.何尝不惋惜怨恨于桓、灵也D.受任于败军之际4.以下“之”的用法有一项与其余三项不一样,这一项为哪一项()A.恢弘志士之气B.先帝称之日能C.以塞忠谏之路也D.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5.与“以光先帝遗德”的“以”用法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A.悉以咨之B.咨臣以当世之事C.以昭陛下平明之理D.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6.《出师表》中的“表”的意思是________。

“出师”的意思是______。

建兴五年,作者_____出师伐 ________,临行时写表给 __。

7.下边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此中搭配不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 .武松 --倒拔垂杨柳B.孙悟空 --大闹天宫C.诸葛亮 -- 七擒孟获 D .刘姥姥 --进大观园8.依据理解写出课文原句。

① 诸葛亮在出师前,对蜀汉面对的局势进行了一分为二的分析,此中指出的不利要素是______________ 。

有益要素是② 《出师表》中表示自己无心于功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③《出师表》中“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何尝不惋惜怨恨于桓、灵也”中的“此”指代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 。

二、课内阅读文段一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鄙俗,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谢,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颠覆,受任于败军之际,授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最新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4课《诗词五首》课文复习-word文档

最新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4课《诗词五首》课文复习-word文档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4课《诗词五首》课文复习内容预览:24.诗词五首【知识储备】1.字词积累问边:到边疆去察看。

属国:汉代时称那些已归附的少数民族地区。

胡天:指西北地区。

商女:以卖唱为生的乐妓。

百花残:百花凋零。

晓镜:早晨照镜子。

无多路:没有多远。

殷勤:热情而周到。

探看:探望,慰问。

把酒:举起酒杯。

把,举,拿着。

宫阙:宫殿,古时帝王宫殿门前有反阙,所以称宫殿为宫阙。

琼楼玉宇:指神话中月宫里的亭台楼阁。

婵娟:形容月色明媚,这里指代明月。

2.作家作品关于作者王维(701-761),一作(698-759)唐代杰出画家、诗人。

字摩诘,原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境)人。

后迁居蒲州(今山西永济),遂为河东人。

工诗善书,尤以画名,开元进士,官至尚书右丞,故人称“王右丞”。

其作品魄力雄大,一变古来的钩斫画法,创渲谈的破墨法。

宋苏东坡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杜牧(803-约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属县)人。

晚唐诗人。

入仕后累官至迁膳部员外郎。

朋党之争时,被李德裕排挤,而后复为用。

入朝,官至中书舍人。

《全唐诗》编其诗入卷。

他关心国事,反对藩镇割据,拥护中央集权,主张抵御入侵之敌,反对腐化,同情人民。

他曾写《原十六了》、《罪言》等军事论文,分析藩镇割据之病源及边防战守之事,其意透彻,但无人问津。

他喜欢兵法,注释过《孙子》,他的诗文亦受兵法影响,意气纵横,抑扬跌宕。

他的《答庄充书》说“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是用兵法来比喻创作。

他的诗与李商隐齐名。

其政治诗如长篇《感怀诗》共五十三韵,是学杜甫的《北征》和《咏怀五百字》。

反映现实的律诗如《河湟》、《早雁》等都蕴含着深沉的对时政批评之讽。

艺术上最有特色的是写景抒情的七绝,咏史诗《过华清宫绝句》、《赤壁》等颇多感慨,《江南春》、《泊秦淮》、《山行》等,意义深婉,风格飘逸。

由于国热已如江河日下,故这些诗常流露感伤情调。

最新精选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24 词五首课后练习第三十三篇

最新精选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24 词五首课后练习第三十三篇

最新精选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24 词五首课后练习第三十三篇第1题【单选题】下面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茅盾,现代著名作家,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中篇小说《林家铺子》。

B、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智取生辰纲、醉打蒋门神、三打祝家庄等故事,生动曲折,扣人心弦。

C、《江城子·密州出猎》的作者是元代文学家苏轼。

D、冰心,我国现代作家,原名谢婉莹,其代表作有《春水》、《繁星》、《乡愁》《新月集》。

【答案】:【解析】:第2题【填空题】《武陵春》上片中,“______”,交代的是季节特征,“______”是通过描绘日常起居生活来表达内心的哀伤。

【答案】:【解析】:第3题【填空题】《武陵春》中叙述词人哀伤的原因和哀伤的程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第4题【填空题】读《破阵子》,“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两句用了______修辞手法,描写了______场面。

【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中表达希望朝廷能够重用他,给他机会去建功立业的两句是:______,______?【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宋代的范仲淹说过“______,______”,这正是当今构建和谐社会所需要的济世情怀。

【答案】:【解析】:第7题【问答题】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①妇姑荷箪食,。

(白居易《观刈麦》)②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③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④ ,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⑤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⑥ ,日高人渴漫思茶。

(苏轼《浣溪沙》)⑦ ,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⑧ ,北斗阑干南斗斜。

(刘方平《月夜》)⑨默写温庭筠《商山早行》的首联和颔联。

【答案】:【解析】:第8题【问答题】根据提示默写。

①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______。

(毛泽东《沁园春·雪》)②____________,虫声新透绿窗纱。

九年级语文上册 24 诗词五首每课一练 语文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24 诗词五首每课一练 语文版

每课一练一、文学常识及名句填空。

1.《使至塞上》的作者是 朝的 ,字 ,太原祁人,是 派的代表。

他与 齐名,并称“王孟”。

本诗选自 。

诗中用 , (原句)描绘出一幅意境雄浑、浩瀚壮美的沙漠美景。

2.《泊秦淮》的作者是 ,字 , 朝 家。

后人常称 为“老杜”,称 为“小杜”。

我们学过他的 。

本诗选自 。

诗中写统治阶级纵情声色、醉生梦死的诗句是:, 。

3.《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选自《 》,作者李商隐, 代人,与同时代的另一位诗人 齐名,合称为“小李杜”。

此诗是写恋人间的分离和相思的。

诗中以比喻方式展示“恋人间生死随”的句子是 , 。

现在这两句诗多用来比喻 。

浣溪沙》选自4.《 ,是 朝的 写的,字 ,抚州临川人, 是 派的词人。

《浣溪沙》中被誉为“天然奇偶”传诵千古的佳句是: , 。

水调歌头》选自5.《 ,作者是 ,字 ,号 ,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在《水调歌头》中望着明月遥祝兄弟平安,现在人们也常用来祝福亲友的词句是: , 。

含有哲理的诗句是: , , 。

、诗歌赏析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二 王维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6.作者在本诗中即景设喻,比如在颔联中以蓬和雁来比喻 ,暗写了作者的 之情。

这与首联和颈联的 、两个意象呼应。

7.《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里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

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

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

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

”这就是“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又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

”你是怎么评价这两句。

参考答案一、1. 唐 王维 摩诘 山水田园 孟浩然 《王右丞集笺注》杜甫 杜牧 《赤壁》 《樊川诗集》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府》 苏轼 子瞻 东坡居士 豪放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二、画面感。

九年级语文上册 24 诗词五首同步阅读 语文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24 诗词五首同步阅读 语文版

同步阅读对下列两首词作比较阅读,完成练习。

[甲]水调歌头 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江城子 苏轼凤凰山下雨初晴。

水风清, 晚霞明。

一朵芙蕖, 开过尚盈盈。

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

苦含情, 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

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1.甲乙两词都极富想象力,甲词以“天上宫阙”喻指 ,乙词以“芙蕖”喻指 。

2.对两词词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说是“哀筝”,是从乙词总的旋律来写的;说是“苦含情”,是从乙词的感情来写的。

B.乙词的最后,没有正面描写人物,而是写弹筝人飘然远逝,只见青翠的山峰仍然静静地立在湖边,仿佛那哀怨的乐曲仍然荡漾在山间水际。

C.甲词中写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和入世,两方面同时吸引着他,词人的心绪矛盾的。

D.甲词认为,人有悲欢离合同月有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常理,很值得伤感。

3.试比较两词中加点的“弄”字的含义和传达的感情有何不同。

4.对甲词中的“高处不胜寒”一语你是如何理解的?你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一个类似的事例吗?5.甲乙两词皆由景入情,景为情设,情为景生,请你从“梅”“兰”“竹”“菊”或“风”“花”“雪”“月”中任选一个意象,以类似的方法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100字左右)。

参考答案1.朝廷;弹筝的美丽女子。

2.D3.“起舞弄清影”的“弄”字意即“戏弄”,既反映了词人内心无法排遣的孤独感,也反映了词人孤芳自赏、矢志不渝的政治抱负,一个“弄”字,其实包含了词人惆怅之心、孤独之心和赤诚之心,情真意切,含蓄隽永,唤起了我们无限遐想,让读者获得了丰富的美感和无穷的诗意;“忽闻江上弄哀筝”的“弄”字意为“弹奏”,它传达的是弹琴者漫不经心的情态。

第24课诗词五首同步练习1语文版九上

第24课诗词五首同步练习1语文版九上

《诗词五首》同步练习第一部份:1.原文填写。

(4分)⑴大漠孤烟直,。

⑵,蜡炬成灰泪始干。

⑶无可奈何花落去,。

⑷,千里共婵娟。

2.解释下列诗句中的字词。

(4分)⑴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笼:)⑵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殷勤:)⑶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把:)⑷不该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恨:)3.常识填空。

(3分)⑴《水调歌头》选自作者是朝著名诗人。

⑵杜牧是(朝代)诗人,与并称“小李杜”。

⑶《浣溪沙》的作者是,他是(朝代)著名词人。

4.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

(4分)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⑵不该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5.下面对《望岳》一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004年遂宁试题)(2分)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这首诗写出了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所见所感。

B、这首诗将写景和抒情结合起来,情景融合。

C、颔联前句形容泰山凝聚了所有山峦应有的\'神秀\',而后句则形象的衬托出遮天蔽日、高峻峭拔的山峰。

D、全诗意境开阔,形象鲜明,格调昂贵,气势磅礴,给人以极深的印象。

第二部份:(一)丙辰中秋,欢饮达旦,酣醉。

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世。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该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聚散,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希望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说说词前小序的作用。

(2分)7.词中表现作者健康乐观的情结和美好愿望的句子是哪一句?后来被人们普遍引用,表达了什么思想?(3分)8.词人把“天”、“月”都人格化的目的是什么?(3分)9.词中表达时刻转变的句子是。

(2分)10.古代诗词中,有很多写月抒怀的诗句,你能举出两例吗?(2分)(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1~13题。

(2004年宾州试题)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语文版九年级(上)《第24课 诗词五首》同步练习卷

语文版九年级(上)《第24课 诗词五首》同步练习卷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24课诗词五首》同步练习卷一、选择题(共4小题)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逢候骑.燕.然云鬓.殷.勤探.看宫阙.绮.户。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单车欲问.边(2)商女..不知亡国恨(3)东风无力百花残.(4)晓镜但.愁云鬓改(5)小园香径..独徘徊(6)不应又恨.3.按课文原句填空。

(1)《使至塞上》中以传神的笔墨刻画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诗句是,。

(2)《泊秦淮》中表达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心,抨击统治者沉湎酒色的忧愤之情的诗句是,(3)《无题》中表现无私奉献精神的诗句是,。

(4)《浣溪沙》中被誉为“天然奇偶”的句子是,。

(5)《水调歌头》中表达诗人旷达的襟怀句子是,。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准确的一项是()A.《使至塞上》的作者是南宋诗人王维B.杜牧字牧之,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五言绝句著称C.苏轼,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

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D.李商隐,中唐杰出诗人。

其诗以律绝见长,意境深邃,富于文采,独具特色二、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0分)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谦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此事古难全”中“此事”指的是什么?(2)“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表达了词人的什么情感?请简要分析。

6.文言诗文填空。

(1),归雁入胡天。

(2),东风无力百花残。

(3)但愿人长久,。

(4)无可奈何花落去,。

7.古诗文默写。

(1)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

(2)描写大漠之景,被王国维誉为“千古奇观”的名句是,。

(王维《使至塞上》)(3)《泊秦淮》中委婉地批评统治者国难当头、醉生梦死的句子是,。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4课《诗词五首》达标题 语文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4课《诗词五首》达标题 语文版

第24课《诗词五首》达标题第1课时《使至塞上》《泊秦淮》达标题A卷一、解释词语征蓬:胡天:孤烟:商女:二、常识填空1、《使至塞上》是--------代诗人--------写的一首边塞诗,我们还学过他的诗歌有————2、《泊秦淮》是----------代诗人----------写的,“烟笼寒水月笼沙”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三、名句默写:征蓬出汉塞,-----------------。

------------------,长河落日圆。

------------------------,夜泊秦淮近酒家。

B卷一、常识填空:(1)《使至塞上》从格律上看属于------言---------诗,韵脚有-------------------------- (2)《泊秦淮》从格律上看属于-----言绝句,韵脚有-------------------------二、名句默写:大漠孤烟直,---------------------。

商女不知亡国恨,------------------------。

三、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景象C卷一、给下列诗句按意义划分节拍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二名句默写,大漠孤烟直,----------------。

商女不知亡国恨,------------------------。

三、请你再写出一句描写边塞风光的古诗词A卷参考答案:一、见课下注释二、①唐王维《山居秋暝》②唐杜牧互文三、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烟笼寒水月笼沙B卷参考答案:一、(1)五言律诗边延天圆然(2)七言绝句沙家花二、长河落日圆隔江犹唱后庭花三、空旷辽阔的沙漠望不到边际,袅袅升空的孤烟像一条垂直的长线,绵绵哦黄河水,一直延伸到远处,在它的尽头没入如盘的红日C卷参考答案:一、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二、长河落日圆隔江犹唱后庭花三、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诗词五首
一、字音字形
云bìn()殷.勤()宫què()绮.户()
二、重要词语
1.探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香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婵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征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绮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商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无可奈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似曾相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家介绍
王维(701—761),字摩诘,祖籍山西祁县,开元九年(721)进士。

任太乐丞,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前期的诗大都反映了现实,有着较进步的政治倾向。

后期则多是描绘田园山水,鲜明地反映了他逃避现实的消极情绪。

王维是唐代具有多方面艺术才能的杰出诗人,他工诗善画,又精通音乐,并能以画、乐之理融会于诗中。

杜牧(803—约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

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

《全唐诗》收杜牧诗八卷。

李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迁居荥阳(今属河南)。

为晚唐杰出诗人。

以律绝见长,意境深邃,富于文采,独具特色。

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北宋词人。

擅长词令(长短句),尤擅小令。

风格婉转,历有“此宗令词之专精者,首推晏殊”的评价。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

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

苏轼的诗、词和散文都能代表北宋文学最高成就。

传世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等。

答案:
一、字音字形
鬓yīn阙qǐ
二、重要词语
1.探寻,察看。

2.铺满落花的小路。

3.形容月色明媚,词中指代明月。

4.飘飞的蓬草,比喻飘泊的旅人。

泛指远行的人。

5.彩绘雕花的门户。

6.歌女,旧时以歌唱为业的女子。

7.指感到没有办法,只有这样了。

奈何,如何,怎么办。

8.好像曾经见过。

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1.诵读本文五首诗词,写出你所体悟到的诗词主旨。

点拨:联系时代背景,抓住诗词的关键性语句。

体悟诗词主旨。

《使至塞上》表达了诗人由于受排挤而孤独、寂寞、感伤、飘零的心情,以及在大漠雄浑的景色中,情感得到陶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

《泊秦淮》将景、事、情、意熔于一炉,借陈后主的荒淫亡国讽喻晚唐统治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对现实的深切忧思。

《无题》抒写深挚的相思别离之情。

抒情回环往复,深沉婉转,双关语及比喻、象征等手法的运用,形象贴切,生动深刻。

《浣溪沙》是晏殊词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篇章。

语言字字珠玑,圆润有声,坦诚明丽,意蕴深广,给人以哲理性启迪。

《水调歌头》是苏词的代表作。

表达作者在政治上的压抑,颇为消极伤感,但又胸襟旷达,在对人生哲理的探求中达到了自我解脱。

2.核心图解
无题李商隐
浣溪沙晏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