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9 行星风系与气候
专题9行星风

热
郊 区
市 区
郊 区
城 市 热 岛 环 流
山
谷
风
利用热力环流原理,判断山区晴朗的白天、夜 晚气流的方向。
低气压
高气压
山顶 低气压 温度上升快 高气压 山谷 温度上升慢
白天吹谷风 暖风
高气压
低气压
山顶 高气压 温度下降快 低气压 山谷 温度下降慢
夜晚吹山风 冷风 山谷风风向变化有规律,风力较稳定.
高压 低压
高压
低压
高压
低压
高压
高压:少雨;
低压:多雨
行星风系
高低纬间的气温差异 原因:气压的差异 地球自转偏向力
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意义: 使高低纬度间、海陆间的水汽和热量得到交 换,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
课堂练习
1.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A 气压差异 B 太阳风的驱动作用 C 地面高度不同 D 地面冷热不均
G
同一水平面上 的气压差异
低
D
G
A
冷却
B
受热
C
冷却
地面
风
注意: 1、高空的气压高低与地面相反; 2、近地面与高空,气流方向相反。
①大气运动的基本形式
垂直运动 (水平运动)
②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冷热差异(高低纬间)
③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 太阳辐射
④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 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
1.图中aa′、bb′表示城郊高 空的等压面,其中气压值较低 的等压面是 aa′ 。 2.如果有A、B两处分别位于同 高度城郊高空,那么气压较高 的是 A ;这表明城郊高空气 流的流向是 城市流向郊区 . 3、郊区近地面垂直方向上的气 流作 下沉 运动。 4、上海近几年城市环境建设中 的 植树绿化 措施有效地缓解 了城市“热岛”效应。除上述 措施外,你认为还可以采取的 工厂搬迁到郊区等 。 措施有
专题9 行星风系(查书平)

专题9 行星风系【知识梳理】:1.气压与风:①气压:指某一高度单位面积上空气柱的重量。
(1个标准大气压=1013百帕)②气压的影响因素:气温高低、空气的升降运动以及海拔高低等。
一般,海拔越高,气压越低;若高度相同,则气温高处气压低;若空气下沉,则近地面形成高压,空气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
注意:垂直方向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的地区,天气晴朗;反之,空气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的地区,多为阴雨天气。
③等压线: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分布状况的表示方法。
等压线是同一时间内某一水平面上气压相等的各点的连线。
在等压线图上,中心气压值高,气压值向外逐渐降低的一组闭合等压线,构成高气压系统,简称高压;等压线图上,中心气压值低,气压值向外逐渐增高的一组闭合等压线,构成低气压系统,简称低压。
注意:不同地区气压差异是针对同一时间内某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而言的,对同一地区而言,气压永远是上低下高。
④风——空气的水平运动。
在水平方向,空气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形成风。
⑤风向:气象上把风吹来的方向确定为风的方向。
如果风向在某个方位左右摆动不能肯定,就加以“偏”字。
注意:风向是指风从何处来的方向,而不是吹去的方向。
⑥风向频率:表示某个方向的风出现的频次。
⑦风的成因:水平气压梯度力(决定了风速的大小。
其方向由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线,大小由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决定)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偏右,南半球偏左,赤道没有偏向)摩擦力(大小随风速而变化,方向始终与风向相反)注意:地转偏向力使风向北半球偏右,南半球偏左是针对风前进方向而言的。
2.大气的运动能量来源:太阳辐射根本原因:太阳辐射不均造成高低纬温度差异3.热力环流太阳辐射地区分布不均——地表冷热差异——大气垂直运动(上升和下沉)——同一水平面出现气压差异——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的水平运动(风)4.大气环流(作用:调整全球的水热分布,是各地天气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假设地球静止且地表均一——单圈环流(全球两圈)考虑地球自转——三圈环流(全球六圈)考虑地球公转——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考虑地表状况不均一——季风、城市风、山谷风和海陆风等①三圈环流划分情况:低纬环流(0°~30°),中纬环流(30°~60°),高纬环流(60°~90°) 近地面形成: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以赤道低气压带为轴南北对称。
专题9 行星风系

摩擦力不仅会削弱风速,同时也干扰了风向,破坏气 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之间的平衡。
思考与实践:
1.2003年5月10日中央电视台新闻报道:刚果民主共和 国一架飞机 在2100米高空 飞行,机舱门突然打开,机上 120多名乘客大部分被吸出机外遇难丧生,只有40余人随 机返回地面,仅20人生还。 分析一下乘客被吸出的原因? 2.山区,白天风沿坡面从山谷吹向山顶,晚间由山上沿 坡面吹向谷地;沿海地区,海陆间常发生昼夜风向的转变 这是为什么? 3.为什么天气预报总要强调不同高度的气压形势?“高 度”这个前提真的很重要吗?
2)等压线: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相等的各点的连线
单位:百帕(hpa)
地面天气图
低气压、高气压、低压槽、高压脊 上海中心气象台:/taihu/
低压槽 高压脊
3、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地面冷热不均
---空气垂直运动
---同一水平面
产生气压差
---空气水平运动 热力环流
极地冰原气候
南极大陆、格陵兰岛 气温极低
极地冰原
北极熊、企鹅
纬度地带性
经度地带性
垂直地带性
珠穆朗玛峰的高原山地气候
(气温低,日照强,风力大 )
思考与实践
1. 中国的西藏、中亚南部和西亚东部的伊朗、阿富 汗、巴基斯坦等地与地中海纬度相近,为什么不出现 地中海气候? 2. 从气候角度分析西班牙东北沿海的巴塞罗那举办 夏季奥运会的有利条件。 3. 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分析欧洲和非洲大陆西 部各纬度气候特点与气压带、风带及其南北移动之间 的关系。
黄羊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荒漠)
温带内陆
降水稀少、温差大
野驴、双峰驼
耐旱植物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专题9 -行星风系解读

全年高温多雨
全年高温 分干湿季
全年炎热干燥
地中海气候
冬季温和湿润 夏季炎热干燥
全年温和湿润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降水量(mm)
极地气候
15
气温(℃)
60 50 40 30 20 10 0 1 2 3 4 5 6 月 降水量(mm) 气温(℃) 7 8 9 10 11 12
20
10 5 0 -5 -10 -15 -20 -25 -30
热
热
冷
冷
冷
热
巩固练习
a b c A B 地面 C
Pa﹤Pb ﹤ Pc PB﹤PA﹤PC
二、大气环流
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D
学习任务单 课堂学习3(1)
太阳辐射的 纬度差异
1、单圈环流
地表均匀 不考虑地球自转
G 90°
G
D
D
G
0° 上升 气流,近地面形成 赤道地区气温____ 高 ,盛行________ 高 气压; 赤道____ 低 气压带,高空形成____ 下沉 气流,近地面形成 极地地区气温____ 低 ,盛行________ 高 气压带,高空形成____ 低 气压; 极地____ 高 气压向____ 低 气压流动,构成单 理想状态下,风从____ 圈环流。
思考: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画出白天和夜间的 海陆风、山谷风。
海 风;夜间吹____ 陆 风。 海陆风的基本规律:白天吹____
学习任务单 巩固练习 1
思考: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画出白天和夜间的 海陆风、山谷风。
谷 风;夜间吹____ 山 风。 山谷风的基本规律:白天吹____
学习任务单 课堂学习 2 思考: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分析诸葛亮“火烧葫芦谷” 计谋失败真的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吗?
专题9 行星风系汇总

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气 40 温 (
℃
) 20
世亚界热气带候气类候型类型
0
500 降
水
量
400
( 毫
米
)
300
地中海气候
-20
200
-40
100
分布:南北纬30-40度的大陆
-60
0
西岸。
1
4
7
10(月)
成因:受副高和西风的交替 控制。
气候特征: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专题9 行 星 风 系
气压与温度的关系
气温高的地方气压低,气温低的地方气压高
气温变化是导致气压变化的直接原因
专题9 行 星 风 系
二、风和风向 – 大气的水平运动,称为风。 –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差
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 风向---指风吹来的方向。
世界一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低
高
专题9 行 星 风 系
气压 风 风向 大气环流 行星风系与气候 世界气候类型
专题9 行 星 风 系
一、气压 – 大气是受地球引力的束缚,包裹在地 球的外部。 – 大气也是物质,也会受到地心引力影 响,产生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气压。
专题9 行 星 风 系
气压随高度变化
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不同高度,重力不同
-20
200
-40
100
分布: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
内部和西岸。
-60
0
1
4
7
10(月)
成因:受副热带高气压或信风 带控制。
热带沙漠气候
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少雨,年降水量不足125毫 米。
专题9 行星风系与气候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少雨型
终年降水稀少
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 性气候<250
练一练
1、图中,受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_____B_______。
2、D气候类型名称为_温__带__季__风_气__候__,此气候类型在我国主要在 __秦__岭__—__淮_河___以北分布较广,夏季风主要来自____太_平__洋_____。 3、A气候类型名称为_热__带__雨__林_气__候__,其成因是受 __赤__道__低__气__压_带___(填气压带或风带名称)控制。 4、B气候类型主要特点是夏__季__炎__热__干__旱_,__冬__季__温__和_多__雨__。
候
控制,冬季
带
受中纬西风
控制
分
布特
点
南北纬25° ~35°大陆 东岸,如我 国秦岭-淮 河以南
南北纬30° ~40°大陆 西岸,如地 中海沿岸
夏季高温 多雨,冬 季温和少 雨
夏季炎热 干旱,冬 季温和多 雨
温带气候类型
1、温带季风气候
气温/℃
成因:海陆热力性 30
质差异。
15
0
分布:亚洲35°N~ -15 55°N大陆东岸,如 -30 我国华北、东北。 -45
高气压带控制,冬季 15
500
受中纬西风控制。 0
400
-15
300
分布:南北纬30°~ -30
200
40°大陆西岸,地中 -45
100
海沿岸最为典型。
-60
0
1 4 7 10月份
特点:夏季炎热干旱,冬季温和多雨。
温气 候 类
度型
成
因
带
行星风系

温带海洋性 气候
行星风系小结
----风带 风带
分布 0º-30º -30 30º-60º -60 60º-90º -90 风带名称 成因
东北/东南 东北 东南 信 风 带 中纬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副热带高压指 向赤道低压 副热带高压指 向副极地低压 极地高压指向 副极地低压
行星风系小结
分布 0º附近 附近 30º附近 30 附近 60º附近 60 附近 90º附近 90 附近 气压带名称
----气压带 气压带
特点 气流 天气 状况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热力原因 热低压 动力原因 热高压 动力原因 冷低压 热力原因 冷高压
上升 下沉 上升 下沉
湿热 干热 温湿 冷干
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热 带 稀 树 草 原
夏季干燥少雨, 夏季干燥少雨,冬 季温和湿润
地中海气候
(副热带夏干气候) 副热带夏干气候)
位于大陆西岸,纬度 位于大陆西岸,纬度30~40 度之间, 度之间,副热带高压和西风 的交替控制
地 中 海 气 候
温带海洋气候
终年受西风控制,冬不冷夏不热, 终年受西风控制,冬不冷夏不热,终年温和湿润
觉得大气环流应该怎样画? 觉得大气环流应该怎样画?
极地
大 气 环 流
南风 北风 北风
南风
赤道
极地
地球自转:有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地球自转 有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百帕)
1000 1002 1004 1006 1008 1010
北半球
北半球的高空风
90°N 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60°N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专题9 专题9 行星风系
专题9 行星风系 复习课件

气
副热带高气压带
30°N
压
东北信风带
带
赤道低气压带
0°
风
东南信风带
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30°S
模
西风带
式
副极地低气压带 60°S
图
极地东风带
极地高气压带
90°S
600 300 00 300 600
气压带
瑞典大片森林 因酸雨而枯亡, 却将责任归咎与 英国,你认为有 道理吗?
地球公转
太阳直射点移动
气压带与风带随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
西北风
东南风
北风
西风
等压线图
1018
1016
1014
1014
1016
1018
低气压
高压
低压
风力大小取决于气压差大小
全球性的大气运动 大气环流
太
北极
斜射
直射
阳
斜射
光
南极
二、大气环流
1、行星风系
七个气压带(名称、位置 )
六个风带(名称、位置、风 向)
(1)成因: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不均、地转偏向力
3.受西风带影响的地区, 大陆 西 (东、西)岸降水更多。
二、读下列组图,回答:
1、图中,受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___B_________。 2、D气候类型名称为__温__带__季_风_____,此气候类型在我国主要在 ___秦__岭__—_淮__河__以北分布较广,夏季风主要来自_太__平__洋_______。 3、A气候类型名称为_热__带__雨__林_____,其成因是受 ___赤__道__低__气_压__带__(填气压带或风带名称)控制。 4、B气候类型主要特点是夏__季__高__温__少__雨_,_。冬季温和多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位移 南亚地区
海陆热力差异:
冬: 陆地 H 冷
海洋 L 暖
海洋 H 凉 夏
夏: 陆地 L 热
冬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位移
冬季:东北信风 夏季: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形成西南风
热带季风
亚热带季风
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季风
季风气候的分布: 东亚和南亚
季风气候的成因: 海陆热力差异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位移 东亚 南亚
温带大陆性 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季风性湿润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寒带、亚寒带气候
冰原气候 苔原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苔原气候
冰原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沙漠气候
季风气候
季风的成因
海陆热力差异 东亚地区
行星风系与气候
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
极地高压带
极地东北
副极地低压带
中
纬
西
风
副热带高压带
东
北
信
风
赤道低压带
东 中
南 纬
信 西
风 风
副热带高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极 地 东 风
极地高压带
三、行星风系与气候
高气压带
– 回归线附近 – 极地地区
下沉气流为主
热带沙漠气候 极地气候
干燥
低气压带
– 赤道地区 – 副极地地区
上升气流为主
热带雨林气候 降水较多地区
多雨
气压带、风带的南北移动
66°34´N
30 °—40 °N
23°26´N
0° 23°26´S
66°34´S
气压带与风带交替控制地区
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 地中海气候
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 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四、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极地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温带海洋性 气候 地中海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冬夏季风比较
气压中心 冬季 陆地:亚洲高压 海洋:阿留申低压 陆地:印度低压 海洋:夏威夷高压 风向 东亚:西北 南亚:东北 东亚:东南 南亚:西南 季风性质 干冷 暖湿 对气候的影响 寒冷干燥 高温多雨
夏季
季风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利:雨热同季
不利:易发生洪涝灾害和旱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