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年制)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总复习1. 数与代数1.4 四则运算》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最新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最新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第一部分数与代数(一)数的认识知识点一:数的意义和分类自然数、整数、正数和负数、分数、百分数、小数(一)整数1 、整数的意义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像-1,-2,-3……这样的数也叫整数。

2 、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

3、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无论是整数还是小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4、数位及数位顺序表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的整除整数a除以整数b(b ≠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

如果数a能被数b(b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或a的因数)。

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因数。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例如:10的因数有1、2、5、10,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10。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3的倍数有:3、6、9、12……其中最小的倍数是3 ,没有最大的倍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例如:202、480、304,都能被2整除。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例如:5、30、405都能被5整除。

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例如:12、108、204都能被3整除。

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

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0也是偶数。

自然数按能否被2 整除的特征可分为奇数和偶数。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10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第一部分数与代数(一)数的认识知识点一:数的意义和分类自然数、整数、正数和负数、分数、百分数、小数(一)整数1 、整数的意义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像-1,-2,-3……这样的数也叫整数。

2 、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

3、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无论是整数还是小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4、数位及数位顺序表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的整除整数a除以整数b(b ≠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

如果数a能被数b(b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或a的因数)。

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因数。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例如:10的因数有1、2、5、10,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10。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3的倍数有:3、6、9、12……其中最小的倍数是3 ,没有最大的倍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例如:202、480、304,都能被2整除。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例如:5、30、405都能被5整除。

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例如:12、108、204都能被3整除。

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

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0也是偶数。

自然数按能否被2 整除的特征可分为奇数和偶数。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10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总复习知识点整理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总复习知识点整理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总复习知识点整理课题课题课题总复习总复习总复习教学教学教学内容内容内容总复习内容从整体上分为知识与技能总复习内容从整体上分为知识与技能总复习内容从整体上分为知识与技能策略与方法两大部分策略与方法两大部分策略与方法两大部分知识与技能部分又分知识与技能部分又分知识与技能部分又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可能性三大领域每个领域又细化为几个版块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可能性三大领域每个领域又细化为几个版块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可能性三大领域每个领域又细化为几个版块在每个板块里设置了回顾与整理讨论与交流应用与反思三个部分
整数(分母是 1 的分数) 数 小数(分母是 10、100、100……的分数) 可互相转化 分数(一般分数、百分数)
小数的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有什么联系? 例 3:小数的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有什么联系?( 对小数与分数的基本性质进 行整理) ① 小数的性质②分数的基本性质 知识 要点 先让学生分别回顾小数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然后用式子表达出它们的基本性质,再 结合式子进行对比,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 【讨论与交流】 “讨论与交流”中围绕整数、分数、小数设计了一些思考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 题的讨论与交流,以加深学生对数的认识与理解。 教学时,可组织学生对这两个问题进行讨论,通过讨论明确:数几乎在人们 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存在着,它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数是我们在生 活中用来表达和描述信息所必需的。如果缺少了数,我们在生活中就会产生表达 的障碍,无法描述信息。 【应用与反思】 第 4 题,可以引导学生边做题边回顾奇数与偶数、质数与合数等方面的内容。 也可以借助下面的图示帮助学生理解。
5
教学 模块 复习 目标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总复习》知识点整理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总复习》知识点整理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总复习》知识点整理共15页主备人:复备人:知识要点【回顾与整理】例题:关于比、比例的知识,你都知道哪些?(对比和比例的相关知识的复习。

)教学时,以问题“关于比和比例的知识,你都知道哪些?”引入,让学生自主地回顾知识。

学生可能会想到很多,同时也会感到这些知识点比较零乱、无序、缺乏系统化,进而激发学生梳理这部分知识的需求,在此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学习。

重点对比、比例、比例尺的意义及比和比例的性质、化简比、求比值、解比例、求图上(实际)距离、判断正(反)比例等内容进行整理与复习。

【讨论与交流】“讨论与交流”是从知识内在联系方面进行整理,重点弄清楚比、比例与相关知识的联系与区别。

(1)教学第一个问题时,先让学生自主讨论比、分数、除法的联系与区别,借助于下图,揭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除法被除数除号(÷)除数商分数分子分数线(—)分母分数值比前项比号(:)后项比值从意义上区分:“比”是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除法”表示的是一种运算;“分数”则是一个数。

(2)教学第二个问题时,结合第一个问题的讨论,让学生自主交流,能体会到比、除法、分数的基本性质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3)教学第三个问题时,可在对比和比例意义进行对比的基础上进行讨论、交流,明确“比”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而“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了解比是比例的基础,比例是比的扩展,没有两个相等的比是组不成比例的。

还要弄清楚不是任意的两个比都能组成比例的,—定是比值相等的两个比才能组成比例。

所以,要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关键要看这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等。

可借助下面的表格帮助学生前项被除数分子后项除数分母理解:通过上面的复习,让学生进一步地感受到“数学知识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应用与反思】第1题,是运用逼和比例尺解决问题的题目,练习时先让学生说一说每一个信息中比及比例尺所表示的实际意义,然后再结合实际意义感受比和比例在实际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

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知识点归纳.docx

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知识点归纳.docx
4、检验并作答。
(四)常见的量
知识点:常见的计量单位及其进率
1、长度单位:
常见长度单位:
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面积单位:
常见的面积单位:
平方千米(km2) 公顷(hm2) 平方米(m2)
平方分米(dm2) 平方厘米(cm2)
(四) 约分和通分
约分的方法: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1除外)去除分子、分母;通常要除到得出最
简分数为止。
通分的方法:先求出原来的几个分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把各分数化成用这个最
小公倍数作分母的分数。
三性质和规律
(一)商不 的 律
商不 的 律: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 大或者同 小相同的倍数,商不 。
加法交 律:a+b=b+a加法 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b+ac
知识点五:通过运算解决问题
(三)式与方程
知识点一:用字母表示数、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
知识点二:方程和等式
1、等式: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等式。
2、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1、2、3、6是12和1 8的公因数,6是它 的最大公因数。
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 数,成互 关系的两个数,有下列几种情况:
1和任何自然数互 。
相 的两个自然数互 。两个不同的 数互 。
当合数不是 数的倍数 , 个合数和 个 数互 。例如:15和7互 ,14和7
不互 。
两个合数的公因数只有1, 两个合数互 。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 总复习 《图形的位置与运动》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 总复习 《图形的位置与运动》

下面这些平面图形,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⑴ ⑵⑶ ⑷ ⑸ ⑹
⑺⑻ ⑼ ⑽
无数条
根据图形的对称轴画出图形的另一半
A
C
B
E
B′
D
A′
C′
生活中有哪些旋转的现象 ?
典题精讲
1、画出下面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然后将得 到的图形向右平移7格。
A
典题精讲
1、画出下面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然后将得 到的图形向右平移7格。
易错题型
说说A点的位置
如果知道物体在第几列,第几行,就可以用数对来确 定物体的位置。
例如:上图A点在第3列,第3行,可以用数对(3,3) 来表示。
学以致用
下图是某市旅游1号车行驶的线路图,请根 据线路图填空。
旅水游公1园号,车再从向起(点北站)出偏发(,东向)((东40)°)行的驶方到向达行青 ( 1.8)千米到达抗战纪念碑。由绿博园向南偏 (东 )(60°)的方向行(1.7)千米到达购物中 心,再向北偏(东 )(70°)的方向行(1.5)千 米到达人民公园。
青岛版(五年制)
五年级 数学 下册
第8单元回顾整理 7.图形的位置与运动
学习目标
进一步掌握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等图形变换 的特征。能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理解可以用不同 方法确定物体的位置,物体位置的关系是相对的。
通过复习平面图形的变换方法,能从整体上进一步把握
图形与变换的意义和方法。综合运用各种描述的方法描 述并确定物体的位置,体会用不同的方法确定位置的特 点和作用。
位置与方向, 生活常遇到, 要想定位置, 两点要记牢: 方向是首要, 距离少不了。
使学生通过复习,进一步体会平移和旋转、放大与缩小 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精编五四制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八章回顾整理—总复习导学案设计(10课时)

精编五四制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八章回顾整理—总复习导学案设计(10课时)

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回顾整理——总复习1数的认识【学习目标】1、系统地理解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

2、掌握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3、对各种数进行分类整理,体验分类整理的原则与方法。

【学习过程】一、情景体验,自主学习1、说说我们学过了哪些数,你对这些数有哪些认识?2、最小的自然数是 , 最大的自然数。

二、预习导航,回顾整理1、你能说出数轴上这些数分别叫什么数吗?2、负数在0的 ,正数在0的 边,负数比正数 ,0既不是 也不是 。

3、我们还学过哪些分数?分数的个数是怎样的?分数可以分成哪几类?我们还学过哪些小数?它们的个数是怎样的?小数可以分成哪几类?我们还学过哪些自然数?哪些正数?哪些负数?它们的个数分别是怎样的?三、体验区别,当堂达标(每题5分,共20分)1.7 3 1 2 -1 -2 0.3 1 71、整数和分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举例说明)联系:整数可以转化成分母是“ ”的分数形式。

区别:(1)分数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 ,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分数用来表示不满“1”的数,整数则是表示几个“1”。

(2)它们的计数单位不同。

2、整数和小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举例说明)联系:进制相同,都采用 计数法。

区别:(1)小数是把 平均分成10、100、1000……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小数用来表示 的数,整数则是表示 。

(2)它们的计数单位不同。

3、分数和小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举例说明)联系:(1)小数是 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都用来表示不满“1”的数量。

(2)分数和小数可以 。

区别:它们的计数单位 。

4、分数与百分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举例说明)联系: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 。

区别:分数可以表示 ,后面可以加单位,分数也可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 ,分数还可以表示两个数 ,分数的分母可以是零以外的任何一个整数。

百分数则一般只用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 ,分母是 。

青岛版(五年制)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青岛版(五年制)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青岛版(五年制)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一完美的图形——圆一、圆的定义感知圆的特征:以前学过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等,都是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而圆是由曲线围成的一种平面图形。

二、圆的各部分名称1.圆心:用圆规画出圆以后,针尖固定的一点就是圆心,通常用字母O表示。

2.半径: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作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

把圆规两脚分开,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

3.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作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

直径是一个圆内最长的线段。

三、圆的主要特征1.在同圆或等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

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2.在同圆或等圆内,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 1 2 。

用字母表示为d=2r 或r=d 2 。

3.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圆是轴对称图形且有无数条对称轴。

4.画圆的方法:圆与其他平面图形不同,圆是由曲线围成的。

直径和半径的关系只能在同圆和等圆中。

用字母表示:d=2r。

不能说直径是圆的对称轴。

因为对称轴是一条直线。

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半径越大,画出的圆越大。

我们通常选用圆规画圆,既便捷又准确。

πr→r=C÷ 2π。

6.区分圆周长的一半和半圆的周长:(1)圆周长的一半:等于圆的周长÷2。

计算方法:2πr÷ 2,即πr。

(2)半圆的周长:等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加直径。

计算方法:πr+2r,即 5.14 r。

7.正方形里最大的圆与正方形的关系。

两者联系:正方形的边长=圆的直径,圆的面积=78.5%×正方形的面积。

8.在长方形或正方形内画最大圆的方法。

(1)在正方形里画最大的圆。

①画出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②以对角线的交点为圆心,以边长为直径画圆。

(2)长方形里最大的圆。

两者联系:宽=直径画法:①画出长方形的两条对角线;②以对角线的交点为圆心,以宽为直径画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除法 1、列竖式 2、试商并计算结果 3、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对齐
返回
小数的除法: 小数的除法可以转化成整数的乘法,主要是把除数化成整数,并
且被除数扩大相应的倍数。 小数除法
1、把除法化成整数,被除数扩大同样的倍数 2、列竖式并按照整数除法进行计算 3、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返回
分数的除法: 进行分数的除法较前,先要找出除数的倒数。因为除以一个分数 等于乘这个分数的倒数。
返回
巩固练习
1.竖式计算。 699-402= 297
498÷12= 41.5
197+301= 498
203×98= 19894
699 - 402
29 7
4 1.5 12 4 9 8 0
48 1 12
6 60
0
197 + 301
4 98
203 × 2 928 16 24 18 27 1 9894
返回
加法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算起 3、那位满十向高位进“1”
减法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算起 3、那位不够减向高位借“1”
返回
小数的加减法:
小数的加减法和整数的加减法是非常相似的,是由整数的加减法 推导而来的。
加法
1、小数点对齐 2、从末尾算起 3、那位满十向高位进“1”
减法
1、小数点对齐 2、从末尾算起 3、那位不够减向高位借 “1”
返回
课后作业 课本: 第110页第1题
返回
谢谢 大家
青岛版五年制 数学 五年级 下册
8 总复习
四则运算
复习导学五年级的学习中,我们一共学习了四种运算符号,即加 减乘除,那在整数、小数、分数的运算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回顾下。
返回
知识梳理
整数的加减法:
我们最开始学习的是整数的口算,后来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从这里开始,我们就真正接触了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返回
分数的乘法: 分数的乘法较简单,计算量比较小,但运算的方法和整数相差很 远,那分数乘法该怎么计算呢?
分数乘法 1、分子与分子的积做分子,
分母与分母的积做分母。 2、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返回
整数的除法:
除法是四则运算中最麻烦的一种运算,在计算中可能会出现循环 小数的情况,所有我们有时选择合适的方法省略数位。最常用的 就是四舍五入的方法。
不管是整数、小数还是分数,不管是加减法,还是乘除法,我们 要进行正确的计算,一定要掌握正确的算理。想要工其事必先利 其器,同学们这些计算的方法都掌握了吗?
返回
我们回顾了小学学习中的计算内容,在实际生活 中,我们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如果计算计算的结果要求不是很高,我们可以选择估 算。 估算经常使用的方法是四舍五入。
比较高。那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呢?
乘法 1、相同数位对齐 2、用第二个因数各个数字乘第一个因数 3、把所得的积全部相加
返回
小数的乘法: 小数的乘法可以转化成整数的乘法,可以按照整数乘法进行计算,
最后注意小数点即可。 小数乘法
1、末尾对齐 2、不看小数点,按照整数乘法进行计算 3、因数有多少位小数,就在积中点出多少位小数。
返回
分数的加减法:
分数的加减法分两个部分,一个是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另一个是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1、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2、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1、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 2、按照同分母分数进行计算。
返回
整数的乘法: 整数乘法的基础是表内乘法,用列竖式的方法进行计算,正确率
2.根据53×74=3922,直接写出下列各题的得数。
53×0.74 = 39.22 39.22÷0.74 = 53
5.3×0.074 = 0.3922 3922÷7.4 = 530
返回
3.脱式计算。
1042-384÷16×13 = 1042-24×13 = 1042-312 = 730
4.86×[1÷(2.1-2.09)] = 4.86×[1÷0.01] = 4.86×100 = 48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