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新版人教版七年级初一语文下册陋室铭

合集下载

最新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陋室铭》精品课件

最新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陋室铭》精品课件

能概括全文主旨的一句话是哪句?它的深刻 含意是什么?
“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二字统领全篇, 是全文的核心。用“惟”字加强语气。这两 句包含两层意思:
一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就忘却了室陋;二是 由于人的品德高尚,为陋室增光添彩。
1、作者怎么样引出陋室的?


今天修复的安徽和州刘禹锡陋室
2、作者笔下的“陋室”“陋”吗?
2 师生:共同归纳本课学习知识。
作业
1
教科书本课课后习题。
2
课时达标册本课练习习题。
下课啦!
谢谢 指导
2022
作者写陋室不陋,表 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叫什么写法?
通过对居室的描绘, 极力形容陋室不陋, 表达了一种不慕名利 高尚的节操和安贫乐 道的生活情趣。
托物言志

物 言 志
借助某种事物 来抒发感情。
“物”:“陋室”
“志”:“德馨”
设喻引题
山 水比喻起兴陋室
仙龙
德馨 安 贫
陋 室 陋室不陋 铭
环境优美(清幽景)
3、从哪些方面看得出来?
陋 景——环境清幽宁静 室 不 人——交友高雅 陋
事——生活高雅脱俗、怡然自得
4、“山不在高”,“水不在深”类比什么? “有山则名”、“有龙则灵”暗喻什么?
前两句类比“陋室”,后两句暗喻自 己。
这几句采用比喻和类比的方法,一方 面引出短文主旨,另一方面表明陋室不陋。
5、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来比 自己的陋室,用意是什么?
公仆铭
位不在高,廉洁则名,权不在 大,为公则灵。斯是公仆,服务 于民。脚步迈基层,民情入脑深。 谈笑有百姓,往来无私情。可以 明实况,察真情,无谎报之乱耳, 无偏颇之爱心。繁森与焦禄,赢 得万人钦。众人曰:公仆精神!

七年级《陋室铭》原文及翻译

七年级《陋室铭》原文及翻译

七年级《陋室铭》原文及翻译《陋室铭》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翻译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平时可以弹奏清雅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

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这有什么简陋呢?”注释(1)陋室:陋室,简陋的屋子。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骈句,句式较为整齐,朗朗上口。

(2)在(zài):在于,动词。

(3)名(míng):出名,著名,名词用作动词。

(4)灵(líng):神奇;灵异。

(5)斯是陋室(lòushì):这是简陋的屋子。

斯:指示代词,此,这。

是:表肯定的判断动词。

陋室:简陋的屋子,这里指作者自己的屋子。

(6)惟吾德馨(xīn):只因为(陋室铭)的铭文(就不感到简陋了)。

惟:只。

吾:我,这里是指(陋室铭)的铭文。

馨: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尚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

(7)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上:长到;入:映入。

(8)鸿儒(hóngrú):大儒,这里指博学的人。

鸿:同“洪”,大。

儒,旧指读书人。

(9)白丁:平民。

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10)调(tiáo)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

调:调弄,这里指弹(琴)。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短文两篇之陋室铭》全面版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短文两篇之陋室铭》全面版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短文两篇之陋室铭》全面版教案一. 教材分析《陋室铭》是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中的一篇短文,作者是东晋时期的文学家刘禹锡。

这篇短文通过描绘作者居住的陋室,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思想情操。

文章语言朴实,寓意深刻,对学生有很好的启迪作用。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但对于古代文化背景和文学常识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理解文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子,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他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了解作者刘禹锡的生平和作品风格。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

2.难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拓展思考。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找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启发引导: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出发,进行拓展思考,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生平和作品风格;准备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资料。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找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简要介绍作者刘禹锡的生平和作品风格,引导学生了解课文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让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朗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教师挑选一些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让学生进行翻译和解释,帮助学生巩固课文内容。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课文中的难点问题。

最新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第16课《短文两篇》(陋室铭)ppt课件

最新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第16课《短文两篇》(陋室铭)ppt课件
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③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④调素琴,阅金经。 ⑤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⑥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铭室陋
岸傲洁高 道乐贫安
课堂小结
设喻引题 陋室不陋 古贤自喻
山 水 喻 陋室
仙 龙 喻 德馨 环境清幽(景) 人物不俗(人) 情趣高雅(事)
反诘点题 何陋之有
手法:托物言志 虚实结合 骈散结合 修辞:对比、对偶、比喻、比兴、反诘、用典、借代
布置
作业
仿照《陋室铭》的文
体,为我们的教室,为你
的书房、课桌、铅笔盒等
写一篇《
铭》的铭
文,可写文言文,也可用
现代文。
要求:运用托物言志的写
作手法。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上:名词作动词, 长到。
入:映入。
译:苔痕长到阶上, 使台阶都绿了;草色 映入竹帘,使室内染 上了青色。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鸿儒:博学的人。 鸿,大。
平民,白指丁没:有功名
的人。
译: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 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粗 鄙的人。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调素琴:弹琴。调,调 弄。素琴,不 加装饰的琴。
译:诸葛亮隐居南阳住 的草庐,扬子云在西蜀 的屋舍。孔子说:“有 什么简陋的呢?”
合作探究
1.作者怎么样引出 陋室的?山山比喻 水 起兴
陋室

仙 龙
德馨 (品德高尚的“我”)
2.在作者看 来,陋室真 的简陋吗? 从哪些方面 看得出来?
景(景色之雅 )—— 环境优美
人(交往之雅 )—— 交友高雅
事(情趣之雅 )—— 情趣高雅
巷衣乌

七年级下册语文陋室铭原文及注释

七年级下册语文陋室铭原文及注释

七年级下册语文陋室铭原文及注释《陋室铭》唐·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注释陋室:简陋的屋子。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在(zài):在于,动词。

名(míng):出名,著名,这里指因。

而著名,名词用作动词。

灵(líng):形容词用作动词,有灵气。

斯是陋室(lòushì):这是简陋的屋子。

斯:指示代词,此,这。

是:表示判断。

陋室:简陋的屋子,这里指作者自己的屋子。

惟吾德馨(xīn):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惟:只。

吾:我,这里是指住屋的人自己。

德馨:德行高尚。

《尚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上:长到;入:映入。

鸿儒(hóngrú):指博学的人。

鸿:大。

儒,旧指读书人。

调(tiáo)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

调:调弄,这里指弹(琴)。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⑾金经:现今学术界仍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是指佛经(《金刚经》),也有人认为是装饰精美的经典(《四书五经》),但就江苏教育出版社的语文书则指的是佛经(《金刚经》)而安徽考察则是后者。

金:珍贵的。

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乱耳:扰乱双耳。

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扰乱。

案牍(dú):(官府的)公文,文书。

劳形:使身体劳累(“使”动用法)。

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形:形体、身体。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知识点梳理陋室铭一、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唐代文学家。

诗与白居易齐名,时称“刘白”。

有《刘宾客文集》。

二、故事背景刘禹锡因参加当时的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

可是,和州知县是个势利之徒,他见刘禹锡贬官而来,百般刁难。

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

刘禹锡看到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在石碑上,立在门前。

三、课文翻译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注释名:名词作动词,出名,著名。

灵:形容词作动词,成为灵异的。

斯:这。

惟:只。

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成为灵异的(水)了。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原文: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注释上:动词,长到。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调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

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形:形体、身体。

原文: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这句话是说,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但因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

注释何陋之有:即“有何陋”,属于宾语前置。

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全句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译文: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四、问题归纳1.《陋室铭》开头两句有什么作用?开头两句运用比兴手法,用有仙之山、有龙之水喻陋室,由虚到实,十分自然地引出陋室。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句话为全文的什么句?有什么作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是全文的主旨句,“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一词统领全篇。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6陋室铭课件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6陋室铭课件新人教版
(名词活用为动词,能散布很远的香气。文中指德行美好)
④无丝竹之乱耳 ( 动词活用为使动词,使……受到犹乱) ⑤无案牍之劳形 ( 动词活用为使动词,使……感到劳累)
朗读课文
1、本文是一篇韵文,句尾的字 要押韵。
2、朗读时要注意句子的平仄、 节奏。
3、朗读时语气要平缓,有些音 节要适当拉长。
平仄,是 中国诗词中用字的 声调。平指平直,仄指 曲折。根据隋朝至 宋朝时期修订的韵书,如《切 韵》、《广韵》等, 中古汉语有四种声调,称为平、 上、去、入。除了平声,其余三种声调有高低的变 化,故统称为仄声。诗词中平仄的运用有一定格式, 称为 格律。 平声和仄声,代指由平仄构成的诗文的 韵律。平仄是四声二元化的尝试。四声是古代汉语 的四种声调。所谓声调,指语音的高低、升降、长 短。 平仄是在四声基础上,用 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 来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
劳形: 使身体劳累。 何陋之有: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1、一词多义
之:
①无丝竹之乱耳 (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 )
②何陋之有 ( 倒装标志

往来:
①往来无白丁 ( 表示交往的人 )
②其中往来种作 ( 表示来来往往的人)
(2)词类活用 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名词活用为动词,出名,有名 ) ②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灵验 ) ③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4、课文内容理解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表现了作者希望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环境的清幽 雅致。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 经。”写出了作者生活情趣的高雅。 D、文章举诸葛庐、子云亭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陋 室”不陋的道理。 (2)、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陋室铭》翻译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陋室铭》翻译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有了灵气。

这是一间简陋的房子,只是我品德高尚(就不显得简陋了)。

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

说说笑笑的是渊博的学者,来来往往的没有无学问的人。

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

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扬雄的玄亭。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有了灵气。

这是一间简陋的房子,只是我品德高尚(就不显得简陋了)。

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

说说笑笑的是渊博的学者,来来往往的没有无学问的人。

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

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扬雄的玄亭。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有了灵气。

这是一间简陋的房子,只是我品德高尚(就不显得简陋了)。

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

说说笑笑的是渊博的学者,来来往往的没有无学问的人。

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

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扬雄的玄亭。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有了灵气。

这是一间简陋的房子,只是我品德高尚(就不显得简陋了)。

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

说说笑笑的是渊博的学者,来来往往的没有无学问的人。

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

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扬雄的玄亭。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有了灵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