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食等多种食物含铝,我国儿童膨化食品拟禁铝

合集下载

再见,含铝添加剂

再见,含铝添加剂

圈点食事QUANDIANSHISHI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等5部门联合发文,对含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做出了重大调整。

从2014年7月1日开始,三种含铝的食品添加剂(酸性磷酸铝钠、硅铝酸钠和辛烯基琥珀酸铝淀粉)不能再用于食品加工和生产,馒头、发糕等等面粉制品(除油炸面制品、挂浆用的面糊、裹粉、煎炸粉外)不能添加含铝膨松剂(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而在膨化食品中也不再允许使用任何含铝添加剂。

为什么要限制含铝添加剂?之所以要对含铝食品添加剂动刀子,是因为中国人吃进去的铝已经偏多了。

铝是人体非必需的微量元素,它是地球上最多的金属元素,但大多数天然食品中的铝含量并不高,吃进去的铝主要还是来自含铝食品添加剂。

在我国,含铝食品添加剂常常出现在面粉、馒头、面条、油条、油饼、麻花、炸糕、粉条、面包、海蜇、膨化食品和其他面制品中。

硫酸铝钾(钾明矾)和硫酸铝铵(铵明矾)是使用最多的含铝食品添加剂,主要作为膨松剂用于面制品。

目前学界较一致的看法是,铝主要会影响骨骼和神经系统健康。

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于2011年6月在JECFA的第74次大会上将铝的“暂定每周耐受摄入量”(PTWI)确定为每周每公斤体重2毫克,这相当于一个60千克重的成年人每周吃120毫克铝。

然而,中国有不少人的铝摄入超过了这个量。

中国人铝摄入偏高,是因为以前的标准定得太宽松吗?其实也未必。

如果能严格执行原标准,大多数消费者的健康还是有保障的。

只是超量、超范围使用的情况太多,才导致总的摄入量偏高,所以不得不进一步加以限制。

例如原卫生部在2009年的一份函件中明确指出,根据国家标准的规定,硫酸铝钾或硫酸铝铵的使用范围不包括粉条,因此不能用于粉条生产加工。

但现实中监管部门却经常可以发现这种超范围使用的情况,比如前不久北京市食药监局通报的“迁安合金粉丝厂”,其粉条产品中的铝含量达到了400多毫克/千克,超过标准值上限近4倍。

膨化食品禁止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看法

膨化食品禁止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看法

膨化食品禁止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看法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等五部门发布公告:膨化食品禁止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小麦粉及其制品(除油炸面制品、面糊、裹粉、煎炸粉外)生产中不得使用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即明矾)。

此规定的颁布,有助于膨化食品和馒头、包子等食品中铝超标问题的解决,但是对于油条、蛋糕、饼干等糕点食品,以及餐饮常用的面糊、裹粉、煎炸粉等面食,恐怕仍然难以避免因使用含有明矾泡打粉造成铝超标的问题。

据报道,人体长期过量摄入铝,会干扰机体细胞和器官的正常代谢,尤其对老人、儿童和孕妇产生危害最大,可能会导致儿童发育迟缓、老年人痴呆,影响孕妇的胎儿发育等,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显示,我国全人群中有32.5%的人饮食中铝超过标准规定的摄入量。

油条、包子、馒头都是我们的主食食品,然而这些主食食品却存在着铝超标的问题,主要原因就是加工者使用了含有明矾的泡打粉。

泡打粉又叫复合膨松剂,是许多面食常用的添加剂,它的主要作用是可以产生气体,使食品的体积膨大。

过去泡打粉主要是在油条、糕点、饼干等食品中使用,而近年来,馒头、包子等发酵面制品加工者也开始使用泡打粉,这是因为加工馒头、包子使用泡打粉,可以很好弥补酵母的产气不足,使得加工的馒头、包子体积大而饱满。

据一些资料介绍,我国泡打粉的年消费量在6-7万吨,而其中主要是以含有明矾的泡打粉为主,众多的加工者在食品中使用的都是含有明矾的泡打粉。

事实上食品加工者只要使用含有明矾的泡打粉,就很难避免食品中的铝超标。

要弄清楚这一点很简单,通过当地食化店销售的泡打粉就会知道,凡是含有明矾的泡打粉,配料表中标注的明矾含量大都在40%左右,核算成铝含量为4.2%左右,也就是100公斤的泡打粉含铝量为4.2公斤左右。

我国标准规定,每公斤食品中的铝含量不得超过0.1克,如果含有明矾的泡打粉在食品中的使用量为1%,每公斤食品中的铝含量就会达到0.3克左右,超过国家标准2倍。

网上查询一下就会清楚,一般食品中泡打粉的使用量大都在1%以上,比如:油条一般为2-2.5%、包子2%、馒头1%、鸡蛋糕1.5-2%、桃酥1%。

你的饮食中,铝成灾了吗?

你的饮食中,铝成灾了吗?

你的饮食中,铝成灾了吗?导语:四成食品铝含量超过国家标准2到9倍,人群中30%多的个体每周铝的(安全)摄入量超过FAO/WHO制订的每周耐受量的参考值(PTWI),这过量的铝,到底是哪里来的?媒体载,近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公布专项监测结果,结果显示:四成食品铝含量超过国家标准2到9倍,人群中30%多的个体每周铝的(安全)摄入量超过FAO/WHO制订的每周耐受量的参考值(PTWI),其中4-6岁的儿童最高,为参考值的2.6倍。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是新问题了,从十几年前开始,就有一些专家呼吁铝过量可能对现代人造成危害,但对此事引起重视的人寥寥无几。

人们更容易对那些耸人听闻的消息甚至是谣言引起关注,而这种扎扎实实的健康风险却只有学者进行研究和调查。

如今,在确凿的数据面前,“铝摄入超标”问题终于有希望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了。

人们不禁要问:这过量的铝,到底是哪里来的?铝存在于自然环境当中,但天然食物中一般铝含量很低。

人体食物中所摄入的铝,主要来自含铝食品添加剂,也就是钾明矾(硫酸铝钾)和铵明矾(硫酸铝铵)。

听到一种化学词汇,大部分人都会有惊恐之感。

但仔细回想一下中学化学课程就会记得,明矾乃是老百姓常用的化学品。

自古以来,人们就发现明矾的用处很大,而古人根本不知道它有什么害处,所以对它没有警惕,只有感情。

比如说,过去没有自来水,很多地方的人都要用明矾来净水,因为它水解生成氢氧化铝之后,能够和带负电的水中悬浮物胶粒结合,令其失去电性斥力而凝聚沉降下来,让浑浊的水变得澄清透明。

也是很早很早以前,人们就发现,明矾放在食品里,还能改善食品的感官品质。

按现代食品添加剂的词汇,添加了明矾之后的很多复合添加剂都可以叫做“食品品质改良剂”。

可以这么说,明矾是一种很多国家都许可使用的,“全能型”的食品品质改良剂配料。

比如说,按传统工艺,炸油条、炸油饼炸虾片之类的油炸食品,都要加入明矾,配合一些小苏打。

这是因为,明矾可以和碳酸氢钠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从而让面食品在受热之后体积变得膨大。

儿童膨化食品:禁“铝”才能保健康

儿童膨化食品:禁“铝”才能保健康

儿童膨化食品:禁“铝”才能保健康刘国信【摘要】薯片、果脆、香酥虾、蔬菜味圈、五香锅巴……对这些诱人的膨化小食,孩子们很难抵挡住诱惑,家长在选购时也往往只看外观和价格,很少去留意配料表。

然而,由于这些膨化食品中超量添加含铝食品添加剂,导致儿童铝摄入量偏高,而留下健康隐患和安全风险。

【期刊名称】《生命与灾害》【年(卷),期】2018(000)010【总页数】2页(P32-33)【关键词】膨化食品;健康隐患;含铝;儿童;食品添加剂;安全风险;配料表;摄入量【作者】刘国信【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17薯片、果脆、香酥虾、蔬菜味圈、五香锅巴……对这些诱人的膨化小食,孩子们很难抵挡住诱惑,家长在选购时也往往只看外观和价格,很少去留意配料表。

然而,由于这些膨化食品中超量添加含铝食品添加剂,导致儿童铝摄入量偏高,而留下健康隐患和安全风险。

我们从哪里摄入了铝铝是人体非必需的微量元素,它是地壳里最多的金属元素,但大多数天然食品中的铝含量并不高,人体通过食物所摄入的铝,主要来自于含铝食品添加剂。

在我国,含铝食品添加剂常常出现在面粉、馒头、面条、油条、油饼、麻花、炸糕、粉条、面包、海蜇、膨化食品和其他面制品中。

硫酸铝钾(钾明矾)和硫酸铝铵(铵明矾)是使用最多的含铝食品添加剂,主要作为膨松剂用于面制品。

面粉及面制品是我国膳食铝的主要来源,食物中明矾多用来改善口感。

例如,按传统工艺,炸油条时要加入明矾,这样可以产生二氧化碳,让面食在受热后膨大;商家在制作蛋糕、馒头、包子、发糕、玉米饼等松软多孔的糕点小吃时,也多会用上一种叫作泡打粉的东西,其主要成分就是碳酸氢钠和明矾;此外,为了使口感更加滑弹,盐渍海蜇皮和海蜇头等水产品也常添加明矾。

对于少年儿童来讲,面制品和海蜇皮的摄入量可能并不大,那么,是什么导致他们摄入的铝相对较高,并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呢?相关调查显示,目前市面上销售的虾条、薯片和脆角等膨化食品中铝含量大多超标,而与膨化食品相比,色彩艳丽的糖果和果冻更为依赖含铝添加剂,这些日常小食品是儿童的最爱,常食无疑会造成铝摄入量增高。

铝包子是什么意思_怎么鉴别

铝包子是什么意思_怎么鉴别

铝包⼦是什么意思_怎么鉴别 铝包⼦是什么呢?铝包⼦对⼈体有什么伤害呢?铝包⼦鉴别⽅法有哪些?⼩编为⼤家整理了铝包⼦的意思解答和铝包⼦鉴别⽅法,希望可以帮助⼤家! 铝包⼦是什么意思 铝包⼦是指在制作包⼦的过程中,违法使⽤了含有硫酸铝钾或硫酸铝铵的泡打粉⽽制作出来的包⼦[1] 。

铝包⼦鉴别⽅法 如何鉴别是不是“铝包⼦”,早点专家也提供了“四招”—— 捏松软:含铝“泡打粉”不仅发⾯速度更快,制作起来省时省⼒,⽽且蒸出来的包⼦⽪颜⾊更好看,吃起来有丝丝甜味。

察⽓孔:馒头包⼦如果添加了明矾,颜⾊会异常的⽩,掰开以后看发酵的⽓孔,也⽐较细⼩⽽且均匀。

不⽤含铝添加剂的包⼦和馒头,看起来相对⼲瘪实在,吃起来却特别有嚼劲。

看颜⾊:真正的⽼⾯馒头会⽩中微黄,即使捏扁了,松⼿后也会很快还原。

添加了泡打粉、增⽩剂等添加剂,馒头个头⽐较⼤,但⼀捏就扁不易还原,掰开可以看到蜂窝较⼤,⽽加酵母粉的馒头蜂窝⼩,更有嚼头。

尝味道:⽼⾯馒头还会有⼀股淡淡的⾯⾹味,⽽使⽤添加剂的馒头,吃到⼝⾥会有发糕或⾯包味。

铝包⼦是什么:铝包⼦事件危害 ⾷⽤“铝包⼦”的危害 国家禁⽌在制作包⼦时使⽤硫酸铝钾(钾明矾)和硫酸铝铵(铵明矾)。

公开报道显⽰,明矾是⼀种含铝添加剂,能够通过化学反应产⽣⼤量⼆氧化碳来达到让⾯粉起发的作⽤。

这样做出来的包⼦蓬松,颜⾊也更为鲜亮。

但是明矾属于含铝添加剂,铝元素的摄⼊过量会对⼈体造成不⼩的伤害。

铝具有聚集性,⼀经吸收后会进⼊体内⼤部分器官,主要⼤量积聚于⾻骼,对⼤脑和肾脏也有损害,长期摄⼊铝会出现记忆⼒减退、智⼒下降、反应迟钝等症状,另外会导致⾻质疏松、关节疼痛等。

对⼉童则影响更甚,不仅影响⼉童⾻骼的⽣长,还会引起婴幼⼉的神经发育受损导致智⼒发育障碍。

关于“铝包⼦”的禁令 根据国家卫计委等5部门《关于调整含铝⾷品添加剂使⽤规定的公告》的规定,⾃2014年7⽉1⽇起,⼩麦粉及其制品(除油炸⾯制品、⾯糊、裹粉、煎炸粉外)不得使⽤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

膨化食品危害人体健康的四大因素-推荐下载

膨化食品危害人体健康的四大因素-推荐下载

膨化食品危害人体健康的四大因素近年来,膨化儿童小食品在市场上层出不穷,如油炸薯条、雪饼、薯片、虾条、虾片、鸡围、鸡条、玉米棒……等,包装夺目,十分吸引儿童,商场里出售的儿童大礼包,里面也几乎是清一色的膨化食品。

这些食品色彩鲜艳,包装醒目,广告宣传引人注目,赢得了孩子们的青睐。

检测显示,膨化食品虽然口味鲜美,但从成分结构看,属于高油脂、高热量、低粗纤维的食品。

从饮食结构分析有其一定的缺陷,只能偶尔食之。

长期大量食用膨化食品会造成油脂、热量吸入高,粗纤维吸入不足。

若运动不足,会造成人体脂肪积累,出现肥胖。

孩子大量食用膨化食品,会影响正常饮食,导致多种营养素得不到保障和供给,易出现营养不良。

膨化食品中普遍高盐、高味精,将使孩子成年后易导致高血压和心血管病。

这些对于孩子的茁壮成长都是不利的。

膨化食品不合格产品的主要问题是细菌污染,如大肠菌群超标,以及膨化食品中所含脂肪腐败而引起的过氧化值升高。

这些会导致孩子胃肠不适、腹泻和肝脏损害。

爸爸妈妈要注意避免买不合格的产品。

选购膨化食品时,要选择品名、配料表、净含量、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产品标准和保质期等标识标注齐全的产品,并尽量到一些信誉比较好的大商场、大超市购买。

查看外包装是否正常。

为了防止膨化食品被挤压、破碎,防止产品油脂氧化、酸败,不少膨化食品包装袋内要充入气体,资料显示膨化食品包装内应当充装氮气,它清洁、无毒、干燥,能保证膨化食品长期不变色、变味,食用安全。

但我国有不少厂家用的是压缩空气,压缩空气的含水量比正常空气高,会造成袋内膨化食品口感不酥脆,并且在压缩空气的过程中,还有可能将机器内注入的润滑油化作雾态,喷入包装袋内,附着在包装袋内壁,沾在膨化食品上。

所以在购买膨化食品时,若发现包装袋上标注有充装氮气的字样,就可以放心了。

若发现包装泄气,家长和同学不宜选购。

日前,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布了近期膨化食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在北京市13家企业生产的13种膨化食品中,合格产品有10种,抽样合格率为76.9%,主要是糖精钠、甜蜜素、羰基价不合格。

高三化学生活中的材料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化学生活中的材料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化学生活中的材料试题答案及解析1.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煤经过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变化,可变为清洁能源B.自然界中含有大量的游离态的硅,纯净的硅晶体可用于制作计算机芯片C.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影响了空气的质量,是造成PM2.5值升高的原因之一D.用聚氯乙烯代替聚乙烯作食品包装袋.有利于节约使用成本【答案】C【解析】A.煤经过气化和液化两个化学变化,可变为清洁能源,错误;B.自然界中硅都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以硅的化合物制取的纯净的硅晶体可用于制作计算机芯片,错误;C.汽车尾气中含有大量的固体颗粒,其大量排放影响了空气的质量,是造成PM2.5值升高的原因之一,正确;D.聚氯乙烯有毒,不能代替聚乙烯作食品包装袋.错误。

【考点】考查化学科学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的知识。

2.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所致。

A.“硫黄姜”又黄又亮,可能是在用硫黄熏制的过程中产生的SO2B.绿色化学的核心是从源头上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易发生化学腐蚀而生锈。

D.华商科学家高琨在光纤传输信息领域中取得突破性成就,光纤的主要成分是高纯度的二氧化硅。

【答案】C漂白所致。

正确。

【解析】A.“硫黄姜”又黄又亮,可能是在用硫黄熏制的过程中产生的SO2B.绿色化学的核心是从源头上不产生污染物,原子的利用率达到100%,或产生的物质对环境没有危害。

从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正确。

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易发生电化学腐蚀而生锈。

错误。

D.华商科学家高琨在光纤传输信息领域中取得突破性成就,光纤的主要成分是高纯度的二氧化硅。

符合客观事实。

正确。

【考点】考查化学在生产、生活、社会中的应用的知识。

3.下列物质的有效成分及用途对应不正确的是【答案】C【解析】A、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常用作燃料,正确;B、漂白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常用作消毒剂,正确;C、单晶硅是硅单质,常用作计算机芯片,错误;D、食醋对有效成分是醋酸,常用作调味剂,正确,答案选C。

三种含铝食品添加剂被禁用

三种含铝食品添加剂被禁用

龙源期刊网 三种含铝食品添加剂被禁用作者:来源:《家庭医学》2015年第07期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在最近举行的“控铝促健康”开放日活动上发布消息,该中心完成的《中国居民膳食铝暴露风险评估报告》显示,我国北方和南方地区全人群膳食铝平均摄入量分别为每周每公斤体重2.935毫克和0.641毫克,分别为PTWI的146.8%和32.1%,北方人是南方人的4.6倍。

其中面粉、馒头、油条和面条中含铝添加剂是主要摄入来源。

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于2011年6月,将铝的“暂定每周耐受摄入量”(即PTWI)确定为每周每公斤体重2毫克,这相当于一个60公斤重的成年人每周吃120毫克铝依然是安全的。

但《报告》显示,根据对各种常见使用含铝添加剂食品的铝含量监测估算,一名体重为55公斤的成人每周如消费79克海蜇、255克油条、496克油饼、861克麻花、871克粉条、1110克馒头、1304克炸糕、2182克膨化食品、3235克面条、3890克面包中的任何一种,其膳食铝摄入量就已超标,而体重为30公斤的儿童每周仅消费一半的量,也会铝摄入超标。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李宁研究员介绍,造成我国居民膳食铝平均摄入量超标问题严重有两个原因,一是既往铝添加剂过量滥用普遍,亟待加强监管;二是现有相关标准对铝添加剂的使用剂量和范围的规定过于“宽松”。

在7月1日之后,三种含铝的食品添加剂(酸性磷酸铝钠、硅铝酸钠和辛烯基琥珀酸铝淀粉)不能再用于食品加工和生产,馒头、发糕等面制品(除油炸面制品、挂浆用的面糊、裹粉、煎炸粉外)不能添加含铝膨松剂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膨化食品中不允许使用任何含铝食品添加剂。

常用的明矾,就是硫酸铝钾。

据研究,如果新标准能严格执行,我国居民铝的平均摄入量将下降85.6%,低至PTWI的12.92%。

过量摄取含铝的食品,铝容易在大脑中积累,使人的记忆力丧失,导致老年痴呆,此外还会损害成骨细胞的活性,导致人体钙含量的不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食等多种食物含铝我国儿童膨化食品拟禁铝
近日,卫生部修订含铝食品添加剂规定,以解决我国居民铝摄入超量问题,其中儿童膨化食品拟禁含铝添加剂。

专家指出,明矾是造成铝超标的祸首,儿童最主要的铝摄入量来自于膨化食品,也是因为其中添加了大量明矾。

多种日常食物含铝
专家指出,面粉及面制品是我国膳食铝的主要来源,北方地区居民由于面食消费量高,因此有六成居民的铝摄入量超量。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指出,天然食物的铝一般含量很低。

人体食物中所摄入的铝,主要来自含铝食品添加剂,也就是钾明矾(硫酸铝钾)和铵明矾(硫酸铝铵)。

过去没有自来水,很多地方的人都要用明矾来净水。

现在人们则是用明矾来改善食物的口感。

"按传统工艺,炸油条、炸油饼、炸虾片之类的油炸食品都要加入明矾,这样可以产生二氧化碳,让面食在受热后膨大。

有研究发现,油条要想达到最佳的膨大效果,添加明矾的量会远远超过安全量。

"
除了油条油饼之外,很多商家在制作蛋糕、馒头、包子、发糕、玉米饼和许多松软多孔的糕点小吃类食品,也都会用上一种叫做泡打粉的东西。

范志红指出,这种泡打粉里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和明矾。

此外,专家提醒,盐渍海蜇皮和海蜇头等水产品也是最常添加明矾的食品,因为用了明矾,口感就会特别滑弹。

膨化食品是儿童铝超标祸首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的一次测定发现,膨化食品中铝超标居然达到三分之一。

而我国居民膳食铝暴露风险评估结果也显示,7-14岁儿童通过膨化食品摄入的铝相对较高,并且随着年龄降低,铝摄入量有增高的趋势,膨化食品成为儿童铝摄入量主要来源之一。

"这是因为膨松剂能让膨化食品质地更为松脆,而'脆'是膨化食品的质地特色,也是吸引消费者的主要地方。

含铝膨松剂价格低效果好,厂家自然爱它没商量。

"范志红指出。

为了保护儿童健康,此次,卫生部在新标准中拟撤销膨化食品中12种含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定。

铝蓄积造成慢性中毒
铝元素不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而是慢性中毒金属元素,不会导致急性中毒,如果长期超量摄入,具有蓄积性,可以沉积在大脑、肺脏、肝脏、骨骼、睾丸等中,累积到一定数量后产生慢性毒作用。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铝的每人每周安全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2毫克,过量摄入会引起神经系统的病变,甚至可能增加老年性痴呆的风险。

生长发育期的儿童长期大剂量食用铝含量超标的食品,可能造成神经发育受损导致智力发育障碍。

过多的铝作用于骨组织可能促进骨质疏松。

此外,铝对造血系统和免疫系统有一定毒性,同时妨碍钙、锌、铁、镁等多种元素的吸收。

为了减少铝的摄入量,范志红表示,首先要不吃或少吃油条、油饼、麻花、馓子、虾片等质地蓬松或脆爽的油炸食品,膨化食品也要严格限量。

这些食物营养价值本来就很低,除了铝之外,还存在其他的安全风险。

其次,要选用自然发酵法或无铝膨松剂制作的馒头和糕点。

买馒头、包子、发糕、枣糕、玉米饼之类,不要太追求松软,因为纯酵母发酵和加明矾帮忙的产品相比,松软多孔的程度会差很多。

再次,吃面条、面片时,不要过分追求Q弹的韧性口感。

遇到久煮不烂的面食,更要担心其中的铝含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