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学前儿童的营养需要

合集下载

学前儿童平衡膳食的基本要求

学前儿童平衡膳食的基本要求

学前儿童平衡膳食的基本要求
1. 蛋白质,学前儿童需要足够的蛋白质来支持他们的生长和发育。

蛋白质可以从肉类、鱼类、蛋类、豆类和奶制品中获取。

在膳
食中应包含适量的蛋白质,以满足学前儿童的需求。

2.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学前儿童膳食中的主要能量来源。

优质的碳水化合物可以从谷类、蔬菜和水果中获取。

膳食中应包含
多种碳水化合物,以确保学前儿童获得充足的能量。

3. 脂肪,适量的脂肪对学前儿童的大脑发育和细胞功能至关重要。

膳食中应包含一定比例的健康脂肪,如橄榄油、鱼油和坚果,
以维持学前儿童的健康发育。

4. 维生素和矿物质,学前儿童的膳食应包含丰富的维生素和矿
物质,如维生素A、维生素C、钙和铁等。

这些营养素对于学前儿童
的免疫系统、骨骼和身体发育至关重要。

5. 膳食多样化,学前儿童的膳食应尽量多样化,包括各种蔬菜、水果、谷类、蛋白质来源和健康脂肪。

多样化的膳食可以确保学前
儿童获得各种营养素,有助于他们的全面发育。

总之,学前儿童平衡膳食的基本要求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充足摄入,以及膳食的多样化。

家长和保
育人员应关注学前儿童的膳食结构,确保他们获得均衡营养,从而
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第三章 学前儿童营养(第一节营养学基础知识)

第三章 学前儿童营养(第一节营养学基础知识)

• (2)食物来源 • 动物性食物:瘦肉、动物内脏、蛋黄、鱼及海产 品 • 蔬菜和水果含锌很少 • (3)锌缺乏症的表现 • A、生长发育迟缓 • B、体虚多汗 • C、口味异常,偏食 • (4)锌的供应量 • 注意:锌可随汗液缺失,多汗季节要重视补锌
(二)维生素
• 维生素的生理功能 •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 一类营养素,在物质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 用。 • 维生素不能在人体内合成,需从食物中摄 取。 • 根据维生素的溶解性质,可分为水溶性和 脂溶性两大类。
• ③维生素B1缺乏症 维生素B1缺乏症又称为“脚气病”(人们 常说的“脚气”是指霉菌所致的脚癣,与 维生素B1缺乏症无关)。
患脚气病最初的症状是乏力,腿无力。病 情进一步发展,可出现肢体麻木、水肿、 感觉迟钝,严重时因心力衰竭而死亡。
• (2)维生素B2(核黄素) ①生理功能 维生素B2是人体具有许多重要功能的黄酶 辅酶成分,参与糖类和脂肪的代谢。还参 与维生素B6、烟酸及某些药物的代谢。 • 缺乏时主要表现为口角炎及舌炎。口角湿 润、发白、糜烂,渐生裂缝,唇部纵裂增 多,在张大嘴或哭时,裂缝可出血,舌面 光滑,呈鲜艳的红色。
• 1、维生素A (1)维生素A的生理功能 维生素A与正常视觉有密切关系
• (2)维生素A的食物来源 • (3)维生素A缺乏症
• (4)维生素A中毒 维生素A摄入过多可致中毒。 • 常因家长给儿童服用过多浓缩鱼肝油或维 生素A制剂所致 婴儿短期内服用维生素A30万国际单位,即 可发生急性中毒,表现为食欲减退、烦躁、 呕吐、前囟隆起。
• ②维生素C的食物来源 • 膳食中的维生素C主要来源于新鲜的蔬 菜和水果。 • 某些野果如酸枣、猕猴桃含维生素C丰 富。
• ③维生素C缺乏症 维生素C缺乏症又称为坏血病,是一种以多 处出血为特征的疾病。 • 坏血病除可引起皮下出血(出现瘀斑)、 牙龈出血等多处出血外,还可引起骨膜下 出血,以致肢体在出血局部疼痛、肿胀。

学前儿童营养卫生与保健

学前儿童营养卫生与保健

学前儿童营养卫生与保健学前儿童的营养卫生与保健是家长和教育机构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提供良好的营养和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于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分别从营养和卫生两个方面来探讨学前儿童的需求以及相关的保健措施。

一、学前儿童的营养需求学前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他们需要充足的营养来满足身体发育的需求。

而且,他们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影响。

因此,提供丰富多样的食物种类是十分重要的。

1.均衡的饮食结构学前儿童的饮食结构应该包含五大类食物,即谷物、蔬菜、水果、乳制品和蛋白质食物。

谷物提供能量,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乳制品和蛋白质食物是孩子健康成长所必需的。

家长和教育机构应该合理搭配饮食,确保每一餐都能为孩子提供所需的营养。

2.增加营养密度学前儿童的食量有限,为了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求,应尽量选择富含营养的食物。

例如,选择全谷类食物而非精细加工的食物,选择富含蛋白质的食材如鱼肉、家禽、蛋类以及豆类等。

此外,还应增加食物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量,可以通过增加蔬菜和水果的种类和用量来实现。

3.避免过度加工食品过度加工食品通常含有更多的盐和糖,并且缺乏天然的营养物质。

因此,学前儿童的饮食应尽量避免过多食用糖果、碳酸饮料、快餐等经过加工的食品。

应鼓励孩子培养食用新鲜食材的习惯,如新鲜水果、蔬菜和自制食品。

4.定期进食学前儿童的胃容量有限,因此需要定期进食。

分成3餐和2-3个小食,保证孩子每餐都有足够的营养摄入。

定时进食可以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也有助于维持稳定的血糖水平。

二、学前儿童的卫生与保健除了合理饮食,学前儿童的卫生与保健同样不可忽视。

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助于预防疾病传播和保持身体健康。

1.手部卫生孩子容易接触到各种细菌和病毒,正确的洗手习惯对于健康至关重要。

家长和教育机构应该教育孩子正确洗手的方法,例如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搓揉至少20秒。

特别是在触摸嘴巴、鼻子、眼睛、使用厕所、玩耍前后等场合,洗手是必须的。

学前营养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学前营养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学前营养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Revised by BETTY on December 25,2020学前营养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1、简述营养学的基本概念答:(1)营养: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对身体有益的物质以维持生命活动的整个过程。

(2)营养素:指保证人体生长、发育、繁衍和维持健康生活的物质。

(3)食品:指各种供人食用或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4)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5)营养学:指研究人体营养规律以及改善措施的科学。

(6)儿童营养学:研究学前儿童生长发育对营养的需求规律,探讨促进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营养因素,提出相应的喂养要求、食物选择方法和平衡膳食,以及营养性疾病的防治措施,促进学前儿童健康成长。

2、改善我国学前儿童营养应采取哪些措施?答:(1)重视孕期妇女营养与健康状况的改善;(2)全社会都要关注和支持母乳喂养;(3)科学、合理添加辅食,维持婴幼儿良好的生长发育速率;(4)防治婴幼儿的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制订有效改善措施成为当务之急;(5)进一步研究评估婴幼儿喂养状况的新指标;(6)注重幼儿园和散居学前儿童营养状况的改善;(7)制订中国婴幼儿和学前儿童喂养指导建议。

第二章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1、学前儿童体格发育的特点。

答:(1)体重增长的规律:4~6岁儿童体重在这个年龄阶段增长的速度与1岁以内相比显得慢了不少,平均每年约增加2kg。

(2)身高增长的规律:4~6岁儿童身高的增长也是一个相对稳速增长的阶段,每年增长6~7cm。

2、学前儿童大脑发育的特点答:(1)儿童脑组织对缺氧十分敏感,对缺氧的耐受力比较差。

(2)学前儿童脑组织对血液中葡萄糖(血糖)的变化十分敏感。

(3)学前儿童高级神经活动的抑制过程不够完善,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兴奋和抑制在皮质较易扩散,神经活动的强度较弱。

学前教育中的儿童营养与健康饮食

学前教育中的儿童营养与健康饮食

学前教育中的儿童营养与健康饮食在学前阶段,儿童的身体和智力发展处于快速生长期,他们对于营养的需求尤为重要。

儿童营养与健康饮食对于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学习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学前教育中儿童营养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一、儿童所需的营养儿童所需的营养主要包括三大类: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蛋白质是构成身体组织的基本元素,碳水化合物是提供能量的主要来源,脂肪则是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

此外,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等微量元素也对儿童的身体健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饮食均衡的重要性在学前教育中,提供饮食均衡的餐食对于保证儿童获得足够的营养至关重要。

饮食均衡指的是合理搭配各类食物,确保儿童获得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

例如,蛋白质可以从肉类、鱼类、豆类和乳制品中获得;碳水化合物可以从米饭、面食、蔬菜和水果中摄取;脂肪则可以从植物油、坚果和肉类中获取。

三、合理控制饮食份量除了注重食物的搭配外,合理控制饮食份量也是学前教育中儿童营养的一部分。

儿童应该保持适量的摄入,避免过量和饥饿。

适量的摄入可以保证儿童获得足够的能量和营养,而过量或饥饿则可能引发营养不良或者肥胖等问题。

四、培养健康饮食习惯学前教育是培养儿童健康饮食习惯的关键时期。

通过提供多样的食物选择和鼓励儿童尝试新鲜的食材,可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此外,家长和教师的示范作用也非常重要,他们应该以身作则,营造一个积极的饮食环境,引导儿童养成健康的饮食行为。

五、提供优质的学前教育除了饮食上的关注外,提供优质的学前教育也是儿童营养与健康饮食的重要保障。

优质的学前教育包括提供全面发展的教育内容、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提供适宜的运动环境等。

通过提供优质的学前教育,可以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总结:学前教育中的儿童营养与健康饮食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家长、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努力。

通过提供饮食均衡的餐食、合理控制饮食份量、培养健康饮食习惯和提供优质的学前教育,可以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学习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前儿童卫生 保健 幼儿膳食

学前儿童卫生 保健 幼儿膳食
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
学前教育专业
浦江县职业技术学校
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
幼儿卫生保健 第三章
幼儿营养与膳食卫生
浦江县职业技术学校
幼儿膳食配制及饮食卫生1
一、幼儿合理营养和平衡膳食

合理营养 平衡膳食
合理营养
幼儿合理营养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1、含有机体所需一切营养素和热量 2、食物易消化,并能促进食欲 3、不含对机体有害的物质 4、按时、有规律地定量摄入食物
小 巧 玲 珑 的 包 子
•2、各年龄阶段幼儿的膳食 心理特点表现不一
三、幼儿健康的膳食环境
健康的生理环境:室内光线充足、空气流通、温
度适宜、环境布置优雅整洁; 餐桌和食具清洁美观,大小 合适。
健康的心理环境:就餐气氛和谐,不强迫幼儿进
食,但在幼儿进食过程中,可穿插知识教育、情感交流、 行为与习惯的训练,还可播放音乐,以促进幼儿食欲。
平衡膳食
是合理营养在膳食方面的具体体现。 是把各种食物组成一种符合人体需要的合理膳食,使具有不同 特点的食物在膳食中占有适当的比例,从而保证人体的营养需 要和膳食供给之间到达平衡。
平衡膳食
幼儿平衡膳食基本包括 六大类食品:谷类、动物性食品、豆类及制品、蔬 菜和水果、烹调油类、调味品。
2、适合幼儿消化 3、能促进幼儿食欲
4、考虑市场供应和伙食经费收支
(二)拟制科学的幼儿食谱
幼儿园的食谱是根据幼儿营养需要量、每日 三餐供热量的比例、饮食习惯、市场供应情 况等,制定出的一周内每日三餐和午点用量 及菜肴配制的计划。
拟制食谱的依据是什么?
• 1、各类食物应互相搭配 • 2、幼儿每日膳食中应保证充足的蔬菜,一般要求蔬菜 量与粮食的进食量相等。(有色蔬菜应占摄入蔬菜总 量1/2以上为佳) • 3、拟制膳食时还要根据季节变化,作适当调整。(表 14、表15)

幼儿卫生学之第三章婴幼儿营养

幼儿卫生学之第三章婴幼儿营养
甲状腺肿大. 呆小症(克汀病) 亚克汀病
海产品(海带.紫菜.海鱼.海虾.干贝.海参.海盐) 含碘食盐
0-4岁50 4-7岁90 (mg/日)
(六)水
1、生理功能
(1)构成细胞和体液
(2)促进体内物质代谢
(4)润滑作用
2、需要量
(3)调节体温
人体失水10%会产生酸中毒,失水20%以上即可危及生命
必需氨基酸种类不齐全
既不能维持生命,也不能促进生长发育
5、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将几种食物蛋白质混合食用,使其所含的氨基酸得以取长补短,从而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这种作用称为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奶、蛋、肉、鱼
豆类、谷类、干果类
蛋白质所供热能应占每日热能总量的12%-15%
(二)脂类
2、脂肪的生理功能
饮料水、食物水、代谢水
3、来源
最理想的饮水是白开水。
——廉价的营养素
年龄
0-1岁
1-3岁
4-7岁
需水量(ml/kg)
120—160
100—150
90—110
一、婴儿的合理喂养
1、母乳喂养的优点
(2)母乳具有增进婴儿免疫力的作用
(3)母乳喂养方便、卫生、经济
(1)母乳中的营养物质最适合婴儿的生长发育
由多种氨基酸组成
成人8种 :赖.色.蛋.苯丙.亮.异亮. 苏. 缬;儿童还需组氨酸
3、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蛋白质消化率
消化率越高,则吸收利用的数量越多,其营养价值就越高
蛋白质利用率
常用的衡量指标是蛋白质生物价
蛋白质生物价=氮在体内的储留量/氮在体内的吸收量×100
生物价的高低由蛋白质所含必需氨基酸的量和相互比例决定

学前儿童的营养需求

学前儿童的营养需求

学前儿童的营养需求学前儿童是指3岁至6岁这一年龄段的儿童。

在这个阶段,每个孩子都需要得到足够的营养以支持身体和大脑的开发。

正确认识到学前儿童的营养需求十分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学前儿童的营养需求,并提供一些有用的食谱建议来满足这些需求。

蛋白质蛋白质是学前儿童成长所需的重要营养素之一。

蛋白质是身体建造和修复所需的基本元素,可以提供肌肉、组织和细胞的生长和修复。

学前儿童每天的蛋白质需求量应该在13至19克之间。

请注意,这个数字只是一个指导,因为不同的孩子可能需要不同的蛋白质量。

蛋白质丰富的食品有:鸡肉、火鸡肉、瘦牛肉、鱼类、豆类、鸡蛋和牛奶。

给孩子准备一份均衡的饮食,包括不同种类的肉类、蔬菜和水果可以满足他们每天所需的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学前儿童所需能量的来源之一。

该营养素可分为两类:简单的碳水化合物和复杂的碳水化合物。

简单的碳水化合物是可口可乐和糖果之类的食品中所含的简单,易于消化的糖类。

复杂的碳水化合物是由淀粉、大米、糙米和面食等食品中所含的多糖化合物构成。

每天给孩子提供大约130克的碳水化合物有助于提供足够的能量。

尝试将粗粮、水果、天然淀粉类蔬菜和全麦面包纳入孩子的饮食中。

这些食物可以满足孩子每天所需的碳水化合物。

脂肪脂肪是学前儿童的营养需求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脂肪对于大脑和身体的健康都非常重要。

而过度饮食脂肪时也会如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将给身体带来负面影响。

每天给孩子提供大约33克的脂肪有助于维持学前儿童健康的生长。

健康的脂肪食品包括:坚果、花生酱、鳄梨、鱼、橄榄油等。

尽量避免食用高脂的食品,如流油的炸鸡和薯条,或浸泡在冷冻油中的速食类油炸食品。

维生素和矿物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学前儿童的营养需求至关重要。

维生素的消耗对于儿童身体及大脑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并提供了构建免疫系统所需的重要素。

而矿物质包括铁、钙和锌等元素,是保持骨骼和身体功能顺畅所必需的元素。

金规律是提供均衡饮食。

饮食中建议含有豆类、坚果、全麦面包,深色蔬菜和酸奶这类饮食,它可以满足学前儿童每日所需的矿物质和维生素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及需要量模式
3.蛋白质互补作用
为了提高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往往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
食物混合食用,以相互补充其必需氨基酸不足,达到以多补
少,提高膳食蛋白质营养价值的目的,这称为蛋白质互补作
用。 荤素菜搭配&粗细粮结合
(二)蛋白质的供给量
成人蛋白质推荐摄入量是1.16g/kg· d(每天 1.16*体重kg) 大概是:1个鸡蛋,300ml牛奶,100g鱼或鸡 或瘦肉,其他植物性食物比如谷类、豆类等 学前儿童每日膳食中蛋白质的推荐摄入量—— P28表3-4
7 9 11
13 15 17
47.3 45.2 43.0
42.3 41.8 40.8
45.4 42.8 42.0
40.3 37.9 36.3
45 50 55
60 65 70
36.2 35.8 35.4
34.9 34.4 33.8
34.5 33.9 33.3
32.7 32.2 31.7
19
20 25
39.2
小结
机体总热量消耗量 = 基础代谢消耗量
+ 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消耗量
( +生长发育消耗量) + 体力活动消耗能量 +排泄的损失
三、能量的食物来源(能量的入)
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 合物是产热的三大营养 素,产热之比为4:9:4 。
碳水化合物 55%-60% 蛋白质 10%-15% 营养素 占总热能量
4.3 5.7 4.9 1.2 3.2 2.8
3.8 6.4 1.8 2.8 7.2 2.5
4.0 6.3 2.3 2.3 3.8 2.9
缬氨酸
色氨酸
4.8
1.0
3.9
1.0
4.6
1.0
4.6
1.0
3.2
1.0
3.6
1.0
4.8
1.0
几种食物和不同人群需要的氨基酸评分模式
人群(mg/g蛋白质) 1岁以下 2~5岁 10~12岁 食物(mg/g蛋白质〕
5.排泄的需要
此部分通常相当于基础代谢的10%。
二、人体的能量消耗(能量的出)
PAL(体力活动水平)
定义:指24h总能量消耗量除以24h基础代谢所消 耗的能量。 意义:劳动强度可分为轻、中、重三个等级,根据不 同等级的体力活动水平PAL值,可以推算出能量的消 耗量。
总能量消耗量 = 0.95×每日基础代谢能量消耗量
成人
鸡蛋
牛奶
牛肉
组氨酸
26 46 93 66 42
19 28 66 58 25
19 28 44 44 22
16 13 19 16 17
22 54 86 70 57
27 47 95 78 33
34 48 81 89 40
异亮氨酸
亮氨酸 赖氨酸
蛋氨酸+半胱氨酸 苯丙氨酸+酪氨酸
72
43 55 17 460
与进食的总热量无关,而与
进食的食物种类有关。
人体每日基础 普通混合膳食 代谢的10%
二、人体的能量消耗(能量的出)
3.生长发育
这是学前儿童特有的能量消耗。 婴幼儿每增加1kg体重,大约需要消耗500kcal的能量,占 总热能的25%。
4.动作需要
在从事一定的体力和脑力活动时都会消耗相应的能量。
基础代谢率(BMR):指单位时间内人体每平方米体表
面积所消耗的基础代谢能量。单位是 kcal/m2/h
1岁以内的婴儿:55 kcal/kg/d
7岁儿童:44 kcal/kg/d
婴幼儿每日热能消耗约有60%为基础代谢。
二、人体的能量消耗(能量的出)
计算公式:
1)体表面积(m2) =0.00659×身高(cm)+0.0126×体重(kg)-0.1603 2)每日基础代谢的能量消耗 =BMR(kcal/m2)×24(h)×体表面积(m2)
碳50-55%
氢6.7-7.3%
氧19-24%
氮13-19% 硫0-4% 磷铁碘锰锌
一、蛋白质的组成和分类
2.氨基酸 必需氨基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苏氨酸 、蛋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和组氨酸。 条件必需氨基酸:半胱氨酸和酪氨酸在体内分别由 蛋氨酸和苯丙氨酸转变而成。 非必需氨基酸
它的必需氨基酸在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而浪费,造成其蛋白
质营养价值降低,这些含量相对较低的必需氨基酸称限制氨
基酸。其中含量最低的称第一限制氨基酸,余者以此类推。 食物中最主要的限制氨基酸为赖氨酸和蛋氨酸: 赖氨酸是谷类蛋白质的第一限制氨基酸。 蛋氢酸(含硫氨基酸)则是大多数非谷类植物蛋白质的第一限 制氨基酸。
几种食物和人体蛋白质氨基酸模式
氨基酸 人体 全鸡蛋 牛奶 牛肉 大豆 面粉 大米
异亮氨酸 亮氨酸 赖氨酸 蛋氨酸+半胱氨酸 苯丙氨酸+酪氨酸 苏氨酸
4.0 7.0 5.5 3.5 6.0 2.9
3.2 5.1 4.1 3.4 5.5 2.8
3.4 6.8 5.6 2.4 7.3 3.1
4.4 6.8 7.2 3.2 6.2 3.6
脂肪
25%-30%
四、能量平衡
(一)概念、公式
定义:能量总是在摄入量与消耗量之间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 ,这便称为能量平衡。 公式可表述为: 能量平衡 = 摄入能量 – 消耗能量
四、能量平衡
①能量正平衡:


摄入能量 大于 消耗能量,即能量过剩。(剩余的能量
可在体内转化为脂肪而沉积,造成肥胖)
学前儿童的RNI
P23&138
课外作业:
请同学上网查看《食物热量表》,
记录自己一天内摄入的能量值是多少
,再对照《各种运动消耗的能量值》
,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来消耗你
一天摄入的能量。
第二节 蛋白质的需要
蛋白质 的组成 和分类
生理
功能
学前儿 童的需 要量
食物 来源
一、蛋白质的组成和分类
1.元素组成
量。
国际上通常以 焦耳(J)和 卡(cal)为热量的计量 单位。
这两个单位是 什么意思呢?
一、能量单位与能量系数
单位的定义:

焦耳(J):1J相当于1N(牛顿)的力把1kg的重物移动 1m 所消耗的能量。 • 营养学上常使用 千焦耳(kJ)。 ② 卡(cal):1cal是使 1g 纯水由 15℃升到 16℃所需要 的能量。 • 营养学上常使用 千卡(kcal)。
学前营养学
主讲人:汤霞敏
第三章 学前儿童的营养需要
•能量 • 蛋白质 矿物 质 维生素
• 脂肪
膳食纤维

• 碳水化合物
第一节 能量的需要
一、能量单位与能量系数 二、人体的能量消耗 三、能量的食物来源 四、学前儿童能量的需要量
一、能量单位与能量系数
(一)能量单位 定义:能量指的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及各种劳动所需要的热
单位的换算:
1 J = 0.239 cal 1 cal = 4.184 J cal>J
一、能量单位与能量系数
(二)能量系数
定义:它是指每1克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素
在体内氧化产生的能量值。
1g碳水化合物 产生能量为 16.7kJ(4.0kcal)
1g脂肪 产生能量为 36.7kJ(9.0kcal) 1g蛋白质 产生能量为 16.7kJ(4.0kcal)
练习:计算一位20岁的女性,身高160cm,
体重50kg,每日的基础代谢消耗了多少能量

BMR值查询
年龄 1 3 5 男 (kcal/m2) 53.0 51.3 49.3 女 (kcal/m2) 53.0 51.2 48.4 年龄 30 35 40 男 (kcal/m2) 36.8 36.5 36.3 女(kcal/m2) 35.1 35.0 34.9
63
34 35 11 339
22
28 25 9 241
19
9 13 5 127
93
47 66 17 512
102
44 64 14 504
80
46 50 12 479
苏氨酸 缬氨酸 色氨酸 总计
(一)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及需要量模式
2.限制氨基酸
食物蛋白质中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相对含量较低,导致其
通常为鸡蛋蛋白质。
(一)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及需要量模式
1.氨基酸模式
当食物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越接近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
时,必需氨基酸被机体利用的程度也越高,则食物蛋白质的
营养价值越高。这样的蛋白质有鸡蛋、奶、肉、鱼等动物性
蛋白质和大豆蛋白质,被称为优质蛋白质。 其中氨基酸模式与人体蛋白质氨基酸模式最接近的某种蛋白 质常被作为参考蛋白 (reference protein),通常为鸡蛋蛋 白质。
38.6 37.5
35.5
35.3 35.2
75
80
33.2.
33.0
31.3
30.9
二、人体的能量消耗(能量的出)
2.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食物热效应) 定义:指机体摄取食物、
消化食物时引起体内能量消 耗增加的现象。 蛋白质 脂肪 碳水化合物 20% 4%-5% 5%-6% 营养素 特殊动力作用
当食物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越接近人体蛋白质的氨基 酸模式时,必需氨基酸被机体利用的程度也越高,则 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越高。这样的蛋白质有鸡蛋、 奶、肉、鱼等动物性蛋白质和大豆蛋白质,被称为优 质蛋白质。 其中氨基酸模式与人体蛋白质氨基酸模式最接近的某
种蛋白质常被作为参考蛋白 (reference protei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