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多样的地形
多种多样的地形

二 级 阶 梯
三 级 阶 梯
三级阶梯FLASH动态演示
三个阶梯概况
第一阶梯 平 均 海 拔 4000米 以上 分界线 第二阶梯 分界线 第三阶梯 1000— 2000米
主 要 地 高原 形 主为主
大兴安 昆仑山、 内蒙古高原 岭 祁连山、 黄土高原、 太行山 青藏高原、 横断山脉 云贵高原、 柴达木盆地 准格尔盆、 巫山 塔里木盆地 雪峰山 四川盆地
海拔不高。山上生 长着许多茶树和竹 林,茶叶和竹பைடு நூலகம்品 享有盛名
(五)四大盆地
1、柴达木盆地——地势最高 (聚宝盆)
特点:位于青 藏高原、青海 省,中国海拔 最高的盆地
典型的内陆高原荒漠盆地,东部多沼泽、盐湖
3、准葛尔盆地——纬度最高 位于阿尔泰山脉 和天山山脉之间
2、塔里木盆地 (中国最大的盆地, 位于天山山脉和昆 仑山山脉之间.)
“世界屋脊” 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原地势平 坦,草原辽阔,是 牧人的 天堂。
2、内蒙古高原
特点:广阔平坦、
风吹草低见牛羊
开着汽车追牛羊
地面坦荡的 内蒙古高原
内蒙古高原
地势平坦, 草原辽阔, 是牧人的 天堂.
3、黄土高原
特点:沟壑纵横。 黄河中游,土质疏 松,水土流失严重
跨山西省、陕西省、 甘肃省、青海省、宁 夏回族自治区及河南 省等省区,面积约40 万平方千米。
准噶尔盆地四周高山环绕,内部平坦、沙漠广布、边缘多绿洲
2、华北平原 平坦完整
位于黄河下游
分布于北京、天津、河南、 河北、山东、安徽、江苏 五省、直辖市
我国第二大平原华北平原,海拔多在50M以下,地势平坦
3、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
中国地形 优秀课件

(4)南北走向的山脉: 贺兰山、横断山脉
(5)巨大的弧形山脉: 喜马拉雅山
5.地形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
(1)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①影响气温: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如青藏高原的纬度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大致 相当,但地势却高出4 000米以上,因此,气温比长江中下游平原低得多。
②影响降水:我国东部的许多山地降水比平原多,就因为山地的一侧多迎着夏 季风的来向,形成丰富的地形雨;反之,背风坡一侧则降水较少。如台湾山脉的 东侧降水明显多于西侧。
西高东低的地势有利于太平洋的暖湿气流深入内陆地区,北方冷空气 可长驱南下,有利于形成降水。西高东低的地势使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 向东入海,沟通了我国东部和西部、沿海和内陆的交通。同时在三大阶 梯的交界处,河流形成巨大落差,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我国一些大 型水电站多建在这里。
3.主要地形区分布
(1)三大平原
(1)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
(2)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
(3)西南青藏高原和四川、云南。 (4)西北的新疆、甘肃和宁夏。
2.我国火山活动的 主要分布地区
(1)山西大同附近
的
死火山群。
(2)长白山的白头山、黑
龙江的五大连池都是休眠
火山。
(3)台湾大屯火山群的七
星山和新疆于田附近昆仑
山中的火山都是活火山。
(2)四大高原 (3)四大盆地 (4)三大丘陵
4.山脉构成地形骨架
我国主要山脉分布示意图
特别提醒 我国的主要山脉 (1)东西走向的山脉: 北:天山—阴山 中:昆仑山—秦岭 南:南岭
(2)东北—西南走向的山 脉
西:大兴安岭—太行 山—巫山—雪峰山
中:长白山—武夷山 东:台湾山脉
中国地形的主要特征

中国地形的主要特征1.地形多种多样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有雄伟的高原、起伏的山岭、广阔的平原、低缓的丘陵,还有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的大小盆地。
陆地上的5种基本地形类型,中国均有分布,这为中国工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条件。
2.山区面积广大通常人们把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称为山区。
中国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2/3,这是中国地形的又一显著特征。
山区面积广大,给交通运输和农业发展带来一定困难,但山区可提供林产、矿产、水能和旅游资源,为改变山区面貌、发展山区经济提供了资源保证。
3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
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其北部与东部边缘分布有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是地势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分布着大型的盆地和高原,平均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其东面的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是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分布着广阔的平原,间有丘陵和低山,海拔多在500米以下。
如果通过北纬32°线,自西向东作一幅中国地形剖面图,从西部的大高原,到中部的盆地,再到东部平原,西高东低,呈阶梯状逐级下降的地势特点十分明显。
从中国陆地的第三级阶梯继续向海面以下延伸,就是浅海大陆架,这是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一般深度不大,坡度较缓。
山脉山地延伸成脉状即为山脉。
山脉构成中国地形的骨架,常常是不同地形区的分界,山脉延伸的方向称作走向,中国山脉的分布按其走向可分为5种情况。
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3列(主要包括5条山脉):北列为天山一阴山;中列为昆仑山—秦岭;南列为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多分布在中国东部,主要也有3列(主要包括7条山脉):西列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列为长白山—武夷山;东列为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主要分布在中国西部,著名山脉有两条:阿尔泰山和祁连山。
南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两条,分布在西南和西北,分别是横断山脉和贺兰山脉。
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之我国的主要地形区

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之我国的主要地形区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之我国的主要地形区中国地形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我国主要地形区:(课本P24)四大高原:青藏高原(最高、最大)、内蒙古高原(最平坦)黄土高原(沟壑纵横中考,水土流失严重)、云贵高原(地形崎岖)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准噶尔盆地——我国第二大盆地柴达木盆地——地势最高的盆地,矿产资源丰富有“聚宝盆”之称四川盆地——“紫色盆地”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3.我国五种地形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4.山区(包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
5.地形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总结:多种多样的地形为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副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初二地理教案:自然资源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大量的数据,使了解我国自然资源数量大、种类多的特点,帮助建立民族自豪感。
2.通过与国家比较,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均资源不足的特点,明确我国在自然资源上面临的严峻形势;通过分析其中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资源短缺的现实国情,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与人地协调的观念。
3.通过我国资源在“总量”和“人均”上一“多”一“少”的对比,培养学生辨证分析问题的。
教学建议结构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在整章教材中起到了"概述"和"引言"的作用,为后几节的作了知识和价值观的铺垫。
教材首先利用一系列的数据,使学生认识到了我国自然资源的优势和劣势。
对于"自然资源总量大"给我国经济带来的优势,以及造成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的原因,教材只是概括的提了一下,因为在后面几节的内容里会具体介绍。
但是作为这一章最关键的一个概念,教材并没有解释,它是通过数据来体现自然资源的含义的初中历史,应予以补充。
教材还通过"想一想"安排学生将我国与世界上几个有代表性的国家相对比,给学生几个启示:第一,控制人口是缓解我国自然资源紧张的一个途径;第二,即使总量和人均占有量都不足,只要利用合理,同样也能把经济发展好。
1-2多种多样的地形(第2课时)

(3)水杉:是我国的特产,落业乔木,高达35米,被誉为世界上的火化石植物,列为我国一级保护植物。
(4)银杉:我国的特产,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国都没有发现有活的银杉存在,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植物中的大熊猫之称。
二、导入新课
教师叙述揭示课题:我们已经知道我国五种地形俱全,其中山地面积最广,占全国的33%,所以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
板书课题:第二课多山的国家
三、讲授新课
(一)活动一:查找山脉
1、出示课件:祖国山脉略图
引生思考:这么多山脉,怎么找呢?
教师强调要点:最好是按照山脉的延伸方向,把它们分分类,找起来就方便了。
(3)西北—东南向的山脉:祁连山、阿尔泰山
(4)南北走向:贺兰山、横断山
(5)找出一条弧行山脉:喜玛拉雅山脉
2、小组活动:
根据学生查找山脉的顺序,依次课件演示。
1讲述:这一座座雄姿勃勃的高山,像一条条巨龙,卧伏在祖国大地上。在众多的山脉中,你们知道哪一列最雄伟吗?
(要点:青藏高原上的喜玛拉雅山脉,平均海拔6000米,是世界最雄伟的山脉。在这列山脉上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峰有40多座,海拔在8000米以上的高峰有11座。)
⑵思考:在这列山脉上有世界最高的山峰,你知道是哪一座吗?它有多高?
⑶识图:在课本插图上找一找。
(要点:喜玛拉雅山脉的主峰珠穆朗玛峰耸立在我国与尼泊尔边境上,海拔8844.43米,是世界最高峰。)
⑷阅读课文,思考:在这么高的山峰上,自然环境有什么特点?
⑸播放录像:攀登珠峰
⑹过渡:我们已经知道我国山地多,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那么山地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呢?
中国地形地貌资料(小学简单资料)

中国地形地貌资料
地形地貌是指地势高低起伏的变化,即地表的形态。
分为: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五大基本地形(地貌形态)。
中国地形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一方面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另一方面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
河流自西向东,逐级下降,河流落差大,水能蕴藏丰富。
多种多样的地形为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副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山区在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但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发展种植业。
由于山区面积广大,平原较少,造成耕地资源不足。
中国辽阔的大地上,有雄伟的高原、起伏的山岭、广阔的平原、低缓的丘陵,还有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的大小盆地。
这些形态各异的地形,以山脉为骨架交错分布。
陆地上的5种基本地形类型,中国均有分布,这为中国工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条件。
多种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农业生产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使工业生产的发展有了一定基础。
香港、澳门已经回归祖国怀抱,还有哪个省没有实现祖国统一?
在祖国东南辽阔的海域上有一座美丽富饶的岛屿,那就是祖国的宝岛——台湾。
台湾是我国的第一大岛,隔着台湾海峡,和福建省遥遥相望。
据科学家考证,在远古时代,台湾岛与祖国大陆是相连的,是大陆伸展出来的一部分,后来因地壳运动,相连接的部分沉入海中,形成海峡,才是大陆与台湾隔海相望。
中国地形的主要特征

地形的主要特征1.地形多种多样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有雄伟的高原、起伏的山岭、广阔的平原、低缓的丘陵,还有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的大小盆地。
陆地上的5种基本地形类型,中国均有分布,这为中国工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条件。
2.山区面积广大通常人们把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称为山区。
中国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2/3,这是中国地形的又一显著特征。
山区面积广大,给交通运输和农业发展带来一定困难,但山区可提供林产、矿产、水能和旅游资源,为改变山区面貌、发展山区经济提供了资源保证。
3.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势是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
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其北部与东部边缘分布有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是地势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分布着大型的盆地和高原,平均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其东面的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是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分布着广阔的平原,间有丘陵和低山,海拔多在500米以下。
如果通过北纬32°线,自西向东作一幅中国地形剖面图,从西部的大高原,到中部的盆地,再到东部平原,西高东低,呈阶梯状逐级下降的地势特点十分明显。
从中国陆地的第三级阶梯继续向海面以下延伸,就是浅海大陆架,这是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一般深度不大,坡度较缓,海洋资源丰富。
中国近海大陆架比较广阔,渤海和黄海的海底全部、东海海底的大部分和南海海底的一部分,都属浅海大陆架。
目前,开发海洋资源,尤其是石油资源主要是在大陆架上进行的。
1.山脉山地延伸成脉状即为山脉。
山脉构成中国地形的骨架,常常是不同地形区的分界,山脉延伸的方向称作走向,中国山脉的分布按其走向可分为5种情况。
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3列(主要包括5条山脉):北列为天山一阴山;中列为昆仑山—秦岭;南列为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多分布在中国东部,主要也有3列(主要包括7条山脉):西列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列为长白山—武夷山;东列为台湾山脉。
中国的地形

中国的地形一、地形特征:1、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占全国面积的2/3);2、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二、主要地形分布(概括为五四四三三):1.五种走向的山脉:①三列东西走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②南北走向:贺兰山、横断山③三列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④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小兴安岭⑤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主峰珠穆朗玛峰耸立在中尼边境,海拔为8844.43m)※注意:具有界线意义的山脉:①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横断山、武夷山东西两侧的地理单元②天山、昆仑山、秦岭、阴山、南岭南北两侧的地理单元2.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P73)3.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4.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5.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江南丘陵、闽浙丘陵、两广丘陵)※注意:利用经纬网进行空间定位:①主要经线经过的地形单元:80°E、90°E、100°E、110°E、120°E、130°E经线穿过的地区②主要纬线经过的地形单元:北回归线、30°N、 40°N、50°N纬线穿过的地区③重要的经纬线交点:A.北回归线与100°E、110°E、 120°E的交点;B.30°N与90°E、100°E、110°E、120°E的交点;C.40°N与80°E、90°E、100°E、110°E、120°E的交点;D.50°N与120°E的交点。
④经纬网法掌握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位置:三、呈三级阶梯状分布:1.第一阶梯:①海拔:4000m以上②主要地形类型:高原、山地为主③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2.第二阶梯:①海拔:1000m—2000m②主要地形类型:高原、盆地为主③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3.第三阶梯:①海拔:500m以下②主要地形类型:平原、丘陵、低山为主4.大陆架的分布:黄海、渤海的全部,东海大部,南海一小部分;分布有丰富的石油、煤、硫、磷等矿产资源四、地形、地势对我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1.对气候的影响:①影响气温:②影响降水:③影响气流运动:2.对河流的影响:①制约河流的流向:②影响河流的流速和落差:3.对植被的影响:4.对经济发展的影响:①有利影响:②不利影响:五、地质灾害:1.我国主要地震带的分布:2.我国火山活动的主要分布地区:3.我国泥石流的主要分布地区:中国典型地形区地理坐标定位※注意:利用经纬网进行空间定位:①主要经线经过的地形单元:80°E、90°E、100°E、110°E、120°E、130°E经线自北向南依次穿过的地区80°E经线穿过的地区:天山、塔里木盆地西缘、昆仑山、青藏高原西部、喜马拉雅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
准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江南丘陵
四川盆地
黑 龙 江 大 兴 安 岭 ——
讨论: 我国多种多样的地形对我们的生 产和生活有哪些影响?
地形特点歌谣
• • • • • • 西高东低三阶梯 五种地形全都齐 高原平原和山地 还有丘陵和盆地 山地多来平原少 每寸土地要珍惜
多种多样的地形
中 国 地 形 图
海 拔:
地面某个地点高 出海平面的高度
海
高度表
(米)
5000 3000 2000 1000 500 200 0 200 2000 4000 6000
歌
谣
• 黄高蓝水绿平原, • 棕色表示更高地, • 沙漠黑点一片片 • 白色终年冰雪寒。
中 国 地 西 形 图
仔细观察:我国地势有什么特点?
东
第一级阶梯 第二级阶梯 第三级阶梯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
虞美人 李煜(南北朝)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东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北宋) 东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 物。”
地 形 齐 全
高 原
26%
山 地
3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丘 陵
山 区 面 积 广 平 原 少
10% 19%
盆 地
12%
平 原
查找中国地形图:找出我国的四大高原、四 大盆地和三大平原,把它们填在表中。
四大 高原 四大 盆地 三大 平原 名 称 所处阶梯 名 称
所处阶梯 名 称
所处阶梯
中 国 地 形 图
东 华 黄 塔 长 云 青 柴 四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东 北 平 原
内蒙古高原 华 柴达木盆地 北 黄土高原 平 青 藏 高 原 原 四川盆地 云贵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