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1)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6.1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公开课课件(附习题及答案)

黑龙江
长白山
大兴安岭
东北地区乡村冬季景观
读图,完成下列任务。
气 候
(1)东北地区1月、7月平均气温值大体介于什么 范围?与中国其他地方相比,东北地区的1月平均气温 有什么特点?
特
东北地区1月平均气温大体介于-28 ℃~-8 ℃之间,
征 7月平均气温大体介于18 ℃~24 ℃之间。
东北地区的1月平均气温明显偏低。
气 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据此完成下列任务。
候
特 哈尔滨 征
A
长春
B
大连
C
(1)将上述三个城市按1月平均气温从高到低排列。 C、B、A
(2)年降水量最大的城市是哪一个? C城市 (3)判断A、B、C所代表的城市,归纳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
气 一、气候类型
候
东北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
特 二、气候特征
中国一面临海,三面靠陆,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海岸线漫长,海域广阔,有利于海洋事业的发展及同海外 各国的友好往来;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陆上交通便利, 通过中亚可到达西亚、南亚及欧洲,有利于发展国际贸易。
蒙古深居内陆,是一个内陆国,不临海,在一定程度 上限制了该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日本 中国
蒙古
海陆位置
征
东北地区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东北
地区降水较多,多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地
表积雪时间长。
三、气候差异
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与寒温带,
冬季南北气温差异明显;降水量自西向东有减少的
趋势。
阅读
东北地区的森林
东北地区夏季气温较高,降水集中,光照充足,有利 于植物的生长,典型植被有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落叶 阔叶林以及草甸草原等。
东北地区位置和自然环境【上课】

温暖短暂 夏季 雪 _________;降水多集中在_____,冬季降___较多。
A)
(2013·临沂学业考)2012年12月1日,世界第一条高寒地 区高速铁路——哈尔滨至大连高速铁路开通运营,读图回答3、 4题。
3.哈尔滨至大连高速铁路依次经过的省区简称是( A.黑、吉、辽 B.辽、吉、黑 C.黑龙江、吉林、辽宁
A)
D.哈尔滨、长春、沈阳
提问:我们经常说农业结构,包括农、 林、牧、渔等,大家分析一下,根据因地 制宜的农业区位原则,在东北地区这些地 形上分别应该发展什么农业生产?
松嫩平原 呼伦贝尔草原
畜牧业 林业(林业基地) 种植业(商品粮 基地)
淡水养殖
三江平原 大兴安岭
辽东湾 长白山 海洋岛
中国的森林资源
东北林区
地位:我国最大天然林区,木材外调 西南林区:横断山区、雅鲁 最多 藏布江大拐弯地区、喜马拉
【名师点睛】长白山两侧植被的差异及原因 长白山东南侧既是向阳坡,又是夏季风的迎风坡,故气温高,
降水多;而西北侧属于背阴坡,又是夏季风的背风坡,因而气
温低,降水少。从而可以看出东南侧水热条件优于西北侧,所 以植被上限高于西北侧。
• • • • • •
1.中国东北地区的陆上邻国是( B ) A.蒙古 俄罗斯 B.朝鲜 俄罗斯 C.日本 韩国 D.老挝 越南 2.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分别指的是( A ) A.长白山黑龙江 B.大、小兴安岭松花江 C.长白山鸭绿江 D.太行山乌苏里江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分布1

(2)比较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海南岛的纬 度位置差异,简要说明纬度位置对这三个区域农业生产 的重要影响。 结合上述分析,读图,说一说东北地区地理位置的重 要性。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读图,找出东 北地区主要的山 脉和平原,说出 东北地区的主要 地形类型。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东北地区的森林 东北地区夏季气温较高,降水集中,光照充足,有利于 植物的生长,典型植被有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 叶林以及草甸草原等。 东北针叶林的树种以落叶松居多,红松次之;阔叶林树 种以杨、桦、栎为主。长期以来,东北林区一直是中国重 要的木材生产基地。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读图,归纳东北地区的地势特征。
沿45°N东北地区地形剖面
东西两侧高,中间低;东边为低地
沿125°E东北地区地形剖面
南北两侧高,中间低;南边和北边为低地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玲玲说,三江平原是由黑龙江、松花 江和乌苏里江冲积而成的。她说得对吗?
说一说你的判断依据。
三江平原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一、气候类型
东北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
二、气候特征
东北地区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 东北地区降水较多,多集中在夏季,冬季降 雪较多,地表积雪时间长。
三、气候差异
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与寒
温带,冬季南北气温差异明显;降水量自西 向东有减少的趋势。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1)从山麓到山顶,植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想一想,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2)长白山东南侧年降水量可达1 000毫米以上,而西北 侧仅为600~700毫米。议一议,为什么同一座山体两侧的 降水量会有明显不同? (3)玲玲所在的一侧是山体的东南侧,还西北侧?说出 你的判断依据。
湘教版八下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和分布 东北地区主要知识点总结

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东北地区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1、地理位置与范围:(1)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简称东北三省),78.8万平方千米。
(2)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南邻渤海和黄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2、地形特征:东北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
东北地区是山环水绕3、气候特征:东北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
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大部分)与寒温带,冬季南北气温差异明显。
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地表积雪时间长,是中国降水较多的地区。
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递减。
4、河流:主要河流有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等;河流有两次汛期,春汛和夏汛导致春汛的原因: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河流水位上涨。
第二节: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1、人口分布:(1)东北地区人口分布不均。
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人可多,工业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可多,其中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人口较为稠密。
北部山区人口较少。
(2)东北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区之一。
主要少数民族有满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等。
满族在东北地区分布较广,是东北地区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
吉林省较多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2、城市分布:(1)东北地区是中国城市密集、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区域。
城市主要集中在交通线沿线地区(铁路运输占主要地位),特别是哈大线(哈尔滨—大连)、滨洲线(哈尔滨—满洲里)、滨绥线(哈尔滨—绥芬河)沿线地区。
京哈线(2)哈尔滨:职能:东北地区北部的中心城市和重要的铁路枢纽。
工业部门:机械、医药、食品、石油化学、亚麻纺织、甜菜制糖等工业部门地位突出。
(黑龙江)(3)长春:职能:东北地区中部的中心城市,是中国著名的汽车制造基地。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第六章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学习目标】1.能够运用地图认识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
2.掌握认识某区域地理位置的方法和步骤。
3.掌握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课前预习】一、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1)东北地区包括省、省、省;邻国:、;邻省:南连省,西接,与隔海相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二、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1、地形特征:东北地区的地形以、和为主,地表结构大致呈状的三带:外围是江、江、图们江和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和,内部则是广阔的。
(山环水绕,平原居中)东北平原由平原、平原、平原组成。
【合作探究,交流展示】一、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1、阅读P25“运用地图认识区域地理位置”,了解学习方法并学习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1)东北地区在中国的大致方位;——东北地区位于中国,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
(2)东北地区南北大约跨越多少纬度?,主要位于(温度带);东北地区包括省、省、省;邻国:、;邻省:南连省,西接,与隔海相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2、地理位置对生产生活、经济发展、交通运输等都有重要影响。
(1)比较日本、中国、蒙古海陆位置的差异,举例说明海陆位置对这三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
日本:国,(交通运输方式)便利,有利于“”型经济的发展。
中国:中国位于亚洲,太平洋,兼备,有利于从、两方面与其他国家开展对外贸易。
蒙古:是国,没有海运,不利于与其他国家开展对外贸易,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2)比较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海南岛的纬度位置差异,简要说明纬度位置对这三个区域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
东北平原纬度较,热量,雨季,降水较,适合耐寒农作物生长,农作物生长期长,一年熟。
海南岛纬度较,位于带,热量,受夏季风影响时间,降水,农作物生长期短,一年熟。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处中低纬度地区,水热条件介于东北平原与海南岛之间,农作物可一年熟。
(3)结合上述分析,结合图6-2,说一说东北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东北地区位于中国,地处东北亚的位置,地位十分重要。
湘教版八下第六章第1节《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课件

(3)长白山脉有美丽的天池,天池的成因是( B )
A.地壳运动 B.火山喷发
C.流水侵蚀 D.风力侵蚀
缺点:纬度较高,热量不足, 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
分要素 识环境
地形
气候
自
然
河流
环 境
土壤
植被
……
分要素 识环境
➢ 说一说,如何来描述某地的地形特征?
地形类型构成
地
形
地形分布状况
45状况
起伏状况
沿45°N东北地区地形剖面图
分要素 识环境
1 找出东北地区的主要山脉和平原,说出东北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
陆
日本:岛国,有利于发展海上交通,渔业等海
位
洋事业及同海外各国的交往;
置
中国:海陆兼备,东部深受海洋影响,降水丰
沛,有利于农业生产;沿海地区有利于发展海
交通运输 经济发展 农业生产
洋事业及同海外各国的交往;西部深入亚欧大
陆内部,邻国众多,有利于发展边境贸易。
读地图描位置
(2)比较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海南岛的纬度位置差异,简要说明 纬度位置对这三个区域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
夏季风带来
的雨水补给
俄
积雪融水
罗
补给
斯
图1 东北地区的植被分布
图2 哈尔滨
图3 松花江某水文站多年平均径流量 朝
水文特征:河流含沙量较小;结冰期较长;流量季节变化大;有春汛鲜
和夏汛。
分要素 识环境 理清要素联系
地形
气候
结冰期 汛期 流量
河流
植被
黑龙江蜿蜒流淌
黑龙江原为中国内河, 仅次于长江、黄河,为第三 大河流。清代,沙俄迫使清 政府签订不平等的《中俄瑷 珲条约》《北京条约》,上 中游被划为中俄两国界河。 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 俄罗斯联邦签署最后边界协 定,将两国国界以黑龙江为 基本界限划清。
第一节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一、教学目标1.了解区域的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运用“东北地区在中国的位置”、“东北地区的范围及行政区划”等图像,简要评价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
2.在“东北地区地形分布”图上识别东北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并结合“沿125°E东北地区剖面”、“沿45°N东北地区剖面”等图像,描述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
3.运用“东北地区1月平均气温分布”、“东北地区7月平均气温分布”、“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以及大连、长春、哈尔滨三个城市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归纳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
4.以长白山植被的垂直变化为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5.掌握本节教材所渗透的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能够在新情境中迁移运用。
二、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包括“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3部分内容,知识结构如下:本节教材所对应的课标内容是“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运用地图和气候统计图表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和“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地理位置一般分为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
一个区域的绝对位置是指它的经纬度位置,可以利用经纬网来确定。
区域的纬度位置决定了这个区域接受太阳辐射的多少,而太阳辐射量的大小,又影响该区域气候的基本模式,从而影响其农业生产和人们的基本生存模式。
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说,重要的是认识某一区域内有无特殊纬线穿越过境,例如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等。
相对位置是指一个区域相对于其他地理事物的位置,例如某个区域的海陆位置,就是它相对于某个大陆或某个大洋的位置。
一个区域相对位置的重要,是因为在纬度位置一定的前提下,区域特征受其周围地理事物,包括其他区域的影响。
区域相对位置的重要性,还表现在地理事物空间关系的教学中。
确定区域相对位置的重要一环是确定参照物,并描述该区域与参照物的关系。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二、地形特征
课后作业
完成地图填充图册本节对应的地理知识。
板书设计
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
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一、地理位置
二、地形特征
三、气候特征
教后反思
备课组长(签名)
签审时间年月日
从山麓到山顶,植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想一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长白山东南侧年降水量可达1000毫米以上,而西北侧仅为600~700毫米。议一议,为什么同一座山体两侧的降水量会有明显不同?
玲玲所在的一侧是山体的东南侧,还是西北侧?说出你的判断依据。
1、学生回顾中国的主要气候类型。
2、结合课
本上的活动问题,在课本地图中找出相应答案。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子长县南沟岔中学课堂教学设计表
学科
地理
主备人
任鹏
授课班级
七年级
授课教师
任 鹏
课题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课型
新课
本课时
1
授课时间
2017.3
总课时
7-8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以及自然环境特征。
2、通过对东北地区图文资料的分析,引导学生归纳地理位置以及自然环境特征,同时培养学生对图文信息的获取、处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活动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任务。
读图6-6,找出东北地区主要的山脉和平原,说出东北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 读图6-5、6-7,归纳东北地区的地势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学生分组探究:
(1)比较中国、日本、蒙古三个国家海陆位置的差异,举例说明海陆位置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比较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海南岛的纬度位置的差异,举例说明纬度位置对人们生活学习和农业生产的影响。
课件
反馈矫正
课件
目标呈现
问题导学
1.能够运用地图认识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
2.掌握认识某区 域地理位置的方法和步骤。
3.掌握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课件
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
一、读图描述东北地区的位置:
1、学生读图,同桌互相描述东北地区的海陆位置,找出东北濒临的海洋、邻国、邻省(省级行政区划),找出东北三省的省会,回顾东北三省的简称。
安定区八年级地理上册凤翔学区导学案
课题
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主Biblioteka 人备课组长初审人终审人
备课组成员
王跃
李翠林
姚斌
李乾
李翠林王跃冯新宇
学习内容
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1)
学习目标
1.能够运用地图认识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
2.掌握认识某区 域地理位置的方法和步骤。
3.掌握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学习
重难点
教学重点: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教学难点: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教学资
源应用
预习展示
(一)导入新课:
播放经过剪辑的电视片《闯关东》,导入本节课的学习,教师提出问题:关东在哪儿?进入第一部分《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的学习。
拓展延伸
东 北地区的地形特征
1、地形特征:东北地区 的地形以、和为主,地表结构大致呈状的三带:外围是江、江、图 们江和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和,内部则是广阔的。(山环水绕 ,平原居中)东北平原由平原、平原、平原组成。
2、地势特点:通过图6-5、6-7,判断东北地区的地势特点:高,低。
3、白山黑水:人们常用 “白山黑水”来形容东北地区。“白山”是指 ,“黑水”是指。
强化训练
达标检测
1.关于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位于中国的东北部B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
C西面与蒙古接壤
D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战略地位重要
2.东北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季风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
C亚热 带季风气候 D寒带气候
3.读沿45°N东北地区地形剖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东部是丘陵B地势特占是东高西低C东北地区地处暖温带D自东向西地形类型依次是山地—平原—山地。
4.位于东北地区半环状三带内部的地形是()
A平原 B高原C丘陵D山地
课件
课后反思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