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自我防护

合集下载

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及自身防护

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及自身防护

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及自身防护目的:提高手术室护士对职业危害因素的认识,保证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安全。

方法:通过临床观察及查阅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

结果: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共有7种,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及制定可行的、科学的管理方法。

结论:手术室护士通过加强防护知识和技巧的学习,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规范操作,确保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

手术室;职业危害;自身防护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新的化学物质及高科技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致使手术室工作人员长期工作在空气污染、生物感染、电离辐射、心理危害的环境里。

同时手术室还有常备的各种化学制剂、挥发性麻醉剂、锐利的手术器材等多种不利因素,使得从事本专业的护士成为高危群体。

因此,如何充分做好护士日常工作中的职业防护十分重要。

本文就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进行临床观察及文献归纳总结,并提出防护性措施。

1手术室常见的职业危险因素1.1感染因素我国是乙肝、丙肝感染高发区,手术室护士直接接触病人开放的伤口、血液和体液。

由于锐器损伤、污血溅到皮肤和眼睛,很容易被乙肝、丙肝和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一次性感染。

0.004mL污染HBV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IV污染的锐器刺伤后感染率为0.3%,HCV污染的锐器刺伤后感染机率为1.8%[1]。

1.2护士的工作姿势、站立时间专家已证实护士的工作姿势与能量消耗有一定关系,与疲劳也有一定关系[2]。

手术室的护士经常需快步行走,搬运器械包和敷料包,处理各种器械和重物。

洗手护士需长时间站立,有时连续站立6.5小时/天或更长,巡回护士均用240步/分钟的急速行走工作,累计时间4小时/天或以上。

护士由于负重引起脊柱损伤,腰骶部疼痛的发生率为8.4%,护士因站立时间过长导致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生明显高于其他人群[3]。

1.3麻醉气体的不良影响手术室护士每日工作的环境中存在低浓度挥发性化学消毒剂和残余吸入麻醉药,某些吸入麻醉药物如氨氟醚、笑气及乙醚等,吸入人体后经一定的时间才能排出,长期暴露于微量麻醉废气污染的环境中,有引起流产、胎儿畸形和生育能力降低的可能[4]。

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及自我防护对策

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及自我防护对策

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及自我防护对策手术室护理人员(护士)是一群在特殊的工作环境中从事特殊护理工作的人群。

手术室的特殊环境使得手术室护士经常暴露在一些危险的因素当中,从而威胁手术室护士的自身健康。

因此,作为在手术室工作的护士,首先必须正确认识手术室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强化自身的防护工作,才能保证自身的安全和日常工作的顺利进行。

标签:职业危害物理危害化学危害生理危害对策职业环境与人体的健康有着密切关系手术室的环境对手术室护士的健康有着极其重要影响。

相对于其他临床科室而言,环境封闭存在有害因素特别是环境污染的危害因素,且由于长时间、连续的工作,使手术室护士成高危群体。

另外,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各种先进仪器设备、高科技产品、各种抗肿瘤药物及消毒剂等被手术室广泛使用。

因此,针对危害手术室护士的身体健康的因素不断增加的现象,如何增强手术室护士的自我防护,减轻有害因素对自身的危害,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手术室存在的职业性危害1、生物性危害手术室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和体液,被病毒、细菌、支原体、霉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引起感染的机率为增加。

据资料显示11.7%的手术室工作人员存在意外血接触,诸如器械护士传递锐利器械时意外遭受针刺伤,刀割伤以及污血溅到破损的皮肤或眼睛里。

而血接触造成感染的概率为:乙肝2%~40%,丙肝3%~10%,爱滋病(AIDS)0.2%~0.5%。

乙肝病的致病性强,般0.004ul 血液就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

2.化学性危害手术室的工作环境相对封闭,空气流动性较差,工作期间接触化学消毒剂的时间长、种类多、使用频率高。

(1)甲醛是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易挥发气体,对人体有一定的刺激、致敏、致突变及致癌作用。

据报道,甲醛浓度超过0.6mg/m 3 ,即可引起流泪,咽部不适及疼痛,并可出现恶心、呕吐、气喘,如果长期接触低剂量的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月经紊乱,染色体异常及肝脏损害。

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的因素及防护

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的因素及防护

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的因素及防护
手术室护士是医院手术室中最重要的人员之一。

他们为患者提供手术前、中、后的护理,协助外科医生进行手术。

然而,手术室护士的工作也存在很多的职业危害因素,下面将具体进行分析。

1.职业危害因素:
(1)手术室气体污染:在手术室中,常常使用乙醚、氯仿、丙泊酚等无机化学物质,这些物质会产生一些有害气体,容易引起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2)放射性污染:某些手术需要X光以及其他放射线照射,照射时间过长、放射量过大会对手术室护士的健康造成影响。

(3)手术废物和化学药物的污染:手术过程中会产生很
多废物,如:手术废料、血液、棉球、药品等,如果这些废物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容易造成手术室护士的污染。

(4)噪声污染:手术室内存在的切肉机、骨髓钻等电动
的医疗器械,发出的噪音可能超过85分贝,长时间暴露在日
常噪音中,容易导致听力受损。

2.防护措施:
(1)保持手术室内的正常通风,定期检测空气质量并及
时清理卫生。

(2)加强手术室内的放射线管理,定期对设备和场所进
行检测,对不符合要求的设备立即进行修复。

(3)工作中应使用充分的个人防护用品,包括手套、口罩、防护眼镜、手术帽等。

(4)噪声控制方面,工作人员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降低噪音源的声压、穿戴耳塞或耳罩、定期进行听力检查等。

总的来说,手术室护士的工作需要面对各种职业危害因素,为了保护自身健康,手术室护士需要加强个人防护意识,依照医院相关规定对环境和场所进行管理,提高自身职业素养。

在日常生活中,还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隐患,避免被职业病纠缠。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自我防护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自我防护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自我防护(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手术室护士; 职业危害;自我防护手术室护士工作量重、节奏快、经常昼夜颠倒、三餐无规律,同时还受到环境中生物、化学、生理、心理等诸多因素侵扰。

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身心健康必会受到损害。

所以更好的认识这些职业危害,做好自身防护,就尤为重要。

1 职业危害1.1 意外损伤手术室因其特殊的环境[1],手术室护士配合每台手术所用的锐器较多,如:刀、剪、针等频繁传递,术后清洗等环节极易损伤自己或他人。

据Johanet调查指出约有11.7%手术人员存在意外的血液接触。

如术中意外针刺伤、刀割伤、污血溅落到眼里、倾倒引流液等原因。

这些因素使手术室护士发生职业暴露的几率很高,有资料显示因职业引起的感染途径中针刺损伤占80%,乙肝感染率高达63%。

1.2 生理、心理因素手术室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环境。

器械护士配合一台大手术时需要穿针引线上百次,长时间站立往往导致颈酸、眼晕、双下肢酸胀等。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进食时间不规律,使身体经常处于疲劳状态。

手术室护士极易患下肢静脉曲张、胃溃疡等。

在整个手术过程中要求手术室护士要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长时间工作也会产生心理疲劳,从而出现动作协调性差,思维和判断失误增多。

1.3 空气污染手术室空气污染包括:高频电刀使用时所散发出的焦灼气味,各种化学消毒剂的挥发。

甲醛、戊二醛等都是手术室常用的挥发性化学灭菌剂[2]。

它们用于手术室的消毒、固定标本、器械消毒等。

这些化学消毒剂均为刺激性物质,对皮肤黏膜、神经系统、胃肠道及呼吸道黏膜均有刺激作用,可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

1.4 激光和电离辐射当今高科技的医疗仪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泌尿外科、神经外科多采用激光手术,对皮肤、眼球有光化效应损害。

有些手术如骨科半闭合手术需要在X射线下才能进行。

这些医疗仪器虽然可极大提高手术的准确率,但如果对其产生的电离辐射保护不当,可因蓄积作用而使免疫功能低下甚至致病。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自我保护及措施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自我保护及措施
医学 信 息
2 1 年9 第2 卷 第9 00 N 3 期

卫生 论坛
手 术 室护 士 的职 业 危 害 自我 保 护 及 措 施

【 键 词 】 术 室 ; 士 ; 害 ; 护 ; 施 关 手 护 危 保 措
项 艳
【 要】 术 室护 士 由 于职 业 的特殊 性 , 行 手术 治 疗抢救 的相 对独 立 的封 闭 区域 , 摘 手 进 工作 节奏 快 , 高风 险 , 高科技 , 每天有 大量不 良环境 因素 , 染 因 污 素 存在 , 时严 重损 害手 术护 士 的 身心健 康 和生 活质 量 。 同
【 图分 类号 ] 3 中 R1 5
l 危害 因素
【 献标 识码 】 文 B
【 章编 号] 0 6 9 9 2 1 ) 9 0 2 —0 文 1 0 —1 5 ( 0 0 0 - 3 7 1
的排放 系 统 , 用密 闭 性能 好 的麻 醉 机 , 善 手 术 室通 风 条 件 , 使 改 减少 室 内
2 1 化 学危 害 因素 自我保 护 、 施 : 触 刺 激 性 化学 消 毒 剂 时 要戴 . 措 接 帽子 、 口罩 、 手套 、 罩 , 免直 接 接 触 , 眼 避 采用 高 效低 毒 的麻 醉剂 , 立 良好 建
作 者 单位 :3 0 0 安徽 省 巢湖 市第 二人 民 医院 手术 室 28 0
和各 类报 表 统计 。①预 约信 息查 询 : 供组 合条 件 查询 功能 , 提 包括 预 约就 诊 日期 、 约 患者 基 本 信 息 、 约 专科 专 家 号 , 以 查 看 预 约 记 录状 态 。 预 预 可 ②预 约情 况 汇总 分析 表 : 过 预约 日期 、 诊 日期 、 通 就 预约 专科 专家 、 预约 状 态等 条件 , 统计 出符 合 条件 的 预约 患 者 详 细信 息 , 总分 析 预 约情 况 , 汇 此 功能 主要 用 于医 务处 和 门诊 部 的管 理 统计 , 而 让其 能 更 合 理化 地 安 排 从 专科专 家 门 诊的 就诊 时 间 。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自我防护及自我保健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自我防护及自我保健

2010 NO.24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综 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医疗和护理服务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尤其是对于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与护理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1~2]。

手术室作为特殊的工作环境,其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也引起了临床重视[3]。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手术室护士资料情况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职业危害因素1.1 生物因素手术室作为一种特殊的工作环境,每天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呕吐物频繁接触,受到感染机会较多,常有肯能感染包括人免疫缺陷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及丙型肝炎病毒,严重影响了护士的身体健康[4]。

1.2 化学因素手术室应用不同类型的消毒剂、麻药等化学性药物,化学成分极易对人体的皮肤、黏膜、神经系统、胃肠道、呼吸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有的甚至有致癌作用[5]。

另外一些手术过程中应用的化学性废弃还会引起女性内分泌功能,尤其对于育龄护士可能有致畸、流产的可能。

1.3 物理因素手术过程中的锐利器械较多,如刀、剪、针传递频繁,极易误伤自己或同事。

有研究表明[6],80%护理人员有锐器刺伤史,针刺伤传播职业性血源性传染病危险性较大。

手术室中仪器的电离辐射对于手术室护理人员机体的损伤,特别是骨科手术使用的X线机可以导致人体免疫、遗传疾病和血液疾病等。

另外非电离辐射如超声、电磁波、紫外线、红外线对于皮肤和眼镜的刺激较严重,可以使皮肤起泡、脱皮甚至致癌,还有可能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形成永久性色素沉着或眼镜损伤。

高频电刀、电锯、心电监护仪、麻醉机报警等手术室噪音如果接近90DB,长期处于高分贝的噪音下产生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等问题[7]。

1.4 心理因素手术室护理人员心理压力较大,对于患者害怕手术器械、纱布遗留在患者体内,对于手术配合的担忧,同时对于术中大量出血、各种创面、坏死组织、恶性肿瘤等都会对自身的心理造成恶性刺激,从而导致护理人员神经过度敏感,心理上出现恐惧、忧虑等不良情绪,影响自身的身心健康。

手术室护理工作职业危害和自我防护

手术室护理工作职业危害和自我防护

手术室护理工作职业危害和自我防护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法律知识的普及,人们的维权意识明显增强,对医疗护理质量、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举证倒置出台后,护理医疗纠纷呈明显上升趋势。

而手术室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职能部门,是为患者通过外科手术途径解除病痛的场所。

手术室工作又具有连续性、复杂性、综合性等特点,手术室常成为医疗事故、纠纷易发之地。

因此,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防范差错事故及护理安全隐患,是提高护理质量的。

手术室是进行手术诊疗和抢救的重要场所,在医院占有重要的地位。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内容有了更广的范畴,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给手术室护士心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有调查表明,因手术室护士高风险的职业和多种压力的影响,而造成护士抑郁症状发生率和焦虑发生率明显高于我国普通人群和普通护理人群,因此手术室护士的心理健康维护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通过对手术室护理易疏漏环节的管理和护理存在的安全隐患的研究,针对每个环节进行原因分析,提出加强手术室易疏漏环节的管理、防止差错事故发生的防范措施。

结果与结论加强手术室每个环节的管理,特别是易疏漏环节的管理,减少和杜绝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现就以下几个方面结合实际工作,谈一谈手术室护士的自身防护。

一、手术室常见危害因素分析1.化学因素日常工作中使用的各种化学消毒剂,如过氧乙酸、甲醛、消毒一次性用品的环氧乙烷及每天浸泡器械的戊二醛等挥发出的气味以及术中使用电刀所产生的气体等弥散于手术间的空气中,污染工作环境。

这些有害气体直接影响着手术室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

它可刺激人体呼吸道,引起支气管炎、哮喘,并对人的皮肤粘膜、眼睛、胃肠道及神经系统等产生不良影响。

2、物理因素手术室电器较多,使用时出现故障,易发生电击伤。

用紫外线进行消毒,出现机械故障须进行维修时,通过接触可对皮肤粘膜,眼睛等产生危害。

手术中,长时间的噪音刺激,如使用电刀、负压吸引器、空调等,可使护士出现失眠、头痛、精力不集中等神经衰弱症状。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摘要:手术室护士是一群在特殊的工作环境中从事特殊护理工作的人群。

手术室的特殊环境使得手术室护士经常暴露在一些危险的因素当中,从而威胁手术室护士的自身健康。

因此,作为在手术室工作的护士,首先必须正确认识手术室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强化自身的防护工作,才能保证自身的安全和日常工作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1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1.1物理性危害因1.1.1射线的危害:有资料证实:射线可激发空气中气体电离,产生氮化物、臭氧、自由基等有害物质,少量多次接触射线可致癌或致畸。

1.1.2紫外线及臭氧的危害:紫外线是手术室空气消毒的常用消毒方法。

紫外线能将空气中的氧分子分解成臭氧,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对皮肤黏膜和肺组织都有强烈的刺激性,长期接触可引起角膜炎、结膜炎及皮肤红斑、肺气肿和肺组织纤维化等。

1.1.3噪声危害:噪音对人体的听觉有明显损害:听力下降;对心血管系统的损害:血管平滑肌对缩血管物质的敏感性增加。

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对内分泌系统也有影响:烦躁、判断能力和持续记忆力减退,降低灵活性,导致精力分散,工作易出错。

噪声超过50分贝可影响人的休息和睡眠,声级达到7090分贝,会使人感到厌烦,影响学习和工作的效率,噪音长期刺激可引起耳聋,机体植物神经紊乱和内分泌功能紊乱等。

手术室平均噪声应是60-65分贝,这是机体8h内允许的最高水平,但常达到90分贝。

所以,手术室属于噪声严重污染的科室。

手术室的噪音主要来自于监护仪、高频电刀、超声清洗机等的噪音等。

1.2化学性危害因素1.2.1各类化学消毒剂的危害:如甲醛、环氧乙烷、戊二醛、含氯消毒剂等。

长期接触各种化学消毒剂,轻者刺激皮肤,引起接触性皮炎、鼻炎、哮喘等,急性大量接触可致肺水肿、同时能使细胞突变、致癌、致畸等。

1.2.2麻醉气体的危害:微量的麻醉废弃可对手术室工作人员的听力、记忆力、理解力、读数字能力及操作能力产生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自我防护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作者:陈小荣,张正玉,胡 红 2006-12-18
摘要: 【摘要】 通过临床调查分析,了解手术室护士因长期在工作中受生物、化学、生理心理
等方面存在的职业性伤害,进而采取一些有效的防护措施,提高手术室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
【关键词】 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防护措施 职业性损伤(Occupational Injuries OI)是指工作
中某些职业危害因素导致工作人员身心健康受到伤害,包括......

【摘要】 通过临床调查分析,了解手术室护士因长期在工作中受生物、化
学、生理心理等方面存在的职业性伤害,进而采取一些有效的防护措施,提高手
术室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

【关键词】 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防护措施
职业性损伤(Occupational Injuries OI)是指工作中某些职业危害因素导致工
作人员身心健康受到伤害,包括职业性危害因素导致的损伤和与工作有关的疾病
[1]。手术室是施行各科手术的场所,工作节奏快,抢救多,任务重,工作时间
长,生活无规律,致使手术室护士承受多种有害因素的威胁,影响身心健康,因
此,加强自我防护十分重要。

1 职业危害
1.1 物理因素
1.1.1 意外伤害 手术室护士因常使用各种锐利器械,很容易引起针刺伤、刀
割伤等,可直接造成血液性的传染疾病。国内曾报道,健康医务人员患血液传播
疾病80%~90%是由针刺伤所致。

1.1.2 缺氧 长时间在密闭的环境中工作,空气不流通,易造成头晕、疲倦等
缺氧现象。
1.1.3 噪音危害 手术室属于噪音污染严重的科室,因集中了现代化的监护、
抢救设备及器械等,噪音常>90分贝[2]。长期如此工作会造成人的神经系统、
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的紊乱,如睡眠障碍、血压升高、心悸、焦虑等,影响
注意力,降低工作效率。

1.1.4 粉尘污染 制作纱布、棉球,叠敷料时会受到微小粉尘、棉布纤维的污
染,引起鼻炎、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

1.2 化学因素
1.2.1 废气的伤害 术中CO2、氩氟醚、异氟醚等麻醉药品的残余都可污染空
气,长期吸入可造成肝脏损害,细胞突变,免疫力下降[3]。

1.2.2 消毒制剂的伤害 手术室每日使用的各种消毒剂在杀灭细菌的同时也对
人体产生毒副作用,如甲醛能通过人体呼吸道及皮肤接触引发呼吸道及皮肤炎症,
对眼睛刺激也很大;戊二醛若暴露在空气中则会产生头痛、皮肤过敏、胸闷等症
状[4]。

1.2.3 抗肿瘤药物的伤害 术中对癌症患者常需用一些抗肿瘤药物,而这些药
物的毒副作用可通过呼吸道吸入、皮肤吸收造成职业损害,从而引起淋巴细胞、
染色体突变等。

1.3 生物因素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手术室护士每日不可避免接触各种病人的
血液、体液、尿液、分泌物等。术中的配合也会由于大血管出血、处理脐带等受
到血液的污染,这其中存在着多种致病微生物,而艾滋、乙肝、丙肝的威胁最大,
护士在术中被污染的锐器刺伤而受感染的危险也最大。

1.4 生理因素 随着医学的进步,各种手术的开展,护士的工作明显加重,超
负荷工作致使生理、心理方面都产生不良影响。固定的工作姿势、长时间站立导
致颈椎病、下肢静脉曲张;频繁急走及处理重物致使腰酸背痛;工作无规律、精
神紧张致使身心疲惫。
2 防护措施
2.1 物理危害防护
2.1.1 意外伤害的防护 对锐利器如针、刀片等应安全处理,及时毁形,放入
固定容器,禁止双手回套针帽,术中正确传送器械,术后按“消—洗—消”原则处理
器械,如不慎被锐器刺伤,立即挤出污血,对创面严格消毒,若是HBV阳性者应
24h内注射抗乙肝病毒高价抗体和乙肝疫苗。

2.1.2 缺氧防护 定期通风排气,加强自身锻炼。
2.1.3 噪音防护 禁止大声喧哗,减少参观人员,采用防噪音设施,定期检修、
保养仪器。

2.1.4 不良反应防护 使用一次性或成品材料,减少细小粉尘污染。
2.2 化学危害防护
2.2.1 废气的防护 定期检修麻醉机,减少空气污染,改善通风条件,加强工
作人员自我防护意识。

2.2.2 消毒制剂的防护 减少污染因素,薰箱和被消毒房间应密封不漏气,戊
二醛应加盖,减少在空气中的暴露,房间定时通风,定期空气培养。

2.2.3 抗肿瘤药的防护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戴口罩、帽子、手套,被药液污
染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把影响程度降至最低;废安瓿和注射器放入固定容器,
及时焚烧[5]。

2.3 生物危害的防护 接触患者各种血液、体液、黏膜、破溃的皮肤、处理被
污染的物品时一定要戴手套,操作完毕彻底洗手。严格无菌技术,注意隔离制度,
安全处理医疗废物。
2.4 生理心理的防护 提高适应能力,加强自身体质的锻炼,培养良好的心理
素质,提高技术水平,调节良好的心态。洗手护士穿弹力袜可防静脉曲张,手术
完毕后做颈部保健或健美操可防颈椎病,尽量保持规律的生活,充足的睡眠,提
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除了上述的防护工作之外,手术室由于工作性质与环境的特殊性,仍面临着许
多职业伤害的威胁,要加强防护意识,加强业务学习,使防护措施和防护效果得
到更大的改善。

【参考文献】
1 魏君.手术室护士职业伤害因素防护.中国护理管理,2005,5:20-22.
2 张斌,张环.手术室护士工作中的危害因素及防护.吉林医学,2004,25(5):
85-86.

3 潘玉琳,杜颖,王琦.呼吁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中华现代护理学
杂志,2005,2(22):2082-2083.

4 冯光敏,孙艳杰,王岩.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与防护.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02,15(3):181-182.

5 刘艳秋,白景丽.影响手术室护士身体健康的因素及防护措施.齐齐哈尔医学
院学报,2004,25(7):828-830.

作者单位: 563003 贵州遵义,中国科工集团3417医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