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UQCRFS1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模式分析

合集下载

SD-大白鼠催乳素受体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SD-大白鼠催乳素受体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N A含 4 1b u R、37b 2 p5 一 T 15 p编码 区和 2 8b , 。比对奶牛催乳素受体基 因并将前 2 7b 1 p3 一UI ’ R 1 p看作第 1外显子 , gm 则 e
基因可划分为 1 3个外显子。推 导的蛋 白序列含 73个氨 基酸 , 6 与奶牛 、 鸽及猪 P L R R的同源性较高 , N末端含 2 其 3个氨基酸
A src:h ag r at eetr ee(P L btatT er o cnrcpo n gR R)c N i nt o 4 pg D A wt a eg f 7 3b a l e yR E— C , h sl i h l h 2 o A r tn
Co iga dE p es no rlci cpo n g R R)i D —rt lnn n x rsi f oa t ReetrGee( P L o P n nS a
JA G Qn —dn I N ig 0g ( eatet f nm l eii , hnzo ehooia A ae yo A i a H sady Z e g o 50 1 C ia D pr n ia M dc e Z eghuT cnlg l cd m f nm ubnr, hnz u40 1 , h ) m oA n c l h n
催乳索 (R ) P L 在脊椎动物 中有着广泛的生理作用 , 这些作 用 都 是 通 过 位 于 靶 细 胞 膜 上 的催 乳 素 受 体 ( R R 介导 的。P L PL ) R R属于细胞 因子受体超家族 I 型 受体 J 目 , 、 、 、 、 、 鼠、 。 前 兔 猪 牛 鸡 鸽 小 大鼠等动物及人
江西农业学报
20 ,0 1 ) 3— 0 8 2 (2 : 5

SD大鼠Atoh1基因CDS区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SD大鼠Atoh1基因CDS区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SD大鼠Atoh1基因CDS区的克隆及序列分析郑国玺;祝康;朱珠;侯瑾;韦俊荣;许珉【摘要】目的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克隆SD大鼠Atoh1 cDNA编码序列并测定分析其克隆序列.方法采用非对称互补引物/模板法,制备Atoh1 cDNA的编码序列,将其克隆人PMD-19T载体中并测序.结果经酶切鉴定、测序分析表明,扩增得到的大鼠Atoh1基因CDS区全长为1 056 bp,编码351个氨基酸;测定序列与GenBank中公布的参考序列对比,有2处碱基发生突变,但克隆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参考序列完全一致.这两处碱基应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突变为无义突变,不影响蛋白的表达.结论成功克隆了Atoh1 cDNA编码序列,为进一步对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期刊名称】《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1(032)004【总页数】4页(P466-469)【关键词】感音神经性耳聋;Atoh1;基因克隆;耳蜗毛细胞【作者】郑国玺;祝康;朱珠;侯瑾;韦俊荣;许珉【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喉病院,陕西西安710004;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喉病院,陕西西安710004;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喉病院,陕西西安710004;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喉病院,陕西西安710004;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喉病院,陕西西安710004;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喉病院,陕西西安71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64.4毛细胞的变性、缺失是感音神经性耳聋的主要原因,研究其发育、损伤、修复及再生的规律是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的重要课题。

研究表明,哺乳动物毛细胞的产生和内耳形态的生成是由局部细胞间相互影响以及特异的基因所调控,尤其是碱性螺旋-环-螺旋(basie Helix-Loop-Helix,bHLH)转录因子家族作为一类重要的神经发育调节因子,对毛细胞的增殖分化至关重要[1]。

鼠疫耶尔森氏菌LcrV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鼠疫耶尔森氏菌LcrV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鼠疫耶尔森氏菌LcrV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王忠泽;荫俊;王威;白洁;侯晓军;宋伟;张松乐【期刊名称】《生物技术通讯》【年(卷),期】2001(012)001【摘要】为了研究鼠疫耶尔森氏菌(Y. pestis) 保护性抗原V蛋白,从基因库中查得Y. pestis LcrV基因DNA序列,针对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PCR扩增引物,以本所保存的Y. pestis菌种为模板进行基因扩增,结果获得长约980 bp的DNA 片段。

将扩增产物回收纯化,克隆至pGEMT载体,构建重组载体pGEMT/ypV, 经过PCR,酶切鉴定,并对pGEMT/ypV中的V基因片段进行测序,分析测序结果与已知序列相同,表明获得了LcrV基因。

%To study the protective antigen V protein of Yersinia pestis, a pair of primers for PCR were designed according to published DNA sequence of Y. pestis LcrV gene and synthesized. A DNA fragment about 980 bp length was gotten through PCR amplification. After re cycled and purified, the DNA fragment was ligated with pGEMT Vector and recomb ined vector pGEMT/ypV was constructed. The pGEMT/ypV plasmid was then identi fied by PCR, enzyme digestion and sequencing, and the sequence was the same as t he published sequence.【总页数】2页(P18-19)【作者】王忠泽;荫俊;王威;白洁;侯晓军;宋伟;张松乐【作者单位】北京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北京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北京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白求恩医科大学;北京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北京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北京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相关文献】1.鼠疫耶尔森氏菌染色体上重要致病相关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J], 江凌晓;郭兆彪;周冬生;杨瑞馥;俞守义2.鼠疫耶尔森氏菌LcrV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研究 [J], 王忠泽;王威;白洁;宋伟;张松乐;侯晓军;荫俊3.鼠疫耶尔森氏菌 YopD 抗原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克隆表达 [J], 郭荣;申小娜;李博;陈艳;张渝疆4.鼠疫耶尔森氏菌质粒上重要毒力相关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J], 江凌晓;郭兆彪;周冬生;杨瑞馥;俞守义5.鼠疫耶尔森氏菌LcrV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 [J], 王忠泽;荫俊;侯晓军;宋伟;张松乐;王威;白洁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鼠Nrn1基因3'UTR克隆及序列分析

大鼠Nrn1基因3'UTR克隆及序列分析

大鼠Nrn1基因3'UTR克隆及序列分析菅辉玲;程江;黄瑾;高蕊【期刊名称】《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年(卷),期】2012(29)12【摘要】目的 neuritin(Nrn1/Cpg15)是一种神经突起生长因子,在神经修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旨在探讨miRNAs调控Nrn1基因表达的潜在性.方法采用PCR技术克隆大鼠Nrn1基因的3'UTR片段,同时利用MiRanda、DNAMAN 软件对Nrn1基因序列及miRNA结合位点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成功克隆了649bp的Nrn13'UTR核心区段;Nrn1基因在不同物种间的序列同源性呈高度保守.MiRanda靶标预测结果表明miR204在3'UTR结合位点处高度保守,分值和能值较高,具有很强的潜在性.结论 Nrn1基因3'UTR在不同物种间序列保守性较高,miRanda软件预测miR-204结合位点处序列高度保守,进一步暗示Nrn1基因表达可能受到miR-204的调控.【总页数】4页(P1066-1069)【作者】菅辉玲;程江;黄瑾;高蕊【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新疆石河子832000;新疆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新疆石河子832000;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新疆石河子832000;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新疆石河子83200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湖北武汉43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1.02【相关文献】1.家兔BMP7基因3'UTR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J], 赵巧辉;陈其新;李明;石晓卫;刘孟洲2.棉花GhFAD2-1基因5'UTR内含子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J], 孙亮;文凤;刘峰;张新宇;孙杰3.梭梭HaACT基因片段的克隆和3'UTR序列分析 [J], 高全;杜辉辉;姚正培;麻浩;张桦4.沙棘耐盐基因HrNHX1的克隆及3'UTR序列分析 [J], 郭长奎;罗淑萍;沙依拉;于静5.牦牛病毒性腹泻病毒5′-UTR和E0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J], 于吉锋;刘亚刚;杨小艳;常文棣;冯英阳;胡炳峰;王文伯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鼠UQCRFS1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模式分析

大鼠UQCRFS1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模式分析

大鼠UQCRFS1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模式分析摘要:通过克隆获得泛醌-细胞色素c还原酶铁硫蛋白亚基1(ubiquinol-cytochrome c reductase iron-sulfur subunit 1,uqcrfs1)基因,对基因序列及其编码的蛋白质进行分析,研究了其在大鼠(rattus norvegicus)心、脑、肾、肺组织中的表达模式。

测序结果显示uqcrfs1基因全长826 bp,rt-pcr结果显示其在大鼠心脏中表达量较高,脑和肺中表达量稍低,肾脏组织中表达量最低,推测uqcrfs1的功能可能与大鼠的心脏发育有关。

关键词:大鼠(rattus norvegicus);uqcrfs1基因;克隆;表达模式中图分类号:q7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09-2174-03铁硫蛋白作为电子载体在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特征是存在着铁硫簇,常见的铁硫簇中含2、3或4个铁原子,这些铁原子与多肽链相连,并由无机硫进行联结,由简单的铁硫簇通过金属联结组装成更复杂的结构[1-4],铁硫蛋白正是基于铁硫簇而具有优异的电子传递功能。

主要的铁硫蛋白包括细菌和线粒体呼吸链中的复合体ⅰ、ⅱ、ⅲ,光合作用中的光系统ⅰ和铁氧还原蛋白,氮养菌中的固氮酶,krebs循环中的顺乌头酸酶,以及哺乳动物中对铁的吸收起调控作用的铁调控蛋白ⅰ等[5,6]。

参与铁硫簇合成的关键蛋白已经被确定,但对其分子水平上的机制及如何进行相互作用在机体内外合成铁硫蛋白尚待进一步研究[7-9]。

泛醌-细胞色素c还原酶铁硫蛋白亚基1(ubiquinol-cytochrome c reductase iron-sulfur subunit 1,uqcrfs1)是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ⅲ中的一个亚单位,广泛分布在生物体中。

目前对uqcrfs1基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阿尔茨海默病、心肌收缩疾病、亨廷顿舞蹈病、帕金森等相关疾病上。

鼠疫菌V抗原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克隆及表达

鼠疫菌V抗原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克隆及表达

鼠疫杆菌 ( !"#$%&%’ ("$)%$ ) 是腺鼠疫、 肺鼠疫的自然疫源性病原, 曾经以 “瘟疫” 的形式 给人类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近年个别地区仍有发生。对自然疫源性鼠疫的预防一 般采用疫苗、 药物、 灭鼠等综合措施。由于生物恐怖袭击事件的发生, 已引起世界各国对 鼠疫的高度警惕。恐怖袭击常采用气溶胶感染, 可直接引起原发性肺鼠疫流行, 因而更需 要研究安全有效的鼠疫疫苗。目前世界上使用的人用鼠疫疫苗主要有减毒活疫苗和灭活 全菌体疫苗, 这两种疫苗免疫效果的确定性和接种反应方面存在一些弱点, 为此研制一种 保护力更强的新疫苗取代现行疫苗势在必行。 已研究发现的鼠疫杆菌中主要抗原成分或毒力因子有 65 ( 荚膜抗原) 、 (低钙反应 OAS 蛋白, 包括 OASM,OAS&,OAST 等) 、 (耶尔森氏菌外膜蛋白) 、 (色素沉着) 和 H-. ( U’@H,: 5 鼠 疫菌素 5) 等。这些毒力因子的编码基因主要位于细菌质粒上, 并且主要集中在分子量
[ ] 其分子量为 "2YG。实验证 2VG, !WVG 和 2WVG " 种质粒上 5 X " 。& 抗原是主要毒力成分, 实在鼠疫杆菌的众多抗原蛋白中, ( OAS&) 具有较高免疫原性, 且与 65 抗原有很强 & 抗原
的协同保护作用。用鼠疫 & 抗原和 65 抗原的双价抗原免疫后的小鼠, 在抗鼠疫免疫保 [!, W] 护力上高于仅用 65 单价抗原免疫的小鼠 。由于 & 抗原的存在使鼠疫菌具有较强的致 病性, 故在活疫苗中经传代已被去除, 从而使其失去了一个较重要的免疫原。利用基因工 程手段有选择地表达此保护抗原中的有效成分是研制新型鼠疫疫苗的关键步骤。 本研究以鼠疫野毒株中的全 G/* 为模板, 利用 HIJ 扩增出鼠疫 & 抗原的全结构蛋 白编码基因, 将其克隆到大肠杆菌表达质粒 @903!#> (K) 中, 并获得了有效表达, 为研制 开发新一代基因工程鼠疫疫苗奠定了基础。

奇妙的克隆ppt课件课件

奇妙的克隆ppt课件课件

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
人类尊严与权利
克隆技术涉及到人类个 体的基因复制,可能侵 犯人类的尊严和权利。
动物权益
遗传信息隐私
动物克隆技术可能导致 动物受到不人道的对待 和实验,侵犯动物权益。
克隆技术可能涉及个体 遗传信息的获取和利用, 引发遗传信息隐私保护
的问题。
社会公正与责任
克隆技术的使用和应用 需要考虑到社会公正和 责任,避免技术滥用和
率。
保护濒危物种
通过克隆技术,可以繁殖濒危 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
医学研究与治疗
克隆技术可用于医学研究、药 物筛选和疾病治疗,例如制备 干细胞用于治疗某些疾病。
繁殖遗传性疾病
对于某些遗传性疾病,可以通 过克隆技术繁殖没有携带缺陷 基因的个体,避免遗传性疾病
的传播。
克隆技术的缺点
01
02
03
04
伦理道德问题
克隆技术涉及到人类和动物的 基因复制,引发了关于伦理道
德的争议。
生物多样性损失
过度依赖克隆技术可能导致生 物多样性减少,破坏生态平衡

技术难题与成本
克隆技术目前还存在许多技术 难题,如胚胎发育不全、成功
率低等,同时成本较高。
心理和社会影响
克隆技术可能对被克隆个体的 心理和社会地位产生负面影响 ,引发身份认同和心理问题。
胚胎发育调控机制的深入研究

克隆技术的成功依赖于对胚胎发育过程的精确调控,未来研究有望进一
步揭示胚胎发育的奥秘,为克隆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克隆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前景
克隆人类器官
利用克隆技术可以培育出与患者 基因相匹配的器官,有效解决器 官移植的供体短缺问题,提高移
植成功率。

3株猪流行性腹泻病毒s1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3株猪流行性腹泻病毒s1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王 婧,孙志雯,陈海峰,等.3株猪流行性腹泻病毒S1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9,47(20):99-103.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19.20.0213株猪流行性腹泻病毒S1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王 婧,孙志雯,陈海峰,陈晓兰(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江苏泰州225300) 摘要: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epidemicdiarrheavirus,PEDV)可感染各阶段的猪,使患病动物出现水样腹泻、呕吐,并伴随厌食和精神沉郁等临床症状,对哺乳仔猪危害尤为严重。

为了解河南某猪场PEDV流行毒株S1基因的变异情况,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动物药学院实验室保存的感染PEDV临床病料为样本,对其进行S1基因扩增、克隆以及序列分析。

对S1基因的进化分析结果显示,该猪场PEDV分离株S1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之间的同源性高达99%,BLAST搜索结果显示与AHCZ-2株的相似性最高,将获得序列与经典毒株CV777相比在第57位插入了4个氨基酸NQGV,在第134位插入1个氨基酸D,而在第157、158位缺失2个氨基酸,在中和表位区域共有11处氨基酸突变,与国内其他毒株均位于G2-b进化分支,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掌握该地PEDV的流行毒株和毒力变异情况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猪流行性腹泻病毒;S1基因;遗传进化 中图分类号:S85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9)20-0099-04收稿日期:2018-06-19基金项目: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编号:SXGC[2017]249);江苏省泰州市科技支撑计划(农业)项目(编号:TN201711);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院级项目(编号:NSF201504-2、NSF201606)。

作者简介:王 婧(1985—),女,四川绵阳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兽药药理研究。

E-mail:kenhtsjj@163.co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鼠UQCRFS1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模式分析
摘要:通过克隆获得泛醌-细胞色素C还原酶铁硫蛋白亚基1(Ubiquinol-cytochrome C reductase iron-sulfur subunit 1,UQCRFS1)基因,对基因序列及其编码的蛋白质进行分析,研究了其在大鼠(Rattus norvegicus)心、脑、肾、肺组织中的表达模式。

测序结果显示UQCRFS1基因全长826 bp,RT-PCR 结果显示其在大鼠心脏中表达量较高,脑和肺中表达量稍低,肾脏组织中表达量最低,推测UQCRFS1的功能可能与大鼠的心脏发育有关。

关键词:大鼠(Rattus norvegicus);UQCRFS1基因;克隆;表达模式
铁硫蛋白作为电子载体在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特征是存在着铁硫簇,常见的铁硫簇中含2、3或4个铁原子,这些铁原子与多肽链相连,并由无机硫进行联结,由简单的铁硫簇通过金属联结组装成更复杂的结构[1-4],铁硫蛋白正是基于铁硫簇而具有优异的电子传递功能。

主要的铁硫蛋白包括细菌和线粒体呼吸链中的复合体Ⅰ、Ⅱ、Ⅲ,光合作用中的光系统Ⅰ和铁氧还原蛋白,氮养菌中的固氮酶,Krebs循环中的顺乌头酸酶,以及哺乳动物中对铁的吸收起调控作用的铁调控蛋白Ⅰ等[5,6]。

参与铁硫簇合成的关键蛋白已经被确定,但对其分子水平上的机制及如何进行相互作用在机体内外合成铁硫蛋白尚待进一步研究[7-9]。

泛醌-细胞色素C还原酶铁硫蛋白亚基1(Ubiquinol-cytochrome C reductase iron-sulfur subunit 1,UQCRFS1)是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Ⅲ中的一个亚单位,广泛分布在生物体中。

目前对UQCRFS1基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阿尔茨海默病、心肌收缩疾病、亨廷顿舞蹈病、帕金森等相关疾病上。

本研究根据前期工作所得的差异性片段,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后设计出特异性引物,克隆出大鼠(Rattus norvegicus)UQCRFS1基因的全长,进而研究该基因在大鼠心、脑、肺、肾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动态,为探讨其在大鼠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健康SD纯系大鼠,雌雄不限,购自新乡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

分别取1日龄、10日龄、20日龄健康SD大鼠的心、脑、肺、肾组织用作基因表达谱分析。

Taq DNA聚合酶、pGEM-T Easy载体和DNA回收试剂盒均购自TaKaRa公司,反转录试剂盒购自Fermentas公司,PCR引物由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合成。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UQCRFS1基因的克隆
2.1.2 UQCRFS1基因的序列测定结果采用DNA回收试剂盒回收并纯化扩
增得到的UQCRFS1基因,连接pGEM-T Easy载体,转化大肠杆菌DH5α,挑选阳性菌落提取质粒,对UQCRFS1基因测序,所得结果见图2。

UQCRFS1基因全长826 bp,编码274个氨基酸。

2.2 UQCRFS1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3 小结与讨论
不同结构的铁硫蛋白具有不同的生物学功能,主要包括参与电子传递、底物的结合与激活、铁/硫的存储、基因表达的调控、酶活力的调控等[10,11]。

本研究克隆得到UQCRFS1基因,并根据测序结果得到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利用相关的预测软件对该蛋白进行了结构和理化性质方面的分析。

结果显示,UQCRFS1含有274个氨基酸残基,推测其分子式为C1306H2088N366O390S9,不稳定指数为46.87,表明其三维结构不稳定。

预测UQCRFS1在哺乳动物网织红细胞中的半衰期为30 h,在酵母中的半衰期为20 h以上,在大肠杆菌中的半衰期为10 h 以上。

对UQCRFS1基因在大鼠心、脑、肺、肾各组织中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在心脏组织中表达量较高,脑和肺组织中表达量稍低,肾脏组织中表达量最低,同时发现该基因的表达水平随组织的发育有上升趋势。

可见UQCRFS1与大鼠心脏发育有关,但其在大鼠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机制还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REES D C. Great metalloclusters in enzymology[J]. Annual Review of Biochemistry,2002,71(1):221-246.
[2] FU W,JACK R F,MORGAN T V,et al. niFu gene product from Azotobacter vinelandii is a homodimer that contains two identical[2Fe-2S] clusters[J]. Biochemistry,1994,33(45):13455-13463.
[3] BEINERT H. Iron-sulfur proteins:Ancient structures,still full of surprises[J]. Journal of Biological Inorganic Chemistry,2000,5(1):2-15.
[4] BEINERT H,HOLM R H,M NCK E. Iron-sulfur clusters:Nature’s modular,multipurpose structures[J]. Science,1997,277(5326):653-659.
[5] BALK J,LOBR AUX S. Biogenesis of iron-sulfur proteins in plants[J]. Trends in Plant Science,2005,10(7):324-331.
[6] LILL R,M HLENHOFF U. Iron-sulfur-protein biogenesis in eukaryotes[J]. Trends in Biochemical Sciences,2005,30(3):133-141.
[7] EMAHAZION T,BESKOW A,GYLLENSTEN U,et al. Intron based radiation hybrid mapping of 15 complex I genes of the human electron transport chain[J]. Cytogenetic and Genome Research,1998,82(1-2):115-119.
[8] 侯万儒,陈瑜,彭正松,等. 大熊猫辅酶Q-细胞色素C氧化还原酶的辅酶Q连接蛋白基因cDNA的克隆及序列比较[J]. 兽类学报,2007,27(2):190-194.
[9] 王祖秀,郝彦哲,侯万儒.p
[11] 孙飞,周强军,孙吉,等.线粒体呼吸链膜蛋白复合体的结构[J].生命科学,2008,20(4):566-57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