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杉中MYB家族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开题报告 于凯

合集下载

南方红豆杉保护遗传学研究的开题报告

南方红豆杉保护遗传学研究的开题报告

南方红豆杉保护遗传学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红豆杉是一种珍贵的植物,被称为“活化石”,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和观赏价值。

但由于采伐、森林破坏、树冠火灾、矿区开采等原因,红豆杉野生种群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威胁,目前已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保护和研究。

遗传学是研究生物基因组结构、功能及其变化、传递规律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是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和研究的重要手段。

本研究将运用遗传学手段,探究南方红豆杉的遗传多样性及其种群遗传结构,为南方红豆杉的保护和研究提供科学的基础。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遗传学研究,探究南方红豆杉野生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及其种群遗传结构,深入剖析红豆杉野生种群的基因组特征和变异情况,为南方红豆杉的保护和研究提供科学的基础。

三、研究内容1.采集南方红豆杉样本及建立DNA库选取南方红豆杉不同生境和地理分布区域的野生种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无损采样方式采集叶片和嫩枝,并在实验室建立南方红豆杉DNA库。

2.分子标记筛选及PCR扩增从已有的EST、ISSR、RAPD等分子标记中筛选特异性高、重复性好的标记,并进行PCR扩增反应,筛选合适的标记进行后续分析。

3.遗传多样性分析通过PCR扩增反应得到的扩增产物进行电泳分析,计算南方红豆杉不同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指标,包括遗传多样性指数、等位基因数、杂合度等指标,比较不同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差异。

4.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利用遗传标记分析南方红豆杉种群的遗传结构和分化程度,通过群体遗传分析,评估不同种群间的遗传差异性,并研究南方红豆杉种群的基因流情况。

四、研究意义1.科学认识南方红豆杉的遗传多样性及种群遗传结构,为南方红豆杉遗传资源的合理保护、植物良种选育和繁殖提供依据。

2.为南方红豆杉的种质创新和种间杂交提供基础,有助于南方红豆杉新品种的培育和开发。

3.对于了解南方红豆杉的进化和生态适应机理,提高人类对自然保护的认识和保护意识具有指导和启示作用。

菜豆R2R3-MYB_基因家族鉴定及其在BCMV_侵染后的表达分析

菜豆R2R3-MYB_基因家族鉴定及其在BCMV_侵染后的表达分析

山西农业科学 2023,51(9):1020-1033Journal of Shanxi Agricultural Sciences菜豆R2R3-MYB 基因家族鉴定及其在BCMV 侵染后的表达分析王古悦,唐慕宁,牛静雅,冯雪(山西农业大学 植物保护学院,山西 太谷 030801)摘要:为了明确菜豆R2R3-MYB 基因家族的成员及受到BCMV 侵染后的表达情况,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菜豆R2R3-MYB 基因家族成员进行鉴定和系统分析,同时利用BCMV 侵染菜豆后在显症期的转录组数据筛选可能与BCMV 侵染调控相关的R2R3-MYB 基因家族成员,并对这些基因在病毒侵染不同阶段的表达模式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 分析。

结果表明,菜豆R2R3-MYB 基因家族共有159个成员,不均匀分布于菜豆11条染色体上,多含有2个内含子,编码184~554个氨基酸,均为亲水性蛋白。

系统进化关系将菜豆R2R3-MYB 基因家族成员分为32个亚组(P1~P32),同一亚组成员具有高度保守的基因结构和基序。

菜豆基因组内共线性分析表明,片段复制事件和串联复制事件均进行了纯化选择。

转录组数据显示,BCMV 侵染前后菜豆接种叶和系统叶分别有20、33个差异表达基因;qRT -PCR 分析表明,这些基因在病毒侵染后表达均有变化,其中,PvMYB18、PvMYB33、PvMYB92、PvMYB93在侵染早期和显症期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PvMYB29、PvMYB97、PvMYB124、PvMYB128、PvMYB134仅在侵染早期剧烈响应,这些基因的表达特点揭示其可能参与了菜豆对BCMV 侵染不同阶段应答反应的调控。

关键词:菜豆;R2R3-MYB 基因家族;BCMV ;表达分析中图分类号:S6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481(2023)09‒1020‒14Identification of R2R3-MYB Gene Family in Common Bean (Phaseolusvulgaris L.)and Expression Analysis after BCMV InfectionWANG Guyue ,TANG Muning ,NIU Jingya ,FENG Xue(College of Plant Protection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aigu 030801,China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clarify the members of R2R3-MYB gene family in common bean and their expression after being infected by BCMV. Identification and systematic analysis of R2R3-MYB gene family members in common bean was conducted by bioinformatics method. Meanwhile, R2R3-MYB gene family members that may be related to the regulation of BCMV infection were screened by transcriptome data obtained at symptomatic stage after BCMV infection of common bean, and the expression patterns of these genes at different stages of virus infection were analyzed by qRT -PC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otal there were 159 members of R2R3-MYB gene family in common bean, they were unevenly distributed on 11 chromosomes of common bean, most of them contained 2 introns, and encoded 184-554 amino acids, all of them were hydrophilic proteins. R2R3-MYB gene family members in common bean were divided into 32 subgroups(P1-P32) according to the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 and the same subgroup members had highly conserved gene structures and motifs. The collinearity analysis in the genome of common bean showed that both segmental replication events and tandem replication events had evolved under purifying selection. Transcriptome data showed that there were 20 and 33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in the inoculated leaves and system leaves of common bean before and after BCMV infection, respectively. qRT -PCR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expression of these genes changed after virus infection, among which PvMYB18, PvMYB33, PvMYB92, and PvMYB93 showed a trend of increasing first and then decreasing at the early and symptomatic stages of viral infection. However, PvMYB29, PvMYB97, PvMYB124, PvMYB128, and PvMYB134 only responded strongly at the early stage of infection. The expre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genes suggested that they might be involved in the regulation of common bean response to BCMV infection at different stages.Key words :common bean; R2R3-MYB gene family; BCMV; expression analysisdoidoi:10.3969/j.issn.1002-2481.2023.09.07收稿日期:2023-01-28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32202247);山西省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20210302123367);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资助项目(2020-063)作者简介:王古悦(1997-),女,山西长治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植物病毒基因功能及寄主互作关系。

大豆MYB基因GmMYBJ7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大豆MYB基因GmMYBJ7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华北农学报·2011,26(5):107-111收稿日期:2011-05-20基金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008-17)作者简介:杨文杰(1970-),男,山东泰安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

通讯作者:唐益雄(1965-),男,湖南邵东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博士,主要从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

大豆MYB 基因GmMYBJ7的克隆及表达分析杨文杰1,2,吴燕民2,唐益雄2(1.淮阴师范学院江苏省环洪泽湖生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淮安223300;2.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81)摘要:MYB 蛋白是植物体中一类重要的转录因子,广泛参与植物生理代谢和发育过程的调节。

本研究对利用RACE-PCR 分离克隆的MYB 转录因子基因GmMYBJ7的功能进行了初步研究。

Norhern 杂交对GmMYBJ7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进行了检测,结果只在茎、叶中检测到了GmMYBJ7的表达;酵母表达结果显示,GmMYBJ7具有明显的转录激活功能,β-半乳糖苷酶活性为24.31U ;半定量RT-PCR 检测显示,在表达GmMYBJ7的转化烟草中,类黄酮代谢途径中的苯丙氨酸氨基裂解酶(PAL )、肉桂酸-4-羟化酶(C4H )、4-香豆酰辅酶A 连接酶(4CL )、查尔酮合成酶(CHS )、黄烷酮-3-羟化酶(F3H )等关键酶的表达显著降低,结果表明,GmMYBJ7可能参与植物类黄酮合成的调控。

关键词:大豆;MYB 转录因子;基因表达调控中图分类号:Q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091(2011)05-0107-05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MYB Gene GmMYBJ 7from SoybeanYANG Wen-jie 1,2,WU Yan-min 2,TANG Yi-xiong 2(1.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 ,Jiangsu Key Laboratory for Eco-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around Hongze Lake ,Huai'an 223300,China ;2.Bio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China )Abstract :The MYB protein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lant ,which involved in the regulation of the process of metabolism and development extensively.The function of MYB transcription factor gene GmMYBJ7,which was isola-ted from soybean using the method of RACE-PCR ,was to be clarified preliminarily in this paper.The expression pattern of GmMYBJ7in different organs was studied using Northen blo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xpression of GmMYBJ7was detected in the leaves and stems.The transcriptional activation ability of GmMYBJ7protein was con-firmed by the yeast system with β-galactosidase activity of 24.31U.Semi-quantitative RT-PCR analysis indicatedthat GmMYBJ7may also repress the expression of some flavonoid biosynthetic genes ,such as PAL (Phenylalanine ammonia lyase ),C4H (cinnamate-4-hydroxylase ),4CL (4-coumaroyl-CoA ligase ),CHS (Chalcone Synthase ),CHI (chalcone isomerase )and F3H (flavanone 3-hydroxylase ),which is considered to be related to flavonoid biosynthe-sis in palnt.Key words :Soybean ;MYB transcription factors ;Gene expression and regulation 转录因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及生理代谢调控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红豆杉中MYB家族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开题报告 于凯

红豆杉中MYB家族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开题报告 于凯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课题名称红豆杉中MYB家族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类别毕业论文系别城市建设学院专业班生物工程0701班姓名于凯评分指导教师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学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姓名于凯学号20071171005 专业班级生物工程0701班系别城市建设学院指导教师余龙江职称教授课题名称红豆杉中MYB家族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1 课题研究背景1.1.1 有关红豆杉红豆杉是一种濒临灭绝的天然抗癌植物,由于在自然条件下生长缓慢,再生能力差,所以很长时间以来,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形成大规摸的红豆杉原料林基地。

中国已将其列为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联合国也明令禁止采伐。

红豆杉在全球共有十一种,目前我国共有四种和一个变种,即云南红豆杉、西藏红豆杉、东北红豆杉、中国红豆杉和南方红豆杉(变种)。

东北红豆杉主要分布在分布于中国的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中国境内的红豆杉中,东北红豆杉紫杉醇含量最高,可达万分之三[1]。

云南红豆杉主要分布在滇西与地洲等地。

西藏红豆杉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北部、西藏南部和西南部。

南方红豆杉主要分布在滇东、滇西南、滇东。

曼地亚红豆杉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从加拿大引种而来,原产于美国、加拿大,是一种天然杂交品种,其母本为东北红豆杉,父本为欧洲红豆杉。

引种的曼地亚红豆杉生物特性稳定,没有发生变异,紫杉醇含量接近甚至高于原产地。

我们的实验就是以曼地亚红豆杉为材料的。

1.1.2 有关紫杉醇紫杉醇(Taxo1)是2O世纪7O年代初从短叶红豆杉树皮中提取分离得到的一种四环二萜酰胺类化合物,分子式为:C47H51NO14,是红豆杉属植物中的一种复杂的天然次生代谢物,主要由紫杉烷环和侧链组成[2],其生物合成非常复杂,全过程约20步酶促反应,涉及多步环化、羟基化、酰基化反应[3]。

紫杉醇是一种微管特异性药物,它能够稳定微管并阻止微管解聚,使细胞分裂停止于有丝分裂期,从而抑制细胞的增殖[4]。

红豆杉的叶片直接用作pcr论文开题报告

红豆杉的叶片直接用作pcr论文开题报告

【1】一种叶片直接用作PCR扩增的新方法及其应用_汪秀峰 【2】小麦叶片直接用于PCR和RAPD反应的方法_汪秀峰 【3】黄瓜叶片直接PCR扩增方法的建立_付冰冰 【4】南方红豆杉SSR_PCR扩增体系的建立_徐璕 【5】以PCR为目的的大豆叶片DNA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_王晓丹 【6】应用水稻叶片直接PCR扩增的方法_罗天宽
1、红豆杉叶片的选择及处理
①红豆杉叶片的选择
本实验选取南方红豆杉叶片做实验样品 分别选取三种叶龄的叶片分为三组 A组:选取已长成的成熟叶片 B组:选取刚长出不久的嫩叶 C组:选取 靠近嫩叶初长成的叶片
②红豆杉叶片的处理
使用碱法蒸煮分别处理三组样品,降解 叶表面细胞壁使DNA大分子裸露,切1~2cm长 的叶片,放入含 200uL 0.25 mol/L Na0 H 的 Eppendorf管中,将此管插入沸水中煮30s然后 加入200µL 0.25 mol /L HCl和100µL 5 mol/L TrisHCl (pH 8.0,含体积分数为0.25% Nonidet P40), 再次将该管放入沸水中孵育2 min
2、设计实验
①实验组的设计 本次实验研究根据红豆杉叶片叶龄分为A、B、C三组,分别探究三种 叶龄的叶片分别取样量、 Mg2+浓度、dNTP浓度、引物浓度、酶浓度多方 位的研究红豆杉叶片直接用作PCR的效果及影响 。设计如下实验:
2、设计实验
实验探究各组分浓度或含量表
编 号 1 2 3 4 Mg2+/ mmol /L 1 1.5 2 2.5 dNTP / mmol /L 0.05 0.1 0.15 0.2 引物 /mol/L 0.1 0.2 0.3 0.4 Taq酶/U 三种叶片取样量 /mm2 1.5 1.5 2.5 2.5

干旱胁迫下红麻MYB转录因子的克隆及表达特性分析-项目立项开题报告

干旱胁迫下红麻MYB转录因子的克隆及表达特性分析-项目立项开题报告

干旱胁迫下红麻MYB转录因子的克隆及表达特性分析1.1、立题意义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红麻(Hibiscus cannabinus L.)是耐旱、耐盐碱、适应性高、抗逆性强的韧皮纤维作物,在麻纺、造纸、板材、动物饲料、可降解地膜、食用和药用等领域被广泛开发利用(方平平 et al., 2009)。

MYB 类转录因子是一类含MYB 结构域的转录因子,其命名源自禽成髓细胞瘤病毒致癌基因同源物类(v-myb avian myeloblastosis viral oncogenehomolog, MYB),具有高度保守的MYB DNA 结合结构域是其共有的特征。

动物MYB 类转录因子的DNA 结合结构域通常含有3 个50~53 个氨基酸的不完全重复区,对应称为之R1、R2 和R3 区,每个MYB 区域中一般都含有3 个保守的色氨酸残基(其间隔18 或19 个氨基酸)起着疏水核心的作用,可折叠成一个螺旋-转角-螺旋的结构,是与目标DNA的大沟结合的结构基础(Ganter and Lipsick, 1997)。

与动物MYB 类转录因子对应,植物中的MYB 类转录因子可简单分成3 个亚类:R1-MYB、R2R3-MYB 和R1R2R3-MYB,其主要成员是含2个MYB 结构域的MYB 蛋白,此外,Dubos 等(2010)报道了在一些植物中还存在一种结构为4R-MYB(R1R2R2R1/2)的小亚族。

最早克隆得到的植物MYB 转录因子是玉米的C1 基因(Paz-Ares et al., 1987)。

随着人们对转录调控研究的逐渐重视,获得的各植物MYB 相关基因的数量迅速增加,对其功能也有了深入的研究。

目前已经从各种植物中鉴定出了丰富的MYB 转录因子家族基因,如拟南芥中MYB 成员约有130个,玉米中约有100 个 (Haga et al., 2007; Kranz et al., 2000)。

研究表明,植物MYB 基因家族在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中都起到重要的作用,其广泛参与次生代谢调控、对逆境胁迫和激素的应答(Abe et al., 2003; Singh et al., 2002; Vannini et al., 2004),并在细胞分化、形态建成和光信号传导等方面起重要的调控作用(inelli et al., 2008; Meissner et al., 1999; Raffaele et al., 2006; 郭晋隆 et al., 2012)。

大豆MYB转录因子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研究的开题报告

大豆MYB转录因子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研究的开题报告

大豆MYB转录因子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大豆是世界上重要的粮油作物,在我国也是最为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具有极高的经济和生态价值。

然而,仍有很多生物学特性和遗传机制等方面存在待解决的问题。

转录因子是调节基因表达的关键蛋白质,其中MYB家族是非常重要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

大豆MYB转录因子家族也已经在这个家族中鉴定出来。

本研究拟以大豆MYB转录因子家族为突破口,开展大豆基因调控研究,关注大豆中MYB转录因子的基因克隆及其表达研究,以期为探究大豆生长发育及增产优质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数据,并为大豆育种及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克隆大豆MYB转录因子基因,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其在大豆生长发育各阶段的表达模式和规律。

(1)大豆MYB转录因子基因的克隆从大豆中提取总RNA,用RT-PCR法克隆MYB基因,并进行测序、比对、注释等过程,获得MYB基因信息。

(2)大豆MYB转录因子基因的表达在采集发育不同时期的大豆植株样本基础上,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大豆MYB转录因子基因的表达模式、水平和规律。

三、研究预期结果本研究预期可以克隆到大豆MYB转录因子基因,了解其结构和编码蛋白的特性;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可以初步了解大豆MYB转录因子基因在大豆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表达规律;通过分析表达差异,可以为探讨大豆生长发育及增产优质分子调控机制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四、研究进度安排本研究预计需要一年时间完成,进度如下:第一季度:文献调研和设计实验方案第二季度:大豆MYB转录因子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第三季度:制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和标准曲线第四季度:大豆MYB转录因子的表达分析和数据统计分析五、研究的意义与创新点本研究对于进一步了解大豆生长发育及增产优质分子调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大豆育种和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并扩展研究大豆MYB转录因子家族的应用及研究范围,提高了人们对大豆的认识和了解,对我国农业及食品工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红豆杉MYB-1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产物的亚细胞定位分析毕业论文

红豆杉MYB-1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产物的亚细胞定位分析毕业论文

红豆杉MYB-1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产物的亚细胞定位分析毕业论文目录摘要﹍﹍﹍﹍﹍﹍﹍﹍﹍﹍﹍﹍﹍﹍﹍﹍﹍﹍﹍﹍﹍﹍﹍﹍﹍﹍﹍﹍﹍﹍﹍ⅠAbstract﹍﹍﹍﹍﹍﹍﹍﹍﹍﹍﹍﹍﹍﹍﹍﹍﹍﹍﹍﹍﹍﹍﹍﹍﹍﹍﹍﹍﹍Ⅱ绪论﹍﹍﹍﹍﹍﹍﹍﹍﹍﹍﹍﹍﹍﹍﹍﹍﹍﹍﹍﹍﹍﹍﹍﹍﹍﹍﹍﹍﹍﹍﹍51.有关红豆杉﹍﹍﹍﹍﹍﹍﹍﹍﹍﹍﹍﹍﹍﹍﹍﹍﹍﹍﹍﹍﹍﹍﹍﹍﹍﹍ 52. 有关紫杉醇﹍﹍﹍﹍﹍﹍﹍﹍﹍﹍﹍﹍﹍﹍﹍﹍﹍﹍﹍﹍﹍﹍﹍﹍﹍﹍﹍53. 有关MYB基因﹍﹍﹍﹍﹍﹍﹍﹍﹍﹍﹍﹍﹍﹍﹍﹍﹍﹍﹍﹍﹍﹍﹍﹍﹍6①MYB基因﹍﹍﹍﹍﹍﹍﹍﹍﹍﹍﹍﹍﹍﹍﹍﹍﹍﹍﹍﹍﹍﹍﹍﹍﹍﹍﹍﹍6②MYB基因编码蛋白(MYB蛋白)的结构特征﹍﹍﹍﹍﹍﹍﹍﹍﹍﹍﹍﹍﹍﹍6③MYB基因的功能﹍﹍﹍﹍﹍﹍﹍﹍﹍﹍﹍﹍﹍﹍﹍﹍﹍﹍﹍﹍﹍﹍﹍﹍7④MYB基因的研究进展﹍﹍﹍﹍﹍﹍﹍﹍﹍﹍﹍﹍﹍﹍﹍﹍﹍﹍﹍﹍﹍﹍﹍74.本课题研究的切入点﹍﹍﹍﹍﹍﹍﹍﹍﹍﹍﹍﹍﹍﹍﹍﹍﹍﹍﹍﹍﹍﹍﹍ 8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96.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9第一章MYB-1基因的克隆﹍﹍﹍﹍﹍﹍﹍﹍﹍﹍﹍﹍﹍﹍﹍﹍﹍﹍﹍﹍10 1前言﹍﹍﹍﹍﹍﹍﹍﹍﹍﹍﹍﹍﹍﹍﹍﹍﹍﹍﹍﹍﹍﹍﹍﹍﹍﹍﹍﹍﹍﹍10 2材料和方法﹍﹍﹍﹍﹍﹍﹍﹍﹍﹍﹍﹍﹍﹍﹍﹍﹍﹍﹍﹍﹍﹍﹍﹍﹍﹍﹍10 2.1 菌株、质粒和植物材料﹍﹍﹍﹍﹍﹍﹍﹍﹍﹍﹍﹍﹍﹍﹍﹍﹍﹍﹍﹍﹍﹍10 2.2 试剂﹍﹍﹍﹍﹍﹍﹍﹍﹍﹍﹍﹍﹍﹍﹍﹍﹍﹍﹍﹍﹍﹍﹍﹍﹍﹍﹍﹍﹍ 10 2.3 仪器﹍﹍﹍﹍﹍﹍﹍﹍﹍﹍﹍﹍﹍﹍﹍﹍﹍﹍﹍﹍﹍﹍﹍﹍﹍﹍﹍﹍﹍ 10 2.4 溶液配置﹍﹍﹍﹍﹍﹍﹍﹍﹍﹍﹍﹍﹍﹍﹍﹍﹍﹍﹍﹍﹍﹍﹍﹍﹍﹍﹍ 11 2.5 引物设计﹍﹍﹍﹍﹍﹍﹍﹍﹍﹍﹍﹍﹍﹍﹍﹍﹍﹍﹍﹍﹍﹍﹍﹍﹍﹍﹍ 11 2.6 总RNA提取﹍﹍﹍﹍﹍﹍﹍﹍﹍﹍﹍﹍﹍﹍﹍﹍﹍﹍﹍﹍﹍﹍﹍﹍﹍﹍﹍12 2.7 反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142.8.1 PCR扩增目的基因MYB-1全长﹍﹍﹍﹍﹍﹍﹍﹍﹍﹍﹍﹍﹍﹍﹍﹍﹍ 14 2.8.2 割胶回收目的基因片段(MYB-1)﹍﹍﹍﹍﹍﹍﹍﹍﹍﹍﹍﹍﹍﹍﹍﹍15 2.9 目的基因与克隆载体pMD-18T质粒的连接﹍﹍﹍﹍﹍﹍﹍﹍﹍﹍﹍﹍﹍15 2.10 转化α5DH感受态细胞﹍﹍﹍﹍﹍﹍﹍﹍﹍﹍﹍﹍﹍﹍﹍﹍﹍﹍﹍﹍﹍16 2.10.1 大肠杆菌αDH感受态细胞的制备﹍﹍﹍﹍﹍﹍﹍﹍﹍﹍﹍﹍﹍﹍1652.10.2 重组质粒转化αDH感受态细胞﹍﹍﹍﹍﹍﹍﹍﹍﹍﹍﹍﹍﹍﹍﹍1752.10.3 挑斑筛选阳性克隆﹍﹍﹍﹍﹍﹍﹍﹍﹍﹍﹍﹍﹍﹍﹍﹍﹍﹍﹍﹍﹍17 2.10.4 阳性克隆的菌液PCR扩增鉴定﹍﹍﹍﹍﹍﹍﹍﹍﹍﹍﹍﹍﹍﹍﹍﹍﹍17 2.11 目的基因的测序﹍﹍﹍﹍﹍﹍﹍﹍﹍﹍﹍﹍﹍﹍﹍﹍﹍﹍﹍﹍﹍﹍﹍18 3结果与分析﹍﹍﹍﹍﹍﹍﹍﹍﹍﹍﹍﹍﹍﹍﹍﹍﹍﹍﹍﹍﹍﹍﹍﹍﹍﹍183.1 红豆杉叶片细胞总RNA的提取和质量分析﹍﹍﹍﹍﹍﹍﹍﹍﹍﹍﹍18 3.2 反转录得到cDNA第一链﹍﹍﹍﹍﹍﹍﹍﹍﹍﹍﹍﹍﹍﹍﹍﹍﹍﹍﹍19 3.3 目的基因的PCR扩增﹍﹍﹍﹍﹍﹍﹍﹍﹍﹍﹍﹍﹍﹍﹍﹍﹍﹍﹍﹍﹍﹍19 3.4 重组质粒的菌液PCR鉴定﹍﹍﹍﹍﹍﹍﹍﹍﹍﹍﹍﹍﹍﹍﹍﹍﹍﹍﹍﹍20 3.5 目的基因MYB-1的测序结果﹍﹍﹍﹍﹍﹍﹍﹍﹍﹍﹍﹍﹍﹍﹍﹍﹍﹍203.6 MYB-1基因的比对分析﹍﹍﹍﹍﹍﹍﹍﹍﹍﹍﹍﹍﹍﹍﹍﹍﹍﹍﹍﹍﹍214 讨论﹍﹍﹍﹍﹍﹍﹍﹍﹍﹍﹍﹍﹍﹍﹍﹍﹍﹍﹍﹍﹍﹍﹍﹍﹍﹍﹍﹍﹍21 4.1 RNA的提取﹍﹍﹍﹍﹍﹍﹍﹍﹍﹍﹍﹍﹍﹍﹍﹍﹍﹍﹍﹍﹍﹍﹍﹍﹍21 4.2 MYB-1基因的PCR扩增质量﹍﹍﹍﹍﹍﹍﹍﹍﹍﹍﹍﹍﹍﹍﹍﹍﹍﹍22 第二章MYB-1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231 前言﹍﹍﹍﹍﹍﹍﹍﹍﹍﹍﹍﹍﹍﹍﹍﹍﹍﹍﹍﹍﹍﹍﹍﹍﹍﹍﹍﹍﹍232 材料与方法﹍﹍﹍﹍﹍﹍﹍﹍﹍﹍﹍﹍﹍﹍﹍﹍﹍﹍﹍﹍﹍﹍﹍﹍﹍﹍243 结果与分析﹍﹍﹍﹍﹍﹍﹍﹍﹍﹍﹍﹍﹍﹍﹍﹍﹍﹍﹍﹍﹍﹍﹍﹍﹍﹍24 3.1 推导的MYB-1基因的氨基酸序列﹍﹍﹍﹍﹍﹍﹍﹍﹍﹍﹍﹍﹍﹍﹍﹍24 3.2 红豆杉MYB-1基本理化性质的预测和分析﹍﹍﹍﹍﹍﹍﹍﹍﹍﹍﹍﹍25 3.3 红豆杉MYB-1跨膜结构预测和分析﹍﹍﹍﹍﹍﹍﹍﹍﹍﹍﹍﹍﹍﹍﹍25 3.4 红豆杉MYB-1功能结构域的预测和分析﹍﹍﹍﹍﹍﹍﹍﹍﹍﹍﹍﹍﹍25 3.5 红豆杉MYB-1亚细胞定位的预测和分析﹍﹍﹍﹍﹍﹍﹍﹍﹍﹍﹍﹍﹍26 3.6 红豆杉MYB-1 二级结构的预测和分﹍﹍﹍﹍﹍﹍﹍﹍﹍﹍﹍﹍﹍﹍﹍273.8 进化树分析﹍﹍﹍﹍﹍﹍﹍﹍﹍﹍﹍﹍﹍﹍﹍﹍﹍﹍﹍﹍﹍﹍﹍﹍﹍﹍29 4 讨论 ﹍﹍﹍﹍﹍﹍﹍﹍﹍﹍﹍﹍﹍﹍﹍﹍﹍﹍﹍﹍﹍﹍﹍﹍﹍﹍﹍﹍﹍30第三章 MYB-1基因表达产物的亚细胞定位分析 ﹍﹍﹍﹍﹍﹍﹍﹍﹍﹍﹍32 1 前言 ﹍﹍﹍﹍﹍﹍﹍﹍﹍﹍﹍﹍﹍﹍﹍﹍﹍﹍﹍﹍﹍﹍﹍﹍﹍﹍﹍﹍﹍321.1 基因枪转化 ﹍﹍﹍﹍﹍﹍﹍﹍﹍﹍﹍﹍﹍﹍﹍﹍﹍﹍﹍﹍﹍﹍﹍﹍﹍﹍321.2 亚细胞定位 ﹍﹍﹍﹍﹍﹍﹍﹍﹍﹍﹍﹍﹍﹍﹍﹍﹍﹍﹍﹍﹍﹍﹍﹍﹍﹍331.3 亚细胞定位分析的必要性 ﹍﹍﹍﹍﹍﹍﹍﹍﹍﹍﹍﹍﹍﹍﹍﹍﹍﹍﹍﹍33 2 材料与方法 ﹍﹍﹍﹍﹍﹍﹍﹍﹍﹍﹍﹍﹍﹍﹍﹍﹍﹍﹍﹍﹍﹍﹍﹍﹍﹍332.1 菌株、质粒和植物材料 ﹍﹍﹍﹍﹍﹍﹍﹍﹍﹍﹍﹍﹍﹍﹍﹍﹍﹍﹍﹍﹍342.2 试剂与用品 ﹍﹍﹍﹍﹍﹍﹍﹍﹍﹍﹍﹍﹍﹍﹍﹍﹍﹍﹍﹍﹍﹍﹍﹍﹍﹍342.3 仪器 ﹍﹍﹍﹍﹍﹍﹍﹍﹍﹍﹍﹍﹍﹍﹍﹍﹍﹍﹍﹍﹍﹍﹍﹍﹍﹍﹍﹍﹍342.4 溶液配制 ﹍﹍﹍﹍﹍﹍﹍﹍﹍﹍﹍﹍﹍﹍﹍﹍﹍﹍﹍﹍﹍﹍﹍﹍﹍﹍﹍352.5 扩增含有酶切位点的MYB-1基因﹍﹍﹍﹍﹍﹍﹍﹍﹍﹍﹍﹍﹍﹍﹍﹍﹍352.5.1 质粒的提取 ﹍﹍﹍﹍﹍﹍﹍﹍﹍﹍﹍﹍﹍﹍﹍﹍﹍﹍﹍﹍﹍﹍﹍﹍﹍352.5.2 以质粒为模板扩增含有酶切位点的MYB-1基因﹍﹍﹍﹍﹍﹍﹍﹍﹍﹍362.5.3 含有酶切位点的MYB-1基因与pMD-18T 质粒的连接﹍﹍﹍﹍﹍﹍﹍﹍372.5.4 重组子转化α5DH 感受态细胞 ﹍﹍﹍﹍﹍﹍﹍﹍﹍﹍﹍﹍﹍﹍﹍﹍﹍372.5.5 挑斑筛选阳性克隆 ﹍﹍﹍﹍﹍﹍﹍﹍﹍﹍﹍﹍﹍﹍﹍﹍﹍﹍﹍﹍﹍﹍382.5.6 菌液PCR 鉴定﹍﹍﹍﹍﹍﹍﹍﹍﹍﹍﹍﹍﹍﹍﹍﹍﹍﹍﹍﹍﹍﹍﹍﹍﹍382.5.7 T+MYB-1重组子的酶切鉴定﹍﹍﹍﹍﹍﹍﹍﹍﹍﹍﹍﹍﹍﹍﹍﹍﹍﹍382.5.8 亚细胞定位载体质粒pCAMBIA1304的双酶切﹍﹍﹍﹍﹍﹍﹍﹍﹍﹍﹍392.5.9 目的基因与pCAMBIA1304质粒的连接﹍﹍﹍﹍﹍﹍﹍﹍﹍﹍﹍﹍﹍﹍402.5.10 14 pCAMBIA130-+MYB 重组子转化α5DH 感受态细胞 ﹍﹍﹍﹍﹍402.5.11 挑斑筛选阳性克隆﹍﹍﹍﹍﹍﹍﹍﹍﹍﹍﹍﹍﹍﹍﹍﹍﹍﹍﹍﹍﹍﹍411.5.12 菌液PCR 鉴定 ﹍﹍﹍﹍﹍﹍﹍﹍﹍﹍﹍﹍﹍﹍﹍﹍﹍﹍﹍﹍﹍﹍﹍﹍412.5.13 14pCAMBIA130-+MYB 重组子的酶切鉴定 ﹍﹍﹍﹍﹍﹍﹍﹍﹍﹍41 2.5.14 提取阳性菌液的质粒﹍﹍﹍﹍﹍﹍﹍﹍﹍﹍﹍﹍﹍﹍﹍﹍﹍﹍﹍﹍﹍422.5.15 阳性质粒的酶切验证﹍﹍﹍﹍﹍﹍﹍﹍﹍﹍﹍﹍﹍﹍﹍﹍﹍﹍﹍﹍﹍232.5.16 基因枪转化洋葱表皮细胞﹍﹍﹍﹍﹍﹍﹍﹍﹍﹍﹍﹍﹍﹍﹍﹍﹍﹍﹍232.5.17 融合蛋白的瞬间表达与定位﹍﹍﹍﹍﹍﹍﹍﹍﹍﹍﹍﹍﹍﹍﹍﹍﹍﹍443 结果与分析﹍﹍﹍﹍﹍﹍﹍﹍﹍﹍﹍﹍﹍﹍﹍﹍﹍﹍﹍﹍﹍﹍﹍﹍﹍﹍44 3.1 含有酶切位点的MYB-1基因的扩增﹍﹍﹍﹍﹍﹍﹍﹍﹍﹍﹍﹍﹍﹍﹍44 3.2 菌液PCR鉴定﹍﹍﹍﹍﹍﹍﹍﹍﹍﹍﹍﹍﹍﹍﹍﹍﹍﹍﹍﹍﹍﹍﹍﹍﹍44 3.3 T+MYB-1重组子的酶切鉴定﹍﹍﹍﹍﹍﹍﹍﹍﹍﹍﹍﹍﹍﹍﹍﹍﹍﹍﹍﹍45 3.4 亚细胞定位载体质粒pCAMBIA1304的双酶切﹍﹍﹍﹍﹍﹍﹍﹍﹍﹍﹍﹍46 3.5 1+MYB重组子的酶切鉴定﹍﹍﹍﹍﹍﹍﹍﹍﹍﹍﹍﹍46 pCAMBIA130-43.6 融合蛋白的亚细胞定位﹍﹍﹍﹍﹍﹍﹍﹍﹍﹍﹍﹍﹍﹍﹍﹍﹍﹍﹍﹍﹍474 讨论﹍﹍﹍﹍﹍﹍﹍﹍﹍﹍﹍﹍﹍﹍﹍﹍﹍﹍﹍﹍﹍﹍﹍﹍﹍﹍﹍﹍﹍48 4.1 重组子118-pMD的构建﹍︍ ﹍﹍﹍﹍﹍﹍﹍﹍﹍﹍﹍﹍﹍48T+-MYB4.6 臍组子1+MYB的朄! ﹍﹍﹍﹍﹍﹍﹍﹍﹍﹉﹍﹍﹍﹍﹍4)4pCAMBIA130-4.3 亚细胞定位(﹍﹍﹍﹍﹍﹍ ﹍﹍﹍﹍﹍﹍﹍﹍﹍﹍﹍﹍﹍﹌ ﹍﹍﹍﹍68 致谢﹍﹍﹍﹍﹍﹍﹍﹍﹍ﱍ﹍﹍﹍﹍﹍﹍﹍﹍﹍﹍﹍﹍﹍﹍﹍﹉﹍﹍﹍﹍﹍u0 参考文献﹍﹍﹍﹍﹍﹍﹍﹍﹍﹍﹍﹍﹍﹍﹍﹍﹍︍﹍﹍﹍﹍﹍﹍﹍﹍﹍﹍﹍ĵ1-绪论1. 有关红豆杉红豆杉是一种濒临灭绝的天然抗癌植物,由于在自然条件下生长缓慢,再生能力差,所以很长时间以来,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形成大规摸的红豆杉原料林基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课题名称红豆杉中MYB家族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类别毕业论文系别城市建设学院专业班生物工程0701班姓名于凯评分指导教师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学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癌活性,对于治疗卵巢癌、乳腺癌等疗效突出。

但是由于含量少、提取困难等诸多因素,高纯度紫杉醇价格昂贵,每公斤200万元人民币左右。

因此,近年来国内外许研究人员、实验室和公司一直试图通过生物合成、化学合成、微生物提取、组织和细胞培养、寻找类似物等途径来解决紫杉醇的药源短缺问题。

研究紫杉醇的生物合成,尤其一些限速反应步骤机理的阐明对于人为定向的提高合成效率,克隆重组形成关键酶基因从而提高紫杉醇的产量意义重大。

从理论上来说这是一个好方法,但是紫杉醇的合成途径非常复杂,涉及到多种酶以及很多分支途径,单纯依靠转化一、两种限速酶基因,只能保证转入的限速酶表达量提高,使之不再是限速因素,但其它阶段对于最终产量的限制依然存在,而且同时转入多种基因的可行性非常低,这种方法的缺陷很明显。

若采用化学合成,如从红豆杉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巴卡亭Ⅲ经过四步化学过程可合成紫杉醇,为合成紫杉醇提供了新途径[5]。

但化学合成从实质意义上说还没有取得彻底的突破,目前还不具备应用价值。

如果从共生真菌中直接提取紫杉醇,能够利用真菌生长速度快的优势,但目前分离的菌株无论从种类还是数量上都远不够工业化的要求,而且还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1]。

生产紫杉醇的微生物大多是与红豆杉共生的真菌,其紫杉醇含量极微,并且这些真菌的培养和大规模发酵困难,菌株衰退也是一个难题。

另外,红豆杉愈伤组织和细胞培养生产紫杉醇是研究的热点之一,是工厂化大规模生产紫杉醇的重要手段之一。

但运用植物组织、细胞培养技术生产紫杉醇仍处在实验室阶段,如何获得高含量、产紫杉醇稳定的愈伤组织一直都是组织培养、细胞培养生产紫杉醇的关键。

1.1.3关于MYB基因①MYB基因目前,在几乎所有的真核生物中都发现了与禽类逆转录病毒癌基因和细胞原癌基因c-MYB相似的基因,它们的编码产物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高度保守的DNA结合域,是一类转录因子[6]。

在植物中首先从玉米中克隆了含有MYB结构域的转录因子C1基因,之后在植物中发现的MYB相关基因的数量迅速增加[7]。

2MYB基因编码蛋白(MYB蛋白)的结构特征作为一类转录因子,无论在动物和植物中,MYB蛋白均具有高度保守的DNA结合结构域以及转录激活域。

动物中的MYB蛋白DNA结合域通常含有3个50-55个氨基酸的不完全重复区,每个重复区折叠成一个螺旋-转角-螺旋(HTH)结构,插入到目标DNA的大沟中[8]。

植物的MYB蛋白大多含两个重复区,分别与动物MYB蛋白DNA结合结构的R2、R3相似,也发现了有3个重复区及只含有1个重复区的MYB蛋白[9]。

MYB蛋白的DNA结合结构域集中在氨基端(图1),每个重复区含有3个在空间上规则排列的色氨酸残基,这3个色氨酸残基在折叠形成MYB结构域的疏水核心中起重要作用,一般在所有的MYB 蛋白中是保守的,但R3的第1个色氨酸残基可被芳香族氨基酸(如苯丙氨酸)或其他疏水氨基酸所代替[10]。

③MYB基因的功能通过转录因子在转录水平上调控目的基因的表达是植物对其生长发育及生理代谢调控的一种重要方式。

MYB转录因子是最大的植物转录因子家族成员之一,几乎参与了植物发育和代谢的各个方面[11]。

MYB类转录因子可与其它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尤其是bHLH类转录因子相互作用,通过组合调控的方式调节植物细胞的形成与模式建成,调节植物次生代谢特别是苯丙氨酸代谢,并对外界环境、激素及病虫害等做出应答[12]。

④MYB基因的研究进展自Paz-Ares等从单子叶植物玉米中克隆出与色素合成相关的ZmMYBC1基因以来,大量MYB类基因从各种植物中得以分离鉴定[12]。

其中在拟南芥中已发现超过198个Myb 家族基因,玉米有超过80个MYB转录因子,而棉花中发现大约有200个MYB转录因子[13]。

大量的研究表明,MYB基因,特别是R2R3-MYB基因在参与调控植物次生代谢途径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详细的调控情况见下表[14]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先从红豆杉细胞中克隆MYB基因,探索这种基因表达的转录因子与红豆杉细胞中次级代谢产物紫杉醇的表达量的关系。

从而为构建基因工程植株,工业化生产紫杉醇提供依据。

探索红豆杉细胞中转录因子对其次级代谢产物紫杉醇的调控作用,有利于了解紫杉醇的生物合成途径,能够给构建高产紫杉醇的转基因工业化菌种或植物提供方向。

如果MYB基因的表达确实在调控紫杉醇的合成过程中起到促进作用,接下来就可以建立转基因植株,以及建立更为期待的转基因工程菌种,为紫杉醇的工业化生产提供思路。

这一方面有利于满足当今社会人们对这种抗癌特效药的需求,也在另一方面保护了红豆杉物种,维持了生态平衡,实现了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2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2.1本课题研究的切入点MYB转录因子在多种植物中参与了次生代谢产物的调控,如在苯丙素代谢途径中的关键调控作用[15],以及对于花色素苷的产生起着关键作用[16],而且能够有效增强类黄酮生物合成基因的表达[17],等等。

目前,许多研究表明,作为代谢途径的关键基因的转录因子,MYB基因的表达产物对于萜类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至关重要[18]。

紫杉醇就是一种四环二萜类化合物[19],它在红豆杉中的生物合成是否也受到MYB转录因子的调节,参与紫杉醇生物合成途径的关键酶基因的启动子是否能够被MYB转录因子所识别,从而调控这些基因的表达。

因此,本课题从转录调控的角度,探索红豆杉MYB转录因子在其次级代谢产物合成过程中的作用,尤其是对于代谢产物紫杉醇的调节作用。

3.研究方法3.1研究方案(1)提取红豆杉总RNA①Trizol法提取总RNA②浓度和纯度检测: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样品OD260、OD280和OD230的值以及OD260/OD280和OD260/OD230的比值。

1.0%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总RNA纯度、完整性。

(2)逆转录合成第一链按照反转录试剂盒说明书的方法合成cDNA第一链。

(3)利用特异引物扩增cDNAPCR扩增程序:95℃预变性6min,94℃变性40s,55℃退火50s,72℃延伸90s,35个循环后降温10min,16℃保温10min。

(4)序列分析①将(3)中的PCR产物与marker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对比检验扩增产物,确定其分子量大小。

②回收DNA。

(5)基因表达分析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回收的基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6)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进行原核表达构建的原核表达载体pET32a(+),并将MYB基因克隆入载体内,经PCR和测序鉴定正确的重组质粒,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

(7)构建亚细胞定位载体,胞内定位分析构建亚细胞定位载体pCAMBIA1304,基因枪法转入洋葱表皮细胞,通过GFP荧光检测MYB基因在胞内定位情况。

(8)构建组成型表达载体pCAMBIA1303构建组成型表达载体pCAMBIA1303,并将MYB基因克隆入该载体内,经PCR和测序鉴定正确的重组质粒,瞬时转化红豆杉细胞验证。

3.2可行性分析本实验所使用的方法都是建立在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平台上的,我们所在的实验室正是一个专门研究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实验室,该实验室成熟度技术平台是我们实验的前提条件;况且余龙江教授所带的团队已经从事红豆杉细胞中紫杉醇合成途径及其关键基因研究多年,所以我们的目的基因相关序列已近公布,这为我们设计扩增引物提供了方便。

另外,实验所要运用到基因工程常用技术,如反转录构合成cDNA、目的基因的PCR扩增、目的基因的检测等已经非常成熟。

然后,载体构建和原、真核细胞转化技术也已经非常成熟,不会存在困难。

最后,目的基因在转化细胞中的表达及功能分析,也能够在实验室顺利地进行。

4实施计划1-4周,熟悉研究任务、查阅资料、进行开题报告撰写、开题答辩及外文文献翻译5-6周,查阅资料,确定实验方案,准备相关的原料、设备等6-7周,MYB家族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8-10周,构建表达载体11-12周,表达模式研究13-14周,整理数据,分析结论,完成各种数据的分析,完成论文初稿15周,根据指导教师修改意见对论文初稿进行修改,并按格式规范定稿16周,申请和接受答辩资格审查,进行毕业设计答辩主要参考文献[1]隋广文、赵海涛等.东北红豆杉的发展前景与效益分析.药用植物.2010.7,40.[2]杜亚填等.红豆杉植物和愈伤组织培养物中紫杉醇含量的检测.林产化工通迅.2005.[3]张修前.漫谈天然抗癌药物—紫杉醇.中学生物学.2009.Vo1.25No.9:3-4.[4]蒋丽秀.关于紫杉醇研究进展及药学研究的讨论.中国中医药咨.2009.Vo1.2No.14:266[5]史清文等.抗癌药物紫杉醇研发历程的思考与分析.医学与哲学.2010.Vo1.31No.6:6-14[6]Lin-Wang.et.al.An R2R3MYB transcription factor associated with regulation of theanthocyanin biosynthetic pathway in Rosaceae.BMC Plant Biology.2010.[7]Ralf Stracke.et.al.Differential regulation of closely related R2R3-MYB transcriptionfactors controls flavonol accumulation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Arabidopsis thaliana seedling.The Plant Journal.2007.50,660–677.[8]AH Alm-Kristiansen.et.al.FLASH acts as a co-activator of the transcription factor c-Mybandlocalizes to active RNA polymerase II foci.Oncogene.2008.27,4644–4656[9]AR Thorner.et.al.Kui Lin-Wang.et.al.An R2R3MYB transcription factor associated withregulation of the anthocyanin biosynthetic pathway in Rosaceae.Plant Biology.2010.10:50,1471-2229/10/50.[10]吴春霞.植物MYB基因的研究进展.安徽农业科学.2009.37:9372-9374.[11]In vitro and in vivo analysis of B-Myb in basal-like breast cancer.Oncogene.2009.28,742–751[12]Qibin Ma.et al.Enhance Tolerance to Chilling Stress in OsMYBR-2Transgnic Rice IsMediated by Ateration in Cell Cycle and Ectopic Expression of StressGenes.2009. [13]Golay J.et.al.Regulation of hematopoietic cell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by themyb oncogene family of Transcription b.Re.1996.[14]陈清等.植物MYB转录因子的研究进展.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09.Vo1.28,No.2:365-372.[15]Schulze-Lefert P,Dangl JL,Becker-Andre M,Hahlbrock K,Schulz W.nducible in vivoDNA footprints define sequences necessary for UV light activation of the parsley chalcone synthase gene.EMBO.1989.[16]Judith Bender and Gerald R.Fink.A Myb homologue,ATR1,activates trytophan geneexpression in Arabidopsis.Science.1998.[17]Stefan Czemmel.et.al.The Grapevine R2R3-MYB Transcription Factor VvMYBF1Regulates Flavonol Synthesis in Developing Grape Berries.Plant Physiology.2009.Vol.151:1513-1530.[18]Downey MO,Mazza M,Krstic MP.Development of a stable extract for anthocyaninsandflavonols from grape skin.Am J Enol Vitic.2007.[19]朱英杰等.RP—HPLC测定曼地亚红豆杉中紫杉醇的含量.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9.21:425-427.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教研室审查意见:教研室负责人签字:年月日系审查意见:系主任签字:(系公章)年月日(此表由学生填写,指导教师、教研室、系签署意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