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棒皮带机平面示意图
皮带输送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PPT课件

第11页/共12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12页/共12页
时 还 会 产 生 打 滑 现 象 。 对 于 使 用第绞9页车/共张1紧2页或 液 压 张 紧 的 带 式 运 输 机 可 调
8)垫高调偏法
如果胶带空转总向某一侧跑偏时,可将相对的另一侧H支架适当垫高, 前后垫
高数组以第一个垫起的托辊为准,缓慢减少垫起的高度,胶带跑偏就会消 失。(
利用胶带“跑高不跑低”的规律)
2、皮带输送机跑偏的基本规律 1)跑紧不跑松:胶带机运输过程中,如果前后滚筒中心线不平行, 造成胶 带两侧的松紧程度不一样,则胶带向紧的一侧移动; 2) 跑高不跑低:支承托辊不在与胶带运行方向平行的同一个水平位 置上而 是一头高一头低,则胶带就会向高的一端移动; 3) 跑后不跑前:托辊不在与胶带运行方向垂直的截面上,而是一 端前,一 端后(按胶带运行方向而定),则胶带就会向后的一端移动。 3、皮带输送机跑偏的处理方法 胶带输送机跑偏的调整工作,应在空载运转时进行。一般从机头卸 载滚筒开 始,沿着胶带运行方向,先调整回空段,后调整承载载机与胶带输送机搭接处。如果货载偏到 右侧,
则胶带向左侧跑偏,反之亦然。为减少或避免胶带跑偏,可增加挡料板阻挡
物料,
第8页/共12页
方法只有对中心不正的胶带接头重新制作,胶带老化变形的予以更换。 另一种
情况是胶带成槽型差,造成胶带与托辊组点接触,导致胶带跑偏,这种 情况胶
带全长上忽左忽右的跑偏,处理的方法:一是改变中间托辊的槽角;二 是重载
调偏。
6)适度拉紧调偏法
胶带输送机的张紧力不够,胶带输送机无载时或少量载荷时不跑偏, 当载
荷稍大时就会出现跑偏现象。张紧装置是保证胶带始终保持足够的张紧 力的有
效装置,张紧力不够,胶带的稳定性就很差,受外力干扰的影响就越大, 严重
选煤厂皮带输送机介绍

皮带运输机又称带式输送机,是一种连续运输机械,也是一 种通用机械。皮带运输机被广泛应用在港口、电厂、钢铁企业、 水泥、粮食以及轻工业的生产线。即可以运送散状物料,也可 以运送成件物品。工作过程中噪音较小,结构简单。皮带运输 机可用于水平或倾斜运输。皮带运输机还应用与装船机、卸船 机、堆取料机等连续运输移动机械上。皮带运输机由皮带、机 架、驱动滚筒、改向滚筒、承载托辊、回程托辊、张紧装置、 清扫器等零部件组成。在大型港口或大型冶金企业,皮带运输 机得到最广泛的应用。其总长度可达十几千米。
皮带输送机的外观
皮带输送机结构和原理
普通皮带机结构如下图所示,主要由胶带、驱动装置、制动装置、 托辊及支架、拉紧装置、改向装置、清扫装置、落料装置和卸料装 置、辅助安全设施等部分组成。
带式输送机工作原理及总体结构简图 1—传动滚筒;2—输送带;3—上托辊;4—缓冲托辊;5—漏斗;6—导料 栏板;7—改向滚筒;8—螺旋张紧装置;9—尾架;10—空段清扫器;11— 下托辊;12—中间架;13—头架;14—弹簧清扫器;15—头罩
用于有载段的为承载上托辊,承载托辊组包括槽形托辊组、缓冲 托辊组(用于落煤管受冲击的部位)、过度托辊组、前倾托辊组、 自动调心托辊组等多种。
用于空载段的为回程下托辊,回程托辊包括平形回程托辊、V形 回程托辊、清扫托辊(胶环托辊)等。
托辊
•承托输送带或钢丝绳的长回转体组件。 •托辊是带式输送机的重要部件,种类多,数量大。它占了 一台带式输送机总成本的35%托辊,承受了70%以上的阻 力,托辊的作用是支撑输送带和物料重量,托辊运转必须 灵活可靠。减少输送带同托辊的摩擦力,对占输送机总成 本25%以上的输送带的寿命起着关键作用。
图 槽型上托辊
平形托辊和V形前倾回程托辊
皮带机及保护安装标准

皮带运输机及保护装置安装标准一、可伸缩带式输送机安装技术要求1、带式输送机必须严格按巷道中心线和腰线为基准进行安装,距离偏差不得超过10mm,做到平、直、稳,传动滚筒、转向滚筒安装时其宽度中心线与带式输送机纵向中心线重合度不超过滚筒宽度的2mm,其轴心线与带式输送机纵向中心线的垂直度不超过滚筒宽度的2/1000 ,轴的水平度不超过0.3/1000 。
2、张紧小车的轨道安装时其轨距偏差不应大于3mm,轨道直线度不超过3/1000 ,两轨高低差不大于1.5/1000 ,轨道接头间隙不大于5mm,轨道接头错动上下不大于0.5mm、左右不大于1mm。
拉紧装置工作可靠,调整行程不小于全行程的1/2 。
拉紧装置调整灵活。
拉紧小车的车轮应转动灵活,无卡阻现象。
3、胶带必须使用阻燃带,胶带卡子接头应卡接牢固,卡子接头与胶带中心线成直角。
皮带接头不断裂,皮带无撕裂。
4、清扫装置清扫面应与胶带接触均匀,其接触长度不应小于85%。
带式输送机必须使用带胶皮的刮煤器和挡煤板。
5、上、下托辊齐全,转动灵活,上、下托辊的水平度不应超过2/1000 。
带式输送机装载处必须使用缓冲托辊。
6、中间架安装时中间架中心线与带式输送机中心线重合度不大于3mm,支腿的铅垂度不大于3/1000 ,在铅垂面内的直线度不大于中间架长度的1/1000 。
7、纵梁安装必须采用标准胀销与H 架连接,连接牢固可靠,两纵梁接头处上下错位、左右偏移不大于1 ㎜。
8、带式输送机延伸时,H 架、纵梁、托辊必须及时安装齐全。
9、液力耦合器必须使用水(或耐燃液)作介质,使用合格的防爆片和易熔塞。
10、机头、机尾、驱动段、给煤点、煤仓上口和其他旋转部位必须装设护栏和护罩。
巷道内有人跨越带式输送机的地方,必须设立过桥。
11、带式输送机各运转部位运行正常无异声,无颤动,紧固件牢固可靠,密封处不漏油,滚动轴承温度不超过80℃。
减速箱内油质、油量合格,温升不超过规定值。
二、带式输送机保护装置安装技术要求(一)、带式带式输送机输送机需安装的保护:1、速度保护(防滑保护),2、堆煤保护,3、防跑偏保护,4、温度保护,5、烟雾保护,6、超温自动洒水保护,7、带式输送机巷道内应安设沿线紧停保护装置。
2第一节 煤矿胶带输送机保护装置课件201908

•防滑保护分类 •分为管式和滚轮式两种 •(1)管式打滑保护装置 •磁铁安装在机头导向滚筒 轮辐侧面上,速度传感器安 装在固定支架上,传感器与 滚筒磁铁间隙不大于50㎜。
(2)滚轮式防滑保护装置
也叫速度检测仪 作用:用于带式输送机在工作过 程中速度的实时检测。 安装:滚轮传感器安装在顶皮 带的底面。传感器的圆轮随着 皮带转动而转动。
• 1.防滑保护 • 也叫低速或打滑保护装置。安装在机头导向滚筒位置。 • 组成:速度传感器和控制箱组成。 • 作用:它是通过检测输送带的速度变化,查知驱动滚筒与
输送带是否发生打滑,控制带式输送机停机的装置。
• 工作原理:皮带正常运行中,当带速降低到一定值时,发 出打滑低速报警信号,持续一定时间,驱动滚筒转速低于 正常转速的70%后,发出自动停机指令,使皮带停止运行 ,这样即可保护输送带,又可避免不必要的频繁制动。
• 2.防跑偏保护 • 安装:第一组距机头15m左右。机道内每隔50米安装一组。
分别安装在胶带的两侧。 • 带式输送机多采用行程开关防偏保护装置。 • 组成:防偏传感器和控制箱组成。
•作用:当胶带跑偏时,胶 带将立辊推向外侧,使传 感器的动触头和固定触头 接触,控制箱控制带式输 送机断电停机。
• 3.防堆煤保护 • 位置:安装在煤仓上口或两部带式输送机搭接处。 • 作用:当发生堆煤时,堆煤保护装置控制带式输送机
多种带式输送机综合保护与信中控制装置。它由各种传感 器和集中控制台构成。可实现低速、超速、断带、纵向撕 裂、堆煤、跑偏、急停、烟雾、温度等保护并可执行洒水 降温。
KHP254-Z型 煤矿带式输送 机保护装置
课程小结
• 本结果我们学习以下内容 • 1.熟悉煤矿安全规程第374条对胶带输送机保护的规定。 • 2.胶带输送机安全保护装置的类型、安装位置及保护原理。
DTL120/120/2×450皮带机图纸明细表 (1250m自制)

Q235-A Q235-A DTII05C0122.1-3 Q235-A DTII05C0334.1-4 Q235-A ∠100×100×8 Q235-A
DTII05C0134.1-1 DTII05C0334.1-2 DTII05C2632.1-1
Q235-A 件 4 Q235-A 件 4 DTII05C0122.1-3 Q235-A 件 4 ∠100×100×8 Q235-A m 3.3705
DTII05C0434.1-1 DTII05C0434.1-2
Q235-A 件 4 DTII05C0534.1-2 Q235-A 件 4 DTII05C0122.1-3 Q235-A 件 4 ∠100×100×8 Q235-A m 3.3705
总装
外委 外委 外委 外委 外委 自制 外委 外委 外委 自制 外委 外委 外委 自制 外委 外委 外委 自制 外委 外委 外委 外委 自制 外委 自制
铭牌
煤安标志牌1号
1 1
中支柱 边支柱 扁钢 角钢 中支柱 边支柱 扁钢 角钢 中支柱 边支柱 扁钢 角钢 中支柱 边支柱 扁钢 角钢 中支柱 边支柱Ⅰ 扁钢 边支柱Ⅱ 角钢 中支柱 角钢
φ 30
DTIIGP3405.1-2
20 08F 20
5960 5960 5960 5960 5960 5960 5960 5960 5960 m 1577
件 件 件 件
486 243 486 243
409.51575
m
∠100×100×8 Q235-A
Q235-A 件 m
362
602.4585
序号
图
号
名 称
煤矿主皮带输送机的设计(含全套CAD图纸)

摘要本次毕业设计是关于煤矿主皮带输送机的设计的设计。
首先对胶带输送机作了简单的介绍;接着分析了胶带输送机的选型原则及计算公式;然后按照这些设计准则设计了符合本次设计要求的大倾角下行运输的胶带输送机;接着对所选择的输送机各主要零部件进行了校核。
同普通胶带输送机一样,大倾角下行运输胶带输送机也是有六个主要部件组成:传动装置,机尾或导回装置,中部机架,拉紧装置,以及胶带。
唯一不同的是其胶带上压有花纹,用来增大胶带工作表面的摩擦力,避免物料在速度突然变化时与胶带之间产生滑移。
最后简单的说明了输送机的安装与维护。
现在,胶带输送机正朝着长距离,高速度,低摩擦的方向发展。
近年来出现的气垫式胶带输送机就是其中的一个。
目前,在胶带输送机的设计、制造以及应用上,国内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国内在设计制造胶带输送机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程度上的浪费。
这个问题可以在校核尾架时发现。
本次设计代表了选型设计的一般过程。
对机械的选型设计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胶带传动滚筒托辊Abstract The design is a graduation project about the belt conveyor with a large dip. At first it isintroduction about the belt conveyor. Next it is the principles about choose component parts ofbelt conveyor. After that the belt conveyor with a larger dip abase on the principle is designed.Then it is checking computations about main component parts. Just as ordinary belt conveyorthe belt conveyor consists of six main parts: Drive Unit Jib or Delivery End Tail Ender ReturnEnd. Intermediate Structure Loop Take-Up and Belt. The only different is it uses pattern beltwhich used to increase friction to avoid the move between the belt and goods. At last it isexplanation about fix and safeguard of the belt conveyor. Today long distance high speed lowfriction is the direction of belt conveyor’s developmen t. Air cushion belt conveyor is one of them.At present we still fall far short of abroad advanced technology in design manufacture andusing. There are a lot of wastes in the design of belt conveyor. This problem is discovered in thecomputations of the tail stand. Keywords: belt driving roller roller 目录1 概述..................................................................................................................... 11.1 带式输送机的发展状况.......................................................................................11.2 主要部件的结构及功能.......................................................................................3 1.2.1 输送带...........................................................................................................4 1.2.2 托辊...............................................................................................................5 1.2.3 滚筒...............................................................................................................7 1.2.4 驱动装置:...................................................................................................8 1.2.5 拉紧装置.....................................................................................................10 1.2.6 清扫器.........................................................................................................10 1.2.7 机架.............................................................................................................10 1.2.8 导料槽......................................................................................................... 11 1.2.9 其它............................................................................................................. 112 设计计算法则及主要公式.................................................................................. 142.1 带宽与速度的确定.............................................................................................14 2.1.1 带宽.............................................................................................................14 2.1.2 带速的选择.................................................................................................152.2 驱动形式的确定.................................................................................................172.3 运行阻力的计算.................................................................................................17 2.3.1 输送带运行阻力.........................................................................................17 2.3.2 曲线段运行阻力.........................................................................................202.4 输送带各点张力的计算.....................................................................................23 2.4.1 逐点张力计算法.........................................................................................23 2.4.2 输送带的悬垂度条件.................................................................................262.5 输送带强度的验算.............................................................................................262.6 传动滚筒直径的确定及强度的确定.................................................................292.7 拉紧装置的计算.................................................................................................33 2.7.1 拉紧装置的行程.........................................................................................33 2.7.2 拉紧力的计算.............................................................................................342.8 电动机和减速器的确定.....................................................................................35 2.8.1 电动机的功率.............................................................................................35 2.8.2 电动机转子的变位质量.............................................................................37 2.8.3 减速器的减速比.........................................................................................372.9 制动力与逆止力的计算.....................................................................................37 2.9.1 制动力的计算.............................................................................................37 2.9.2 电动机轴上的计算.....................................................................................392.10 轴承的寿命的计算.............................................................................................393 设计计算........................................................................................................... 423.1 设计依据:.........................................................................................................423.2 主要参数的计算与部件确定.............................................................................43 3.2.1 输送带带速v 及输送带宽度B的确定:..................................................43 3.2.2 驱动形式的确定.........................................................................................44 3.2.3 运行阻力计算.............................................................................................45 3.2.4 输运带上各点张力计算:.........................................................................46 3.2.5 输送带的强度验算.....................................................................................47 3.2.6 传动滚筒直径的确定.................................................................................48 3.2.7 拉紧装置.....................................................................................................50 3.2.8 机功率和减速器的减速比的计算.............................................................51 3.2.9 制动力的计算.............................................................................................52 3.2.10 其他部件计算:.........................................................................................534 电气及安全保护装置......................................................................................... 625 操作规程与维护、保养..................................................................................... 635.1 设备的正常使用.................................................................................................635.2 操作方面注意事项.............................................................................................63致谢.................................................................................................................. 64参考文献.............................................................................................................. 65 绪论在运距较长,运量较大的场合一般都采用胶带运输机,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已经可以适应多种物料载荷和不同地形和气候条件,是一种多品种多型号的运输型机械设备。
皮带输送机施工方案

目录1.工程概况 (1)2.编制依据 (1)3.适用范围 (1)4.作业前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应作的准备 (1)5.参加作业人员资格及要求 (1)6.作业所需机械及施工机具和测量工具 (2)7.作业程序及内容 (2)8.胶带机安装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 (3)9. 作业活动中人员的职责分工和权限 (5)10.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6)11.环境保护措施 (7)12.强制性条文的执行计划和措施 (7)1.工程概况辽宁大唐国际阜新煤制气项目建厂位置于阜新市新邱区长营子镇规划煤化工产业区内,具体位置在新邱露天煤矿东侧、大岗岗村南侧,厂址紧邻阜新市外环。
大唐阜新煤制天然气项目输煤系统II标段主要工程量包括C9栈桥、C20栈桥、C21栈桥、C22栈桥、碎煤机室、推煤机库、C21驱动间。
配备8台胶带输送机,分别是C9、C20、C21、C22。
2.编制依据2.1施工设计图纸2.2胶带机厂家图2.3《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DL/T5047-952.4《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二部分(锅炉机组)DL/T5210.2-20092.5《电力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06版2.6《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一部分(火电发电厂)DL/T5009.1-20022.7《运输胶带接头粘接工艺》3.适用范围本施工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大唐阜新煤制天然气项目输煤系统II标段胶带输送机安装。
4.作业前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应作的准备4.1设备到货,图纸齐全。
4.2施工图纸会审完毕。
4.3厂家技术人员到场进行安装技术交底。
4.4安装施工人员进场并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4.5材料齐全,工器具满足安装要求。
4.6机械力能满足施工要求。
4.7基础施工完验线合格移交安装。
4.8安装组合场地及平台的准备。
5.参加作业人员资格及要求5.1施工人员配备表:施工班组:钳工组、铆工组、焊工组、电工组、管工组共需要70人6.作业所需机械及施工机具和测量工具7.作业程序及内容7.1作业程序流程图施工准备——基础检查划线验收——设备运输——尾架安装——中间机架安装——机头安装——托辊组安装——驱动架及驱动滚筒安装——皮带铺设——液压张紧装置安装——驱动装置安装——皮带张紧——试运、移交。
(完整版)带式输送机的设计(全套图纸)

(完整版)带式输送机的设计(全套图纸)⽬录摘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Abstract.............................................................................................................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绪论 .. (2) 2带式输送机概述 (3)2.1 带式输送机的应⽤ (3)2.2 带式输送机的分类 (3)2.4 带式输送机的⼯作原理 (4)2.5 带式输送机的结构和布置形式 (6)2.5.1 带式输送机的结构 (6)2.5.2 布置⽅式 (6)3 带式输送机的设计计算 (7)3.1 已知原始数据及⼯作条件 (7)3.2 计算步骤 (8)3.3传动功率计算 (10)3.4.1 传动轴功率计算 (10)3.5 输送带张⼒计算 (12)3.5.1 最⼤张⼒计算及输送带材料选择 (12)3.5.2 输送带不打滑条件校核 (13)3.5.2 输送带下垂度校核 (14)3.5.3 各特性点张⼒计算 (14)3.8 拉紧⼒计算 (16)4 驱动装置的选⽤与设计 (16)4.1 电机的选⽤ (17)4.2.1 传动装置的总传动⽐ (17)4.2.3 联轴器 (17)5 带式输送机部件的选⽤ (20)5.1 输送带 (20)5.1.1 输送带的分类: (21)5.1.2 输送带的连接 (22)5.2 传动滚筒 (23)5.2.1 传动滚筒的作⽤及类型 (23)5.2.2 传动滚筒的选型及设计 (23)5.3 托辊 (24)5.3.1 托辊的作⽤与类型 (24)5.3.2 托辊的选型 (26)5.6拉紧装置 (27)5.6.1 拉紧装置的作⽤ (27)5.6.2 张紧装置在使⽤中应满⾜的要求 (27)5.6.3 拉紧装置在过渡⼯况下的⼯作特点 (28)5.6.4 拉紧装置布置时应遵循的原则 (28)5.6.5 拉紧装置的种类及特点 (28)6其他装置 (31)6.1 给料装置 (31)6.2 卸料装置 (31)6.3清扫装置 (32)7 电⽓及安全保护装置 (33)结论 (34)参考⽂献 (36)摘要本次毕业设计是关于矿⽤固定式带式输送机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