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化学化学综合题经典
人教版初三中考化学经典大题例题

(每日一练)人教版初三中考化学经典大题例题单选题1、下列日常饮品中,不属于溶液的是A.酸奶B.可口可乐C.雪碧D.矿泉水答案:A解析:溶液的特点:均一、稳定、属于混合物。
在外界条件不改变时,放多久都不会有溶质析出,酸奶属于乳浊液,时间略久就会有浑浊物出现。
可口可乐、雪碧、矿泉水都属于均一、稳定的溶液。
故选A。
2、下面四个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高温煅烧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B.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不断加入镁和锌至过量C.等质量的大理石分别与等量且足量的稀盐酸反应D.一定质量二氧化锰固体中加一定质量过氧化氢溶液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坐标图,经常涉及的是催化剂、金属与酸,反应前后的固体质量应熟练掌握分析能力。
A、高温煅烧大理石主要涉及碳酸钙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开始固体就开始减少到不变。
故A正确;B、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不断加入镁和锌至过量产生的氢气的质量相等。
镁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锌,在同等情况下镁的反应速率大于锌。
故B正确;C、等质量的大理石分别与等量且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最终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相等。
故C错误;D、二氧化锰起到催化作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故D正确。
故选C。
3、物质化学式的读法和写法都正确的是A.碳酸钠 NaCO3B.氯化氢 ClHC.氧化铁 FeOD.三氧化硫 SO3答案:D解析:A、碳酸钠中碳酸根是-2价,钠离子是+1价,所以碳酸钠的化学式为Na2CO3。
故A错误;B、由氢元素和其他元素构成的化学式,一般氢元素写在左边,其他非金属元素写在右边。
故氯化氢的化学式为HCl。
故B错误;C、氧化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铁元素为+3价,所以氧化铁的化学式为Fe2O3。
故C错误;D、三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氧元素为-2价。
所以三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SO3。
故D正确。
故选D。
4、2021年5月30日5时01分,我国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引起世界关注,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火箭转场B.燃料加注C.点火发射D.自动对接答案:C解析:根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定义来解答此题。
(化学)中考化学化学综合题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化学)中考化学化学综合题题 20套(带答案)含解析一、中考化学综合题1 .碳酸镁晶须(MgCO 3 nH 2O, n = 1〜5的整数)是一种新型吸波隐形材料中的增强剂。
(查阅资料) ⑴MgCO 3 nH 2O 微溶于水;2 2) MgCO3 nH 2O 在230 c 时开始失去结晶水, 400c 以上时开始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
I .合成碳酸镁晶须步骤:①配制一定溶度的 MgSO 4溶液和NH 4HCQ 溶液;②量取一定量的 NH 4HCO 3溶液于 容器中,搅拌并逐滴加入 MgSO 4溶液,控制温度50 C,反应一段时间;③用氨水调节溶液 pH 至9.5,放置1h 后,过滤、洗涤、干燥得碳酸镁晶须产品。
(1)步骤①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 MgSO 4溶液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2)步骤②反应的温度控制在 50 C,较好的加热方法是 ; (3)氨水、硫酸镁、碳酸氢钱三者反应,除生成MgC03 nH 2O 沉淀外,同时生成的产物还有 (4)检验沉淀已洗涤干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的滤液,滴入 ,若无沉淀说 明已洗涤干净。
(5)干燥得碳酸镁晶须产品温度不能过高,目的是 。
II .测定产品 MgCO 3. nH 2O 中的n 值(方案一)将碳酸镁晶须放入A 装置中加热(仪器和装置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作用 是, C 装置的作用是(7)加热前先通入 N 2排尽装置中的空气,然后称取C 、D 的初始质量。
再次连接好装置,边加热边通入 N 2,此时通入 N 2的作用是 。
(8)若B 装置中无残留物。
装置 C 反应前后质量差为 m1,装置D 反应前后质量差 m 2。
根据 以上实验数据,确测定 n 值,n=(用含m 1、m 2的代数式表示)。
(9)有同学提出上述连接好的装置仍不够完善。
需要在 D 装置的后面连接下图装置,目的是称量100g 碳酸镁晶须放入如下图所示的广口瓶中,加入水,滴入稀硫酸与晶须反应,生成 的CQ 被过量NaOH 溶液吸收,在室温下反应 4〜5h,反应后期将温度升到 30 C,最后, 烧杯中的溶液加入已知浓度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测得CO 2的总量;重复上述操作 2次。
最新人教版初中化学专题一:中考化学常见经典题型汇总【答案】

专题一:中考化学常见经典题型汇总一、选择题1.生活中的许多变化涉及化学知识,下列过程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鸡蛋煮熟B.光合作用C.汽油洗涤油污D.食物腐败【答案】C【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汽油除油污是利用油污溶解于汽油中,属于溶解作用。
为物理变化。
3..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约78%,氧气约21% B.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C.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D.PM2.5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答案】A【解析】按体积分数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约78%,氧气约21% ,A错误。
4.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B.带火星的木条一定能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C.水中的生物能依靠微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所以可用做保护气【答案】C【解析】A、氧气能支持燃烧,但它不具有可燃性,所以不可以作燃料,故错误;B、带火星的木条必须在氧气的量达到一定浓度时才能复燃,并不能在含有氧气量少的集气瓶中复燃,故错误.C、水中溶有少量氧气,水中的生物可以依靠这些氧气而存活,故正确;D、氧气的化学性质活泼,会与大多数的物质发生反应,因此不能作保护气,故错误。
5.砷元素广泛的存在于自然界,共有数百种的砷矿物已被发现。
砷与其化合物被广泛运用在农药、除草剂、杀虫剂与多种的合金中。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砷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3 B.属于金属元素C.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4.92 D.砷的化合物可能有毒【答案】B【解析】从图示看:砷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3,因为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质子数等于原子的序数;属于非金属元素;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4.92;砷的化合物可能有毒。
故选B.6.有人通过闻茶的方法就能判断出茶的产地,人们能够闻到茶香的原因是()A.分子间有间隔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答案】B【解析】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茶叶中含有的分子总是不断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茶香.故选B.7.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净水剂,除了用于饮用水消毒、净化外,还用于污水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铁酸钠中含有7个原子B.高铁酸钠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C.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 D.高铁酸钠中铁、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答案】B8.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纯净物乙醇氧气二氧化碳水X 反应前质量/g 2.3 4 0 0 0反应后质量/g 0 0 2.2 2.7 待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后X的质量为1.5g B.X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C.X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D.X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1【答案】B9.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 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答案】D【解析】从图示看:丙的质量没有变化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甲丁的质量减少属于反应物,且分别有8克和20克参加反应,乙的质量增加,属于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28克,所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2:7.故选D.10.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变蓝B.将一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铁丝在空气中点燃,火星四射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答案】A【解析】A、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变蓝,正确;B、一氧化碳不会与氢氧化钙反应,将一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无明显现象,描述错误;C、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描述错误;D、红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为固体,生成的应为大量白烟,描述错误。
初三化学化学综合题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及解析

初三化学化学综合题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及解析一、中考化学综合题1. 阅读下面材料, 回答问题。
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组成。
自然环境由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组成(如图所示), 四个圈层经过漫长演化, 既相对稳定、动态平衡, 又相互作用、不断变化, 各圈层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不停循环, 这些循环既跟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有关, 也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并通过复杂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实现。
(一)内涵决定身份﹣﹣物质的组成与分类(l)用化学符号填空:岩石圈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_____。
大气圈中含量最高的物质是_____。
水圈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_____。
土壤中能促进农作物根系发达的元素是_____。
(2)按要求填表: 物质名称物质的化学式用符号表示构成物质的微粒物质类别(二)甲烷﹣﹣小分子, 大作为在如图的四大圈层中, 有下列6种物质: ①甲烷;②水;③二氯化碳;④一氧化碳;⑤氢气;⑥氧气。
构成这些物质的分子虽然简单, 但这些物质有的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 有的是物质循环关键物质, 有的是人类社会生产活动必需的物质。
请回答:(1)在这6种物质中, 元素种类共有_____种, 人类的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有_____(填化学式, 下同), 植物生长必需的物质有_____, 元素种类完全相同的物质是_____。
(2)甲烷是最重要的基础有机物之一, 不仅可做燃料, 还能发生如下反应:①在隔绝空气和1000℃条件下, 甲烷分解产生炭黑和氢气;②在隔绝空气和1500℃条件下, 甲烷分解产生乙炔和氢气;③在1400℃条件下, 适当比例的甲烷和氧气反应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④在800℃和催化剂条件下, 适当比例的甲烷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
试写出上述②~④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_____;③_____;④_____;(3)在反应①~④中, 属于置换反应的有_____。
在反应①和②中, 反应物相同, 而生成物不同, 从微观的角度看, 是因为反应条件不同导致_____。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综合实验题(3)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综合实验题(3)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向盛有一定量生石灰的烧杯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充分反应后却至室温,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固体A和溶液B,并对固体A和溶液B的成分展开了探究。
上述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有:①CaO+H2O = Ca(OH)2②(写化学方程式)。
探究活动1: 固体A的成分是什么?[猜想假设] 小雨猜想是CaCO3;小亮猜想是CaCO3和Ca(OH)2小亮猜想含有Ca(OH)2的理由是。
[实验验证] 1. 小雨取少量固体A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证明自己的猜想正确。
2. 小亮取少量固体A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水振荡,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证明自己的猜想正确。
[反思评价] 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小雨的实验不足以确定固体A的成分,理出是。
结合两位同学的实验,证明了小亮的猜想是正确的,由此确定了固体A的股分成。
探究活动Ⅱ: 溶液B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猜想假设] 猜想一: MaOH猜想二: NaOH Na2CO3猜想三:NaOH Ca(OH)2[讨论交流] 结合对固体A成分的探究,同学们认为猜想三是正确的,理由是。
[实验验证] 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滴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猜想三正确2.(2019·武汉市)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也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
下图所示实验中都用到水。
图一图二图三图四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上图所示实验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B.图1实验相关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b管内的气体可作燃料C.图2实验盖上瓶盖振荡后软塑料瓶变瘪,所得液体的pH小于7D.图3、图4实验加入适量水后都放热,所得液体均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3.(2019·武汉市)(6分)某校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铁屑,其成分是铁、氧化铁和水。
为测定其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固定装置已略去;氮气不与铁屑中的成分反应;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中考化学试卷和答案详解

中考试卷三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2分)保护碧水蓝天,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
下列做法中,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A.种植花草树木,扩大绿地面积B.推广使用一次性木筷和纸杯C.增强室内采光,减少照明用电D.发展快速公交,减少私家车出行2.(2分)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实验探究的基础和保证。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倾倒液体C.量取液体读数D.闻气体气味3.(2分)化学家通过化学反应开发出了很多材料,推进了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
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类型的是()A.电解法冶炼铝:2Al2O34Al+3O2↑B.制备氢氧化钙:CaO+H2O═Ca(OH)2C.生产水煤气:C+H2O CO+H2D.工业制烧碱:Na2CO3+Ca(OH)2═CaCO3↓+2NaOH4.(2分)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B.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4﹕3C.图示中x的值为2D.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5.(2分)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无色溶液的是()A.面粉B.氯化亚铁C.硫酸铜D.蔗糖6.(2分)稀土是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钬(Ho)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钬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钬属于金属元素B.钬的原子序数为67C.钬原子的核内一定有67个中子D.钬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4.97.(2分)下列关于“相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一定相等B.原子中核外电子数与核内质子数一定相等C.浓溶液在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D.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正价总和与负价总和绝对值一定相等8.(2分)如图是氯化钾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氯化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t1℃时,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将t1℃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质质量不变D.t2℃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1:109.(2分)海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镁被誉为海洋里宝贵的“国防元素”。
最新人教版中考化学专题训练 化学综合题经典

最新人教版中考化学专题训练化学综合题经典一、中考化学综合题1.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化学试剂,下面是对硫酸的组成、性质、制取、用途等方面的探究,请你共同参与并回答有关问题探究一、检测硫酸溶液中所含的离子以下试剂能用来检测硫酸溶液中所含的阴阳离子的组合是____________(填序号)①石蕊试液氯化钡溶液②PH试纸、硝酸钡溶液③石蕊试液稀盐酸、氯化钡溶液④硝酸钡溶液、稀硝酸⑤氯化钡溶液稀硝酸探究二、硫酸的性质由于浓度不同,浓硫酸与稀硫酸在性质上存在较大差异:(1)探究浓硫酸的某些特征作了如下一些实验:①用小木棍蘸取少量浓硫酸,放置一会后,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②兴趣小组把98%的浓硫酸10ml和63.3%的硫酸溶液(用10ml98%的浓硫酸与10ml水配成)约20ml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小烧杯中,称量、观察、记录、分析;根据室温环境下实验的数据绘成的曲线如图1;由如图1曲线你能得到的实验结论有哪些?(写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浓硫酸的稀释;实验室用98%的浓硫酸(密度1.84g/cm3)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需要水的体积为__________ml(精确到0.1);浓硫酸稀释过程如图2所示,b中盛放的物质是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探究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如图选择不同类别的物质与稀硫酸反应发生了如下颜色变化;①请在编号C处填一种物质,则C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②请写出B体现了稀硫酸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③请写出符合编号A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探究三、硫酸的工业制法工业上黄铁矿为原料生产硫酸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1)接触室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用途十分广泛,请写出稀硫酸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2)依据生产硫酸的工艺流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A、为使黄铁矿充分燃烧,需将其粉碎B、催化剂能够提高SO2的反应速率和产量C、吸收塔中得到的产品为混合物D、沸腾炉排除的矿渣可供炼铁(3)探究某黄铁矿中FeSO2的含量: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假设每步反应均完全)。
中考化学化学综合题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化学化学综合题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一、中考化学综合题1.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其中含有80多种元素。
可以从海水中提取食盐,也可以从海水中提取用途广泛的金属镁,其制取工艺流程如下:(1)从海水中提取食盐,是利用日光和风力使水分________,得到食盐。
(2)要将Mg(OH)2沉淀分离出来,进行的操作甲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如果在学校实验室中完成该实验,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该操作中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小明学习化学后知道,镁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白色的氧化镁固体。
但他在空气中点燃镁条时,却发现在生成的白色固体中还夹杂着少量的淡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为什么会生成淡黄色固体?[查阅资料]小明查阅资料,记录了下列几种物质的颜色:物质MgO MgCl2Mg3N2Mg(NO3)2MgCO3Mg(OH)2颜色白色白色淡黄色白色白色白色其他同学认为不必查阅氯化镁的颜色,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出猜想]分析资料,小明认为淡黄色固体可能是由镁与空气中的_______反应生成的;[实验探究]小明设计实验证实了自己的猜想,他的方案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论]根据小明的实验结果,写出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通过上述实验,你对燃烧有什么新的认识?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拓展]由上述实验结果,若有12g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则所得产物的总质量m_____20g (填:“>”、“=”或“<”)。
【答案】蒸发过滤引流烧杯漏斗空气的成分中不含氯元素氮气(或N2)将点燃的镁条伸人充满氮气的集气瓶中,观察是否生成淡黄色的固体2Mg十O2 2MgO3Mg+N2 Mg3N2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或某些物质在氮气中也能燃烧或物质可以在除氧气外的物质中燃烧(其他合理答案均可)﹤【解析】(1)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小,可借助日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从而的到食盐晶体;(2)将沉淀物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可用过滤法.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玻璃棒起到分流的作用;(3)[查阅资料]氯元素在海水中有,而空气中不含氯元素,所以同学们认为不必查阅氯化镁的颜色是正确的;[提出猜想]从查阅的资料可知,只有氮化镁是淡黄色,在空气中点燃镁条时生成的淡黄色固体,可能是镁与空气中的氮气反应所得; [实验探究]镁与氧气反应生成白色固体,与氮气反应生成淡黄色固体,验证猜想可用点燃的镁条伸人充满氮气的集气瓶中,观察是否生成淡黄色的固体;[实验结论]根据探究可知,镁在空气中燃烧时可有如下反应:2Mg 十O 2→点燃 2MgO ;3Mg+N 2→点燃Mg 3N 2;[反思与评价]通过试验可知,物质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知识拓展]镁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2:20; 12克镁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可得20克氧化镁;镁和氮气的质量比为:72:100,小于12:20,因为12克镁在空气燃烧,有氮气也参加了反应,所以产物小于20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中考化学化学综合题经典一、中考化学综合题1.黄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杂质高温下不反应。
)是我国硫酸厂制取硫酸的主要原料。
某兴趣小组欲测定某黄铁矿中FeS2含量,设计了如下实验 (假设每步反应均完全)。
【查阅资料】①4FeS2+11O2 2Fe2O3+8SO2②Na2SO3+H2O2 =Na2SO4+H2③BaSO4为一种不溶于水、不溶于盐酸的沉淀。
【实验探究】Ⅰ.称取4.80g黄铁矿样品放入下图所示装置(夹持和加热装置省略)的石英管中,从a处不断地缓缓通入空气,高温灼烧石英管中的黄铁矿样品至反应完全。
Ⅱ.反应结束后,将B瓶中的溶液按上图流程进行处理。
【问题讨论】(1)Ⅰ中B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和______;(2)Ⅰ中通入的空气中作用是______和______;(3)Ⅱ中加入盐酸溶液的目的是______;(4)Ⅱ中检验滤渣洗涤是否干净的方法是______。
【含量测定】(5)另取 4.80g黄铁矿样品在空气中加热,测出样品的固体残留率(固体样品的剩余质量固体样品的起始质量×100%)随温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计算该黄铁矿中FeS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请写出计算过程)【答案】CO2+2NaOH=Na2CO3+H2O SO2+2NaOH=Na2SO3+H2O;提供反应所需的氧气将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排入装置B中除去产生的BaCO3沉淀;取最后一次洗涤液1~2mL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硝酸银(或稀硫酸、碳酸钠)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表明已洗涤干净。
75%【解析】(1)根据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及FeS2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解答;(2)根据空气能提供与硫化亚铁反应所需的氧气和将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排入装置B中解答;(3)根据盐酸能将反应生成的碳酸钡除去解答;(4)根据过滤出来的硫酸钡沉淀是湿润的分析解答;(5)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解答。
(1)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 2+2NaOH=Na 2CO 3+H 2O ;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 2+2NaOH=Na 2SO 3+H 2O ;(2)Ⅰ中通入的空气中作用是提供反应所需的氧气和将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排入装置B 中;(3)B 瓶中主要的溶质是碳酸钠和亚硫酸钠,向B 瓶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亚硫酸钠与过氧化氢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再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氯化钡溶液与碳酸钠、硫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和硫酸钡沉淀,然后加入盐酸,盐酸能与碳酸钡反应生成氯化钡。
故Ⅱ中加入盐酸溶液的目的是除去产生的BaCO 3沉淀;(4)过滤出来的硫酸钡沉淀是湿润的,可能带有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故Ⅱ中检验滤渣洗涤是否干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1~2mL 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硝酸银(或稀硫酸、碳酸钠)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表明已洗涤干净;(5)设4.80g 黄铁矿样品中杂质质量为x 。
4FeS 2+11O 2高温2Fe 2O 3+8SO 24×120 2×1604.8-x 4.8×75%-x4120216004.8- 4.8750x x ⨯⨯=⨯- x=1.2g该黄铁矿中FeS 2的质量分数=4.8 1.24.8g g g-×100%=75% 答:该黄铁矿中FeS 2的质量分数为75%。
点睛:本题的难点在于清楚黄铁矿中含有杂质,掌握固体残留物中同样含有杂质是解答关键。
2.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化学试剂,下面是对硫酸的组成、性质、制取、用途等方面的探究,请你共同参与并回答有关问题探究一、检测硫酸溶液中所含的离子以下试剂能用来检测硫酸溶液中所含的阴阳离子的组合是____________(填序号)①石蕊试液 氯化钡溶液 ②PH 试纸、硝酸钡溶液 ③石蕊试液 稀盐酸、氯化钡溶液 ④硝酸钡溶液、稀硝酸 ⑤氯化钡溶液稀硝酸探究二、硫酸的性质由于浓度不同,浓硫酸与稀硫酸在性质上存在较大差异:(1)探究浓硫酸的某些特征作了如下一些实验:①用小木棍蘸取少量浓硫酸,放置一会后,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②兴趣小组把98%的浓硫酸10ml 和63.3%的硫酸溶液(用10ml98%的浓硫酸与10ml 水配成)约20ml 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小烧杯中,称量、观察、记录、分析;根据室温环境下实验的数据绘成的曲线如图1;由如图1曲线你能得到的实验结论有哪些?(写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浓硫酸的稀释;实验室用98%的浓硫酸(密度1.84g/cm 3)配制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需要水的体积为__________ml (精确到0.1);浓硫酸稀释过程如图2所示,b中盛放的物质是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探究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如图选择不同类别的物质与稀硫酸反应发生了如下颜色变化;①请在编号C处填一种物质,则C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②请写出B体现了稀硫酸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③请写出符合编号A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探究三、硫酸的工业制法工业上黄铁矿为原料生产硫酸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1)接触室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用途十分广泛,请写出稀硫酸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2)依据生产硫酸的工艺流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A、为使黄铁矿充分燃烧,需将其粉碎B、催化剂能够提高SO2的反应速率和产量C 、吸收塔中得到的产品为混合物D 、沸腾炉排除的矿渣可供炼铁(3)探究某黄铁矿中FeSO 2的含量: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假设每步反应均完全)。
(查阅资料)①4FeS 2+11O 2高温2Fe 2O 3+8SO 2 ②Na 2SO 3+H 2O 2=Na 2SO 4+H 2O(实验探究)I 称取1.60g 黄铁矿样品放入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省略)的石英管中,从a 处不断地缓缓通入空气、高温灼烧石英管中的黄铁矿样品至完全反应。
II 反应结束后,将乙瓶中的溶液进行如图处理(问题讨论)①I 中装置甲瓶内盛放的试剂是氢氧化钠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II 中滤液所含的溶质一定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量测定)②II 中最终得到的4.66g 固体是_______填物质的化学式);③计算该黄铁矿中FeS 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交流反思)④如果缺少甲装置,则最终测得FeS 2的质量分数将会____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⑤如何证明II 中所加BaCl 2溶液已过量(请简要写出操作方法及现象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③ 小木棍蘸取浓硫酸的部分变黑 浓硫酸比稀硫酸吸收能力强吸水速度快、吸水量大 ;浓硫酸和一定浓度以上的硫酸溶液都具有吸水性 79.6 浓硫酸 引流并不断搅拌 CuO 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2244BaCl +H SO =BaSO +2HCl ↓或22442Ba(OH)+H SO =BaSO +2H O ↓ 223=2SO +O 2SO ∆催化剂除铁锈 ACD 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NaCl 、BaCl 2、NaOH BaSO 4 75% 偏大 取滤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硫酸钠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证明氯化钡已过量【解析】【分析】探究一:根据硫酸溶液在水中解离出的离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来分析;探究二:(1)①根据浓硫酸的特性-脱水性来分析;②根据浓硫酸的吸水性及曲线,能得到的实验结论;(2)根据浓硫酸的稀释规律分析,可知浓硫酸稀释时需要把浓硫酸倒入水中;(3)①根据稀硫酸的5条化学性质分析,反应后颜色可分析;②根据指示剂变色,分析酸的性质③酸与碱、盐反应规律分析。
探究三:(1)根据接触室内的物质可推断反应的反应物为二氧化硫与氧气,生成物为三氧化硫,可完成化学方程式;(2)根据流程图及各容器内的反应和物质,可分析;【问题讨论】①根据图中甲瓶内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可分析其作用;根据乙瓶内过量的氢氧化钠吸收了二氧化硫生成Na2SO3,以及Na2SO3+H2O2=Na2SO4+H2O,Na2SO4和BaCl2生成BaSO4和NaCl,可分析反应后的溶质;②根据上述反应产生的沉淀即为过滤后的滤渣;③根据滤渣的质量,及质量守恒中的硫元素守恒即可算出FeS2的质量,进一步算出其质量分数;【交流反思】④根据甲装置的作用是为了吸收二氧化碳防止进入乙瓶,影响到生成沉淀的质量来分析;⑤若证明BaCl2过量,则会存在滤液中,用其和硫酸钠反应,观察有无沉淀生成。
【详解】探究一、检测硫酸溶液中所含的离子:检验某无色溶液是否为稀硫酸,先用紫色石蕊试液验证某无色溶液中含有氢离子,若变红,可确定该溶液显酸性;用盐酸酸化后能排除碳酸根离子的干扰,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硫酸钡,可用氯化钡溶液和稀盐酸来验证是否含硫酸根离子,故选③;探究二、硫酸的性质:(1)①浓硫酸具有的脱水性。
用小木棍蘸取少量浓硫酸,放置一会后,可观察到小木棍蘸取浓硫酸的部分变黑;②从曲线观察两种不同的酸的吸水情况的变化可知:浓硫酸比稀硫酸吸收能力强吸水速度快、吸水量大;浓硫酸和一定浓度以上的硫酸溶液都具有吸水性;(2)设需要浓硫酸的质量为x,100g×20%=x×98%,x=20.4g;配制时所需水的质量=100g-20.4g=79.6g,所需水的体积为79.6mL;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地注入盛有水的烧杯里,并用玻璃棒搅拌。
所以b中盛放的物质是浓硫酸,a的作用是搅拌、降温;(3)探究稀硫酸的化学性质:(1)含有铜离子的溶液显蓝色,稀硫酸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溶液与水,氧化铜属于氧化物,所以答案为:CuO;(2)根据加入稀硫酸后,指示剂变红,说明是在稀硫酸中滴加石蕊,说明了硫酸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3)因为硫酸可与氯化钡溶液或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对应的物质,与氯化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244BaCl +H SO =BaSO +2HCl ↓;与氢氧化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2442Ba(OH)+H SO =BaSO +2H O ↓;探究三、硫酸的工业制法:(1)由图示可知,在接触室内,二氧化硫和氧气在加热和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了三氧化硫,反应的方程式是:223=2SO +O 2SO ∆催化剂;稀硫酸的用途有除锈等;(2)A 、为使黄铁矿充分燃烧,需将其粉碎,能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正确;B 、催化剂能够提高SO 2的反应速率,不能提高产量,错误;C 、吸收塔中得到的产品为混合物,正确;D 、沸腾炉排出的矿渣中含有氧化铁,可供炼铁,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