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综合题-经典压轴题含详细答案

合集下载

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计算题的经典综合题附答案

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计算题的经典综合题附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计算题1.取某碳酸钠样品(含有一定量的氯化钠)15g,加入80g水,固体完全溶解,再向其中加入76g氯化钙溶液,两者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得到161g滤液。

请计算:(1)产生沉淀的质量是________g;(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

【答案】10g 10%【解析】【分析】(1)根据氯化钠、碳酸钠的性质,氯化钠不能与加入的氯化钙发生反应,碳酸钠与氯化钙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根据质量守恒计算碳酸钙沉淀的质量;(2)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为氯化钠溶液,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氯化钠由原固体中的氯化钠和反应后生成的氯化钠两部分构成。

【详解】(1)产生沉淀的质量为15g+80g+76g-161g=10g;(2)设Na2CO3的质量为x,生成NaCl的质量为y,2323Na CO+CaCl=CaCO+2NaCl106100117x10g y106100117==x10g yx=10.6g,y=11.7g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15g-10.6g+11.7g=16.1g;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6.1g161g×100%=10%答:(1)产生沉淀的质量为10g;(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0%.【点睛】本道题比较难,难点有两个:一是滤液中的溶质氯化钠包括原混合物中的氯化钠和反应生成的氯化钠;二是所得滤液的质量比较难算,不是用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而是将所加入的物质的质量全部加起来,再减去生成沉淀的质量。

2.向一定质量的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66.9g硫酸铜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得到4.9g 蓝色沉淀。

请计算:(1)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________。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

【答案】80g5%【解析】设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硫酸钠的质量为y;2NaOH + CuSO4 = Cu(OH)2↓+ Na2SO480 98 142x 4.9g y80/98=x/4.9g x= 4g142/98=y/4.9g y=7.1g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4g÷5%=80g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答: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80g;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

中考化学—推断题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附详细答案

中考化学—推断题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附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1.已知A 、B 、C 、D 、E 、F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B 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D 是红棕色固体,E 、F 常温下为无色气体,其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A 所属物质类别是_____(填“酸”“碱”或盐”)。

(2)C 的化学式是_____。

(3)F 的一种用途是_____。

(4)写出D 与E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酸 H 2O 灭火 2323CO+Fe O 2Fe+3CO 高温 【解析】【详解】(1)A 、B 、C 、D 、E 、F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B 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所以B 是碳酸钠,D 是红棕色固体,所以D 是氧化铁,E 、F 常温下为无色气体,E 、F 是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中的一种,E 会与氧化铁反应,所以E 是一氧化碳,F 是二氧化碳,A 会与碳酸钠、氧化铁反应,所以A 是盐酸,盐酸、氧化铁、碳酸钠、二氧化碳都会转化成C ,所以C 是水,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 是盐酸或硫酸,所属物质类别是:酸;(2)C 的化学式是:H 2O ;(3)F 的一种用途是:灭火;(4)D 与E 的反应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323CO+Fe O 2Fe+3CO 高温。

【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已知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且三种物质中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

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1)若乙、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且丙是有毒气体,则甲可能是_____(填化学式),写出乙转化为丙的化学方程式_____。

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计算题的经典综合题及详细答案

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计算题的经典综合题及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计算题1.某补钙药剂说明书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现将用20片该药剂制成的粉末与40盐酸混合(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恰好完全反应后称得剩余物的质量为55.6g,请回答下列问题(计算请写出过程):(1)青少年缺钙易出现的疾病是;(2)该品牌补钙药剂每片含CaCO3的质量为多少?(3)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精确到0.1%)【答案】(1)佝偻病(2)0.5g(3)18.3%【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变,故减少的质量即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利用二氧化碳的质量即可计算出碳酸钙的质量。

(1)缺钙老年人会引起骨质疏松、青少年会患佝偻病.(2)依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0g+40g﹣55.6g=4.4g设20片该药剂中含CaCO3的质量为x,40g盐酸中含HCl的质量为y,CaCO3+2HCl=CaCl2+H2O+CO2↑100 73 44x y 4.4g100/44 =x/4.4g 100/73 y/4.4gx=10g y=7.3g(2)每片含CaCO3的质量为10g÷20片=0.5g(3)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7.3g/40g×100%=18.3%答:略考点: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2.在一烧杯中盛有24.3g Na2SO4和NaCl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加入100g水使Na2SO4和NaCl全部溶解。

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分数为20%的氯化钡溶液,生成沉淀的总质量与所滴入氯化钡溶液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1)请分析当BaCl2溶液滴加到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2)请计算当滴加BaCl2溶液至图中A点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1)BaCl2NaCl (2)10.6%【解析】试题分析:(1)当沉淀的质量不再增加时,说明反应已经进行完毕,所以当BaCl2溶液滴加到B点时说明氯化钡溶液滴加过量,当BaCl2溶液滴加到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刚生成的氯化钠和原来的氯化钠以及过量的氯化钡。

中考化学—推断题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含详细答案

中考化学—推断题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含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1.已知A一G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I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F是白色沉淀;A和G,D和E的相关信息(重叠部分表示两种物质的共同点)及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图中反应条件均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物质E的化学式___________, F的化学式__________ 。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该化学反应中,A发生的是_____________反应。

【答案】 O2 CaCO3 3CO +Fe2O3 2 Fe +3CO2还原【解析】【分析】I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所以I是氢氧化钙,C能和I的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所以C是二氧化碳,F是碳酸钙;A是红色物质,G是黑色物质,并且A和G含有相同的元素,所以A是氧化铁,G是四氧化三铁,所以A和B反应生成C和D是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铁,所以B是一氧化碳,D是铁;D和E都是单质,且能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所以E是氧气。

【详解】(1)E是氧气,化学式O2;F是碳酸钙,化学式CaCO3;(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3CO +Fe2O3 2 Fe +3CO2;一氧化碳在该反应中作还原剂,发生还原反应。

2.现有一包不纯的Na2SO4固体,可能含有Fe(NO3)3、CaCO3、NaCl、MgCl2、Ba(OH)2中的一种或几种。

现做如下实验:(1)取少量固体溶于足量水,过滤得白色固体A和无色滤液B,则原固体一定不含..____。

(2)取固体A,加入足量稀HC1,固体完全溶解,则原固体一定不含..______,一定含有__。

(3)取少量滤液B,滴加NaOH溶液,无明显现象,则原固体一定不含..______。

(4)另取少量滤液B,先滴加过量______溶液,静置,再滴加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原固体中还含有NaCl。

【答案】Fe(NO3)3Ba(OH)2CaCO3MgCl2Ba(NO3)2【解析】【分析】根据硝酸铁在溶液中显黄色,碳酸钙不溶于水,溶于酸,硫酸钠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溶于酸的氢氧化镁沉淀,氯离子和银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氯化银沉淀等知识进行分析。

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综合题的经典综合题附答案

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综合题的经典综合题附答案

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2)如果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用装置 C 收集氧气,为防止受冷温度降低水回流炸裂 试管,实验完毕后应先将导气管撤出水面; (3)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该方法制取氧气和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相比优点是节约能源、装 置简单,安全易操作等;
_______? 【答案】向土壤中加入蒸馏水,振荡、静置,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上层清液滴在 pH 试纸 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 pH。 熟石灰显碱性,可与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 有氨味产生 (NH4)2CO3 AgNO3 溶液 加入 BaCl2 溶液会有 NH4Cl 生成,干扰 NH4Cl 的检 验。 2NH4Cl+ Ca(OH)2 = CaCl2 + 2NH3↑+ 2H2O 3500 t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了常见化肥的检验和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①用 pH 试纸检测土壤酸碱度的操作方法:向土壤中加入蒸馏水,振荡、静置,用干净 的玻璃棒蘸取上层清液滴在 pH 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 pH; ②熟石灰可以改良酸性土壤的原因是熟石灰显碱性,可与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发生中和反 应;
高温
3CO + Fe2O3
2Fe
+ 3CO2
160
112
x 80% 2000 t 1-2%
160 112
=
x 2000
80%
t 1-2%
x=3500t。 答:冶炼 2000 t 含杂质 2%的生铁,需要含氧化铁 80%的赤铁矿石 3500 t。 点睛:代入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物质质量一定参加反应的(或生成的)纯物质质量。
①制取 O2 的质量是________g; ②原混合物中 KClO3 的质量分数______。(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 0.1%)

中考化学——综合题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含答案

中考化学——综合题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含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综合题1.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与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Ⅰ.制取气体并验证气体性质。

(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

(2)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装置C可以收集氧气,这是因为氧气具有______的性质。

(3)装置B与D组合制取并验证CO2的某些性质。

①检查装置B的气密性的方法:______。

②若装置D中盛放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若盛放氢氧化钠溶液,则没有明显现象产生。

Ⅱ.在老师的指导下,兴趣小组同学多角度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确实能发生反应。

(4)小明进行如下实验:将收集满CO2的两支试管(相同规格)分别倒立在水和NaOH溶液中,轻轻晃动试管,产生了如下图所示现象。

①小明根据______,判断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甲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5)小菁同学取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用pH计测定溶液的pH为13.5,通入二氧化碳一会儿,测得溶液的pH为11.2,继续通入二氧化碳,再测得溶液的pH为9.2,溶液的pH 降低的原因是______,该实验可以说明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

(6)小菁根据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设计了另一个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____________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答案】长颈漏斗2KClO32KCl+ 3O2↑(或其他合理答案)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关闭止水夹,往长颈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如果长颈漏斗与锥形瓶中的液面形成稳定的水位差说明装置气密(或其他合理答案)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乙试管内液体高度比甲试管内的液体高得多(或其他合理答案) 2NaOH + CO 2 == Na 2CO 3 + H 2O 对比实验(或其他合理答案) 溶液中 NaOH 减少,溶液碱性减弱 取少量 NaOH 溶液于试管中,通入一定量二氧化碳后,再往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有大量的气泡冒出【解析】(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可知,a 是长颈漏斗;(2)A 装置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32KClO 22KCl+3O ,C 装置收集氧气的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原因是: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3)①检查装置B 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关闭止水夹,向长颈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如果长颈漏斗与锥形瓶中的液面形成稳定的水位差说明装置气密,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②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所以装置D 中若盛放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若盛放氢氧化钠溶液,则没有明显现象产生;(4)①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所以小明根据乙试管内的液体比甲试管内的液体高得多,判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2322NaOH+CO ==Na CO +H O ;②甲实验中液面的高度对比乙实验中液面的高度得出结论,所以甲实验的目的是对比实验;(5)溶液的碱性强弱与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有关,所以小菁取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用pH 计测定溶液的pH 为13.5。

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综合题的经典综合题及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综合题的经典综合题及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综合题1.如下图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几种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1)A装置中标号①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若利用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备氧气,该装置需改进的一处是________。

(2)实验室常用B装置制备CO2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若用C装置收集氢气,则产生氢气的导气管应与________(填“a”或“b”,下同)相连,若C装置中充满水,则产生氢气的导气管应与________相连。

(4)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欲得到一瓶干燥的氧气,应在B和C间连接一个装有________(填药品名称)的装置。

(5)将一瓶充满CO2的试管倒立在水槽中如图D所示,用镊子拔掉橡皮塞,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若证明CO2能与NaOH溶液反应,还应做一个对比实验是________。

【答案】酒精灯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CaCO3+2HCl=CaCl2+H2O+CO2↑b b2H2O22H2O+O2↑浓硫酸试管中的液面上升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水【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仪器的用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实验装置的选择,选择发生装置时,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等因素;选择收集装置时,要考虑气体的水溶性、能否和水发生化学反应、密度、能否和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等因素。

(1)A装置中标号①的仪器名称是酒精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在试管口需要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若利用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备氧气,该装置需改进的一处是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2)实验室常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备CO2气体,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3)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若用C装置收集氢气,则产生氢气的导气管应与b相连;氢气难溶于水,氢气的密度小于水,若C装置中充满水,则产生氢气的导气管应与b相连;(4)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浓硫酸能吸收水蒸气。

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化学推断题的经典综合题附答案

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化学推断题的经典综合题附答案

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化学推断题的经典综合题附答案 一、初中化学推断题 1.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

系,“一”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虚线圈中的两种物质类别相同.A的浓溶液有吸水性,在实验室常用作干燥剂;C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D广泛应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等工业,在生活中可用来去除油污;E的水溶液为浅绿色,F可与生石灰、水配制成具有杀菌作用的波尔多液;A的稀溶液与G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F与H.

(1)写出化学式:B ,F 。 (2)写出C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A的稀溶液与G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转化为E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4)分类观是化学的核心观念之一.以上8种物质没有涉及到的物质类别是 。 【答案】(1)HCl,CuSO4.(2)Na2CO3+Ca(OH)2═CaCO3↓+2NaOH. (3)CuO+H2SO4═CuSO4+H2O; 置换反应.(4)单质.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虚线圈中的两物质类别相同”,根据“A的浓溶液有吸水性,在实验室常用作干燥剂”,所以A是硫酸,硫酸会转化成酸B,所以B是盐酸,根据“C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所以C为氢氧化钙;根据“D广泛应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等工业,在生活中可用来去除油污”,所以D是氢氧化钠;根据“E的水溶液为浅绿色”,则E为亚铁离子的溶液;根据“F可与生石灰、水配制成具有杀菌作用的波尔多液”,则F为硫酸铜;根据“A的稀溶液与G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F与H”,所以推测G是氧化铜,H是水,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1)根据分析可知:B为HCl,F为CuSO4; (2)反应C→D,即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故其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 (3)根据分析可知:A是硫酸,G是氧化铜,则A的稀溶液与G发生反应,即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故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 F转化为E,即硫酸铜溶液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故反应的基本类型是置换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