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与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解读

科学发展观解读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新华网北京11月11日电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
这同党中央一再强调的科学发展观首先是用来指导发展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第一,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新时期以来我国的一条基本经验。
马克思指出:“一定物质财富是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即一切社会历史的第一个前提。
”毛泽东同志指出:“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
”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建立的。
革命胜利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执政党义不容辞的使命。
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巨大成就,但也经历了严重挫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
”“发展才是硬道理。
”江泽民同志也指出:“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改革开放29年来的实践证明,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就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第二,发展对于我国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
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我国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我们党要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新世纪三大历史任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始终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2021年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
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
可以说,这就完整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通过学习,我深刻地感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理论创新的一个突出成果,体现了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对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对我们把握大局、做好各项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深刻把握和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的思维理念。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
它的基本内涵是一是坚持发展这个主题;二是全面发展;三是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所谓坚持发展,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所谓协调发展,就是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科学发展观的前提。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纠正一些地方和领域出现的重经济指标,轻社会进步;重物质成果,轻人的价值;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发展的观念。
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并不意味着发展经济已退居次要位置,更不意味着经济建设不重要了。
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基础,我们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遥没有过去20多年的高速增长,就没有今天的大好局面。
我们既不能以经济发展代替社会发展,也不能因为强调发展的全面性而否定经济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更不能否定经济建设这个党的工作中心。
浅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浅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1科学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全面发展的事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在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因此,发展应当是全面的。
全面,是指各个方面都要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深化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科学发展观所追求的全面发展,就是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这四个方面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
其中,经济是基础,只有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才能为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提供坚实物质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对于经济、文化、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保证作用,只有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才能为经济、文化、社会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文化是经济、政治、社会的反映,又对经济、政治、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只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为经济、政治、社会建设提供有力精神支撑;社会建设是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在社会领域的综合体现,只有大力加强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为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提供良好社会环境。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把经济建设放在中心位置,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胡锦涛同志强调:“全党全国都要增强促进发展的紧迫感,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充分调动和切实保护广大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坚定不移地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和伟大意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和伟大意义、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根本要求和着力点,并就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出了战略部署。
把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引向深入,最重要的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下大气力抓好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把科学发展观的精神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一、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定位,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只有思想和理论上的清醒,才有政治上的坚定、行动上的自觉。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首先必须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定位,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维方式,养成按照科学发展观作决策、定政策、拟措施、抓落实的良好习惯,真正使科学发展观成为全社会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把科学发展观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来认识。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实践上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同时,也在理论上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在这个理论体系中,科学发展观是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深刻把握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而增添的新内容,因此是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点。
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不能孤立地进行。
只有把科学发展观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来认识,我们才能真正理解科学发展观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对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理论创新的重大意义,从而站在党的理论建设的高度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不仅具有丰富的理论底蕴,而且也具有大跨度的历史考量。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这一重要论断是对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实践的深刻把握,既是对发展是硬道理重要思想的深入贯彻,又是对科学发展观新的更为深刻的认识。
一、发展是硬道理是长期坚持的重要思想邓小平在视察南方讲话中,突出强调发展的极端重要性,认为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是靠发展,提出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
“对于我们这样发展中的大国来说,经济要发展得快一点,不可能总是那么平平静静、稳稳当当。
要注意经济稳定、协调发展,但稳定和协调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发展才是硬道理。
”发展是硬道理这一科学论断,内涵丰富,既包含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又包含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发展是更重要、更根本、更关键的硬道理,稳定和协调都是为了保障发展、促进发展、服从和服务于发展,否则就失去了其本来的意义。
发展是硬道理,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决定的。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要实现这一本质要求,就要靠发展来解决,不然,就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决定了我国现阶段发展生产力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应当看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落后的生产力构成了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才能不断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体现了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这一科学论断,并把它作为论述科学发展这个“主题”的前置词和出发点。
所谓本质要求,就是指内在的、根本的、必然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观的历史演进及其内在逻辑

不断向前发展是一个国家永恒的追求,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的发展,要通过社会个体、群体及其相互关系的发展来实现。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观在不断深化中指导着国家发展进程,并着力践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这一根本价值遵循成为贯穿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一条主线,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观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本质特征,彰显了社会主义中国永葆生机和活力的内在动力源泉。
一、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观的历史演进发展是一种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变化,表现为经济上的增长和物质财富的积累,以及社会上人的自由而全面的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观是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观到经济社会发展观,再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再到以人民中心的发展理念,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不断的深化。
(一)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提出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是在对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和教训的深刻总结基础上,基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时代特征而提出来的。
它充分肯定了发展的重要性,极大地提高了对发展的认识,坚定了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决心。
“发展才是硬道理。
这个问题要搞清楚。
如果分析不当,造成误解,就会变得谨小慎微,不敢解放思想,不敢放开手脚,结果是丧失时机,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邓小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论的内涵有以下三个方面: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
邓小平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
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
”基于当时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远远比我们发展快,对于社会主义的发展速度,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他说:“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到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首先,发展是硬道理。
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的基本目的是增进人民福祉,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只有坚持发展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推动国家繁荣富强。
其次,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不仅要经济发展,还要注重社会进步、生态文明等全面发展。
要把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生态文明协调统一起来,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三,人民是发展的根本要素。
科学发展观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
发展要以人为本,不仅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还要尊重人的主体地位,保障人的权利和尊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增进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四,正确处理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要求在发展过程中既要重视发展的速度,又要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既要实现经济增长,又要维护社会稳定。
要防止发展中的突发事件和问题对社会稳定的冲击,努力实现稳定发展,推动经济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健康。
第五,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提出要为人民谋幸福。
要保护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贫富差距的逐步缩小,推动共同富裕的进程。
第六,追求共同富裕。
科学发展观强调要实现发展成果共享,坚决打破剥削和贫富两极分化的困局,让更多人共享发展的红利,不断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第七,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科学发展观强调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要坚持自主创新,加强基础研究,培养创新人才,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第八,坚持和谐共享发展。
科学发展观要求发展要注重社会和谐,推动社会公平和谐发展。
实现发展过程中的合理公正分配,推动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使全体人民共同享受发展成果。
总之,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是以发展为硬道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正确处理发展与稳定的关系,追求共同富裕,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坚持和谐共享发展。
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

rg r e g t a o sfro rsca s c ntu t n F r e ee rhi t h ce — e ad da m h wep n o u o iit o s c o . u t rr sac o te sin si y l r i h n
tfc s se i y t m o e De a i ' Th o y nd t e e tb s me t o i ws f si n f i f t ng Xiopngs h e r a s l h n f ve o ce ti h a i i c
c s ftila d d e ou h . Th i w f sin fc d veop e t i a" i po tnt a d e s o ra n e p t h gt e ve o ce ti e l m n s l m i l ra n ce tv e r t a c iv m e ed pe i e ty b u ry a d o o ia i e o r a e t o e c la h e e nth l r s n l y o r Pat sa i e l g c l fe- i h i s t n l n m a cp t he m i , s e ng tu h fom a t nd a v ncn i m e , a d i sas n iai t nd ng e ki r t r fcsa d a i g w t t h i s n ti lo
z a qn I u n 2 0 ¨ h 。 ig G a g5 6 6
|毒 。 黪 _ j _鬈童 囊 。
Absrc : De eo me ti o e rd n mp ra c ”i apr f u tt me utf r ta t ” v l p n s fov ri i g i o tn e s o o nd sae ntp o - wad b e g Xio ng b s d o ye r fs il tc nsr to n Ch naat ral ng p o一 誊 r y D n a pi a e n a o ai o tuc n i i fe o r s oc s i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发展观与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关系
"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提出的,它是在总结了我党近半个世纪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以后,得出的具有深远意义的结论,为我国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只有科学地认识到什么是社会主义,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突破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制度能更好地体现我们社会主义的本质。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和社会主义主要矛盾进行科学分析所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我们的各项工作都应当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因为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因此我们要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
3.我国现在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构成了当前的社会主要矛盾,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同样"发展才是硬道理"是我们显示社会主义优越性,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4.我国贫困差距较大,迫切需要发展。
近30年来,我国的GDP增速飞快,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我国的地位大幅上升,综合国力明显提高。
用三个有利于判断,"发展才是硬道理"是一个正确的决策,为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是在坚持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充分肯定新时期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基础上,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适应现代化建设,努力把握发展规律、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解决发展难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创新了发展理念。
“发展是硬道理”强调发展的重要性;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如何发展、怎样更快更好地发展,保持发展的后劲。
“发展是硬道理”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科学发展观在坚持这一点的同时突出了发展的多维性,实质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进步的过程,强调了社会发展和社会建设。
“发展是硬道理”明确了发展
的目的是为人民,通过发展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科学发展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在发展中处理好“物”和“人”的关系,把满足人的多方面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阐明了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
“
发展是硬道理”强调把国内的事情办好;科学发展观总结了国内外的发展经验,提出了
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体现了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党和人口最大国对地球和人类的
负责态度。
科学发展观和“发展是硬道理”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它在新的历史
条件下着眼于解决发展的代价和风险问题,丰富了发展内涵、开拓了发展思路、破解了
发展难题,将极大地造福于中国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