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养羊场如何才能搞好饲养管理
《养羊场管理制度》

《养羊场管理制度》养羊场管理制度为了规范养羊场的管理工作,提高养羊场的生产效率和羊群的健康水平,特定制定了以下管理制度,并在全体员工中广泛宣传和执行。
一、养羊场基本管理要求1.养羊场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要求,不得违反环境保护和动物保护法律法规。
2.养羊场应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明确各部门职责和权责,确保工作有序进行。
3.养羊场应按照规定配备充足的饲养设施和设备,保证羊群的合理饲养环境。
4.养羊场应进行科学的养殖计划,确保养羊数量与场地、饲料和管理资源之间的合理匹配。
二、养羊场羊群管理制度1.饲养环境管理(1)养羊场应保持场地清洁整洁,定期清理羊舍和排泄物,保持饲养环境卫生。
(2)养羊场应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条件,防止过度潮湿和过度干燥对羊群的不利影响。
(3)养羊场应保证充足的通风条件,确保羊群获得新鲜空气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2.饲料管理(1)养羊场应根据羊群需求,制定合理饲料配方和喂养计划,保证羊群获得充足营养。
(2)养羊场应进行饲料质量检测,确保饲料草料无霉变、虫蛀、有害物质等问题。
(3)养羊场应注意饲料存储和保鲜,避免变质和污染。
3.疫病防控管理(1)养羊场应建立健全疫病防控制度,按时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等防病措施。
(2)养羊场应定期对羊群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疫病疑似病例。
(3)养羊场应加强卫生消毒工作,定期消毒羊舍、饲槽和饮水设施,预防疾病传播。
4.繁育管理(1)养羊场应管理好种羊,对种羊进行定期体检,确保种羊的健康和繁育能力。
(2)养羊场应建立羊群血统和个体信息档案,进行科学育种和选种工作。
(3)养羊场应制定合理的羊群繁殖计划,并合理控制羊群出生数量。
三、养羊场员工管理制度1.员工培训与教育(1)养羊场应定期组织员工培训,提高员工技术水平和养羊理论知识。
(2)养羊场应建立员工考核和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3)养羊场应加强员工安全培训,确保员工工作安全和身体健康。
适度规模羊场经营管理要点

适度规模羊场经营管理要点1. 羊场的选址羊场的选址关系到养殖效益的高低。
一般而言,选址应离城市较远,周围环境应适宜羊的生存,如水源、气候、土壤等都应符合羊养殖的要求。
2. 羊的品种选择品种的选择关系到养殖成本和养殖效果的高低。
一般而言,要考虑当地市场的需求,选择适合养殖的品种。
在羊的繁殖中,也要注意防止品种杂交,保证品质的稳定。
3. 羊舍建设羊舍的建设应符合适宜羊生存和生长的要求。
要注意硬件设施的建设,如通风系统、饮水装置、羊舍材料等都要符合标准。
羊舍的卫生也要保证,定期消毒和清洁,预防疾病的发生。
4. 饲料的配制与供给饲料的配制和供给是养殖成本的核心。
要按照羊的生长阶段和品种的需求,科学合理地配制饲料,同时还要定期检测饲料的成分,保证质量。
要合理供给饲料,避免过多或过少,影响羊的生长发育。
5. 群体管理群体管理包括疫苗接种、繁殖管理、生长发育监测等。
这些管理任务需要有专人负责,要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操作,遵循严格的养殖流程和要求。
6. 疾病防治疾病防治是羊养殖过程中必不可缺的环节。
要建立规范的防疫制度,做好疫苗接种、羊舍消毒、病羊隔离等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避免疾病的扩散和传染。
7. 销售和营销销售和营销是羊场经营的最终目标。
要建立自己的营销渠道,把产品通过经销商等途径送到市场上。
要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来开发新产品,并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口碑,满足顾客的需求。
要想建立一个适度规模的羊场,需要掌握科学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方法,注重羊的生产、管理和销售环节,保证养殖成本和经营效益的最大化。
8. 资金和财务管理适度规模的羊场建设和经营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为了保证经济效益,在建设和经营过程中要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体系,做好成本核算、资金流动和收支平衡等工作,避免财务风险。
9. 人员管理在羊场的建设和经营过程中,需要有专业的人员进行管理。
要根据工作需求,招聘高素质的兽医、技术专家和管理人员,并为其提供必要的培训和奖励。
养羊场的饲养管理制度

养羊场的饲养管理制度一、前言养羊场作为畜牧业的一种,负责养殖和管理一定数量的羊,以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
为了确保养羊场的良性运营和羊只的健康成长,需要建立完善的饲养管理制度。
本文将主要从选种、饲料管理、疫病防控、环境卫生等方面进行论述。
二、选种管理1.选择种公羊和种母羊应符合优良品种的要求,并经过专业机构的鉴定。
2.种羊应具有优良的遗传背景和产仔性能,能够有效提高养羊场的生产效益。
3.选种工作应定期进行,以使羊群的品种优化和个体品质提升。
三、饲料管理1.饲料种类应根据羊的生长发育阶段和营养需求科学配制,并确保质量安全。
2.饲料应保持新鲜,避免霉变和变质,定期检查饲料储存情况。
3.养羊场应制定合理的饲喂计划和饲喂量,根据羊的需求进行定量定时的饲喂。
4.饲喂过程中应确保羊只有充足的饮水,保持良好的饮水设施和水质。
四、疫病防控1.养羊场应建立健全的兽医防疫制度,定期进行羊只的健康检查和疫苗接种。
2.羊只的圈养和管理应合理,避免羊只互相传染病菌,保持羊只的个体健康。
3.发现有疫病症状的羊只应及时隔离并采取治疗措施,以防止疫病的扩散。
4.对于可能引起疫病传播的物品和环境,应进行定期的清洁消毒工作,保持环境卫生。
五、环境卫生1.养羊场应建立良好的环境管理制度,定期清理养殖场的粪便和污水,保持场地的整洁。
2.定期对养殖场进行消毒和杀虫,以防止病原菌和害虫的滋生。
3.养殖场的搭建和设备修缮应保持良好,定期检查和修复设施,确保养羊场的生产和管理正常进行。
4.养殖场应建立良好的废弃物处理制度,符合环保要求,避免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
六、员工培训和管理1.养羊场应建立员工培训制度,确保员工具备养羊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员工应按照养羊场的管理制度进行操作,并落实相关的责任和义务。
3.养羊场应建立正式的工作记录和档案,对员工的工作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
七、总结。
规模养羊10大关键措施

饲料品质检测与控制
总结词
定期检测饲料品质,严格控制饲料质量。
详细描述
定期对饲料进行品质检测,如营养成分、卫生指标等,确保饲料质量符合标准。同时,建立严格的饲 料质量控制体系,从饲料原料采购、储存、加工到饲喂等各个环节进行监控,确保饲料质量和安全。
04
饲养管理
分群饲养
01
根据羊的品种、性别、年龄、体 重和健康状况进行分群饲养,有 利于更好地满足不同羊群的需求 ,提高饲养效果。
02
分群饲养可以更好地控制饲料投 喂量,避免浪费,同时也有利于 提高羊的采食量和生长速度。
饲养密度与饮水管理
饲养密度过高会导致羊群拥挤,容易 引发疾病和生长受阻;饲养密度过低 则会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合理控制 饲养密度至关重要。
提供充足、清洁的饮水是规模养羊的 重要措施之一。确保水源充足、水质 良好,定期清洗水槽,保证羊群的饮 水安全。
波尔山羊
原产于南非,适应性强,适合 山区养殖。
夏洛莱羊
法国品种,肉质细嫩,适合草 地放牧。
品种选择原则
适应性
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土壤和环 境的品种。
生长速度
选择生长速度快、经济效益高 的品种。
繁殖能力
选择繁殖能力强、遗传性能稳 定的品种。
抗病能力
选择抗病能力强、不易感染疾 病的品种。
引种注意事项
确保来源可靠
07
环境卫生
羊舍清洁与消毒
定期清扫羊舍,保持环境卫生整洁
01
及时清理羊舍内的粪便、尿液和其他污物,防止细菌和病毒滋
生。
定期消毒
02
对羊舍、饮水槽、饲料槽等设施进行定期消毒,可使用漂白干燥
03
干燥的环境有助于抑制细菌繁殖,保持羊舍干燥可以有效降低
养羊管理制度

养羊管理制度一、养羊管理概述养羊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全面、系统的管理制度来确保羊群的健康和生产。
养羊管理制度是指为了规范养羊过程中的各项管理工作,确保养羊过程中的安全、卫生、生产和环境的相关制度、规章、制度等内容。
二、养羊场基本情况1. 养羊场地理位置:养羊场位于宁夏自治区中部的山地,气候温和,适合养羊。
2. 养羊场面积:10万亩。
3. 养羊品种:主要养殖草原羊、新绵羊等品种。
三、饲养管理1. 配种管理:定期对母羊进行配种,选择良种进行繁殖,确保后代具有优良的遗传品质。
2. 料储管理:定期检查饲料储存状况,保证饲料质量,避免发霉、变质等情况。
3. 饮水管理:保证养羊场内的饮水设施完好,水质干净,定期清洁水槽,保证羊只正常饮水。
四、疫病防控1. 定期驱虫:每月对羊群进行一次驱虫,有效控制寄生虫感染。
2. 疫苗接种:定期对羊群进行疫苗接种,预防疾病的爆发,确保羊群的健康。
3. 疫病检测:定期对羊群进行临床检查,及时发现疾病,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五、集团化养殖管理1. 规范化管理:制定养羊的计划、目标、措施,全面提高羊场的生产效益。
2. 信息化管理:建立羊场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对养羊环境、饲养情况、生产状况等信息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3. 精准化管理:对养羊过程中的种植、饲养、疫病防控等方面进行精准化管理,提高养羊效益。
六、环保管理1. 畜舍环保:加强对养羊场环境的保护,定期清理畜舍,保证通风、采光等设施的正常使用。
2. 粪污处理:对养羊场产生的粪便进行合理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3. 废水处理:对养羊场产生的废水进行科学处理,避免对水资源造成污染。
七、安全管理1. 电力安全:对养羊场的电力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用电安全。
2. 防火安全:定期进行消防设施的检查和维护,保证养羊场的防火安全。
3. 安全教育:对养羊场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防能力。
八、经济管理1. 成本控制:对养羊场的生产成本进行预算和控制,提高生产效益。
羊场科学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羊场科学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一、饲料管理1. 合理配制饲料。
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羊的饲养需要,合理搭配粗饲料和浓饲料,确保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
2. 建立饲料储存库。
建立饲料储存库,用于存放饲料,避免因天气原因导致饲料不足。
3. 确保饲料的干净卫生。
饲料存放要干燥、通风、无异味,避免饲料霉变、变质。
4. 定期清理饲槽和水槽。
定期清理饲槽和水槽,确保饲料和饮水的清洁卫生。
5. 合理投喂。
根据羊的实际需要,合理安排饲料投喂次数和量,避免浪费和营养不均衡。
二、饮水管理1. 提供清洁饮水。
定期清洗水槽和饮水设施,保证羊群能够获得清洁、新鲜的饮水。
2. 确保充足的饮水量。
确保饲养场提供足够的饮水量,满足羊的饮水需求。
3. 饮水设施的布置合理。
饮水设施的布置要合理,方便羊群饮水,避免发生排挤现象。
三、聚群管理1. 群体化饲养。
羊应采取群体化饲养方式,保证羊群之间的相互交流,减少羊只之间的紧张情绪。
2. 合理规模配群。
根据羊只的品种、体重、性别等因素,合理规模配群,避免产生群体结构不稳定的情况。
3. 定期换群。
羊只定期换群,防止因长时间相处产生交配障碍或者群体间发生冲突。
四、疫病防控1.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
根据疫苗接种的规定,定期对羊只进行疫苗接种,确保羊只的健康。
2. 定期进行体检。
定期对羊只进行体检,及时发现疾病和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3. 控制外界病原体的传播。
加强对饲养场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卫生控制,减少病原体传播的机会。
五、环境管理1. 保持饲养场的清洁卫生。
定期清理饲养场的粪便和杂草,保持场地的清洁卫生,避免病菌滋生。
2. 维持适宜的环境温度。
根据羊只的品种和生长阶段,合理调节饲养场的温度,确保羊只的舒适。
3. 提供充足的空间。
确保饲养场提供充足的运动空间,避免羊只因空间过小而产生不适应情况。
六、生产管理1. 合理配种。
根据羊只的品种、类型和繁殖需求,合理安排配种,确保后代的优良品质。
2. 管理产后护理。
养羊技术及管理制度

养羊技术及管理制度一、养羊技术1. 羊舍建设(1)羊舍应建在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的地方,地势平坦,周围无积水。
(2)羊舍的设计应符合羊的生长发育特点,保持空气流通,排泄物易于清理。
(3)在羊舍的地面要铺设垫草或干草,以保持干燥和清洁,避免羊患疾病。
2. 饲料管理(1)饲料应根据羊的品种、年龄和生长阶段进行合理配比,保证其营养均衡。
(2)要定期清理饲料槽和饮水器,保证饲料和饮水的卫生。
(3)定期检查饲料的质量,防止发霉或受潮等情况对羊只的影响。
3. 疾病防治(1)要根据季节和气候变化,定期对羊只进行体检,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2)要根据养殖规模和地域特点,制定合理的疫苗接种计划,预防羊只的常见疾病。
(3)对于发生传染病疫情的地区,要加强羊只的隔离管理,避免疫情的蔓延。
4. 羊只的繁殖管理(1)对于种羊的选择要注意其品种、血统、生殖能力等指标,以保证后代的优良品质。
(2)要根据不同羊只的生长发育情况,合理安排繁殖期,避免过早或过晚的繁殖对羊只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3)要进行科学繁殖管理,包括配种、妊娠、分娩等各个环节的管理,以保证羊只的繁殖效率。
5. 羊只的生长发育(1)要定期对羊只进行体重测定和生长监测,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饲料和管理措施,以保证羊只的健康生长。
(2)要进行全面的保健工作,包括定期剪羊毛、修剪蹄甲、预防蛆虫等,保证羊只的舒适和健康。
二、养羊管理制度1. 养羊场的管理(1)建立健全的养羊场管理制度,包括组织结构、职责分工、人员岗位等,以保证养羊工作的高效进行。
(2)要定期组织全员培训,提高员工的养羊技术和管理水平,增强员工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2. 羊舍卫生管理(1)要定期对羊舍进行消毒和清洁,保证羊舍的卫生环境,减少疾病传播的可能。
(2)要建立健全的羊舍卫生管理制度,包括定期检查、清理垫草、更换饲料槽、修理水管等工作,保证羊舍的卫生安全。
3. 饲料管理制度(1)要建立科学的饲料管理制度,包括饲料采购、储存、配送等各个环节,保证饲料的质量和供应充足。
养殖羊场管理制度

养殖羊场管理制度一、概述养殖羊场作为一个大型养殖企业,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对于保障羊场的正常运转和生产效益至关重要。
本管理制度的制订旨在规范养殖过程中的各项管理工作,确保养殖羊场的正常生产秩序,促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二、管理机构设置1. 养殖羊场设立养殖管理部门,直接负责养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
2. 养殖管理部门下设养殖主管、配种员、饲养员等职务,各岗位职责明确。
三、养殖技术要求1. 饲养环境:养殖场要保持通风良好、温度适宜、湿度适中的环境,确保羊群生长发育良好。
2. 饲料管理:科学配制饲料,保证羊群的全面营养需求,合理控制饲料供给量。
3. 疫病防控:定期对羊群进行疫苗接种和防疫药物的使用,确保羊群健康。
4. 疾病处理:对发现生病的羊只采取隔离措施,并及时配合兽医进行治疗。
四、养殖管理流程1. 羊只种植选择:选择优质的品种进行种植和培育,确保羊只的生长性能和肉质品质。
2. 配种管理:严格执行配种计划,确保羊群的遗传品质和繁殖效益。
3. 妊娠期管理:对怀孕的羊只进行科学的饲养和照料,保障胎儿和母体的健康。
4. 分娩管理:确保产羊过程中的安全和顺利进行,并做好产羊后的护理工作。
五、养殖场规范操作1. 养殖场内禁止吸烟,严禁乱扔垃圾和乱涂乱画。
2. 员工着装要整洁,佩戴防护用具,遵守操作规程。
3. 定期进行卫生消毒工作,保持养殖场的清洁卫生。
六、养殖场安全管理1. 制定安全生产手册,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操作规程。
2. 定期组织进行安全演练,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
3. 对危险设施和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的安全运行。
七、养殖场绩效考核1. 每月对养殖场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情况进行绩效考核,按照绩效考核结果对相关人员进行奖罚。
2. 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及时调整管理策略,提高养殖效益。
八、养殖场管理制度的实施1. 养殖场管理制度由养殖管理部门负责落实和执行,确保各项管理措施的有效实施。
2. 定期对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和修订,及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管理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模养羊场如何才能搞好饲养管理
羊肉营养价值高,符合当今世界食物结构朝着高蛋白低脂肪发展的方向;肉羊是高效节粮型草食家畜,发展符合国情民意;养殖肉用山绵羊具有投资少、见效快,不仅能有效地开发利用草山草坡资源,而且能充分利用农闲地、退耕地种植的优质牧草。
传统的山绵羊饲养是以放牧为主,一些地方由于过度放牧,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当前,舍饲养羊已成为养羊户选择的一种主要饲养模式。
1 羊场建筑和主要设施
1.1 养舍选址羊场选择和建筑羊舍,需要根据现有山羊数量和发展规模以及资金状况、机械化程度等来制定规划。
同时,还应充分考虑当地条件,降低生产成本等。
羊舍应建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通风干燥,向阳透光,水源充足的地方。
1.2 修建楼式羊舍羊舍一般宽4~6米,高2~3米,长度根据养羊的数量而定,羊舍面积以每只成羊1.2~1.5平方米计算,舍旁修建运动场,周围栽植树木遮阴。
楼板用木条、竹条或细木棍钉成间距1~1.5厘米的床面,以便粪、尿落于地面。
羊床可分栏隔断,也可做成活动板面。
1.3 舍内要求与设计舍内用可移动的木栏分隔成公羊圈、母羊圈、羔羊圈、育肥羊圈,圈内设草架、饲槽和饮水设备。
舍内靠墙用木条设置草架,草架高1
米左右,间隔出15厘米宽的采食缝隙。
料槽可用水泥或木板制成长槽,一般上宽25厘米、下宽22厘米,深10~15厘米,槽底呈弧形,最好留一个向外的出水孔。
饮水设备沿墙设置,可选用自动饮水器,每3米安装一个,也可安装水槽或水盆。
1.4 药浴池应在圈舍附近建药浴池,药浴池成狭长的水池,深不小于1米,池底宽30~60厘米,上口宽60~80厘米;入口端呈斜坡状,便于羊只入池;出口端建有一定斜坡度的台阶,以便羊身上的药液流回池内。
2 引种时的注意事项
2.1 引羊出发前的准备在引羊出发前,根据当地农业生产、饲草饲料、地理位置等因素加以分析,有针对性地考察几个品种羊的特性及对当地的适应性,进而确定引进什么品种,是山羊还是绵羊。
如黄河以南地区,适于山羊饲养,在寒冷的北方则比较适合于绵羊饲养,山区丘陵地区也较适于山羊饲养。
要根据自己的财力,合理确定引羊数量,做到既有钱买羊,又有钱养羊。
准备购羊前要备足草料,修缮羊舍,配备必要的设施。
2.2 选择引羊时间引羊最适合季节为春秋两季,这是因为两季气温不高不低,天气不冷不热。
最忌在夏季引种,6~9月份天气炎热、多雨,大都不利于远距离运输。
如果引羊距离较近,不超过一天的时间,可不考虑引羊的季节。
对于引地方良种羊,这些羊大都集中在农民手中,所以要尽量避开夏收和三秋农忙时节,这时大部分农户顾不上卖羊,选择面窄,难以把羊引好。
2.3 选购羊只羊只的挑选是养羊能够顺利发展的关键一环,如果农民要到种羊场去引羊,首先要了解该羊场是否有畜牧部门签发的《种畜禽生产许可证》、《种羊合格证》及《系谱耳号登记》,三者是否齐全。
若到主产地农户收购,应主动与当地畜牧部门联系,也可委托畜牧部门办理,让他们把好质量关。
挑选时,要看它的外貌特征是否符合本品种特征,公羊要选择1~2岁,手摸睾丸富有弹性;手摸有痛感的多患有睾丸炎,膘情中上等但不要过肥过瘦。
.
母羊多选择周岁左右,这些羊多半正处在配种期,母羊要强壮,乳头大而均匀,
视群体大小确定公羊数,一般比例要求1:15~20,群体越小,可适当增加公羊数,以防近交。
3 确保规模养羊成功的关键
3.1 降低饲养成本羊是草食动物,与食粮动物猪禽相比,生长发育速度缓慢,生产效率低,所以饲养成本的降低是规模养羊场经营能否成功的关键。
在优质花生秧、红薯秧、豆秧价格在0.15元/公斤以上的地方,必须采用种草养羊或青贮技术,确保饲草成本降低。
如种植优质牧草,可较好的解决农区养羊优质秸秆不足及优质秸秆价高限制规模养羊发展的难题。
另外,微贮、氨化、碱化等先进秸秆处理技术,也是提高低质秸秆利用率、降低饲料成本的关键技术。
例如,用发酵秸秆粉和麸皮,然后加一些玉米糁喂养,就不需再加豆饼饲料,这对降低饲料成本效果更是显著。
3.2 选择优良品种父本应选择个体大、生长速度快、食谱广、产肉性能和肉质好、屠宰率高、适应性强的品种。
生产中常用萨能奶山羊做第1父本和波尔山羊作第2父本。
3.3 确定杂交模式山羊杂交有二元杂交、三元杂交和级进杂交3种方式。
如果规模养殖场或养殖大户饲养的是本地山羊,可以引进萨能山羊或波尔种公羊进行二元杂交,杂种公羊全部肥育,杂种母羊可肥育也可留作种用再与波尔山羊杂交。
其中,萨本二元母羊与波尔公羊的杂交称为三元杂交,杂交后代全部肥育;波本二元母羊与波尔公羊的杂交称为级进二元杂交,波萨本三元杂交母羊再与波尔公羊杂交成为级进三元杂交。
从杂交效果看,三元杂交优于二元杂交,级进三元杂交又优于三元杂交。
3.4 调整产羔季节,提高羔羊成活率美国等一些国家在羊肉生产中十分重视繁殖季节和批量生产,其经验是3月份密集产羔,7~11月份上市。
我国河北,贵州等省也在这方面做了些研究,总结出了一些有益经验。
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可采用同期发情繁殖技术,将配种季节调整到9~10月,第二年2~3月集中产羔,可有效地降低羔羊死亡率。
3.5 适时免疫驱虫羊舍内外要经常打扫,并用漂白粉、百毒杀等定期消毒。
春秋两季分别用灭虫丁、左旋脒唑、敌百虫等广谱驱虫药对羊只进行体内外驱虫,并根据本地羊群疫病流行情况选用3联苗或5联苗、羊痘、口蹄疫灭活疫苗和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等进行定期或不定期防疫。
3.6 把握适度规模肉用山羊养殖的适度规模决定于养殖户的投资能力、市场价格、饲草面积、饲养管理条件和公母比例等诸多因素。
实践表明,能繁母羊饲养的最小规模不宜低于20只,适度规模应为40~50只。
对于专门从事羔羊育肥的专业大户养殖规模控制在100~150只为宜。
3.7 合理分群饲养由于种羊、妊娠母羊和羔羊的生产目的不同,对饲草饲料质量和饲养管理条件有着不同的要求,混养容易造成羔羊营养缺乏,使育肥期延长,进而增加饲养成本;种公羊乱交滥配,影响其利用率,甚至导致羊群的整体退化。
因此,养殖户应当根据生产的目的、要求和年龄结构对羊群进行合理分群饲养。
3.8 建设高床羊圈漏缝地板羊圈具有干燥、通风、粪便易于清除等优点,可以大大减少羊疾病的发生。
漏缝地板距离地面的高度为30~50厘米,板材可选用木条和毛竹片等,相互之间的距离为3厘米左右。
冬季还应在漏缝地板上放置木质羊床供羊躺卧。
同时要调教山羊定点排泄粪便,保持羊床清洁干燥。
.
3.9 羔羊舍饲育肥羔羊育肥的目标使提高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
在保证充足青绿饲料或干草的前提下,补饲矿物质和精料。
养殖户可购买山羊矿务质舔砖,将
其挂在圈内供羊自由舔食。
精料可选用玉米、豆饼等原料自行配制。
其配方为:玉米55%、麦麸25%、米糠4%、菜籽饼8%和豆饼8%。
3.10 适宜体重出栏肉用山绵羊出栏的适宜体重要根据日增重、饲料利用率、屠宰率等生产性能指标和市场需求来综合判定。
出栏体重过低,山绵羊的生长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产肉量也低;出栏体重过高,虽然产肉量增加,但饲料利用率下降。
杂交羊生长的高峰期较本地羊延迟,其适宜出栏体重应比本地羊大。
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