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的世界练习题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单元练习题(含解析)(新版)沪科版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一、选择题1.小明和小丽站在路边等校车,小丽说自己是运动的,她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 路灯B. 路边的树木C. 小明D. 驶来的校车2.甲、乙两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的1/3,则( )A.甲通过的路程是乙通过路程的1/3B.乙所用时间是甲所用时间的1/3C.通过相同的路程,乙所用的时间是甲所用时间的3倍D.在相同的时间内,乙通过的路程是甲通过路程的3倍3. 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A. 山B. 船C. 房屋D. 河岸4.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方法是()A. 看速度大小B. 选定参照物C. 看路程长远D. 看地面5.我们都知道“刻舟求剑”的故事,当船行靠岸后,从记号处下水不能找到剑,这是因为剑主选错了参照物.要确定落水之剑的位置,剑主应选择的参照物是()A. 船夫B. 其它行驶的船C. 流水D. 河岸上的树木6.如图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象,则选项中能与之相对应的v﹣t图象是()A. B. C. D.7.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它在每1min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那么这个物体所做的运动()A. 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B. 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C. 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可能是变速直线运动D. 既不是匀速直线运动,也不是变速直线运动8.探究物体的运动快慢,可以先把物体将要通过的路程分成若干段,再分别测量物体通过每段路程所需要的时间。
如图12-3-5所示,将运动员跑步的路程分为长度相同的三段,分别测量运动员跑过每段路程所需的时间,就可以确定运动员跑步时速度的变化情况。
由图可知,运动员在此运动过程中的速度是()图12-3-5A. 不变B. 逐渐变大C. 逐渐变小D. 先减小再变大9.汽车的速度是10m/s,读作()A. 每秒10米B. 10米每秒C. 10每秒米D. 10米秒10.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A. 天平B. 温度计C. 刻度尺D. 钟表11.如图所示为“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飞行器即将对接时的模拟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完成对接后,“神舟八号”相对于“天宫一号”是运动的B. 在完成对接后,“神舟八号”相对于“天宫一号”是静止的C. “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在轨道上运行时没有质量D. “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在轨道上运行时没有惯性12.如图是小明做“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过程,图中的停表(停表每格为1s)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A、B、C三点的时刻,B点是全程AC的中点.关于小车通过上、下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和平均速度的关系,正确的是()A. t AB<t BCB. t AB=t BCC. v AB>v BCD. v AB<v BC二、填空题13.南京到北京的特快列车,第一天21:30从南京出发,第二天7:30到达北京,共经历了________h.14.如图所示是刻度尺测一物体长度时的情景,该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 。
八年级物理《运动的世界》练习题

双墩青少年活动中心八年级物理《运动的世界》练习题一、选择题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法国飞行员在飞行时,用手抓住了一颗德军射出的子弹。
这个飞行员能很容易抓住子弹的原因是()A.飞行员飞行的速度不大B.子弹飞行的速度不大C.子弹相对于飞行员的速度不大D.飞行员的力气大2、有一位坐在开往上海的轮船上的乘客说:“上海终于来到了我身边”,他说这话选择的参照物是()A.轮船B.上海C.海水D.其他船只3、在车站上有两辆列车,甲车上的人看见车站向东运动,乙车上的人看到甲车不动,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则()A.甲、乙车均静止B.甲向西驶、乙不动C.乙向西驶、甲不动D.甲、乙以同速向西驶4、下列关于物体运动情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正在进站的火车做变速运动B.从光滑的斜坡上滚下的小球做匀速运动C.匀速行驶的汽车上掉下的货物一定做曲线运动D.月亮总是静止在地球的上空5、关于地球的同步通信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B.它相对于太阳是静止的C.它绕地心运转一周的时间为24小时D.它相对于月球是运动的6、飞机水平匀速飞行,从飞机上先后竖直向下抛出三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地面上的人看见这三个物体在空中排列情况是图示中的()A.B.C.D.7、甲、乙两物体相对于地面分别以5m/s和6m/s的速度向北运动,以下列哪个物体作参照物时,甲物的速度在数值上较小()A.地球B.太阳C.乙物体D.无法选择8、羚羊奔跑速度是20m/s,一短跑运动员5秒内跑完50米路程,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km/h,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列的顺序是()A.汽车、羚羊、运动员B.羚羊、汽车、运动员C.运动员、汽车、羚羊D.运动员、羚羊、汽车9、一个乘客以2m/s的速度在长20m的车厢内行走。
当火车匀速前进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乘客用10s可以从车厢头走到车厢尾B.乘客从车厢头走到车厢尾的时间多于10sC.乘客从车厢头走到车厢尾的时间少于10sD.乘客从车厢头走到车厢尾所用时间小于从车厢尾走到车厢头的时间10、甲乙两人多次进行百米赛跑,每次甲总比乙提前10m到达终点,现让甲后退起跑线10m,乙仍在起点同时进行赛跑,则()A.甲乙同时到达终点B.甲先到终点C.乙先到终点D.无法确定11、轮船从甲地到乙地顺水航行速度是40km/h,从乙地返回甲地逆水航行速度是30km/h,那么轮船在甲、乙两地往返的平均速度是()A.35km/h B.34.3km/hC.36km/h D.32km/h12、李明的家距学校600m,某天他上学时,先以1m/s的速度走完前一半路程,为了不迟到,他改为1.5m/s 的速度走完后一半路程,他上学走路的平均速度是()A.1.2m/s B.1.25m/sC.2m/s D.2.5m/s13、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第5s时的速度为1m/s,则在前2s的速度是()A.0.5m/s B.0.4m/sC.1m/s D.2m/s14、汽车以6m/s的速度匀速驶上长为60m的斜坡顶,接着又以10m/s的速度从坡顶沿原路匀速返回,该汽车下坡的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7.5m/s B.8m/sC.6.25m/s D.3.75m/s15、某同学百米赛跑成绩为10s,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他每秒通过的路程是10mB.他赛跑时做匀速直线运动C.他在百米内平均速度为10m/sD.他在冲线时的速度可能大于10m/s16、甲、乙两人沿平直的蓄水大坝并肩行走,上坝后第1min走了40m,第2min走了30m,连续走完190m 大坝共用了4min,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他们在第 2min内,一定是做匀速直线运动B.他们走完120m路程的平均速度是0.5m/sC.他们在第1min和最后1min的平均速度一定不相等D.在行走中,甲相对于乙的速度是0m/s17、某人沿直线从甲地到乙地共用100min,在第一个10min内走过80m,在第二个10min内走了120m,则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他第一个10min内的平均速度为0.2m/sB.他第二个10min内的平均速度为0.2m/sC.他前20min内的平均速度为0.6m/sD.甲、乙两地相距1000m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变速直线运动中的物体的速度是变化的B.瞬时速度就是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C.瞬时速度可以看成时间趋近于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D.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19、关于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手榴弹出手时的速度是20m/s,是瞬时速度B.汽车通过某广告牌的速度是30km/h,是平均速度C.小球下落中第1s末的速度为10m/s,是平均速度D.火车从甲站到乙站的速度是60km/h,是平均速度20、一辆摩托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起动后第1秒内,第2秒内,第3秒内和第4秒内通过的路程分别是1米,2米,3米,4米,摩托车()A.前2秒内做匀速直线运动B.第3秒内做匀速直线运动C.这4秒内做匀速直线运动D.这4秒内做变速直线运动二、填空题21、长征三号火箭运载同步卫星升空,此时,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____________的,以火箭为参照物,卫星是____________的,当卫星脱离火箭绕地球运转时,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____________的,以火箭为参照物,卫星是____________的。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综合练习 试题

图 1图2 心尺引州丑巴孔市中潭学校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综合练习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航天员费俊龙和聂海盛乘坐“神舟六号〞飞船返回舱返回地球时,返回舱相对于地球是______的,费俊龙和聂海盛相对于返回舱是______的.2.天安门的旗杆高度是30______(填上适宜的单位).电视机的尺寸是用荧光屏的对角线的长度来表示的.1英寸=2.54cm ,一台25英寸彩色电视机荧光屏的对角线长度是_______cm . 3.图1中收割机司机的判断是以_________为参照物的,田野旁的小朋友的判断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的。
4.如图2所示,木块的长度为_______cm 。
此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_______cm 。
5.有一首词是这样写的“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是以_______为参照物,“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是以_______为参照物.6.根据自己的经验给下面测量的结果补上适宜的单位.细铅笔芯直径是0.7______,百米赛跑男子记录2______.7.搬运工人将电冰箱搬到楼上的过程中,以图 4图5________为参照物,电冰箱被认为是静止的,以_________为参照物,电冰箱被认为是运动的。
8.小红已经测出自正常步行的平均速度是1.2m/s ,合_______km/h ;她家离720m ,为了不迟到,她至少提前______分钟从家出发.9.如图3所示“森林动物〞运动会中龟兔赛跑的情景.请你观察情境,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比较___ ____,判断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快.由于兔子麻痹轻敌,中途睡了一觉,“裁判员〞通过比较_______ _,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运动得快.物理学中用_______表示运动快慢的程度.10.某人坐在匀速行驶的船上,相对于人来说,小船是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假设小船的速度是2m/s ,经过15min ,小船前进了______m . 11.在遵守交通规那么的前提下,从看到图4中的两个交通标志牌的地方到达西大桥,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要_______min .12.“采用最新技术制成的纳米机器人小得像跳蚤一样〞,“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比邻星’距我们约光年〞,这里提到的纳米、光年都是 的单位.一千多年前,唐朝的大诗人李白曾在感慨长江的壮美景观的诗中写道“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两岸青山相对出〞所选的参照物是__________.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3.战斗机在空中加油时的情景如图5所以,加油机的速度是800km/h ,那么此时战斗机的速度应尽可能为 ( )A、0B、等于800km/hC、大于800km/hD、小于800kin/h14.如图6所示,在使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时,操作正确的选项是 ( )图6A B C D15.以下物体的长度最接近于6×104μm的是 ( )A、课桌长度B、物理课本的厚度C、墨水瓶的高度D、铅笔芯的直径16.你身体上最接近5cm长度的是( ).A.肩膀的宽度 B.大拇指的长度C.指甲的长度 D.手臂的长度17.诗人曾写下这样的诗句:“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诗人选择的参照物是( )A、桥B、河岸C、水D、岸上的树18.某学生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忘记写单位,试判断以下哪个数据的单位是“cm〞 ( )A、一支铅笔的直径是B、茶杯的高度是1C、物理书的长度是2D、他自己的身高是15图7 19.某同学测物理课本的宽,四次测量记录如下,其中错误的记录是 ( )A、18.41cmB、18.42cmC、18.40cmD、18.62cm20.汽车司机座位前,安装着速度计,它可以指出汽车的行驶速度,如果速度计的指针如图7所示,汽车用这个速度行驶30min通过的距离是 ( )A、2100kmB、35kmC、70kmD、32.5km21.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0.5min内是起动阶段,运动越来越快,它在起动阶段的最后2s内通过的路程是10m,那么汽车在这0.5min内的平均速度一定是 ( )A、等于5m/sB、大于5m/sC、小于5m/sD、无法判断22.我国研制并自行发射的同步通信卫星,是无线电波传播的中继站,这类卫星虽绕地球转动,但我们却觉得它在空中静止不动,这是因为观察者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太阳 D.月亮 C.地球 D.宇宙飞船23.假设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人对着相距425m的高山喊一声,听到回声需经过的时间是{ }A、sB、0.625sC、0.8sD、5s24.据报载,第一次世界HY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m高空飞行时,发现飞机玻璃旁边一小昆虫在游动,他顺手抓过来一看,啊!竟然是一颗子弹,这件事发生的可能性是( ).A.子弹飞行速度很慢B.飞机飞得很快C.子弹在空中静止D.子弹与飞机同方向飞行,且飞行速度接近三、实验探究题:〔12分〕25.(5分)给你一把刻度尺,怎样很快地粗略测出从教学楼到校门口的距离.26.〔7分〕实验桌上有以下器材:刻度尺一把、三角板两块、足够长的纸条、细钢针.你能从中选出一组器材,测量出圆柱体的直径吗?说出你选取的器材及测量方法(必要时可画图说明).四、计算题:〔29分〕27.〔8分〕小张从乘飞机去,飞行距离1040km,所乘航班起飞时间是9时30分,飞行速度为180m/s.他在的朋友李明从的住地开轿车到机场接他,李明住地离机场28km,假设轿车行驶速度为11m/s,为了按时接人,李明从住地出发的时间应为几时几分?28.〔8分〕一辆汽车在公路从甲地开往乙地,在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36km/h,后半程的平均速度是54km/h,那么汽车在全部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9.〔13分〕野兔在草地上以10m/s的速度向前方树洞奔逃。
运动的世界习题

运动的世界一、选择题1.下列物体的长度,接近1dm 的是( )A.乒乓球的直径 B.成人拳头的宽度 C.火柴盒的长度 D.保温瓶的高度2.小红在路上骑自行车,若说她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A .迎面走来的行人B .路旁的树木C .小红骑的自行车D .从身边超越的汽车3.下列情况中是因为误差而引起结果不准确的是( )A. 测量时物体的边缘未对准“0”刻度线B. 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C. 观察时视线未能与刻度尺垂直D. 读数时没有再估读一位数字4. 安装窗户上的玻璃时,最好选用( )A. 分度值为1cm 的1m 长的直尺B. 分度值为1dm 的20m 长的卷尺C. 分度值为1mm 的2m 长的直尺D. 分度值为1cm 的2m 长的直尺5.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工具有关B. 真实值与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始终存在C. 误差不能避免,但是可以尽量减小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6.如图所示,由于风的缘故,河岸上的旗帜如图飘扬。
在河面上的两艘船上旗帜如图状态,则关于两条船的运动状态的判断,正确的是( )A .乙船肯定是向左运动的B .甲船肯定是静止的C .甲船肯定是向右运动的D .乙船肯定是静止的7.下图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8.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ts v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V 与S 成正比 B 、V 与t 成反比C 、S 与t 成正比D 、以上说法都不对 9.在新型飞机研制中,将飞机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模拟气流迎面吹来,便可以模拟空中的飞行情况,此时,机舱里的飞行员感觉飞机在飞行,则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A .飞机B .模拟气流C .地面D .他本人10. 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要求中做法不必要的是( )A. 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B. 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起C. 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D. 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注明单位11.甲、乙两物体都作匀速直线运动,甲、乙所用时间之比为2:1;若乙通过的路程是甲的1/4,则甲、乙的速度之比是( )A 、1:2B 、8:1C 、2:1D 、1:8、12.在学校运动会上,小明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2-3章 运动的世界、声的世界测试题

运动的世界声的世界练习题1、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A.分别是船和山B.分别是山和船C.都是船D.都是山2、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可知,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与时间或路程无关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D、速度随时间或路程的改变而改变3、关于误差的概念,下列测量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测量方法正确就不会产生误差B、误差是测量时未遵循操作规则而引起的C、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D、选用精密测量仪器,改进试验方法,可以减少误差4.用拉长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是()A 偏大B 一样C 偏小D 无法确定5、三个同学同时登一座山,他们登山的平均速度为:甲是3.5km/h,乙是1m/s,丙是每分钟走63m,则谁最先登上山顶()A、甲B、乙C、丙D、同时到达6、一个物体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由静止起在20s内加速到20m/s,共运动了80m,该物体在20s内的平均速度是()A、20m/s B、40m/s C、8m/s D、4m/s7、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若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是2:3甲、乙两物体的运动路程之比是4:3,则它们的运动时间之比是:()A、8∶9B、9∶8C、1∶2D、2∶18、在2008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活动中,现场某记者同时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旗帜和附近的甲、乙两火炬照片,如图所示。
根据它们的飘动方向,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火炬一定静止B.甲火炬一定向右运动C.乙火炬一定静止D.乙火炬一定向左运动9、地球同步卫星定点在赤道上空某一位置,对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步卫星定点于赤道上空,是以太阳作为参照物的B、同步卫星定点于赤道上空,是以地球作为参照物的C、如果在同步卫星上观看地球,则地球在转动D、如果在同步卫星上观看太阳,则太阳是静止的10、2013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青年歌手大奖赛中,歌手们美妙的“高音”、“低音”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的“高”、“低”是指声音中的()A.音调B.音色C.响度D.振幅11、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题才能让老师和同学们都能听清楚。
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

物理练习(运动的世界)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一、填空题1、完成下列单位转换(1)50m=__________km(2)36km/h=_________m/s(3)0.6min=_______h2、上初三的王宁同学今年15岁了,身高17.2。
他的家到学校的路程是1.5km,他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15km/h,则他骑自行车上学上所需的时间为h3、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_____m/s;为实现我国的探月计划,向月球发射的激光到达月球并返回地面共需2.56s、则地球和月球间的距离是______m。
4、某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它在前5s钟内通过的路程是8m,在接下来的6s内通过的路程是10.8m,在前5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在后5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它在这11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此物体在做________运动.5、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8s钟内通过的路程是20m,那么,在最初4s时间内运动的速度是________m/s.(保留一位小数)6、运动会的百米赛跑,两个终点计时员分别选择如下两种方式开始计时:A.听到枪声时开始计时、B.看到发令枪冒烟时开始计时.则两计时员中按_______方式计时较为准确(填“A”或“B”);若已知按B方式计时员记录某同学的百米赛跑成绩为12.3s,则按A方式记录该同学成绩约为_____.(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7、如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不正确8、五名同学先后对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五次精确测量,记录结果分别是:14.72 cm ,14.71 cm ,14.82 cm ,14.73 cm ,14.73cm 。
根据数据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其中有一次记录结果是错误的,它是,本次测量的结果应记作 。
运动的世界培优习题精选

《运动的世界》培优习题精选1、关于参照物的选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B 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被选为参照物C 对于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结论一定是不同的D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可以不选择参照物 2、有关参照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运动的物体不能做参照物B. 只有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才能做参照物C. 任何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D. 研究某一物体运动,必须先选定参照物 3、关于参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个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与选择的参照物无关B .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被选作参照物C .只有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才能被选做参照物D .判断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的,首先要选定参照物4、为响应“低碳生活”的号召,小明每天骑自行车上学.他看到路边的小树向后“飞过”,是以___ ___为参照物的.如果他在平直的公路上骑过3km 用了10min ,则他骑车的速度为____ __km/h .5、6、在图中为A 、B 两组照片,仔细观察照片,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A 中的照片你能否判断飞机与汽车哪个在运动? (2)根据B 中的照片你能否判断飞机与汽车哪个在运动? (3)由(1)(2)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7、观察图中所示的小旗,判断船相对于岸上的楼房的运动状态有哪几种可能?并简单说明.8、一般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通常有两种:一种是___ __ _,另一种是_ _____.9、72km/h=__ ____m/s ;15m/s=__ ____km/h .10、一列长200m 的火车,以72km/h 的速度匀速进入长为2km 的隧洞,火车上乘客看见洞中的路灯在后退,乘客是以 为参照物.求 (1)火车首尾完全在洞中的时间是多少s (2)整列火车完全通过隧道的时间是多少s 、11、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 、B 、C 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⑴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 .⑵实验中使用的斜面的坡度 ,(填“较小”或“较大”)其目的是: . ⑶斜面的作用:⑷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 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 段的平均速度. VAC 偏 (填“大”或“小”);可以看出小车在 做 (匀速/变速)直线运动⑸若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AB = m/s . ⑹在测量过程中,发现下落时间较难测出,可采用的措施是 .⑴ ⑵较小 使小车缓慢下滑⑶使小车自由下滑⑷大 变速⑸0.3⑹使斜面的坡度再小一些12、关于误下列法正确的是()A.误差是真实值与测量值的差异B.误差就是测量产生的错误C.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D.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减小误差13、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选用精密仪器测量可以避免误差B.认真细致地测量可以避免误差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D.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14、甲车的速度是乙车的2倍,乙车行驶的时间与甲车行驶的时间之比为3:1,则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A.3:2 B.2:3 C.1:6 D.6:115、甲、乙两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同时向东行驶,路程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甲车的速度是________ m/ s;两车行驶过程中,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__________运动。
新人教版八年级全册物理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练习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全册物理第二章运动的世界练习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下列数据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一个苹果质量约有1.5kgB.微型电风扇的额定功率约500WC.正常人脉搏跳动一次约2sD.初中生使用的课桌高度约0.8m2 . 一个物体在1分钟内运动了66米的路程,则该物体的平均速度为()A.1.1m/s B.1.1km/h C.66m/s D.66km/h3 . 在上学的路上,当小明正快步追上在前面的小华时,一辆车从他身旁向前快速驶去,则A.小明相对于车是向后运动B.小明相对于小华是静止的的C.小华相对于车是向前运动D.小华相对于小明是向前运动的的4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平直的铁轨上行驶的火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平直的铁轨上从车站开出的火车做变速直线运动C.射出枪口的子弹在空中飞行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D.在轨道上运行的人造地球卫星做匀速直线运动5 . 一张美国纽约皇后区法拉盛街头的父子背影照片曾在网上被疯狂转发,华人父亲的头发和衬衫均被淋湿,但他依然将唯一的伞遮在儿子头上,这令无数网友感动并大呼父爱如山,如图所示,若说父亲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A.地面B.雨伞C.路旁的商店D.迎面走来的行人6 . 从物理学角度解释诗句,下列说法与物理知识相符的是()A.“潭清疑水浅”实际上是一种光的反射现象B.“看山恰似走来迎”中描述的“山”在“走”,是以山为参照物C.“花气袭人知骤曖”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D.“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诗句中拉弯的与把箭射出去这一过程中能量转化情况是动能转化为势能7 . 下列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A.划破夜空的流星B.奔驰的骏马C.植物开花结果D.地球绕太阳公转8 . 一位漂流者坐在橡皮船上沿河水顺流而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岸边的树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B.以船为参照物,河水是流动的C.以河水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D.以河水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9 . 小明和小高用各自的刻度尺分别测量同一张课桌的长度,小明测量的结果是122.9cm,小高测量的结果是1.228m,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人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相同的B.小高的读数比小明的读数准确C.两人中至少有一人的测量是错误的D.小明的刻度尺分度值是厘米,而小高的刻度尺分度值是毫米10 . 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分子在不停运动B.乌云遮住月亮C.树木在不断生长D.气温上升11 . 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中路程和时间的关系的是()A.B.C.D.12 . 雅典奥运会上,我国年轻的跨栏名将刘翔,在男子110m栏决赛中,以12.91s的成绩打破了奥运会记录,勇夺冠军.他在上述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A.7.7m/s B.8.5m/s C.10m/s D.11m/s二、填空题13 . 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一张课桌的长度,四次测量的结果分别为55.4cm、55.1cm、58.1cm、55.3cm,其中有一个是错误的数据是_____cm,则该课桌的长度为_____cm.14 . 小明游览南京长江大桥时,发现桥面有条宽窄不一的裂缝,他用刻度尺测得裂缝某处宽为 7.00cm,他使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为得到该裂缝的平均宽度,小明应在裂缝的________(同一/不同)位置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从冬季到夏季,由于温度升高,该缝隙会变________(宽/窄).为便于车辆通行,裂缝内应填补________(硬度大/弹性好)的材料.15 . 小明路过一座大桥时,发现桥面有条宽窄相同的裂缝,他用刻度尺测得裂缝某处宽为7.00cm,他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为得到该裂缝的平均宽度,小明应在裂缝的_____(选填“同一”或“不同”)位置多次测量取平均值.16 . 一只小虫跌落在小艺的新铅笔上,小艺突发奇想,驱赶小虫从铅笔的左端笔直爬到右端用时5s,并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如图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的世界练习题
1. 完成下列各单位的换算
(1)9×10-2 m =________ dm =________ μm
(2)3.8×105m =________ cm =________ km
2. 在下面空白处填上正确的单位
课桌长1.2 ______;物理课本长26.0 ______;一张纸厚75 ______
3.用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这把刻度
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所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__。
4.某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方法测量细钢丝的直径:将
细钢丝的铅笔上紧密排绕32圈后用刻度尺
测量,测得这个线圈的长度是_____
_____cm ,细钢丝的直径是___
______mm 。
5.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
的宽度,共测量了4次,其结果分别为17.49厘米、17.50厘米、17.48厘米、l 7.49厘米,物理课本的宽度应记作 厘术.
6.观察甲图可知汽车做 _ 直线运
动;观察苹果下落时的频闪照片(乙图),可
知苹果做 __ 直线运动。
7. 在北京和杭州之间对开着一对特快列
车T31和T32,表中所列是这两次列车的时刻
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T31列车全程运行的时间是 h
min 。
(2) 在北京和杭州之间列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___km/h 。
8.正常运行的客车速度是20米/秒,这句话的意义是( )。
A. 客车每秒钟运动的速度是20米
B. 客车每秒钟通过20米
C. 客车每秒钟通过的路程是20米
D. 客车通过的路程是20米 9.甲、乙两人分别坐在并列的两个升降机中,甲看到乙在上升,楼房也在上升,乙看到楼房在上升,甲在下降。
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则( )。
A. 甲在上升,乙在下降 B. 甲、乙都在下降,但乙比甲降得快
C. 甲、乙都在下降,但乙比甲降得慢
D. 以上三种分析都不对
10.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甲和乙,甲的速度是乙的4倍,乙走的路程是甲的1/3,那么乙用的时间是甲所用时间的 倍。
T31 车次 T32 北京→ 杭州特快 自北京起公里 站名 杭州→ 北京特快 15:50 0 北京 — 13:20 20:21 29 497 济南 41 8:33
1:16 24 979 蚌埠 54 3:46 5:45 53 1458 上海西 24 23:16 7:30 — 1664 杭州 21:40
11.下列四个速度数值中,最大的是()。
A. 36千米/时
B. 12米/秒
C. 600米/分
D. 110厘米/秒
12.如图所示,s1=24厘米
s2=40厘米t1=6秒,t2=8秒,
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
是,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
度是,小车在AC段的平均
速度是。
13.设计一个实验,粗略地测出学生从家到校的平均速度。
写明所需器材、实验步骤及计算关系式。
14.在日丽无风的体育场,进行百米赛跑。
站在终点的计时员,如果在听到起跑枪声开始计时,运动员到达终点时秒表的读数为10.59秒,则运动员跑完百米的时间应为:()
A.10.30秒B.10.59秒C.10.88秒D.10.18秒
15.在机场高速公路的入口处有一标志牌,如图所示,出租车要尽快赶到机场,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至少行使多少分钟才能到达?
16.某同学乘坐着汽艇遥对一座高崖,他向高崖大喊一声,历时5秒钟听到回声.求:
(1)若汽艇静止在水面,他离高崖多远?
(2)若汽艇以10米/秒的速度正对高崖驶去,他喊时离高崖多远?
17.一列火车长80米,2分钟内通过了1120米的路程,这列火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按这个速度通过一座长600米的大桥需多少时间?
18.物体沿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30米/秒,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20米/秒,求物体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