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私奉献郑州市2010年高考语文质量分析

合集下载

年郑州市高考质量分析

年郑州市高考质量分析
动物的神经调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 量流动
细胞膜的结构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32(10) 1(6)
应用
合计
新陈代谢
24分
3(6 ) 31(8)
生物的进 化
生命活动 的调节
6分 18分
5(6) 33(12)
生态学 细胞学 遗传学
6分 6分 12分
2.试题特点评价
①凸现对能力的考查。
2010年的全国高考(河南卷)理综生物 试题在呈现的形式上沿袭了2009年的形 式,即试题仍是由5道选择题和4道非选 择题组成。试题更加凸现了对学生能力 的考查,除了第32、34题中的几个答案 较为简单明了之外,其余各题的答案在 教材中都找不到现成的答案,都需要经 过一番思考才能作答,考查学生对知识 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则明显增强。
中,神经中枢位于
中。
答案为“皮肤 脊髓”这是考查神经 调节的最基本的知识。但很多学生将 “皮肤”这一答案写成“神经、神经 末梢、神经元、腺体”等;将“脊髓” 这一答案写成“下丘脑、大脑皮层、 垂体”等。该小题所占的分值为4分, 学生的平均得分为1.79分,难度为 0.448。类似的问题在其他试题中也有 不同程度的体现。
217 12.9% 188 32.4% 157 54.3% 117 75.7%
三、生物试题评析
1.知识与能力层次分布
题号(分值) 能力层次 知道
知识点
识记
理解
微生物的营养代谢和生长
34(12)
C3植物和C4植物光合作用 的特点
酶、影响光合作用的条件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2(6) 4(6 )
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中教材的知识是正常的,不属于超纲现象。
四、学生在答卷中反映出的问题

2010—2011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一级语文科考试质量分析

2010—2011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一级语文科考试质量分析

2010—2011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一级语文科考试质量分析宋娟一、总体情况:本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题依从“回归语文教学本位、导向读书、丰富人文积淀、回归语文教材”的命题思路,顺应语文教学改革的潮流和新课改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紧扣《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注重考察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注重积累,激活能力,并且回归语文本位倡导关注生活。

这种回归教材、导向关注生活的试题,做到了融文学性与现实性、知识性与人文性于一体,既有助于进一步感悟语文学科教与学、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有助于发挥考试对学生语文素质的检测功能,有益于学生考出好成绩,有利于鼓舞语文教师的教学热情,还有利于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二、具体分析这次期末考试重点班共121人,平均分84.14分,及格率为97%。

普通班共339人,平均分72.79,及格率为60%。

优生率为0。

这样的成绩比较客观地反映了我校2013级语文的状况,即优生不多,语文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不少,中等以及中等偏上的学生居多。

三、对今后教学的建议语文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己任,立足长远,杜绝功利,切实回到“回归语文本位,导向读书,丰富人文积淀,回归语文教材”的正道上来,因此今后的教学要切实作到:1、平常的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引导学生确立学习语文的正确态度和方法,将“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理念落到实处。

2、在教学中应始终重视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和语感培养,重视教材的使用,回归文本,夯实基础。

加强双基训练,注重基础知识的训练,如识字,写字,词句的理解等,语基语用的学习,不要扩大范围,应侧重于运用。

3注重发展学生把握语言各方面要素以及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在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筛选语言信息的能力、对现代文阅读快速阅读的能力、筛选和捕捉相关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学中应加强古诗文阅读能力的训练,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去理解文本,掌握基本的答题规范,并在实际的语境中灵活运用古诗文名句;将课内外相关的或有联系的知识内容联系起来识记。

2010年高考语文教学质量分析

2010年高考语文教学质量分析

2010年高考语文教学质量分析作者:陈华良清秋送爽,金柚飘香。

不是春光,胜似春光。

平和一中又迎来一个硕果累累的季节,2010年高考再创辉煌,赢得各级领导和全县人民广泛赞誉。

这是一连串辉煌的数字:应届文史类考生陈伊凡以641分列福建省第16名,已成为清华大学学子,其中语文成绩为131分;应届文史类考生朱煜杰以635分列福建省第27名,其中语文成绩为128分;应届理工类考生周勇以653分列平和县第1名,语文成绩126分。

应届本一上线人数139人,比去年增加38人。

考取浙大、上海交大等重点大学的考生明显增加,他们的语文成绩都有长足进步。

各个班级都出现了很多语文成绩优秀者,语文成绩优秀率大幅提升。

多年来平和一中师生面对种种不利因素,秉承自强不息、负重拼搏的优良传统,坚持“质量求生存、竞争求发展”,以必胜的信念、科学的方法和旺盛的斗志,努力拼搏,历史性的突破,极大地激发了一中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了一中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提升了平和一中品牌在漳州市、福建省的影响力。

为大面积提高平和一中高考语文成绩,我们高三语文备课组树立正确质量观和科学备考观,团结协作、奋力拼搏、无私奉献,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重要做法:(一)目标明确,统筹兼顾,注重阅读积累,科学安排进度。

根据去年考试说明的内容,分块复习,逐步推进,讲练结合,注重讲评;增加课堂容量,守住课堂这块语文主要阵地,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质量,打好“攻坚战”和“主动战”。

语文教学应把阅读放在首位,阅读量非常重要,有一定的量,语文素养才能上去,光靠做题,是上不去的,相反会破坏感觉与兴趣。

语文学习的第一要务是读书。

读书的目的是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语文高考要让多读书的学生受益”。

语文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理解、感觉、体验、察悟,包括语感,主要靠大量阅读中去涵泳,逐步习得。

如果缺少个人的阅读体验与感觉,没有个性化的阅读,而老师讲得太多、太细、太零碎,还可能破坏涵泳的美好感觉,使美文鉴赏变成冷冰冰的技术性分析,甚至沦为考试技巧应对。

2010年高考满分作文及点评(河南卷)

2010年高考满分作文及点评(河南卷)

2010年高考满分作文及点评(河南卷)天堂之辩某年某月某日。

天堂书屋。

青衣青卷青灯,关云长正襟读《春秋》,忽见孔子踱来,慌忙拜倒:“先生所编《春秋》瞿冠古今,铄灼千秋,真乃字字珠玑,句句精辟。

只是后生有一事不明:我屡按《春秋》行事,不敢稍违,何故时时碰壁?”孔子轻轻一笑道:“尽信书不如无书。

《春秋》毕竟为我一家之言,岂能至善至美?云长文韬武略,旷世奇才,凡事须有主见,相信自己,且莫一味听取他人意见。

”“先生此言差矣!”马稷不知何时闯进屋来:“想我当年若听王平之言,何致失守街亭,千古遗憾!人莫要尽信自己,须广听谏言,多听他人意见。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黄庭坚乃是那般懒洋洋,想我好友苏东坡,若只听他人之言,而不信自己之才,则何得《石钟山记》?依我之见,自信为先!”“鲁直之言,平不敢苟同!”一个苍老的声音从屋角传出,众人无不起敬,只见屈原缓缓来到众人前,“滔滔汨罗江水,悠悠已是千年。

千年前郢城里,怀王狂妄,不听老夫之言。

一朝身死国灭,郢城并入秦界。

此可谓闭目塞听之过也!”谢玄仍那般矫健,疾步过来,向屈原拜道:“前辈之苦,晚生亦恨,而前辈之言,晚生不然。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众口纷纭,百家之言。

一人虽微,何以立足?一事虽小,何以纳言?激流之中,自身方最牢;百家争鸣,须听己一言。

万般品质,自信犹可贵;千股洪流,顾己方为先。

”“诸位听我一言!”此言一处,原本喧闹的天堂书屋霎时静寂,只见顾炎武起身正色,对众人言道:“自信诚可贵,纳言不为过。

大凡圣贤之人,无一不知人纳谏。

古往今来,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千古帝王,一代名君,何以成就一代伟业?何以逐鹿问鼎中原?原因无非有二,其一,自信果断,刚毅不乱;其二,虚怀若谷,善听谏言。

有自信而闭目塞听,则为狂妄自大,尽信他言而没有主见,势必处处受绊,稍有不慎,即为千古之憾。

古曰,君子处世,当有自信,又不排斥群言。

既相信自己,又要善听正确意见!诸位意下如何?”众人连连叹服,关云长心中释然,天堂书屋记下了群贤精辟之言。

2010河南省高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最新考试试题库(完整版)

2010河南省高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最新考试试题库(完整版)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缜(shèn)密感喟(kuì)紫蔷薇(wēi)暗香盈(yínɡ)袖B.镶(xiānɡ)嵌驰骋(chěnɡ)栀(zhī)子花逸兴遄(chuán)飞C.热忱(chén)别(bié)扭康乃馨(xīn)积微成著(zhù)D.菜肴(yáo)酣(hān)畅蒲(pú)公英春风拂(fó)面2、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远走他乡、辗转天涯时,他才明白为什么那些远离家乡的人们会那么怀念故乡?B.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生哲学,儒家坚持以修身为本,追求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

C.建立现代科学的三大基石是理论、实验和数学(包括计算、统计与建立在抽象模型基础上的演绎推理)。

D.2012年开始实施的新《标点符号用法》,我们要怎样贯彻:通知各校自行学习?组织骨干教师来培训?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3分)A.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

B.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C.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D.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研究伊始,该团队选取了华北、西北地区生产的几十种马铃薯进行分析,从营养成分、、硬度等方面多次试验,确定了适合加工马铃薯面条的两个品种。

随后,又从诸多面粉种类中试验选取了的小麦粉加以调试。

A.鉴别色泽终于适量B.鉴别色彩终于适当C.甄别色泽最终适当D.甄别色彩最终适量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他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但性格懦弱、谨小慎微,做起事来总是,从来不敢越雷池一步。

②当今世界科技突飞猛进,我们更要勇于开拓,不断进取,如果,就会落后甚至被时代潮流所淘汰。

③要想让中国传统戏曲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决不能满足于现状,,唯有创新才是弘扬戏曲文化的康庄大道.A.故步自封墨守成规抱残守缺B.墨守成规故步自封抱残守缺C.抱残守缺故步自封墨守成规D.墨守成规抱残守缺故步自封6、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辣,我们都不陌生,很多人无辣不欢甚至吃辣上瘾,这是因为辣椒素等辣味物质刺激舌头、口腔的神经末梢时,会在大脑中形成类似灼烧的感觉,机体就反射性地出现心跳加速、唾液及汗液分泌增多等现象,,内啡肽又促进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能在短时间内令人高度兴奋,带来“辣椒素快感”,慢慢地我们吃辣就上瘾了。

高定价2010年郑州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

高定价2010年郑州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

Using the research method of literature, means of observation, behavioral approach, conceptual analysis and the pattern of information-seeking of local and oversea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Basic pattern strategies oftechnology information-seeking2010年郑州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分析一、命题情况1、依照2010年考试大纲的精神,考察学生的四种能力,即: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针对历年高考中学生存在的问题、一检中学生存在的问题以及平时和高三老师交流中学生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是学生比较欠缺的,也是失分率比较高的,所以二检命题的设置突出了对学生这两种能力的考查,事实证明,在二检中学生失分最多的依然是考查这两种能力的题。

2、突出主干知识。

二检命题注重对地球运动、气候、陆地和海洋环境、农业、自然灾害等地理核心主干知识和读图分析、区域分析等地理基本能力的考查。

3、突出地理特色。

题题有信息,题题有图。

重视对学生图表能力的考查,试卷中的地理图像多,包括了区域图、模式图、统计图、等值线图等,从题图搭配的形式上看,主要是一图多题(选择题)和一题多图(综合题)等,使地理学科特色更加鲜明,这些都与高考的试卷类似。

4、与时事热点紧密结合,如异常气候与副高的关系、海地地震、干旱的防御、湿地保护等。

5、模拟高考。

命题时涵盖了地理学科内综合知识及跨学科综合知识,其中自然地理占绝对优势,对学生能力考查要求高,与近几年高考的方向一致。

二、学生答题情况及其分析1、总体情况:平均分、难度系数:0.3849 一本分72分一本率 4.06%二本分62分二本率12.93%三本分52 分三本率26.49%专科分40 分专科率45.70%其中选择题得分率低于40%的题有4、5、7、8、10、11,综合题平均分:36(1)2.53、(2)2.78(3)1.76(4)3.22,39题,(3)2.9(4)4.12、对试题的具体分析:一、单项选择题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的年际变化与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的变化密切相关,我国锋面雨带的位置大约在副热带高压脊线以北约5°~8°。

无私奉献高考语文阅读理解

无私奉献高考语文阅读理解

词·清平乐禁庭春昼,莺羽披新绣。

百草巧求花下斗,只赌珠玑满斗。

日晚却理残妆,御前闲舞霓裳。

谁道腰肢窈窕,折旋笑得君王。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手法,是指作家运用了哪些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来塑造文学形象和表现作品的内容的。

具体来说,对文章的表达技巧的分析主要指:一是作家在表达方式运用上的技巧和文体知识运用方面的技巧,二是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其他相关写作方面的技巧。

从高考试题来看,对表达技巧的考查不但要求学生判断某种表达技巧是什么,而且要求赏析其表达的作用。

一、叙述人称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并更能引起读者情感的共鸣!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客观实在二、叙述方式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5.平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三、描写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①再现自然风光。

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

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2.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3.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4.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5.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语文:高考作文素材:材料引用及论点论据(4)无私奉献

语文:高考作文素材:材料引用及论点论据(4)无私奉献

语文:高考作文素材:材料引用及论点论据(4)无私奉献【论点1】我们应具有奉献精神。

【相关论据】1、这里没有总理,只有纤夫:50年代,有一次黄河发大水,冲歪了郑州一座铁路桥。

当时技术力量差,而铁路交通枢纽又不能中断。

当地老百姓想出了一个土办法,组织了上万人用绳子拉纤,想把桥墩拉正。

紧急情况下,周总理批示可以试一试。

拉纤的当天,周总理突然来到现场,众人欢呼雀跃。

总理说:“这里没有总理,只有纤夫。

”说着脱下外套,加入纤夫队伍。

大家一见,都喊:“总理,不能啊!”总理又说:“这里没有总理,只有纤夫!”喊号的拉纤老人见拦不住总理,“扑通”一声便跪下了,顿时工地上一万多人全都跪下了。

总理请大家起来,还是说:“这里没有总理,只有纤夫!”在整齐的号子声中,总理和一万多名纤夫创造了奇迹,把桥墩拉正了。

2、风里浪里一面旗:南京江海集团二公司13船队队长兼党支部书记杨小虎,是“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大杰出工人”、党的十五大代表。

参加工作28年来,在船队上过了20个春节。

1997年除夕夜,一家老小等他回去过年,年逾古稀的母亲做完大手术才三四天,可他又是在栖霞化肥厂码头上用工作迎来了新年的钟声。

按照规定,船员每年有78天公休假。

杨小虎从1979年担任队长以来,共应休假1119天,可实际上他只休了100天。

他多干了1000多个公休日,提前跨入了21世纪。

他是工人心目中的榜样,风里浪里的一面旗帜。

3、举债创办“育才小学”:张震1964年出生在定远。

定远是陕甘宁蒙交界处一个贫瘠的县城,百姓一年收入三四百元。

张震考入西安交通大学后,学习英语,是校报记者,多次在写作比赛中获奖。

快毕业时,他舍弃了成功率很大的考研和记者生涯,带着妻子韩雅亭回到家乡,举债办起了一所小学。

1992年8月,他们把自家的房子拆了,借钱买砖木,盖起最初的四间教室,名曰:“育才小学”。

学生来自田野,来自其他学校赶出来的差生。

学费减免,其他费用低于国家标准。

几年下来,学校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好成绩,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可张震他们欠债已达11万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清平乐禁庭春昼,莺羽披新绣。

百草巧求花下斗,只赌珠玑满斗。

日晚却理残妆,御前闲舞霓裳。

谁道腰肢窈窕,折旋笑得君王。

郑州市2010年高考语文质量分析各位老师:下面,由我代表教研室中学语文科作郑州市2010年高考语文质量分析。

今年的分析,按照教研室的要求,分2010年河南用全国卷分析及2011年高考复习建议、我市高考情况统计和2011年高考备考指导意见三个部分。

下面先讲第一个内容:一、2010年河南用全国卷分析及2010年高考复习建议(一)试卷总体评价:作为新课标卷使用之前大纲卷的最后一次考查,2010年河南用全国卷以平稳、平和的面貌展现在我们面前。

试题在保持时代特色、生活特色的同时,突出了语文学科的特点,体现了课改精神,重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考查,命题形式不偏不怪,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1.试卷平稳。

2010年河南用全国卷基本继承了往年的格局,试卷结构保持了相对稳定。

(1)结构、题数、分值同去年。

2010年河南用全国卷试卷由第Ⅰ卷(三大题)和第Ⅱ卷(四大题)两部分组成,共七大题,结构形式没有变化。

全卷共21小题。

第一部分为选择题,有10个小题共30分;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有11小题,共120分。

试卷长度、题型、赋分情况都没有变化。

这样一种平稳的态势,给考生以人文关怀,缓解考试压力,同时实现了与课改的平稳过渡。

(2)试卷考查知识点大体同往年。

如基础知识今年仍然考查的是识记字音、成语运用、病句辨识和语句衔接四个知识点;小阅读的选文仍然是社科类文章,试题设置仍然是内容理解、分析综合、合理推断等传统题型;文言文的选材仍然是史传文,考查实词辨析、筛选信息、分析概括和翻译句子四个知识点;大阅读的选文仍然是散文;作文沿袭了“新材料作文”的设计思路,只是文字材料换成了漫画材料,让考生在阅读漫画材料后自主确定角度、立意、文体、标题。

全卷识记的内容很少,突出强调语文能力和素养,与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要特别关注并且要具体落实的目标一致。

2.关注现实。

语文学科高考命题的重要特色之一就是扣准时代脉搏,透视社会热点。

2010年河南用全国卷体现了对现实的高度关注,人文气息浓厚。

如第一大题语言基础知识的考查一直以现实生活语言为基础,成语、病句题材料里涉及“低碳生活”“学术大师”“职业培训”“发热门诊”等概念;第二大题以“情绪异常”为材料;第六大题的材料涉及“上海世博会”“低碳经济”;第七大题作文虽是漫画材料,但内涵丰富,发散性较好,与现实生活结合较紧,有利于不同考生根据个人实际选择合适的角度作文。

这就提醒学生要关心现实,紧跟时代,而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

3.紧扣考纲。

2010年河南用全国卷依据《考试大纲》命题,对语言知识和表达(27分)、名篇名句默写(5分)、古诗文阅读(27分)、现代文阅读(31分)、写作(60分)五大块内容进行考查,知识点覆盖面大,A、B、C、D、E五个层级的能力也都考查到了,效果较好。

阅读58分,写作60分,读写共占118分,突出强调语文能力和素养,与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要特别关注并且要具体落实的目标一致。

另外,“名篇名句默写”均出自《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背诵的篇目(屈原《离骚》、李白《蜀道难》、王勃《滕王阁序》)或“新课标初中语文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诸葛亮《出师表》、《<论语>十则》)。

4.弘扬文化。

文化性是引领高考语文试卷“高雅化”趋势的一贯追求。

文言文阅读梳理了王祎这一有着非凡胆识的传统国人形象,这正是当前社会大力宣传歌颂的时代精神。

诗歌阅读选择南朝梁文学家刘孝绰的《咏素蝶诗》,诗人一方面借洁白的蝴蝶以表示自己的品质的高尚与纯洁,另一方面借蝶之口表示自己在遭受到官场的多次沉浮之后依然对仕官的渴望与追求。

表现诗人虽历经现实生活的悲欢沉浮,仍不失对美好事物的依恋和向往,给人以昂扬向上的文化指引。

文学作品阅读借助“灯火”这一文学形象,表达人生中那些“永恒之火”的重要性,强调物质匮乏而精神不倒的可贵,警醒世人不能在“无边的夜里迷失在灯与灯之间”。

作文的材料意在引导考生体味和反思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现象,既触及富二代、啃老族、90后的热点焦点,又显示了责任、事业、信念等思想与文化的深度。

这些试题在考查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都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内涵,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向上,以乐观的心态和昂扬的斗志对待生活、对待人生。

5.难度加大。

从考生答题情况看,除了第一、二大题外,其他各大题得分率均低于去年,尤其是第三大题平均得分2.68分(09年6.03分),第七大题作文的平均得分(43.91分)也低于去年(09年45.31分)。

从整体上看,2010年全省试卷平均得分89.45分,难度值0.60[05年平均得分97.09分(难度值0.65);06年平均得分91.08分(难度值0.61);07年平均得分92.2分(难度值0.62);08年平均得分92.7分(难度值0.62);09年平均得分98.53分(难度值0.66)],难度有所加大(高考语文试卷理想难度值在0.60-0.65之间)。

(二)试卷整体分析从统计数据分析来看,2010年全省试卷平均分为89.45分(难度值0.60),第Ⅰ卷平均分16.22分(难度值0.54),第Ⅱ卷平均分73.23分(难度值0.61)。

下面从题型、知识内容、能力层级三方面分类对2010年河南用全国卷进行统计,列表如下:1.试卷题型题量基本稳定,合理适中。

导向性非常明显,突出强调了语文工具性、人文性、实用性、多元性、开放性的特点。

2.全卷知识点分布比较合理。

在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名句名篇、古代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写作几项内容的考查中,基本的知识点都覆盖到了,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并且比较接近中学语文教学实际,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考生的实际水平。

3.试卷能力层级的分布比较适当。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主要考查A级和D级能力,占总分的18%;名句名篇主要考查A级能力,约占总分的3.33%;古诗文阅读主要考查B级、C级和E级能力,占总分的18%;现代文阅读主要考查的是B级、C级和E级能力,约占总分的20.67%;写作主要考查的是D级能力,占总分的40%。

4.考生的识记能力,表达运用能力相应较强,理解能力和鉴赏评价能力相对欠缺一些,而能力层级最低的是分析综合能力。

这说明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鉴赏评价能力提高缓慢。

(三)考生答卷情况分析及2011年高考复习建议:第一大题“基础知识”。

该大题有4道小题,每题3分,共12分。

[答题情况]平均得分7.36分(5.30分),得分率61.33%(44.17%),得分率在七个大题中排名第三(倒数第一)。

第一大题,与09年的题量、内容、分值完全一样。

都是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分别考查了识记字音、成语运用、病句辨识和语句衔接四个知识点。

第1小题每个选项考查的是两个词语和两个成语,难度值比前两年的低。

第2小题“移樽就教”不够常用,但结合语境仍可判断正确,所以得分率比去年好。

第3小题考查了结构混乱、搭配不当和成分残缺,语言材料离学生生活实际有一定联系,难度适中。

第4小题近两年都考查了句子连贯,不过2010年所用材料更干扰性总起来看,第一大题“基础知识”识记字音、语句衔接两题得分率较高,成语运用、病句辨识两题的得分率较低,需要加大复习力度。

[复习建议]因为2011年我省高考拟采用“全国新课标卷”,下面是2007—2010年宁夏海南卷(2010年改从上面的统计我们可以看出,2007—2010年宁夏海南卷对“语言文字运用”部分考查的题型和知识点相对稳定,只考查了成语运用、病句辨识和语句衔接三个知识点,分值9分(与“大纲卷”相比减少了3分)。

因此,针对2011年高考备考,我们提出如下备考建议:(1)不留盲点,突出重点。

虽然2007—2010年宁夏海南卷没有考过字音和字形,但对二者的复习不能舍弃;当然,成语运用、病句辨识和语句衔接三个知识点作为复习重点更要突出。

(2)针对问题,查缺补漏。

要针对2010年高考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成语运用、病句辨识两题的得分率较低)进行强化训练。

(3)总结规律,掌握技巧。

在辨析成语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辨析语义, 切忌望文生义。

②辨析对象,切忌谦敬错位和张冠李戴。

③辨析色彩,切忌褒贬失当。

④辨析语境,切忌重复或矛盾。

⑤辨析位置,切忌搭配不当。

有些成语往往有较固定的搭配方式,如果脱离这种搭配,则容易出错。

“辨析病句”主要采用下面几种方法:(1)主干紧缩法。

做题时要会“抓主干,理枝叶”,“抓主干”就是将句子的主干(主语、谓语、宾语)提取出来,以免受干扰信息的影响;“理枝叶”是指研究中心词的修饰限制部分(定语、状语、补语)。

(2)替换比较法。

即用同义词替换句中的词语来判断该词语的使用是否恰当。

(3)关联词诊断法。

一是看前后句子关联词是否搭配,二是看关联词位置是否合适(复句前后分句主语相同,关联词语放在主语后;前后分句主语不同,关联词语放在主语前)。

(4)逻辑分析法。

即看句子是否表意明确,符合逻辑。

“句子衔接”题解题思路如下:①看陈述对象,考虑话题的统一性;②看语句顺序,考虑思维的合理性;③看关联词语,考虑句间关系的吻合性;④看画面色调,考虑情景的相融性;⑤看词语照应,考虑语脉的相承性;⑥看前后句式,考虑句子结构的一致性;⑦看上下文压韵,考虑音节的和谐性。

⑧看标点符号,考虑语段结构的层次性。

第二大题“科技文小阅读”。

今年的选文与去年一致,是社会科学类说明文,选文从“情绪异常”入手研究其成因渊源,既有文化性,又具有时代特点。

文章理解有一定的难度,但设题角度不变,试题综合性不强。

试题设置仍然是内容理解、分析综合、合理推断等传统题型;试题设置的角度依然保持在绝对化、以偏概全、不合逻辑等方面。

符合“选文偏难,设题就相对简单”的命题原则,降低了命题的难度。

该大题有3道小题,满分9分。

试题数量和分值都与去年一样。

只有第5小题命题方向有所变化,由去年的考查理解文中作者的观点,到今年的基本概念的理解,其他两个小题变化不大。

平均分比去年高。

[答题情况]平均得分6.17分(5.27分),得分率68.56%(58.56%),在七个大题中得分率排第二([因为2011年我省高考拟采用“全国新课标卷”,下面是2007—2010年宁夏海南卷(2010年改部分考查的题型和知识点相对稳定(2009年第3小题考查“推断”超纲了,《2009年高考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与大纲版《考试大纲》相比,去掉了“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的考试内容)。

因此,针对2011年高考备考,我们提出如下备考建议:(1)虽然2007—2010年宁夏海南卷连续四年考查的都是社会科学类说明文,但对自然科学类说明文的复习不能偏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